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学历史参赛论文浅析将智能手机运用于历史教学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16 22:44
标题:
中学历史参赛论文浅析将智能手机运用于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参赛论文浅析将智能手机运用于历史教学
摘要: 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我们要扬长避短,合理的诱导和利用,使智能手机为教学服务。可以克服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由于无线网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预习、交流、复习,可以随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也可以方便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现集体和个体对知识的信息加工,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育人也融入学习过程之中。
关键词: 智能手机; 听讲效率; 突破时空的限制;
协作学习; 保护学生的自尊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改变着人们对“网络”和“信息化”的传统看法。当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手拿智能手机,上厕所都拿着手机看小说,放学回家很少和家人沟通,有时做历史作业答不上问题就上网搜答案,有的学生还利用短信功能在考试时作弊。其劣迹斑斑,遭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反对和抵制。但智能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对于孩子来说,学会自制自理,就算智能手机揣在口袋里,也不至于成瘾成灾。对于教育者而言,理念建设永远重于硬件建设,教会学生适应社会,比代替孩子选择社会更有意义。直面智能手机的诱惑,我们要扬长避短,合理的诱导和利用,使智能手机为教学服务。借助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可以克服传统多媒体的弊端,可以实现在普通的教室授课,会促进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和讨论。更多的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实现教学的互动性。
把智能手机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以其学科的特点(趣味性、易懂性、资料的丰富性、励志性、)可以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第一、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用于教学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
在普通的教室用电子白板实施多媒体教学与用粉笔教学的一个重大改变是:老师们讲课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因为课前就可以将要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全部做成PPT教案文件,上课时直接演示即可。但是,这样也出现了一个弊端:学生们经常赶不及抄笔记(特别是历史教学,文字有时比较多)。有的老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经常讲完一页PPT之后,停下来,等待所有的同学们记完笔记然后再翻下一页……如何在提高老师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为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不仅可将自己电脑中的图像传输到电子白板上,还可以传输到学生们的智能手机上(现在大多数高中生都拥有了智能手机,要引导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为学习服务)。同学们不需要为记笔记忙的手足无措而失去与老师互动、思考问题的时间。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学生们可以将老师传输到自己智能手机的图像进行存储,并在图像旁随时加入自己的注释、理解。课余时间也可以把手机上存储的资料打开再次复习。这一步,算是真正提高了学生们听讲的效率了。
第二,无线网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预习、交流、复习,可以随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入课堂。
在“无线课堂”中,学生能够课中课后上机,自主地查找资源,并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掌握的学习资源比教师多将会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无线环境,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进入网络世界查询所需资料。教师也可以把课前的预习要求、资料、学案等提供在网上(如:QQ群、博客上)供学生进行预习,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通过智能手机进入网络平台去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目的明确,思维指向集中,求知欲望强。学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老师通过归类,课堂上老师只集中讲解许多学生不懂的问题,节约了时间,老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的探究式教学、小组交流,节约了时间,可以个性化的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部讲解。
如:必修3文化史部分教学内容,若单纯讲解历史知识枯燥无味,需要文史结合。因互联网上的资料能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情境,通过声、形、色、画等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引起极大的兴趣和充分注意。因而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布置作业,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
在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这样设置问题: 2008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场世界性体育盛会的开幕式,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张艺谋和他的奥运团队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要求同学们自己通过智能手机去观看开幕式,有一个整体的心灵感受和震撼。然后设置问题:欣赏开幕式中的几幅图片:活字印刷的表演、“和”字表演,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优雅的簪花仕女、《清明上河图》等。看完图片后,问:“从图片中,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学生由于对教材和开幕式已经有了一个了解和认识,能够快速地回答:活字印刷、“和”字、孔子的弟子们、山水画、仕女图……通过图片教具的运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同时集中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16 22:44
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把教师提供在网络上的资源(课件、教学设计、资源、视频、教学录像),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自学、反复的观看。特别是住校生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辅导。父母不在身边时,也不会出现学习的困惑和挫折感,增强自信心,更加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的普遍现象,使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提高到了一个摆脱教育基础设施空间局限的“无限”的层次上。但也需要教师加强监督。教师通过网络的控制、监看、监听等功能,可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或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等。
第三,无线网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可以方便地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现集体和个体对知识的信息加工,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育人融入学习过程之中。
现在教学提倡互动、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平时的课堂实现这一目标? 在传统的计算机机房进行网络教学,由于采用的是台式机和固线接入网络的方式,学生间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分组讨论更是无从谈起。特别是所谓的胆小、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更是不敢发言。
使用无线网络功能,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一台电脑,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可以通过QQ群、BBS等平台进行“无名氏”的交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是错误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学生们之间对同一个问题的知识交融,实现学生对问题知识的理解和交流。既提高了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给予所谓的胆小、学习差基础的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是他们敢于发言(课堂上应该是补差,课堂上不能够有“闲人”。)没有了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的尴尴境地,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公平。老师也能够随时将学生的观点等投射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上台侃侃而谈自己的方案成果,与台下同学热烈讨论。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动手收集,共同开发,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共建、共享,取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资源,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还因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都将得到极大的强化。从而有利于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这种教与学的无线网络应用环境是开放的、自由的、延伸的。无线网络技术借助学生自己的智能手机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及便利的双向沟通。学生通过无线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使其查找相关资料,获取一定历史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利用智能手机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源的能力,在众多学习资料中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协作学习和会话,使学生学会协作学习;所有这些能力都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如:讲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学生从小学耳濡目染,已经知道很多。如何深层次挖掘其内涵?我把重点放在对四大发明作用的讨论。
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丰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认为四大发明是中国平民在实践中辛勤耕耘不断探索总结而发明出来的。①火药,就中国古代而言,我们的教材主要突出用于制造烟花爆竹、主要在于娱乐,西方却用于制造了先进的火药武器、用于军事。但有的学生通过网络也查找到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的火药武器是非常先进的。特别在元朝,能够四处征战取得胜利,火药武器功不可没;郑和下西洋能够远航,大口径的火炮才能保证远航。只是由于科举制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②指南针,在中国主要用于看风水、进行迷信活动,还有更大功劳就是用于海上航行(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极大的密切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而西方却用于远航,实现了地理大发现,实现了环球航行。
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能体会出中国人的聪明,特别是蔡侯纸的改进,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美化环境。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9-16 22:44
这样对智能手机的利用,培养学生筛选局部和整体信息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整理和应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涵,使学生有效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所起的巨大作用,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学校利用无线网络多媒体教学应用大大减少了课外面对面的补习,老师可以通过E-mail来处理学生的提问和疑惑,也可以和学生在BBS上进行讨论,不仅使学校减少了对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总之,智能手机在校园的普及已经势不可挡,也固然不会因为某些弊端而戛然停止,或许,我们可否考虑在校园范围内专门针对学生对某些网站或软件实行屏蔽或限制,这样既不给家长增加太多的担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网络世界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堵不如疏,学生使用手机和使用电脑的性质是一样的,他们必须要接触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他们的头脑,只要在使用时做到扬长避短,相信一定可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的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实现教学的互动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发育和发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