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谈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8-26 22:11
标题: 浅谈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浅谈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容州镇第二小学黄方明  
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肯定。新课程也倡导要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志存高远,因此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实现梦想的乐园,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环境。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我们从班级文化两个层面中的多个要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进行研究。一是显性层面的班级文化,它包括三个要素:即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和班级组织文化。二是隐性层面的班级文化,它包括两个要素:即班级观念文化和班级心理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及其要素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班级文化的整体,深刻地影响着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制约着班级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
    班级的文化建设首先要有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在建班之初,我就确立了将“形成正确积极的健康舆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我所带的班级建设目标。并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建立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如,班徽、班名、班级口号、班歌、学生作品展示台、名言警句、卫生角和图书角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无声的表象、文字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可使学生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8-26 22:11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能直接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 班级文化的重要外在体现之一是在教室的布置和装点上。如,班徽、班名、班级口号、班歌、学生作品展示台、名言警句、卫生角和图书角等,还有教室后墙开设展示台, 将优秀书法、作业、班规公约、班主任寄语等这些无声的表象、文字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一个班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同时,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因此,为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和学习外部文化环境,结合学校的特色理念,从学习、惜时、读书、生活等几个方面制作名言警句牌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如: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会学习的人,是幸福的人;翰墨飘香,幸福童年等一些名言警句,营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以此来激励学生。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建设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才能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尊重学生意见,切合学生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马卡连柯认为 “ 不应仅仅把纪律看成教育的手段。”比人管人少了一些随意性,但使学生多了一些预警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我管理不是为了约束学生,而是为了规范学生,而且制度自身就是一种文化。首先要解决的让学生接受制度,引导学生思考: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班级中 ? 每个人都有弱点,需不需要克服每个人的弱点 ? 要实现以上两点,需不需要制定班规 ? 然后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参与制定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强加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班级公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班级公约不是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制订的班级公约是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班级集体表决形成定案。然后把集体表决的定案制定文本,挂在班级墙上,依决定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据可依了,也积极执行,自主管理。
    2.建立和健全班级激励机制。
    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建立榜样栏,每周选一次背书 能手、学习标兵、环保小卫士,把这些选出的学生名单和照片放在榜样栏内,以此来激励学生。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8-26 22:11

    3.完善学生品格,鼓励自我发展。
   小学五年级学生素有“古、灵、精、怪”的称号,生理、心理变化大。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精力过剩,产生各种欲望和需要,诸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等心理。如果想法得不到正常的满足,总是被压抑,就会慢慢形成挫折感,使行为发生变化,产生一种指向自己或他人的攻击行为。于是班级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或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法制教育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积极开展小组竞争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约束。
新课程提倡“小组合作”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并通过小组间成员的互相影响、互相督促、相互教育,促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如果学生能够把班级文化内化成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体现,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因此,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使学生在心理文化观念层中接受,形成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个更为艰巨、同时也是极有价值的工作。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不可缺的环节。一个班集体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要用班主任的实际行动带出来的。班主任以身作则就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教育和最好的说服工作。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不遵守或者不遵守大家的约定,同样接受大家的监督甚至“惩罚”。由于我注意到了班主任行为的榜样作用,就把班级管理上的许多矛盾化解在无形之中,有利于推动班级的文化建设。
我利用晨检和班校会时间,让学生轮流向全班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最感动的一件事情、最难忘的瞬间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品位卓越的阅读气氛。
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是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冲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如果出现班主任、老师所认为的和班级文化建设不和谐的音符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否则在班级的建设上会起到很大的破坏作用,甚至是抵消一些以前的建设成果。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