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9-9 10:53
标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的复习》教案课后教学反思

课题: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图。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练习。
集体订正,然后小结。从不同位置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的复习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课后反思
通过金银盾的故事讲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引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观察物体的感受。通过正确辨认每个物体从上面、下面、侧面看到的各种形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9-9 10:53

课题:认识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第3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认识时间》。
二、复习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四、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 (4)5时56分再过( )分是6时。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课后反思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进一步认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