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打印本页]

作者: shilly    时间: 2014-11-10 20:33
标题: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
(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在西方,早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美国传入英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论,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的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研究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班集体凝聚力、同伴关系(学生交往)、数学兴趣、学生创造力水平等的影响,本着在理论上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积累的经验,达到在理论上的深化,在实践上力求探索开放式学习与我国国情最佳结合的新途径.如在学习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采取合作学习中的赛赛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小组间进行比赛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答对的组加分.以游戏的方法开展学习竞赛,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数学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必然深受教学理论的影响,同时也受数学学科的影响,主要理论基础有认知理论、发生认识论与建构主义、动机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地把学习者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形式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称其为合作学习.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科学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应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既不盲目采取强制性措施,也不能放任自流,应从数学学习规律出发,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正确引导中进行控制和优化.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过程符合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适合于数学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2)主体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遵循数学学习论,按照学生各种不同需要来组织学习的,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学生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会把学习数学知识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的境界,使小组合作学习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3)反馈性原则:在数学小组学习中,学生自主的合作学习成为数学课程教学的主体,因而学生在某些学习内容上达不到学习目标,有时不符合标准要求,有时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有时在应用上不够准确.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如查一查数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技能是否熟练等,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处理解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4)开放性原则: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使他们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认真思考、研究,并大胆想象、实践,以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3.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环节
(1)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每组4~6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并结合学生自愿结组来构建小组.分组时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课桌椅的排列:该长期以来的以年龄、身高编班,变“秧田式”的空间结构为“田字格”型排列,目的是缩短学生间的距离,便于研究讨论,便于组内互助合作.
(3)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填写预习卡片,内容包括书本内容的准备知识、本节内容学习难点、重点以及学习的关键.目的是使学生很快切入正题,对所学数学知识合作讨论进行整体的把握,进行抽样分析,起到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学生能及时找到认知结构中的缺陷,及时弥补.
(4)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依设计的问题和任务在课堂上展开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小组意见,老师巡视,并适时、适度的加以引导、指正或参与讨论.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通过合作讨论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形成概括能力,增强主导探索能力.
(5)形成小组意见后,教师引导学生转到组间交流上来,做出完整的较理想的结论,形成共识.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引导、点拨、总结与补充的作用,力求简要清晰,有较强的启发探索价值.
(6)教师评价小组或小组自我评定及奖励制度.评价对象以组为单位,不针对个人,评价内容包括小组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学习效果等,或小组自我评定.通过阶段性测试对进步较快的小组加以奖励,成绩取各小组进步的成绩(指本次小组每个成员成绩与上次小组每个成员成绩的差值),目的是要追求人人进步.
(7)对待学生在总结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补救.对个别问题在巡视小组是解决,对共性问题采用集体方式解决.在作业问题处理上,随机的从个小组抽取小部分与作业进行批改.其他作业由各小组依答案互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分层次教学模式
1.“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简介
“分层次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法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分层次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态度—消除差异,而将视角转向了对学生差异的培植、利用和开发,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要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具体来说,“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把教学要求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寻找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结合点,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2.“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个体潜质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力求充分释放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实现学生的个体化、全面化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并将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作为达成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3.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
(1)创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任何教学方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进行“分层次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区分出层次,并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一方面,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以数学新课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此外还有布置练习层次化布置作业层次化、单元考核层次化和课外辅导层次化.
(三)探索型教学模式
1.探索型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探索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探索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再教师的思维和复制知识的过程.就过程和结果而言,它跟注重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是真正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师是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
(2)特点
探索型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创造性、过程性、深层次的兴趣、深层次的思维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发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索.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索动机.如在教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以提出要同学帮小明和小红分食物来引导学生探索平均分和初步认识分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注意提供直观性、形象性的教材,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归纳出教学规律.如在学习初步认识分数时,以正方形、圆、长方形卡片要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折,找出分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联系日常活动,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要注意在新知识和就知识之间搭桥,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旧知识,提出要探索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求平行四边形行面积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4)营造探索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激发探索的兴趣,把评价的主权交给学生.如在学习估算时,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以不同方法进行估算再把学生的方法板书,要学生自己评价哪种方法简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探索型教学模式的步骤:
(1)根据学生特点、本课内容、具体情境,师生发现问题,提出科学的问题.
(2)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提出猜想(自动解决问题).
(3)小组收集证据,交流探索结果.
(4)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5)应用探索结果,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结束语
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