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0
标题: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记录

  10月21日上午,高新区教研室在付山小学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付山小学邢慧清老师指教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宝鑫小学宋杰老师指教的五年级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教研室曹志广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了四点意见。最后教研室晏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现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整理如下。

  一、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0
蚂蚁和蝈蝈》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完成选字填空
  二、精读训练:
  1、读句子
  2、了解蚂蚁和蝈蝈在夏天都干些什么?自由读第一、二段。
  ⑴、想象一下“夏天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⑵、这时候蚂蚁们在干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干的?(搬粮食、背、拉、满头大汗)
  ⑶、天气这么热,蚂蚁为什么不休息,还在满头大汗地搬着粮食?
  谁来用赞扬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突出:真、背、拉、满头大汗)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⑴这里的笑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蝈蝈是怎样笑话蚂蚁的,它会对蚂蚁说些什么?
  ⑵、蝈蝈自己这时候在做些什么啊?
  ⑶、读出它们的神气。读出悠闲自得。
  (出示:蚂蚁:搬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蝈蝈: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⑷、“有的……有的……”把它们在夏天得表现写得活灵活现。分角色读:全体女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
  1、冬天到了,到蚂蚁家去看看,在干什么?
  2、去蝈蝈在的大树下去看看。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3、学习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人无远虑,必由近忧
  【评:将本单元练习中的四个成语与这篇课文相结合,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认识,又使学生轻易地理解了这四个成语,这样的方法也是提高效率的表现。】
  四、写字指导:汗、洞、冷
  1、记忆字形:汗,干活就会流汗,所以是三点水旁;洞,水帘洞的洞,是
  有水的,所以也是三点水旁;而冷,指的是气温很低,水被冻掉了一点,所以变成了两点水。
  【评:指导学生从意思上形象的记忆字形,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相信学生也一定会牢牢记住。】
  2、范写,生描红。

  【总评】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
  读,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本课的特点之一是学生学得较活,原因是教师指导有方,课堂上扬溢着和谐、欢快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外部环境。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1
《放小鸟》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⑴下面这些词你能读准吗?开火车读。(出示)
  着急焦急非常一定拍拍翅膀决心
  ⑵我们再来看一组描写小鸟的词语,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出示)
  绿色黄色一闪一闪羽毛嘴巴眼睛
  【评:从分类认读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教者的巧妙用心,既巩固复习了旧知,又为下文学习小鸟是什么样子作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生自由读课文。
  【评:抓住教学主线,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指明方向,同时也让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鸟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
  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一闪一闪的眼睛
  指名读词组。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样子,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指名读,“非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
  再指名读。
  【评:出示小鸟图,让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说、去思、去读,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读书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
  (3)除了可爱,它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读一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指名说。
  【评:再抓住教学主线,让学生中在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边读边思考”。】
  你们从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
  出示: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伤心、孤独。自由练习。指名读。
  【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
  (2)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指名读。
  “焦急”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和“着急”有什么不同呢?再读。指名说。师范读。指名说。
  【评: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用同义词理解词义。同时不忘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出示句式: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好像在说。)
  (出示句式: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好像在说。)
  想想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鸟,离开了**的怀抱,你会说些什么?妈妈会说些什么呢?
  【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词语:心急如焚。(板书:心急如焚)领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
  4、师引读第三、四自然段。
  如果此时你是那只小鸟,你会对“我”说些什么呢?你会怎么夸奖他呢?
  5、出示: 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
  轻声读读。你觉得哪一句读得最好,最能读出小男孩对小鸟的爱护,你就读哪一句。
  【评: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所想、所感,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6、他这么喜欢这只可爱的小鸟,为什么决心放小鸟呢?(指课题)
  7、这时小鸟回到了**的怀抱,飞回了广阔的天空,这时的小鸟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指板书)
  【评:第三次抓住教学主线,虽说是让学生说说此时小鸟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让学生受到了熏陶、感染与教育。】
  8、小结: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爱护小动物,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9、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羽、非”。认读。
  2、你们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非”。
  “羽”不用老师教,相信你们也能写得很好。打开《习字册》,写吧。
  【评:指导学习生字,先让学生比较,找出共同点,再重点指导一字,剩下的字鼓励学生自己去观察、临写,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足之处是学生书写的时间少了一些。】

  评课: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吴琼恬老师的课,充分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课堂上每个学生都都能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儿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跃,教师给学生插上那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在知识蓝天中展翅高飞。吴琼恬老师让学生当翻译家,充分引导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思、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名动物语言的翻译家。她的课,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将思维与语言得到了同步发展,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
  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所想、所感,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吴琼恬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看似平常的语言却蕴涵着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显得那么生硬,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阅读教学中,吴琼恬老师从词、句入手,简化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难度,能照顾暂差生;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吴教师能引领他们深刻体会课文的主题;对于胆小的学生吴老师给予他们鼓励、胆量,对于答错问题的学生给予方法、尊严,对于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给予热情、成功,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过叙写小作者放小鸟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从而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欢小鸟,但他为了小鸟生活地更加幸福快乐,毅然把小鸟放了。与此同时,他的这一举动使自己高兴,小鸟高兴,小鸟的妈妈也高兴,说明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别人。对于学生来说,从这篇课文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对于教师来说,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课文让学生受到了熏陶、感染与教育。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1
鲜花和星星》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教学步骤:
  一、导入,复习检查:
  齐读课题。
  这些字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读。齐读。
  一朵一颗满天真好晚上数着那里最喜欢
  3 老师这有几个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谁来帮他们找到家?
  朵只头颗
  一()白云一()小鸟
  一()珍珠一()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谁?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出示:一边读一边想)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出示这小节)
  指名读。
  3、(1)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是通过哪些词看出鲜花很多?师相机在“满地、这里、那里、还”下面划线。
  谁能读出鲜花的多?
  放鲜花的课件,夏天到了,绿茵茵的草地上,盛开着朵朵鲜花,它美吗?谁想夸夸它?它美在哪里?指名说。
  看着满地的鲜花,我真想。
  【评:口语训练和想象力的丰富集合起来,有道理!】
  小朋友真会想,能不能把鲜花的美读出来呢?谁想读?
  再出示这小节(指名读,评议。)
  【评:这一步前面应该再有一个自由练读,就扎实了。】
  (你读出了鲜花的美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鲜花更美了!)
  4(1)读了好多遍了,想不想把这美丽的诗句背下来呢?自己先练练。
  指名背。(你背得真流利,如果能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
  (2)谁能上讲台加上动作来背一背、演一演呢?(指名)(你真是一名出色的小演员!)
  (3)这么多人都想上台背诵啊?想背的小朋友一起来背吧!
  【评:指导得法,读出了层次,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小朋友背得真棒,老师仿佛看到了夏天满地的鲜花,老师都陶醉了。
  刚才,我们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学习了第1段(出示: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你们现在也能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段学好。自己读一读,读懂了什么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评:总结学法,由扶到放。】
  谁来汇报你们交流的结果?
  说明星星的多:划词:满天、这里一颗那里一颗、还多
  3、谁能读出星星的美、星星的多?(你真会读!你看,她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了,让星星更美了!)
  赛读,谁来跟他比比?你读出的星星也很美!
  看着满天的星星,我真想。
  【评:这时再来读读,然后背诵更扎实。事实上,下面的背诵孩子们开始不是很顺利。】
  三、背诵。
  1、这么美丽的小诗你能完整地背出来吗?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自己先准备一下吧!(指名背)
  (你背得真有感情!谁来跟她比一比?你真是个出色的小演员!)
  2、师报幕。生齐背课文。(9班小朋友集体诗歌朗诵会就要开始啦!)
  四、拓展练习。
  出示蝴蝶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老师非常喜欢这幅图画,所以仿照课文写了一首小诗。指名读。
  我最喜欢
  天空中飞翔的蝴蝶:
  这里一只,
  那里一只,
  真比海滩上的贝壳还多。
  过渡:老师说的好吗?小朋友,只要你们留心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再发挥想象说一说,能说得比老师更好呢!
  你会说吗?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片,请瞧!你能仿照着课文写一段小诗吗?
  我最喜欢
  天空中飞翔的小鸟:
  这里——,
  那里——,
  真比——————还多。
  【海鱼图】
  我最喜欢
  ————————:
  这里——,
  那里——,
  真比——————还多。
  4 我最喜欢
  ————————:
  这里——,
  那里——,
  真比——————还多。
  【评:说话训练从复习的数量词填空就打下基础,前呼后应,训练扎实,评价有效,学生兴趣盎然。诗歌习作内容丰富,洋溢着智慧的热情和闪光。】
  五、指导写字
  聪明的小诗人,不仅诗作得好,老师相信你们字也一定会写好,我们来记几个字吧!
  朵最真
  1、写“朵”
  (1)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朵”这个字里面隐藏着一个偏旁:几字头。
  写这个字该注意什么?(几没有钩,木的一横很长。)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2、写“真”
  (1)怎样记这个字呢?
  (2)在“真”这个字里面也隐藏着一个偏旁:十字头。
  (3)写“真”时该注意什么?(真里面有三横)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评课:
  从教材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歌是首次给孩子们现代诗的形式;从字词训练的角度来看,这课侧重于“比”的内涵;从内容来看,这课以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形式告诉学生:鲜花和星星的多及美。
  我想,教材编者的意图绝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感知生活,还有对诗歌这种形式的热爱与贴近。因此,李老师充分领会了教材精神,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通顺、读流利。接着再来抓住重点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好。然后,教者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进一步拓展深化,训练学生对“比”的认识,进而是对诗歌句式的熟悉:由看图换词填空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到看图填句子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再到看图完成一首诗歌的创作,最后到自由完成整首诗歌的创作。这个过程不但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理解,也是一次扎扎实实的诗歌写作训练。事实上,孩子们在这次学习中,真正地有所得了——这表现在他们对创作过程的高度兴奋上,也表现在他们创作的结果上:他们说最喜欢满天的繁星,因为它们比夜晚的灯火还多;最喜欢五彩的鱼儿,因为它们比草原上的羊儿还多;最喜欢机灵的小海鱼,它们简直比海底的珊瑚礁还多……
  这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语不正体现出李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与精彩吗?同时,这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语更激励我们不断求索更科学、更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当然,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这里我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的教学虽然对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较多,但是整首诗歌的朗读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与感知。而加上动作朗读、背诵就更需要读流利、读熟练了。当然,这节课在这一环节上有所疏忽可能是为了后面拓展部分时间的保证。但是显然,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真正地把“学生本位”的理念落到实处。如果把这首诗歌真正读通、读好、读透,我想可能拓展部分的练习学生对整首诗歌的创作会更贴切。
  实际上,如果将划重点词这一步骤省略,以范读等方式直接指导朗读,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轻易地降低了学生朗读的难度,岂不两全其美?要知道一年级语文苏教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就是读书、写字呀!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2
春到梅花山》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
  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师生交流:(出示课件)
  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
  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配音录像)
  【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出示课件)
  梅花多吗?美吗?
  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评:教师范读,声情并茂,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时深吸一口气,无形中使学生身临到花香环绕的梅花山中,以读感人,由读悟情。恰当地配之以音乐,激发学生的感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⑴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师:“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意思。人们为什么喜爱报春的梅花呢?答案就在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
  ⑵出示: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师:早春的天气怎么样?“春寒料峭”之时,梅花就开放了,是一朵梅花开了,是一株吗?是一片?是什么?“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你觉得这梅花怎样?
  指名回答。
  就像那首《梅花》中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⑶师:凌寒独放就是它!老师听出来你们对梅花精神的赞美,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再读读这一句:人们喜爱这报春的梅花。
  小结:读书,就应该这样,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才能读好书。
  【评:知识之间融汇贯通,温故而知新,借古诗从单纯地感受梅花的外表,而转向体会梅花所体现出的内在精神,提升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师于该环节中也教予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⑷师:人们怎么喜爱梅花?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是一般的喜爱吗?不急着回答,好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非常”。
  ⑸你们是通过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涌动的人流”?看图,人多,。
  “欢乐的海洋”?看图,小朋友,在这梅花的世界里,人们边走边看,一路欢声笑语,他们会说些什么?
  谁能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评:课文讲解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上下文相联系进行思考,于细微处理解课文。】
  (6) 你想对梅花说些什么?
  指名说。
  人们很留恋梅花,就像我们上学期学到的《看菊花》中一样,在《看菊花》中是怎样描写的阿?(“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7)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什么?
  指名说。
  大家说的都对,人们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姿态,喜爱梅花的清香,更喜爱梅花凌寒独放的精神。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的赞美。
  【评: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升华了主题。】
  师:小朋友们书读得是声情并茂,相信字也是写得端正入体。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发、休、息、欢,指名读(出示课件)
  2、这四个字中,教师觉得只有一个字需要特别留意一下,它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猜一猜!
  要注意什么?
  3、写“发”(就像一个小朋友歪着脑袋思考,想出了一个好点子)
  【评:形象地描述,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

  评课:
  听了徐老师一堂声情并茂的语文课,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
  开始并不直接播放梅花山美景的录像,而先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和理解构建自己头脑中的梅花山的景色,其后再观看梅花山片段录像,辅助学生进行合理地思考,将学生抽象的思维具象化,完善学生头脑中艺术世界的构建。另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进行整个教学活动,例如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关注到学生美育的同时也不忽视德育。
  通过朗读,播放梅花山录像(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思考,仿佛身临其境地观赏梅花的晶莹透亮,感受梅花的清新淡雅,给学生以美的陶冶。从抽象的文本描述转化为形象的思维,再现了梅花山的美景,给学生美的感受,但这时又以一首古诗为契机,引领学生体会梅花不畏寒冷,傲立风雪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将学生由对梅花外表的喜爱提升到对梅花内在精神的赞美,升华了主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不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最后再播放音乐(电教媒体),指导学生朗读,在音乐中诠释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将自己在朗读时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在学生的回答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教师的步步设疑是学生思考的台阶,学生通过自身的朗读和自我的思考,渐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
  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边读边联系以前所学进行思考,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五、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
  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以前所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另外,徐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2
《我叫“神舟号”》听课记录以及评课稿
《我叫“神舟号”》听课记录以及评课稿
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姓名:徐俊

  
  一、复习生字词,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句,练习说话。
   1、出示第一句话和图片,指名读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停的地方。
   3、什么时候,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什么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哪儿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干什么?
   4、看三幅图,运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过渡:出示第二幅图和图片,读这句话。
     你想一想,嫦娥姐姐遇到小飞船会问什么?
  三、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标自然段序号。
     指名分自然段来读课文。
   3、自由练习朗读。
  四、学习课文。
   1、师讲引号的作用。只读嫦娥姐姐的话。
     按老师教的方法,找找第二、三自然段中他们说的话。小组可讨论。
   2、指名读第二段,指名只读飞船说的话。你从这句话知道什么?
     分组自学。(一组使用文字资料,一组使用图片资料,另一组看幻灯片。)
     大组交流。
     再读飞船说的话。
   3、嫦娥姐姐又是怎么说的?
     读了她的话,你们有什么问题?
     听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姐姐的家在哪儿?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练习朗读,指名读。
  五、小组练习表演。学生自我评价。

  评课稿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学生表演的形式,也很不错,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表演的情况,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评述,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3
于永正老师的《给予树》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2课时)

一、导入

1、师语: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一篇什么课文?

     生:给予树

2、师板书,逐字进行写法指导,生齐读课题

3、正音,再读课题

二、生字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自由练读

课件出示:宽裕  分享  担心  卡片  沉默不语  立即  援助  体贴

          仁爱  如愿以偿  圣诞节  棒棒糖

2、指名读(师评价方式多样,贴切、平淡而有效)

3、齐读词语

4、师板书:如愿以偿

5、生读,找出文中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6、师直接讲课文大致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7、书写指导:予、即、盼、仁

(1)    生观察,师作详细指导,每个字的注意点提醒到位,生书空练习

(2)    师范写

(3)    生练写,写到自己满意再停笔

三、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表扬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齐读问句。

(2)    师引导发现课文前两句和后两句中,主人公的不同心情。

(3)    师范读,生观察师的表情

(4)    生自由练读,师语:看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肯定有启发

(5)    再次指名读,强调生读得好的地方,相机板书“一百”、“五”

2、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师直接评价,在肯定之后,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习,强调读这段就和说话那样自然

(4)    再请那位学生读,考验他的模仿能力和听课效率,让大家体会他的进步

3、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发现优点时,不惜打断他,以插话的方式及时肯定

(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读,师语:象老师这样读,超过我,好吗?

(4)    展示读,师语:展示你的进步,展示你的体会

4、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直接说这一段非常难

(2)    引导发现金吉娅说话时要抓住的两个关键词“低”和“难过”

(3)    帮助理解:金吉娅为什么难过?为什么说话声音低?

(4)    生练金吉娅说的话

(5)    师范读,连读4、5自然段,要求:仔细听,除了听出她难过之外,还听出了什么?

(6)    交流:害怕、担心、善良……

(7)    生自由练习,师语:象老师这样去练,不仅要读出金吉娅外表的难过,还要读出她是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那就更了不起了!

(8)    请同学推荐读金吉娅说的话,听的同学观察他的表情,开展同学间赛读

5、第五自然段

师语:还记得老师刚才是怎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们一齐读一读!

6、再读词语“如愿以偿”引出问题:那个贫穷的小女孩,她的什么愿望实现了?她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满足?她的愿望是谁帮她实现的?

7、师引导,交流:“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当金吉娅知道后……如愿以偿了!”

(休息5分钟)

一、巩固生字

观察字型——默写生字——自己检查——交流学习

二、练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3
师徒听课活动--听课记录
前两天进行了师徒听课活动,我听了郑老师一节课,感觉受益匪浅,现在就将我的听课小结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讲课内容摘要

1复习旧知

回忆快乐家园讲过的内容,强调“数,可以表示多少”



2连线(出示小黑板)

让同学们自己发现数与物体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加强数可以表示物体多少的思想。同学们由例题自己找规律并且完成小黑板上的题

3数的另一个作用。

游戏引入

(1)找10名小朋友组成一个小小足球队,每个小朋友分给一个号码牌(从一到十)

(2)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小校运动员身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3)你认识他们中的几号运动员?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4)小球员们站的有些乱,谁来做小裁判帮他们排排队。

(5)小队员们将自己的号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到黑板上。

总结,数还可以表示顺序,小朋友们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数是表示顺序的呢?小朋友们讨论举例。

4,回归课本,翻到课本第五页,练习课本上的题。

总结

5小朋友们静息,静息的时候小脑袋不要停止思考,想一想今天我们都学了什么?

二.听课总结

1郑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很注重学生的自主交流探索,给孩子留有很大的自由思考的空间,注重培养孩子自己的发现能力,并且很注重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强调表达的准确性,有一个小的细节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很重要,在带领孩子们读题目的时候强调要求小朋友们用手指头点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点我觉得非常好,真正做到了教孩子一年想孩子十年,从小就培养孩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

2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郑老师非常注重这一点,经常用到“真棒!”“很好,我请你来… …”“多棒啊!!!!”“。。。多棒啊!!!”“。。。又得到一颗星!”… …语言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能融入到孩子中去.

3可讲的生动有趣,比如,再讲书可以表示顺序的时候,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4适当的引入新知,比如,在讲数可以表示顺序的时候,插入了排序环节,还有比较大小的环节,这都是我们后面会学到的,现在适时的引入,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3
三年级语文听课议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今天上午第二节在我校举行,已经上课了,还有两个学校教师没有来,我想可能时间更改他们不知道,我赶忙通知这两个学校的校长,他们的确不知道时间的变更,还以为是星期五呢!

课还得照常进行,不能等,执教教师是唐延珍教师。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他先和孩子们做了一个小游戏: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飞呀飞呀,左飞飞,右飞飞…….啪啪。边说边做动作,刚开始孩子们有些拘谨,唐老师又一次做了示范,这下孩子们不紧张了,随着教师做起游戏,这时导入新课。唐老师出示新课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出示读书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后教师检查读书情况和问题。接着学习第一段让学生读后教师提出问题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板书:听说)2、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这时教师出示课件在说他所做的事时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

2.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这时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做指导,然后全班汇报。

3、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4、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5、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让学生读书,在读书的的过程,学生读书的姿势不对,教师让学生拿起书,纠正姿势(指生读,指名评议。齐声读)教师指导朗读。

6、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7、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出示课件: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8、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9、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10、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4
11、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看得出这节课还没有结束,教师有些慌,于是自己得出结论: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唐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学了这一课,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时一个学生高高的举起手:“那三只蜜蜂跑哪里去了?”有学生说:“可能迷路了,”“可能还在路上玩耍呢!”“可能被一个顽皮的孩子踩死了。”这时大家哄堂大笑。这节课超时3分钟结束了。

议课开始了,综合各位教师的点评,归纳出执教教师本节课的优点:

1.听说读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如在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时让学生叙述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一过程的设计,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2.细节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坐姿不端正,及时纠正,体现教师的认真负责。

3.发散思维的培养。结束课的时候,虽然仓促,但学生提出的问题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学问题设计合理。让学生小组合作,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给学生讨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二.同时指出不足:

1.教师对学生评价性的语言太少.

2.洼李小学的的郑丽芳教师提出建议,上课激励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她是这样设计语言的:“你读出了激动!”或者:“有那么点点激动!”等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听起来赏心悦耳。还提出教师站立的姿势应该如何做,还做了示范。

3.二小的乔丽娜教师说到有位学生在结尾时说:“‘可能被一个顽皮的孩子踩死了。’这时教师没有进行思想教育,觉得这有点太残忍了,小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思不强,所以应该随时进行思想教育。”

4.拖堂了。这时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为教师及时下课。

我觉得这节课无论是讲课还是评课,都比较成功,教师教课中的让学生叙述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一过程的设计,更符合小学三年级的特点,值得我们教师借鉴。因为学生刚刚从二年级上来,说话能力还不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说,由此让我想到三年级作文教师也应该刚开始用框架式引导学生去模仿写,一段时间训练后,随着知识的积累,放手让学生独立作文,这也不失为好办法。借鉴之二:教师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无论教态还是说话艺术都要讲究,只有这样,由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孩子们都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4
《巨人的花园》听课记录
一、课前谈话
二、引入课题
一起读课题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我有许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其中最美的花朵。这句话是谁说的?
看过书之后再来讲这个问题
读课文,把巨人批评孩子们的话画下来,
读画的句子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读一读
先想想你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读
巨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动作?
巨人为什么叫巨人?边读边做动作。指读
你注意到他的动作细节了吗?齐读
面对巨人的指责,孩子们吓坏了。孩子们都不敢来了。后来,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到吗?谁来读一读生读
读得非常有情,你们发现他读错了什么?有一个词“仍然”
花园墙内是什么季节?外面呢?
视频,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再用心听一听,你听到了巨人的内心了吗?害怕,恐惧孤独
别的花园是春天,我的为什么是冬天呢?巨人的花园还是寒冷的冬天,为什么呢?读一读生读
谁想读读这段话。
为什么今年的春天这么冷,这么荒凉呢?再来读一读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谁来告诉大家,今年的冬天为什么冷?
指名两学生到前面,老师演巨人,孩子告诉巨人今年的冬天为什么这样冷?
巨人太固执了
这次春天来了,巨人怎么做的?还是把孩子们赶走了。他是怎么做的?谁来读一读
齐读“可是……纷纷逃窜”?谁来加上动作读一读
巨人此时的想法是什么?故事发展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为什么巨人坚定地想把孩子们赶出去?
已经是春天了,为什么还要赶走孩子们?如果赶走孩子们,巨人的春天就会来吗?读一读,找一找。
巨人好容易盼来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发现这句话中的一组近义词了吗?逃散——逃窜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逃窜?
读这两段话与此同时,花园再次被积覆盖了,这时灵魂人物出现了?
巨人怎么做?怎么说?生读
这次巨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只对小男孩说?
小男孩的举动让巨人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用横线画出小男孩的举动,用浪线画出巨人的举动。
谁来说一说,用“当小男孩的时候,巨人。
小男孩怎么说的?巨人心里怎样?火辣辣的?什么情况下你会火辣辣的?
想小男孩一伸手,桃树马上开出鲜花,你能做到吗?这就是童话故事的魅力
读这段话,“唤来寒冬的……谢谢你!“你认为怎么读?
把自己当作巨人,?谁来读一读。再读最后三个字“谢谢你”。齐读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冷酷的心,换来春天的是什么?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巨人拆除的仅仅是围墙吗?
听音乐读齐读课文结尾
巨人换来冬天的是他那颗寒冷冷酷的心,换来春天的又是什么呢?你在这节课中收获到什么?
三、总结课文
  
     板书:     巨人的花园
    光明  童心  冬天
    欢笑  笑声  春天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4
观摩活动《触摸春天》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惊讶、张望、灵性、缤纷”等。
2.借助课文中主要的人和物的关系,理清文章的主要思路,并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描写盲童的语句,以点带面,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切体会盲童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及对生活的积极向上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触摸课题
1.揭题《触摸春天》齐读
2.指导读题:春天怎么能触摸呢?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课题,请同学们清清嗓子,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触摸文路
1.检查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的人和物是谁?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2.借助文中主要的人和物——盲童、“我”、蝴蝶进行课文思路的梳理,然后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师点拨初读感知的方法,即如何触摸文章的思路: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在连起来说说。
三、品读课文,触摸语言
第一层面:自读圈划
让学生圈划描写安静的语句,并解决一些朗读上的障碍。
第二层面:品“灵性”
1.找切入口(唯有一处对盲童称呼不用“安静”):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2.学生谈读后感受(神奇、奇迹)
3.找词语悟“奇”(奇迹、竟然、睁着眼睛、悄然合拢)
4.学习课文的第2、3小节,体会安静富有灵性:作者亲眼目睹了一个盲女孩用双手拢住蝴蝶,只能用“灵性”来解释,这样仅仅读这一节是不够的,我们去读读2、3节。
5.找三次描写花香的语句,领悟是春天的气息赋予盲童神奇的灵性。
6.小结学习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即如何触摸语言。
第三层面:谈“惊讶”
出示: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1.找关键词“惊讶”,让学生思考:她到底为什么惊讶?
2.引导学生抓住“扑腾”、“全新的经历”、“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等来感悟。
3.指导朗读:一个“惊讶”写出了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带着感受读。
4.引读第5小节,体会作者内心。
5.补拓海伦明言:“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更真实,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第四层面:悟“张望”
1.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2.质疑:一双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为何又仰头张望呢?她到底在张望什么呢?(指导“扑闪”与“扑腾”的区别,理解含义)
3.联系课文悟安静仿佛张望什么?更渴望什么?
4.指导学生补白: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张望到了————————————————————————。
5.指导朗读第6小节。
6.师生配合朗读3-6节。
四、以境拓宽,触摸主题
1.结合生活实际,深情讲述一些生活强者创造缤纷人生。
2.以读代讲——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回读课题,深化主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5
!观摩活动《四个太阳》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挂、街”等8个生字,通过观察示范,正确指导书写“阳、脸”两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通过演示、联系生活、情境体验等理解“挂、到处、清凉、冻僵”等词的意思。
3、继续建立句子的概念。4、引导学生感悟蕴藏在画中的美好心愿和浓浓爱心。
教学重点:依托文本  识字学词  美读体悟
教学难点:通过情景再现,实现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课前听歌曲《种太阳》)歌曲中的小朋友种下太阳,表达心愿,多有意思啊!看老师写“
  太阳”两个字。指导书写“阳”。
2、今天我们学得这篇课文就和太阳有关,题目叫做----指导读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交流:这四个太阳是怎么来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这四个太阳是怎么样的?
3、分小节检查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长句: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4、交流:小哥哥画了四个怎样的太阳?学词:彩色
5、小结:小哥哥画了四个太阳,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还有一个是-------
三、情景体验,朗读感悟
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节,想想: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放在什么地方呢?找出有关的句子。
2、  理解“挂”,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也用上挂这个动作?请学生演示动作
3、  看图说话,感受夏天的炎热
4、  学词“清凉”:配乐看图,你看,这绿绿的太阳照到高山上,打着卷儿的树叶又(          );照到田野,低着头的花儿又(               );想象一下,这绿绿的太阳照到街上,路上的行人会(          );它还化成一股清风,吹进教室,小朋友会说(            )
5、  理解“到处”: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也变清凉了?
6、  指导朗读,读出清凉的感觉
7、  合作读---背诵
第三自然段
1、  学词“冻僵”: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地上,树上,屋顶上到处一片雪白,刺骨的寒风还呼呼地吹了过来,你有什么感觉啊?
2、  学词“温暖”:就在这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这时候,你的小手、小脚、小脸有什么感觉呢?
3、  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好这句话,把温暖带给大家吗?
4、  看图,用上“温暖”一词练说句式:
阳光温暖了冰冻的小河,小河---------------
阳光温暖了冬眠的小青蛙,小青蛙-----------------
阳光温暖了----------------
5、  齐读
四、小结,合作读文
1、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小哥哥希望夏天有个(绿绿的太阳),到处一片清凉;冬天有个(红红的太阳),大地一片(温暖),多有爱心的小哥哥呀!
2、男女生合作读文
3、金黄的太阳、彩色的太阳里幽藏着小哥哥怎样的心愿呢,我们下节课来学。
五、复习巩固,书写生字
1、读生字卡片
2、读儿歌,圈儿歌中的生字,划一划本课学到的新词。
3、指导书写“脸”。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5
观摩活动《刷子李》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匀匀实实、天衣无缝”等词语的意思。
2、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感受刷子李之“奇”;初步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认识。
3、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凭借对小说布局谋篇的初步认识,体会“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了解小说人物的鲜明特点;想象写话,体会小说描写的“一波三折”,从而感受小说的“好看”,提升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
课前活动:
绕口令:《俗世奇人》诉说俗世不俗之人
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说,最多的一个学生说了十一遍。虞老师说待会儿下课时会发给奖品。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自主质疑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就描写了许许多多的奇人。“刷子李”是其中的一位。
师:“刷子李”和我们平时在叫的姓名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后师小结:是的,不是真实姓名,而是外号、代号、绰号。
师:你能从课题中明白这个人的哪些信息?
(没有学生举手)
师引导:虞老师也干过粉刷,能称为“刷子虞”吗?社会上那么多粉刷匠都能这样称呼吗?
二、自主研读,感受神奇
师:预习过课文了吗?
认读难点词语,出示:包袱   蘸浆   露馅儿   和着琴音
(着重指导“露馅儿”一词:宁波汤圆有什么馅的?里面的馅儿出来了,就叫露馅儿。)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浏览课文,找找句子,感受刷子李的神奇之处。找到一处,标上1,找到两处,标上2。
三、回应开头,问题解决
师:找到三处以上的请举手。老师找到五处,你再找找。
生读第一段第二句话,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师:找到这一处请举手。
师:是的,真奇,特别是“升天”两个字。你搬进新房子时有升天的感觉吗?
生齐:没有。
师:说白了,就是说我们与“升天”无缘。
生读第一段第三句话。
师:不是一般的奇,而是非常地奇。有句话叫“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那么近白浆者就白。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中或者见到过的粉刷匠吗?
(生答)
师:你觉得粉刷匠像一种什么动物?
(生答)
师:请注意,下面,一位重量级的粉刷匠即将粉墨登场。
出示粉刷匠照片。
师:仔细看,是谁?
生:是虞老师。(生笑)
师:看来刚才我说我干过粉刷不是空穴来风吧。
师:同学们,“一身黑衣”,没有一点白,叫黑衣无——
生:黑衣无白
生:黑衣无瑕
师:是的,黑衣无瑕,说得好!
生读第五段中的“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一句。
师:你见过天衣吗?
生:没有。
师:我也没有,想象一下,天衣是怎样的?
生答。
师:天衣只应天上有,人间何处觅天衣。奇不奇?
生读第五段第四句话:“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一句。
师:“匀匀实实”是什么意思?
生:很均匀。
师:那“实”呢?
生:就是很饱满。
生读第五段中“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一句。
师:从这里,你看出刷子李刷墙动作真——
(师把话筒凑到学生跟前)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5
生:真漂亮
生:真好看
生:真潇洒
师:我最欣赏“潇洒”这个词。
能把刷墙这个动作演绎得如此潇洒,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仅此刷子李一人。
(出示刚才交流的五句话)
师:这五句话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
生不答。
师:比如“摆来摆去”说的是——
生:动作。
师板书:动作
师:比如“如同升天”说的是什么奇?
生:效果奇。
师:还有哪几句话也是写效果奇?
生答。
师:还有一个词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那就是——规矩奇。
(课件出示冯骥才对刷子李神奇之处的精辟阐述)
师:著名作家冯骥才对刷子李的神奇之处也有一番精辟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看来怎么的理解跟作家的理解差不多。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吗?
生答。
师:这种独特的方式是对他的尊重。那么,这独特的方式是怎样一种方式?
生:前面是行当,后面是姓。
师: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做风筝做得很好的姓魏的——
生:风筝魏
师:捏泥人捏得很好的姓张的——
生:泥人张
师:教书教得很好的姓虞的——
生笑
师:可千万不要叫我教书虞哦。
四、揣摩心理,感受“一波三折”
师:这篇小说好看吗?
生:好看。
师:原因是什么呢?思考:你觉得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特别有吸引力,经常会出乎你们的意料?
(生浏览相关段落,划出体现曹小三出乎意料的句子。)
生:“居然连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出现”
生:“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生:“那白点即刻没了……”
师:我们先来说第一处。哪个词直接写明了“出乎意料”?
生:“居然”
师:芝麻多大?
(出示“粉刷匠”图片)
师:请你看着这幅图说一说:别说芝麻大的白点了,就连——
生:就连巴掌大的白点都有。
生:就连指甲盖那么大的白点也有。
(课件出示一个向上的线条)
师:看,线条向上,表示什么?
生:表示对师傅的敬仰。
师:此时曹小三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答。
师:我们来看第二处。“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此时的曹小三心里想些什么?
生答。
师:如果用线条表示,应该什么方向?
生答。
师: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知道后来曹小三弄清真相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答。
师:向师傅表表决心吧。
生:师傅,我会好好学的。
师:不够高级。
生:我这个师傅拜对了。
师:还是不够高级。
(引导学生说出“我要成为刷子曹”的话。)
师:这时,线条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向下,又向上的线条。)
师:这就是曹小三内心世界的“一波三折”,有了这个一波三折,这篇小说才变得真好看!
五、挖掘结尾,升华情感
师:你从这篇小说中感悟到了什么?
生答。
(课件出示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一段话,师读。)
师:明白了什么?
生答,其中一生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虞老师表示要给奖品。
师:我们来看一副对联,你要一边看一边很快地说出下联或者下面的内容。
上联是:天衣无缝 刷子见功底
师:好不好?
生:好。
师:我写的。
生笑。
下联是:黑衣无暇 绝活显传奇
师:好不好?
生:好。
师:我写的。
生又笑。
师:横批是什么?
生:俗世奇人
生:刷子李
师:都可以。
(出示《俗世奇人》的简介,师介绍。)
课尾:请课前绕口令得胜的那位同学和说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那位同学上台,奖品分别是一张“虞老师粉刷匠”签名照和《俗世奇人》一书。书本不是由学生拿走,是让他保管,让全班同学轮流看。
听后小记:虞老师一节课上了一个小时多,但听着毫无倦意,那别具风格的课堂设计,那随心所欲的气势,那信手拈来的幽默,那匠心独具的奖品,都让我深深地折服。我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这个高度,但是我可以跳起来,让自己与这个高度的距离近一点点。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6
!观摩活动《孔明智退司马懿》听课记录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尽皆失色、尽皆隐匿”等词语的意思。
2、以“智”为切入口,学生在读读、找找、说说当中感受孔明“沉着冷静、巧妙布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3、能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古体小说,对于感兴趣的句子能读好句子间的节奏与轻重。
◆课前谈话:考查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教学流程】
一、简介人物,激趣导入
1、教师简介司马懿。
师:《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司马懿就是其中一个。司马懿,字仲达,足智多谋。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
2、生用几句话简介孔明。
师:你也能用简单的两三句话介绍一下孔明吗?
二、初读课文,借助题眼,创设统领性问题
1、师:足智多谋的司马懿、神机妙算的孔明,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难解的词语可以借助课后的注释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师:自信能把课文读通顺、正确的请用你们的坐姿告诉我。(学生停止自由读)
出示: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教师在检查中随机让学生猜猜个别难解的字词。如:引、望、于、凭、敌楼等。)
3、师:把句子读通顺,这已经做到了学好古白话小说的第一步,接下来谁能概括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师:是呀,孔明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而这些内容文章的课题已经精炼地概括了。你看,孔明如此巧妙的空城计不正是点出了课题中的——(生接读)“智”字吗?一起把课题再读一遍。(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借助课题;引出题眼“智”。)
5、师:孔明是个智者,大家一定深信不疑。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读一读、悟一悟,孔明之智到底表现在哪里?(教师圈出“智”字,并在上面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聚焦“空城计”,探究孔明的“布局精妙”
1、师:同学们,说到孔明的“智”在这篇课文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那肯定是“空城计”部分了,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空城计内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注上旁注。
2、交流: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体会到孔明的聪明才智?
3、梳理提升,锤炼语言。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呈现“空城计”相关内容。
①将旌旗尽皆隐匿
②诸军各守城铺,不得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
③打开四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
④魏兵到时,不可擅自行动
⑤披鹤氅,戴纶巾,
⑥凭栏而坐,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4、在引导出示⑤、⑥两点时,插上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回答ppt出示: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师:我发现这两句话的内容有些重复,我们也尝试来改改古白话小说好吗?
师生引读:“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左童子手捧宝剑;(生接读:右童子手执麈尾。)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生接读: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师:还有一种改法呢!“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一童子在左,手捧宝剑;(生接读:一童子在有,手执麈尾。)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生接读: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读改后的句子,再提炼孔明的举止打扮要求自己做到哪几点?。
5、师:是呀,孔明的安排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同学们,你能否用清楚的话说说孔明如此布局的用意所在?请你选择其中一句来说说。
ppt出示句式:孔明“①②③④⑤⑥”是为了                     。
生自由选择,凭借句式,进一步梳理、言说;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孔明“空城计”的用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尽皆隐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6
6、师: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正是孔明空城计想要达到的效果。那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ppt出示:孔明这样做是为了                     。
7、师:是呀,空城计中的这番布局真是太妙、太绝了。谁能来读读孔明这番命令的话呀?
(学生读的不好,教师这样引导:丞相说话吞吞吐吐,神色慌张,看来丞相心中无底呀,哎,此番我等命休矣!学生读的好,教师这样引导:丞相说话神定气闲,胸有成竹。心中定有退敌妙计,我等尽可放心!)
8、师:孔明刚才的命令和他自己的一些举止打扮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孔明之智表现在“空城计”的——(板书:布局巧妙)
四、聚焦“起因、结果”,再探孔明之智——沉着冷静、料事如神
1、师:空城之计,大智大勇。那么除这之外,我们还能从哪里看出孔明的“智”呢?
学生关注首尾,自主划找还能体现孔明智慧的句子。
2、根据学情,随机选取以下板块交流。
◆板块一:聚焦“结果”,感受“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2)读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刚才有同学说司马懿是多疑之人,这点我非常认同。但我想追问一句,司马懿将大军尽皆退去的时候,是在犹豫中撤退,还是在坚信中撤退?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司马懿的言行中去感受司马懿撤军时的坚决,并随机板书:尽皆退去)
(3)师:是呀,司马懿的多疑,孔明料到了;“尽皆退去”的结果,也正是孔明所预料的。这里我们看到孔明表现出来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智”呀?——(板书:料事如神)
◆板块二:聚焦“起因”,感受“沉着冷静”的智者形象
(1)辅助设问:如此巧妙的空城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出来的?
(2)理解情况危急及敌我力量的悬殊。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
①用分数“150000/2500”感受敌我力量悬殊
②朗读感受当时情况危急。
a、抽学生读好“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b、加上“报”字再读。“报——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3)小结:面对众官的尽皆失色,说说孔明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智”?(沉着冷静)
五、拓展延伸,激活阅读期待
1、师:面对众官尽皆失色, 他沉着冷静;面对大兵压境,他巧妙布局;最后敌兵尽皆退去,他又料事如神。诸葛亮的“智”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呀!(教师边说边用箭头指向课题中的“智”字,同时擦去旁边那个大大的问号。)哎,这个时候知道事情真相后的司马懿可是最不高兴的人了,想想,这时他会有表情,又会说些什么呢?
2、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看看罗贯中是怎样写的。齐读——
ppt出示:懿悔之不及,仰天长叹曰:“吾不如孔明也! ”
3、师:其实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事例写到孔明的智慧。同学们,这里我找到了其中几个章节,课后大家可以用今天所学的方式,再去读小说,感受更丰富、更精彩的孔明智者形象。
《三国演义》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附:板书】
孔明智退司马懿
↗         ↑        ↖
沉着冷静    巧妙布置   料事如神
↑         ↑          ↑
尽皆失色    尽皆隐匿
听后小记:
王老师在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快速聚焦到题眼“智”字,然后围绕这个“智”字展开教学。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向心力强,学生通过找句子,读句子,说体会等方式充分感受孔明“沉着冷静、巧妙布置、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
大气、诙谐,整个教学过程简却丰厚、约而不单;框架粗放,细节丰满。
真是望尘莫及啊!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6
窦桂梅读书赏析课《我的爸爸叫焦尼》听课记录
课前交流:一起咀嚼“父亲”这个词。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1、教师边出示课件制作的绘本边读故事,生边看边听。中间偶尔穿插“猜猜狄姆会说什么”,“猜猜接下来会干什么”几个小问题。
2、请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3、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句话?(“这是我爸爸,他的名字叫焦尼。”)
4、再现场景(5处),反复出现5次,你不觉得重复了吗?
二、看一看
1、依次出现“热狗店”、“电影院”画面,逐一问:这人狄姆认识吗?仔细看他的表情和表现,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不认识的两人中任选一个说)
2、依次出现“小吃店”、“图书馆”画面,问:这个人狄姆认识吗?观察狄姆的表情说一说。(从认识的两人中任选一个说)
3、师小结。(板书:简单的表达)
4、看火车上爸爸对别人说的话(“这是我儿子,他的名字叫狄姆”),问:爸爸的话只出现一次,怎么就留给你这么深的印象?引导看爸爸下火车时画面,为这些动作加一个词(奔、举、搂、抱、牵),选一个动作说一说。
5、多幅画面一起出示:看爸爸的眼神,你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成语形容(目不转睛),用一个字形容(盯),爸爸是要把儿子装进心理,体会爸爸对儿子的爱,所以他会大声说“这是我儿子,他的名字叫狄姆”,他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只出现一次,但就像狄姆说了5次那样,简单的表达中藏着——(板书:丰富的感动)
6、父子对视,想想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
7、像他们那样,你和你爸爸在面对不认识的人会这么说吗?面对认识的人,你们会把彼此的名字叫出来吗?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能呼喊出来?(西方人故事,他们善于表达)
8、回忆,书中还有哪句话带给你丰富的感动?(妈妈说“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妈妈出场了,假如有一天,妈妈带着儿子去爸爸的城市见面,猜猜妈妈会怎样?
三、想一想
1、从头至尾看画面,想:色彩的变化,书中的细节带给你怎样的发现?
2、交流:
围巾——爸爸的围巾是红色,妈妈围的是绿色,狄姆围的则是红绿相间。这条围巾就是他们爱的纽带,有了它,就能把爸爸妈妈连在一起,故事虽然有些伤感,但我们可以让故事有更优美的结局。
再见画面中狄姆手里拿着的书——“知书达理”,爱书的孩子错不了,会在书中获得力量、阳光,他会成为一个健康的好男孩。
四、写一写
1、“读人家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读了人家的故事,我们又有怎样的感言要抒发呢?(简单表达)
生写话,交流。
2、要说的话太多了。简单的表达带给我们丰富的感动,还有什么样的爱会有父亲给我们的爱强烈呢?今天的阅读,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听后感:
这是一本绘本,讲述的是一个伤感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
窦老师上的是一节读书赏析课,通过这个故事能让学生学会珍惜,学会理解,学会面对。通过对绘本语言、画面、细节、环节等方面的学习,体现“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这一主旨,并且从语文的表达与训练上升到人文情怀,让孩子们“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听窦老师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以至课都上完了,我却还久久沉浸其中。回过神后细想, “读书会”这一阅读形式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阅读,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也可以适当进行,引领学生们真正走进阅读世界。
附:《我的爸爸叫焦尼》原文
电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电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
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
“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
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
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电车终于来了。电车“唉——”地发出一声好像叹气似的声音,“哐当”一下停了下来。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累坏了呢?
门也“吱——”的一声吐了口气,慢慢地打开了。
啊,爸爸!不过,我按照妈妈说的,站在站台上一动也没动。
于是,爸爸奔了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
“啊啊,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今天,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
还用问干什么吗?放心,我知道。干爸爸和我想干的事,就行了呗。
一出车站,就有一家卖热狗的小店。我刚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给我两份热狗!”
“我只要番茄酱,不要芥末酱。”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7
我连忙补充说。
然后,我们两个人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热狗。
爸爸先吃完了。
我用手指着爸爸,告诉热狗店的阿姨:
“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到了电影院一看,正在演卡通片。
“你不是喜欢卡通片吗?”
爸爸这么一问,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在入口,一个留着胡子的伯伯把两张票合到一起撕了。
“这是我爸爸!我们一起看电影!”
我告诉伯伯。
电影院里面虽然黑黑的,但非常暖和,舒服极了。
爸爸在不时地发笑。因为他的喉头在颤抖,所以我知道。
电影放完了,灯一亮,爸爸就“咚”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走,去吃比萨饼吧!”
餐馆的名字叫“桑达娜”,店员哥哥,是和我住在同一座公寓里的人。
哥哥一看到我,就叫了我一声:
“唷,这不是狄姆吗?”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
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
我要了橘子汁和儿童比萨饼,爸爸要了啤酒和比萨卷。
比萨卷是一种用皮卷着馅吃的比萨饼。
啤酒在咕噜咕噜地冒泡。
我把比萨饼的圆边都剩在了盘子里。
爸爸吃得干干净净。啤酒也全都喝光了。
“味道好极了!”看见爸爸一边擦嘴,一边掏钱包,我就用整个店里都能听到的声音叫了起来: “我爸爸要付钱啦!”
出到外面,天已经有点黑了。爸爸看了一眼手表。到了晚上,爸爸就要回去了。不过,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去图书馆吧。我们并排坐在图画馆的椅子上,爸爸翻起了杂志。我呢,我把书放在膝盖上,想看了。现在几点了呢?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电车要是不开就好了。
我慢吞吞地站起来,朝借书的地方走去。爸爸也跟了过来。扎着头发,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的库妮拉坐在借书的地方。是常常到幼儿园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姐姐。“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不过,借书的是我,不是爸爸。”我一边手指着爸爸,一边说,库妮拉笑了起来。
抱着书走出图书馆,爸爸说:“回家之前,我们一起喝点什么呢。”商店街一角有一家咖啡馆,爸爸为了让我看清货架里的东西,把我抱了起来。付钱的时候,也紧紧地抱着我。我要了苹果汗和小蛋糕,爸爸要了咖啡和面包。“把我放下来吧。”我说,爸爸这才把手松开。
爸爸喝完咖啡,时间终于到了。在往车站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好大,都能把我的手包住。“爸爸的手真大呀。”我嘟哝道。
到了站台上,我对爸爸说:“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爸爸看了一下手表:“没事,还有两三分钟呢。”说完,抱起我就上了电车。
电车里已经坐了好多人,有的人在往行李架上放箱子。有的人在挂大衣,还有一位老爷爷正在脱鞋。爸爸找到自己的座位,突然大声叫道:“大家听一下好吗?”众人都停了下来,回头望着爸爸。脱掉了鞋子的老爷爷,愣住了,就那么穿着袜子站在那里。爸爸伸开一只手,大声地继续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然后,爸爸抱着我下到了站台上。他让我站直,揉了揉眼睛:“再见,狄姆!马上还会见面的,妈妈来之前,你在这儿等着别动。”说完,就急忙回到了电车上。电车开了,看到车窗里的爸爸了。爸爸在挥手。我也使劲儿地挥手。爸爸的手渐渐地小了下去。
我一直挥着手,按照妈妈说的那样,一直呆在站台上。另外一只手,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我在冲爸爸挥手,我在送爸爸呢!爸爸叫焦尼!”我对从我身边经过的一位叔叔说,他看着我,点了点头。
电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微的声音,铁轨很长,很长,一直通到爸爸的城市,所以,电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爸爸叫焦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7
观摩活动《普罗米修斯》听课记录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以课文第5自然段这个关键段落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潜心研读、品词析句,感悟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从而巧妙地突破课文重点。
过程预设
一、复习回顾,找寻“支点”
1、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用“普罗米修斯”开头,结合故事内容,说一句话。
2、           寻找“支点”: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能这样做,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一种信念。(生划找句子)
3、           课件呈现,集体朗读,初知“信念”。(课件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二、聚焦“痛苦”,感悟“坚强”
1、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预设6、7、8自然段)
2、           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3、           聚焦、品读重点词句,感悟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重点句预设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狠心的宙斯又派来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巧设问题,巧用数字,进一步感悟“痛苦”的漫长。)
4、师配乐整体朗读重点句,生借助想象,再悟“痛苦”。
5、生配乐朗读,借读抒情;师顺势小结,回敲“支点”。
四、师生合作,以笔抒情
1、课件呈现《普罗米修斯赞歌》
2、师生合作,补写诗歌;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五、聚焦“神话”,升华感悟
1、思考:《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神话故事,你从课文的哪些语言中感受到这是神话故事?
2、课件呈现“资料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来学习这样的神话故事?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7
丑小鸭》听课记录
丑小鸭(第一课时)
一、欣赏天鹅图片,感知天鹅的美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美丽的画面,大家想看吗?(想)
2、你们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学生指指点点、说说议议看美丽的天鹅图片)
3、画面定格在一只天鹅嬉水图上,师:看着这只天鹅,想不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生:我觉得这只天鹅像一个白马王子。
生:我觉得这只天鹅很高贵。
生:我觉得它很优雅。
生:我觉得它的羽毛很漂亮。
师:古今中外,天鹅作为高贵、博大、优雅和忠贞的象征被人们称颂。许多作家、画家和舞蹈家很喜欢把天鹅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

二、揭题释题

1、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一只天鹅的故事,但他却有着不同的经历,他的名字叫“丑小鸭”。
2、看老师写题目,注意这个“丑”是生字,看老师书写。
3、“丑”是什么意思?(很难看、他的反义词是美……)
4、为什么会叫他“丑小鸭”,课文中有一个词,你能找到吗?生:难看生:怪模怪样(师板书)齐读,点播多音字的读法。
师:这个词语有两个怪,能变成一个怪说吗?(怪模样、模样怪)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说他“怪模怪样”,看谁找得快。生读课文找。指名交流读句子:他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师:谁能把他读怪了?(指名读、齐读)师: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有信心吗?
生:有师:这回底气足了。课件出示词语:讨厌 欺侮 嘲笑 讥笑 昏倒 雪白油亮 怪模怪样指名读、齐读三、初读课文师:同学读得真不错,我们来读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音读准了。读着读着,会不会像放电影一样,会出现什么画面。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师:刚才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难读的地方吗?
生:新来了一之天鹅,一只美丽的天鹅,特别难读。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么读。生范读并指出在新来了的地方停一下。生:丑小鸭飞到湖边,在一片芦苇从中躲藏起来!这句的“芦苇从中”特别难读。 ……
师: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出现画面啊?生自由说。
3、师:编书的叔叔也给我们编了四幅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四幅打乱顺序的图)
师:你认为哪个应该是第一幅,哪个是第二幅,每幅图可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描述。生说师点击课件排序。
4、师:这只丑小鸭跟别人不一样,有着特别的遭遇(经历),现在我们来换个读书方式,大家不发出声音,看看课文,找找看,说说他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遭遇。
5、交流生:他的出生跟别的鸭子不同,迟一点的。(请生板书出生不同)生:猎狗追赶他,小鸟讥笑他。
(板书讥笑,点拨讥,这是个生字!)
生:大家一个妈妈孵的,本来都应该喜欢他,但连哥哥姐姐老欺侮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板书“欺侮”点拨欺的组成)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8
生:大冷天他本来应该在家里享受温暖,但他却昏倒在冰湖里!(请生板书昏倒)生:大伙嫌他丑,老是嘲笑他!(请生板书“嘲笑”)
师:刚才同学们对丑小鸭特别的遭遇找了很多,我们看昏倒在哪个自然段?嘲笑、欺侮、讥笑、出生不同有分别在哪个自然段)生说,师在这些词语旁标段落。
师:你看到丑小鸭经受的这些遭遇,有什么想法?生:我在想他要是生在自己家多好啊,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
生:我要是一只天鹅,我一定把他带回自己的家。生:这只小鸭太可怜了。
师:那就带上自己的感情,去读读这些遭遇吧,在2——4自然段,自己读。
师:咱们读着这些遭遇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啊!那就挑你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读给同桌听听吧。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生: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最后一句读得这么轻啊!)
生:因为他不想打扰别人。师:谁也想读这一段?指名读,还有谁也想读,想读的站起来。
师:读着这一段,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上“我仿佛 )
生:我仿佛看到丑小鸭在角落里伤心地哭泣。
生:我仿佛听见了猎狗在追他是发出的叫声,小鸟讥笑他的声音。生:我仿佛看见小鸭孤独地走了。
生:我仿佛看见大伙在怎样欺侮他,听见了猎狗的叫声。
生:我仿佛听见了大家在嘲笑他的声音。师:你觉得这只丑小鸭怎样?(可怜)咱们就带着这种感情读!谁来读?指名读。
师:谁来读第三段?指名读师:最后一句该怎么读?(他只好白天躲起来,晚上才出来找吃的)指名读(学生读得不够到位)
师:丑小鸭除了这么做,他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没有师:那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啊,根本没有别的办法让他选择。我们就用这种感觉来读。
师:(出示猎狗追赶图)看小鸭的眼睛,你在他的眼睛中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害怕、惊恐师:就用上这种感情读这段师:你在他的眼睛中看到紧张了吗?那就用上紧张的语调来读读这一段。齐读第四段。
师:我们来换个读书模式,现在请男女生分开读2——4段,谁先来读?第2段男生读,第3段女生读,第4段齐读。师:读着读着,你又想说什么?
生:虽然你小时候很丑,但别忘了你长大后会变成天鹅。生:丑小鸭你真可怜。师:面对这只可怜的丑小鸭你想鼓励他一下吗?
生:丑小鸭你别放弃,。
生:丑小鸭再等待一下,你就会变成白天鹅了。生:你会变美的。生:丑小鸭你虽然很丑,但当你昏倒在冰湖上时,还是有人愿意真诚地帮助你。
师:你还想对欺侮他的哥哥姐姐说什么?师:面对这样一只被欺侮、受冷落的丑小鸭,我们轻轻地呼唤一下他的名字;面对昏倒在冰湖上的丑小鸭,我们深情地喊一下他的名字;想大声喊一下他的名字吗?站起来大声喊一下。
师:写这个故事的作者也跟丑小鸭一样,也有一个不寻常的经历。他就是安徒生爷爷。想不想知道安徒生爷爷的故事。课件出示安徒生的故事。
师:你看了这个故事觉得安徒生爷爷跟丑小鸭像吗?你想说什么?生:看了你的经历,我知道了经过不懈努力总会成功的!
生:我知道只要我有决心就一定能够成功的。 …… 师:你知道安徒生是怎么赞美丑小鸭的吗?(出示句子:这新来的一只天鹅!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齐读师:安徒生为什么说他是最美丽的?他的没与前面的遭遇有没有关系。师:天鹅湖的工作人员见来了这么美的一只新天鹅,想给这只天鹅配个简介。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一下这个简介该这么写。课件出示:姓名 曾用名 出生地 主要经历:他曾经 , 曾经 ,曾经 ,曾经 …… 学生完成。
师:那你觉得这个照片该贴刚才四幅图的哪一幅最好看呢?为什么?生:我觉得最后一幅最好看。(天鹅在湖里嬉水)应该把最美的形象给别人看。
师:有没有人选其他的?生:选第一幅(出生图)让人们记住他的出生地生:选第二幅(被欺侮土)经历了这么对磨难,终于变成了白天鹅。让别人记住只要坚强,就能成功。
生:第三幅(猎人救护图)虽然他那么丑,但是还有人关心他!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8
!《月光启蒙》听课记录
早就听说过胡老师的名字,只是一直无缘听到她的课。这次有机会在家门口听到她的课,真是非常期待。前几天先在电脑上查阅了一些她的资料,知道胡老师教过音乐,学过朗诵,当过节目主持人,我就想,胡老师的课堂必然激情飞扬,必然充满诗情画意。
    果然,在今天这节《月光启蒙》中,我们就看到了胡老师的诗意追求!正是胡老师对这一篇散文的诗意解读,才把月夜、童谣、母爱、黄河文化、民间艺术这些抽象具象的概念揉为一体,伴随着胡老师的诗意抒怀,孩子们一次次走进月夜,走进童谣,走进母爱,也走进了厚重浓郁的黄河民间文化中……
    一、营造诗境,品赏月夜。在这节课中,胡老师紧紧抓住“童年的月夜永远是美妙的”这一文中的关键词句,采用多种方式展开讲析和品读。她采用回环往旋式的一唱三叹,把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情感基调的诠释一层层推向高潮。胡老师首先用带着深情的语言引出主题句“童年的月夜永远是美妙的”,把文字叠印在背景为夜空湛蓝,明月如轮的课件里,渲染了这月色朦胧的特定环境;接着让学生直面文字本身,圈圈画画,细细品赏月夜之美,诵诵读读,理解感受这美妙的意境;然后胡老师用自己的诗一般的引导语引领学生从童谣歌谣中感受文字之美,不断回复那一句“童年的月夜永远是美妙的”,牵引学生的情感之脉与文本、与教师一起振动,此时的文本,已经成了胡老师着意要营造的文境、诗境了!
    二、唱读童谣,吟诵文化。歌谣童谣是诗化的民间艺术,是朴素的诗歌和善良的心灵的紧密交融,是淳朴的母亲启蒙孩子的“芳香的音韵”、朴素的文本,是传统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也是胡老师在教学中要着意挖掘的文化资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在月光下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而且“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的歌谣童谣,胡老师先后采用了如下的方式:1、引入温州歌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歌谣的节奏与韵律;2、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使学生进入歌谣童谣所吟唱的情境之中;3、用黄河故道的民间曲调吟唱了课文中的“月亮出来亮堂堂……”的歌谣,声情并茂,燃起学生吟唱歌谣的兴味与激情;4、让学生用自己感受到的方法和节奏吟唱,体悟自己心中的歌谣韵味。通过以上的方式,使学生仿佛真的走进那溶溶月光下,高高草堆旁,亲耳聆听到母亲那“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一般的歌谣。我想,在这个不断回旋着孩子们清朗的诵读吟唱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是受到了深深的感染的,这也就意味着,胡老师着意要引领的诗化的目标是成功的,她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充溢着浓浓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诗境之中了。
    三、夯实语言,品味“启蒙”。 胡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夯实。在诗意的行走中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学生学习语言。我们来看胡老师在本课中运用字理解释词语“启蒙”,并且强化了对生词“篱笆、时辰、混沌、莲花落”认读,读准轻声和多音字,这一步走得相当得细致。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所叙述的大意时,胡老师引领孩子们扎扎实实的从散文中牵引出“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核心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调动语言能力把课文大意压缩成一句话,再读成两个词语“月光”“启蒙”,提醒孩子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文题“启蒙”中。这样的引导过程,正是我们的学生所需要的踏踏实实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在教学歌谣的时候,胡老师进一步扣住“启蒙”一词,引导让学生吟诵“小红孩,上南山……”、“小老鼠,上灯台……”、“毛娃哭,住瓦屋……”“……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的歌谣,让学生谈谈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以此来更深刻地感受“启蒙”的含义,从字理到字义再到字韵,胡老师这教词三步曲走得扎实走得有效!同时,胡老师对“黄河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的两个“长”字的用词的挖掘和探究,可谓细腻至极,“长”歌谣的“长”所蕴涵的生命意象在胡老师的深度解读中跃然而出,相信这个“长”字的意象感会深深烙在这一个上课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们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里扎下了揣摩语言,扣词扣文的语文教学理念!
    感谢胡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课堂!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8
中心小学听课记录

上课教师            学 校      锦溪小学      班 别      三(1)班
课  题      惊弓之鸟      时 间      2007.11.10      记录者      邢科

课前谈话:你认识哪些成语?(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打草惊蛇,叶公好龙……)一、导入揭题板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里面藏着两样事物,是什么?(弓,鸟)出示图文:弓(认识“弦”字),箭,大雁(大雁排成“一”字形,爱惜小雁)范写“雁”字。学生写三个。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1、检查生字词:大王  更羸   愈合 裂开  孤单失群  悲惨重点指导:课文中那个大王是哪个国家的?(引出“魏国”“魏王”)            范写“羸”,区别“赢”。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再次读通顺。3、检查课文大意: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更羸是谁?生:更羸是古时候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理解“能手”。读好句子。在这篇文章中更羸做了一件怎样奇怪的事情呢?(更羸只要一拉弓,大雁就射了下来)三、精读课文引入重点段研读: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奇怪的事情呢?呈现段落: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1、自由读语段。指名读,齐读。师:同学们,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却讲了好几层意思,你们说说,这段话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2、理解——朗读——填空更羸(       ),只听得(     ),那只大雁(直      ),(    直   )。3、品读两个“直”。能不能给“直”换个词?(拼命,笔直)师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课文哪里讲到原因了呢?引入课文最后一段研读,读懂了什么?呈现段落: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自由读语段。填空练习:更羸看到            ,想到               ,更羸听到            ,想到               。生交流。师:我们都是这么想的,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再读课文语段。A、感受“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给课文排一排顺序。B、交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直往上飞——伤口裂开——直掉下来C、小结:推理。D、连起来读语段。师:你来推测一下更羸在怎么想?出示:更羸仔细看了看,心想:(           ),然后,他指着大雁对魏王……四、小结。      点评:通过说成语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然的进入到课文中来。揭题后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弓、雁。在教两个“直”,教师并不是直接的让学生来换词,而是通过朗读、理解、再读的形式有层次的理解字,再来换。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缓冲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下面的学习中,学生会更轻松,学到的东西更扎实。
总评:
   《惊弓之鸟》是篇老课文,有许多的人上过。听了李维勇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还是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认真的去阅读去推敲都可以做到的。
整节课,通过读、讲、分析、理解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更赢是个有勇有谋的一个人。语文教学是以“读”占鳌头!李老师更是通过大量的读,让学生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扎实,这正是现代语文所追求的课堂。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8
《花钟》听课记录
上课教师  学 校  班 别 三(4)班
课  题 花钟 时 间  记录者
一、猜谜语导入,揭题。问题设置: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花钟是怎么样的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讨论。生:许多花聚在一起,像钟的样子,这就叫花钟。师:课文哪一段告诉我们了呢?出示第三段: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钟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指导读好这个长句子。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花名画下来。
2、画花名——读花名——分句朗读每种花的姿态的句子,图文互印——指导初读。
3、设置问题:把写花开放的语句划下来。生自由圈画。
4、教师引着学生齐读划出的语句。
5、指导朗读,读中理解:你能把不同的花开放的不同样子读出来吗?学生自由试读。A、指导读句子: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理解词语:欣然怒放,B、指导读句子: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生:一开花就马上谢了。引出成语:昙花一现C、指导读句子: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6、自由读,再读读其他的花。
7、师生合作齐读第一段。
8、配乐齐读第一段。
9、关注时间词,思考读。问:你有什么发现?生:“左右”这个词语用得好。生:写时间的词不是数学字。生:这些时间词语都是写花的时间。教师随机引导:看看时间词的位置有什么区别?生:有的在句子前面,有的在句子后面。
10、词语盘点: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艳丽  欣然怒放……
11、积累语段,诵读。
12、迁移运用,选择以下一种花模仿课文写一句话。A、蒲公英早上六点B、荷花上午八点左右C、茉莉傍晚五点左右生自由写,交流。生:早上六点,蒲公英绽开了金色的笑脸。生:早晨六点,蒲公英撑起一把把小伞。 点评:
总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9
!《燕子专列》听课记录
第二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板书),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3、出示词语: 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冻得坚硬的山路、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a.指名读 b.说说读了这些词语的感受 c.齐读

二、            品读课文
(一)小燕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烦?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气冷 指名读
2、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饥寒交迫——“饥饿”
3、再来看看这个词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显示“濒临死亡”) 师: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濒临死亡”就是——即将死亡,再看看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齐读 4、过渡:然而悲剧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 指名说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当你读完这个故事,你将会被感动。读一读,找一找最感动自己的话,在旁边写写感受。
2、交流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她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2、 齐读第四自然段
3、 认识小贝蒂(出示图片) 在什么地方寻找?怎么发现的?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桌说一说。 交流 师生接说:小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
4、 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2、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什么危险?
3、 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动的?(政府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为的是一群燕子。)
4、 师:回到充满温暖的列车,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
5、如果你就是车厢内的一只燕子,当你看到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6、写话: 以“这怎能不令人感动……”为开头写一段话。(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总结课文,提升感情 让我们记住——,记住——。

教学设计:
一、感受春天的寒冷
1、学生说春的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
2、找找课文中春寒的词语,读读说说给你的感受,再一次读好这些词。
3、找找课文中描写春寒的句子,读悟感受。
二、感受严寒中的温暖
1、找打动自己的句子。
2、步步深入读、悟。
3、充分谈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追问引导体会,悟后读。
4、动笔写写:如果你就是燕子,当你看到人们这样帮助你,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让燕子专列开进学生幼小的心灵。 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能及时的捕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和惑点,本节课执教的老师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感悟后能及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板块与板块之间衔接较紧凑。 不足:政府如何帮助小燕子这部分理解还没有到位,对与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整体的梳理,使层次更分明。小贝蒂那段的话与插图在教学时应交换顺序,让学生在感观图片中小贝蒂的形象后,再读文,可能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第二节课 教学设计:
一、构建阅读,主线贯穿
1、课的开始,抓住向谁致谢,为什么致谢?这条主线为学生创造氛围,大体回顾课文的大意。
2、逐个读悟 政府
(1)在什么情况下帮助?
(2)遭遇什么? 让学生在读、找中激发担忧之情。 居民
(1)那儿看出寒冷,读读这些短语让你体会到什么?
(2)人们怕不怕冷,找关键词。体会居民无畏的精神。并深情朗读。
小贝蒂
(1)抓住两个“冻”字在文中找原因
(2)抓数量词感受。
二、创设情境感悟
1、想象:“瑞士政府会呼吁写什么?”“如果你是居民,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2、看图写话:观察图中小贝蒂就小燕子的景象,写一小段话。 本节课中,教师主线把握较好,但自己进入角色较快,学生关注不够。重教案,轻了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容易打断并接学生的话。 第三节课 教学设计:
一、以“燕子遇到的麻烦”为主线,导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3-5小节,抓重点词句学生体会,并感悟读。 三、写话交流:把小贝蒂救助小燕子的感人场面写下来。 板书设计较新颖,板块较清晰,老师的引导不够自若那流畅。学生的朗读不够到位。 三节相同的课,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主线的把握较准确,根据教材特点合理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较自然流畅,注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后两位老师的主线在课堂开始就明确,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在课堂教学时,牵引成分较多,特别是第二位老师容易打断学生的回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9
!《发现》听课记录
《发现》(二) ——执教:王

一、课前谈话:融洽师生关系引领发现: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去发现?

二、进入第一版块:多少不一样认识
1: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谈谈你对语文陈老师的看法认识
2:科学老师组织学生谈谈你对科学陈老师的看法发现这两位老师的不同点创意:四人小组交头讨论——掂量各组同学的发现——交流各自发现的内容长相不同(拓展)性格不同(拓展)身材不同(拓展)语气不同(拓展)手掌不同字迹不同 …… 有根有据的用一段话记录自己的不同发现。(有困难的举手示意) 3位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片段: “肚子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老师随时发现习作片段中的纰漏,及时予以修正) “做事风格”的不同去发现 “脾气”的不同的角度去发现 “样子”的不同去发现组织讨论上述的四位同学的习作片段,如果要组合成一篇文章,讨论:你们认为谁的片段放在第一,谁排第二……(说话要有根有据)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老师开头作引领:……然后学生按照刚才讨论的思路,依次朗读,自然形成一篇文章。同时注意片段之间的巧妙衔接。

三、拓展思路:(仍停留于学校层面)我与( )一楼厕所与( )新操场与( ) 501班的( )与502班的( )站着的感觉与( )( )与( )( )

四、拓展于大千世界屏幕出示
1:一只没有搬走的狗,让你想到了什么?屏幕出示
2:房子,你想到了什么?屏幕出示
3:西湖五、从一样事物联想到另一样事物,引领学生完成六个横线上自己的不同发现(老师在巡视中随时发现学生中呈现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源,让学生上前板书)老师呈现自己准备的6个题目:东楼梯与西楼梯小区里的两个保安我不再是以前的我爸爸的钱包,妈妈的钱包滋味,滋味此陈意,彼陈毅同时表决欣赏6篇文章中的其中一篇。 湘湖“论剑”各位老师交流发言材料整合章小燕老师:联系自己切身的体会,如何引领学生具体的记录(重在体验)陈君老师:巧妙的变化写作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沈技老师:利用“周记”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写作质量陈劲林老师:自己对于习作教学的“五莫”思考坎山小学老师:加强学生的审题思考与指导——注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小主题:三年级学生如何指导审题——想像作文如何指导)王立峰老师:分步活动,及时动笔(有体验,有收获)金丽萍老师:考场作文与原生态作文 表面作文与真实作文瞿旭云老师:倡导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积累素材的妙招付萍尔老师:点评(抓住学生笑的不同——兴致,动作,表情等角度)——善于捕捉生活素材,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做法:心情日记李峰老师:课堂真亮——感性素材的拓展,理性表述的指导,这两点在课堂中的平衡陈溢华老师:对我们作文教材的合理开发——母子题陈林军老师:我对一堂作文课的思考(学生动,老师动)沈娟老师:借我一双慧眼,捕捉生活素材,提高话题作文的写作质量张丽娟老师: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明确写作的动机王海燕老师:文道结合——有力尝试:让那个人走进你的生命(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作文)郑萍老师:如何选择一个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又开家长会了 参与活动后的点滴感悟:个人开课所思:虽有遗憾,未能超越自己的高峰,但仍感庆幸,能够播种自己的个性思考,带去清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和老师们共同缅怀学习!学习所得:从王绿明老师的《发现》
(2)中,我又再一次的强烈感受到处理作文教学的形式创新与追求实效之间的共生共长点,我想,其间的很多教学策略与教学细节,都很是值得回味与咀嚼。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09
上午第3节 听课学校 西湖校区 地点 阶梯教室听课性质 一年级家长开放日 班级 一3 学科 语文教师 姚丽敏 课题 比一比过程摘要 评议热身你知道爸爸妈妈在想些什么吗?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一、引出课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是一位乡村的孩子,邀请你们去他家玩,有话托我:拼音学得可好了,想和你们比一比 ——出示课题:比一比太能干了小耳朵真灵我最喜欢仔细听的小朋友

二、墙上有四幅画,你能拼出来吗?
1、咱们学得很不错么,我们一起展示一下 ——齐读
2、为什么这样排?你能说说他们共同的名字吗?

三、进院子,玩一玩吧。
1、是谁在叫呢?(黄牛)齐叫,拼读小鸟/花猫/鸭子
2、你们认识了吗?请你来读一读没有拼音的名字? ——指名——开火车读
3、学冬冬的样子来介绍一下他家的动物。我家有——、——、——和——。
4、你能用量词来说说我家的动物呢?区别:一头/只 为什么说一群鸭子呢?(很多,挤很紧的时候)你能说说一群什么吗?声音真响亮,我真喜欢你的勇气可大了词语连起来读 头和只的区别群和只的区别学得很到位

四、丰盛的果子来招待大家
1、你知道这是什么果子?
2、自己快速的记一记。
3、请你做冬冬,你家有什么果子?
4、请你说说果子的数量区别:一颗/只/个(小小的,圆圆的)你能用一颗说说吗?--一棵小树颗/棵 : 为什么是木字旁?堆:为什么是一堆杏子?(很多在一起)谢谢你的热情招待 一颗怎么招待呀,所以拿了一堆杏子,很多颗

五、巩固认读
1、学到了很多新的词语、字,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自己拼一拼——齐读——去拼音读
2、你是怎么记住的?你先记住哪个字?和冬冬比一比,谁记得多,读一读。
3、刚才那些字躲在哪个词语来,让我们一起读出来?姓名里记加一加的办法记生活中学字、记字

六、猜一猜,认读生字
1、请大家吃苹果,这些苹果是有名字的,是刚才我们学的9个字,谁来猜一猜? ——指名猜
2、齐读生字,组词 你一看就知道这是猫字,都记住了 学生积极性很高可以自己给这些生字组词,加深印象

七、比一比说数量词
1、看看你们会不会说数量词?七幅图,你会说他的数量吗? ——齐说
2、做游戏说数量桌上有许多东西,互相考一考对方一本书、一支铅笔 ——师生示范——生生
3、看图说量词冬冬还要考一考你们了!我看到蓝天上有一朵白云,你会说吗? ——师说——指名说欢迎小朋友再到他家做客! 生活中学习量词 从图上发现各种事物和量词总评 优点
1、 每个环节老师组织得很扎实,指导到位。
2、 处处体现各种形象、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促进孩子有效的学习。
3、 对于孩子的回答,老师能给予正面的肯定,并积极地引导。
4、 倡导孩子学习生字、词语生活化,用上各种方法。
5、 通过设置冬冬任务、摘苹果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快乐地记忆生字。
不足
1、在学习生字时,老师局限与课本上的词语拼读,可以适当的拓展,让孩子组词,扩展,回忆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来促进文本的学习。
2、在各环节的处理上,可以再精细、到位些。
3、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散,字词拼读、量词学习、生字巩固等环节有些独立。总体教学效果 孩子学习活跃,积极性很高,能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认读拼音。启示 犹如复习课似的的低段识字认读教学,是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内容的权利。给孩子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在掌握主要知识的基础上,更有方向性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掌握扎实的知识部分,来和不同类型的同学合作、交流。不知这种形式是否可行,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10月29日听课班级:六年级  教师:

听课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找五名同学一人读一般,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体会“伯父”是一位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词,想想这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画出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想一想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里我们已经感觉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

2.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边读边想,主要体会鲁迅先生不仅没有架子,而且体贴关心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从女佣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3.小结四、五段

伯父这样关心穷苦人,同情穷苦人,因而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板书:同情人民

(三)找同学读第二段,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骂还难受?“伯父”通过谈论《水浒传》了解了“我”读书囫囵吞枣,指出了“我”的不足,并送给“我”两本书。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板书:关心学习

(四)分角色朗读第三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指导同学由词理解句子,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这种精神。

“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碰壁”?“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怎么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什么?作者“明白”的对吗?“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指导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各角色的语气。板书:憎恨敌人

(五)朗读第一段

鲁迅先生在世时,他为别人想得多,那么他去世后,人们是怎样悼念、爱戴他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什么事使“我”惊异?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惊异什么?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从三方面来找一找原因。指导朗读这一段,体会作者因“年纪还小”而产生的“惊异”。板书:深切怀念。

(六)齐读全文,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思想品德。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0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听课记录
一、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     复习旧知:

1、  这些词语还认识吗?(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

2、  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

三、进入新课:

第一板块:

1、  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现在的情况吗?

2、  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A、(出示课件:汤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他对父亲让他放掉……表示感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设计师……

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学生读课文。(要求自由读)

3、  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

1) 课文写……

2) 我感受到这里景色很美;

3) 你知道涟漪是什么意思(教师不经意的随便问),我们把“涟漪”可以读得再美一些,齐读“涟漪”这一句;

4) 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

5) 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知道这条鱼很大?(大家伙)而且是大鲈鱼。

6) 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

7) 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学生读书)

A. 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B.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角色;B、抓重点词语;

C. 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D.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是什么?(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静坐着脑子里在想什么?)

E. 介绍“规定”,问:“知道了吗?”

F.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先分别指读,接着邀请男子汉齐读;

G.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不管……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表达,教师评价)

四、小结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0
第二板块:

五、相信爸爸的这句话对大家的启发一定很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齐读)

六、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学生做评委(第五小节开始—— “规定”)引导学生提建议:读得怎么样?

七、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建议“用起来”;

八、提出新的要求:“加入动作、表情、道具”增强表达效果;出示课件配合,师生配合

九、爸爸和小汤姆争论的结果如何?此时的心情如何?(邀请数名学生回答)

第三板块:

十、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从“后悔”过渡到下文。

十一、讨论:后悔吗?(要求学生帮帮忙)

十二、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节”。

十三、教师总结全文,出示课件:“转眼间……不出所料……道德只是个很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十四、同学们,……出示课件:“是取失去的是一时的利益,得到的美德是一生的财富。”要朗读求学生这句话;

十五、再次朗读:“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0
!《长征》听课记录
一、第一板块——背景介绍

1、简介“长征”情况;

2、引入《长征》诗歌,(课件)

3、教师配乐朗诵。(声情并茂)

二、第二板块——整体感知

4、学生自由自读;

5、指读课文;

6、评价朗读

7、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不怕远征难、走泥丸、逶迤、五岭?)

三、第三板块——抓总起句

8、文中有两行诗句概括了全文,用笔画下来;

9、交流结果;

10、引导学生朗读这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1、你是如何理解的

12、理解“远征”和“万水千山”

13、指导朗读:“节奏、气势”

14、指学生朗读展示

四、第四板块——由总及分

A、

1、、哪里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

3、深入理解“不怕”:这五座山有什么特点?(学生介绍)

4、通过数字“1300公里”理解“长”,引导朗读,读出“长”;

5、通过学生的资料理解“乌蒙山”,引导学生朗读,读出“高”(教师:读得再高一点,再高一点;仅仅是“声音高”能解决的吗)

6、从这两句你读懂什么?(教师:“革命的大无畏气概”)

7、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样的气概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1
8、小结:五岭乌蒙一长一高,所以毛主席在开始用了来概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1、引导学生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教师:有人从“暖、寒”推测出红军过桥渡水的时间在春天和冬天,你认为呢?

2、学生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故事《巧渡金沙江》,交流阅读感受;

4、再次理解“暖”,交流;

5、帮助学生理解“寒”,播放录像《泸定桥》;写出观后感

6、交流观后感

7、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名读,齐读。

8、回顾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要求学生在此读这两句。

C、

1、为什么“喜”?

2、岷山给红军带来哪些困难?(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课外资料“过雪山”(课件出示)

4、这么艰难的事情,诗句中却用了一个“喜”字,你如何理解?

5、小结学生回答,引导朗读本句。

6、再次回顾到首句话。

五、第五板块——由总及分

1、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过渡扩展《清平乐  六盘山》,学生自读,指读,齐读;

3、扩展《娄山关》……

4、总结:长征是……(出示课件:电影片段)一起背诵全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1
!《鼎湖山听泉》听课记录
课前:

1、听《泉水叮咚》

2、讨论听到什么?

3、理解“聽”字,结构,造字法。

4、听“乐曲”——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大提琴、琵琶、铜管、二胡、钢琴)这些乐器给你的感觉?

一、第一板块——

1.回顾“听泉”(几次?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2.欣赏“美景”(教师朗诵介绍)

3.自读课文:作者是如何写的呢?

4.课件出示“路上听泉”:读后用笔圈划出直接描写泉水的词语。

5.学生朗读交流:淙淙、清亮、不绝于耳、……

6.引导分类:两类(学生分类)

7.小结:入耳、入目(板书)

8.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词语

9.出示:悦耳、悦目——赏心悦目

10.引导学生读出感觉:你觉得这些词语……读好词语(教师过渡句子引导学生填充词语)

11.小结:看的时候听,听的时候看,看听结合,我们来和作者一路赏景,来读读第二节。

12.小结过渡

二、第二板块——

13.朗诵“听泉”——入夜……品味

14.理解“聆听”(细细的专心的静静的听)

15.聆听 “泉声”:让我们也这样地聆听泉水的声音(播放课件)

16.交流“聆听”到的泉声:A、美美的说给你的同桌听。B、指名交流:

17.朗读“泉声”(课件出示)

18.交流感受:用一个字来描述感受:(学生:爽、美)

19.提升质量:从哪里有这样的感觉?(指名读书,交流、课件辅助体会、提出读的要求——更轻一点)

20.自己朗读,交流

21.激励:还吝啬我的掌声吗?

22.提升:还有什么提醒一下会更好的。

三、第三板块——

1.听听下面的文字,课件出示:“还有一些……流连花间……”

2.引导朗读;

3.组织写出朗读感受。

4.交流感受

四、第四板块——

总结:用作者的结尾结束全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1
《ai ei ui》听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引导说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互相来看一看,你的前后和左右都挨着谁?知道的小朋友相互之间先说一说。

生先同桌讨论后个别回答

1、生回答不出。(师示意他坐下)

2、生:我的前面是XXX。

3、生:我的后面是XXX。

师:我们都是挨着坐的。

(边说边板书:ai。出示a的卡片,全班读,再出示i的卡片,全班读。)

二、教学拼音,指导说话

教学ai

师:这两个拼音,我们说他是什么?

生回答不出。(问题指向性不明确)

师:我们说他是单韵母。单韵母有哪些好的东西呢?(提问提得很模糊,学生听不懂)

师:单韵母有哪些本领呢?可以自己成为一个音节,如大白鹅的e ,也可以和声母成为一个音节。由二个或三个韵母组成的音节,我们称他为复

韵母。把书翻到2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三个复韵母,这里有三幅图,第一幅图上画着什么?

生:有两个小朋友靠在一起。

师:两个小朋友挨着站在一起,读ai。

(可以展开看图说话,利用书上的图画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师提出发音要求:先读a,再迅速滑向i,师示范读。

请了四五个学生读ai。

开火车读。生读得不够准确时,师在一旁纠正。

单韵母有四个声调,那复韵母呢?也有四个声调,那标调应标在哪里?

导入标调儿歌的学习。

出示小黑板: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师带领学生读了二遍。

师:那我们来看看,ai 应该怎么标?ai有没有a?有,所以要标在a上。

师板书ai 的四声。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ai 的四声。

教学ei

师:看书本上画着的第二幅图,画着什么?

生:一个小朋友在砍树。

师:一个小朋友在砍树,发出ei ,ei ,ei 的声音。

师介绍发音要求。

指导学生读ei ,个别学生指名读。

(可以开展各种读,比如男女比赛读,分组读等,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另外当学生读的不准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老

师读这个音的口形,做做看口型,猜拼音的游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掌握发音要领。)

师:ai有四声,那ei的四声怎么读?标调该标在哪里?我们再来看看儿歌。

师念儿歌,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标ei的四声。(这个环节,我觉得可以让学生自己试读儿歌,自己标声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动手操作,记

得就会深刻。)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1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
一、导入
以赵佶出以诗句“万绿丛中一点红”来作画的故事,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评:优点:导入自然,富于趣味性。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初步的感知,有营造了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不足: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发言,因此对学生引导不足。二、分析课文
放课文的 flash课件——让学生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提问学生——让学生评课文中三位弟子的画——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再次体会课文。评:优点:利用flash课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由此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发挥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故事;准确把握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提出“骆驼”中驼字要读轻声,指导学生朗读的语速、语调,能较好地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音韵美,掌握“虽然……但是”关联词语的用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评画,并且引导学生扮演故事的角色,学生由此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理解。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只关注班上的几个学生;
三、拓展、总结学习
故事二:“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作画故事——学习故事三:“深山藏古寺”的作画故事——引导学生回忆所知道的与课文主题有关的故事——总结:做事要多动脑筋,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评:优点:利用故事连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讲述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积累与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起很重要的作用的信息不足:后两个故事中的诗句意蕴较深,可以再次利用图画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差别;或两个故事的阐述不够深入,学生最终没有很好地把握。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2
小学二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语文园地一(综合性学习)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

2、让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姓。并用姓说一句话。(8生)学生说的都不一样,相信学生,他们会做得很好。

3、给自己认识的姓圈上圈。(教师课前把全班同学的姓打印在纸上,每位学生都一张)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一学,他们学得很认真。而且因为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所以学生兴趣很浓。

4、把学生的练习纸投影出来,让他读一读。(2生)

5、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认识还不认识的姓。

6、小组合作还没有认识字,请这个姓的小朋友帮助他。

7、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姓,请你课后找到该姓的小朋友,请他帮助。关注学生个体,并向课外延伸。

8、你还知道哪些姓?/8:50

9、放录音儿歌《百家姓》。(课间操)

10、导出“骆宾王”(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也还真知道不少呢!

11、你知道骆宾王的哪 些事?

12、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咏鹅》 (2生)

13、有感情地朗读。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价。齐读,背诵。

14、想象当时骆宾王写诗时看到了什么呢?(10生)/9:06 学生说:骆宾王看到“咏鹅”说明他不懂这个题目的意思。老师应加以引导。

15、做一做,玩一玩。让学生自己选择,有些写诗,有些配图,有些既写以画。

16、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送给他人。9:15/ 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总评:

1、充分挖掘了本地、本班的课程资源。把学习姓氏与本班学生的姓氏相结合。并适当补充本地名人骆宾王的信息。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本班 同学的姓氏。自己去 学骆宾王的诗。注重 学生自己的体验。

3、关注 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帮助他。

4、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比较 多,让学生从身边学起,通过 读、画、找、玩、唱、写、收集等多种方法,学习语文。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2
每逢佳节倍思亲》听课记录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被思乡情思亲情浓浓包围的一篇课文。执教老师也尽可能地挖掘文本中蕴涵的情,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让“情”扣击学生心灵。

一.情在对比中轻触。

师:遇到这么一个节日,你开心吗?(生:开心)可是王维开心吗?读读课文,找找原因。(生自读课文)

生:因为他十五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读句子)

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十五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

师:说明年龄怎样?

生:未成年就离开了亲人。

教师补充:

每次吃饭,餐桌前就他一个人,天气凉了,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又细又密的针线,他会想到谁?(生背诵《游子吟》)生病了,如果在家里,兄弟姐妹都会照顾,可是现在呢?(生:非常孤单。)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评价:你把红字部分读得特别好。)

再读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再看课题,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少了更加。

师:平时就很思念了,现在遇到节日更加思念了。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生:因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所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

师:谁能读出这个意思。(生读句子)

评价:读得不错,“更加”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生:十分、特别、加倍。

【这个教学细节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创设了一幅幅可触可感的画面,画面中,诗人是形孤影单,而先前体会的佳节热闹的情景,此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若要学生概括出“思念家乡,孤单”等词语,不是难事,然而,要让学生触碰到这份情感,不容易,执教老师运用动情的语言,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这份情慢慢展开,轻轻流淌。】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23 14:12
二.情在拓展中提升。

诗人借古诗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凝聚着诗人浓浓情。“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经典。(生读)现在佳节不仅仅是重阳节。中秋节,爸爸妈妈出差在外,他们望着明月,可能会吟诵(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解放军叔叔驻守边防,他可能会吟诵着(生: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是每个游子心中永远的歌,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月落乌啼霜满天,(生: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的乡愁;萧萧梧叶送寒声,(生: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叶绍翁的乡愁。

【拓展诗句的内涵,联系生活实际,把佳节的概念通过老师设计的场景扩大,古诗今意,古诗今用,让学生感到古诗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乡愁的处理,既有古诗的韵味(学生对诗)又有现代诗的意境,诗情弥漫在课堂上,诗意停驻在心间。】

三.情在祝福中深远。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这篇课文送给矛盾。因为不久,她就要到加拿大去了。加拿大和中国千里迢迢。你会思念吗?用你的心背诵给大家听。

师:让我们也来吟诵这首诗。(生齐读)

师:让欢乐的相聚时光永远记在心中,过了十年二十年,可能你也成了背井离乡求学的游子,到那时你可能也会激情澎湃地写下你的诗。

【真是动情动心的一笔。听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轻轻一颤。这是一个特例,是除却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说“挖掘”可能有点不很恰当,因为,我分明感到老师在说这番话时,来自内心的那份浓浓真情,分明感受到学生那份深深的感动。这是真心真情的激荡。在这份浓得化不开的祝福中,情被定格,情被留在记忆的深处。】

再来回味薄校长关于发展性课堂教学核心概念和界定的阐述:

*开放性。只有开放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活学知识、学活的知识、把知识学活。

*生成性。课堂是师生共同挑战智慧、充满生命掌力的成长家园,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成长中的整个生命的成全。

*延展性。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要使书本的知识有拓展的余地。思维、能力的拓展。

可以看到,这节课在这几个方面都有体现。
作者: 1941028847    时间: 2014-10-27 20:40

作者: yantj    时间: 2015-10-10 08:53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