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德育案例 《白杨》片段——品析重点词句,无痕渗透德育语文实践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10-27 19:23
标题:
小学语文德育案例 《白杨》片段——品析重点词句,无痕渗透德育语文实践案例
【教学内容】:《白杨》片段
【教学目标】: 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一、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
(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
(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笔】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如《小白杨》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二 、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
三、学习第10 至12 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 、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 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 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 、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
【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3、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德育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教学中紧紧抓住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让孩子们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理解白杨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再通过剖析父亲的表白,知道父亲就是一位像白杨那样为祖国西部建设奉献所有力量的西部建设者。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接着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西部建设者的伟大。他们的伟大不仅仅只体现在奉献自己上,还体现在奉献自己的子孙上,这是本文最感人的地方,也是孩子们情感宣泄口。从而让孩子学习边疆建设者(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精神。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10-27 19:23
《白杨》片段
——品析重点词句,无痕渗透德育语文实践案例
周礼红
(观山湖区金华小学, 贵州 贵阳 550023)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