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如何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推动师生交往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20 22:09
标题: 如何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推动师生交往
如何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推动师生交往
摘要:基于视频展示台的实时性和生成性,视频展示台已经成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教师如何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呢?本文提出四种类型,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师创新展台应用的方式。
关键词: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
视频展示台是性价比高,省时间,易操作的教学工具。将视频展示台和投影机、屏幕、或电子白板连接启动后,就可以把想放大的物品或者演示实验放在镜头下面,展示给师生观看。基于视频展示台的实时性和生成性,视频展示台已经成为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教师如何利用展台触发师生互动呢?本文提出四种类型,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师创新展台应用的方式。
一、任务驱动型
展台和黑板一样,能够呈现学习材料。如何将呈现的学习材料变成师生互动的资源呢?
案例1: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9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教学片段。
教师用展台呈现任务如下:
1、三角形的定义。(第1小组学习课本P59页第四自然段,完成课本P61页练习第2题,完成练习册P64页知识要点导航(1))
2、三角形的表示法。(第2小组学习课本P59页第五自然段,学习练习册P64页例1并完成变式练习1和2两题)
3、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第3小组学习课本P59页第六自然段,完成练习册P64页知识要点(2)并找出图9-1-2和图9-1-3中的所有外角。
(第4小组学习P59页“想一想”的内容,并画图进行说明)
4、三角形分类。(第5小组学习课本P60页上面试一试的内容,学习练习册P64页例2并完成变式练习第3、4题)
(第6小组学习课本P60页下面的试一试,完成课本P60页的做一做,P61页的练习1题,练习册P64页三角形的分类(1)(2)题)。
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先单独看书和做题,然后交流讨论),10分钟后,各个小组都举手示意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宣布进入展示环节。
生1(1小组展示学生):(1)在展台上呈现自己的课本P59页第四自然段勾画标记,读了一遍,对加点的关键词“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连结”进行了操作说明;(2)在展台上呈现自己完成的课本P61页练习第2题,逐一数出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0个;(3)在展台上呈现完成的练习册P64页知识要点导航第(1)点(关于三角形概念的填空题),读了一遍,强调了填出的内容。——师生掌声!
生2(2小组展示学生):(1)在展台上呈现自己的课本P59页第五自然段勾画标记,读了一遍,对加点的关键词“顶点采用大写字母⊿ABC(参照顶点的字母)”对照图9.1.3进行了说明;(2)在展台上呈现练习册P64页例1,先读题,再看图,对照图指划三角形后再读写三角形。(3)用(2)中的方式展示了变式练习1和2两题。——师生掌声!
......
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通过适当的任务进行驱动,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将静态的展台和呈现的静态的学习材料变成动态的展台和动态的学习材料,就能够自然、直观的触发师生互动。
二、演示探究型
展台能够将实物或演示进行同步放大展示给学生看。与多媒体课件不同的是:展台具有实时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观察。如何将动态的演示资源生成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资源呢?
案例2: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1:敲击展台上放的小鼓,小鼓上放的纸屑就跳起来。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20 22:09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1、敲击时,纸跳起来了。
师:不错!随手拿起一个音叉,问:放在水里水会动吗?
生2、会动。因为它叫音叉啊!
“哈哈哈”!一些同学笑道:不会动。
教师演示2:将音叉插入展台上装水的烧杯中,水面变有动。拿出音叉,敲击后放入水中,水面荡起波纹。
“呀”!学生叹道。
生3站起来说:发声时物体在动。
师:很不错!你不仅在认真观察,而且还在在仔细思考。师不急于得出结论,继续做实验。
教师演示3:将扬声器放在展台上,接通电路,在扬声器上撒些纸屑,顿一下后再开户启电路,教室里面响起了学生熟悉的歌曲,纸屑高兴得在扬声器上翩翩起舞。
“哇”!一些学生感叹,一些学生跟着唱起歌来,课堂呈现一种愉悦欢快的情境。
师:唱歌的同学,摸一摸自己的喉结,有什么感觉?
学生动手摸自己的喉结,也有摸别人喉结的。
生4:老师,我唱歌时,喉结在振动。
“对呀”,我唱歌时,喉结也在振动。
师:在黑板上板书: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学生齐声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从案例2中可以看出,通过恰当的问题进行探究,开展探究性学习,就可以梳理从展台观察到的现象,解释这些现象,回答演示中发现的问题。梳理的过程、解释的过程、回答的过程就演变成师生互动的过程。
三、展示评价型
展台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便捷的展示师生现场生成的作品。如何将现场生成的资源变成师生互动的资源呢?
案例3: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学片段
师:小组合作翻译第一自然段,每们同学都作好记录。
10分钟后,各个小组都举手示意完成了任务。老师宣布进入小组展示环节。
生1(来自第一小组):将翻译展示出来并读了一遍。
金溪 民 方仲永, 世  隶  耕。
金溪乡民方仲永,世代属于耕田劳作。
仲永   生   五年,未 尝 识  书具,       忽  啼  求  之。
方仲永生长到五岁,不曾经认识书写的工具,忽然大哭索要这些东西。
父    异焉,        借旁近  与之。
父亲对仲永感到诧异,借邻居家给他。
即  书诗四句,并  自  为  其    名。
立即写诗四句,并且自己题写其它的名字。
其诗以 养 父母、 收族   为 意, 传  一乡  秀才 观  之。
这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为主旨,传送全乡的秀才观赏这首诗。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20 22:09

自是,指  物  作诗,立   就, 其      文     理 皆有可  观    者。
从此,指定物品写诗,立刻完成,这首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邑人    奇之,                稍稍  宾客            其父, 或    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仲永的才华感到惊奇,渐渐地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父亲,有的人用钱 求取诗作。
父  利其然也,          日  扳  仲永环  谒于邑人,    不使学。
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的,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学习。
师:这组翻译得怎么样?
生齐说:好!
师:好在哪些方面?
生2:一句一名对着原文进行翻译,一目了然。
生3:翻译正确,语句通顺。
师:那最好的就是第一组了!
生:一组的同学拍手庆贺,其它组的同学道“我们组最好!”
师注视着全体学生。
生4(来自3组的同学):老师,“并自为其名”中的“其”,不能翻译为“其它”,应该翻译为“这”。
师:第3组的同学能够结合上下句进行思考,很不错!
生5:(来自1组的同学):老师,“并且自己题写这名”这句话不通顺。
生6:(来自2组的同学):“这名”是谁的名字?
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方仲永,有的说是“别人”的名字,有的说是“这首诗”的名字,……,学生之间展开了争论。
生7(来自5组的同学):“这”指代前面的“自己”,也就是方仲永本人,所以这名话应该翻译为“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掌声!
师:非常好!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梳理指代关系。
生8(来自6组的同学):“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中的“其”,指代前面的“指物作出来的诗”有很多首,应该翻译为“这些诗”。——掌声!
生9(来自6组的同学):有些词语搭配不是很恰当。“世代属于耕田劳作”中的“属于”替换为“从事”更好。
学生齐说:对,还有“不曾经认识书写工具”中应该删掉“经”字。
师:不错!翻译就是用现代的语言去表述古代的语言,译文可以适当作一些增删,使其更符合现代语法要求。如:“忽啼求之”可以翻译为“(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不让学习”可以翻译为“(父亲)不让(仲永)学习”。
……
从案例3可以看出,通过得当的评价开展参与性学习,就可以共享成果、优化方法、畅谈观点,升华思想,形成价值观。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必然会触发师生互动。
四、情境激趣型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20 22:10

展台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能够呈现课堂现场情境。如何将现场情境变成师生互动的资源呢?
案例4:七年级(下册)美术《我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岁月的年轮,布满脸上;我的故事,就写在我的脸上。下面我们来欣赏快乐的脸蛋。
生1:跑到讲台前面来,张着嘴,露出一脸笑容。
教师将展台的摄像头对准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的笑容马上就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们笑谈着。
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这张笑脸呢?
生2:嘴是张着的。
师:对,可以从“嘴”上来欣赏,笑脸中的嘴有何特别之处?
生3:要想笑,嘴角翘。笑脸的嘴角是翘着的。
生3自己也做了一个翘嘴的笑脸,引得其它同学哈哈大笑。
师:大家翘翘嘴角,体会一下感受。并将展台的镜头在学生中晃动了一圈。
学生个个展示着翘嘴,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
从案例4可以看出,通过适当激趣,开展体验式学习,达到触景生情、触趣生兴,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体验欲望和竞争上进心理,触发师生的互动。
借助展台,学生能够及时展示自己的作品,发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推介自己的方法,赏析自己的成果,体会教师的角色;教师能够及时指点学生,快速获取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节奏;师生都能够欣赏和评价别人的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或别人的错误。利用展台,只要将呈现与任务相结合,演示与探究相结合,展示与评价相结合,情境与激趣相结合,就能够改变师生的角色,加强师生合作,挑起师生争论,推动师生交往,触发师生互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