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培养初探从不同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2:2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培养初探从不同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素质已成为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今的学生是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从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对人类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渠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主阵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质;教学;培养;能力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尤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我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之中,信息素养成为了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时刻,提升人的信息素质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也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在课程改革中如何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所以在教学中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要以教材中提供的软件为例,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会“使用新软件的方法”。在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优化教学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从而学会把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为实际工作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是单纯地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计算机教学内容都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符合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如绘图软件、编辑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在这些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发挥想象,而且常常要用到其它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各种信息知识的能力。如学习常用软件Office2003(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世界、 FrontPage2003个人网页制作、多媒体软件制作工具等的应用为主,把编程语言放在后面学习,我觉得这就很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2:20:23 | 只看该作者

    二、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课程,术语很多,学生对其有一种神秘感。如果从一开始就灌输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不易接受,而且会产生畏惧心理,会对其以后的学习造成心理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渡过入门阶段。
   (一)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有的学生小学就已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学生在市级竞赛中已多次获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学和实践,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二)多列举富于启发性的实例
  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的记忆是不会持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例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教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时事向学生提问:“最近我国信息产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吗?”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重要性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计算机虽然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其基本结构或其主要构成却是大同小异的。要想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必须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开始。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虽然面对机器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各部分是如何协调地进行工作,学生却不太清楚。因而在对此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人的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如:计算机由输入设备、主机和输出设备三个部分构成,它的工作过程是由输入设备输入信息、主机处理存储信息、输出设备输出信息。而人的活动过程与其十分相似,人是通过眼、耳、鼻、皮肤(相当于输入设备)获取信息,用大脑(相当于主机)处理和存储信息,人们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相当于输出设备)输出信息。结合人脑讲“电脑”,通俗易懂,能拉近学生与计算机间的距离。
  计算机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学生对软件和硬件的认识较模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打比方,学生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了。如:将钢琴比喻为硬件,乐谱比喻为软件;算盘比喻为硬件,口诀比喻为软件;电视机比喻为硬件,电视节目比喻为软件等。由此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计算机本身是硬件,而人们编写的程序是软件,从而真正地掌握这两个知识点。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乐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持续稳定的内驱力
  首先,教师可通过文字资料或形象生动的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只有掌握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才能有效地参与各项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内心产生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其次,教师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成果,通过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消除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畏惧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当前社会即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充分有效的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2:20:28 | 只看该作者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掌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用较少的时间、最通俗的语言讲解清楚知识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上机实践。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安排更多的上机操作时间,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理性认识。反过来,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更好地指导操作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探索真理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四、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实用性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最高成功体验是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指挥计算机,实现自己的创意,完成一定的工作。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的知识用得上。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审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一)组建课外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的特点,组建若干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需要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比如,有的学生对电影动画非常感兴趣,教师便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介绍Author ware、3Dmax、Flash 等动画制作、编辑软件,并让学生利用菜单深入研究这几个软件的高级应用方法,自己编制、创作动画片。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软件使用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创意自己有新意的动画软件。例如,一个学生制作了“水的污染及处理”,他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理、化、生知识,用电脑模拟水污染的危害及各种水污染的处理方法和原理等等,学生通过电脑课外活动,不仅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而且综合应用所学习的各种知识,生动形象地进行电脑模拟实验与模拟设计。又如:校园文学编辑小组可以用所学Word等编辑知识定期出版校园小报。课件开发兴趣小组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 QBASIC或其它应用软件编制一些实用小程序或辅助教学软件。网页制作兴趣小组可使学校网站、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异彩纷呈等等。
  (二)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结合学校艺术节及其它一些重大节日、活动,组织网页制作评比、计算机绘画比赛、程序设计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爱好和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22:20:33 | 只看该作者

    (三)注意与其它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课,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活用、实践。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使得信息素质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各科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即以信息技术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使用因特网学习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每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同其它学科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键盘指法时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选取一些英语课文作为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对课文内容和单词的记忆。学习汉字的录人时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笔划顺序和正确语音。学习程序设计时,要与数学、物理等结合起来,用计算机解决一些数学、物理等问题。另外,还要积极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一个课题,可能会综合语、数、英、生、物、化等学科知识,应使学生形成借助网络有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之真正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也有助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
    五、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当今社会里,信息量是“爆炸式”地增长,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从而将信息素质教育融于整个教育过程,把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通过专题课、课外活动、咨询指导、纪律管理等多种形式的讲解溶解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获取广博的知识。广博知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更需要依靠学生独立学习来获取。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独立学习将成为可能。我们把课程学习所需的资料预先装入服务器,通过计算机虚拟的Internet网络传送到学生的计算机上,学生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找寻相关的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和声音传输功能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反复学习、加深印象,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来自于计算机、老师和同学等各方面的大量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实践证明,让学生听得懂、乐意学、用得上,从不同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特色,从而就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一代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4: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