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29
标题: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灵丹妙药”
那年,我接了一个后进班,面对这些学习成绩差,又不守纪律的学生,当时我不知所措,也无从下手。当初,我采取的还是以前的老办法:对违纪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罚站、停课、叫家长到校等来压服学生。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虽然制服了一些学生,但班级工作总体转化效果不明显。经过多次反思,通过阅读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文章,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特别是经常学习《班主任之友》上的有关文章,使我大开眼界。从此,我决心改变以往的管理方法,以爱来感化教育学生。
  有一次,一位教师在上课,我在教室外观察学生上课情况。班上一片吵闹声:有的敲桌子,有的哼小调,有的拿粉笔乱扔乱投,有的走下座位……当时,我真想冲进教室把不守纪律的几个学生拉出来狠狠惩罚一顿,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但我没有这样做,我克制住自己的感情。
  班会上,我把上午看到的课堂情况描述了一番。学生预感到:班主任马上要严厉教训那几个不守纪律的同学了。此时,我看着那几个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他们纷纷低下头,等待我的处罚。但是,我这次并没有教训那几个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分析上课不守纪律给自己、同学和老师带来的危害。然后,我给同学们出了两篇作文题:《假如我是班主任》、《和班主任老师谈谈心里话》。
  两天后,作文交上来了。作文里,大多数学生写的是真情实话。他们反映出自己的苦恼和要求。
有的学生反映:“我的成绩不好,有的老师说我像驴一样笨,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们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爱”。
  有的学生说:“我在家里常遭父母的打骂,在学校又常挨老师的批评,我家里家外不是人,其实我也想好好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我多希望家庭多给一点温暖,老师多给一点关心啊!”
还有个学生这样写:“有一次,我因生病发烧而迟到,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你又去玩电子游戏机了!’并且严厉地批评我。我不服,老师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从此,我就破罐破摔,事事和班主任对着干,大不了我回家,不读书罢了。”
  我对学生们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要求,逐个进行了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我分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家长座谈会,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找学生谈心,特别和那位被我误解的同学谈心。我还在班会上说,那次不应该不经调查而错怪了他。从此,那位同学逐渐改掉了不守纪律的毛病,成为文明守纪的标兵。
为了促进后进生转化,我从爱出发,从情入手,进行了多次家访,使家长们配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有一次,我班有个“调皮大王”生病了。晚上,我骑自行车去看望他。他看到我不辞辛苦来他家看望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家长也很感动。从此,这位学生改掉了很多毛病,成为班级守纪律和学习的楷模。
  我还多次召开任课老师和学生座谈会,请任课老师和学生们交心。教师们根据我班的情况表示愿意从基础抓起,这样师生的思想得以沟通。老师的爱和情像春风一样,吹暖了每个同学的心灵。得到老师理解和关心的同学们,在愉快中学习,在充满温暖幸福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一年以后,班级的面貌彻底改变了,后进班级帽子被扔掉了。  
  德育案例点评: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
  作为班主任,面对后进生,怎样把学生们带好呢?是批评不离口,压服学生,还是坚持表扬,以情和爱唤醒他们,促其转变呢?实践证明,后者是行之有效的。
  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效,对孩子们的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会与学生达到感情相通,心理相容,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班主任工作。
  “爱”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法宝。教师对学生,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温暖和耐心的疏导,以诚相待,并且付出心灵的关爱,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爱更是“灵丹妙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0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2爱心能使坚冰融化
4年前,我接下了学生整体素质较差的小学三年一班。学习困难生偏多,单亲家庭学生难教,是这个班最明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困难,除了智力因素外,心理因素很关键;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病还要心药医。要打开这些学生的心扉,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小永的变化:
  几年前,一次车祸夺去了小永同学父亲的生命,小永母亲是清洁工,性格软弱,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对车祸肇事赔偿的不满,使她心理严重失衡,经常胡思乱想,喃喃自语。小永也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为了教育好小永,我经常放下几个月大的小女儿,利用休息时间到小永家访寒问暖,耐心倾听他母亲倾诉心事。小永生活上有困难,我帮他申请全免学费,资助他早餐费和文具;他患急性胃炎住院做手术,我买了补品守候在他的病床前;逢年过节,我总是50元、100元地把慰问金送到他手上;小永学习上有困难,我就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为他补课。我还在班上组织爱心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予以热诚帮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生的关心、爱护,使小永变得活泼合群了,还成为班上的象棋亚军。4年后小永顺利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小霸王”阿民:

  我班有个叫阿民的男生,经常惹事生非,跟人打架。在学校打,在家里打,还经常小偷小摸,人称“小霸王”。
  阿民每天放学后都要光临电子游戏室,学习成绩列倒数第二名。经过多次谈心,我终于了解到他在家的处境。原来他父母长期不和,正闹离婚,把心中的怨气迁怒于孩子身上,对他动辄打骂,有时连饭也不做,常让他饿着肚子去上学。正是处在这没有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形成了阿民同学好斗、偷盗、厌学的性格和习惯。
  了解到这些,我非常同情他,从此更加关心他。一天早上,我发现阿民红着双眼,遍体鳞伤,一问才知是因与邻居孩子打架而被父亲用皮带痛打了一顿,赶出了家门。看着阿民身上的道道血痕,我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于是,我马上给他轻轻地涂上药水,然后又带他到饭店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他看着面碗,流下了热泪。我知道这在阿民心里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感受到了在家享受不到的温暖。
  以后,他对我特别亲近,我趁机开导教育他,每发现他身上一个闪光点,就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渐渐地,阿民与同学打架、偷盗的现象不见了,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成了班里的中等生。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这班学生刚上三年级时, 还有五六个人语文考试不及格, 但到毕业时, 他们参加全镇统考,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跃升同年级组第一名,在全镇名列前茅。

  点评: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
  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
  年轻教师有责任感,上进心强,而又血气方刚,易感情用事,当他们的讲课被学生的违纪行为打断时,当他们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学生承认、付出了一腔热血得不到学生的回报时,往往会大动肝火,轻则严厉训斥,重则将学生赶出教室。这种做法不仅会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势必会加重师生感情的对立,而师生感情的对立又成了违纪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教育效果则可想而知。
  年轻教师在处理这类事件时,要善于控制自己,力戒简单粗暴。像案例这位教师那样,将绵绵的爱,注入学生的心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情感化学生,用爱心塑造美好心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0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3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有一个学生叫小伟,他的父母长期不和,无人管教,性格特怪,喜怒无常,经常打架,闹课堂,不服老师管教。
  1986年暑假,家属区就议论开了:津南村有个淘气的学生,该读初一了,哪个班主任摊上就倒霉了。我怀着一种好奇心,到处打听这个学生到底是谁,名气这么大。开学的前一天,我看见操场有几个男孩在踢足球,真有个男孩像人们所说的小伟。因为在这之前,我就拿到我班所有学生的档案,他这么出名,当然他的照片我要多留神了。于是我走过去打听,果然是他。
  我说:“你知道吗?我是你的班主任。”他说:“听说了。”接着我又说:“以前的一切都忘掉,从现在起,你是一个新生,一切都以新的面貌开始,你除了喜欢踢足球,还喜欢别的体育项目吗?”他回答道:“还喜欢短跑,曾经在校运会上获得过第三名。”“那么就当体育委员吧,再组织一个小足球队,我负责给你们联系比赛。”这次谈话就这样结束了。
  出乎意料的是,就这么两三分钟的谈话,居然对这孩子以后的成长起着如此大的作用,谈话的当天晚上,他这么小的孩子却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这个老师太好了,这么看重我,一定要好好干出个样子,给那些诅咒我的人看看。
  初一到毕业,三年我见过他父亲两次,母亲一次也没见着,从不来开家长会。有一次家访,他父亲说:这个娃儿完了,不可救药,只好让他烂下去。小学时,每次到老师办公室就像斗地主一样,所有老师都在告状,数落这小孩,我们当家长的,也没脸面,各种方法都用尽了,用皮带抽,绑起来打,有一次还威胁他,再捣蛋就绑着推下“杨公桥”,可他仍然依烂为烂。
  由于这个孩子倔强得很,一下子改好也是办不到的。我始终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我的全力,从生活上关爱他。
  初一下学期时,他的爸爸突然消失了,成群结队的人到他家里要账,把他妈妈惹烦了,也出去鬼混,只是每月给他买50元钱的饭菜票。他经常一天只吃两顿或一顿饭,而他吃得特别多,那点儿饭菜票根本不够。冬天,毛衣也没有,冷得直哆嗦,我就把他接到我家,供他吃饭,给他厚衣服过冬,晚上守着他做完作业再让他回家,以此来弥补他失去的母爱。
  这孩子的确很争气,从初二开始,成了我最得力的小助手,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每次运动会,我无须过问,他一手包干,学生也服他,同事都羡慕我培养了一个这么得力的班干部。
  毕业考试,他考上了凤中,但由于找不到父亲,母亲拒绝再负担学费,他只好放弃。第三年工厂里招工,我拿了40元钱给他报名参加考试。当时有近100人参加考试,只收10人,他考了第一名。工作后,他坚持自学高中课程,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补课,他考上了电大工业管理专业,圆了他的读书梦。现在已在某厂当干部。
毕业后他经常抽空看望我,前年得知我要搬家的消息后,他立即找了班上几个同学,连续两个星期下班就来,从头到尾我没有一点儿插手的机会。他们说:“覃老师,你要怎样布置,只须开口说一声,一定让你满意。”好多同事都羡慕不已,有的甚至对我说:“覃老师的这些学生比亲儿子还好!”
  就在小伟同学这个班,还有几个家庭破裂的学生,与继父继母的关系很不好。这些小孩心理几乎变态,他们总觉得世界上的人都很坏,没有“爱”可寻。
  针对这种心理,我经常把他们组织起来,和他们一块儿爬山或到沙坪公园去玩儿。我每次都把几斤面拌成凉面,带上佐料,一个八磅水瓶,一大张塑料布,一边走路一边给他们做工作,教会他们怎样爱自己的亲生父母,正确处理新家庭成员的关系,多关心同学。我还通过家访,把学生的困惑讲给家长听,并希望家长多给这些孩子一点关爱,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学生的母亲是农民,继父掌管家庭经济。小学六年时间里他从未参加过需要花钱的集体活动。每次我们班外出春游秋游,我都主动为他出一半的钱,再号召全班同学多出几角钱,使这个同学很受感动,他改变了以往对班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谈的态度。
  这些学生都顺利地考上了高中。1996年8月,该班的全体学生在宴宾楼包了4桌酒席,为我操办40岁生日庆典。最远的学生从桂林专程赶回来,觉都没睡,没有回去看父母,直接到我家,那热闹的场面,让酒店里的老板都感动,他也主动来为我敬酒,并对我说:“老师真光荣。”饭后,大多数学生告别了,当年最调皮、最让我操心的一个学生专门租了6 辆小车,陪着我到城里兜了一圈。还有一个调皮生,参军后第一个探亲假,下火车已是深夜了,父母接他时,他却执意要看望覃老师后再回家。


  迟雅点评:
  马卡连柯说:“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
  教师的爱,或许可以成为母爱的一种补充。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内心有创伤的学生会从师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和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从而学会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首先要改变他的生活,在此前提下去改变他的思想方法。案例中覃老师就是从改变学生的处境入手,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掌握学生的心境和处境,领悟学生思想、动机乃至生活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实践看,这种方法对差生特别实用,效果明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0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4
师爱的艺术
我做班主任工作多年,基本上是成功的,学生喜欢我,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校、区优秀班集体,我本人也被评为教育局先进班主任。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爱的艺术,才能获得成功。
  近几年,我一直带高中班,这个年龄的学生看问题片面,接受教育往往因人而异。曾经有一个学生在入学问卷调查中写道:“希望老师理解我们,做我们的知心朋友。”学生的希望给我的启示很大,于是,不善交际的我,努力去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有这样一个女生,母亲去世了,父亲经常出差,继母对她漠不关心。我注意关心她,在她生日那天,我走到她面前,唱了一首“祝你生日快乐”。我根本没有想到,我的这个举动会让她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晚上,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没有想到您会记得我的生日。从您的祝福中我感受到您的爱,若不是您太年轻,我真想叫您一声妈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落笔的时间是深夜11点。读着这封信,我的心震颤了,我给学生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礼物,只是一句真诚的祝福,但这区区小事,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如果我们平时能够认认真真对待这些小事,师生之间的感情不就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建立起来了吗?
  还有这样一个男生,父母不和,后来母亲煤气中毒身亡,父亲另寻新欢。家庭的变异使他变得有些古怪。他聪明、自负,思想方法与众不同。他曾想推翻牛顿定律而一鸣惊人;他7门考试6门不及格,却提出跳级,由高一直接升入高三参加高考;他平时在班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迟到更是家常便饭。开始,我主动接近他,经常和他谈话,鼓励他发挥才能,提醒他克服缺点、遵守纪律,并同他一起制定防止旷课、迟到的措施。在一段时间里,他总是反反复复,改进不大。此时,如果我因为他的家庭不幸,出于同情、可怜而一味迁就,那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根据他的错误报请学校给予他相应的纪律处分。刚受处分时,他想不通,不理我,我也故意“冷落”他,让他自己去思考。过了些天,正好我生病了,他来家里看我,我们聊了很久,谁也没有提处分的事,但是,从他对人的关心中,我能感觉到他已经开始理解老师了。病好了,我抓住时机找他谈,并根据他自学能力很强的特点,对他实行特殊政策,要求他坚持到校上课,允许他在实在不感兴趣的课上看其他知识性书籍。终于,他接受了老师的严格的爱,有了明显的转变。从对这个特殊学生的教育中,我认识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只要真诚,只要具有艺术性,不管经历多么复杂的过程,不管经历多长时间,最终定能被学生接受。
  爱的艺术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注意青少年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组织活动。比如,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精神紧张,生活单调,他们渴望多彩的生活。于是,我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满足他们的需求。暑假去雁栖湖露宿垂钓;中秋节晚上去公园赏月联欢;金秋十月去野外郊游……在这些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吃,一起乐,一起做游戏,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
  说实在话,和学生在一起游山玩水并不是我生活的需要。我有家,有孩子,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精力去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是我组织这些活动并不是做无用功,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首先,我可以从学生无拘无束的表现中了解他们的各种才能、脾气、禀性、人际关系等等,这会使日后的工作减少盲目性。一个男生平时在班里少言寡语,一点儿不出色,去雁栖湖露宿时他负责后勤,把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表现出很好的奉献精神、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后来班委改选时,我建议他担任生活委员,果然,他干得很出色,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第二,可以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一次中秋节带学生去景山赏月,我们上山时以小组为单位,组成登山小分队,开展了登山比赛。各组同学互相鼓励,互相提携,为小集体的荣誉奋力拼搏,这样,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就寓于娱乐活动之中了。


  点评: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社会在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师徒如父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严师与挚友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呢?怎样体现对学生的爱才算是恰到好处呢? 这一课题永远是全新的,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这就要求我们不懈地去探究师爱的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有的班主任得心应手,轻松有序;有的班主任疲于奔命,杂乱无章;有的班主任带班年年先进;有的班主任带一个班乱一个班。为什么出于同一动机,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其原因就在于有些班主任不讲究爱的艺术。
  老师对学生的爱实际上是一种爱的集合。它包括世界上除了情爱之外的所有的爱。表现出来的有和风细雨式的,有疾风暴雨式的,有“望子成龙”式的,有恨铁不成钢式的……因此,就有一个如何被学生理解并接受的问题,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探索的爱的艺术。爱的艺术,内容非常广泛,案例中所谈的,只是几个供参考的侧面。案例中,这位老师的教育艺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材施教。她对待两个缺乏家庭温暖、但性格差异明显的学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形式,前者是关爱,后者是纪律约束,而教育效果是相同的。
  第二,以爱为基石。这位老师提请学校处分那位男同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爱,而不是为了整学生,不是想把他扫地出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0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5
爱在心田深处
献上一颗母亲似的爱心,真心实意地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差生”,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到教师亲切、温暖、贴心,这样,“差生”才会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这是我20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切身感受。
  曾有这样一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优越,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学习成绩一团糟,初二的学生还不知道“分数”为何物,“方程”就更别说了。为管教孩子,父母经常顶风冒雨,监视其行踪,甚至用皮带拷打,使得该生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对立,父母托人把他转到我的班上。
  该生初次见到我,既害怕又有敌意。起初的几周内,我疼爱地问这问那,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知识范围,生活习惯等。也鼓励他谈对社会、家庭各方面问题的看法。谈对的,我就真心地赞同、鼓励;看法有分歧,我就像对朋友一样友好地与他争论一番,渐渐地,感情融洽了,心灵沟通了,他把我当成了心目中的家长。
  放学后,我在家里为他补习功课。开始,不以学业为主,只是约束其野性,增加接触了解的机会。我随时给他讲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谈些做父母的养育孩子的苦衷。讲这些道理是在拉家常,讲故事,在评论一些人和事时,自然地启发和引导。他心田深处那颗善良、进取的种子也就开始萌芽。
  在学校和班内,我又采取一切办法为他创造转化的温暖环境。在生活上,我处处体贴他,连早饭增加蛋、肉,午饭搞点什么花样,以及考试紧张时营养怎么补充等细微琐事也嘱托他的家长。他的眼睛近视,我便及时把他的坐位往前调。配眼镜他不愿意同父母说,我就主动到全市最好的眼镜店掏钱为他配上。在班内,我又针对他的长处,创造条件激发他的上进心。在通过答辩的竞争办法产生班干部时,我鼓励他参加,这又一次调动起他的积极因素。他自我约束能力大大增强了,对教师、同学处处尊重、友好,学习进步也很快,竞选中博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当上了班干部。
  从此,他的学校生活发生了巨变,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烟台市一中专,在成才的道路上茁壮成长着。
  

  案例点评: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是一种品德,爱是一种温馨,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格外驯良。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
  爱能使心灵的冰山融化,爱能使固有的敌意顿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爱自己的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要改变后进生,对后进生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后进生干涸的心田。
  班主任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爱。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以超常的理智和耐心去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1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6
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学生张某,原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学生,上课从不专心听讲,不做作业。因此,他成了同学们批评、开玩笑的对象。
  对于这位学生本身来讲,他心里其实是很自卑的,他何尝不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呢?经过接触,我发现他很诚实,他那些恶作剧,不是他的故意行为,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同时也不否认有一些先天不足。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讲是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但对家长来说,是百分之一百!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我经常观察他,找他的闪光点,给他以鼓励,就连他早到学校也不放过表扬,从不批评他。
  在接触中,我发现他最爱好的是下象棋,于是就让他管理班级的象棋。每个双休日我都邀他到学校,跟他下象棋。在走棋过程中,偶尔鼓励他要多学习,并且表示:相信你一定能学好。给他以信心,让他感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
  就这样,以前连平时考试都不及格的他,期末考试都及格了,而且语文考试是“优”!还在市少儿象棋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更令人高兴的是,他开始回去主动要他妈妈给他补课了,也从不无故拖欠作业了。
  

点评:
  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教师从事的是传播人类文明的职业。一位良师,不仅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管理艺术,还需要有一颗爱心。而教师的爱心是教育成功的桥梁和保证。《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在教育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爱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有了教师无私的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师爱还是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1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7
假如是我的孩子
上海市尚文学校高级教师黄静华,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被授予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光荣称号。26年来,黄老师以真诚的感情去爱学生,精心塑造他们的心灵。她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作为有人格、有个性、有希望的人去尊重与爱护,使他们成长为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小俞的父母离异了,他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而沾染了抽烟等不良习气。一天,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跑了,纸条上写着:“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我不想读书了,不要找我。”黄老师看罢纸条,焦急万分,蹬上自行车四处寻找。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时,就像丢了自己的孩子似的失魂落魄。正是黄老师平时付出的爱,启发了孩子童心,在外滩游荡了一天的小俞猛然想到,老师找不到我要着急的,她会不吃饭、不睡觉的。傍晚6点多钟,小俞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检讨, 站到了黄老师的面前。黄静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孩子似乎理解老师的心,流着泪说:“我会改正的,我会变好的。”小俞渴望母爱的心终于得到了抚慰,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渐渐走上了正道,直到升入高一级的中学。
  小海是黄老师的学生中的又一个不幸者。他年幼丧母,父亲远在宁夏工作,孩子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相伴。面对这样的学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黄老师以师爱之心补偿孩子失去的母爱。爷爷病了,她和小海一起推着老人去医院就诊;大年三十,她备上年饭,带着家人和爷孙俩共度良宵;爷爷90岁生日,她带领学生一起上门祝贺;爷爷病危,她又与小海一起守候在病床前。老人伸出双手,噙着泪把孩子托付给可敬可信的黄老师。
  这样的事例,在黄老师的班上数不胜数,孩子们在老师这里感受到爱的同时,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去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以至懂得爱祖国、爱人民。
  

  点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只有爱能交换爱,只有信任能交换信任。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成功的背后当然有她的汗水,有她的智慧,但最关键的是她的爱心。她的爱心说来也简单,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了这种博大的爱,教师才能真心真意地爱学生,因而才能很好的教育学生。
  爱不仅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保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1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8
用爱心营造阳光
一个调皮、不守纪律、不爱学习、让班主任头痛的学生,被安排坐在一个特殊的角落——前门靠墙的地方。后来来了位教数学的新老师,他仿佛特别喜爱这个坐在角落里的孩子,出去进来都会伸手摸摸孩子的头,孩子开始喜欢数学老师,每天都渴望他来上课,成绩一天天好起来了。许多年过去了,这孩子已是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说起当年的老师依然泪光闪闪,饱含深情:“他是我的太阳,他让我的前方一片光亮。”
  与这位数学家有同样经历的是李小瑞同学。这个李小瑞是人人皆知的“留学生”和“流学生”,即老留级的学生和放任自流的学生,是公认的一匹“害群之马”。
  因为不服班主任老师管教,哪个老师也不肯要他。就在这个时候,他又闯了大祸。一天早上,他上学来晚了,叫门叫不开,就翻墙进来了。因此与后勤科长发生了口角,直至动了手。谁知这李小瑞学过武术,一下子把后勤科长的胳膊弄脱臼了。因此就更没有人愿意当他的班主任了。就连李小瑞自己也认为走投无路的时候,却被戴老师收留了。他浑沌的心也明白,全亏戴老师的宽容。
  多少次下课的间隙,放学的路上,戴老师找他苦口婆心地谈话。她了解到李小瑞因父母不和,对他关心不够,失去了管教,以致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上课,他除了一枝笔,再没有一件学习用具,家里也不给钱买。戴老师给他买齐了笔盒、圆规、字典、本子。肯定他现在能上学就是个进步,下一步争取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纪律,认真听课。谈到武术,戴老师说:“从你学武术看,你有接受能力,反应快,把这优点用到学习上是可以进步的。”亲切的关怀加上入情入理的话,把李小瑞眼睛说得湿润了,个子高大的他低下了头。好久没有人这样关心他、对他说这样体己的话了,在别人的心目中,他是害群之马。
  亲人面前,李小瑞诉说了心底的委屈:“我那次翻墙,是为了上学嘛,迟到总比不到好吧?有一次晚自习我在教室把灯关了,有人就说我‘流’,其实我不是‘流’,完全是为了好玩。”
  戴老师认真听着,从中感知到了他所跳动的脉搏,然后温和地说:“由于印象问题,你可能有时受点委屈,但不能认为迟到就对,更不能违反校规。不‘流’就好,一切要看今后的行动。你说,对不对?”李小瑞点了点头。
  一个时期,李小瑞放学回家,戴老师就不声不响地瞟着,看李小瑞是不是真的回家了,在路上干不干坏事。做完这个“地下工作”,戴老师很晚才能回家,连学校领导也为她的安全捏一把汗。
  人们终于发现,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在戴老师的悉心教育下,开始听话学好了。
  有一次,学校要开运动会,戴老师安排李小瑞参加团体操和赛跑,可他不参加训练。问他为什么不参加,他不吭气,最后才说出原因:“比赛要求都穿运动服,我没有。”戴老师心中有数了,明确告诉他:“你先训练再说。”他参加了训练。
  运动会的前一天,戴老师把李小瑞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交给他一套新崭崭的运动服,雪白的衬衣、运动鞋,说:“这都是你的。”“我的?”李小瑞怎么也没想到不是父母的戴老师,把这一切都为自己无私地准备停当了。
  冬天,见他衣服单薄,戴老师要为他买棉衣。叫他一起到商店比试大小,他怎么也不好意思去,戴老师把脸一沉,严肃地说:“这是保证学习的!”
  李小瑞焕然一新了。孤寂的心田有了春风的吹拂,泛起了绿色的涟漪。他激动地对胞姐表示:“我真的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不然太对不住戴老师了。”
  由于基础较差,学习一时跟不上,戴老师就给他开“小灶”,重点辅导他补习荒废的功课。短短的一年时间,他的学习成绩就追赶上来了。初三毕业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并考上了区重点高中。
  寸草亦知报春晖。多少年过去了,李小瑞依然经常来看望他的恩师。1992年元旦,李小瑞来到戴老师家中,对戴老师感激地说:“这么多年了,我还是觉得在您教我的那一年最有意思,是您救了我,真正的一辈子忘不了!”
  

  迟雅点评: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教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才会想学生所想,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心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有了爱心才会努力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之中,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智力,提高觉悟,健全人格,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
案例中这两位播洒阳光的老师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有博大的爱的胸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1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9
一幅仙女画

元旦前夕,一位学生画了一幅仙女画送给老师,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所谓的“仙女”看起来真有点儿像个“母夜叉”,但因为是自己亲手画的送给教师的礼物,孩子的眼睛还是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当时,她的老师因为怀里抱着一大堆作业本,而随意说了声“谢谢,我没处放。”
  “哦!”学生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双手,满眼尽是失望和沮丧,悄无声息地走开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老师马上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立即要回了那张画。孩子看到了老师在认真地欣赏自己的作品,灿烂的笑容又飞上了她的脸颊。


  迟雅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可教育的人在道德和审美方面所具有的天性的激情,表现在他对于善良的言语、训练、劝告和临别赠言十分敏感。如果您希望您的话能教给学生生活,您的学生能追求良知,那您就在年轻人的心中培养精细的感情和敏感的激情吧。”
  这位教师的行为表现了她心灵中的三个亮点:
  第一,她能以一颗童心去观察、理解小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正是因为她有着一颗童心,才会与孩子实现真正的情感交流。因此,他觉得孩子所画的“仙女”是美丽的。以成人的心态和世俗的眼光,是难以窥视并进入孩子纯真的内心世界的。
  第二,她注意尊重学生的感情。她所说的“没处放”,是因为怀里正抱着作业,眼下没有办法接纳孩子的“仙女画”,而不是对孩子感情的亵渎。而孩子的反应显然是对老师的话产生误会了。她把尊重孩子的感情看得很重要,当她发现孩子的反应不对劲儿时,便及时找孩子要来了那张画。
  第三,她有一颗爱心。爱由心生,溢于言表。没有爱心,任何技巧都显得苍白,甚至是矫揉造作。有了这颗爱心,看到孩子“满眼的失望和沮丧”,就会引起心灵的震撼,才会自然而然地欣赏孩子画中的“仙女”,才会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才会去关照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2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
注意情感交流
我班有个学生,初一入学的第一学期就给我添了不少麻烦。第一周把投影柜的盖撞了个洞,第二周和校保安打架,第三周有个下午没上课,去大良买衣服。开学才几周,已迟到20多次,天天欠交作业,上课打瞌睡,成绩当然只能从尾排上来了。对于这样的“差生”,我该怎么办呢??
  起初,我对这位学生的恶作剧行为进行“冷”处理,课后与他谈论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在适当的时候渗透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和他谈到中国足球失利的事儿。他对球员表现出极大的义愤:“如果我去踢,一定比他们好”。我说不见得吧,你在做事方面也并不出色啊!一句话点中了他的要害处,交谈就此结束。第二天,果然不见他迟到了。就是这样,我注意抓住时机,与他进行情感交流,或给予鼓励,或给予赞美,或给予暗示,或给予批评,使他逐渐克服了缺点,战胜了弱点,最终成为一名好学上进的好学生。
  迟雅点评:
  赞科夫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正确地加以应用。”
  学生天性幼稚、纯真无邪。老师对他们如何,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不掩饰,不伪装。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起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这就是在学生跃跃欲试,正待着奋起的时候,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深感孤独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予关怀,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你能给以语重心长的劝告……抓住这些机会,从情感上就建立起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2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1
让不爱说话的孩子“开口”了
一、从“听”的训练中提高“说话”能力
  即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听”的训练,进而促进学生“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随时都应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借鉴,从而促进了“说”能力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低年级“说话”课时,总是先教师示范,后学生模仿。在教学中,我一般是先讲一个较为简单的故事,让学生认真听(在上课前,我就给学生提出了听的要求,即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语句通顺和语气等),然后以前后排四位同学为一组,让其中每一位同学都当一次小老师将刚才教师所讲的小故事讲给本组同学听。最后进行“说故事”比赛,即让每一组同学推选一位上台参加讲赛(为了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表演的机会,我要求每组同学分期轮流上台讲赛。有了这样的要求,每组同学在自由讲故事时,都能做到仔细听、认真讲),并且提出要求:谁讲的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能吸引人,谁就能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并成为下期的“擂主”。
  对于中、高年级,我一般是利用每周三的课外活动,开展“听说”比赛。即每次轮流让一位同学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者读一篇文章,然后仍分组(前后排四位同学为一组)复述故事或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让每组推选一位参加“比赛”(仍然是轮流参加)。有时,我又开展“传递故事”比赛,即选五位同学为参赛者,要求他们先回避,接着让事先准备好故事的一位同学给教室里的同学讲一个故事。讲完后,这个同学就去给那五位同学中的第一位讲刚才所讲的故事(其余四位同学当然要回避,一般是回到教室),然后又让第一位同学给第二个讲,第二个给第三个讲……第五位同学最后将所听故事讲给大家听。大家进行评价。然后依次让第四、三、二、一位同学将所听故事复述一遍,同学们再次进行评价。
  二、“读”的过程中提高“说”的能力
  即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读”的训练,继而促进学生“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去体会、理解文章及勉励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完整意思)和表达形式,然后学习对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用通顺、明白、流畅的语句进行表达。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凡是讲读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在字、词过关的基础上加强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他们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明白和流畅。凡是阅读课文,我都要求他通过默读去体会课文内容,然后进行复述。对于这两类课文中的重要语句,我总是要求学生通过精读去体会、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和表达形式,然后要求学生照样子说话。同时,我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并经常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即席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
  三、以“写”促“说”
  即在语文教学,通过对学生加强写话、作文等训练,反过来促进学生“说”能力的发展。但是,学生在说“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多余的话(亦即我们所说的“口水话”)。如果光说不写,学生的“说”能力就得不到较快发展。为什么通过学生“写”能力培养可以促进其“说”能力的发展呢?因为学生将所看、所听、所想的以及所获的知识经验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后,不仅可能以通过教师的批改使其明白怎样才“文从字顺”,而且还能通过自己的反复读、想,自己加以修改,将修改后的语言文字再次存储于大脑之中,以便今后信息的重新提取和语言表达。
  总之,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学生“说”能力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采取灵活的形式,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2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2
太阳味儿
只知道太阳是红红的圆,只知道太阳是圆圆的红,不知道太阳啥味道。
  1953年,考初中似乎比现在考大学还难,我只有12岁居然考中,在家乡一带传为美谈,赢得很大荣耀。在班级我年龄最小且成绩优良,备受师长的喜爱。可一入冬,意料不到竟出了一件极不光彩的事,大概晚上多喝了水,夜里管不住“水龙头”尿了铺。我懊丧极了,像我这样被重重宠爱包围的孩子有着很重的虚荣心,拿出去晒实在难以忍受同学们的耻笑。我下定决心,宁愿花几夜功夫用热身子暖干,也要守住这个秘密。待旁边的同学起床后我才磨磨蹭蹭起来叠被子,把强烈的自尊和尿的腥臊全裹进里面。
  这天冬阳灿烂,我的心却一片彤云,光身子暖冰冷的湿被窝毕竟不是好滋味。临睡时,我只好凛然赴难,赤条条往被窝里钻。哇,奇怪,出乎意料地暄腾腾暖烘烘!一股带点焦糊气息的特殊香味强劲地扑入鼻孔,混着些残余的腥臊反而添了些亲切和温馨。我猛地连头钻进去,贪婪地吮吸这亲切这温馨这暖烘烘的焦糊香的太阳味儿。
  忽然想起,糟糕,这下大家不知道了吗?立即有了阿Q的毡帽被人掀掉的悲哀,很怪晒被人的多事。事后却没有任何人提及,仿佛“水龙头”始终尽职尽责从未出过差错。正当我惴惴的心开始平静下来时,一件倒霉的事又不期而至。我端着搪瓷缸要打水,没留神碰倒了炉边一个竹壳暖瓶,砰地一声响把我吓坏了,便喊:“这是谁的暖瓶?叫我打碎了!”周围没有一个人,烧水工人也不在。我犹豫了一下,便逃也似地走开。在当时我的故乡,没有一家有这玩艺。所以在一个贫苦孩子眼里,一只竹壳暖瓶是很贵重的奢侈品,事实上也相当于我半月的饭费。用暖瓶的只有老师,我担心总有一天会找到头上。一天天过去,仿佛这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但我的内心却被搅得不得安宁,便到班主任那里去“自首”。我一边哆哆嗦嗦取下口袋上的别针,从里面掏出一卷浸满寡母血汗的零碎钱,一边嗫嗫嚅嚅地承认过失。
  班主任是个古板严肃的老头儿,却噗地笑了,笑出了平时难见的慈祥:“都怨我放得不是地方,这不怪你。我要打水,水没开,便顺手放在炉边。幸亏没有灌开水,如果烫着你我才罪大恶极。你不用赔钱,你看,这瓶胆不是已经换过了吗?来,喝杯水!”
  我没想到是班主任的暖瓶,更没料到他会采取这种宽容的态度。我是准备了挨批的心理来的,而他反倒作自我检讨。我颤抖的双手捧着滚烫的玻璃杯,一束美丽的阳光泡在纯净的水里闪着水晶般耀眼的光泽。这水好甜好甜,我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莫非这是太阳浸出的味儿?我于是闻到了一股亲切温馨的焦糊香,我差不多猜到了谁是晒被的人。刚刚发现的一颗伟大的爱心是我判断的可靠依据。
  “老师,您给我晒过被吧?”
  “你为什么不自己拿出来晒呀?其实,夜遗症和伤风感冒一样只是一种病症,算不得丢人。当然,我了解你自尊心特强,被子是晒在我的小院里,你的同学都不知道。”
  我激动得无语凝咽。我把那杯甜甜的阳光水咕咕咚咚喝完,弄不清那里面有没有我的泪。
  从此以后,那日日升起的太阳都让我复习着同一个故事,想着同一个人。数十年日升日落的人生,我一直用心品味那甜甜的焦糊香的太阳味儿。


  迟雅点评:
  卢梭指出:“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这个案例反映了真诚的师爱和曾经接受过师爱之光普照的学生对师爱的感激之情。这种师爱使他产生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的内心一直充满阳光,他又以同样的仁爱之心去对待别人,对待社会。这就是爱的神奇的力量。
  案例中,教师的爱是那样的细腻,细腻得“润物细无声”;又是那样的无私,无私到了不需要任何报答,哪怕是一句感激的话也不需要;同时又是那样的理智,理智到了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自己心中的阳光播洒到学生的心中,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多一些阳光,而少一些黑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2-3 16:32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3
老师,我终于找回了自尊
10年前,也就是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因搬家的缘故,转学到了北京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我从小学画,钢琴弹了近10年,而且从初一开始,就在报纸上偶尔发表一些“豆腐块”。说来, 我也算是个出色的学生。于是, 我的班主任主动要求把我放在他的班级——学校惟一的,也是东城区数得上的几个教学实验班之一。
  在原来的学校,我的各科成绩属中上游。我一直享受着并不紧张的学生生活,平时还负责班上的板报,投投稿子,给文友写写信。可自从转了学,一切都变了,各科实验教材的难度都明显高于普通班,我应接不暇。面对我接连不断出现的赤字,回答问题时的沉默,黑板前做题时的犹豫,我想,老师的耐心被渐渐磨光了。终于有一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我说:“我这辈子做错过两件事,一件就不说了,另一件就是收了刘菲做我们班的学生。”班里死一般的沉静。看着老师指着我的手,我似乎听到了心跳从缓慢到加快的声音,快到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来。
  从那以后,我每做错一点事,都会让老师大发脾气。曾经因为错题太多,老师让全班49位同学传看我的作业本,一个同学没看便传过去,被老师喝斥:“某某,你为什么不看,好好看看她错在哪儿。”曾经上了一半儿早自习,便听到老师点名,急急站起来之后,只听他说:“我们班不要你了,你到教导处去吧!”走出教室,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头的沮丧。在一个十四五岁女孩子的心里,老师和家长就是天,天怎么能去反抗呢?之后,凡是和我关系好一点儿的同学都被老师叫去,一一问他们,为什么和我要好,并下令今后不许再和我私下接触。一次次当堂呵斥,办公室里训话,请家长,去教导处……对一个正当花季的女孩子来说,天,早已失去了颜色。
  一次,老师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我,一向性格如男孩子的我,终于忍不住伏在课桌上哭了。放学回到家,我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信的开头是:“亲爱的老师”,我是用最真诚的感情写的。信中,我谈到了处于我这个年龄孩子的逆反心理,反叛情绪,也表达了对理解的渴望。第二天,我满怀希望地将信交给了老师,渴望着我们的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但仅仅一个中午,我的幻想就破灭了。下午第一堂课,老师拿着我的信走进教室,见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便明白:“完了”。我的耳边充斥着:“什么逆反心理,什么反叛……”那堂课,老师就那么当着全班同学挥舞着我给他的信,将我对他的企盼和对理解的渴望击得粉碎。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发现我成了一个人见人躲的“差生”,于是我常常在数学课上发抖,惟恐被老师呵斥、提问。就这样,我度过了昏暗的两年。
  初中毕业后,我被一所美术职高录取。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人知道我的过去。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主持人,曾为采访一位名人不屈不挠地打了50多个电话,终获成功,又被同学选举为学生会宣传委员。
  后来,我考取了加拿大一所大学的预科班,直到大学毕业。6年中,我接触了许多加拿大的老师,发现了加拿大的老师和中国老师的最大不同点。加国老师对学生信任、尊重,经常做的是赞扬和鼓励;而中国的老师则希望领导一群乖小羊,时常“鞭策”和“教诲”;加国的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是平等的,遇事老师会用商量的口吻说:“What do you think?(你们认为怎么样?)”中国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只是师生关系,说话常用命令的口吻:“明天你们必须……”加国的老师会和学生一起看电影、旅游,学生常常会拥吻老师,中国的老师会在教室后门的长方形小孔里观察学生上自习的情况,中国的学生还会向老师打小报告,以证明自己与老师的关系非比寻常。
  今天,也许我的班主任老师还保留着那封信,也许早已将它遗忘了,也许当时就怒不可遏地将其撕得粉碎。然而,不知道老师是否在意,就在那个下午,我失去了自尊和自信,我用了整整10年,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将它们找回来。也是在那个下午,我发誓,我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尽全力去理解和体谅周围的人。
  现在,我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在校园生活暂告结束的时候,我忆起给初中老师写的那封情真意切的信。老师,听说您早已做了副校长。亲爱的老师啊,学生希望从您那里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应该有更重要的东西……


  迟雅点评: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个案例很值得广大教师反思。如果这位教师的表现真的像文章中所描写的那样的话,他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他或者是观念有问题,或者是思想意识有问题,或者是心理有疾病。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一些教师心理变态,乃至失去了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爱心和耐心,失去了是非标准,学生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学习成绩。
  因为成绩好的能给自己争光,这种光能与自己的利益挂钩,便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心灵上的摧残,以此达到鞭策全班学生的目的,甚至希望把“差生”全部赶走,从而净化班级的整体学习环境,提高整体学习成绩。这样做实在有点急功近利,实在有些残忍!
  为了所有的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希望我们的教师能在尊重学生方面学习一下加拿大教师的风格。
作者: nmgdswxx    时间: 2014-11-24 20:15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