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所谓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学内容, 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 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 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在网络环境下,最易于创设情境, 也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 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识,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 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本技术, 展现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 对问题进行说明, 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3)、直观演示法 传统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 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样有时显得更为方便,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当然, 有的实物演示会更好, 不能一概地利用媒体, 要灵活地使用。(4) 、游戏引路法 游戏, 是网络的一大吸引力, 学生对游戏也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 我们可以用一些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 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 当然还可以让学生玩一玩。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 我们利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整合———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如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 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 让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围绕选题, 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 通过网络资源, 查找有关资料, 在老师的指导下, 整理自己的成果, 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 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 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 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 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12]。此外, 在“课程整合”的探索过程中,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教学, 需要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支撑,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来使用计算机, 是为了发扬与拓展传统教学中优良的部分, 而非牵强用机。网络建设、网络安全, 信息污染的控制, 课件开发的系统、智能、便利化等都是我们努力、协调进展的方面。
总之,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将成为 21 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整合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应该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把握这一难得的契机。所以在以后教学教研工作中,我会积极倡导和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这样就可以放心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任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主动探索知识,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