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学心得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10-18 11:42
标题:
教学心得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北宋宋江起义的故事已经久远了,可是施耐庵却将这一段历史史实经过加工和润色,变成了长篇小说《水浒传》流传下来。《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小说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就呈现出了二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林冲、柴进。课文重点写了林冲,其中的洪教头不是一百单八将之一。
历史的烟火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课文的第二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放给学生听,当豪迈的旋律撞击着学生的耳膜,相信在这首歌的牵引下,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古时那些英雄好汉的叱咤风云。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没有将教学环节预设得多么纷繁复杂。而是出示了两个填空题:这是( )的林冲
这是( )的洪教头
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写林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洪教头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完成填空题。
学生学习课文,是需要学法迁移的。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见面”,一个是“交手”。
我带领学生一起精读了“见面”部分,让学生画出了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语谈了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我板书了:这是(谦虚谨慎)的林冲 这是(狂妄自大)的洪教头
这是(武艺高强)的林冲 这是(目中无人)的洪教头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学了课文的四到七自然段。交流点拨时,学生大多能够画出相关的语句,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交手”部分的语句,看上去好像很凌乱,其实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在回答问题时,我尽量让学生按照前后顺序来回答,使全班同学一目了然。
课后的练习第五题“默读课文,说说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怎样突破这一教学的重点呢?通过精读课文,学生已经了解了洪教头。可是要让学生单纯地回答这一个问题,好像很单调,学生可能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为此,我想到了小练笔。将这一题转化为如下的形式让学生来完成: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此时,洪教头的心里想……让学生将自己精读课文的收获,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诉诸于笔端。这样两全其美的训练,我认为是本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对于柴进这一人物形象的感悟,不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所以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只是引领学生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要想延伸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想还得推荐学生读少年版的《水浒传》。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