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学生能力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0-1 19:08
标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学生能力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信息技术课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多年来信息技术教学由最初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到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老师们一直在总结和探索着,本文根据自己几年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就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能力,提几点意见与老师们商榷。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策略;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的学校教育。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信息技术课教师积极思索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决定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而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学科正处在探索研究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国际教育信息化相比,更是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从观念、资金、教材、教法等方面都无章可循,需要我们不断调研、实验、总结。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几年的计算机职业培训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有几点感受和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由他带来的方方面面优越和方便,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兴的,可以说仍处在一个研究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及非常适合的教材,有的教材内容重叠,部分章节陈旧、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技巧性策略较少,与传统计算机职业技术培训极为相似,而中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激进好动的年龄,不可能做到象成人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机职业培训,这对于现代中小学来说缺乏新意。据调查,在我国有62%的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34%是上网找朋友、聊天,在他们的世界中,计算机更多地代表着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因此似乎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随着学科的进程又会表现出对所学内容不屑一顾,过于自信或成为负担。这种状况通过多渠道调查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研究阶段,常见的信息技术教材中主要是这样几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窗口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网络基础及应用。教材内容按部就班,有的内容往往小学、初中重复学习;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技巧性的东西比较少,与传统的计算机职业技术培训别无二致;操作、练习内容缺乏整体性、任务性;学生掌握最基本操作后就觉得没意思,缺少新意,不愿再做第二遍。
2、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少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将这种教学方法也运用到信息技术 教学中,学生会觉得受到了约束、有压力,思维也受到限制,他们会产生疑问:计算机明明能干那么多的事情,为什么老师只给我们教、只让我们做这些,难道信息技术课就是这样?有的学生会由于广阔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单一化对这门课产生厌烦,也有学生会感到太复杂、深不可测,学习难度大,而产生惧怕的心理。
二、采取的策略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1、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首先,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被动接受学习的矛盾。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即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垄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
其次,利用“任务驱动”原则进行教学。在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中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教师提出任务,引发学生为完成任务去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符合学生年龄段的任务。任务最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更多工具的使用掌握,使学生乐于去做、善于去做、易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比如在画图软件的学习中,让学生制作贺年卡、校庆海报、公益广告设计;在字处理软件的学习中让同学们自做编辑,以组为单位制作报刊等,并对好的作品打印展出,再做总结概括,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并掌握所学知识。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0-1 19:08
2、不断积累和实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扩充视野的过程,而信息技术学习是操作技术与知识积累同时进行的学习。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学生必须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才能利用它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服务。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而言,没有必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只要掌握好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使之能为我所用,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完全采取限定的教学顺序,而是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问题的提出不断调整教学顺序。有的内容有很多种做法,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多种工具综合运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对知识的积累和总结有较好效果。比如在进行字处理软件特殊符号的插入中,同学们学习了插入菜单中的“插入特殊符号”,我不断让学生开阔思路,引导鼓励大家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学生们不断思考,于是有的同学想到了输入法状态栏中的软键盘,也有的同学想用绘图工具等,大家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开阔了思路、知识得到了共享。纵横比较、去拙存精,最后每个人都找到了一个更简便、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得到了鼓励,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丰富、扩展思维,这样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也增强了知识结构的连贯性。
在每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都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中作出当日学习笔记,这样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每周让学生从刊物或其它媒体中学习一个跟所学内容相关的技巧或了解掌握一个知识点,来讲给全班同学,有过去让学生“学会”已教知识,转变为“会学”所需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提高学习。
3、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参与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不是只靠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它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我认为教师没有必要一味地单方面传授知识。鉴于有的学生对部分工具已经比较了解,因此这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讲解、演示,让他将自己的做法或技巧告诉大家,以增强学生间知识的沟通共享和竞争意识。或者有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先自学,自己思考探索它的功能和使用办法,然后再讨论或共同学习。作为教师只需对问题及时进行归纳和引导、设计目标、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将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强调或补充,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发展的过程,比如在计算机发展、功能一节,我让同学们先下去查找一些资料,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中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大家,各抒己见,明显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即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4、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游戏的确很好玩,作为成年人有时也难以抗拒它的吸引,既然这样,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灵活掌握使用计算机。利用一些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游戏操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技巧。如讲解软件、操作系统、文件的路径、名称等知识内容时以游戏为引入,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和探索,在进行键盘指法练习时,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测试软件让学生练习。“寓学于乐”,但要注意把握好引入游戏软件的尺度,避免以玩代教。
5、注重平常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笔记、作业、练习等都不再是以传统的作业本的方式出现,而是通过电子文档的形式在网络中进行发送、收发。这个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学生必须掌握在网络环境下交流沟通的办法,利用掌握的图像、电子文档、幻灯片等制作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或者将网络中的信息收集再利用。通过日常的学习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