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0
标题: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集锦

观念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欧共体成员在一起研制大型客机,试飞阶段时,一些国家的工作人员照例将“精心保养”、“小心爱护”的字样贴在机舱的醒目位置上,以提醒前来试坐的顾客们处处小心,这几乎是全世界的生产商们所惯用的“提议”。

而德国人却按照自己的观念,撕去了那些提醒人们如何小心,如何保护的字样,请前来试坐的每一位顾客,对机舱内的所有设施尽可能的折腾,比如厕所的门,你尽量地硬拉硬拽,甚至摔打;对你的座位,你尽可能地摇晃,甚至拆卸;凡是开关、按钮、能转动的地方,希望你用最大的力气去扭动;抽水马桶、餐具、顶灯开关……你都可以以破坏式的方式使用,从而达到最高的使用极限。结果,凡是易损、易坏的部分都暴露了出来,最终得以加固完善。

改变我们的观念,有些事,便会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

以上内容摘自《读者》2006-24。

从上面例子想到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我们不缺少规章制度,不缺少精心设计,不缺少活动讨论,但总感觉课堂不够活跃,学生参与度不高,原因是什么呢?可能就在于我们的观念。我们引导学生按照设计按部就班的学习、记忆,思考的问题都是来自教师预先的“设计”,探究的活动都是教师布置的,我们就是怕学生出现问题。然而,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没有认知冲突的参与,主体性发挥又有多大呢?

案例:长方体相对的棱有几条?

内容: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这一特征。

学生每人都有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盒子),教师手中也有一个长方体模型。

师:哪几条是长方体相对的棱呢?

学生说那两条。(每个学生都在说,也不知说的是哪两条。)

师:(举起模型,指着前面的两条边)是这两条吗?

生:对。

师:(把模型转了一下,原来的上面到了前面,指着对边)这两条是不是也是相对的?

生:嗯。

师:(再把模型转了一下,原来的后面到了前面,指着对边)这两条是不是也是相对的?

生:嗯。

从学生的口气中听出来,学生有点“转”晕了,似懂非懂。

师:长方体相对的棱有几条?是不是有4条?

生:嗯。

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

认识长方体有4条相对的棱是知识难点,学生不好理解,教师这样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也只能是似懂非懂。我们如果换种观念,就让学生自己拿着模型上前来演示,找相对的棱,把学生的思维问题暴露出来,这样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前面认识相对的面时,相对的面有两个,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思维干扰,“相对”这个词就容易引起思维干扰,在潜意识中认为“相对”就是两个),这样的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学生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

    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着换一种观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0
复习铺垫要有针对性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复习铺垫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环节,对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比较重视这一环节的设计。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复习铺垫环节也应进一步思考。通过下面的案例思考两个问题:
内容: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
复习铺垫片断
教师在学习十几减9前,设计了三个复习环节。
1、凑十游戏。
师:我们先玩一个凑十游戏,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对口令。
教师先说,学生回答,主要是复习10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6。
生:我对4。
……
2、口算谁最棒!
师:这有几个题目,看谁算得快。
教师出示20以内的加法算式,学生口答。
教师出示:9+7
学生快速回答:16
……
3、十几的组成
师:老师还有几张卡片,看谁能填对。
教师出示:
学生快速回答:5
复习之后,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认识十几减9,探究算法。
思考一:铺垫练习环节偏多。一年级的学生本来自制力低,注意力只有很短的时间,如果复习占用的时间过长必定会影响新知的学习。复习铺垫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积累,要干脆利索直奔主题。(到此阶段学生把十的组成已背的烂熟,并且在新授中用处不大,因此作用甚微,可以省略)
思考二:复习铺垫的内容不一定要在新授前全部安排,可以穿插在学习过程中。例如,当学生计算十几减九说算理时,用到把15分成10和5,教师可以就此复习“他在做题时用到了十几的组成,谁还记得?老师这有几张卡片,看谁会答得对又快?”(不一定这样,别人也许可以想出更巧妙的方式)这样就势复习也未尝不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1
扶“困”应在课堂中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学困生”转化是教学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老师们感到很挠头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是明显存在的,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帮困扶差”的时间多数放在课余时间,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课余负担,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说,要提高“帮困扶差”的效率,又不增加不要的负担,只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想办法。

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复习—导入—新授—梳理—练习—小结作业等环节。其中在复习环节“帮困扶差”显然效果不会很好,在授新阶段“帮困扶差”又会影响全体学生的学习,在练习阶段“帮困扶差”会降低练习密度,使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小结作业阶段更谈不上“帮困扶差”了。细细想来,也只有梳理阶段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了。梳理,也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提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辅导练习阶段”。

一般教师在“辅导练习阶段”就是让学生做几个题目,然后集体订正,错的同学进行改正,再加之教师几句语重心长的“教导”,问一句:“明白了吗?”学生茫然回答:“嗯。”学生真的明白了吗?这样的设计既没有起到梳理的作用,又不能起到“帮困扶差”的功能。因此说这个环节应值得我们去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认为在这个环节应该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谈论,并且应重点引导“学困生”来分析,充分暴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梳理,使他们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所以说扶“困”放在课堂中,主要通过“辅导练习阶段”来完成。

    老师们可以尝试一下,不知是否能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启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1
单位名称作用大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单位名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知识点,在解决问题中都要写出单位名称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单位名称,却忽视了利用单位名称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下面案例也许会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案例:为什么这里的单位不一样

内容: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例题:(用情境图的形式呈现条件和问题)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表演,每个方阵8行,每行10人。这样的三个方阵有多少名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三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10=80(人),80×3=240(人)

方法二:3×8=24(行),10×24=240(人)

方法三:3×10=30(人),30×8=240(人)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三种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后,有学生回答:方法一和方法三的单位都是“人”,方法二的单位是“行”。

教师抓住这个信息追问:对呀,为什么这里是“行”了呢?

学生回答:因为方法一用8×10是求的一个方阵多少人,3×10是求的3个一行有多少人,所以单位都是人,而用3×8是求的三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所以单位是行。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了学生生成的问题,利用单位名称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进而理解了这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单位名称虽小,但它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通过单位名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不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单位名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单位名称的变化来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1
从“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看习惯培养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新知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猜想等,这些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像缺少舵手的小船,只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随波逐流,随意乱撞”,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悟”出来呢?

下面的案例也许会对我们有所提示。

案例:我们把它记录下来

内容:三年级“小数的性质”

在初步认识了小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关系,认识小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有多长?

生:一份是一分米。

大屏幕显示1分米。

师:一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你能用分数表述出来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分米等于十分之一米,因为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分米,就是十分之一米。

大屏幕在1分米下面显示1/10米。

师:其实像这样1/10米,就是0.1米。

大屏幕在1/10米下面显示0.1米。

师: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吧。同学们写在练习纸上。

教师叫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1分米=1/10米=0.1米

    “我们把刚才的发现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养成整理自己思维的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有意识的整理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也是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所必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指导,这也正是教师指导作用的体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2
例谈小学数学复式课堂教学设计

——“认识半时”与“9的乘法口诀”复式教学设计谈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复式班的课,是我们这次研讨的主题。围绕新课程的要求,我区周志福老师在他设计的一节复式教学的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希望他的实践与思考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深入思考的契机。现就他设计的一、二年级复式教学作一些介绍与说明。

一、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有效地整合教材

复式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特别是两个年级都是新授课时。周老师此次所上的教学内容,一年级为“认识半时”,二年级为“9的乘法口诀”,两个年级的教学内容都是新授课,如何处理这两个年级的教学呢?

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一年级的“认识半时”是学生认识时间这一单元中的一个难点内容,是学生认识时间上的一个突破口。而二年级的“9的乘法口诀”虽然也是一个新授的内容,但由于学生已学习了2~8乘法口诀,初步形成了相应的乘法口诀学习的思维模型,面对“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他们可以依据思维的惯性力量,借助在2~8的乘法口诀中形成的思维模型,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掌握“9的乘法口诀”。

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分析,本节课把一年级的“认识半时”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来突破,二年级的“9的乘法口诀”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二、围绕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动”“静”层次

复式教学中处理好课堂中的动静之间的搭配,既能有效地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至于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轮换的次数以多少次为宜,我想还是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为好。为此,本节课在对教材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每个年级各安排了两次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

第一次直接教学安排在一年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认识半时”是学生认识时间上的难点,上课伊始就安排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直接教学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拨一拨等活动,初步建立起对半时的认识。此时,相对集中直接教学的时间,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半时的认知。

与此相对应的,此时的二年级有一段比较长的自动作业时间,怎么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自动作业呢?首先,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即有相对简单的基本练习,又有引发新知学习的尝试练习,更有需要思考的想一想。通过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又人人学会思考。

第二次直接教学安排在二年级。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尝试学习与思考,依据原有学习乘法口诀的思维模型,已初步感知了“9的乘法口诀”具体内涵。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9的乘法口诀”知识,此时安排一段时间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整理,可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认识水平都能得到一个提升。使他们形成完整的“9的乘法口诀”,为他们今后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奠定思维基础。

此时,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做一做及同桌之间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半时的认识,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清晰的“认识半时”数学模型。

第三次直接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活动,逐步掌握了认半时的方法,此时的直接教学既有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之目的,又有拓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之目的。为后继进一步认识时间埋下伏笔。

而二年级的自动作业不仅仅是对“9的乘法口诀”的检查了,还安排了灵活运用“9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更能拓展“9的乘法口诀”在数学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次直接教学安排在二年级。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总结全课学习。

一年级此时主要是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

由于本节课面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复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学需要,在学生的长“动”中,适时安排一些短“静”,以便抽出稍短的时间巡视指导其他年级的自动作业,这样,既不影响直接教学的连续性,又照顾了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的间断性。

三、结合农村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

开展复式教学的点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办学条件都很差,能用的教学资源少的可怜。面对这样的现状,周老师是这样来选择与使用教学资源的。

一是用卡片自制了一些钟面图、五星图,借助这些可行的直观材料,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想一想,发现其中的数学思考与规律。相对于多媒体设备来说,小纸片简单、实用、切实可行,老师信手拈来,立等可用。同时,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也不比课件差。

二是注重从生活中找材料。认识时间必然要接触钟表,钟表现在学生家家都有,既不会加重家庭的负担,又可重复使用。同时,来自于生活之中的资源,学生会感到更亲切与自然。

三是适时地使用了一些作业纸。考虑到异地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教学,特意安排了一定量的作业纸,这既能节省学生抄题练习的时间,又便于教师集中检查。

四、恰当地发挥“小助手”的辅助作用

复式教学下的“小助手”,能帮助教师处理教学上的许多工作,解决教师在复式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对提高复式教学质量起着一定的作用。为此,很多复式班的老师都安排一些“小助手”帮助他们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此次上课如何安排“小助手”呢?周老师做了如下的考虑。

首先,明确“小助手”的职责。作为借班上课的教师,对学生不了解,选择小助手难度很大,再加上,复式教学中的“小助手”也不是一节课能培养起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把平时自己在课堂交给“小助手”做的事完全交给上课班级的学生,肯定会出问题。因此,恰当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成为本节课的使用“小助手”的出发点。

其次,确定“小助手”的任务。一年级的“小助手”主要是帮助老师指点不会拨钟与看钟的同学,学会拨与看钟,及时检查与之相关的作业;二年级“小助手”主要帮助教师检查一些容易解决的作业,加快教学进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



新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离学生越来越近了,离生活越来越近了,课堂越来越有生气了。

然而,在欣喜之余,老师们也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即有对教学的困惑,也有对改革的困惑。如何应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障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前行呢?概括起来说,即是保障有效、抓实基础、注重运用、综合发展。

一、保障有效

这里所说的有效,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的有效性与学的有效性。

1、教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你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要有教学效益,不能为了使用方法而使用方法,诸如当前的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都应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用,而不是为了追求这一形式而运用。

因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即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2、学的有效性。

【镜头】

我在黑板上带领大家归纳、总结用小数表示的单、复名数之间的转换特点,随着总结的不断深入,一些原本还有些模糊的学生,思维逐渐地清晰起来了,慢慢地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抓手。此时,我一眼扫去,发现“M”也很认真地在听,在写,还时不时地皱皱眉,从他的学习情势上来看,他学的很认真,心想今天“M”或许掌握了一直没有掌握的名数互化的内容了。

可等到全班学生进行练习时,发现“M”的作业几乎还都是错的,并且,错的内容就是刚刚大家讨论过的错例。

【思考】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讲话,是不是就能一定把学习搞好呢?通过M这个例子,最起码可以看出,所谓的专心听讲、不讲话、守纪律,不一定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学习是否有效,并不与这个人的一些外在的表现相关联。只有当这种外面学习的表现是因为内在学习的动机的自然流露时,外在的表现才能显现出学习状态的某些特征。那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呢?

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里所说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了,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做作出来的,做作出来的积极性是被动的、应付式的,他不是学习者真实学习情感的流露。只有真正发自于学习者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学习。

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学习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体验过程,学习者只有在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脉络,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三味,才能把知识一点一滴地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那些蜻蜓点水式地学习的人,是很难把握所要学习知识的核心。

三是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首要。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点对点的学习,而是借助对某一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以期达到对点所在面上所有内容的全面把握,这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把学习的内容作为学习重点,更要把学会学习的方法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才能真正到学习的目的。

二、抓实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一直在回避传统教学中的“双基”问题,好像只要一谈到“双基”就不是新课改了,把传统教学中的“双基”训练与新课改对立起来。可以说这是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曲解,正是由于当前存在着不同层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形成了一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漂浮现象,不少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没有形成。

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不是对原有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应是在保持传统教学中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只有这样,进行的改革才会有根,才会基础,才能脚踏实地。

因而,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不应忘记合作、探究的基础,如果失去了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那时的合作、探究只能成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形式而已,更何况,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合作、探究都无法实现的。

为此,今后的教学中,应把“双基”训练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的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双基”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注重运用

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我们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重点。

原有的教材与生活实际也有联系,但相对来说,那种联系是间接,或很牵强的,甚至是造作的。同时,原有教材在知识运用时,大量出现的都是封闭式的练习内容,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这时的运用,与其说是运用,还不如说是在进行简单化的训练,它只单纯地考虑到了如何达成数学学科学习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数学学习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这种枯燥的运用,时间一长,不仅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也割裂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处理好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很多学习内容都是从生活中寻找来的素材,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眼光,使他们从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把握住数学内容。

二是处理好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会筛选、甄别、比较、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三是处理好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多样化与最优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组问题,我们应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走上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螺旋式的上升。

四、综合发展

从一些学生学习反馈情况来看,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的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眼前的、短期的发展目标。可能很多人会说,我这没有错呀,但如果你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未免过于偏颇了。数学教学不应只关注到学生眼前一点发展,更要关注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教几个知识点,让学生会做题,考高分就行了。而是要把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要授“渔”,而不是授“鱼”。

因而,关注学生的发展,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为他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把关注学生短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顺利成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3
放手,成就一片灿烂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片断】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不知道大家掌握怎么样?

生:(全班大声说)没问题。

师:哪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亿以内数读或写时应注意什么?

生1:从高位读起,万级按个级来读。

生2:中间不论几个零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生3:不对,不对,还有万级读好后要记得加“万”字。

师:嗬!看来我们同学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掌握的真不错。亿以内数的写法要注意些什么呀!

生4:与读法差不多,有些内容反过来。

师:哪位同学报个数让大家试试?

生5:六千零三十万零二百二十。

(完成后,集体检查,真没发现错误,看来学生掌握很不错。)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比原来还要大的数的读、写法,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6:有多大?

师:也就是含有亿级的数了。行吗?

生:(有个别学生说)我早就会了。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那好,大家行自学P38~39页的内容,如果你会的话,就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如果你有问题,我们等会交流。

(学生很快进入了自学状态中,不时有孩子无意识地说出,切!这多容易。大约过了有七、八分钟的样子,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抬起了很满足的小脸,心想他们一定收获不小。)

师:怎么样,自己学习能理解吗?

生:(大声说)会。

生7:老师,与我们以前学的一模一样。

师:是吗?

生8:有点不一样,数大了许多。(笑着说)

生7:反正我认为是一样的,不就是数大一点吗?

师:大家同意生7的意见?

生:(声音不齐)是

师:哪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说说。

生9:老师,我发现读数时就增加了个亿级,但方法一样;写数时也一样。

师:例题下的习题会做吗?

生:早做好了。(同时,有学生抢着说出自己的答案。)

师:大家真了不起,自己都能学会新知识,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会学习了,真佩服你们。

生10:老师,后面内容我都会了。

……

【思考】

今天学习内容是有关多位数的读、写法,按照教参的安排,此节内容要三课时,读、写数一课时,改写用“亿”做单位的数一课时,练习一课时。由于前一段时间参加市里组织的教研活动,拉下了不少课时,再加上这学期学习时间又短,心里一直很急,但苦于干着急,教学进度跟不上。当上到这一节时,我发现,班上孩子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时,掌握很不错,为此,我想能不能在此节做一些实验,既能适当地加快教学进度,又能适时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今天一节课下来,发现效果出奇的好。课堂上学生学习投入的劲头大了,学习效率高了。

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让我产生了许多感想。

其一,我们的课堂学习应尊重学生的经验基础,不应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虽然这句话大家都会说,但很多人在课堂上仍然把学生当成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忽视了他们的知识背景。这样组织的教学活动,看起来有板有眼,有条不紊,实际上是凌驾于孩子们鲜活个体生命之上的主宰意识在作怪。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是适应、应付,再适应、再应付。很难有孩子能从中真正学习到学习知识所需要的方法、思想。

其二,组织的自主学习应有坚实的经验基础。如果让学生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内容,让他自己去独立学习,其效果一定不理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学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后,无功而返,其原因,可能就是没有找准学生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恰当的“桥梁”。因而,我认为组织学生自学也好,探究也好,都能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尽可能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结果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信心和意识。

其三,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应有层次性。刚开始时的自学更多的是一些现有发展区的拓展与延伸,帮助学生延长现有知识所能触及到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把学习触角延伸到最近发展区域内,逐步提升自学的难度与区域,慢慢地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触摸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中,积累自学的经验,提高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学会自主地学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3
热闹与安静可否兼得?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案例一】

每天上课的过程中,我总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以小组为一个单位的竞赛活动,这已成了我们班孩子每天必做的功课了,一节课不做,学生就有怨言,好像我剥夺了他们权利似的。因而,当我把竞赛的内容一宣布,那些本来东转西转的孩子们,赶紧紧张起来了,(因为每次的练习都有时间限制)一下子投入到练习中去了,顿时教室里静悄悄地,只能听见沙沙的笔尖与作业本的摩擦声,偶尔会有一个声咳嗽,打破这份宁静,但却无法掀起热烈的响应。

【案例二】

现象1:

小组竞赛评比结束后,获胜的小组总是兴奋地大声叫好,耶!耶!声不断,完全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现象2:

组织学生讨论,虽然已经结束了,总还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说你这不是,那不是,你让这边安静下来,那边在说;你让那边安静,这边又在说,等你把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时间已过了很长一段。

现象3:

师:小洪认为这道题在简便计算的过程中用到了乘法的交换律。大家同意吗?

生:(大部分)同意。

生1:我不同意。我在简便的过程中既用了乘法交换律,又用了乘法结合律。

生2:我也有。

生3:我还有。

生4:我与他们不同。

……

往往很多孩子都想把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而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展示,这时,那些没有得到展示了孩子,总会找这个倾诉,找那个解释,一时总有一、两个地方乱哄哄的。

【思考】

新课改之前,我们的课堂应该说是相当安静,因为,那时课堂上只有一个声音,那就老师的声音;只有一种思路,那就是老师的思路。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人,主人讲话时当然不会出现任何声音。

新课改以来,我们课堂应该说是相当的热闹。因为,按照课标的要求,学生应从被动接受学习中走出来,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每一个孩子的声音都有展现的机会,原来安静的课堂一时变得热闹非凡。

针对新课改前、后出现的两种现象,我想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的课堂,既不能为了便于教师传授知识,而让学生安静无声;也不能因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而放荡喧闹。这两者都是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误读,都是对教育改革精神的扭曲。

理想的课堂中动静之间的关系应是动态的、互补的。课堂静时如处子,动时如脱兔。

静如处子,指的是安静的环境,能让学生在思考时,深得问题的本质;在听别人发言时,把握他人的意见核心;在完成相关练习时,从容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认真阅读时……。安静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这样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动如脱兔,指的是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能围绕学习内容,敏捷捕捉问题的要害;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时选用恰当的方案。学生的思维在各种互动式的交流活动中,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提高。

一节课,当需要静时,能静下来;需要动时,能够动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喜欢,也一定是高效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3
片断集锦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12、28      星期四     晴

【片断一】

每天课前的五分钟,我都让两位课代表轮流出一些口答题让学生做一做,一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基础知识,二则又可以把孩子们喧闹的心静下来。今天刚好轮到小亮出题,这孩子很认真,出的题考虑到刚学的内容,又考虑到将要学习的内容,只是在与大家交流答案时出了一点小花絮。

小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括号长加宽……。

众生:啊!啊!哈哈!

小亮有点摸不着头脑,看看我又看看同学们,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言语,到是不少同学指指点点,这下可把我们的小亮闹懵了,头转了几转,又说了。

小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加宽……。

众生:(笑的声音更大了,并伴随着)错了!错了!不对!不对!这是面积,你说的是什么呀!

生1:小亮,你说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哈哈!

这时小亮一惊,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马上说出了正确的答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等小亮完成了所有内容,我随便插了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有说错了时候。没关系,呵呵!”

【片断二】

师:昨天我们通过测量,让大家算出自己一步大约有多长,再让你从小操场的大门走到教室门口,计算出这两地之间有长,有位同学算出是这么多。

66×132≈7000(米)

生:(一部分人)有那么远?

生1:七千米,太远了,不会吧。

师:校门口到教室门口有这么远吗?大家发现他那儿出了问题?

生2:他单位用错了。

生3:他没有把单位进行转化。

师:哈哈!看来我们有些同学能喜欢舍“近”求“远”啊!这个笑话以后可要注意哟!

【片断三】

生1:求平均有多少步,我不用近似数的方法行吗?我不用约等于号。

师:最好用,这样方便些。

生1:我用等号在后面写上余数不就行了。

师:因为我们学了估算方法,这时完全可以用呀。

生1:计算时,上面都是等号,最后冒出一个约等于号,不好看。

师:哈哈!想不到我们生1同学做题时,还想的很多东西。不过为了方便,也为了更好地反映出题意的要求,我建议你如果最后除不尽,尽可能取近似值。

生1:不好看,我这么做又不错。

生2:你真麻烦哟!

……

【片断四】

师:今天这节课作业两题,……。

侃:啊也,这么多。(这是个不论做几题作业都嫌多的孩子)

旭:你真是,这还多。你不要做作业哟!

生1:就是,天天都听你叫。

侃:(边做边笑。)

师:侃每天不叫一次,怕大家记不住他了。

生2:老师,我们习惯了,呵呵!

……

【随想】

整天与孩子们在一起,人活得轻松、自在。孩子们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构成了一副完美而又真实的成长画卷。它没有矫饰,也没有造作,没有老成,也没有城府,它只有稚嫩中透露出的纯真与可爱。

面对孩子们的纯真,我只能用心颤巍巍地呵护着,生怕因为自己的不慎而打碎了它。这样呵护久了,自己的心也与孩子们产生了些许的共振,面对偶尔出格的行为,也能用心把它包容起来。

或许孩子们也受到某些共振的影响吧,对我的一些出格他们也能做出“理解”的表现,上课时,无论我是随意发挥,还是紧追细究,抑或是插科打诨,他们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因而,每天数学课,变得就像正在拔节的春笋,我细心地呵护着它,静静地聆听成长的声音,用心享受着孩子带来的宁静与快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4
流失的作业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12、25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星期一,早晨小组长来交家庭作业本时,一下说这个没有带作业本,一下又说那个作业没有做完,一会又有人说某某的作业少做了多少,一会又说谁的作业书写没办法看。

说实在说,早晨上班的时候心情很好,随着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汇报,情绪是一落再落,到上课时已是到了底谷了。仔细回想一下,难道是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学生没法完成?不是呀,一般到周末我布置的作业大约都在两面左右(约十题左右),并且还与学生约定了,不要一天完成,星期六、星期天每天做一面。认真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也可以让孩子不会因为长时间写作业而过于疲劳。

这种安排我从一年级接班时就这样进行的,孩子们都执行很不错,不知为什么,最近经常有人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是不能及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只好让他在课间抽时间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早晨来补作业的人不是减少了,反而多了,看来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我得想想办法,找找原因。

于是,课间我随机地找了几个孩子聊了聊。

生1:他们下课就知道玩,一放学就玩,不做作业。

生2:作业太多,又是语文,又是数学,又是英语,星期六、星期天还要学画画等。

生3:(此生时常作业忘了)做好了总是忘了带。

生4:你下次布置的少点。

生5:回家妈妈还有作业,真是太多了。

……

从与孩子聊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作业量是不少,单就数学而言,我可能布置的不算多,可如果把孩子们所有的作业都加起来的话,那就多了,难怪有孩子家长说,孩子作业要做到晚上十点,当时我都不相信,因为我每天布置作业的量完成的时间,以不超过二十分钟为限。现在如果把孩子所有功课的作业一加起来,那就不得了了。如果一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又慢的话,每天晚上做到十点真有可能。

看来下一阶段在作业布置上要进行一些调整。

首先,尽可能加大孩子们在校完成作业的量,尽可能把作业安排在课堂上让孩子去完成,回家的作业尽量少一些。并且,每天家庭作业尽可能早一点布置,让孩子有空的话可以提前完成,便于他们统筹安排时间来进行学习。

其次,优化作业的内容。对于一些重复性的作业,进行一些必要的筛选,如果是一些可做可不做的,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不大的作业,尽可能不做了;如果是对不同人要求的作业,可以作为选学的内容进行安排。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重复练习的内容。

再次,组织好小组内的互助工作。有一些孩子可能对学习的内容一时无法完全消化,面对出现的作业时,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孩子,要求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及时帮助他们,通过他们的帮助,既可以让那部分孩子消化学习内容,又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4
苦笑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12、20     星期三     晴

昨天刚学完“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课堂上通过操作——分析——比较——总结——运用,孩子们基本上都能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了,同时,也大致了解了两者之间的一些共同点。当时心想,今天的作业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今天早晨来改作业时,发现一些让人笑不出来的问题。

问题一:如求面积(12+4)×2=32(平方米)

问题二: 求面积12×4=48(米)

问题三:教室有50(平方分米),桌面有150(平方厘米)

【思考】

综合以上的问题,发现学生不仅对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混淆不清,而且,没有真正理解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具体含义。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教学措施不得力。在教学周长与面积这一节时,我更多地是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一些平时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孩子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而那些平时不太愿意动脑,而又不愿积极参与交流活动的孩子,可能只能知其一、二,无法达到对周长与面积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全面认识,这样一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因思维上的模糊,必然会出现作业的笑话。

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在引领学生探究的同时,应关注一些思维懒散孩子的引导与激励,这样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中达成预期的目标。

二是新、旧认知之间的冲突产物。长度单位是学生已掌握了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基本建立起了相应的稳定表象,而面积单位是刚学的内容,相对长度单位来说,更抽象些,再加上两者在一些文字表述中有不少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点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面积单位,更会干扰原有的长度单位的认识,一旦两者发生冲突时,面对还没有分清谁是谁的孩子来说,要正确地使用两种计量单位,实在是难上加难了。

因而,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有关两种单位的比较练习,通过比较,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建立起正确的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认知结构。

三是学习习惯上的随意性。通过对把单位名称写错了的孩子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在做作业时,不太注意而产生的错误。这样产生错误的孩子,大部分能够分清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差异,也能说出具体的理由,但由于学习上很随意的不良习惯,出现了一些看似粗心而产生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远比粗心造成的错误严重的多,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严重影响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质量,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

为此,今后要有意识地对这些孩子加以适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4
在碰撞中学习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12、14    星期四    阴转多云

【案例】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吗?

生:知道,就是用它的长乘宽就行了。

师:老师现在量出黑板的长是4米,宽是1米,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很多学生都说)没问题,很容易。4×1=4(平方米)

师:如果是一个正方形,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有部分学生说容易,但也有学生不知怎么办。我出示了一个边长为21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独立尝试。几分钟后陆续有学生完成了,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了一部分学生上黑板进行了板演。

师:如果你与他们的方法相同,就不上来了,如果不同,可以上来写出来。

学生写的如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21×21=427(平方米)

方法二:21×4=84(米)

方法三:21×2=42(平方米)

方法四:21×21=441(平方米)

方法五:21×4=84(平方米)

面对黑板上出现的上述算法,下面的学生议论开了,为了便于学生发现问题,也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意识地组织了集体讨论活动。

师:难道这么方法都行?

生1:不对,有的不对。

师:那好,我们就按次序一个一个分析一下,如果你有意见,及时提出来。

师:方法一有问题吗?

生2:他算的不对,想的没问题。

师:你怎么知道?

生2:因为根据昨天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想,一排可以放21个“小正方形”,总共可以放21排,一共就是21个21,就是用21乘21啰。(注:小正方形指的是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师:那我们再看方法二。

生:(我话还未说完,很多孩子就抢着说了。)这个算式是求正方形周长的,不是面积的。

师:做这题的同学,你认为是吗?(该生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师:我们继续看方法三。这又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请做题的同学说说。

夏:我是这样想的,长方形有长和宽,正方形只有边长,两个边长相乘,就写成了21乘2。

师:你现在认为怎么样,对吗?

夏:(不好意思地说)不对,不能这样。

师:是的,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因而,可以看成是长和宽都相等的长方形,但必须是边长乘边长,不能是边长乘2。

师:方法四大家有意见吗?

生:(不少学生抢着说)跟我一样,对的。

师:谁能说说怎么就对了呢?

生3:我是把它当成长方形来想的,把一条边想成长,一条边想成宽,所以就写成了21乘21了。

师:不错,你很聪明,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如果把用“小正方形”去量,我们也会量出与昨天长方形一样的结果,前面生2同学说得很清楚了,大家能理解吗?

生:知道了。

师:再看方法五,还需要讨论吗?

生4:老师,不需要讨论了,它看前面是求周长,但看单位又是求面积,根本就不对。

师:今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谁能总结一下。

生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那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些求正方形面积的练习。

……

【思考】

一个班上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你刻意的回避,那是一种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你能够运用好这些差异,对你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差异思考,能够充分地暴露不同层次孩子的思维。由于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一个孩子面对出现的任何一个新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式,此时如果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交流碰撞,能够指明不同层次孩子思维方向。暴露学生的思维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促进不同层次孩子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这种发展还必须是正确导向下的发展,因此,讨论、交流自然就成了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最好的方式,通过交流让有问题的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让有能力的孩子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平等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以理服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容易达成对某一问题的共识,这些共识也就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引导归纳,固化探索的新知。当学生通过多层次初步形成对某一问题的共识后,如果不及时加以数学化的提升与引领,势必失去数学教学的目的,因此,此时的归纳应是水到渠成式的,是对学生心中想说又无法说明白事情的点化,是学生真正形成数学思考的需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4
清晰中的模糊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12、13     星期三     阴

因参加市里的职称评审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没上课了,星期一上班时,了解了一下我不在时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对在分数教学中部分学生经常出问题的地方,理了理。同时,也把自己的思绪理了理。从星期二开始,正式进入到下一个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单元,昨天一开始就给学生当头一棒,学生面对“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有点摸不着北的感觉,作业里的问题百出。难道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的认识出了问题?抑或是教材存在某些瑕疵?

下面先看一看我的教学流程,由于考虑到面积的抽象性,因而,我是这样来设计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触摸,初步感受对物体“面”认识,进而结合各种物体“面”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个物体的“面”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建立“面”的大小概念,其次是出示若干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的纸,让学生对不规则物体面的认识,上升到几何形“面”的认识上来;再次,让学生认识黑板上的几何图形的长方形,从而,让学生的认识几何图形的“面”,并发现其中的大小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对“面”的认识,沿着一般实物——几何形实物——平面图形,这样一个认识规律来进行,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面积”的具体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在这个基础上,引申出比较面积大小的工具——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本以为这样的思路,学生应该能够对面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初步认识,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活动,活动缺乏实效性。你让他动手时,他或是把学具当玩具在玩,或是与同学之间为一点什么小事,在争吵;你让他思考时,他却在顾左右而言他,思考缺乏深度;你让他交流、讨论时,不是不说,就是自说自的,根本没有达到交流、提升的目的。

针对课堂上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我思考。

一是,我准备好了,是否也让学生准备好。我们备课时,往往都是单向地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总会出现,我认为会怎样怎样,可能会怎样怎样,这些假设如果缺乏学生的准备做支持,往往会容易落空,无法取得好得教学效果。

二是,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具有实效性。一节课往往都是由各种活动组成的,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在相应的活动中取得实效,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课堂活动中,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些优秀生的活动的效果好一些,而那些反应慢些的孩子,往往无法跟上学习的节奏,他们的活动更多的情况是有量而无质,这样下去势必影响他们下一阶段的活动质量,更影响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是,抽象的概念教学是否应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面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最初学习时,往往都很难掌握。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更多地是在纠错、分析,再纠错、再分析的基础,慢慢地、逐步地、一点一滴积累而形成的,这不知是儿童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因而,我认识,对于学生在初步认识抽象概念时出现了问题,不必急于去补,随着认识的不断积累,或许有一天,原来无法理解的东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4
发火了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晴午后转阴

上个星期事情太多,不过总算忙过去了,考虑到有几天没有上课,因而,星期一的课主要是复习巩固上个星期学习的认识几分之一,本以为这个内容很容易理解,可还是有几个人像是在云里雾里似的,什么摸不到边。星期一只好又对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巩固,当时心想,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可今天早晨,当我急匆匆赶到办公室,改作业时,第一本作业就让人皱眉头,不仅做得不对,书写更是只能用一个词形容“乱七八糟”,打开封面一看,是宁的,心想,这孩子怎么几天就变成这样了?得找个时间与他谈谈,当时也没有太多想。可再往下,发现一本,二本,三本……,近二分之一的学生不仅书写有问题,而且作业不是格式不规范,就是画图随手画,说实在话,改到这,我可真来气了,这群孩子怎么了,作业做成这样,还怎么学呀!

带着这样的情绪,急匆匆改完作业走进了教室,走到教室门口,又发现宇在教室里追什么,当时很不客气地请他站在座位上,本来就不高兴的心情,这时更糟了,因而,在上课前,对那些上课随随便便,时常不听课的同学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连带着把最近班上学习的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对普遍存在问题的课堂学习状况、交作业情况、作业的书写等情况,及时进行了提醒,明确指出,以后这样的事不应再出现,并要求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起责来,抓一抓各小组中有问题的同学,对于其中几个难剃头的,不点名的警告了他们。

可能是我这人平时很少发火,学生看我突然这样板起了脸,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了,上课前的那种懒散样子都悄悄地收起来了,教室里也安静了许多。

【思考】

如何在教学中,即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能让学生遵章守纪,这一直是一个困绕我的问题。许多时候,当你让一个五、六十个人的班学生动起来的时候,纪律自然就有些问题。并且,活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越是程度好的孩子,他们会自觉地遵章守纪,活动的质量反而很高;反之,那些程度次一些的孩子,不仅活动的质量差,而且,他们往往就是整个学习活动中违纪的典型分子,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会更差。

这种现象一直是我教学中的一个心病,怎么解决?我尝试了许多方法,诸如,分组呀,激励呀,个别辅导呀等,但最终都不是很理想,有些虽然有一时的作用,但缺乏长效机制,收效甚微。

如何形成一整套既可以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又能让课堂有一个课堂的学习样子教学操作范式,对我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不论有多长,我都会去尝试,相信那时我不会为这样或那样的苦恼发火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5
感知?认识?延伸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雨

由于要安排全区的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活动,最近的事很多,自己班上的课拉下来不少。明天就有人要在我班上“认识几分之几”,今天只好赶紧把前面“认识几分之一”上完,否则,明天上课的老师要出问题了。虽然,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备课备的匆忙,但今天的上的效果还不错。

感知

分数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从来也没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出现过,为此,课始结合制作的课件中的分饼故事,引发学生产生想法,当两饼时,怎样分最公平?学生当然知道是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每人一个最公平,用1表示。而当只有一个饼时,怎样才公平呢?孩子们依据生活经验发现,还是平均分最公平,但此时每个人得多少呢?大家都说是“一半”,这时的“一半”已初步让孩子们感知分数的具体意义。

由于“一半”是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一半”,自然就成了认识的焦点,此时,出示用一个新的数——即1/2表示,学生不仅会感到新鲜、好奇,而且,能让他们对分数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轮廓。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就有了必要的心理与认识上的准备。

认知

在初步感知了分数的一些现象后,我又带领着学生通过不同的层次活动来理解分数。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的形式进行的。

“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平均分,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的认知模式;“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分数含义的内容;而“画”则是为了给学生脱离具体物体认识分数建立一个桥梁,使他们的认识有一个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凭借物;“说”则可以让每一个孩子把自己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暴露出来,便于问题深层交流;这时“议”也就有了具体的内容与意义,不至于议而无物,议而无效;最终的“比”则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同伴或老师的肯定中,形成稳定的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延伸

由于“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开始,更是学生有关数的概念第一次质的拓展,因而,此时的学习应尽可能是开放式的,延伸式的,这时的延伸应该说是学科学习的需要,是知识发展的需要。同时,延伸中还有一部分是学生好奇心、兴趣的需要。我班的孩子好奇心特重,对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并且你不想办法解决,他还不放过你呢?课堂学习更是这样,因而,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有人就问了,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三份,能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呢?这个问题其实是下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回答,学生不放过,如果回答,时间上有些困难,我只好用老办法,给你三分钟,大家看看该怎么办?此时的延伸思考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但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潜伏在里面,那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

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兴趣,不仅有利于现有学习的巩固,更有利于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5
“慢”背后的思考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阴转晴

【案例】

最近一段时间,发现班上的小舟有些异常,不是作业没有做就是忘了交,甚至有时发展到课堂作业也不交了。怎么会这样呢?虽然这孩子从小做什么事都慢,但他可从来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呀。为了一探究竟,我私下里找同学了解最近他的一些情况,真是不听不知道,听了吓一跳,数学作业他还只是偶尔没有做或忘了交,语文、英语作业不交最近是家常便饭。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舟的情况,上个星期三正好有节体育课,活动结束后,小舟正好在我身边玩,我随意与他聊了起来。

“小舟,家里最近谁在管你学习。”

“是爸爸。”

“那你最近怎么老有作业不交的情况呀。”

“我,我,”

“是来不及完成?”

小舟摇摇头。

“那是为什么?”

眼睛木木地看着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我想如果这样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是有时间向家长打听一下,看一看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变化。

正好,第二天上班的路上,我与小舟的家长都在红绿灯前等,家长向我打听起孩子最近在学校的情况,我也就乘机向家长了解小舟最近在家里的一些表现。

“老师呀!这孩子做事真‘摸’(当地指做事慢),两题作业要做一个小时,真要命呀。”

“是呀,这个习惯可不好。”我接口说。

“这小鬼,不光摸,而且还不动脑子,整天就想着看电视和玩。”

“孩子的习惯不是一天能养成的,如果一旦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改起来不容易。”

“就是,老师,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搞了。”

“我想,还是从他一点一滴的小事抓他的习惯,或许多少会有些效果。”

通过与家长这样的交流,综合起来,就能发现小舟最近的这些表现是必然的结果,你想一个习惯差,只愿享受,怕动脑子的人,面对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成功的学习,当然做什么都表现出“慢吞吞”,不起劲的样子啰。

【思考】

从小舟在学习上表现的出现的“慢”,可以读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既有外在的,也有他自身的。

一、“慢”是家庭教育不作为或不知如何作为的结果。小舟从一年级开始,做什么都很慢,而且家长说孩子从小就这样。其实,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可能是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无意识地这样让他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慢吞吞、提不起劲也就渗进了他骨子里了,成为他做任何事时一种态度,演变为在生活、学习的“慢”的习惯。

二、“慢”是独生子女教育中某些不良现象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往往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孩子要怎样就怎样,完全以孩子的好恶为出发点,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只愿享受,怕困难,怕吃苦,面对学习这种需要克服很大困难的事,他们当然不愿做,可不做又不行,只好用拖来对付,“慢”也就成了最好的应对武器。

三、“慢”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挑战。众所周知,班级授课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批量化地生产出所谓的人才。而这样做的前提,必然是教育的对象无大的差别,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这样一来,不同个性,不同行为习惯的孩子,很难会取得统一的发展水平。那些落后于一般发展水平的孩子,自然在学习就“慢”下来了,这时的慢,不仅是他们学习水平上的慢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习心理上的“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5
在期待中生成希望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晴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身在两处工作,每天上午上好课后,就急匆匆地改作业,由于时间紧,对于学生作业是不是全部交齐了也没有认真查过,以为所有学生作业都交了。星期一上好课后正好有时间安排学生做作业,顺便一查,发现有人作业没有交,谁呢?宇。

宇不交作业的情况以前也有,往往都是语文或英语作业没交,原因是这孩子太好动了,静不下心来,再加上他不太喜欢语言类的学习,对于语文或英语作业,他往往是能拖则拖,能不交则不交。但他对数学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论是在课堂学习上,还是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你都能看到他灵动的身影。可以说他非常喜欢数学课,连带着也很喜欢我。

可能是出于对这孩子的好感,当时也就随口说,宇赶紧把作业补上,下课给老师改。看着宇点了点头,我以为可能是他忘记了,毕尽是孩子吗。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又在抓昨天课堂作业时,发现宇的作业本还是没有交,这时我就有点奇怪了,难道这孩子还没有补好?我找了一位交家庭作业的组长把宇叫到了办公室,他进来后,也不出声,等我改好一组作业本换组时发现了他,说,“宇,你的作业还没有补好?”可等了半天没有回声,我转头一看,宇正一语不发地站在那儿。

“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呢?”

“老师,我,我……”

“我什么呀!有话就说吗,老师不是说了吗,补上就行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我没有补。”宇用近似耳语的声音说。

“什么?没有补,不会吧,宇,老师急着改好作业还要上课呢。”

“老师,真的,我没有补。”

听到孩子这么说,说实话当时真是气得不知说什么好,情绪一下子变得很差。我知道如果自己在这样的心境下与宇谈话,肯定要发火。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为了不影响上课的心情,赶紧让宇先到教室准备上课,下课再抽时间到我这来。

下课后,宇如约来到我办公桌边,我喝了口水放松一下紧绷绷的心绪与宇聊了起来。

“宇,你说没有补,是什么原因,是不会做?还是没有时间。”

宇摇摇头。

“那是什么呢?你还是把作业本拿来给我看看再说吧。”

宇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只是用眼看着我。

“快去拿来呀,老师还有事呀。”

“我,我的本子掉了。”

“什么?本子掉了,有几天了?”

“有五天了,我在书包里找了几回都没有。”

“那你为什么不赶紧拿本本子补上呢?”

宇听我这么一说,又不讲话了,联系到最近语文、英语老师整天的问他要作业,我想他一定是玩过了头,把作业忘的一干而尽。

“今天带了作业本吗?”

宇摇摇头。看着这孩子,真想狠狠地骂他一顿,但反过来一想,骂过之后,最多自己当时解了恨,对他又有什么作用呢?还不如让他找到自己的问题,安排解决的办法。

“那好,今天中午回家后,你用新本子把作业赶紧补上,下午交到我办公桌上,行不行?”

“嗯!”

“老师相信你,你可不能让老师再失望了,快到教室上课去吧。”

由于这孩子家庭特殊,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又无心管他,因而,孩子走后,我赶紧给他父亲打了个电话,与他交流了一下孩子学习情况,随便告诉他抽时间督促一下孩子的作业,以便与学校配合起来,让孩子学得更好。

可能是与家长交流的缘故,抑或是孩子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两天,每天的课堂作业,他都能在学校内很快的完成,课堂学习的状态也更加活跃,每每家长打电话了解作业情况时,都能得到我鼓励的话。

调皮而又聪慧,活泼而又灵动的精神气,又在宇身上跳动起来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5
“星期一”现象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现象】

星期一早晨,进了办公室,先急匆匆地把水烧起来,接着赶紧改上个星期五没有批改的课堂作业,这时陆陆续续有学生进来交作业本。

    生1:老师,小明作业还有一题没有写,怎么办?

    师:哦!他可能忘记了,让他赶紧补上交来。

    生2:老师,我们组有3个人作业没有写好,一个没有订正,一个写错了作业,一个……

    生3:老师,我们组也有一个人没有订正完。

    ……

每到星期一的早上,总会有比平时多一些人的家庭作业,不是忘了写,就是少写了;不是没有订正,就是乱订正一通,作业的质量远不如在学校学习期间完成的效果好。

【思考】

一开始,我以为这可能是我班上的个别现象,可能是由于我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所以有一些孩子很随意。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每到星期一早上,办公室总会出现这个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某某学生未完成作业,那个学习委员向班主任报告什么人什么作业又没写好。一个早上你能听到不同学科,不同班级关于作业未完成的事,这些未完成的人远远多于平时学习期间的人数。

为什么学生在周末完成的作业如此低效呢?我一直在考虑着这个看似非常小,却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综合分析这一特殊现象,我想可能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一、学生的生理发展与心智发展不同步。

从那些经常在星期一不交作业的学生来看,大部分都是一些年龄小,或年龄不小但给人看出上不是很懂事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也表现出一种“掉链”或比别人慢几拍的感觉,总感到他们心智发展水平比同龄的其他孩子要低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要差一些,相应的在学习上主动性与自觉出差一些,自然,周末回家后的作业就很难有好的效果了。

二、一部分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现在读四年级了,但相当多的孩子还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学习习惯却从底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试想,一个平时对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孩子,他能自觉、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三、家、校之间在教育上存在着断链现象。

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孩子在学校他能很快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如果是相同的学习任务放在家里,他却很难主动去完成,往往是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每学期的假期作业就是一个典型。

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规范,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得不遵守这些规范,但一回到家中,很少有父母能与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接轨,往往又另立一套,这另立的一套又往往与学校的要求冲突。时间一长,就出现孩子在校一套,在家里又是一套,自然就出现了平时作业没问题,一到周末作业就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现在的孩子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一种责任意识,对待学习也是如此,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为父母在完成工作,没有意识到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应尽的责任,这种无责任意识的学习自然是随意的,可有可无的,作业自然也就可做可不做。如果一个孩子有了责任意识,他面对学习问题,不仅能主动去学,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是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当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他们不需要做什么了。其实,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最大误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事,更重要的是家长的事,如果家长与学校之间不建立起协调的联系,不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不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孩子的教育很难有好的效果。因而,学校与家庭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家、校之间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5
都是情境惹的祸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在上小数性质时,考虑到这节内容太单调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通过观察几组数字发现小数的性质,可能知识点掌握没有什么问题,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不会太大,因而,在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海尔兄弟逃离荒岛的故事,希望借此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事与愿违。

【镜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众生:(兴奋)喜欢!喜欢!

    师:有一部动画片叫《海尔兄弟》的那些同学看过了?

    生:(部分)我!我!(边叫着边举手。)

    师: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有学生窃笑)我曾经在一集中发现有一天海尔兄弟、克努得漂到一个荒岛上,周围又没有人,此时他们想离开必须找到船只,不过很幸运,他们在岛上的一角发现了一艘古代中国帆船,为了安全起见,三人分别对船四周的船板进行了抽样测量。海尔兄量得是1分米,海尔兄弟量得是10厘米,克努德量得是100毫米。克努德说完了,完了,这船厚薄不均出海还不要断裂?

    还没有等我说完,下面炸开了锅了。

    生1:没有这个故事吧。

    生2:我喜欢看动画片《变形金刚》。

    生3:《猫和老鼠》最好玩。

    ……

    师:不要讲话了,大家想一想,他们乘这只船出海安全吗?

    生4:我认为不行。

    生5:三人量得一样厚。

    生6:老师,是你编的吧?

    老师……

此时,不少学生没有通过教学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创设的情境不仅没有给学生引入小数的性质创设一定的条件,反而让不少孩子嬉戏于谈论动画片的事上,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思考】

本来想通过创设情境来达到探索小数的性质的目的,通过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是失败了,为什么这个我看起来很有创意的情境内容,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呢?我想可能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对情境的“方向”把握不准。由于对学生情况考虑不周到,设计之初只想到是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想到,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不是对情境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的兴趣,而是对情境的故事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动画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学生的兴奋点与注意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考虑动画片的精彩与好看上了,没有透过这些外在的内容,去探究其中的数学奥秘。从中不难发现,创设情境时,不能只考虑到情境的趣味性,而应考虑到创设的情境是为什么服务的。

二是对情境的“浓度”把握不准。今天在课堂上创设的动画片《海尔兄弟》本是为学习小数性质服务的,但由于对情境的“浓度”把握不准确,把本应作为背景的动画片内容,让它浮到表面上来了,成为主要的场景,而需要探究的小数性质却退到背景的位置,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自然就造成了创设的情境不仅低效,而且是无效,甚至起到反作用。因此,今后在设置情境时,应始终把握住情境只能成为学习内容的背景这一原则,让它在整个学习过程上“浓度”尽可能淡下去。这样才能突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与思想。

三是对情境的“操作”过于呆板。在今天的课堂上,情境的出示完全是由我一厢情愿展开的,也就是创设情境的整个过程只有我一人在进行,学生都是被动地在听。这种缺乏互动式的情境操作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其中的数学规律与数学思想产生共鸣,自然情境的效益也就低下了。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操作情境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共同参与进来,这时的情境不单是由教师一人在操作了,而是全体学生自觉自愿的共同行动,这种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效果自然也就好的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6
学生“插嘴”怎么办?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现象】

每天在上课的过程中,总会发现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插嘴”,一个小侃,他喜欢时不时的来几句插科打诨的话,引的大家哈哈一笑;一个小秦,这孩子总会在大家都认真做作业的时间来几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虽然,说起来也没什么,但却对大家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影响比较大;第三位是快人快语的小旭,这孩子爱打抱不平,对其他人在课堂上随便“插嘴”有意见,往往心里怎么想,嘴上也就说了出来,还有……,总之,每天上课中总有那么四、五位喜欢“插嘴”的孩子你来我往地进行着。对这些孩子我也采取一些办法,课下找他们也谈过话,可几天一过又还原了;课堂上也警告过他们,可一眨眼他们又会故伎重演;也借助过同学的舆论力量批评过他们,可他们好像无所谓。

说实话,对这些孩子我并不是没有办法,如果让他们在课堂上不说话,其实很简单,与其他人采取的措施一样,狠狠地把他们批评一顿,然后,每天对他们进行严加控制,相信这样之后,这些孩子在课堂上一定是“乖乖”的孩子了,但同时,可能上课成为他们最讨厌的事了。

因此,我宁愿失去一些课堂上的规整,也不愿轻易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打击,我想假以时日,一定能找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思考】

对于在课堂上随便“插嘴”的孩子,说实在话,很多老师是不喜欢的,特别是在大班下上课,又特别是上一些公开课,很多老师对这些学生往往是冷漠他,或压制他。

为什么孩子喜欢“插嘴”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这些孩子的表现欲比较强,往往都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的“插嘴”往往是他们想表现自己,却又没有机会,因而,总想找机会来“露一手”,这样“插嘴”成了他们最佳选择。

二是,很多“插嘴”的孩子往往思维都很敏捷。他们思考问题的速度总走在别人的前面,当你进行交流时,一旦他们没有机会展示,就不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想法,这时他们只有通过“插嘴”才能实现。

三是,课堂上孩子喜欢“插嘴”从某个角度来说,体现了孩子感到他在课堂上是安全的,自由的。我们当前的很多课堂实质上还是教师在主宰一切,说什么,怎么说,都是老师说了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都很紧张,他们也不敢随便说话,“插嘴”的声音自然没有了。如果你能营造一个自由的、安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自然“插嘴”的就多了。

是不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就随他去呢?我想也不能如此。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一是,适当给予这些喜欢“插嘴”孩子课堂上表现的机会,引导他们把随便“插嘴”规范为围绕某个问题深入思考,这样既能满足这些孩子们的表现欲,也能让课堂更加规范。

二是,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这些孩子自己认识到,课堂上随便“插嘴”不仅影响别人的学习,也影响到自己的发展,引导他们变随便“插嘴”为主动交流;变无目的的“插嘴”,为围绕学习内容有目的的“插嘴”。或许这样一来那些“插嘴”的孩子能把话“插”在需要的地方,相应来说那些无意义的“插嘴”自然也不少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6
老师,能把叉打小点吗?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上个星期五的作业还没有改,周末布置的作业又要来了,而星期一早晨的第一节课又是我的,为了能及时批改完作业,往往我都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学校去,这样,我可以有时间把星期五的作业批改完,从中也可以调整一下今天准备上课的具体内容。

正因为早上比较忙,到了办公室后除了随便整理一下桌子,烧上开水,我一般不再去过问其他事,埋头改起了作业,对于同事进门后的打招呼,听到声也就很匆忙的回应一声,学生交作业时的有些汇报,能敷衍就敷衍一下,不能敷衍让学生找个时间再交流。

今天早上,有几个小组长交了家庭作业后,迟迟不走,我知道肯定是有些孩子想看一看自己的作业情况,我也没在意,随他看去。

    旭:这哪个的全对,还有五角星,是大的。(五角星是对作业中做得又对又好的学生的表扬,孩子们都想,其中,他们认为越大越好。)是耀的吧。

    耀:不是我的。那个字不像我的。

    旭:是静的,肯定是她的。

    静:(赶紧看一看,扬着头笑了。)是我的呀。

    旭:老师,你老把她打大五角星。

    耀:就是哟!

    静:还是呐?你看,老师每次把我有错的都打一个老大的叉,真不好。

    旭:我也是的。

    耀:我的本子上打的叉也老大的。

    静:老师,下次你打叉时能不能打的小一点?

    嗯!我下次注意。我一边改作业,一边应着。

    静:我上次就跟你讲过了,你还不是这样?

    是吗?我打叉时没有想到大与小,打大了有什么不好?

    静:难看死了,让人看着就难过。

    真是这样?我是怕小了你们看不见。

    耀:还看不见,一看分数不就知道有错了,那么大的叉真难看。

    既然这样,下次老师注意点,好吗?

    一面这么说着,一面把一本作业的一道错题打上了一个大大叉。

【思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主体意识也越来越明确,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能看出孩子们的主见。

批改作业过程中符号的使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本没有什么,打钩、打叉的大小好像都与我们个人的习惯有关,而与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没有什么关联。然而,今天学生在我改作业过程中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教师看似无意识的一举一动,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作业中的打叉行为,你会发现,那些又红又大的叉在作业中确实是难看,它就像一把把刀似的,切割着孩子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无情地打击着他们的进取心。

若还是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你可以这样来想,如果,你的一篇文章或一节公开课,请别人给你提意见,别人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放大批评,对其中的优点只是一带而过,这时你会是什么心理?我想一定是一种沮丧心情,揣着这样的心情你再去写文章或上课,你能把文章写好?把课上好?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更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打大的叉。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孩子的教育应采取多种激励性的教育措施,而少用一些刚性的否定措施。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应采取一定的策略,在不伤害他们进取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

今天几个孩子的谈话让我受到一次教育,让我体会了,教育无小事,事事要慎重。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6
为什么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雪。她的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眉清目秀,像个巴比娃娃,人见人爱,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嗜好”——较真,不论什么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呀”、“我还是不懂”。每每遇到这些事的时候,大家都在哈哈大笑,可她总是一脸认真地在思索,口中念念有词地在说,“为什么呀,为什么呀!”

【镜头1】

师:大家看出来没有,1米只有一个数字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所以,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单名数。下面一个该取什么名字呢?(1吨235千克)。

雪:老师,老师,我知道,这就叫双名数。因为,它有两个单位名称。

师:雪真不错,不过我们不只讨论这两个单位名称的,还有呢。如果是1时21分32秒怎么取名呢?

生1:就是,书上不是这样。(这个孩子可能预习了。)

雪:那就取三名数。

下面的学生哗!一下子笑开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不过都是说不是这样,应是取复名数好。

雪:为什么呀!为什么呀!它是两个单位名称吗,它是三个单位名称吗。

师:如果照雪的方法取名,如果四个、五个甚至更多的单位名称,怎么取名呀!

众生:就是哟!

雪:不对,是几个就取几不就行了。

师:那多不方便呀!

这时,我发现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多了,又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因而,不再管雪的问题了,话题一转,归纳出名数的两种类型后,直接进入到名数之间的改写了。等名数的改写基本完成后,转身检查学生的随堂练习时,发现雪还在低头思考着,好像还是沉浸在为什么不用她取得名字上。

【镜头2】

雪:老师,我这么做怎么不对呀!

65×99+65,我要求用学过的简便方法来计算,可她没有把简便的过程写出来,我给她打了个问号。

师:你没有写出简便的过程呀。

雪:我这样也对吗。

师:可我们要求写过程。这样更能清楚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雪:我会想,为什么还写呀。

师:不为什么,你会想可老师看不到呀,写出过程,老师能看出来,你说对吗?

雪:是吗?为什么呀,哦!我知道了,老师你不能钻到我头里去。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真让你哭笑不得。

【镜头3】

整理有关时间方面的知识时,谈到平、闰年的问题。

师:如果要想知道整百、整千年是不是闰年,必须用年份除以400

雪:为什么除以400呀,不是除以4吗?

师:好像我们在学习年月日时解释过了吧。

雪:我那时就不知为什么?

我把有关地球的自转、公转的科学道理向大家做了一个解释,同时,也从天文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四年之中多一天出来,以及为什么整百、整千年要除以400。

雪:我还是不懂,为什么这样呀!

有些学生发笑了,说,雪你怎么这么顽固,就是老师解释的那样吗。

雪:为什么除以400,我还是不知道。

师:如果有机会,你回家找点这方面的资料再看看好吗?

【思考】

可能我与别人有点不一样,别人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我却喜欢会思考,有问题意识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工作中,相对来说管理的难度要大一些,但这样的孩子有主见,有个性,有特点,面对他们展开教学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正因为这样的挑战才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且不说这些孩子的思考层次与水平怎么样,他们的这种问题意识就意味着他们正在主动地走进学习大门中。他们不仅是在学习知识,他们更是在学会怎么学习。

可能他们不明白自己在做些什么,但作为我们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孩子身上这种宝贵的学习品质,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不要因为一时的短期功利需要,而扼杀了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要善意地对待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的为什么,要用引导、帮助,甚至是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们从胡乱发问的“为什么”向有质量的“为什么”思考上发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6
立体开发学材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今天听了一位老师上1000以内数的认识,其中有一个环节在对学习材料的处理上很有创意。

第一层次:

三只小动物采果子比赛,第一只小狗已采了795只,还要把树上的果子采完,此时,学生数一个果子,大屏幕树上落下一个带数字的果子,依次是796、797、798、799……,一直数到814,对其中满十、满百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依此,小猴从986数到1000;小山羊从688数到704。学生在数的过程中逐渐明白遇到满十、满百、满千时数数技巧。

第二层次:

利用学生数出的数,小狗814,小猴1000,小山羊704,让学生给他们排一排,看谁摘得多。排后依次是小猴1000排第一,小狗814排第二,小山羊704排第三。到此我以为结束了,可老师还在继续展开,说既然比赛了,就应当给他们发发奖呀,老师给第一名发了318元的遥控车,给第三名发了204元的飞机模型,却不给第二名发奖,这时,有孩子急了,说老师,老师,你怎么不给第二名发奖呀,老师说,大家猜猜第二名该发多少钱的奖品?孩子经过一番争议后,都认为发的奖品的价钱应比318元少,比204元多。此时,教师提示说,第二名的奖品比第一名便宜的多,但比第三名多一些,接着,教师出示三个价钱让学生选择,316元、202元、212元,学生经过比较后认为第二名的奖品价钱应该是212元。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数的大小,而且,初步感受了如何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到此教师再贴出印有火车头的奖品。

第三个层次:

本以为奖品都发完了,戏也该收场了,可老师还感到没有用足学材。只见他慢慢地拉开火车头,出现了一节节的车箱。我以为这只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到火车的样子,却没有想到老师说这几节车箱上都有编号的,随手就在五节车箱的中间一节写上了800,让学生想一想,你能给其他几节车箱编上号吗?说说自己编号的理由,学生一听很兴奋,马上投入到编号活动中去了,不一会儿出现了许多很有创意的编号。

    生1:798、799、800、801、802;

    生2:600、700、800、900、1000;

    生3:802、801、800、799、798;

    生4:700、750、800、850、900;

    生5:780、790、800、810、820;

    生6:400、600、800、1000、1200;

    生7:0、400、800、1200、1600;

    生8:900、850、800、750、700。

此时还有很多学生在举手,可见每一个孩子都在编数活动中进行了充分地思考,都有自己的收获。

如果时间允许,我想老师还会从这个素材中开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学生也会在教师组织的一次又一次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感。

【思考】

教师能对一个巩固环节的练习进行如此多层次的开发利用,不仅体现了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准确把握。儿童总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而如果活动的内容既缺乏内在的联系,又缺乏外在的关联,这样的学习材料是很难真正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的。只有设计出的活动不仅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很强的内在联系,这时,儿童会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学习。

然而,在很多课上,新颖、多样化的活动很多,但能根据学习的需要,对一个主活动进行深入开掘的设计却很少。如果设计出的各个活动相互之间是孤立的,缺乏内在的联系,即使每一个活动都很精彩,但最终很难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就像我们看到的一颗颗珍珠,单个看都很耀眼,但总感到缺乏光泽与魅力,而一旦把它们串起来形成一条珠琏时,你会发现它是那么的高贵与典雅。我们的课堂上的活动也是如此,如果每一个活动之间缺乏应有的内在联系,其最终的学习效率是要打折的,如果能用一条明线或暗线把每一个看似不关联的活动串起来,你会发现,那些原本效益不大的活动,会生发出几倍于自己的效果。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一堂课如果能对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形成一整串活的学习素材,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6
读 书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上午刚上完第一节数学课,一回到办公桌就看见桌上躺着一本崭新的《新教育之梦》,一打听才知道是学校发给每位老师“教师素质提高年”的必读书,另外还发了一本大软面抄,说是读书时写读书笔记的,好像每人每学期要写两万字。

读书对一个老师来说应该是时时都必做的基本功,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自然教书的当然也不能离开读书了。然而,当前在广大的教师群体中读书的人太少了,少的有老师说现在还有那个读书?好像整天没事拿着本书读的人是个怪物似的。

我对周围的人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大部分老师上班时除了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外,基本不看报也不读书,以至于学校的订阅的教育报刊杂志经常是一堆堆地在哪儿,下班后主要是忙于家务,闲下来不是用电视打发时间,就是打牌、聊天、娱乐,很少听到有哪位回家后抽时间读一读书,哪怕是一些闲书也好。如果说老师们读书,我想他们读的最多的是所任教的教材、教参,除此之外,有些人只有在学校读书时读了几本书。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应该说在当前中小教师队伍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偶尔有几位爱读书的老师,其他人还无法理解他。

或许现在不读书的老师多了,很多课听起来总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贫乏,那么的粗浅,一些原本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因不知所以然而一脸茫然;一些本不需要解释的观点,说者却需要费劲口舌,听者还是一头雾水。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都不爱读书呢?我想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

首先,当前整个社会缺乏读书氛围。虽然,现在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但由于功利思想的作用,人们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物欲的追求上,能用于读书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更何况读书不能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面对这样一个物欲的社会追求,能有几人静得下心来读书?自然也就没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了。

其次,中小学教师普通的职业倦怠。很多老师在当教师的头几年还有一些激情,可能还会读一读书。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整天面对的都是一些似曾相识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久之,心理产生疲倦,缺乏工作之初的激情了,做什么事都没有什么积极性,别说是读书了。再加老师认为教的东西我都很熟悉,还要读什么书?

再次,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静不下心来读书。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一会儿说搞素质教育,一会儿又说新课程改革了;一会又是这种评比,一会儿又是那种培训。学生作业完不成,教师要抓;安全问题也要抓;考试成绩更要抓。林林总总,各种问题都需要老师去完成,当前一个教师面临的事太多了,多到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心情坐下来静心读书。

怎样让我们的老师爱读书呢?如果靠行政命令来执行,老师们读的只是纸上的几行字,没有真正地读到心里去,那是假读书。

要想让老师真心的爱读书,其实也不难,只要多创造一些宽松的工作环境,少一些功利色彩的评比、检查;真的把教育当教育来做,少做一些“分数才是硬道理”的事;真的把教师当人看,少把教师当工具用;真的把治学当成实事来做,少把读书当成某些运动的“幌子”;真的让有才学的人学有所用,少把读书人当“猴”耍……。到那时,你不让老师读书都不行。

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浅薄的,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是可怕的,因为,他影响着整个民族的读书兴趣,而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注定是落后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7
“这还不容易”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今天开始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一听说学习加、减法,还未开始就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很不屑的样子。

【案例】

师:大家会做老师黑板上这道题吗?

(边说边出题:236+3784 要求笔算。)

生:(不少)切!这么容易的题,这还不容易?

生1:太简单了。

师:是吗?等会我们再说。

几分钟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已完成了,此时,我准备找一位学生上黑板来板演,由于学生感到容易,举手的人太多,我!我!我!声音一片,我只是随机地找了一位大家认为平时不错的学生。

生2:3784

    + 236

4020

生2刚写好,就有学生有意见了。

生3:我跟他有点不一样。

师:是吗?哪儿不一样?

生3:我把236写在竖式的上面,其他都一样。

此时,有不少学生附合生3。

师:不是说这么容易,应该没问题呀!

不少学生轻声地笑了出来,还有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生2与生3的说法有问题吗?

生4:问题是没有,只是写竖式时,是在前面好像都写在竖式的上面好些。

师:大家同意生4同学的想法吗?

生:(众)嗯!

师:哪位能说说在整数中做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不少学生做题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可一问到他们具体的道理时,有点抓头了,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生5:我知道,数位要对齐。

师:不错,不过是什么数位对齐呀!

生:(众生)相同数位。

师:除了相同数位对齐外,(板书)还应注意什么呀?

生6:从后面加起。

生7:不是,不是,是从个位加起。

师:对了,应该从个位加起。还有吗?

生8:满十向前进一。

师:你能把刚刚大家说得几句话总结一下吗?因为,大家都感到容易,我们还是各人整理各人的,用一分钟的时间大致写一写吧。

一分钟后,发现全班只有6位同学能完整地整理出刚刚说过的内容,其他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师:刚刚大家认为那么容易的内容,却出现这么多问题,知道为什么吗?

不少学生摇摇头。

师:因为,你们以为题目我以前早学过了,以为自己掌握了,可不少人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知如何是好了。今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容易的内容,还是难的内容,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真正地学会它。

    不少学生听了好像懂了什么似的,再接下来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效果明显得到提高。

【思考】

    我们看射击运动员举手就命中10环时,书法家随便在纸上画两下瞬间就写出一副精妙的书法时,演员即席的几个动作就博得大家的喝彩时……,这些看上去不难的事,如果真做起来,却不是容易做到的,这正应了一句话。“看似平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却艰辛”。可以说,这句话是对学习最为恰当的解释了。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程,无法体验学习历程中的艰辛,自然也就没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

    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只学会了“形”,而未领悟“神”。由于教育诸多原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喜欢的就是模仿了。与例题类似的学习内容,他们会做,这里的会就是照样的写,而与例题有差异的学习内容,他们却不知所措了,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例题中隐含的精神。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只是掌握了一些显性的数学知识,而对于一些隐性的学习方法却没有体会出来。这必然会造成他们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模仿“形”,而无法悟“神”。

    二是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当前,随着媒体不断更新,网络与电视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流媒体,相应的人们的阅读习惯也转而追求一种快餐式的浏览。很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必然造成他们也是快餐文化的接受者,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其结果就是看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乏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自然学习也就浮于表面。

    三是注重知识而轻于方法的课程体系。虽然,新的课程改革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但本质上还是把掌握知识放在学习首位。同时,以模仿为主导的教材编排体系,诱导着儿童关注模仿,而轻于思考。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学生不会学习,他们学的更多的是“死”的知识点,而没有掌握“活”思考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7
血腥的作文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第一节下课后,与同事在办公室里聊天,三句不离本行,自然就聊到学生的情况。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他不学你能怎么办?又有人说,是的,这些不学的学生大多家庭教育都有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

此时,与我搭班的语文老师突然笑着说,你们说得那些算什么,你看我们班的Z的作文,简直就是令人恐怖,整篇作文就讲一件事,就是他怎么在玩电脑游戏时杀人。听她这么一说大家都吃了一惊。有人说这还得了,这么小就这样的话,以后怎么办哦!

大家一边议论着,一边传看着Z的作文,看过的人都摇头、叹气,我接过作文仔细看了看。题目是《我爱玩电脑游戏》,内容大致是这样写的。星期六,Z约上同桌同学B到他爸爸开的店中去玩电脑游戏,游戏的内容就是杀人。游戏中Z开车走,开心地到处跑,一不小心把一个在玩沙的小朋友堆的沙堆压倒了,小朋友骂了他,他就开车把小朋友撞倒了,并且下车用刀子把小朋友杀死了,完了与朋友又说又笑地继续玩。Z继续与B开车跑,见到不顺心的人就把他杀了,一路杀去,最后,他的搭档B因为车速过猛,也摔下悬崖死了,只有他一个人得到了胜利。因而,在文章的结尾,Z高兴地庆贺起来,我赢了!

看了Z的作文,我一点也笑不出来,这那里是作文,这简直是一场血腥的屠杀,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间地狱,作文中流露出的是无情、冷血,肆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令人毛骨悚然,即使在这很热的天气下,也感到飕飕的寒意。

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更不敢相信这是那个平时看上去老实、寡言Z的作文。文章中Z对游戏情节的描写可以说细腻、详尽,不难发现他当时多么用心,多么专注,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多大。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在杀人的过程中很满足,很得意,可以说游戏让他体会到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成就感。而正是这种成就感,让游戏主宰了他,泯灭他原来的善良与童真。真是太可怕了。

其实,对于Z沉迷于游戏的问题,我前一段时间与家长交流时就向家长打听过,因为这孩子上课时经常处在“冥想”状态之中,你常常会发现,他会一动不动地看着某件东西,但却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如果你喊他一声,他会惊得一跳起来。从这不难看出,这孩子被什么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吸引住了。但他的家长当时却矢口否认孩子玩游戏的事。

然而,几天后家长匆匆赶到学校向我说,老师,你真猜对了,昨天我发现Z就在游戏厅中,真想不到这小鬼还真会躲着玩。面对家长的叙述,我当时就无语,从中可见这位家长平时多不关心孩子,如果家长经常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Z不会这么长时间躲在游戏厅中没有被发现。

同时,从孩子的作文中不难看出,孩子最先玩游戏是从父母的电脑上开始的,父母疏于管理,任由孩子在电脑上玩一些不适合儿童玩的游戏,血腥与暴力成了孩子追逐的对象。践踏生命,实施暴力,逐渐成了他体验快感的最佳选择。如果他的父母能及时加强监管,如果他的父母能与孩子多交流,如果他的父母能适时指导孩子上网学习,如果……,这些无数的如果只是要说明,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家长能适时的引导孩子,主动关心孩子身心成长变化,Z一定不会陷入那样血腥的游戏中。

Z现在还小,希望家长能及时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帮孩子找回失去的童真与善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8
再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从第一次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开始,就感到别扭,仔细一想,这听起来有些耳熟,原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衣钵,只不过是教育界的又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吧。

其实,在教师中,对这句话存有反感的人大有人在,只是大家都是普通人,没有公开发表自己言论的话语权。任何一个有常识人的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教育不光只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还存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身因素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如果把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简单地归纳为只是学校教育,甚至就是教师一个人的问题,这不仅是不科学,更是有点荒诞可笑。

现在就拿最近我班几个孩子的例子来说吧。

W,是个有点让人说不清的孩子,上课他总是玩自己的,不论你用什么办法引导他,他都不理会你。经过观察后发现,这孩子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开学至今,已有近十次作业没有做,偶尔碰到家长来时,却都是给孩子说情的,说他作业都做了,组长不收他的,或老师你没有给他改,我找来组长与他孩子,我让孩子如实地告诉家长作业情况,与家长说的是两回事,而家长却坚持自己的说法,真让人哭笑不得。

不仅如此,每次一旦与家长谈及孩子在学校存在的问题时,家长总是极力地为孩子辩护,好像老师都在冤枉他的孩子。家长的这种溺爱与纵容,让W的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现在不论上什么课他都无所谓,因为,他知道他父母不会相信老师的话。面对这样的孩子,你能怎么办?毕尽学校教育的有限,有时,刚刚引导的正确教育,回家后父母的两句话就让学校教育泡汤了。

F,一个性格犟,好玩游戏而又怕学习的孩子。刚接触F时不太了解,对于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尽量想办法给他补救,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孩子不是学习上的问题,而是态度上、心理上的问题,他在心理上一直排斥学习,一遇到学习就怕,这与他自身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有时,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有意降低一些难度,但他仍然还是不能完成。为此,我想找孩子的家长沟通,但很遗憾,经常是无法联系到家长,好不容易家长联系上,匆匆忙忙地她又走了,好像在有意回避似的。

后来,从班主任处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办了个厂,母亲在家,而在家的母亲却很少见到的原因是她经常蹲在麻将桌上,孩子教育上的事,遇到就说,不遇到就不过问。这样一来,F除了在学校教育外,在家庭教育上几乎处于真空状态,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一个没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游戏自然成了他们最好的活动场所。

面对这样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能起多大作用?教师又能怎样实施教育?教师的教育只有对孩子在学校期间进行适当的干预,而这种干预还需要得到家庭教育的积极支持,孩子自身的主动参与,才能显现出教育的效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鸟之的双翼,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教育失衡,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对家长进行教育。在这样的状况下空谈什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好不会教的教师”,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你注意的话,会发现当前喜欢说这句话的人,不是官员,就是所谓的专家们,他们把别人在特定情势下讲的一句话,在不考虑具体情况下无限制地放大,好像只有这样才显示出他们对教育的关心。其实,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中国教育无法走出困境的悲哀。

我们渴望用科学来推进教育改革,摒弃政治口号式的教育改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8
什么样的学习有效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最近发现班上有名学生“M”,作业中的问题很多,一些别人不会出现的问题,他却经常出现,而这名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还可以,不知为何最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此,我最近在课堂学习中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一些观察。

【镜头1】

我在黑板上带领大家归纳、总结用小数表示的单、复名数之间的转换特点,随着总结的不断深入,一些原本还有些模糊的学生,思维逐渐地清晰起来了,慢慢地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抓手。此时,我一眼扫去,发现“M”也很认真地在听,在写,还时不时地皱皱眉,从他的学习情势上来看,他学的很认真,心想今天“M”或许掌握了一直没有掌握的名数互化的内容了。

可等到全班学生进行练习时,发现“M”的作业几乎还都是错的,并且,错的内容就是刚刚大家讨论过的错例。

【镜头2】

    M:老师,4.2吨=()吨()千克,为什么在吨的括号里写的是4,而不是4.2?

    师:这是一种什么单位之间的转换?

    M:(摇摇头)

    师:你看左边是?右边是?

    M:左边是吨,右边是吨、千克。

    师:左边就是什么名数?右边又是什么名数?

    M:左边是单名数,右边是复名数。

    师: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我们在课堂上是怎样总结的?

    M:忘了。

    师:忘了?

    M:嗯。

    师:把4.02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满吨,直接写成多少吨;小数部分不满吨,就转化成低级单位——千克。

    师:整吨的拿走后,还剩多少吨呀!

    M:02吨。

    师:怎么是02吨?

    此时,有一个孩子正好经过,接口说,这还不知道,不就是0.02吨吗?

    师:对了,整吨的去掉后只剩下0.02吨了,怎么把0.02吨转化成千克会吧。

    M:老师,我晓得,是002千克。

    师:什么,怎么会是002呢?你写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让我看看。

    M在草稿纸上写,0.02×100=002

    师: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M:哦!是1000,(改成0.02×1000=002)

    师:小数点怎样移呀!

    M:向右移动。

    师:向右移动几位。

    M:三位。(边说边指给我看是002。)

    师:第一个零是小数点移过的位置吗?

    M:哦!不是,是0020。

    师:整数前面的零有意义吗?

    M看着我,不说话了。

    师:课堂上我们早就研究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整数前面才写零,一般都不写,因为写了没有意义。你说应该写成多少?

    M:哦!20。

【镜头3】

学过取小数的近似数后,学生完成一些独立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进位过程中有些问题,方法基本掌握了。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M问题很大。

    生1:老师,M除了保留整数对的外,其他全错。

    师:是这样吗?

M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其实,在刚刚的学习过程中,发现M一动不动地在听课,好像很专心的样子,但没有想到却会是这样的效率。

【思考】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讲话,是不是就能一定把学习搞好呢?通过M这个例子,最起码可以看出,所谓的专心听讲、不讲话、守纪律,不一定能达到真正的有效学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学习是否有效,并不与这个人的一些外在的表现相关联。只有当这种外面学习的表现是因为内在学习的动机的自然流露时,外在的表现才能显现出学习状态的某些特征。那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呢?

一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里所说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了,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做作出来的,做作出来的积极性是被动的、应付式的,他不是学习者真实学习情感的流露。只有真正发自于学习者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有效学习。

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学习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体验过程,学习者只有在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脉络,才能体味到学习的三昧,才能把知识一点一滴地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那些蜻蜓点水式地学习,是很难把握所要学习知识的核心。

三是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首要。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点对点的学习,而是借助对某一个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以期达到对点所在面上所有内容的全面把握,这就是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把学习的内容作为学习重点,更要把学会学习的方法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才能真正到学习的目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8
随 想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每每看到媒体上报道,某某学生因为学校教育不到位,出现了不良后果,或是某某学生如果老师这样教育就不会出现那样的后果,等等,如此报道现在已不是个案了,成为某些媒体抓人眼球的热点。

姑且不说这些现象是否真的如此,但按照国外的一些惯例,如果你不是教育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你对教育现象的评价应持慎重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你不是专业人士,你能说出什么?人家这样做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试想,西方那样民主的国度里,如果真都如国人这样好对教育品头论足,西方人什么也不要做了,整天围绕着教育转都转不过来。为什么人家有那样健全的民主法制制度,却不对教育说三道四的呢?

这不能不说到人的素质了,要比人的素质,当前国人素质与文明程度大家都心知肚明,说白了就没什么意思了,但要比对别人的说三道四,我想我们的国民在世界上或许能拔个头筹。

就拿我们教育做例子吧,现在的教育除了教师自己没有话语权外,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说上个一二三四五来。今天此公来说不能这样,明天彼公来说不能那样;今天甲提出老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明天乙建议学校教育应怎样;如此周而复始,各色各样的人对学校的教育指手画脚。而恰恰就是这些拥有公共资源话语权的人,没几个是真懂教育的人,因而,他们的观点、言论中很少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正应了一句话,外行管内行,但你没有办法,当前的体制就是如此。

教育除了体制上处在一个尴尬境地外,还在社会群体中是个弱势群体,社会上随便一个什么人,只要没有满足他的教育需要,他就可以对教育进行横加指责,并且这样的人群不在少数。他们往往众口铄金,一个老师,一所学校,淹没在这样的吐沫中,还会有什么样的生存空间?教育还能有什么样的作为?

当前人们不是对教育不关心,而是关心的过了火,关心的让教师、学校无所适从了。而当下对教育的关心大多只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为追寻一些个体的利益。然而,这样的言论与关注度逼得教育正一点一滴偏离教育的轨道,正逐步地失去了教育的本真意义。

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少一些浮躁的心态,多一些务实、理性的思考,那将是教育的春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9
呵护“一点点”进步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案例】

前段时间考试,发现D居然考了45分,对他来说简直是破天荒。原因是,这孩子从一年级进学校以来,就有心理上疾病,不论什么时间他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家长为此伤透了心,能想的办法也都想遍了,仍然是没有什么起色,因而,从一年级开始,考试对他来说,只是写个名字而已。

然而,这学期以来,发现D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课间知道找朋友玩耍、游戏了,孩子们固有的孩子气从他的身上跳动起来了,快乐伴随着笑声时时挂在他的脸上。第二个变化是D从原本课堂学习与我何干的状态中,微微有些苏醒,上课有时也会跟着学习内容在转了,时不时给他指定的简单内容能顺利完成,虽然,时常在课堂上还是发呆、观望,但与原来的他比,已经是换了个人似的。其中有几件事更让人高兴。

    事件1:

    下课了,大家都去玩了,按以前D会坐在位置上发呆,可今天一下课,他高高兴兴地就从教室前绕到教室后,走近博的桌子。

    D:走,玩去呀!

    博:我作业还没有写好,等下子,写好了就去玩。

    D:嗯!好吗。

    当时,我正在讲台上理教学工具,无意中听到的谈话,如果是别人可能不值得注意,但D的行为让我感到既惊讶,又高兴。

    事件2:

    期中测验发卷子前,我对前一段时间一些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口头上的评价,其中,第一个评价的就是D。

    师:老师发现,这次考试最值得表扬的就是D了。

    生:(有些学生急着问了)他考了多少分?

    师:45分。

    这时,我发现下面一片嘘声,不少学生表现出的是嘲讽的神态。

    师:怎么,D的45分少了。可能与我们某些同学比分数是少了点,可与D自己比可就不得了了。你们大家有谁看过D以前能考这么多分。

    学生听我这么一说,口气缓和了许多。

    生1:是的,D比前考试好了许多了。

    生2:他现在也能经常交作业了,真有进步呀。

    师:希望大家今后多帮助D,多关心他,相信D的学习一次会比一次好。

    此时的D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我,小脸少有的红了起来,裂开嘴笑嘻嘻地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从来没有过的兴奋与腼腆笼罩他。

    事件3:

    D:老师,我和翀在玩,楠害我。

    边说着边用手比划着。

    师:你叫他不要害你。

    D:他就喜欢害。

    师:跟他讲,再害老师要找他了。

    D:嗯!

    D说完点点头跑出了办公室。因为,D是向班主任汇报,我不出声地看着他,对他表现出正常孩子的行为感到吃惊。

    【思考】

D,这个被医生判定为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孩子,不仅原有的病情没有进一步发展,而且,还表现出有向好的方面转变的迹象,实在是值得高兴。

学校里的孩子千差万别,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与D类似的人。如何面对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教育呢?我想这是一线老师最为头痛的事,因为,如果一个班出现一、二个这样的孩子,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业绩,因而,一些教师尽可能回避这样的孩子。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教育孩子,并没有说有选择的教育孩子,更何况教育孩子不能光看一个孩子的学业成绩,应把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对待D的。

首先,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引导同学从各方面关心他,尽可能地把他当成一名与大家一样的孩子来对待。课堂上,如果他在听讲,及时加以鼓励;如果他能完成我单独布置的作业,照样会得到与大家同样的激励——红五星;各种练习尽可能是弹性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及时交作业,总会找机会表扬他,没有及时交作业也由我单独来处理,尽可能让他感受到,在学校里学习不是一件让他感受更痛苦的事。

其次,帮他找到些许的快乐。由于疾病上的原因,D很少与其他人交流,因为他与别人交流时,不仅语言上有障碍,而且,不知道基本的交流方法。为此,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交流的机会,他能算出的口算让他说说,他能写出的算式让他写写,他能读出的数让他读读。每每看到他完成一件事后会心的笑,兴奋的劲头,由衷地为他高兴。

再次,淡化别人对他的负面评价。D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肯定会有人对他有很多的负面评价。对于其他人对他的负面评价,尽可能不去理会,并尽可能不让这些负面评价出现在D的面前。始终用一个对待健康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呵护着他健康地成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9
乘法分配律的问题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五·一”放假前进行了期中测试,可能是试卷的难度大了些,测试的结果不太理想,全班55人中,最高分98分,最低分45分,其中,90分以上的18人,80至89的20人,70至79的7人,60至69的6人,不及格的有4人。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应用题失分人不少,但更多的人在简便计算中失分最多,其中有关乘法分配律方面的失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出现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没有进行分配乘法分配律

    如:125×(40+8)=125×40+8

                  =5008

    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容,“一个因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再相加,结果不变。”不了解要把125这个因数分别与括号内的每一个数相乘,想当然地只乘了一个数。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只是个别学生,但也反应出了他们在此环节学习上出现了障碍。

    二、教条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如:275×98=275×(100-2)

           =275×100+275×2

           =28050

    这种错例产生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教材对于乘法分配律介绍的形式就是A×(B+C)=A×B+A×C,没有其他变式形式出现,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拓展,引入了两数相减的情况,但学生受习惯性思维定势的影响,总是认为只有两数相加的情况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这种习惯性的错误。

    三、缺乏乘法分配律灵活运用的能力

    如:4+4×378+121×4=4+4×(378+121)

                    =4+4×499

                    =4+1996

                    =2000

    从上面这个例子很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教材标准格式的基础之上,没有从标准的格式概念中引申出自己的理解。乘法分配律在此已拓展到三个算式间的问题了,如果宥于原有的理解,当然是无法来解决新问题,它需要对乘法分配律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才能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上题之中,如果把4+4×378+121×4改写成4×1+4×378+121×4,我想会有很多学生发现其中蕴藏的规律,既相同的因数为4,不同的加数分别是1、378、121,如果能这样想问题,不仅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在下一阶段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教学。

    一是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规范的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一些连套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题都不会的学生,他们一定对乘法分配律缺乏正确的认识,基于模糊认识基础之上的运用,当然是错误百出了。因此,当务之急是帮助这些学生从新理清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建立起相对清晰的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二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开拓学生的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虽然教材只对乘法分配律的标准格式作了要求,但任何一项学习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都有一个深化与拓展的领域,深化与拓展不仅是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的提升,更是学习知识必须走的一条路,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自我思维能力的必需。同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相信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会更加厚实,全面。

    三是个别辅导与整体教学相结合。由于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共性的,但更多的是个性的问题。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既能提高效率,同时,也能不影响正在进行的教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9
“蹲”下来思考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这段时间为了赶进度,课上的比较快。原因是这学期的教学时间太短,上课时间不到十五周,而人教版四年级的老教材教学的内容又多,如果上课的进度不快点,学期结束时课还没有上完,到时不好解释了。

可能是课上的快了些,这段时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

【案例】

昨天有两节数学课,第一节课把“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上完,第二节课接着上用小数表示名数,然而,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问题很多。

师:昨天的作业很多人都是错的,你们怎么了?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知道两个名数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就乱来,另一种是知道两个名数间的进率,但在小数点移动的过程中,小数点不知道怎么移,或是知道怎么移,但移的结果不正确。

下面的学生都不出声,一个个的看着我。

师:老师以为这么简单的内容大家应该没问题,怎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生:(个别学生)是哟,这还不容易。

当这几名学生说话时,其他人都用很陌生的眼光看着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是迷茫与不解。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内容还是有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新来学习一下。

……

【思考】

面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来思考,总感到不可原谅。心想,这么简单的内容还不会?可如果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光来思考出现的问题,你会看到另一个天地。

最近只考虑到如何赶教学进度,没有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站在我的角度来看是太容易,在习惯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没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这样的后果是教学进度赶上了,但却是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的。

在教学中我们到底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教学问题呢?

首先,要在心里“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样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这时,你一定会看到你平时很难看到的许多东西,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教学效果会更佳。

其次,要在行动上“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步前行。很多教学的内容,如果用成人的脚步来行进的话,相信走得很快,但如果用儿童的步伐来行进,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如果,你能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想出跨过阻碍的方法,比你站着指挥得到的效果好的多。

再次,要在情感上“蹲下来”,蹲在与学生同喜同乐的平台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老师能站在与学生同样的平台上感受着课堂的情感变化,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让学习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9
小事情中的大问题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现象1】

今天和昨天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根本不读题,甚至题抄了,但他在做题的过程中却未按照要求来做。

如: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要求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把相应的几个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但却有近六、七个人不是写成一位小数,就是写成三位小数,其中,有三人没有抄题,其他四、五个人都抄了题,我找了几个孩子问了一下。

    生1:(抓抓头,笑着说)没注意。

    生2:我以为是写成一位小数。

    生3:(很不好意思)我就那么写的。

【现象2】

这几天总有两位学生作业本没有及时交,大部分孩子每天布置的作业确实做了,但却没能及时的交上来,每天早上我改作业时,总会出现一、两个人悄悄地把作业本塞到我办公桌上,如果你问他什么理由,几乎百分之分地说,不是说昨天忘了交,就是说组长不收他的本子。

【现象3】

在昨晚的基础训练中有一道题,让学生看一看提供的几个数中,那些数的零可以划去,按照小数的性质,当然只有小数末尾的零才能划去,但却有不少孩子把其中的一个整数400后面的两个零也划去了,等我把这个内容在课堂上一讨论,他也知道不对,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却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现象4】

    师:改写与化简当然要用等号连结起来呀!怎么作业中许多人把它当成读数的形式来完成了。

    生1:老师,你没有讲哦!

    生2:是的。

    师:昨天让你自学时,难道没有发现这种书写特点?

    生3:我们只注意怎么化简与改写了,没注意怎么写的。

【思考】

以上的几件小事,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深究的话,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不少学生缺乏责任意识。虽然说孩子小,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了,但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及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还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不少孩子在家中连书包的都是由父母来整理,做作业没人监督就不做,不论有多少理由,都说不过去。

问题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作业中读题不认真,自学中学习不严密,可以看出,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凭着感觉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认真审题的习惯,主动思考的习惯,自觉倾听的习惯等,这些孩子正是在这些学习习惯上出了问题,每每总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这儿有事,就是那儿有事,对于因学习习惯上的原因出现的问题,如果不从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步培养,教学中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问题三,不少学生不会学习。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如果练习的内容与例题相类似,学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许多。如果出现与例题有一点距离,或没有形式上的联系只有内在的联系内容时,有一些孩子就会不知如何是好了。这种依靠模仿进行学习的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不会自己动脑子想问题了,面对出现的问题时总是机械的套用某些模式来解题。因而,缺乏思考的学习不仅是没有深度,更不可能会学习。

以上存在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薄弱之处,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改进,把可能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步消解掉,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49
你说怎么办?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早上拿着水盆去打水,经过教室窗口时,无意中瞟见好像有人正扒在桌上写作业,仔细一看,不对呀!他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对着另外一本基础训练在抄呀!等他一抬头,发现是侃。真想不到这个孩子还会抄别人的作业,难怪最近好像感到他学习上总有些不对劲,原来是这回事。

当时气得连水也忘了打了,此时,侃也看到了我,他一下子呆了,不知所措,我隔着窗子很气愤地向他打了个到我办公室里去的手势,一句话也不说扭头回到办公室。大约过了两分钟,侃怯怯地站在了办公室门口。

“侃,你过来。”

(怯怯地,慢慢地走到我桌边。)

“你为什么要抄别人的作业?”

“我,我……”

“我什么呀!你是不是在抄别人作业?”

不出声地点点头。

“你真有本事呀,现在连作业都抄别人的了,难怪这段时间发现你的上课心不在焉的,作业做的也一蹋糊涂。”

边说边拿出他昨天交上来的作业,不仅书写乱七八糟,而且作业中的问题也很多。

“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一题我不会做。”

“那你不知道向同学请教或问老师呀”

“我,我怕麻烦,就直接把妍作业拿来抄了。”

“这样你还不如不做,做错了作业没关系,你还可以订正,抄作业,抄对了有什么用,你还不是不会吗?”

“像这样抄作业,抄了几回了?”

“不晓得。”

“你自己怎么会不晓得?”

“大概有几回了。”

“什么时候开始的,都抄了那些作业,你说说。是不是以前就这样。”

“不是的,就这个学期抄了几回。”

“真的。”

“嗯!”

“老师一直以为你是个既聪明又活泼的孩子,真想不到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说怎么办吧?”

“不晓得”边说边眼睛红红地了。

“你做的事,你自己想出处理的办法。”

侃边摇头,眼泪在眼眶里打圈了。

“那好,老师给你几分钟的时间去门外想一想,想出办法再进来告诉我。”

由于急着改作业,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解决这件事了,不然等会上课作业本又无法做作业了。大约过了五、六分钟,侃流着眼泪又进来了。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抄作业了。”

“老师以前可相信你了,可你却让老师这样失望,我怎么能再相信你呢,你说是吗?”

“我保证再不抄了。”边说边流泪。

“男子有泪不轻弹,流泪算什么男子汉呀。”边说边帮他揩眼泪。

“以后当然是不能再抄作业了,那今天发生的事你说怎么办呢?”

“老师,我把作业抄十遍。”

“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师不喜欢让你抄作业,更不喜欢抄多少遍。”

“老师,你说怎么办呢?”

我故作高深地不说话了,侃一看我这样就急了,说。

“老师,你不会找我爸爸来吧。”

“你说呢?”

侃看着我,本来已经停止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老师还是希望你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不然你就得听我的了。”

“我真想不出来了。”

“那好,现在马上就要上课了,你今天回家后好好想想,找出满意的解决办法,明天告诉我。如果明天你还想不出来,我就想一个办法了。”

“老师,你不会叫我爸爸吧。”

“现在你去上课吧,明天再说。”

侃很不开心地离开了办公室。

说实在说,我一直都很喜欢侃,这孩子上课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虽然,时常在课堂上搞一些笑话,但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不知为什么,这一学期来,这孩子上课也没什么声音了,作业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大了,作业书写的都认不出来了。这个孩子这段时间变化太大了,我开始还只是以为孩子长大了,这是自然现象,想不到是另有原因。

不能让侃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了,有必要对他近一段时间的一些行为当头棒喝了,该是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了。今天让他回去想一想,就是希望通过让他冷静下来品味一下自己酿造的后果,给他增长一些教训。

明天到校后,如果他还没有过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会找一件事“惩罚”他,要求他帮助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那位同学有进步了,他的“惩罚”就结束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0
用尺量面积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前不久参加一所学校的校际交流活动,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一开始,通过一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面积的概念,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单位,教师通过看、比、摸、想等方法,让学生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了一些认识后,接着进行联系生活,在具体运用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镜头1】

    师:大家猜猜黑板有多大?

    生1:2平方米。

    生2:4平方米。

    生3:……

    师: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量一量。

教师拿出一把米尺,准备量黑板的长度。因为教师已在黑板的右上角画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此时,我发现老师迟疑一下,可能是感到一个人米尺不太好拿,再加上如果有学生参与可能更能体现量的真实性。因而,邀请了一名同学上黑板来帮老师。

接下来,教师与学生合作,老师带着学生沿着原来黑板上所画的正方形最下面一条边,量一次问学生一次。

    师:几个了。

    生:1个

    再量一次,又问。

    师:几个了,

    生:两个。

    师生合作从黑板的最右一直量到最左边,用米尺量了三次。此时,老师告诉学生。

    师:黑板大约有3平方米。

    下面的学生没有一个提出疑义,师生均认同这种量面积的方法。

【镜头2】

    师:大家现在猜测一下你的课桌有多大?再量一量,课桌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绝大部分学生马上拿出的直尺,用尺沿着课桌的长边一路量下去,很快有学生说面积是几厘米。

【思考】

用米尺能直接量出面积吗?肯定是不能。其实,这位老师也不是想用米尺来量黑板的面积,而是想借助画在黑板上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来测量黑板的面积,但黑板上的正方形不能拿着去量,只好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是几米,从而推导出黑板有几个1平方米。

然而,这些想法都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学生无法感知,教师在活动之初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老师为了急于得出结论,而忽视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交待环节,从而让学生误以为可以用直尺量面积,出现了练习中许多直尺量课桌面积的现象。

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这种教学行为呢?

首先,教师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眼光来考虑问题。一些对于成人来说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与道理,在孩子看来往往是不可理喻的。正是我们成人能把量的过程中的一米看成量出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而在学生的眼中,你只是用米尺量了一米长的线段,他们根本没有与原黑板上的正方形建立起相对应的关系。从而,让他们错误地理解用尺能量出面积的大小。

其次,学生没有1平方米大小的清晰表象。教师在教学1平方厘米时,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到大小;在教学1平方分米时也是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进行的,学生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在教学1平方米时,教师只是在黑板右上角画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虽然也直观,但与学生有距离,学生的感知一定是模糊的,形成的1平方米的表象自然两样也是模糊的。此时,你用米尺来量面积,反而容易让他们把米尺与1平方米之间建立起联系。

再次,教师的心中没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正因为有这样原因,课堂不是老师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成长历程的舞台。然而,老师在教学中只考虑到怎样实现自己的教学设想,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只照自己的想法走,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跑,跑对了路还好,一旦跑岔了道,就会出现用尺量面积的问题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0
给数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今天上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节了,第一节课就是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及角的有关知识。学生对于线段、射线的一些特征没有疑义,但对于直线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案例】

    师:大家看黑板,老师画的是一条直线,直线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的长度是无限长的。

    生:无限长有多长?

    师:无限长呀,就是很长,很长,没有办法量出来。

    生1:老师,我知道,是不是就像宇宙一样,无限大?

    师:无限的意思有点像,但不是像宇宙那样大。而是长。

    雪:不对,不对。老师,你画在黑板上的直线不就那么长吗?

    呵呵!我们班的小问号找上了。

    师:怎么不对?老师只是画了直线中的一部分,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继续画下去呀。

    雪:我还是认为不对,黑板上的直线量一下就知道是多长了呀。

    生2:老师不讲了吗,只是为了表示直线,画的一段吗。

    雪:我感到不对,老师,你说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可在黑板上它都有呀。

面对雪的提问,我一时真不知如何解释,教材对于直线只有一些直观的定义,并没有下一个科学的、规范的数学定义,同时,这种用局部代替全体的思想方法,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大了些,不能理解也在情理之中。

    师:老师举个例子,你来试试。你看过一些介绍宇宙知识的图片吧?

    众生:看过,看过。

    师:图片就那么大,怎么能说宇宙无限大呢?因而,人们只能借助想象来思考宇宙的大小,从而发现它是无限大的,是这样吗?大家闭目想象一下,宇宙有多大?

    生:嗯!真的很大耶。

    师:我们认识的直线,就好像是数学领域中的宇宙,我们只能抓住它的一部分来进行分析,至于它到底有多长,只能借助大家的小脑袋来想象啰。你想它有多长,它就有多长,你说这不是无限长是什么呀!

    雪:原来是这样呀!学数学也要想象呀。

    师:当然啰!不过不是一般想象哟,需要能根据一定的规律展开想象,同学的思想一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你学习数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啰!

    师:现在我们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一条无限长的直线是怎么?

    一分钟后。

    生3:哇!真的很长、很长耶。

    生4:我想到老长的一条笔直的线。

    雪:老师,直线真的无限长,我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它的“头”与“尾”。真有意思。

    【思考】

今天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是小学生在学习一些抽象的几何知识过程中经常有的现象。虽然,小学的许多几何内容可以借助教具来进行一些客观的演示,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思考的表象,但有些教学内容是无法进行客观演示的,比如,今天认识直线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典型无法直观演示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能见到的都是线段,根本找不到一条直线来给学生作为学习的参照物,如果用线段作为认识直线的参照物,学生必然认为直线与线段是同样的,有一定的长度,有相应的端点,而事实上,直线与线段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长度具有无限性。而恰恰是这个无限性,学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对于教材中直线是无限性,学生往往都持怀疑态度,这必然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直线概念。因而,小学学习一些非客观存在的数学问题时,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想象可以弥补现实与理论之间的鸿沟。我们认识的一些数学知识并非都能在生活之中找到它的原型,有些都是通过高度的抽象后浓缩成的结论,面对这样的内容,如果在教学中不设法找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是无法理解那些浓缩后的知识结论。

2. 想象能生成逻辑思考的“表象”。小学生的学习往往都建立在具体、直观基础之上,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但如果总在些基础上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无法得到质的飞跃的可能。如果借助一些有限的想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重组生活中的一些经验,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表象,这不仅可能,更是儿童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想象能激发儿童发自内心对数学的喜爱。数学的学习相对一些其他学科来说,单调了些,因而,很难有学生能对数学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通过一些数学的想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规律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到自己有驾驭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体验到想象带来的学习快感,因此,而生发的数学情感自然会深刻而又持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0
数学课上的“打比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虽然,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却喜欢在教学中用“打比方”这一通俗形式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一、借助比方,渗透思维模型

如最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由于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很多孩子无法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课堂上流露出来的都是一些疑惑的目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一个有关平均分配东西的例子。

    师:如果你妈妈把买回的4个苹果都给你弟弟,你有没有意见。

    生:(有生笑着说)当然有意见,为什么不给我?

    师:这样分配公平吗?

    生:不公平。(很愤愤地说)

    师:生活中分配东西要公平,同样,在数学计算中也要注意公平,如果你在乘法分配律的使用过程中,只把因数分配给第一个加数,你说你“公平”吗?

    生:对后一个数是有点“不公平”。

    师:既然这样,以后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要注意公平哟!

    生:嗯!老师我知道了,要分配公平!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比方,但却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感知度,为他们质性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生活模型。从昨天的作业来看,正向运用乘法分配出错的学生少了许多,可见打比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运用比方,解释数学现象

有些数学现象,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好理解,但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却是一个很复杂的内容。

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为了解释交换律的特点,我让坐在第一组第一排的两位同学互相换了个位子,问学生。

    师:他们俩现在是第几组?

    生:第一组呀!

    师:他们俩坐第一组第几排?

    生:还不是第一排吗?

    师:大家说他们的位子虽然变了一下,但所处的组及所坐的排数变了吗?

    生:没有变呀!

    师:其实,乘法算式中交换的两个因数也与他们俩一样,(有生笑)虽然看上去位子变了一下,但其结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解释方式,很多学生对交换的理解更进了一层。同时,此时对交换律的理解不是建立在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基础上的,而是从他们最柔软的情感切入的,这样的解释更容易入他们的心。

三、依靠比方,解决数学问题

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一定的抽象性,都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数学问题之中发现内在的联系与规律,这应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很难从诸多的数学问题中发现规律与特点,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地通过一些打比方的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把握问题的核心。

如进行25×78+23×25-25时,虽然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基本知识,但乘法分配律只是对求两道乘法算式的积进行的讨论,对于这种又多出一个的数,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如果能从某个角度适当加以引领,学生的思维可能瞬间就会有一个提升。

    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班有多少人?

    生:68人。

    师:去年有多少人?

    生:54人。

    师:今年有多少人?

    生:56人。

    师:老师现在上课的方法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吗?

    生:没有呀!

    师:那就说明,老师面对68人也好,54人也好,56人也好,都是用的同一种方法在教学,不论人数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吗?

    生:当然啰。

    师:那运用乘法分配律也是如此,只要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条件都可以运用,不论是两道乘的,还是三道的;也不论是加也好,还是减也好,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

    生:哦!我晓得怎么做了。

可能我打的比方不一定贴切,但从某些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向、方法,相对而言,学生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了许多。

综上所述,数学课上多运用一些比方,可以让生硬、生涩的数学知识糅合进一些感性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与数学进行柔性的接触,为他们学好数学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0
为什么“懵”了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这几日学习小数名数的互化,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个内容学生容易出问题,往往学习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果然与我的设想相同,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现象1】

昨天的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中,其中课堂作业全部做对的人不到20人,家庭作业中(基础训练中的作业比课本上的习题难度大了许多)完全正确的人更少,只有不到10左右。大部分学生都在名数的互化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不知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如何转化;另一种是对于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的进率不太清楚,从而出现问题。

【现象2】

    师:大家知道怎样把一个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吗?

    众生:知道,用高级单位前的数字乘它们的进率。

    师:那如何把一个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呢?

    生:用低级单位前的数字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师:这么看大家对如何进行名数之间的转化没问题呀?我们来做个练习试试。

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上名数之间互化的八小题,很快学生基本完成了,经过检查发现,仍然只有一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现象3】

    师:铭,这个内容为什么不会?(他写成0.001千米=(0001)米 )

    铭:哦!写错了。

    师:错在哪儿了?

    铭:嗯!……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铭:(抓抓头不说话了。)

    师:你说说这是一种怎么的转化?

    铭:千米到米。

    师:是什么样单位之间的转化?

    铭: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转化。

    师: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呢?

    铭:用数字乘进率1000。

    师:那怎么算呢?

    铭:移小数点就行了。

    师:你移一看。

    铭动手移了移,移成了0001。

    师:你看整数前面的写0有意义吗?

    铭:(摇摇头)

    师:整数前面的0我们一般都不写,以后可记住了。

    铭:(点点头)

    不知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思考】

小数名数互化的问题,我已教过五轮,教学的内容没有什么变化。虽然,在教过的五轮中尝试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但发现最终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时发现当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可一旦进行一些变式练习,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一学到这个环节就出现问题呢?结合自己几轮的教学,发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教材编排考虑不周全

虽然,小数名数的互化内容很少,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分析教材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着很多的难点。

难点一:要进行小数的名数互化必须要有“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为基础,而这一内容就在前一课时完成的,很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此时马上要求他以此为基础学习新的知识,必然有难度。

难点二:单、复名数混合,让学生无法找到一种适合的解决策略。

难点三:多种名数单位的进率变化,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正是把如此多的难点混合在一起,很多学生一下子都“懵”了头,一时摸不到北了,自然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此前整数中关于名数互化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学的比较顺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的教学内容只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只要掌握各名数之间的进率就行了,其他都是学生已掌握的内容。

二、教学安排不尽合理

由于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少,按照教参的要求只需要三课时就行了,然而,三课时只能针对各种名数的转化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简介与学习,很难有时间对其中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势必会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了,而教学效果没有达成,学生学的更多的夹生饭,似是而非,没有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小数名数之间互化的认识结构,没有发展他们对名数的认识水平。

三、学生之间的差异大

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内容,或一些按某些模型套用来解决的问题,它们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范式,按部就班地去做,一般都能顺利地解决相应的问题,而此环节的内容,由于变化大,一下是单名数之间的互化,一下是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一下又是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一下是缩小,一下又扩大;一下小数点向左移,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如此变化的情况需要学生有清晰的思维作背景,而那些思维模糊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无法适应了。

针对出现的这些情况,我准备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调整教学。

一是放慢教学进程。虽然教学时间很紧张,但如果学生在此环节出了问题,对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影响很大,它会直接影响以后教学的进程,与其急于求成,不如慢慢让学生消化。

二是分解难点。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一一分解,当每一个难点都被一一突破时,整个名数互化这一难点也就自然解决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0
选学题引发的思考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年26日



原人教社修订版教材中,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特殊的修订,其中,在每一个练习后面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选学题,是最醒目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说明,编写者、专家们的出发点是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希望在保证孩子们数学基础之上,适当安排一些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练习,从而让一些在平时学习中“吃不饱”的孩子有一个发展的机会。



面对教材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作为一线的教师,只要是认真备课的老师,都能领会编写者的意图,都能把握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展开尺度,应该说根据教材的这种安排方式,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敢,也无法按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展开教学,原因很简单,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不论你是公开反对,还是承认也好,仍然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自然考试成为学生之间竞争的唯一方式,同时,分数也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系,如何备考自然也就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话题了。



由于根据修订后的教材要求,选学内容是不纳入各种考试的范围之内的,但作为各级的出题者,往往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想法,通过考试把学生考出个三六九等,把教师考出个三六九等,似乎不这样出题,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不这样出题,就无法体现考试的份量。



这样一来,可苦了孩子了,同时也苦了老师,因为,一份试卷要想考出个三六九等,必然会出现一些偏、难之题,而这些考题往往都与教材的选学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试想如果孩子连书本上的选学题都不会做,再遇上试卷上的难题不就更不会做了吗?为此,老师对书本上的选学题不敢怠慢,每每遇到这样的题会集中精力,一点一点带学生攻关,虽然有一些孩子理解了,但更多的孩子却越来越糊了,有些人甚至连基础的东西都不会了,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正在这种错误的导向指引下,一点一点的消失,上数学课一步一步地成为他们讨厌的一件事。



面对当前课堂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这一现象,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急在心里,却又无力回天,因为它的现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按照这种考什么,教什么的导向走下去,必然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死胡同,会把小学数学教育引向一条不归路上。



因而,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过于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走出一条能够真正地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的评价之路,从而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真实动作起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1
变化中的……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月22日







今天下午一到校,我又开始了作业批改,由于学生人数太多,虽然整个下午都没有课,但近三百本作业要在两节课内改完,一点也不敢马虎。好在我做事的手脚比较快,每天还能应付的过来。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孩子们,对做得全对又书写认真的作业,我都会给他画上一个大大的红五角星,孩子们每每拿到作业后,发现自己有红五角星,往往都兴奋不已。今天在改作业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两个班中总是那些平时认真的孩子能得到红五角星。但在给一本书写非常认真的作业打上红五角星后,总感到这本作业有点陌生,心里想这会是谁的呢?翻到封面一看,让我大吃一惊,竟然是三0四班小伟的,真是想不到,平时作业一贯书写的都认不到的小伟会写出这么漂亮的作业。他一改前面作业书写上的乱涂乱画的习惯,也改变了原来不按行写字的习惯,每行的字写的清秀而又整齐,干净而又整洁。对于小伟来说,能把作业写成这样,简直是飞跃式的进步。



同时,我从他的书写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心境越来越平和了,原有的烦躁、不合群的性情有了一些改观,我真为他这样的变化高兴,不仅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红五角星,而且,在下面还写上了有进步的批语。



第一节到他们班上课时,不仅表扬了小伟,还特意把他的作业拿给大家看,同学们惊讶、羡慕、鼓励的目光,让小伟兴奋地小脸通红。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再也见不到他好动、无所事事的表情,整节课都是那么专注和投入,课堂与课后的作业虽然还有些错误,但书写的认真而整洁。



小伟变了,相信他今后会越变越出色。







最近一段时间,两个班拖拉作业的孩子增多了,原来两个班只有一、二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偶尔拖拉,现在每个班都有一、二个人经常拖拉作业。其中二班的小义是最为典型的一个,这个孩子是二年级时变相留级到这个班的,当时他原来的数学老师说,实在不好意思,给你们一个“宝贝”了,由于学生太多,当时也不怎么在意,再加上二年级他已学过一年,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也还过得去,不曾想自从升到三年级以来,他的问题就越来越大了,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兴趣、父母期望高但无法及时督导、个人的理解能力有限、课堂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辅导等,再加上三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他学得非常吃力,平时作业很少有能按时完成了。为了减轻他的学习压力,我经常要么是让他有选择的做一些作业,要么就是让他推迟交作业的时间,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不能完成作业,如你让他把白天未完成的课堂作业带回家做好后第二天交来,但到了第二天,找他要作业,他还是个空本子。



面对这个孩子,我真不知如何是好,看孩子的样子怪可怜的,你想别人作业做完后高高兴兴地去玩了,他却永远也没有那个日子,他付出的不可谓不多,但收获却几乎是无,我真为这个孩子今后的成长担忧,真不希望看着他一步步地与大家越走越远。孩子的信心在失落,兴趣在消失,我该怎么办?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1
相信孩子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月21日



【案例】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小组间的竞赛,看哪一组完成三题作业全对的同学多,好不好?



众生:好!



师:不过,为了公平我们必须遵守一些规则,一是每位同学必须独立完成;二是作业的时间是十五分钟;三是必须由老师批改过才能算。



(孩子们很快就进入到竞技状态中,除了偶尔有孩子读题时无意中读出声外,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在学生中一边走一边观察他们作业的情况,不时地对有困难的孩子加以指点,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孩子们的作业陆续都做好了,争先恐后地要我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平时很少能完成作业的孩子,今天却能把作业全做对了,我对他们产生了一些疑惑。)



师:小凡,作业是你独立完成的吗?



小凡:嗯!



师:做作业可要自己独立完成,不然可是违规哦!



生1:老师,他做对的不算,他肯定是看别人的。



生2:(与小凡一个组)你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



小凡:(很委曲地说)是我自己做的,不相信你问小叶。



小叶:老师,今天的作业是小凡自己的做的。



生3:(坐在小凡的后面)老师,今天我看小凡做作业时很认真,一下都没有讲话,也没有看别人的。



师:(摸摸小凡的头)今天小凡真不错,以后如果都像今天这样,你一定学得比谁都好。



(蛮以为小凡会兴奋地不能自已,但想不到小凡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无精打采的。)



【反思】



可能是每天的不断重复的教学工作,麻木了人的情感,眼中的孩子有意无意之中总有一些不同。对于平时学习态度认真、课堂学习积极、成绩优秀的孩子,给予的肯定关注更多些。而对那些平时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儿有问题的孩子,给予的肯定关注少得多。虽然,我一再要求自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位,今天课堂对小凡的教学行为值得反思。



孩子在学校中我们应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我想最起码我们应把孩子当成一个与我们一样平等的人来看待,教师应尊重孩子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呵护他们时时闪现的进取心。可能很多人都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其实,你的想法错了,孩子虽然小,但他也有思维,他会在老师的言行中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理,如果我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无意之中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苦涩的坚果,一颗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之果。



正因为我们当老师的无意之中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慎言,特别是不要轻意地批评或打击孩子。尽可能地相信孩子,因为老师的信任,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安全感、成就感,同时,也可以满足孩子们积极的情感体验。虽然,有时可能孩子会用自己的某些行为欺骗老师,但面对你真诚的信任,一次、二次之后他再也无法用自己的虚假来面对的你的信任了,作为老师,你可能失去了一次、两次的教育机会,但换来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心态,这是教育的最大收获。



相信孩子,孩子会给你带来工作的乐趣;相信孩子,你会给孩子插上飞向未来的翅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1
课堂上的困惑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月20日



【案例】



……



师:大家看一看老师是怎样画线段图的。(教师边画边介绍线段图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画线段图时应注意的地方。)



师:怎么样,画好线段图题中的数量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吧。大家会不会画线段图?



众生:(不怎么出声,神情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画出“做一做”中第一小题的线段图?



(学生动手在随练本上画了起来,我也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发现不少学生线段图画得不合要求,有人甚至不知如何把相应的数量对应起来,不时地有学生问东问西的。)



生1:老师,这题我会做,但我不会画图。



生2:我最不喜欢画线段图了。



生3:画线段图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想好。



生4:这样的应用题我都会做,就是怕写小标题和画线段图。



……



【反思】



应用题的教学在原教材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很多孩子往往一遇到应用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我想这不仅与原有教材的编排思想有关,更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个学期都分门别类地安排了一些应用题的学习内容,并且各内容之间既相互衔接又各成一个模块。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是以某一模式为代表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这些应用题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开发他们的思维,不如说是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习解题的技巧。因而,在整个的编排中很突出解题技巧的运用与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传授最多的是如何解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掌握的也是如何解题,双方的教学重心由发展思维转向到掌握解题技巧上来了。



可能正是由于我们对应用题这种理解,我们不断地演绎着教材中的解题技巧,把教材中的每一个与解题有关的技巧吃透、用透,而我们教师在这样的整个环节当中,都是以一个成人的思维在进行思考,从数学这一科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想到我们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可能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驱动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写出计算时的想法(小标题),理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理性地认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为这样一来孩子的应用题就学好了。



然而,事情的结果恰恰与我的出发点相反,虽然一部分孩子初步掌握了线段图的画法,但也就是个依葫芦画瓢,变化一下数量关系还是不会。还有一部分孩子本来能完整地理解题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给我这样一折腾,反而出现了许多不该应有的错误,自己原有的思维给扰乱了,没有收到我预想的学习效果。



面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想在下一环节的应用题学习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诱导和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但不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一些强制性的统一,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路会更宽一些,想法会更多一些,或许学习的效果会好一些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1
星期一现象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月19日



【案例】



早晨,我刚到校,打开办公室门不久,陆续就有学生进来交家庭作业,与往常不同的是,小组长汇报的多了。



生1:老师,何慕作业没有带。



师:她作业都没带?告诉她中午带来吧。



我这句话还没有结束,又有小组长来汇报,不是这个没有带作业,就是那个没有带口算题卡。陆续算来,在三0四班一个班中就有七名学生作业或其他学习用品没有带来。



【思考】



为什么学生总是星期一作业忘记了的人多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有一个笑话说“每天起的最早的是我,睡的最晚的还是我”。孩子们每天不仅在学校里要完成很多的学习任务,回家后还是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很多孩子一天除了吃饭与睡觉,很少有玩的时间。如果家长再给孩子额外增加一些“营养”,孩子们的时间就更紧了。而孩子生来具有好动、好玩的天性,虽然每天的学习任务把他束缚得紧紧的,他也会想方设法地找机会玩,这样一来,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想投入到玩中去。周末时节,大家都在放松休息,你却让孩子在完成作业,他当然不乐意了。



其次,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社会对教育的导向存在问题。虽然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开展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很难落实的。社会主流评价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以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在当前这种状况下你要想取得好的分数,光靠你把课上的好,学生素质再怎么提高都没有用,你必须大量的做题,只有在大量做题的基础上,你才能够让学生熟能生巧,才能让学生掌握应有的解题技巧,才有可能在各项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而,每天的大量作业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了,放假更是作业的集中时间,大量的作业与有限的时间必然产生矛盾,无法及时交作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再次,家校教育上的脱节。由于当前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与独特的地位,很少有家庭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上的教育,这样一来,孩子们到学校的时间里,由于来自群体与外界的压力,他不得不克制自己的一些为所欲为的习惯,基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一些在校的日常学习活动,一旦脱离了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孩子身上的一些尚未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转瞬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父母再一味地依从孩子的要求,放纵孩子在家的行为,周末不做作业也就很正常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1
准备公开课的体会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齐胜利



2005年12月15日



由于今年学校提出要搞一个教学开放周,安排我上一节公开课,这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准备今天上的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体会。



首先,备课上的体会。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我还在使用人教版原统编教材,相对来说教材的内容与当前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有些距离,再加上准备上课的内容又是应用题的教学,在处理教材时有些棘手。当时想如果完全演绎教材的话,可能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学生掌握得可能不错,但可能通过这节课会给人传达出一些错误的信息,说得与做得不相一致。如果抛开原有的教材,另起炉灶的话,又与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有差异,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在思考再三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些折中的办法,即借用学生身边的“事”穿上算理的“衣”,通过学生在运动会中的具体情境展开教学,从而在这一现实的大背景下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



其次,课前准备的体会。我上任何公开课之前的准备工作都由我一个人来进行,如预案的设计、课件的制作、课堂中的材料等。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就是在备课,不仅仅是在纸上备课,更重要地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备课,通过自己这样一个反复思考与准备的过程,自己对要上的课基本能做到心领神会了,虽然这样一来自己会增加很多的事,但这样做我个人认为值,它让你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把你粗线条的思路打磨成具体的教学步骤,又能让你从教学的细节中跳出来看待将要展开的教学。可以这么说,通过这样的准备再走上课堂,我感到自己的底气足一些。



再次,对课附加东西的体会。由于这一次的开放周是面向全区所有学校的教师的,不少上课教师的压力都很大,生怕把课上砸了,如果上砸了不仅自己没面子,而且对学校的声誉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说我对这些问题一点也不考虑,那也是假的。但对我来说,课上的好坏已不是最重要的,我的目的是想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活动,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追求自己的教学理想。



好的课堂教学本来就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我们的教师就是在不断追求课堂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因此,面对课堂我想思想单纯一些,工作扎实一些,准备充分一些,远远比采用其他方式达到所谓的课堂效果好得多。



最后,上课心态上的体会。可能是我上各级各类公开课的次数多一些吧,在所有上公开课的教师中,应该算我最轻松了。一则是我上的次数多,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经验自然也就多一些,那种上课前的紧张情绪几乎没有;二则是我的外在压力最小,因为在上课的教师中,只有我是一名教师,其他人都是学校的各级领导,他们都有不同的外在心理负担。因而,在上公开课的前几天我照样是每天都在做我该做的事,没有一点儿要上课的样子。可能正是由于我抱着这样的心态走进了课堂,孩子们才愿意与我交流。



每一次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一次次的公开课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它一次次让我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2
公开课趣事







童言无忌,在这及课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这节课是"认识钟表"。请看几个精彩片段:

(1)老师让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钟表,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数字!有正方形!有很多针!有表针!有时针!有分针!有四根针!还有小点!有秒针1!......

我没有想到的是:4根针,仔细观察旁边的学生的表,可不,除了常用的3根表针,还有一根定时用的。

(2)请大家一起拨出6时:

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的表针拨不动了!

另一位说:老师,我的表本来就是6时!

(3)老师出示一幅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小明在干什么?(是小明在上课的情景)

回答:小明早晨在举手!

不!是小明早晨8点在举手!

(4)大家观察中午12点时,两个表针是什么样的?

有一个说:并列的!后来无论教师怎样启发都回答:并列的!

老师只好纠正:这叫重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2
我和数学







最近,我为了寻找自己教学的不足,更好的上好数学课,于是在班级里搞了一次小调查,题目是:我和数学,让学生不记名的写出自己的真实心里,下面就如实的把学生的心里话呈现给大家,以共勉。

A同学:我喜欢数学,我觉得数学学起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也觉得很轻松。我认为老师最好把初中的运算符号给我们讲一讲,例如,上教育论坛时会遇到除号用“/”表示,原来我就不知道。

B同学:我很喜欢数学,因为数学课我觉得很快乐,跟别的不一样,我上英语课时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不喜欢英语。就是我觉得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再慢一点就好了,我有点跟不上。

C同学:我对数学有时喜欢,有时烦,因为有时我学数学就象是玩,特别是老师讲的按规律填数或是有顺序的思考这类题目,我觉得很有意思;可有时就象是要抄一百遍数一样没意思。有时老师讲作业上的错题,我还没改完,老师就讲下一道题了,希望老师以后再慢点就好了 。

D同学:数学对我来讲很有用,有一次我去买菜,豆角2.5元1斤,我买了4斤,本来是10元钱。可却主动给人家12元钱,竟把2.5×4=10当成是2.4×5=12了,真糊涂,以后可要好好学数学!

E同学:我一、二年级时,很讨厌数学,现在我觉得喜欢上了数学,可能是因为老师的讲课方法很好的原因吧?别的同学都说我的数学不好,但我仍努力的学这门功课,我决心学好数学!

F同学:我觉得学数学不累,因为学数学很开发智力,难道开发智力还累吗?我觉得只会越学越聪明,老师您说呢?

G同学:我对数学很感情趣,老师也不错,学数学很简单,看你去不去学,我有时听课就提不起神来,不知道怎么的,总是胡思乱想,等老师讲完了,神才回来,不过以后我会提起神来的,请老师放心。

H同学:我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简单,还动脑筋。跟主课比,我喜欢语文,也喜欢数学,最不喜欢英语,因为数学作业是最少的了,也是最灵活的一门课,所以我喜欢数学。

I同学:数学,让我觉得上课很快乐,很轻松,张老师讲得特别好,不是吹捧老师,她讲得真的特别好。比如,遇到例题时她会举一个好玩、有趣的的例子,有时上完半节课还让我们稍稍放松一下。我觉得学数学并不累,就是遇到难题时请老师慢点讲,有时太难的题我总是跟不上,或是听不懂。

J同学:我觉得数学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所以我爱数学。其实数学真的很有意思,你只要去理解题意,就知道这道题的大概意思了。在我心里数学是相当主要的了,我们的张老师人张得~~~,课也上得也不错,每当上数学课时,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数学课很好玩。

K同学:我认为数学比语文要稍累点,上课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枯燥、乏味,我觉得老师讲课的时候还可以再幽默一点,让我们在课堂上高兴之余可以得到知识。不过,让我高兴的是,我们不会的题,只要问老师,老师都会认真的给我们解答,一点不含糊。

L同学:我觉得数学的感觉很好,比语文和英语多一点。老师讲得课很好,听起来不累,老师遇到重点就慢一点讲,不重要的就快讲,让我们听起来不累,我非常喜欢数学,也很喜欢这个老师。老师讲完书上的题还会给我们讲课外的题,让我们开发智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2
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节课我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示,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灵活掌握和应用,我说;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好吗?(好!)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分数:8/120,让同学们接着写与它相等的分数,每人写完后讲解自己是从哪一个分数如何变化来得,同学们非常感兴趣,我要求写到第10个分数的时候,要回到第一个分数,同学们小心翼翼的写着,总担心自己回在第9个分数的时候回不到原来的分数.

下面是同学们;8/120=160/240=2/3=18/27=20/30=60/90=6/9=2/3,这是第八个分数,有的同学说;老师,不能写了!有的同学说能写,我让两种说法的同学各自说了自己的理由,这个小争论平息了,接着一位同学写的是:12/78,这是第9个,我说;下一个数应该回到原来的分数8/120,大家看能否回来?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接着我让同学们讨论到底能不能?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大家一致同意;能回来!我总结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回到原数,大家再看看有哪些方式能回到原数?接着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回到原数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感知知识是真正的相信学生的方法,在这一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引导!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2
数学运动会







记得上师专的时候,参加过一个数学系搞的“数学运动会”,今天忽然想起,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了一次,效果不错。

今天讲授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这部分知识对一些后继课程如:分数的通分、约分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搞了这次数学运动会。

运动会记实:

利用下午的看护课时间

所用时间:25分钟

运动会规则:

把全班分为8小组,按照原来的座位,每列6人,首先,当教师宣布开始时,由前面第一位同学写好一个分数,接着传给后面的同学,要求每一位同学写的分数都要与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一直这样写下去,轮到后面继续向前面传,一直到教师宣布结束为止。

最后看哪个组写出的不重复的分数多。现场一片沸腾,一位同学写,其他同学不由自主的给同组的学生加油:***,快点!***加油!有的同学眼睛盯着同伴,蹦着、跳着。。。我这个导演只管看热闹了,约10分钟,我宣布比赛结束,各组标上自己组的编号,交给了我。

总结:看哪个组写得多,质量高,分数简便。我的总结语是: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都很优秀,老师从来没有见到同学们为了学习数学所表现出的如此高的热情,老师都被大家感染了!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刚才写分数时,为了加快速度,都想了哪些办法?有的说;我把分子、分母同时乘10或是除以10很快!还有的说:我遇到个位是2的就乘5,遇到5就乘2,还有的说:我一般不选择太大的数。。。我说:同学们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是跟着别人的分数乘以10、乘以10...最后把数变得很大,但有的同学很聪明,接着除以100或是1000就又变回来了。。。明天我们还有一次这样的运动会,但是题目变了,是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大家回去作好比赛的准备。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蹦着跳着离开了教室......我的心里好轻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2
一支香烟笔的故事







我有一支笔,形状非常象一支香烟,白色烟卷上部,有着兰色的烟嘴。有一天上完课,我故意在讲台上用吸烟的样子用手指夹着我的那支笔。不出所料,有几个同学偷偷的观看,还有的同学窃窃私语...我看时机到了,就对同学们说:“大家愿意的话,和老师做个游戏好吗?”同学们高兴坏了,异口同声的说:“好!”那大家猜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烟?钢笔!油笔!口红!...”我于是把笔帽打开,一部分同学们喊着:“我猜对了,是钢笔!老师,在哪买的?多少钱?”我说,老师不能马上告诉你,大家先猜猜它的价格......我们共同做着下面的游戏:“10元!”,“多了!”“8元!”,“多了!”“5元!”,“对了!”接着同学们说:“老师这回可以告诉我们在那里买的了吧?”我说:“不行,那要看看大家能否用你们刚才猜的3个价格编一道我们最近学过的应用题,谁编对了,我就告诉谁?”同学们由于急于得到这支他们非常喜欢的笔,费劲心思去编题,就连平时上课不爱听课的几个淘气包也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

1、一个车轮的直径是10分米,半径是5分米,转动8圈需要多少分米?

2、一个花坛,两边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5米,如果一个同学绕着花坛跑8圈,共跑多少米?

3、有一个蛋糕,直径是10厘米,半径是5厘米,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周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在圆形跑道上跑步。圆的半径是8米,每分钟跑5米,10分钟走多少米?

5、一个圆的直径是10.8米,5圈的长度是多少米?

6、一个圆的直径是10.58厘米,求周长。

7、一个车轮的直径是10厘米,半径是8厘米。在8米的跑道上大约跑几圈?

8、一个车轮的外直径是5米,如果每分钟转8圈,通过10米的桥需要几分钟?

......

在另一个班我们做了同样的游戏,而同学们猜数的数是3、8、5三个数。同样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应用题,令我十分高兴。平时让大家编题,他们总觉得厌烦,可这次却异常的活跃,看来不怪学生,还是我没有调动好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课堂比赛







一、捆绑式比赛

我发现学生在习题课上的积极性没有新课的积极性高,一到处理习题时,总有一小部分同学显得懒惰,甚至是报着混的目的应付老师。有的学生只注意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把结果一抄,万事大吉。老师检查,也看不出什么漏洞,老师就是拿这样的孩子没办法。我只好采用捆绑式比赛方式:按照每个自然组进行比赛,如果哪个组有一位同学犯懒不写字,就会影响到一个组的成绩,根据整节课的总体表现,会给优胜小组在班级的评比栏中盖上一朵小红花。结果,为了组内的荣誉,每个孩子都会很努力,如果谁偷懒,肯定会有周围的同学埋怨他或是催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设立单项奖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知想过多少点子,用过多少招法了。我发现学生过一段时间就淡漠了,只好出新点子......

今天是习题课,我发现有的学生懒懒的打开练习本,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想:不出新点子不行啊,于是在头脑中快速搜索着办法......接着我宣布:同学们,我们在做题之前先听老师宣布一条比赛规定:我发现在课堂上有的同学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但也有个别同学思维懒惰,坐享其成。为此,从今天起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设立单项奖。那就是哪个同学思路独特,我们奖励“创新奖”,哪个同学思维最快,最先说出解题思路,我们奖励“速度奖”(临时瞎编的名词),哪个同学有进步,出乎老师的预料,我们奖励“进步奖”(给后进生设立的)。每节课数量不限,希望大家努力争取,每个人都有机会!下面请大家准备好自己练习本的最后一页,得奖的同学把本子拿来后,老师写上获奖名称,并加盖班级的红花印章。回家后家长签字。结果,同学们各个找出自己的练习本,摆放到桌子上......

今天的课上得异常热烈,一节课颁发了4、5个奖,真够我这个颁奖者忙乎的了!下课了,一位平时不太注意听课的学生端着自己的本子给我看:张老师,您看!我一节课得了2个奖章,一个速度奖,一个进步奖!我说,那你可真厉害,一定别忘了让家长签字呀,学生说:不会的!说着,笑眯眯的走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不妨让学生做回小老师







我班的吕游同学,是我的得意弟子,她的理想就是长大要做教师。今天复习到简便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8080×1.25,我指了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结果,一个同学的做法是:8080×1.25=(8000+80)×1.25=10000+100=10100,另一个同学的做法是:8080×1.25=1010×(8×1.25)=1010×10=10100;接着我让做题的同学说出自己的简算思路,结果第二个同学叙述不是很完整,我便叫吕游同学到前面讲解,没想到她的语言比我讲的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下面是吕游同学对第二种解法的解释:大家看算式里有个1.25,大家可能都知道,1.25最好的搭档就是8了,那我们怎么才能让8080变成一个数乘以8呢?那就是用8080÷8=1010,现在的算式就变为:1010×8×1.25,这样把8×1.25变成10,1010×10就是1010的后面添上一个0,所以就是10100。

吕游讲完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为她鼓掌,说明大家很喜欢这样的小老师给他们讲解。我想,孩子们之间比我们与他们更便于沟通,不妨多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用孩子们的语言讲解数学问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一个纸团







今天第二节课,业务校长来到课堂听我的数学课。今天的内容是“比大小”,前一节课是“比多少”,我先将事先剪好的一些小花朵、五角星、各种小水果等图案贴到黑板,让学生随便说一说“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由于我设计的教具材料是吹塑纸材料,颜色鲜艳,形状各异,通过学生的表情就不难发现,他们都很喜欢。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事先宣布:哪些同学表现好,老师就会奖励他一个小学具,同学们跃跃欲试,小手举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很多同学如愿挑选了自己喜欢的小画片,笑眯眯的回到了座位。当我带领学生做课本上的练习时,发现一个同学将纸团扔向了前排的一个同学,随即接到纸团的男同学很生气的又将纸团仍了回去!坐在他们身边的同学的注意力已经被他们转移,不想办法制止已经无法正常上课了。我走到他们身边问:纸团是谁的?两位同学互相推辞,如果这个时候“断官司”一定不合适,但事情不解决,这两个同学又谁都不服气,为了把同学们的思路引到学习上来,我说:“其实,一个纸团是谁的都不重要,谁把它仍到垃圾箱中都无所谓,老师看谁是最懂事的孩子,老师将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话音刚落,那两个拌嘴的孩子眼睛一亮,谁也不争了,马上寻找刚才仍掉的纸团,没想到纸团却被一个反应快的女孩迅速拣起来,送到了班级前面的垃圾箱中,结果,女孩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挑选了一枚自己喜欢的金黄色小花。

很快,同学们又都回到课堂上来,避免了一场“舌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宽以待人的优良品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答网友“林中雁”问







林中雁问:

春苗大姐,一年级的孩子你一般都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呢?我也教一年级,还为家庭作业发愁呢,有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不用布置家庭作业,我以前也这样认为,但经过这些年,现在我认为还是应该让孩子回家后做上一小会作业,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事,而且学习也不仅仅是老师监督下才进行的.想让孩子们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

只是我不知道一年级的孩子布置什么作业好?前几天看了你的玩扑克练口算,在我的班上也试了一下,让孩子们每天晚上和家长坚持玩十分钟扑克游戏.另外教科书的作业和数学实践园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了,我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本轻松练习十五分,让家长每天晚上辅导孩子们做上一页,你一般都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呢?

春苗回:

林中雁老师您好!

我感觉您的做法很不错的,既有书面的,也有游戏形式的,还有拓展知识的练习题目。我在开学初,为了让孩子们规范数字的书写,每天写几行数字,目前学校统一订的《同步练习》来了,我们便结合练习册一页,但一般学生在学校基本能完成,完不成的学生回到家里完成剩余部分。还有时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一些小调查等作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网络业务研讨记录







时间:2月22日19:30~22:00。

内容:数学课中情景创设的专题讨论

地点:黑龙江小数之家UC群。

我的发言内容:

1、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课缺少不了好的情景,活泼有趣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起了良好的开端。

2、 但一节好课仅仅有了合适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包括教师要仔细研究大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等教学环节。有的老师为了情景而情景,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备课上。让人有一种主次不分、眼花缭乱的感觉。甚至有的课堂由于情景太多,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知所云。所以说,创设情景不宜太杂。

3、情景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学生感兴趣,能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能为教学服务就可以了。总之情景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情景为教学服务。

问题:大家在教学计算类内容,比如:四则混合运算时,大家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吗?您是如何创造的?

针对我的问题,小丫等几位老师给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点拨,很好!

我认为:数学情景的创设不能强加于某个教学环节。不切实际的情景创设不但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反倒会将学生思路导乱。而且,情景的创设也不仅仅非要与生活相联系,可以灵活多样,能够达到激情引趣就可以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3
网络业务研讨记录2







时间:2月24日20:00~22:00。

内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话题讨论 地点:黑龙江小数之家UC群。

今天的话题讨论,可以说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考虑过的问题,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教学中到底充当怎样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约2个小时的研讨。我的收获是:

1、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其实可以说,这是对这个问题比较粗浅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仅体现在课件的应用上。它包括:

多渠道通过多媒体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通过网络设计或搜集与本节教学有关的课件、信息、图片、数据等资料,传授给学生。这便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课堂课程资源,切实达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为教师传授知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2、学校具备条件的教师,不要把昂贵的资源作为装饰,要最大限度的、恰倒好处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将本校或更大范围教师的资源通过网络上传,达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

3、对于没有配备设备的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4、未必教师自己设计的就是最好,不是所有的课件都需要教师独立设计制作,毕竟教师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其实,网上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可以通过链接完成,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达到了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5、教师利用网络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上学期,我在论坛建立了“每日一题”、“数学日记”、“教育随笔”等栏目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了多渠道的交流方式,都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说这是信心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良好的补充方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4
数豆子







今天在课上讲数豆子这一课。课前我准备了一些豆子,在小组合作时我发给了每个小组一些豆子,先让同学们估计有多少个,再让他们10个10个的数,看看每个小组的豆子有几个10,有几个1,合起来是多少粒豆子?如果写数的话,几个10应该写在哪一位?几个1应该写在哪一位?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每个小组都基本数出了豆子的个数,并回答了我提出的一些问题。接着我让每个同学把本小组的豆子交给我,同学们排着队小心的自己小手里豆子放到我的塑料袋中。

学生交完豆子后,我提着这个塑料袋说:“我们的豆子数完了,豆子已经没有用了,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些豆子仍掉呢?”有的同学说,是!有的说不是。我问为什么?同许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豆子可以煮粥吃,不能扔!豆子是粮食不能扔!豆子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能扔!我们要爱惜粮食!……就这样,原来说该扔的同学们也不说话了,他们互相交流着,不做声了。看来他们已经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了…

我说,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不但会数豆子了,更重要的是还知道珍惜粮食,老师真的非常喜欢你们!这时,很多同学都跑到自己桌子底下、过道上找自己数豆子时丢下的几粒豆子,有的是1粒,有的是2粒,然后主动跑到前面来小心的放到我的袋子里,还有坐在前排的一个小同学送来了一把豆子!我惊奇的问:“你怎么拿来这么多豆子?不是都交给我了吗?”他不好意思的说:“老师,对不起,我刚才没给你。”我问:“那你告诉老师,你留着要干什么?“他说:“就是想留着玩。”我表扬他:“你真聪明,老师没批评你就知道自己错了,真是好样的!”我拍拍他的头,示意他回到了座位。

下课了,同学们高兴,我更高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4
“大庆市小学数学教育论坛”启动发言稿



大庆市乘新小学 张志艳



2006.4.17

1、我们身边的教师都在利用网络做什么?我国比较前卫的教师和专家们利用网络做什么?

1)通过论坛,将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教学方法困惑与全国的老师交流。

2)通过QQ群或UC群,与省内外的专家、教师异地同时交流。

3)把自己教学点滴体会写成教育随笔(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有位朋友这样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各位网友,希望你拿起自己手中的笔,记录自己课堂的点点滴滴,记录自己对教育的反思,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记录下来进行反思,从反思中成长!不敢保证你一定成为名师,但我敢保证你与名师的距离越来越近!”(春苗补充)

4)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成果等在网上与编辑面对面交流或发表。

5) 对于教材中遇到的困惑可以与教材编者直接交流。

6)通过网络教研,可以与我们平时无法见到,更无法请到的专家、教材编者直接交流。请看:福建资深教师辉煌老师4月7日参加完我省感谢与王岗中心校霍文静老师的一节网络评课后,在反思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感谢霍老师与王岗中心校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时空,这比听一场讲座或看一篇理论文章要更实用。对一线教师来说,是提高认识的好机会,也体现出网络教研的时代性与必要性。这种教研要比听一节公开课更有价值,更能让一线教师所接受。对领导来说要比开一场研讨会更有意义,它不但省了一大笔费用与精力,更主要的收获永远超过举办一场研讨会。时代要求我们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原来教学研究的小圈子了,而今这样的教研才是当今时代的象征。

2、网络给予我的收获:

2004年暑假,当时我写了一篇接近7000字的长篇日记,日记记录了我身边一个学生在失去母亲前后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在浏览论坛的过程中,我发现《新风教育》编辑在线约稿,我冒昧的把日记发上去几段。就在我发帖的过程中,《新风教育》的总编江达宽便通过论坛短信向我约稿,结果那篇现场日记:《为逝去的母亲记录一个孩子的悲情与新生》,2004年9月被刊登在该杂志“教师节特刊”头版头条。《乐乐的故事》发表之后,《我的教师生涯》《我心目中的教师精神》《聘任制解放了教师》《关于左右的确定》等文章又陆续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接着,我学生的几篇数学日记被人教论坛在线征稿的《哈哈学案》编辑选中。有的时候,我也会到其他论坛取经,比如,我经常参加《福建教育》教学110的话题讨论,所述观点多次被刊登在杂志上。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几篇,这对于我这个从未发表过一篇文章的人来说,在没有接触网络之前,确实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最近有些的报纸主动向我约稿,让我提供某些期末测试题。其实,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包括普通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但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机会?那就是因为我借助了网络这个大平台,先行了一小步而已。

从2003年至今,我曾经担任过“人教论坛问题专栏”版主、“和风论坛小数版块”版主、“中国教研网资料推荐”版主、“福建教育论坛趣味数学”版主、“黑龙江论坛小数之家”版主、“北师大论坛小数版块”版主、还有我市最近建立的“大庆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一年级教研室”版主。在和风论坛连续2次优秀版主、人教论坛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版主。

在几年的论坛交流中,从各个方面提高了自己,感觉自己的每一天都在进步。前几年,我们是通过QQ群进行网络教研,来自全国的教师通过文本交流,对一节课从目标到过程,从预设到生成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收益的不仅仅是主持人自己,而是参与交流的所有朋友。可以说,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每次的思维碰撞都是一次进步、一次提高。最近通过新浪网提供的UC聊天软件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网络教研平台。它可以实现几百人共同看一节课,共同探讨一节课的效果,在线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双视频房间,还可以实现两个人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

3、我省网络教研现况:

新学期开始,在我省数学教研主任高枝国的引领下,我省的网络教研开展的轰轰烈烈,有的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在学校统一参与,有的教师家里没有电脑到网吧参与,《黑龙江教育》杂志的记者魏继军几次在网吧做现场采访。可以说,我们黑龙江的网络教研是规模最大、领导支持力度最强的。有了这么好的大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跟上省里的教研步伐。本月21日,机关四小的网络教研将拉开我市积极参与网络的序幕。相信借此机会,会有更多的教师和领导参与进来。我们大庆可以说具备我省最好的硬件条件。希望我们大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网络教研的生力军、领头羊!

目前,我省除了有一个“小数之家”房间外,最近刚刚申请了一个VIP单视频房间,它的功能是可以把一些录像课在房间播放、交流。希望我市有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

4、播放我省赵主任讲话以及几个网络教研录音片段。

5、生活报|【生活报十六版】/要闻焦点 :(PPT文件)

同行在线评说 教师定期网上集体备课

本报记者 吕晓艳

本报讯 近日,记者采访获悉,我省已经利用Internet网实现了教师网上备课。每周五的19时30分,我省教研部门都会在网上开展集中备课等教研活动,活动时间为两个小时。网上备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名师和教研员参与,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7日,记者来到开展网上备课的哈市王岗中心小学。19时30分,该中心校所属的10所小学的168名教师同时坐在电脑前开展集体网上备课。记者在现场看到微机室里的黑板上写着:聊天室──—查找──—输入“小学教研在线”──—点击“进入”的文字。教师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教师的备课内容。王岗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在网络聊天室里通过音频将自己的备课内容传递给省内在线的其他教师。

记者看到,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副处长邢德昌和省教育学院副院长毕田增及省教育学院的教研人员都来到了备课现场。教育学院初教部主任赵立成说,每次教师的集中备课,不仅省内教研员会参与其中,还吸引了国内许多教育专家参与。参与此次备课的就有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和湖北黄冈实验小学的校长。当王岗中心小学的老师在网上通过音频将求平均数的授课思路讲完后,大庆市的一名数学教师马上在网上通过音频进行了回应,给备课教师提出意见,完善备课的内容。

据介绍,这种通过网络备课、教研的方式,可以不受地域限制,惠及到农村每一所学校的每一名教师。据悉,目前,我省部分乡村的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已经安装完毕,预计4月底将开通,届时,我省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卫星系统接收到国内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2006年4月11日生活报)

6、介绍论坛版块及交流方式:

大庆市小学数学论坛:

http://bbs.daqingedu.com/math/forumdisplay.php?fid=4

黑龙江小学数学论坛:

http://hxj.mdjedu.cn/dvbbs-71/index.asp?boardid=20

人教小学数学论坛:

http://chat.pep.com.cn/lb5000/forums.cgi?forum=60

北师大出版社论坛:

http://bbs.bnup.com.cn/index.asp?boardid=69

7、我的个人主页:

春苗blog:http://blog.100875.com.cn/user/467/index.shtml

QQ:364930717 UC:61375320 (或82630646)

8、机关四小活动

地点:聊天室—查找—输入“小学教研在线”—点击“进入”的文字。

活动主题:《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组织学生的合作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时间:4月21日19:30~21:30

9、软件支持:

(1)新浪UC聊天软件

(2)录音软件:小懒猫:http://vc.942t.com/cat.htm

(3)方塘音控:http://www1.ustc.edu.cn/personal/csli/media/kylin68/kylin68.htm

通过本次大会,我与高主任现场连线会场,并请高主任为我们的启动大会讲话,给全体与会的朋友很大的鼓舞,同时也激发了我市教师认识论坛、熟悉论坛、积极参与网络教研的热情。在这里,代表大庆人民衷心的感谢高主任对大庆教育的支持!

报告结束后,有许多朋友向我咨询论坛注册和UC使用等适宜,我都尽力给予解答。几天以来一直持续不断,为此我付出一些劳动感到由衷的欣慰......

祝大庆的教育越来越好!黑龙江的教育越来越好!...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4
“今天我当家”课后反思







本学期在讲授一年级下册82页“今天我当家”这一课时,教材原来的主题图是通过图片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单价,三个小朋友每人手里都有50元钱,让他们思考用自己手里的5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当时考虑到:这些东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买过,而且像面粉、各类蔬菜、果汁等物品无法带到课堂演示。所以我大胆的放弃主题图,而是抓住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把学生丢掉的一些无人认领的学具:铅笔、橡皮、尺子、水彩笔等作为物品,用学生学具袋中的“学具钱”来买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的价格由我确定。

第一课时的买法是:哪个学生最先找到正好的钱就卖给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任钱、数钱的能力。第二课时让他们随意买,可以拿正好的钱买,也可以拿比商品价格多的整钱买,但买的时候要能说出我该找给他多少钱才可以买到东西,这个环节完全是模仿生活中的买东西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了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了关于人民币的加减运算。学生经历了这个阶段后,对他们来讲,又提高了一步。

同学们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买到东西,非常的兴奋。有的孩子说:“老师,今天我真高兴!我用自己的假钱买到了真东西,然后老师还把假钱也退给我们了,其实我们就等于没花钱就买到了东西,真好玩!老师,明天你还卖东西吗?”我说:“卖!以后大家交上来没人认领的东西我都会随时卖给你们。”同学们欢呼雀跃。噢,太好了!太好了!有的同学听到了赶紧把自己的学具钱收好,他们就像珍惜生活中的钱那样谨慎的装到学具袋中,等着下次继续用。

我班最小的女孩佳佳发现我的桌子上卖完后还有一个水彩笔盒子,便举起手来大声的问:“张老师,你的那个空盒子卖不卖?我看看刚才已经卖空水彩笔的盒子,立刻说:“卖!这个盒子价格是3元5角~!”。由于佳佳早有准备,拿出5元钱说:“老师,我给您5元钱,您找给我1元5角钱!就这样,盒子被她高兴的买走了。再看看满载而归的佳佳:她把自己上课买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摆在盒子里,然后高兴的对我说:“张老师,你看,我一共买了5枝水彩笔、2块橡皮、3枝铅笔、2本画书。我把它们都分类摆好了,这个盒子的大小正好!”

同学们看着佳佳在整理自己买到东西,他们也边向身边的同学炫耀自己的收获,边整理自己的“战利品”。

这节课给了我几点意外惊喜:

一是:我创设的情景他们如此的喜欢;

二是:由始至终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对于同学们平时不太接触的花钱问题,同学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四是:他们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自觉的整合,即把“买东西”---整理物品自觉运用到一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5
与王飞云老师的探讨







王飞云:

对"找规律"这节课,我校也有老师执教过研究课,有一问题想向您请教.

请问学生在描述所发现的规律是以下几种说法哪种比较严谨合理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XX是按照红黄红黄红黄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2.XX是按照红黄的规律排列的.

3.XX是按照红黄红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4.XX是以红黄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其次,有必要让学生用统一的句式来描述规律吗?这是否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这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相符的,还是相违背的?即语言该由学生自己组织,还是由教师出示句式引导组织?

谢谢您能指教.

春苗:

您的疑惑也是大家的疑惑,有的人认为有必要,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否则千篇一律反倒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如果学生归纳时有问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王飞云 :

有同感.我个人认为教师可在学生第一次回答后,自己用比较简洁且规范的方式来描述一遍规律即可,学生可根据老师的回答来模仿,但对于以上几种说法哪种更简洁且规范呢?您能再指教指教吗?

春苗:

其实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讲,“依次”这样的词还没有接触,即使规范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应用。我想:只要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就可以了。但我不赞成用2组以上“红、黄|”的方法描述。最多说到红黄、红黄就可以了。听课时有个环节是学生利用学具设计大门花边,设计完后说出规律,有的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边统统念了一遍,我感觉没必要。

王飞云 :

谢谢春苗老师的指点,我从未教过课标教材,现仍在使用实验教材,因此对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与标高都把握得不是很准.希望有机会能早日接触到课标教材.

春苗:

以前,我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上学期才开始接触北师大版教材。两套教材的编写模式和理念差异很大,需要逐步的学习和摸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5
如何面对“回避”的问题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长期教学人教社老教材,发觉学生不仅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等常见数量关系式烂熟于心,而且在解答相关应用题时也总能得心应手。但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却令我大跌眼镜。教材第12题是有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填空题,全体学生竟然告诉我从未听说过这三个名词(由于我今年刚接触新课标教材,不知学生所言是否真实)。在平时解答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等需逆向思考的问题时,也有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式是启而不发,这不得不令我深思。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教材“回避”的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及学生反馈来看,新课标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回避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老教材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解答“花布每米6。5元,买0。5米和0。82米各用多少元”的列式过程中明确“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新课标教材则以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利用公式求面积来引出小数乘法算式,巧妙回避了这一问题。

【回避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在学生提早预习例3后,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以往的乘法结果是越乘越大,可这一次却越乘越小呢?这里的质疑使我在课堂中无法回避小数乘法的意义。

【如何面对“回避”的问题】灵活调控。当学生的问题直接指向教材“回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灵活调控。如果学生所提问题有思考价值与研究意义,这里教师不必刻意回避,顺水推舟补充相关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何乐而不为呢?

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老教材是以结论的方式并用方框注明要求学生掌握。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是: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新课标教材则分散于两道例题中有如下两段话“可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和“被除数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回避给教学带来的变化】绝大多数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能够正确计算,但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晰地准确概括计算法则,个别学困生对计算步骤模糊不清。

【如何面对“回避”的问题】适当梳理。其实新课标教材并未完全抛弃概括性的结论,但它往往分散于教材的不同例题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挖掘教材,并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对话框的内容,其实稍加梳理就是计算法则。同时由于学生已经进入高年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

3、常见数量关系式的归纳。老教材在三至五年级逐步向学生渗透了“速度(和)×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和)×工时=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四个常见数量关系式。新课标教材只在四上时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不知我从电子版教材中是否找全)。

【回避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即使在做常见数量关系解答的问题时,学生也很少套用公式,而是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列式。但需逆向思维的行程问题是求时间、购物问题求数量时,由于没有数量关系的支撑则明显较差。看来学生对平均分的除法掌握较好,但对包含除的意义则相对较差。

【如何面对“回避”的问题】合理处理。我们反对一味死记硬背,但决不排除必要的记忆,重要的是对记忆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选择。如对于“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乘除法的意义来解答,就不必特别提炼成数量关系式要求学生记忆。但对于另外三个常用数量关系式还是有必要要求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记忆的方法应该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使形成概念体系,从而加深记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5
感悟研读教材

——《鸡兔同笼》听评课有感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是课标教材新增内容,十分具有教学研讨价值。此次我主动参加了区六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对教材中的列表法提出了种种困惑,通过大家沙龙式的研讨与教研员的指点终于一一明确,在这一活动中使我感悟到研讨教材的重要。

[教师的困惑]

1、既然条件中明确指出“鸡兔同笼”,为什么教材列表还要从“0”开始考虑?

2、列表法在本课多种教学方法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教材只有逐一列表法,不显现跳跃式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呢?

4、如果在填写表格过程中已经找到正确结果,还需要继续填完整张表格吗?

5、为什么在新授后解决问题环节时,没有任何学生选择列表法解答?难道这是一种不值一提的解题策略吗?学困生是否对这种方法更容易理解与掌握些?

[研讨结果]

列表法在本课教学中是为假设法作铺垫。因为通过逐一列表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在总头数不变的情况下,鸡减少1只,兔增加1只,它们脚的总只数增加2,反之鸡增加1只,兔减少1只,它们脚的总只数减少2的结论。通过逐一法的列表,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规律,得出上述结论。可如果运用跳跃式列表或取中列表,这种规律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

列表中必须要有鸡8只,兔0只和兔8只,鸡0只两栏。因为就是从这两栏才引出了另一种解题策略——假设法,也正是这两栏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假设——或者全是鸡或全是兔。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假设法和代数法,列表法不作为推荐方法。因此当数据较大时,用此法过程颇为繁琐。因此学生主动选择其它两种作法是正确之举。

[感悟心得]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使我对如何研读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认为研读教材就是指课前要多读读《教学用书》就可以领悟教材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

1、读懂图、表、文,确立教学主线。研读教材与教学一样,反对“注入式”,呼唤自主性学习方式。虽然教材教法培训必不可少,虽然《教学用书》应该人手一册,但听报告、看教参这些都只是被动接受式学习,作为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力性,仔细研读教材中的每一幅主题图、认真揣摩每一张表格,反复推敲每一段文字,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在研读思考中达到透彻理解,那么这时的教学才能做到深入浅出。

2、通过比较异同,找到研读教材的“钥匙”。建议每一位教师的手头不可只有一本书,必须更大范围地拥有其他教材。在备课时可以将新旧教材同一内容进行对比,也可能将新课标几个不同版本的同一内容进行对比。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不同,并体会不同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北师大教材在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一课中就显现了三种列表法,它是将列表法也作为一种解题策略让学生掌握。在这点上是与人教社编排意图有所不同的。

3、新时期呼唤教师“对话”。如不参加赛课,大多数教师一直奉行“关起门来,三尺讲台就是自己的统治领地,”很少就教材中的问题与同事对话。尽管明知有许多东西需要从同伴身上汲取获得,但却认为求助于他人便表明自己无能,所以教师间的对话一般限于浅层次问题,很难有助于彼此对教育及其活动的深入开展。显然,这种封闭性的教师文化使教师的教学行为陷于彼此孤立的境地,它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实施的重要阻碍。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封闭性实践,走向合作性实践,实现年级或年组内集体备课常规化,教学研讨生活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6
把运筹思想“烙”在学生脑海里

——听数学名特优教师王钊《合理安排》一课心得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名特教师展示活动。其中育才小学王钊老师执教的人教社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是教材新增内容,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烙饼这一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烙饼策略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筹思想非常抽象,怎样把它具体化,让学生容易明白,便于操作呢?王钊老师用巧妙、合理、艺术的提问把运筹思想“烙”在学生脑海里。

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王钊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在烙两个饼、三个饼的优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烙更多的饼把学习过程层层推进,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了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逐步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下面我仅就课堂提问对本课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于“困惑”之时,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把握准什么时候该问,什么地方该问。

【案例1】

当王老师就烙饼问题进行了简单交待,“1张饼烙2面,烙1面要3分,1个锅同时能烙2张饼”。“3张饼怎样烙最快呢?”问题刚刚抛出,学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用学具动手实验3张饼的烙法。不一会儿功夫,孩子们一个个举着小手,争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王老师此时并没有急于展示正确结论,而是先充分肯定了用18分钟和12分钟烙法的学生,这时9分钟烙法的学生代表迫不及待的和同学们讲解了他们节省烙饼时间的好办法。两种方法的比较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9分钟这种烙法的价值。此时学生思维开始迸发了,不断地质疑着,9分钟烙法比12分钟、18分钟时间节省在哪了呢?王钊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愤悱点,问“要尽快烙好饼,哪种最合理?”“为什么第三种安排最合理?”

【分析】

这里“为什么”的追问,可以说是整堂数学课的心脏、命脉。它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观察时间的多少上,更多地是促使学生透过现象思考其本质。原来第三种安排是充分利用了锅底,使锅底每次都能同时烙两张饼。这里的设计抓住知识关键点,问在该问处,问在当问时,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深化,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学生通过探索、讨论,思维火花的产生、喷发和碰撞都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获得释放。

二、恰当选择提问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选用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课堂提问的方式上来说有很多种,如:直问、曲问、正问、反问、疏问、追问等等,而每一种提问方式的作用及所能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提问尽量要多用几种方式,这样才更能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

【案例2】

当王老师直问“为什么用9分钟烙三张饼这种安排最合理”时,她敏锐地观察到学生回答有一定困难。此时她不是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而是应用了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刨根问底。

师:为什么第三种安排的时间最短,第一种安排的时间最长?

生:因为第一种安排每次锅里只放了一张饼,没有利用题目中“每次烙两张饼”的信息。

师:第二种安排比第一种安排时间要短,短在何处?第二种安排的步骤中哪几步利用了“每次烙两张饼”的信息?

生:第二种安排中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充分利用了“每次烙两张饼”的信息。

师:第二种与第三种相比,时间又长了,长在哪里?

生:第二种方法的后两步锅里只有一张饼。

师:也就是说第二种方法没有充分利用锅底。

(两人一组,再次按第三种方法烙三张饼)

师:第一次烙1号、2号饼的正面,但为什么第二次要烙2号饼与3号饼交换顺序来来烙呢?

(生略)

师:为什么第三种方法最合理?

生:因为这种方法烙时,锅里每次总有两张饼,没浪费锅底。

【分析】  疏问破难点

面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第三种安排最合理”,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王老师能及时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设计一组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观察、思考,一“长”一“短”的对比提问,帮助学生回顾整理了三种不同烙法,比较区别几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达到方案的优化。在这种“层层剥笋”似的疏导性提问后,学生在全班讨论和自我反思中达成共识,形成“整体考虑、合理安排”这种统筹思想。

【案例3】

师:5张饼怎样分组?

……

师:老师将5张饼分成3组,第一组2张,第二组2张,第三组1张,行吗?为什么?

生:(略)

师:因此烙饼时,千万不要让一组里面只有1张饼,否则这样就会浪费锅底了。

【分析】反问促深化

教师首先提问5张饼怎样分组时,学生已经回答出正确结果。王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再就此问题进行反问。这里的反问代表了部分学生的心里想法,同时设计的反问问题牢牢抓住错误症结,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没有充实利用锅底。此处的反问促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具体的培养和提高。

【案例4】

在学生正确探究完4、5、6、7张饼的最佳烙法后,

师:怎样将饼分组就能保证每次锅底可以烙2张饼?

生:(略)

师:利用你们发现的规律,怎样给8、9、10张饼分组呢?

生:(略)

师:如果给你更多的饼,你能合理安排吗?怎样安排才能最节省时间呢?

【分析】追问实现升华

众所周知,烙两个饼、三个饼是研究运筹思想的经典范例,但如果仅局限于此还不够深刻,至少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上还有所欠缺。探寻4、5、6、7张饼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探究烙饼方法上,而是要通过方法寻找烙饼规律。因此,在课末王老师顺着4——7张饼的解题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设计了三个问题,最后刨根到底解决了“给你更多的饼,怎样安排才能最节省时间”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我们要对饼进行分组,要么2张,要么3张饼看成一组,这样才能最节省时间”,从而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在学生的脑海中牢固地构建起烙饼策略的数学模型。

这堂课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由于教师精彩、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确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地方,让我深深感受到新课程中教师提问语言的魅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6
有“法”在手 质疑不愁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位置”一课,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质疑“阴影”至今还笼罩着我。今天,他们的表现又会如何呢?

[案例1]

师:大家反映,在预习中都能看懂例1,那你们还能提出有思考或研究价值的问题吗?

生1:为什么这题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2:为什么2/11*3=6/11?

生3: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这是书上的问题)

[反思]这次学生的质疑水平明显比上次高。第一位学生抓住应用题的列式依据质疑,通过研究明确了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法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二位学生抓住算理质疑,通过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明确了算法的来龙去脉;第三位学生抓住方法质疑,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何一周之内,学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思考其根源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平时教学解决问题时常问“为什么用乘(除、加、减)法列式”;在计算中常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孩子们在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到一些质疑的方法。

[案例2]

师:我在课前了解到时许多同学例2是这样做的3/8*6=(3*6)/8=18/8=9/4。请大家对照教材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书上的是先约分,再计算。黑板上的是先计算出结果,再化简。我想问这两种方法哪种好一些?

师:请大家举手表态,你认为哪种简便一些。

(学生中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青睐于先计算,后化简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按刚才各自喜欢的方法计算13/15*25。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全班齐练,教师根据速度评选出前十名。然后集体订正,结果前十名中有2人分别因13*25计算出错和结果325/15没约分出错,仅1人用先计算再化简的方法算对,其余同学均采用的是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快速做出正确结果。事实胜于雄辩,实际体验后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先约分带给计算的好处。)

[反思]

每次预习,我都会提早对十名左右学生进行课前检查,以便了解他们在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这次在课前检查中发现一个普遍性现象——学生们在计算时习惯于先计算结果,再约分。按这种方法计算,极易计算出错或最后结果忘记约分。因此,在备课中特别增设了一个环节,将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很快产生疑问,再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深切感受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

[课题的思考]

由于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有限,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努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创设课堂情境,促使质疑。让学生在比较中质疑,在矛盾中质疑,在悬念中质疑,在联想中质疑,在……。

2、通过课堂提问,示范质疑。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同时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理”字上下工夫质疑,同时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在列式的依据上质疑,要求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

3、明确知识质疑点,引导质疑。如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质疑、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质疑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些提问的基本形式。提问的方式也可以变化,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6
“残缺”的文本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编辑们精心挑选,并且经过专家严格考证过的习题。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够典型地反映出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在呈现方式上也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并能启发他们突破教学重难点。每个例题后都附有与此相配套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可今天,我却发现两个奇怪现象:

[现象1]

教材15页第三题和16页第四题是有关分数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这些习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进一步区分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题,可教材完全没有相应例题的教学。学生运用迁移方法独立完成的作业情况反馈出:在运算顺序方面基本掌握,可在计算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乘法约分与分数加减法的通分混淆。部分学生在分数加减法时也将分子分母同时约分,而在分数乘法时却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计算。

[现象2]

教材例6的两道分数乘法简便运算习题,第1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使计算比较简便,可实现上这道题完全可以采用一次约分法计算。即分数连乘计算题,不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可一次性对分子和分母约分,然后直接计算出结果。而一次约分法比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着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第2题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是学生的难点。教材只有一道形如(a+b)*c=ac+bc的例题,对于ac+bc=(a+b)*c的类型没有涉及。做一做中“87*3/86”一题,如若没有教师引导,许多数学生很难想到要将87转化为(86+1)的。而练习三中“2/9-7/16*2/9”也使部分学困生受阻,因要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由2/9联想到“1*2/9”,这样才能简便计算。

[教学反思]

照理来说,预习后的课堂效率应该大大提高,可今天的教学则不然。不仅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十分有限,而且开学以来第一次有近10名同学的作业问题较大。虽然,我将部分原因归结为四下“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学生掌握不扎实,但也不可否认学生与文本对话对本课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对课题的思考]

新课标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经常用较大版面呈现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由于受篇幅限制,所以对例题、练习进行了一定的取舍,有些例题进行了删减,有些课后练习在例题中完全没有出现。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

1、教师课前加大与文本对话的力度,把握教学的主动权。

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读例题,还必须提早完成课后练习。针对例题中没有涉及到的新知识点灵活根据学情做出调整。如果困难较大,可考虑补充一课时;如果与例题联系较密切,可考虑补充指导练习。

2、学生在导读提纲的帮助,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性。

如遇需要增补教学课时时,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导读提纲,补充例题,引导他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思考数学问题。如果需要补充指导练习时,可在课前导读提纲中扩大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范围(不仅与例题的文本对话,而且与练习中的习题对话),结合练习指明思考方向,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6
生本对话 “重数轻形”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案例]

在结合示意图教学完例3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后。

师:通过课前预习,XX同学质疑“为什么要把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结合例3谁能说说原因。

(无人举手)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要把5乘4作分母,乘积20又表示什么呢?

(仍是无人举手)

[现象]

学生课前预习时,对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非常好,即对“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中的“怎么办”已基本掌握,但却没有结合示意图深入思考“为什么”的问题。例3中“想一想:3/4小时粉刷多少呢?自己涂一涂,算一算”中“涂”与“算”完全脱离,涂成为一种累赘、一种多余。

[反思]

在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算理,教材例3采用“以形论数”,通过对长方形纸的涂色,很好的揭示这一道理。将抽象的算理与直观的示意图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在解决算理时,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可是将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难以快速实现,所以这节课是由我在课前准备好教具,采取教师示范,个别同学上台涂色来共同完成的。可能是由于缺乏动手参与,因此学生对示意图没有太深印象,难以将数形结合。如果能将例题的“1/5”改为“1/3”,那么便可充分放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不知道效果是否会有所改善。

[课题的思考]

数形结合既能体现数的严谨,又能展现形的直观,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少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说明了“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研究“数”的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形”,在探讨“形”的性质时,又往往离不开“数”,而今年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需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学生与本文对话中引导他们关注“形”与“数”的转化,建立起“数形”的联系十分重要。

1、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数”与“形”关系的揭示与转化。加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剖析其所具有的几何模型,这对帮助学生深化思维,扩展知识,提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学生在文本对话中要既要关注“数”,同时要关注“形”。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的,要在平时与文本对话中、练习中加强培养,如可通过预习导读的方式,在课前预习中,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示意图或线段图,使之成为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鼓励学生自觉运用数与形的关系来分析理解,发展解题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7
让文本引领学生思考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案例]

师:学习完例1,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其他想法吗?

生1:老师,我求最简单整数比的方法和书上的不同。“15:10”可以把写成15/10,然后我用约分的方法等于3/2,二分之三也就是3:2。0.75:2也是这样,先将这个比写成0.75/2,然后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0倍,等于75/200,最后约分等于3/8,三分之八也就是3:8。

师:写法确实和教材不同。请大家思考一下,它将15/10约分成3/2是依据什么?

生: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分数大小不变。

师:对, 0.75/2转化为75/200以及75/200约分为3/8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师:对,由于比和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将比转化为分数后,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然后再将约分结果用比的形式来记录即可。

师:那1/6:2/9这题,你能用这种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1:这题我只会书上教的这种。

生2:老师,1/6:2/9这题,我是按昨天求比值的方法做的。也就是把1/6除以2/9,然后就把1/6乘9/2,最后计算结果等于3/4,也就是3:4,和书上的结果是一样的。不知道这种方法对不对?

师:那咱们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再做几题,比较一下化简后的最简整数比结果是否是一样,好吗?

生(齐答):好。

师:请左半边的同学用两种方法完成做一做中“5/6:1/6”;右边的同学则用两种不同方法完成“7/12和3/8”。

集体订正,得到结论:两种不同方法的化简比结果相同。

师:用求比值的方法,最后也能得到化简比的结果。原来化简比和求比值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呢?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略)

[反思]

老教材对于比的基本性质只有如下一段话:“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就直接呈现了完整规范的“比的基本性质”。

可课标教材确在这部分进行了充实与补充,更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体验。不仅在文本中呈现详细的利用比和除法关系研究比的基本性质全过程,而且还引导学生“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正是因为有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研究,所以才会出现利用“约分”来化简比的简约作业格式;正是由于有比和除法关系的研究,所以才会涌现用求比值的方法来化简比的探索。

[课题的思考]

一直认为课前与文本对话后的教学,学生是难有创新思维火花闪现的。因为小学生的创新一般都是对前人结论的再探索,再创造,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独创。如果课前,学生对于新知、例题已接受了文本中的方法,那么课堂教学则重点是挖掘“为什么”。可今天的教学却使我改变了这一观点,原来文本中有时也隐藏着促使学生创新的因素。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因素”,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

1、过程不可忽视。对于文本中要求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问题不可忽视。特别是有的教师为了应试,在平时教学中将结论的探究过程一带而过,利用大量时间进行重复练习的做法必须摒弃。因为只有经历探究过程,在应用时才有可能“突发奇想”,才有可能“灵光一线”。

2、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创新平台。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要有目的地培养他们主动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的意识,特别是对于学优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常挂嘴边,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与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困惑:自从本学期开始进行“生本对话”课题研究以来,课堂教学时间显得越来越不够。以往一节课不仅能够较好完成教学目标,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的,可现在常常是完成了例题教学就只剩下做课堂作业的时间了。我该如何处理时间上的矛盾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7
无法预设的课堂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为更好地参与学校“生本对话”课题的研究,我在课前、课中都给予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与机会。可充分对话后的课堂却使我感觉到教学难以预设,或者说与文本对话后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多的课前准备与机智的教学调控。

[案例1]

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请8位同学站一排,然后要求大家说出指定学生位置的练习。课前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说“第X个是XX同学”;另一种则是能够完整准确地描述“从左(右)数第X个是XX同学”。可实际教学中却完全出乎意料,一开始学生就已经用数对来表示他们的位置,主动将这一排认定为全班第一行。

反思:从一排同学中找某人的位置(一维)拓展到从全班同学中找某人的位置(二维),主意是想体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并在下课时将知识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又该如何表示呢?请学生课下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良好的设计初衷在开课伊始就被学生高质量的预习泼了盆“凉水”。

[案例2]

师:学完例1,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生1:(2,3)的标准读法是怎样的?

生2:为什么要先写列,再写行,而不能先写行,再写列呢?

师:这其实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生3:为什么2和3中间要打逗号?

(全班哄笑)

反思:人们约定俗成的写法成为学生争相提问的重点;我在备课中忽略的读法反而成为学生关注的内容。教材中小精灵所提出的问题“确定一个学生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没人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教室中学生的位置,没人问?这反映出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细节,但如何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还有待进一步增加。

[课题研究的思考]

1、教案设计必须脱胎换骨。语文从低年段就开始要求学生预习,因此教师的备课是站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设计的。而数学很少要求学生预习,所以无论是网上下载的教案或购买的教案参考,它们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知识定位就与已经在课前与文本对话后的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不同,这样的教案是无法直接拿来使用的,必须“脱胎换骨”。

2、备课过程中更须精心准备。学生预习后可能会提出许多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在课前准备中更加充分才行。如数对的读法,虽然我在教学例1时已经示范了读法“如果用二,三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可学生在学完例题后对读法还是有质疑,为什么?因为,她(王菁)在预习时的读法是“括号,二,逗号,三”与老师的不同,因此产生了疑惑。那(2,3)读“二,三”对吗?还是应该读“数对,二,三”?或者……?你们是怎样教学生读的?

3、学生质疑后教师点评有讲究。学生质疑后的教师评价语十分重要,要达到既使学生乐于、勇于质疑,又能从中逐步掌握质疑的方法。今天在这一方面我处理得不够好。生3的质疑受到全班同学的哄笑,生2的质疑也被我一句“约定俗成”打发掉了。其实,如果稍加改变,我所期盼的两个有价值的问题都能引申出来。生3的质疑后问“如果没有中间的逗号会怎样?”就能顺利地引出“如果要确定一个学生的位置,要用几个数据?”生2的质疑问“如果有的同学先写列再写行,还有的同学先写行再写列,这时(2,3)表示的位置是确定的吗?”从而引出为了确定位置,人们约定俗成“怎样用数对表示教室中学生的位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7
从数学周记反思写数学关系式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这一周老师讲的内容我全懂了,唯独有一点令我很反感,那就是写关系式。所有的题我本来都会做的,叫我一写关系式,我就有点找不到东南西北了。写完后没教会我怎样做,反而让我觉得像是在云里雾里飘。所以我希望王老师,你让成绩差的人写关系式,成绩好的人就不用写了。(高**的数学周记摘抄)

在这一星期的学习里,我学到了解决问题。我发现关系式很重要,列对了关系式就会做这道题。我们应该多练习说关系式,这样我们就会做更多的题了。(韩荆国的数学周记摘抄)

[反思]

为什么在校外参加过培优的同学如此排斥写数量关系式,而只在课前与文本对话过的学生却如此亲睐它呢?通过交谈发现了背后的原因。

校外培优班的教学是“速成法”。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教师仅用3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不含浓度问题和工程问题)。他们只要求学生会找单位“1”的量,然后就根据公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大量基础、变式练习。学生在做题中只是机械模仿、套用公式,但对于为什么这么做却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在培优过程中,逐步形成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求速度,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从心理上排斥这种费时的剖析过程。

而那些没有培过优的学生,由于在课堂找不到老师给出的任何结论性的公式帮助他们解答某类题,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上。为了找到正确的列式方法,必须关注数量关系的分析。因为他们在课堂中收获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发现了数量关系式的价值。

给我提出不写数量关系式的虽然只有一人,但他其实代表了班级中的一类人。如何引导这些学优生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是我今后应该在课堂中突出解决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努力扭转这种局面:

1、在课前与文本对话中,学困生可以只知道“是什么”的问题,而学优生则必须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主动在课前就思考为什么培优老师教我们这样做,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

2、通过课堂的师生对话,帮助学优生们体会到即使自认为掌握得很好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能有不少新收获的。要经常请他们分析数量关系,说说“为什么”,促使其感受到深入浅出的乐趣,找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7
文本改进 失败还是成功?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同课题组的一位教师主动要求到我班进行课题听评研讨活动。我今天教学的内容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材20页例2)。

[案例描述]

课前,我首先出示复习题: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使噪音降低1/8,请问绿化造林后噪音可降低多少分贝?全班仅三人(1男2女)选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数量关系。由于课前大家已经与与文本进行过对话,所以三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材中的画法——用一条线段表示原来与现在的关系。其中一人(张子钊)的画法与教材略有不同,他是把降低的部分画在线段图的最前端,而非最后。

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环节中,我指出“噪音降低1/8”是降低了原有分贝的1/8。因此画线段图时,应该首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原来的声音分贝量——80分贝,然后再另画一条线段,表示绿化造林后现在人们听到的声音分贝量。教学完线段图画法后,我还不忘引导学生将“改动”后的线段图与教材文本中原本呈现的图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强化了降低的部分必须用虚线标明。

[课后研讨]

听课教师指出:教材中的线段图画法比我改进后的画法更易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因为减少的部分是原有80分贝中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她认为将减少的1/8画在线段图的前端其实更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容易结合减法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解法。即从原有的噪音中去掉左边降低的部分,那么剩下的即为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量。

昨天备课时,我还认为文本中的线段图画法不够严谨。因为长期以来,教学“降低”“减少”“节约”类型的问题时,线段图都是用两条线段表示。可今天听她的点评,忽然感觉眼睛一亮,原来教材这样的设计也有它的道理。

课后,我在全班进行了投票表决。其中,喜欢教材中画法的同学共24位,占全班人数的43.6%。他们认为这样的画法对即即简单,又明了,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分析列式。喜欢改进后用两条线段表示的同学,则认为减少的部分必须用虚线标明才够准确(哈哈!看来老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可真大)。

请问广大网友:你们认为这道例题是按教材的画法好,还是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好?为什么?

[课题思考]

虽然此次子课题的研究重点侧重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上,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同样值得关注与研究。通过今天这件事,我觉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走进编者意图,认真咀嚼和消化文本。虽然自己也常将“研读教材”挂在嘴边,可经过今天这件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教材中每一个线段图,每一处设问,每一幅情境图……都有其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有些传统的观点、方法若与新课标教材有区别,那么在这些知识点的备课环节中就更应该走进编者,去细细咀嚼消化编者意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的具有个性的改进才更具价值。

2、课上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亲切关注他们的想法。学生将去掉的1/8画在线段图的前端,仿佛与我们的习惯不一致。其实他的这种画法才是最“原滋原味”的,最便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的画法。这一点,如果作为教师不能蹲下来倾听他们的想法,也许永远不会发现。

3、课后走进听者心灵,真诚倾听他们的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平时教学中问题有时即使自己反思,也很难发现。有了这样的研讨活动,有了大家毫无保留地思想碰撞,彼此真诚的交流思想,我相信课题的研究一定会逐步走向深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7
文本与生活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案例描述]

课标教材在《比的应用》问题情境中,借助某清洁剂的稀释瓶引入了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这个内容对于咱们城里的孩子而言,要比在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更贴近现实生活。但通过学生撰写的生本对话周记来看,结果却令我十分吃惊。

我们下周即将要学习“比的应用”。王老师,说实话,从开学以来,每次您要求我们预习时,我都能看懂。可这次,我只是将书上的空填了,至于为什么这样做一点儿也没看懂。不知道为什么书上例题要把500分成5份?不知道为什么书上例题要用500*1/(1+4)?更不知道书上例题的1/(1+4)代表什么?

会不会是这个知识很难呀?我琢磨半天都感觉摸不着一点边。建议王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细致一些,帮助我解决上面的疑问。

这是一位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所写的周记。全班超过50%的学生看不懂教材中的两种解法。

[案例分析]

熟悉的生活情境,简单的解题提示,详细的解答过程,为什么学生就是看不明白?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通过调查,我发现虽然许多学生家庭都购买过安利产品,也见识过稀释瓶,但却没有一位学生配制过稀释液。他们在家庭中从未听父母提起过“浓缩液”一词,对稀释瓶上的比所表示的含义也不理解。他们熟悉的仅仅只是产品的名称罢了,毕竟现在的独生子女又有几个在家做家务呢?

2、阅读习惯及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只关注例题,对于前面的文字介绍只是匆匆浏览,没有关注到其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因此,预习例2时势必容易出现对于为什么是“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1/1+4”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1+4)”不理解的现象。

[对课题的思考]

1、走近生活,关注数学现象。

现在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家长的痛爱,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很少进行家庭劳动。这样的环境造就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优异,也只会是个“死读书、读死书的呆子”。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仅要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同时也必须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去主观参与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使他们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本课就可提早让学生在家查找稀释瓶使用说明,或寻问父母并与其共同配制相应比例的稀释液。通过阅读、参与实践帮助学生了解配制方法,理解“浓缩液”、“稀释液”及比的含义。同时,使他们真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实践,学生基本养成课前与文本对话的习惯,但效果却因人而异。认真刻苦的学生,对话收获大;粗略浏览的学生,对话收获小。我准备在下一阶段教给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步骤1)读出印象。对文本快速浏览,以理清文本中的障碍,总揽文本大意。(2)读知细节。反复体会文本中的细节内容(如小精灵的提问或解法提示语),以探究其所蕴涵的深层意义。(3)读求突破。对于文本中的基本问题作初步思考,并力求有所突破。如还有没有不同解法,与以往旧知有什么联系与区别……(4)读求“知新”。“温故而知新”,在学习完新知后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回味”,以从整体上探究文本涵义,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8
想说爱“你(线段图)”不容易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每次教学到时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都很矛盾、痛苦。

第一届学生,我既没要求写关系式,也没要求画线段图,都由教师板书或请人口答。从每天的作业来看,效果不错。但到分数乘除法学完后单元测试时,他们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乘除法关系混乱。原来每天的练习都是较固定的类型,部分学生根本没理解,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搬例题模型,所以教学效果不佳。

第二届,我改为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必须要线段图。这可是既累苦了学生,也怕苦了自己。孩子们在中低年段没有经过系统地画线段图训练,所以画图不仅影响了完成作业的速度,而且还常常出现作业“出界”的现象。批改作业时,列式正确但作图不对成为评价的难题。打勾吧,不合理;打叉吧,他的算式结果又都正确;打半对,学生还是必须完整订正(因为我一直要求学生即使只有单位错了也必须完整订正)。学生们后来是看到线段图就厌烦。

第三届,我又改为不要求学生画线段图,但必须写数量关系式。这种方式,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可一但遇到难度较大的应用题时,学生就束手无策了。原来难度较大的分数应用题用写数量关系式的方法不如线段图来得直观,找分率与其对应量不够直接,因此学生分析起来很困难。

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教这部分内容了,这次又该如何改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呢?今天我进行了初次尝试。

[案例描述]

学生在课前与文本对话后,9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完成做一做,并有70%以上的学生不仅能做对,而且能分析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

有这么棒的预习做基础,按理说今天的课应该十分顺畅。如果只要求学生分析“要求问题也就是求什么”,我相信今天的课一定会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可我偏爱给自己找“麻烦”,例1不仅给学生介绍了线段图的画法,而且还要求学生学写数量关系式。

线段图的画法(今天只教学了一根线段的画法。教材在线段图的画法上,数量和分率的标注位置并不固定,如17页例1是数量在线段图上方,分率在线段图下方;21页例3又是数量在下,分率在上,38页的线段图则有的数量在上,有的数量又在下。我规定学生:必须用直尺作图,分率的分母较小(10以内)时,必须在线段图中标识平均分的份数;分母较大时,则只需标明分率大小即可。分率统一写在线段图的上方,具体数量统一写在线段图的下方,这样便于区分具体数量和分率,也便于观察量率是否对应。)

数量关系式(教材在整个分数乘法单元的例题及练习中没有出现过一个数量关系式。可到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时,每道例题都出现了完整的数量关系式。这说明数量关系式对分数除法应用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训练、强化,那么到分数除法时再来弥补可能就为时晚矣。我要求学生数量关系式必须写完整,不能出现“男生*2/3=女生”的笑话,必须写“男生人数*2/3=女生人数”。)

[作业反馈]

“双管齐下”后,我允许学生在画线段图和写数量关系式中二选一。结果,全班55名学生有两人选择画线段图,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写数量关系式更简便快捷而选择了后者。有近十名学困生在这一方面存在问题。

问题1:应该画两条线段,却只画了一条。如练习四第3题。

问题2:语文理解能力制约数量关系的分析。如练习四第2题“我国占其中的1/4”,学生不知识“其中”是指谁。

问题3:数量关系式的书写格式不对。如有学生写“全世界野生丹顶鹤只数乘我国占其中的1/4等于我国野生丹顶鹤只数”。

问题4:单位“1”找不准。如练习四第8题“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3/20”,学生以为儿童的负重是单位“1”。

[课后反思]

《教参》对于线段图有如下描述“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最终的结果,学生必须学会画线段图。因此,数形结合务必贯穿于整个解决问题的教学始终,不可轻视。学生抛弃这种学习方法的原因是怕麻烦,那么可以改为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草稿本上随手画草图,不必强调精准,但必须正确反映出量率之间的关系。相信常画、互评后,学生的作图能力一定能够有较大提升,同时数形结合的思想会更深入人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8
提问激起创新思维  

——对话教学中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策略初探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王飞云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是一种师生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高质量的对话。这种对话,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这样的对话,打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提问是对话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也大有益处。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大致有二个级别五种类型:



一是低级认知提问:



1、判断型问题,其典型形式是:“对不对”、“是不是”,要求学生对是非作出判断。



2、叙述型问题,其典型形式为“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记忆、背诵作出回答。这类问题训练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可是这两类问题都难以激发创造性思维。



3、论理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为什么”,要求讲出道理,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训练思维,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过这类问题的答案多属唯一的,它训练的主要是辐合思维能力。



二是高级认知提问:



4、独创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请你提出与众不同答案”、“"请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凭自己已有的知识推断和确定自己认为可以成立的答案,它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智慧的翅膀,向未知作创造性的跃进;要求学生主动运用和寻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赐予。



5、探索性问题,其典型形式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想了哪些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解决方案”,提出这类问题追求目标不是唯一答案,而是使学生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前三类问题的比重很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就要大大提高后两类问题的比重。为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点珠连线,畅通寻路



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时常常会走“题海战术”的重负担途径,这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反之,当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从原来的问题出发,通过引伸、推广、对照、类比而提出新问题,如条件改变一下、结论会有什么变化 ,也可以保持原来的条件,探讨能否得到更深刻的结论等等。这类问题特别有助于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各种变式中发现解题过程结构的特征,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增加进行创造性解题活动的经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解题教学的效果。



【案例】在教学四年级 上册《合理安排》一课时,在学生正确探究完2、3、4、5、6、7张饼的最佳烙法后,师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怎样将饼分组就能保证每次锅底可以同时烙2张饼呢?



生1:要么2张饼为一组,或者3张饼为一组。



生2:在分组时我觉得赞成不能让一组里只剩1张饼,因为这样就很浪费锅底了。



师:利用你们发现的规律,怎样给8、9、10张饼分组呢?



生3:8个饼可以分成4组,第1组2张,第2组2张,第3组2张,第4组还是2张,共用6×4=24分钟。



生4:8个饼还可以分成3组,第1组3张,第2组3张,第3组2张。共用9×2+6=24分钟。



生5:9张饼可以分成 组,第1组2张,第2组2张,第3组2张,第4组3组,共用6×3+9=27分钟。



生6:9张饼可以分成3组,每组3张,共用9×3=27分钟。



生7:10张饼可以分成5组,每组2张,共用6×5=30分钟。



师:如果给你更多的饼,你能合理安排吗?怎样安排才能最节省时间呢?



生:(略)



【分析】



众所周知,烙两个饼、三个饼是研究运筹思想的精典范例,但如果仅局限于此还不够深刻,至少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上还有所欠缺。探寻4、5、6、7张饼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探究烙饼方法上,而是要通过方法寻找烙饼规律。因此,在课末老师顺着4——7张饼的解题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设计了三个问题,最后刨根到底解决了“给你更多的饼,怎样安排才能最节省时间”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我们要对饼进行分组,要么2张,要么3张饼看成一组,这样才能最节省时间”,从而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在学生的脑海中牢固地构建起烙饼策略的数学模型,为学生打开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思路。问题“怎样将饼分组就能保证每次锅底可以同时烙2张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收敛,在认识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变与不变中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对比分析,开拓思路



对比,也可称为比较,就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通过类比,提示其异同,探索其间的联系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用这种科学方法进行教学,从学生学习心理上来说,它可以在比较中揭示事物个性,概括其共性,因而符合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发展学生智力上来说,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钻研内容。有助于学生注意鉴别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鲜明的观点,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因此,对比分析是引导学生多向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一课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四边形的特点后,师生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用尺量量它们的边,看看它们的角,给这六个四边形分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上台展示分类结果。



生1:我们小组是按四条边是否相等来分类的,将它们分成2类。(正方形、菱形为一类,两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为一类)



师:他们根据边的长度来分类,真不错!



生2:我们小组也是按边的长度来分类的,但是是按两组对边是不是相等来分的,将这些图形分成2类。(两个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菱形为一类,等腰梯形为一类)



师:看来同样按边的长度为标准进行分类,也有不同的结果。



生4:我们小组是按四个角是否是直角来分类的,将它们分为2类。(两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一类,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为一类)



师:除了以边的长度为标准,还可以以角的大小来分类,很棒!你们还有不同分类方法吗?



生2:我们小组是按是不是对称图形来分类的,将它们分成2类。(两个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和等腰梯形为一类,平行四边形分为一类)



师:你的分类方法真新颖,能联系二年级的对称知识。



生5:我们是按对折一次完全重合,对折两次完全重合和对折后无法完全重合来分类的,将它们分为3类。(两个长方形、菱形和正方形为分一类,等腰梯形为一类,平行四边形为一类)



【分析】



在学生已经认识四边形的特点后,教师通过“给这六个四边形分类”的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增加其探索性。学生从不同侧面去联系,去开拓,去发掘新意,以求深化思维。这种同中求异(同是四边形,但形状各不相同),异中求同(形状不同,但边或角中又有共同之处)的提问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回答出教师预设的按边分和按角分的结果后,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用“除了以边的长度为标准,还可以以角的大小来分类,很棒!你们还有不同分类方法吗”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立意,大胆独抒已见。此后学生呈现的两种分类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求异 多向思维



求异思维,也称发散思维,它的特点是: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多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种各样的结论。二是“灵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原来的想法。三是“精细”,要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不仅考虑问题的全体,而且要考虑问题的细节;不仅考虑问题的本身,而且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四是新颖,答案可以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新颖不俗。它既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思维的基础。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是深化他们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



【案例】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结课时,老师对学生有如下一段话: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咱们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仅用一个三角形就能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知道他是如何转化的吗?请大家在课下尝试完成,咱们比比谁是班级小数学家。



学生在数学周记中想出许多不同方法,如:



【分析】



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只呈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摆的方法,学具盒中所提供的材料也是完全一样的两个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但要促使学生创造就要引导他们探究,就要解放思想,打破一些旧框框。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满足于课内他们已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现状,而要敢于对事物、方法提出怀疑,善于探究。本课在教学伊始,学生曾尝试过沿三角形的一条高剪成两半,然后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但均以失败告终。此时,教师“旧事重谈”,运用古代数学科学家的成果巧设悬念,使本课在结束时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再次钻研、尝试、实践,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综上所述,优化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化的关键之举,又是学生“深入的阶梯,长进的桥梁,触发的引信,觉悟的契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8
课堂作业也来写反思







2006年6月12日 星期一 睛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研究,却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通过写教育随笔深深感受到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非常迫切。

这不,我今天就只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对第二本课堂作业,首先进行同学之间的互评,然后再自评,最后请家长评。

为什么用课堂作业本呢?因为,这项作业是在课堂内完成的,许多关注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很希望了解他们在课内的学习状况,也希望借此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同时,由于这本课堂本已经做了37次作业,可以使学生们从纵向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发展趋势,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最终才决定选用课堂作业。

学生们在写互评与自评的过程中感到最为难的是评什么,怎样评的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写,我也这方面也稍做了指导。

评什么:评作业的正确率及书写态度;评作业中的优、缺点;以及为什么优或为什么是缺点;从纵向的角度评价这段时间的作业是进步了或是退步了,并写明原因;评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是那类题型,思考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正确率等。

怎样评:有的学生不愿找同桌评,他们想找自己的好朋友评。可我又担心班上有个别学生任何人都不愿意给他们评作业,那时他们的心灵肯定“很受伤”!所以,与学生最后达成协议,先同桌互评,如果你觉得他(她)评得不好,还可以再请好朋友评。

第一种方式通过让学生与学生两个人写信互相交流彼此对作业的看法等.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对自身或他人进行学习与反思的机会。

第二种方式通过自己写信进行自我描述,逐渐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第三种方式通过让学生与家长写信互动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学习上进步,功课完成情况和自己的能力,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更好地配合教师工作,携手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至于学生写的质量如何,明天见分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9
学习在反思中升华——学生互评集







2006年6月13日 星期二 雨

孩子们知道优秀作品将在网上发表,个个不甘示弱。今天把课堂作业本收上来一瞧,哇!孩子与家长们的反思个个都写得好,原定只准备评6个一等奖在网上发表的,可如今不得不根据大家的认真态度而将评选数量一再放宽,传上来的作品较多。

学生互评集

【说明:我平时改作业时,用甲、乙、丙、查(即丁)代表作业正确率;用A+(很认真)、A(认真)、A—(较认真)、B】(不认真)和C(极不认真)代表书写态度。如果学生得到B时,就相当于一个警告,如果仍不改进,连续得第二个B时,则第二次的作业必须全部重做。C等级的作业直接重做。】

赵俊伟的作业书写十分工整,多次得“A+”,而且正确极多,作业堪称佳作。他每次做完作业都主动找老师批改。态度十分认真,而且他做作业时,一丝不苟。由此可见,他对作业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我对赵俊伟作业的评价如下:态度:甲A+,质量:甲,总评:甲(无名氏评赵俊伟,摘录)

【老师点评:不仅评价了同学作业的优点,而且还能透过优点去分析取得优点的原因。对作业的评价也很全面,从态度,质量两方面分别评价,很好。】

我认为陈龙的统计图表画得很好,特别是在5月9日、5月10日、5月11日,6月2日画的统计图让了看了心旷神怡,如果能把字写好,我相信你会更棒。(袁古评陈龙,摘录)

【老师点评:能从37次作业中发现同学的优点,而且还能清晰指明是哪一类型的作业,哪几天做的,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同时你在提出希望时语言也很委婉,注意到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这种作法值得提倡。】

如果让我打等级,我会打“甲+”,对于尹程来说,这个作业本非常不错了。从字迹可以看出,他并非应付,草草了事,而是认真地对待,这是个好现象。别人不是说“态度决定一切!”吗?尹程,这一点你做得很好,记住,“坚持就是胜利!”还有一点就是,尹程的操作题做的很好,平时可看不出来,这么个大大咧咧的男孩,作图却画得这么好,可谓“人不可貌相”啊!(张嘉静评尹程,全文)

【老师点评:对于不同层次的同学,应该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与评价,你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突出,而且文采飞扬。】

崔璐,你真是一个小糊涂!你看看你,多么马虎,粗心大意的错了多少题啊!作业本上涂改液的斑斑痕痕让人“触目惊心”。有时写出作业要空排,老师布置如此少的作业,你怎忍心写这么一点点呢?让老师怎么向上级交差呢?作业本里只有3个甲A+,说明你的字还有待加强。(无名氏评崔璐,摘录)

【老师点评:从你的字里行间中看出对老师的爱。“有时写出作业要空排,老师布置如此少的作业,你怎忍心写这么一点点呢?让老师怎么向上级交差呢?”王老师会力争处理好学校规定的作业量与让大家按时课间休息之间的矛盾。】

做的作业很认真,但平常有时候不爱动脑筋,不会做的题爱问同学,在这一方面须改进一下,就更全面了。(常天珩评刘明昊,摘录)

在这一本里你只得了一个甲A+,这说明你可以写好的,那你为什么就那么不认真呢?你有时候真的很马虎,一用修正液就是一大团,王老师才发现的。你应该在草稿本上先写出好,再仔细写出在课堂作业本上。(王淑雅评涂谦,摘录)

【老师点评:相信与鼓励同学只要经过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同时,还主动帮助他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正缺点的方案。】

通过这个课堂本整体情况是:甲A有15个,甲A-有16个,甲B有3个,乙A-有1个,乙B有1个,丙B有1个。从这些数据看出你写的字很不好,没有一次甲A+。你有错题的次数和老师批改总次数的比是10:37,这样看来你的正确率也很低,希望你以后把字写得好一点,把正确率提高一点,这样你的作业会让人看来又漂亮又顺眼。(无名氏评袁古,全文)

【老师点评:数学味很浓的一篇互评,你应用了统计的知识,对整本作业本的情况进行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还利用了比的知识,算出了有错题与老师批发总次数的比,真是活学活用呀!建议:如果能将统计的数据用统计表或图表示出来,是否数学味更浓了呢?】

总体来说,这个本子是很干净、漂亮、整洁的。但是,你的作业有很多次都做错了。有几次,你忘记抄大题;有时,你把题抄错了;有时,你还把单位写错了……这些都是粗心大意的毛病。虽然这些是小毛病,但不能轻视。你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呀!(李雅馨评陈美岑,全文)

【老师点评:准确地指出了该同学在近段时间容易犯的错误,很好。但如果能提些建议帮助她改进就更好了。我建议陈美岑同学可以建一个错题集,将自己爱犯的错误都集中在一块,每题分三部分,一部分抄错题,另一部分写正确结果,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看这样试一段时间,对你的学习能否有所帮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9
学习在反思中升华——学生自评集







我觉得自己平时做作业很认真,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不做完,绝不休息。几乎三分之二的作业都是老师当堂课批改的。我做作业的速度也比较快,时常我们这一组我是第一个交课堂作业本,我这个数学组长可以说是当之无愧。我不仅速度快,作业质量也是相当高的,作业总次数是37次,而得了甲A+的次数就有17次,甲A有二十次,甲A-以及其它等级一次都没有。这下,你们相信我的作业质量很高了吧。我画的统计图那才叫漂亮呢,次次都是甲A+。说到这里,我还是有些惭愧,虽然只错了三次,但每次不是抄错了数据就是小数点有问题,所以我以后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把作业做得更好一些。(郦博评,全文)

【老师点评:优异成绩的取得是靠行动与数据来说明的,令所有人折服。且语文底功较好,全文十分流畅。】

我认为课堂作业最大的优点是字写得很漂亮。之所以能把字写出得很好是因为我每天都会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这样慢慢地自己也渐渐养成了写好字的习惯。不管是做数学家庭作业还是其它作业,我都能写出最好的字。为此,我感到很高兴。可是字写出好了速度也不能慢,因此,我天天在家练习写字又快又好,现在我的写字速度也提高了很多,我想只要努力没有不可能的。(欧阳宇婷评,摘录)

【老师点评:你介绍的练字法,值得向全班推广,同时也值得大家学习。】

哎,真丢人!这么简单的作业竟然得了2个乙和1个查(即丁)的“光荣”成绩,实在不光彩。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我看来应该是“种认真,得A+,种粗心只能得叉叉”。

虽然作业不怎么好,但也有闪光点,自认为统计图很有创意。9个A+,虽然不是什么好成绩,但对我来说进步已经不小了。现在主要问题是计算,我发现近一段时间计算越来越粗心了,再这样下去“乙、丙、丁、查”都会来本子上做客的。

以后,做作业一定要细心,把正确率提高,争取达到百分之百。其次,要将字写好。另外,除作图外,尽量用一种颜色的笔写,保持卷面整洁。(王鑫评,全文)

【老师点评:“种认真,得A+,种粗心只能得叉叉”,让我开怀大笑。看来你和常天珩一样,是个写顺口溜的高人。“再这样下去‘乙、丙、查’都会来本子上做客的”很有童趣。不过言归正传,聪明的你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你能通过反思,像朱思聪同学一样用行动说明问题。】

我的作业没有写好,因为有很多错误的地方都很简单,都会做,可往往就是简单的题目做错。我经常错就错在大意,比如先前作业中“1—3/5”就等于2/5,我却写了个8/5,而且那一题方程的“解”字也忘了写。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学习要更细心才能做得更好。看了陈昊给我的评价以后,知道了我应该把可以写好的作业提高质量地完成好。再说王老师的作业量也不多,那么质量上就应该更高一些才对。(秦睿康评)

【老师点评:能结合作业中的具体题目来具体分析,建议你以后将这种分析就在当天课堂作业订正中注明,这样是否反思会更及时些呢?】

在这本课堂作业中,我一共做了37次作业,其中我完全做对的有28次,得优秀的有16次。由此可计算出错误率是24.3%,优秀率达43.2%看这个算出来的分率,我不由的感到惭愧。为什么同样是六年级的同学,用同样的时间去做,而没有得到同样的效率呢?通过分析,我得出三点问题:

一、 粗心大意。这是常有的毛病,总没有认真,全面地去想问题。

二、 没有反复检查。有时候作业做完了,就想着去玩,没想到去检查作业。

三、没有趁热打铁。所有课堂作业应该是课堂上做的,而我有时却到了该交作业时才去做。(朱嘉凡评,摘录)

【老师点评:你能将百分率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写反思中来,真是王老师的得意弟子。分析了三点问题,建议你还应该有改进的措施,这样才会在反思中前进。】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候做课堂作业,题目写的明明是3,而我抄到作业本上却是2。还有的时候做题,我喜欢人偷懒,想着下课去玩,写答时就差字,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希望今后改掉它。(余翼评,摘录)

【老师点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多好的一句话呀!如果你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应该以细心,恒心来面对每天的作业。你说呢?】

上一册中,我的甲A+比较多。这一册里,难度更大了,因为,这一册主要是复习,有的内容如比、统计图等我都搞忘了。拿143页第9题来说,那个统计图,我横轴下面的月份没写,错一次改正就算了,而我还是很马虎,又把那个月份写掉了,真是不应该啊!(王淑雅评,摘录)

【老师点评:你能与上学期的作业进行纵向比较,并帮助老师了解到你学习滑坡的原因,这一做法很好。建议你对于已经遗忘的知识,务必在复习课上专心听讲。相信用心,你一定会很快重拾自信。】

上一学期,我的课堂作业老是订正,有时还不能按期订完作业,名字经常挂黑板。但是这一学期,我一写完作业就给老师改,总能及时订正,名字再也不用“上榜”了,答也不差字了。在这一方面,我还是有进步的!(刘聪评,摘录)

【老师点评:你的进步是老师与同学们有目共睹的,相信你也在这其中发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是吗?】

我看了卢韦华的作业后,她几乎每次都是全对。我应该向她学习,学习她的细心,负责任的态度。(陈超评,摘录)

【老师点评:从这句话,王老师发现你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相信你不仅能够从卢韦华身上不仅学到细心,与负责任的态度,同时还能学到她不怕困难,勤奋好学的精神。】

我上课时也认真听讲,老师让我们动手做时,我也会跟着做,积极跟着王老师转。可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上课缺乏自信,不改举手发言。王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既认真负责,又和蔼可亲,但无论王老师多和蔼,我就是不敢举手。大概是因为怕被教师批评吧!可是别的同学回答错了,老师又让他们坐下去了,我就是战胜不了内心的恐惧感。(杨丽娜评,摘录)

【老师点评:下课后的你,从来都是活泼开朗,可为什么上课时就有了内心的恐惧感呢?看来王教师有必要对你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你尽快在课堂中大胆起来。你愿意大胆迈出这一步吗?】

我对王教师的作业也有一评,王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对自己的教育也很投入,但我觉得王老师的课堂作业量较少。不过王老师的超少作业量也是为了能让我们下课轻松休息,所以我希望王老师能把作业多布置一点,但要把握好度,保证下课同学们都能休息。(陈琦伟大评,摘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09:59
学习在反思中升华——家长评语集







看了我女儿的课堂作业,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为有这样聪明的乖女儿感到骄傲。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的评价为“甲”。(张莹的家长评,摘录)

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今年,我们家长很高兴看到孩子这一可喜的变化:作业比以前认真了,对学习感兴趣了,能主动学习了……我们有信心,李一鸣就这样努力下去,一定是学习最棒的!(李一鸣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能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闪光点,并将自己对孩子的爱明确表达出来,看来家长会中赏识的教育方法指导不仅入了耳,而且入了心。希望您能更多的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将优点扩大化,使孩子更优秀。】

张紫薇的数学课堂作业本比以前的作业本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作业本涂改的地方有很多,现改动很少,这说明她做作业比以前认真了。懂得思考,懂得认真看题意,不像以前还没看清题意就动笔做,等做完才发现做错了又去改。现在这个坏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改掉,学习的态度也提高了。希望张紫薇同学养成学习认真的好习惯,使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事情。(张紫薇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您能用发展的眼光挂看待孩子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真好!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激励中变得更加自信。其次,你谈到“使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事情”,我想这不仅是你对孩子的希望,同时也将是我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刘捷的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主要在计算方面,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计算,而是粗心大意,如果能改掉这个毛病,数学成绩还是有提升空间。有些错误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这说明刘捷的数学成绩时好时坏,主要是她对题意的分析有误,这才是她提高数学成绩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希望刘捷在升入初中后的学习中要努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分析正确、计算认真,数学成绩才会稳步提高。(刘捷家长评,全文)
    【老师点评: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来关注学习,特别是关注学习中的错误,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您对孩子作业中错误的题型,错误原因及改进的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相信只要能付诸于实践,刘捷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课堂作业正确率较高,这与老师的监督有关,而家庭作业没有这么高的正确率,作为家长我们感到自责,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强,造成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比较敷衍了事,不是很认真,学习效率不高。孩子自己也意识到这点,如果将这种不良学习习惯,带到初中,将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陈昊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从你的评价中,反映出现在孩子们中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校与在家不一样,有老师与没老师不一样。这个问题我还从未研究过,我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后再与您联系。】

刘媛的作业书写工整,能够认真思考问题,对每一道题都一样。从这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好学习的好孩子。作业有很多次都被评为甲A+,这让我们很高兴。因为这些都是她凭自己汗水努力而得来的。虽然你很聪明也很认真,但缺乏毅力,对难题缺乏信心。我们希望你能够加强对难题的解题能力。加油!我们相信你一定能行!(刘媛家长评,摘录)

如果单从作业看,你是很不错。可作业只是检查你课堂上学习情况,关键是你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你为什么一碰到难题就无所下笔的原因。希望你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弄懂并融会贯通。(杨琳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家长的眼光真敏锐,一会儿就谈到了我最困惑的事情。您孩子平时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不错,可为什么调考起来就是上不了90分呢?你想过吗?我建议聪明的你也能加入每天做5道奥赛题的队伍,题不在多,但做一题就必须对这一题搞懂,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尝试着用多种方法解答,相信如果你能克服困难,一定会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加油!】

孩子放学后总是自觉做完作业,极少让家人担心和操心。但是作为家长,希望她能多与家长沟通,让我们知道她的想法。(郑佳玲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处于逆反期,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很容易造成孩子在家庭中完全封闭自己,从而形成一些心理问题。你会就此问题与你联系,交流一些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翻开女儿的课堂作业本,让我非常惊讶!作业不仅字迹工整、干净,而且作业的正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大部分都是A+,非常养眼。心里像喝了蜜似的,甜滋滋的……

从前女儿的作业比较马虎,计算老是出错,考试时在计算方面的扣分在5-8分左右,我很担心在升学等这样的重要考试,影响会很大。在目前的形势下,分数还是学生的命根。

针对我女儿计算老是出错的毛病,王老师要求:在每一次的作业后附一张计算草稿,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女儿的计算正确率都在99%以上。考试时计算做到了少丢分或不丢分。

另外,在女儿的自评中,我还看到她在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比,欣赏同学的优点,而不是比缺点。(汪志淇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非常喜欢您的女儿,同时欣赏她的恒心与毅力。同样的建议(在每一次的作业后附上相应的计算草稿,以便养成认真找草稿的良好习惯)。向全班那么多孩子提出,可只有您的女儿一个人一直坚持下来了。我相信您的孩子在播种行为后,注定会收获到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王老师的认真、细致、耐心的教育下,涂谦的这一本作业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是正确率提高了,字迹也比较工整,但涂改的地方还是较多,说明他还是很粗心,基本功不扎实,字也写得较差。这学期涂谦回家经常说“我们王老师说……”,说明他将老师的教育记在了心里。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义务地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到六点很辛苦,我们家长感到很感动,孩子长大了,也会记得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天涂谦回家说他给同学讲解数学题,同学听懂了,他感到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他说:“原来教别人做题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啊!”他越来越喜欢数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数学本给家长签字,如果在学校作业没做完,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做数学作业。但是他数学概念还不是很清晰,也缺乏创新精神,不想学习新的方法,比如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他宁愿用算术方法做,而不愿解方程,还容易骄傲,取得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老师布置的奥数题,他若能很快做出来,就回家讲半天,做不出来的题,提都不提,这些缺点还有待改正,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涂谦家长评,摘录)
    【老师点评:读了您的评价,才了解道为什么他每天晚上做完作业确不肯提早回家的原因,原来他是在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其实,给同学们讲题,对孩子自身而言也是一次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同时,对提到孩子不愿用方程解应用题,而热衷于算术方法。我想这不正好说明您的孩子逆向思维的能力极强吗?值得骄傲哟!同时,建议你可有意识地找一些用算术方法较难解答的逆向思维应用题让孩子练习,使他在练习中体验到方程的优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0
学习在反思中升华——教师反思







此次活动的实际效果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而且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孩子们在写反思时就已经开始悄然改变了。可以说这次的实验活动基本取得了成功,总结起来对学生有以下促进作用。

第一, 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
    在现今,小学生不完成作业或作业乱画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通过这次写课堂作业反思的活动,我有意识地培养让他们有机会发挥主动精神,体验到责任感,感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通过反思,从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学习的能力与方法等不同的角度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归因,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加自信。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改进学习的方法及提高学习成效的措施,这会促使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

第三,有利于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孩子们在作业自评与互评学习过程中,在批判性地思考中,成为了有思想的人,他们自觉服从老师的要求,没有强迫,没有约束,自由自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

第四,有利于教师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
    在这次的三方评价中,我更好地了解到了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习品质上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还需努力,有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十分欠缺……,这些信息的提供能帮助我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0
平均分与平均数的区别







“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 这是我参加今晚UC在线教研时所提出的问题。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前,必须明确什么是平均数。

●什么是平均数

看新课程人教版三年级下的教参说明: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当然这样的概念不可能直接对学生说。那怎样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的呢?

●问题的提出:

教材在这部分是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因此,我今天十分关注王秀华老师在此处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如下:)

师:大家快看统计图,想一想,当参赛人数不同时,怎样比才算公平呢?(生分组讨论)

全班汇报:比较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球。

师:用这个方法能评判出结果吗?我们来试一试。请小组同学一起研究一下。怎样才能求出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球呢?可以借助手中的圆片摆一摆,或动笔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到底哪组赢了。

小组合作,探求怎样求各小组夹球的平均个数。全班交流讨论。生自主汇报求平均数的方法,师相机指导。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个人感受:孩子们都还未通过移多补少去初步感知何为平均数,就要求他们小组合作探索如何求平均数,难度跨度太大了。难怪执教老师在农村小学教学时会感到此处教学十分不畅。】

方法一:移多补少。

师:你们组用什么方法研究出来谁赢了的呢?(移动)

师:注意,仔细观察移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呢?(生说,师课件演示移多补少)

师: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他是怎么比的?(男生平均每人夹5个球,女生平均每人夹6个球,所以女生赢了)

师:这位公正的小评委请回吧,原来女生是最后的赢家,恭喜你们。(掌声鼓励)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在移的过程中什么没变?(总个数没变)

师:观察真仔细,总个数始终没变,移多补少只是小组内部调整,影不影响这个小组的成绩呢?(不)那么用比较平均每人夹多少个球的方法来评判胜负,是完全公平的。

师:再想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了?(每个人夹的个数变了)

  都变得怎么样了?(同样多)

  变成几了?(变成5了)

  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平均每人夹5个球)

  那么这个数5就叫什么数呢?猜猜看,对就叫平均数。

【个人点评:教师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什么不变”,这为后续用总数÷份数=平均数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但对于“什么变了”这一问题处理得还不够到位。教师自身应该明确实际上原来每人夹球的个数并不是5,平均数并不表示实实在在每份的数量。它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得到的。】

●问题探索

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且体现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呢?由于我还暂未接触到新课标教材,所以就这一问题只能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1、 如何解释平均数?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结合具体实例来解释平均数的涵义更便于学生理解。如上例,教师可以在移多补少后小结“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并用一提问“那么男生夹球个数4、7、5、4、5的平均数是多少?”来检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2、 如何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当学生回答“男生每人夹球个数的平均数是5”时,教师可以追问“平均数是5,是不是原来每个男生都夹了5个球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去思考,这样从“真实数据”到“平均数”再回到“真实数据”,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体会到平均数的“虚拟”特征。如果学生能回答出“平均数是移多补少以后得到的” 、“平均数不是原来每人的夹球数,有的男生比5个多,有的男生比5个少,它表示的是男生的平均实力”教师可顺势评价:对!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份的数量,它不是一个实际的数,那我们就用虚线来表示这个平均数。边说边在统计图中用“-----------”表示出平均数的值。

到这里,我想孩子们对“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和平均分有什么不同?”心中应该都有了答案。

●感受

通过今天的讨论与写随笔的过程,我深切地感到到寻找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意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1
精彩的辩论会


前不久,在教学中看到学生因结论的不同,而自然地分成正反两方展开“对攻”,可他们在课堂中“对攻”却没有任何辩论技巧,有的只是比两方人员谁人多,谁的声音大。由此突感自己在平时教学时对此方面有所疏忽。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应该在他们还未毕业时,尽快给他们弥补“这节课”。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两个渔翁在河边钓鱼,其中一人钓了3条鱼,另一人钓了2条鱼,这些鱼的大小,品种一样。他们正准备煮鱼吃时,有一个过路人走来,请求和他们一起吃鱼,两个渔翁同意了。于是他们三个人将5条鱼均分吃了。为了表示感谢,过路人留下了10元钱。这10元钱应该如何分才合理呢?
给孩子们较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后,全班共有11名同学做出了结果,其他同学则“束手无策”。11名同学共分成两种不同的情况:
结果1:甲分得6元,乙分得4元。(此种结果共有5人)
结果2:甲分得8元,乙分得2元。(此种结果共有6人)
为了使辩论会更公平、更激烈,我以结果1为正方,结果2为反方,两方各派出5名选手参加辩论(有6人的一方通过猜拳淘汰了1名同学),其他同学则在坐位上当裁判。
首先由正方一辩发言:其中一人钓了3条鱼,另一人钓了2条鱼,他们俩人只相差1条鱼,过路人给他们10元,如果照反方1条鱼6元,那价钱太贵了。
(当正方正在发言时,反方的五名选手可没闲着,他们正在进行讨论,可这样就没有去倾听正方的发言了。为了不打断正方同学的发言,我等他发言完毕后,立即对大家进行辩论技巧的指导:对方选手在发言时,必须注意倾听,只有抓住对方语言中的逻辑错误,才能进行有效地“攻击”。同时,我又向全班重复讲解了一遍正方的发言内容。)
反方一辩发言:题目中告诉我们三个人是均分吃的,既然过路人留下了10元钱,那么另外两人也相当于各吃了10元钱。3人就一共吃了30元钱,30元钱共是5条鱼,所以一条鱼是6元钱,俩人正好相差一条鱼,所以我们的结果相差6元是对的。
正方二辩发言:我方认为10元钱有5条鱼,且这些鱼的大小、品种一样,所以可以知道每条鱼应该是2元钱。
反方二辩发言:王老师,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我是怎样列式的?(我点头同意)先求一共有多少条鱼,用2+3=5。因为3个均分时,所以用5÷=5/3条就可以求出每人吃了多少条鱼。其中一人钓3条,自己吃了5/3条,那么他就给过路人3—5/3=4/3条,另一人钓了2条,自己吃了5/3条,那么他就给过路人2—5/3=1/3条鱼。过路人得到他们两人鱼的比是4/3:1/3,化简后等于4:1。接下来,我们就把这10元按4:1进行分配,(板书:10×[4/(4+1)]=8元,10—8=2元)最后就可以求出一个人应分得8元,另一个人应分得2元。
正方三辩发言:我们也用算式来讲。首先要求出一共有几条鱼,用2+3=5。然后用10元除以5等于2元,求的是每条鱼多少钱。最后,我们再把2×3=6(元),求的是给一个人的钱,用2×2=4(元),求的是给另一个人的钱。
反方三辩发言:过路人并没有吃下所有的鱼,他确实只吃了5/3条鱼(用手势指黑板上的算式板书)。
正方四辩发言:按他们两人的功劳来分,6元的差距太大了,不合理。
反方四辩发言:那我们再换一种方法来讲。既然过路人留下了10元钱,那么另外两人也相当于各吃了10元钱。3人就一共吃了3×10=30元钱,这30元钱是5条鱼的价钱,所以用30÷5=6元,这求的是一条鱼的价钱。再用6×3=18元,求的是钓3条鱼的人应得的钱,用6×2=12元,求的是钓2条鱼的人应得的钱。最后钓3条鱼的人因为自己的那10元钱不用出,是他自己钓的,所以用18—10=8元,这个8元就是过路人应给他的钱,用12—10=2元,这求的是过路人应给钓2条鱼的人的钱。
正方五辩发言:王老师,我可不可以站到反方去呀!我同意反方的观点。
讲台上的辩论赛由于正方五辩的突然倒戈,不得不暂时停止。可坐在台下的众多裁判们也听懂了,他们也迫切要求参与辩论,于是5人辩论赛变成了全班大讨论。
陈琦伟同学说到:我发现我们(指正方)是按钓的条数来分,而反方是按送的条数来分,我觉得两边都有理。
林虹宇同学说到:我把每一条鱼都分成3小块,5条鱼就分成了15块。一人吃了5小块,那么过路人吃了5小块留下了10元钱,10/5=2(元),就求出一小块是2元钱。接着看图,图中涂红色部分表示自己吃的,涂蓝色部分表示给过路人吃的。(说明:孩子们画的图上原是鱼的形状,可为了绘画简单,我用长方形代替。)

一个人给过路人4小块,所以应得2×4=8元,另一个给过路人1小块,所以应得2×1=2元。
在此时,全班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输赢,最后正方与反方票数比是3:56,反方获胜。
本打算再请同学向支持正方的3名同学细讲一讲,可下课铃响了,我也就没耽误孩子们的课间休息了。
[反思]
1、 辩论赛使全班同学的思维都高速运转了起来。全班本只有11名同学对此题有自己的思考结果,可就是通过这样一种辩论形式,让所有同学的思维都积极地动起来了,这是我在设计这一环节前未想到的。参加辩论的辩手自然不必说,其实坐在下面的裁判们也由始至终积极地参与了辩论的全过程中。他们首先在注意倾听双方辩手的发言时接纳了两方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各自又在进行理解,分析与评价。其实,在辩论赛即将时,许多孩子都已有了自己正确的理解,且至少掌握了其中的一种解法。
2、 辩论赛使同学们初次掌握了辩论的技巧之一,即“攻其要害”。
要让孩子们学会辩论,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辩论中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陈词时,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逻辑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因此,我在正方一辩发言后,再次重复了他们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这也是辩论的一种重要技巧。
3、在辩论赛中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如反方就利用了好几种不同的解法来阐述本方结果的正确性,其中,还有一位同学用了形象的示意图来表示,即清晰,又容易理解。孩子们的潜力真是无穷大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1
对教学细节的感悟







今天上午,我校一名四年级数学教师用二年级学生上了一节三年级上册《连续退位减法》的试教课。(因为此课将在五月份在全国展示)这节课在细节的处理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片断一]

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210—160的吗?

生1:先算个位,0—0=0,在个位上写0;再算十位,1—6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当10,11—6=5,在十位上写5,最后算百位,百位上……(该生百位如何算不会表述,站在讲台上犯难了)

师:你这步不会讲了,是吗?(生1点点头)那你愿意邀请谁来帮你解决呢?

(班上许多同学纷纷举手)

生1:我想请XXX帮忙。

生2:百位上2退1每剩1,1-1=0,0可以不写,所以210-160=50。

师:你现在会算了吗?(生1点头表示听懂了。)

[评价]

如何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不会回答问题的孩子体面的坐上位呢?在此之前,教师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谁能够来帮帮他?”,顺势就请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解围,而没有回答出问题的那个孩子则在师生共同关注别人时,自己悄悄地坐下。我想这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很受伤”,这时他们也许无心再去听别人的回答,这时他们可能心想下次我再也不回答老师的提问了,不会答真丢人。

而今天这位教师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又为学生扫清了知识中的障碍。她将寻求帮助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名学生找的一定是成绩比他好,而且是他十分信赖的人。在这次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心理上感觉到被教师与学生尊重,而且还得到了只有老师才具有的特权──可以指名回答问题。所以对于别人的帮助,他是十分乐于接受的,因此知识障碍在积极的心态中被清除了。

[片断二]

师:517-348到底有多少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全班把手拿起来,咱们一起写竖式,517-348。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1: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师:先从哪位减起?

全班齐答:从个位减起。

师:(教师带领大家一边说计算过程,一边板书)17—8=9,在个位上写9。接下来怎样算?请大家拿出书把书上没填完的例题补充完整。

(学生全体试做,老师巡视,发现三种不同的情况,请他们三人在黑板纸上板书)

  517     517     517
    —348   —348   —348
    ______  _____  _______
      249     179     169

师:全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下面我们分别请这三名同学学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1:先算个位,7—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7—8=9;再算十位,1退1剩0,0—4=4。

生2:老师,他做的不对,他把0—4做成了4—0了。0—4应该不够减,要从百位再退1。

师:这名同学你知道你错哪儿了吗?

生1:我把0—4算成了4—0了。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位同学是怎样算的?

生3:先算个位,7—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7—8=9;再算十位,1—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1—4=7。

生4:他的十位算错了,因为十位上打了退位点,他忘了减1。

师:那十位该怎样算呢?

生4:十位1退1剩0,0—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0—4=6。

师:(问生3)你现在明白十位该怎样算的了吗?

生4:(点点头)十位1退1剩0,0—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0—4=6。

师:最后一种作法是谁做的?你能给出大家说说吗?

生5:先算个位,7—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7—8=9;再算十位,十位1退1剩0,0—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0—4=6。最后算百位,百位5退1剩4,4—3=1,在百位上写1。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正确结果是169。那么大家观察一下以上三道竖式,错误比较集中的是哪个数位?

生6:错的最多的是十位。

师:十位上该怎样算呢?请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全班同桌互说十位算法。)

……

[评价]

“大家观察一下以上三道竖式,错误比较集中的是哪个数位?”多么好的提问呀!立马就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揪了出来。而且这个问题是在学生已通过尝试与观察比较后自己发现的,因此他们的研究很快就聚焦到了“连续退位减的十位该如何计算”上,孩子们的研究兴趣更浓了,研究重点更突出了,大家讨论时也更热烈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内容。

[困惑]

这种教学流程的设计,我们是认真学习了北京李烈老师在《细节成就完美》一文后而精心设计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517—348,最后学生中出现了三种情况,有的等于249,有的等于179,有的等于169,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发现错误,从而明确连续退位减的方法。

可是专家在指导性评课中指出:此课是学生初次接触连续退位减,对于这部分新内容还未建模,因此学生正确的判断谁的计算结果对与错这一安排是超前的。这个内容应该改在教师引导学生已建立正确的知识模型后再把错误揪出来,请学生说说哪里算错了,应该怎样算。

那么教师在这些计算课上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处理更妥当些,为什么?

[十二郎(人教网教教育论坛版主)答疑]

从建构主义理论来说,连续退位减对于学生虽然是新内容,但却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后者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影响者。同时作为连续退位减学生是可以经过探索解决的,纵然是出现了错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误订正错误才是正确的错误观。正如郑毓信教授所说:数学活动是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和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希望能够通过事先的预防完全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我们即应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容忍和理解的态度,并应努力帮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我们不能期望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练习就能纠正学生的错误。毋宁说,这主要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并以主体内在的“观念冲突”为必要前提。(摘自《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郑毓信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反思]

错误是一种教学资源,但如今的赛课、展示课,老师们都怕出现错误。因为,他们认为出现了错误就证明自己的教学不成攻,只有每一位学生都会答,都会做,教学十分流畅,这样的课才能给听课的教学一种美的感受。我在学习了《细节成就完美》这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孩子们什么都会,什么都懂,那这节新授课还有上课的必要吗?这是因为学生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才需要我们教师来教学。而学生在尝试中、反馈练习中的错误正是教师所应该关注的课堂生成资源。真正的大师为何能成为大师,我想他们就是在错误的处理上有其独到与高明之处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1
在困惑中摸索,在摸索中反思







★“舍得”时间,换回了什么?

本学期曾参加过一次一年级口算教学内容的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我发现执教老师为了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可谓是十分“舍得”投入。

第一次“舍得”:投入大量的时间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教师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摆法,后又在全班一一进行展示,并引导孩子们由形象的小棒操作过程逐步引导学生抽象出算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操作速度较慢,所以在探索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第二次“舍得”: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算法的最优化。在学生得出了多种算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选出了其中一种为最优化的算法,接着为巩固这种算法,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练习。如计算下面几组题的结果,并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6—8=□,36—8=□……。可谓设计巧妙,有心良苦。

教师在算法多样化上是如此的“舍得”,她会收获什么呢?到最后请学生口算并说明算理时,会做的孩子仍旧是按自己原有的方法去思考,可谓对自己的解法“情有独钟”;不会做的孩子听了那么多解法仍旧不会做,可谓“冥顽不灵”。

★困惑

要在课堂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就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而且还应将课堂中所出现的每种算法讲清楚。可现状却是时间花了,但由于每种算法的用时较平均,不会做的孩子听了很多可是却一种也没有理解,而会做的孩子对教师所“推崇”的解法又由于先入为主不愿接受。这可真是让我们作教师的左右为难?

★在困惑中摸索

虽然心存困惑,但也不能停滞不前,不是吗?所以我也只好在困惑中去实践、去摸索,希望尽快冲出迷阵,杀出一条“血路”。

今天是我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节复习课,为了更好的迎接明天的毕业考试,我把去年毕业考试试卷中的部分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拿出来给孩子们长长见识。其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

仓库里原有一些粮食,调出20%后,又调进42吨,这时仓库里的粮食与原来粮食的比是28:25,仓库中现在有粮食多少吨?

在巡视中,我发现班上仅有1/4左右的同学做出了正确结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以现在的粮食为单位“1”的分数解法。

42/(1—25/28+25/28*20%)=147(吨)

方法二:以原来的粮食为单位“1”的分数解法。

42/(28/25-1+20%)*28/25=147(吨)

方法三:方程解法

解:设仓库中原来有粮食X吨,

[X(1-20%)+42]:X=28:25

X=131.25

131.25*28/25=147(吨)

方法四:根据份数的算术解法。

运走了多少份:25*20%=5,

现在比原来多多少份:28-25=3,

42吨所对应的份数:5+3=8,

每份是多少:42/8=5.25(吨),

现在有粮食多少吨:5.25*28=147(吨)

“谁能当小老师,把这题讲给大家听懂?”这次主动请战的人并不多,看来难度系数太高。我只好点了一位手举得最高,已经跃跃欲试的“勇士”(涂谦)。他给大家讲的是第二种解法。听完他详细清晰的讲解后,全班反馈时仅有10多位同学听懂了,而且这举手的十多位同学几乎清一色是班上的数学精英,而其他的同学仍在“迷糊”状态,他们说主要是对于“28/25—1+20%”这部分的理解尤为困难。

“勇士”不行,只好换将。这次换上的是男生中的顶级高手(黄海波)。他给大家讲的是第四种方法。当他刚把第一步讲给大家听懂后,我就悄然发觉孩子们的眼光中有神了。待到他讲到如何求每份是多少吨时,台下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哦”了一声,还有的同学点了点头。黄海波的精彩讲解立即迎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全班绝大多数同学听过后,都能准确回答每步求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求的问题,效果极佳。

这时,班上又有人按捺不住表现自己的欲望了。他们在台下叫到:“王老师,我还有跟他们不一样的方法。”此时,我是该请他们继续“奉献”上所有的解法呢,还是应该及时打住呢?如果强行压制,只会打消掉孩子们学习的激情,因此我选择了让他们“自动决定进退”。我说到:“谁能说出比黄海波这种方法步骤更少,而且更容易让大家理解接受的方法谁就上来讲。”可是几秒钟过去了,刚才叫嚷的同学都没了声音。我小结到:“能正确解答这题的同学已十分不简单,首先恭喜大家。但如果要当小老师,把这难的题目讲得让全班同学都听懂,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你们说对吗?”

课下,我与用方程做的娄屹同学交换了意见。“你为什么没举手讲一讲你的方法呢?”“其实,我的方程比较好懂,就是步骤太多,求完了原来的吨数,还要再求现在的吨数,而且计算起来有点麻烦。反正比不上黄海波那种。”

★在摸索中反思

本节课,我并没有展示所有不同的解法,这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吗?

我个人觉得是体现了这一新课标理念的。因为在学生尝试阶段,教师并没有禁锢孩子们的思维,他们的解法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而且全班汇报交流时,也展示了两种相对较简单的解法,所以,从这一层面上说应该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

如何解决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

到全班交流时,我觉得方法的讲解不是越多样就越能证明学生的思维活跃,而应该是是在教师已经对学生的总体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算法优化的过程。这里所谓的“引导性优化过程”,就是指在请学生汇报方法的过程中,做出不同解法的同学应该边听还要边与自己的方法相比较,边反思我的解法比他的更简便,更易于理解。而我们教师呈现给那些还暂时还不会做的孩子们的方法应该是容易理解,容易操作的。

当然,上面仅仅是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可能既不成熟,也不准确。但我真心希望我能:在困惑中摸索,在摸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 辉煌(CERSP讨坛版主)回贴

算法多样化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算法,但要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弄清算理,选择适合每个人自己的算法,加以掌握、 通过探索、交流多样化的算法,体验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与灵活性,培养与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解着眼于揭示知识间的多样性的联系,是以知识(方法)为本位的算法多样化、是以学生个体为本位的,以尊重算法的个性化为基础的。没有算法个性化,就没有算法多样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2
都是此“时”惹得祸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周日学校组织老师们外出听课,特级教师的课果然名不虚传,其中的《认识时间》一课正好跟上我们的进度,于是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决定,按听来的教案尝试一下,希望能从中找到特级教师的感觉。特级教师的课例果然让我们首战告捷,但随后而来的“认识时刻”却让我们顿时失去了愉快的心情。看得出课堂上大家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不良情绪,但一提到“认识时刻”,“郁闷”就成为办公室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

看来都是此时惹得祸!由此对“时”的声讨和批斗也不定期的在办公室召开!

“一年级的学生认整时、整时半就可以了,几时几分的任意时刻太难了!”

“看来一个礼拜也完不成进度了!”

“9:05总有人写成9:5,真没办法!”

“4时20分居然有人写成40时20分。”

……

为什么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认识时间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仔细分析教材,不难发现。从教材编排来看,《认识时间》单元例题和练习中出现的认识任意时刻,本是人教版义务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新课程改革后编排到一年级下册。以往这个知识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说都颇具难度,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起来自然接受更慢。更何况此时他们还未曾学习《表内乘法》,每次看分针5个5个的数格子不仅麻烦,孩子们缺乏足够的耐心。近几年教材为了和国际制单位接轨,把我们以往常用的“几点”改成“几时”,后因不要求区分“时刻”和“时间”概念,把常用的“小时”改为“时”。虽说教材并没有要求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的区别,但例题中已经出现了“时刻”和“时间”的关系,这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从生活习惯看,生活中一般看钟表时都习惯说“几点几分”,很少有人会脱口而出说“现在是几时几分”,经过的一段时间一般也以“小时”为单位。有许多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实际教学中依然教学依然延用了“小时”。另一方面,广东地区看钟表有个比较特殊的习惯,把“几时几分”称为“几点几个字”。“字”所指的就是钟表上的数字,一个“字”即5分,两个“字”即10分,依次类推。

由此不难发现,教材和生活的脱节,和生活习惯的不兼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难度。课堂上,我们所教的时刻的说法,在生活中很少用到,明知如此,课堂上我们仍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要说几时几分,不要说几点几分。”试想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接受老师的教吗?

探讨:

1、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否摒弃教材对“时”的强调,以生活经验为准进行教学。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认识钟表的方法后,再把“时”引入他们的知识领域。掌握了方法,学生肯定会对可代替“点”的“时”更容易接受。因此而出现的诸如“4时”写成“40时”的情况是否就不会发生了呢?

2、“任意时刻”时学生出现的错误,无非就是分针指着几,他们就认为是几分。虽然孩子们此时还未曾学习《表内乘法》,他们会五个五个的数数,但试想一下,我们何曾在看钟表时这样数过格子呢?既然我们不这样去做,何苦要求学生这样做?可否在学生熟练理解并掌握了数格子的方法后,采用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记住分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分,从而避免看一次时刻就要数一次格子的麻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2
“左右”不为难



广州白云区大朗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开学初始,心里一直很犹豫,第一课时上什么呢?是按教材的编排直接上《位置》?还是舍弃这一单元直奔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位置》是教材新增的内容,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虽然改动较大,但毕竟以前接触过多次。按教材编排上的话,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直奔第二单元吧,有利也有弊。虽然孩子们上学期末刚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但是毕竟过了一个假期,该忘的也忘的差不多了。再加上刚开学,有的孩子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不管怎样,计算课是不如操作性强的《位置》更能吸引学生。这样反复一想,竟然对教材的编排有了另一种顿悟!这也许正是编者编排的原因吧!

想好了上什么,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畅多了。上下、前后、左右、找位置,几节课上下来,孩子们的脸上不时绽出笑颜,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不曾想《全程学练考》第6页综合练习的第3题让我“左右”为难了!

那天晚自习,布置完作业后,孩子们都认认真真的做起来。

突然,A举手问:老师,这道题怎么画?我过去一看,原来是这道题:

小朋友们站在一排唱歌,小艺的左手边有4位小朋友,小艺的右手边有5位小朋友,请你画一画,数一数,唱歌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我轻轻的问他:你自己怎么想?

A说:“小艺和我们面对面,她的左就是我们的右,她的右就是我们的左。……”

我点点头,有道理!

B一听不乐意了。急忙凑过来说:我不同意,上次书上那道背心题您说按我们的左右来定。

其他孩子一听,也大声嚷嚷起来:老师,上次你是这样讲的,要以我们的左右来定。

是呀,孩子们说的都没错!总不能两种答案都对吧!

“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堂上还特别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面对面找朋友──握握手”,“说反话”等小游戏。我想正是因为孩子们亲身体验了这些活动,所以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印象才会这么深刻。

但是这道题我该怎么处理呢?

看着面前眼巴巴等着我定夺的孩子们,我的心里也矛盾起来了,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不能就这么静下去吧?

有了,我对同学们说,“咱们再一起看看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孩子们的小手一下子又举起来了。

“老师,书上的是衣服。”

“老师,练习册上的是小艺。”

“老师,我明白了。看衣服的时候,以我们的左右为准。”

“小艺就不同了,她是个人。看人和看其他的应该不同吧。”

“老师,小艺还和我们面对面呢。”

“就象我们上课时做游戏那样。”

“题目还说了小艺的左边、右边呢。”

“那小艺的左右就不能和我们一样了。”

“小艺的左右就以她自己的左右。”

答案出来了!我点点头说:“同学们,当我们观察的人的时候,如果题目中的人物和我们面对面,左右就以题目中的人物左右为准;如果人物和我们同样方向的时候呢?”

“他的左右就和我们一样。”

“当我们观察其他物体时,它的左右……”

“就和我们的一样对吗?”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回到办公室,赶忙询问其他几个老师怎么处理这道题目?大家都肯定的说以观察者为标准。

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左右的标准如何判定呢?”

《教师用书》又是简单的两句话:“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看来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但左右的标准如何确立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闲暇时溜达到阅览室,无意中在《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2期合刊上看到一篇关于“辨别左右标准的文章”。大致意思如下:若观察的对象为物体,确定的标准为观察者;观察的对象为人,确定的标准以被观察者为准;观察的对象是动物,(我的学生还没辨别过此类题目)同方向时,无论以谁为标准结论相同。反方向时,标准不同则结论不同。

这些是不是最终的答案?我想也不一定。只要我们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能以自己为中心来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或其他事物为标准来辨别左右,我想就足够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2
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进入总复习的第一课时,我准备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出示“15-9”后,一句“可以怎么想?”孩子们的小手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15分成10和5,10减9等于1,1加5等于6。”

“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14减5等于9,所以15减9等于6。”

“6加9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6。”

“还可以掰手指……”

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

……

算法的多样化在这一刻得到了最真实的再现!

我的心里突然有种冲动,孩子们知道并掌握了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他们计算时想的是哪种?他们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教材中所提倡的“想加算减”?

想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这么多算法?你认为哪种最简单呢?计算时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能帮老师做次统计吗?

枯燥的计算一下跳至有趣的统计,孩子们兴趣倍增。

统计的结果让我意外,又让我欣喜。欣喜的是:你认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中,37人中有32人选择了“想加算减”;2人选择“掰手指”,3人选择“破十法”。意外的是:计算时你经常使用的方法时,37人中有27人选择“记住了,不用想”;2人选择“数手指”;8人选择了“想加算减”。

而后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我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统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法时,绝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十几减几再加几十”的计算方法;个别孩子选择“掰手指”,如72-3孩子们则认为“掰手指”算起来更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孩子选择了“先算个位加个位,得数再加整十数”,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个位加个位后,十位上的数直接落下来或加“1”。这是不是“算法多样化”后的算法合理“最优化”呢?

面对这样的统计结果,我不由的深思起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计算教学要体现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我们曾因此担心,计算方法在提倡多样化的同时,计算教学时,很多老师引导孩子们说出多种算法后,往往告诉学生“这么多的算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既然强调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我们要不要强调算法“最优化”?课堂上如何引导“算法的最优化“呢?甚至有人认为,数学是讲方法的,教学中我们一次性把最好的方法教给学生不是更好更直接吗?等等。

从今天的教学中,我得到了新的启示: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因此也导致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差异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活动,我想这也是产生算法多样化的原因所在。鼓励算法多样化,实际上也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法,交流中大家就有话可说,每个孩子从中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算法多样化到最优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也不是老师强加的,它应该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从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在对多种算法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断运用、反思、提升,最后实现了算法的自我优化,包括选择合适的算法。因此,我们不要一味的强求一节课中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冲突、思考、反思的过程,最终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2
学孩子自己的数学



广州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 徐培敏



情景呈现: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课件出示:春光明媚的一天,幸福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在码头上排着整齐的队伍。

二(1)班的领队说:我班有23人参加春游。

二(2)班的领队说:我班比你们多一些,31人。

二(3)班的领队说:我班比(2)班多1人,32人。

二(4)班的领队说:我班人数最多,39人。

随着一声“呜呜”的汽笛声,一艘轮船破浪而来,船头闪动着几个大字“限乘68人”。

一男孩欢呼着走向售票处:“去鸟岛了!”

(画面定格)

师:看完这段动画,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幸福小学二年级4个 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春游。

生2:二(4)班的人数最多,有39人。

生3:二(1班的人数最少,有23人。

生4:(3)班比(2)班多1人。

生5:也可以说成(2)班比(3)班少1人。

生6:一艘船上最多只能坐68人。

师:为什么要说成“最多只能”?

生6:船上写着“限乘68人”,就是最多只能坐68人的意思,不能超过68人。

师:由此还能想到什么?

一生自言自语的说:“我觉得两个合乘一艘船比较好。”

其他暗自点头称是。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四个班中有三个班每班都有三十多人,一个班二十多人。一个班乘一艘船空位太多,比较浪费。三个班合乘一艘船肯定不够,所以我觉得两个班合乘比较合适。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请大家任意选择两个班的人数,算一算,都能合乘一艘船吗?

2、自主选算,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选择两个班级进行计算后交流汇报。

生1:我选择的是1班2班合乘一艘船,结果是这样的:23+31=54(人)

生2:我选择的是3班4班,结果是:32+39=71(人)。

生3:我选择的是2班3班,结果是:31+32=63(人)。

生4:我选择的是1班3班,结果是:23+32=55(人)。

生5:我选择的是1班4班,结果是:23+39=62(人)。

生6:我选择的是2班4班,结果是:32+39=61(人)。

师:还有吗?

生:没了。

师点击课件出示所有算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谁的?

生:没有。

师:从这些组合中,可以发现什么?

生1:有的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艘船,有的不能。

生2:1班与其他三个班都可以合乘一艘船。

生3:2班能和3班合乘一艘船。

生4:2班3班都不能与4班合乘一艘船。

师:根据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安排四个班乘船呢?

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

生1:2班和3班合乘一艘船;1班和4班合乘一艘窗。

生2:我还有个想法,1班和2班合乘的话,3班就和4班合乘……

生3着急的说:3班4班超出了限制人数。

生2:我还没说完呢,不够的人数可以坐到1班2班的船上去嘛。

孩子们都笑了!

生4:我觉得第一种方案简单些,一艘船坐三个不同班级的学生,老师管理起来不太方便。

其余的同学听后点头称是。

师:考虑的很周到。

3、交流算法。(略)

这是上学期开放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中的一个片断。

当我目睹了孩子们大胆的说出自己想法时的那份抑制不住的喜悦、兴奋和得意,我也情不自禁的为之感动了。这一片断中,我采用“情景中探究”的教法,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动态的呈现静态的课本情景,把孩子们带入到春游的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开端。接着,在说说知道了什么中,不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也为后面的探究问题寻求条件。“由此还能想到什么?”很自然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学习起来自然开心很多。 而后的“任意选择两个班的人数,算一算,都能合乘一艘船吗?”更是将孩子们推向自主学习新台阶,为最终解决“两班合乘一艘船”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我们感受出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他们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交流、争执、接纳,最终目标达成一致。我想在这样的教学中,让孩子们真正的投入其中,才是真正的学数学,学属于自己的数学。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4
比例城来的情报

浙江富阳富春四小六(3):闻 洁 指导教师:唐林海
一位战士风尘仆仆,乘着流星快马,如离弦之箭从边关直奔数学王国京城。全城百姓见状议论纷纷,看样子边疆又有紧急军情了。
果然,事隔不久,国王招集军臣议事。老态龙钟的国王,端庄九五宝殿,双眉归紧蹙,满面忧愁,慢悠悠地说:“刚接到我边塞比例城送来敌国的书信一封,请各位大臣过目。”说着取出信来,那信写道:“
小数城众小儿听着:
你们国王老朽无能,据占宝座不让贤能,今有一题,比和比例应用,用法至少两种,限时二天,速速回音。如能解出,咱仍称臣,若不能解,地塌土平。
应用: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众大臣一看,这道题并没有容易解之处,都犯愁了,没有一位想出办法来。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下,也不知谁喊了一声:“宰相回来了!宰相回来了!”
“1”宰相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当他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轻描淡写地说:“好办!”
由于题目复杂,“1”宰相只好将分析与解题方法边说边写在大黑板上。
“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每分钟可加工个零件,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每分钟加工零件,师徒两人效率的比是。”在这时小数点一摔变成两个黑圆点跳到黑板上成了两个点,待在两个分数中间。宰相接着说下去:“由于两个人的工作时间是相等的,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与工作量成正比例。
大臣们都点点头,表示明白。“下面由我来解决第一种方法。”说完大臣“2”上前走去。“由于师徒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那么他们工作量的比也是,因此师傅工作量是徒弟工作量的=1 倍),以徒弟的工作量为‘1’。
算式就是:
168÷( ÷ + 1)
=168÷2
=60(个) (徒弟)
60×(÷)=108(个)或168-60=108(个) (师傅)”
讲到这里下面一片掌声与赞叹。“2”得意地走下去。这时大臣“6”也一蹦一跳上台说:“另一种方法就由我为大家讲解吧!”说完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边写边说:“从题中得知师傅每分钟加工个,徒弟每分钟加工个,那可先求出两人各用多少分钟,然后用师、徒每分钟各自的效率,分别乘以540就是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
算式就是:
168÷(+)=168÷ =540
×540=108(个) (师傅)
×540=60(个) (师傅)”
这时国王“A ”也表扬了大臣“6”,“6”一蹦一跳在热烈掌声中走下台。心里无比的骄傲。
就在这时“1”宰相说:“你们都表现突出,但是我还有一种更简便容易理解的解题方法。我就详细地解说一遍:可以直接按比例分配来做:
=9:5
168× =108(个) (师傅)
168× =60(个)(徒弟)”
讲到这台下佩服的掌声越来越大。这时国王A也站起来,感到十分不简单,不仅奖赏了宰相。还封他为“博士”,接着他让宰相赶快写上这3种方法,压压敌人的气势。宰相还在后面写道:“不要低估了我们数学王国。”随后国王急忙派人给敌军送去。敌军收到后,都不敢攻打小数王国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4
哪种方法更好

富春四小五(3)班 董 蒙 恩
今天,我在做课外习题的时候,碰到这样一道题:
小红有47个硬币,小明有90个硬币。小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会再存3个硬币;小明每天会再存8个硬币。问:几天后,小明的硬币数正好是小红的2倍?
看完这道题,我去请教爸爸。可爸爸却连题目也没看就说:“你自己先动动脑筋。”听了爸爸的话,我只好自己分析、研究起来。
在解答这道题时,我首先这样想:
解这道题,“2倍”是关键。具体来说,有两个地方有2倍关系。一是开始的时候,把小红的47个硬币看成是1份,那小明应该是47×2=94(个),可惜现在缺94—90=4(个);二是后来每天加硬币的时候也应该有2倍关系,把小红每天存的3个硬币看成是1份,那小明应该每天存3×2=6(个),就正好是她的2倍,可现在小明每天存的是8个硬币,多了8-6=2(个)。这每天多出来的2个正好可以“贴补”给一开始总数中缺的4个,这样只需要4÷2=2(天),就可以符合题目所要求的“2倍”了。
写完这道题我马上把分析结果拿给爸爸看。我以为爸爸会表扬我,可却出乎我的意料。只见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不能总满足于一种答案,你应该用更多的方法去解这道题。”听了爸爸的话,我又认真地思考起来。
通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这道题可以用列表的形式来分析。

原来

一天后

二天后

三天后

……

小红(+3

47

50

53

56

……

小明(+8

90

98

106

114



从表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2天后小明的硬币数就是小红的2倍了。
通过仔细的研究,我发现这道还可以用方程来解。
解:设X天后,小明的硬币数正好是小红的2倍。
(47+3X)×2=90+8X
94+6X=90+8X
2X=4
X=4÷2
X=2
于是,我高兴地拿着课外练习题往爸爸面前一递,示意让爸爸看一下,爸爸看了对我说:“这就是你真正的实力,如果我一开始就看一下,告诉你,你就不能亲自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听了爸爸的这一番话,我更高兴了。从此以后,我一见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就能很熟练地做出来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5
体积、容积、容量的分析与比较

富春四小:蒋逸丰 指导教师:唐林海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学到了体积、容积、容量三个数学名词。开始想想挺简单的,可是在做作业中,总有同学把它们混淆起来,为了避免错误的出现,我仔细查阅了书本和课外资料,终于明白了原来体积、容积、容量这三者之间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具体反映在下面:
体积、容积、容量的相同点:
(1)计算方法相同。体积、容积、容量的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计算时都用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 )比如:一个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5厘米,(纸盒材料的厚度不计)这个纸盒的体积和容积各是多少?
计算方法均为:10×8×5=400(立方厘米)
(2)单位相同。计算体积、容积都可以用上相同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不过计算物体的容量,一般常用容量单位:升、毫升。
(3)容积和容量的定义、测量方法、计算方法都相同,
不同点主要是:
(1)定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量是指器皿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容纳物体、气体的体积,一般说容积;容纳液体的体积,一般说容量。
(2)测量方法不同。计算体积时,计算需要的长、宽、高的数据要从物体的外面度量;而计算容积或容量时,要去掉器皿周壁的厚度,必须从容器的里面度量。例如:用一块厚度为5毫米的玻璃制作一个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5厘米的鱼缸,这个鱼缸能放入69.5升的水吗?试用计算说明? 有同学这样计算:50×40×35=70000(毫升)70000毫升大于69.5升,所以能。这样就错了,从题目中可以发现水是倒入鱼缸的,也就是说,我们计算的是鱼缸的容积,在50、40、35中应该减去玻璃厚度,列式为:49×39×34.5=65929.5(毫升)65929.5毫升小于69.5升,所以不能。因此在计算中我们要千万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计算体积还是容积、容量。
通过我的整理,大家一定对体积、容积、容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了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5

体积、容积、容量的分析与比较



富春四小:蒋逸丰 指导教师:唐林海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学到了体积、容积、容量三个数学名词。开始想想挺简单的,可是在做作业中,总有同学把它们混淆起来,为了避免错误的出现,我仔细查阅了书本和课外资料,终于明白了原来体积、容积、容量这三者之间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具体反映在下面:

体积、容积、容量的相同点:

(1)计算方法相同。体积、容积、容量的计算方法都是相同的,计算时都用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 )比如:一个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高为5厘米,(纸盒材料的厚度不计)这个纸盒的体积和容积各是多少?

计算方法均为:10×8×5=400(立方厘米)

(2)单位相同。计算体积、容积都可以用上相同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不过计算物体的容量,一般常用容量单位:升、毫升。

(3)容积和容量的定义、测量方法、计算方法都相同,

不同点主要是:

(1)定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量是指器皿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容纳物体、气体的体积,一般说容积;容纳液体的体积,一般说容量。

(2)测量方法不同。计算体积时,计算需要的长、宽、高的数据要从物体的外面度量;而计算容积或容量时,要去掉器皿周壁的厚度,必须从容器的里面度量。例如:用一块厚度为5毫米的玻璃制作一个长为50厘米,宽为40厘米,高为35厘米的鱼缸,这个鱼缸能放入69.5升的水吗?试用计算说明? 有同学这样计算:50×40×35=70000(毫升)70000毫升大于69.5升,所以能。这样就错了,从题目中可以发现水是倒入鱼缸的,也就是说,我们计算的是鱼缸的容积,在50、40、35中应该减去玻璃厚度,列式为:49×39×34.5=65929.5(毫升)65929.5毫升小于69.5升,所以不能。因此在计算中我们要千万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计算体积还是容积、容量。

通过我的整理,大家一定对体积、容积、容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了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6
我们怎么去解“阅读题”



富春第四小学 五(3)班 吴小虎 指导老师:唐林海



今天,我在做《小学数学五年级竞赛试卷》的时候。做到了一道文字有上百的阅读题。它的题目是:

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大乌龟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全程15000米,比赛开始后,小白兔的速度一直是大乌龟的5倍。小白兔跑了全程的一半时回头看见大乌龟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于是便停下来在路边睡大觉了。一觉醒来,发现乌龟早已超过了自己。这时,小白兔可急死了,爬起来立即往前追。可已经来不及了,当小白兔离终点还有200米时,大乌龟已经到达终点取胜。读了这个故事仔细想想,小白兔睡觉时乌龟跑了多少米?

我一看这道题目,心想:“啊!这道题目这么长,一定很难。”我有一点不太乐意做了。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唐老师说:“凡事要有耐心。”于是我便细心分析起来:

我想:当小白兔跑了全程的一半时,乌龟只跑了15000÷5=1500米,因为题目中说了小白兔的速度是大乌龟的5倍。我往下看发现这第二次跑因为小白兔在大乌龟到达终点时,还有200米没跑,所以这次小白兔跑了15000÷2-200=7300米。根据上面提示,这次大乌龟只跑了7300÷5=1460米。也可以这样算,如果算一起跑完,大乌龟跑了1500米。可小白兔还有200米没有跑,所以大乌龟这次也少跑了200÷5=40米。这次大乌龟跑了1500-40=1460米,求出了二次各跑的,所以大乌龟在小白兔没睡觉的时候跑了1460+1500=2960米,求出了大乌龟在小白兔没睡觉的时候跑的,那么大乌龟在小白兔睡觉的时候就跑了15000-2960=12040米。

这道题目的总算式就是:

15000-(15000÷2÷5×2-40)

=15000-(7500÷5×2-40)

=15040-(1500×2)

=15040-3000

=12040(米)

答:大乌龟在小白兔睡觉的时跑了12040米。

我求出了用算术解的计算方法,我又想到了用方程式求的计算方法。只要把算术方法的算式和分析反过来就行了。

设大乌龟在小白兔睡觉的时间里跑了X米,小白兔根据大乌龟跑到终点,所以X的另一面就是15000米,大乌龟在小白兔没睡觉的时跑了2960米,所以大乌龟跑了(X+2960)米

总算式是:

X+2960=1500

解: X=1500-2960

X=12040米

我一看上面两个算式的答案一样,便看了一下参考答案,我做对了。我知道了这道题目的答案,我心想那有些人为什么一看到这种题目就做不出,因为他们看到这种题目就昏了头。同学们,以后见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昏了头,要有耐心。

其实,要理解这种阅读题,也有规律的,只要你掌握了以下几条就一定能做得出来。

1、把题目缩短,可是不能把题目意思改变,例如上面的题目改成这样:全程15000米,小白兔和乌龟跑步,小白兔的速度一直是乌龟的5倍,当小白兔跑到一半时,便开始睡觉,一觉醒来马上追,当还离终点200米时,乌龟达到终点取胜,小白兔睡觉时乌龟跑了几米?

2、缩短了题目,可以把题目上用文字说明的数字用数字来表示。

例:“跑了全程的一半”就是跑了7500米

把题目改成上面的形式再加上你自己的认真理解和分析一定会解答的十分优秀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6
怎样学好数学



浙江富阳富春四小五(3) 朱诚富 指导教师:唐林海



大家都知道数学很重要!但你是否一看到数学就头昏脑胀?一想到做题就苦不堪言?一遇到考试就欲哭无泪?要知道我们要和数学这个“可恨的”科目纠缠10多年那,难道就注定要这样痛不欲生吗?难道真的没办法学好数学吗?其实,你并不用苦着脸承认自己是“数学白痴”,无奈地举白旗投降。只要你拥有自信,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你也能学好数学,也能成为“数学天才”。

在学方法之前,我们还要找出数学越学越槽糕的原因,数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不过,还是有很多同学觉得学数学很吃力,这是由于他们对数学这门最具有规律的学科采用了最无规律、最不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的缘故。从对同学的了解来看,我们学不好数学的明显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基础不扎实;2、学的太多“吸收”不了;3、学习不加以整理;4、预习、复习没有计划;5、解决数学问题慢吞吞、正确率差。

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1、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一直到自己学会为止。2、查到了不懂问题根源之后,再慢慢地赶上来,一直回到原来的进度为止。3、随着进度慢慢的推进,要一直这样学习下去,一直到再也没有必要查找以前年级的资料为上。

第二阶段:1、把各个单元的基本概念、公式以及基本题目整理出来:首先,把各个单元中必须掌握的东西用方框框起来,或者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画图。例如长方体和立方体我们先画出来然后,把相关知识写在长方体立方体旁边……2、把各个单元的概念,公式记下来。3、在考试期间再复习一遍。这样才能保证考试中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第三阶段:1、要做对自己合适的题目,自己会做的题目尽量少一做点,而对有多种方法解答的题目要多做。2、一个单元过后,一定要把前面学过的东西进行再次复习。

第四阶段:1、找出自己的弱点是什么,再积极的克服弱点。2、如果自己某种题目类型比较弱,就把那种题目所在单元中的概念和相关题目复习几遍,直到弄懂。3、如果某种习惯成为自己弱点的话,应该努力纠正。

第五阶段:1、如果还没有结束前三阶段的学习,就不要去做高难度的习题。2、要选择两本高难度题目达30%──40%的习题。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仔细思考一下两本习题的共同部分,难题的特征和在一道题目用多种方法来解答。那么,你会获益更多。

只要你用了以上方法,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6
这个小数到底是多少



浙江富阳富春四小五(3) 吴小虎 指导教师 唐林海



今天,我在做课外题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带小数,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3倍就成5.1,如果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8倍就成8.6,那么这个小数是几?我一开始想不出来,就想看答案。

刚想看,就倍爸爸发现了,爸爸说:“你这么不自觉,怎么能读好书呢?让我告诉你答案吧!”爸爸走过来,他一看笑着说:“这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算不出来,答案等于3.7。”我心想:“你自己是大学生,当然觉得很简单啦!”我一听到这个3.7,我就想把8.6变成3.7。8.6÷2=4.3,4.3-0.6=3.7,我给爸爸一看,爸爸说你的这个0.6哪里来的?我又想了,我一看书本才知道要想知道原来的这个数先要知道两个积的差是多少和两个倍数的差是多少,最后相除,就知道了那数的小数是多少!(8.6-5.1)÷(8-3)=0.7,知道了小数部分是0.7,原来这个数的3倍是5.1,8倍是8.6,算式是:积-0.7×倍数,我就知道了这是有2种方法:①5.1-0.7×3=3;②8.6-0.7×8=3,知道这个小数的小数和整数,最后相加等于3+0.7=3.7。我高兴的对爸爸说:“爸爸,我做出来了。”爸爸一看对了,就竖起了大拇指。

做了这道题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下功夫,定能想出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7
当预设遭遇“失败”时



浙江富阳富春四小 唐林海



很长一段时间来,老师们总是努力追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此来提升教学艺术。其实,这样的思想使我们习惯于从预设的教案出发,学生紧跟教师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很少有个性化的精彩表现。

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破预设的限制,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自己参与实践、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才是属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

笔者在参加一次优质课展示中执教《圆的认识》(浙江版教材),在教学中我的预设方案遭遇了“滑铁卢”,不得不在教学中临时调整方案,结果出现了较多的亮点。经历了这个过程,对于预设与生成有了些新的体验,收获较大。现摘录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

预设方案

情景引入

教师谈话,引入探究任务,出示课题。

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 学生操作圆片找出圆心。

2、 认识圆心

3、 认识半径、直径

课件演示:请指出图中哪些是圆的半径?哪些是圆的直径?说明理由?

4、借助书本,完善半径、直径的概念。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明确研究要求。

2、分工合作,开展研究。

3、交流分享

预设: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每条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两倍 ……

课堂实录

想象力小游戏: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圆形在某一天早上在路上见面了,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什么话呢?

(学生侃侃而谈,有部分学生已把有关图形的特征,编入了想象故事。)

师:非常佩服你们的想象力,老师这里有一本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书──《数学西游记》,这里面描写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的一些很滑稽的数学故事,想看吗?

全班同学都高举着手。

师:那么多人要看,怎么办?这样吧,老师站在这里,同学们在座位上,听到我说开始,大家都上来拿,谁先拿到,我就送给谁,这样可以吗?

(稍稍等了片刻)很多学生口里直说“不公平”

生1:(没等教师叫他,他自己站了起来)不行的,我们吃亏的,第一排到老师的距离很近,我们太远。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不相等,这样不公平的。

这么一说,大家更不同意了。

师:不公平,那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2:我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圆),老师站在圆心,这样就可以了。

师:这样为什么就公平了呢?

生2:我们每个人都站在圆边上,老师站在圆心,我们每个人到老师的距离其实就是半径,半径都相等的。

师:哦,你还知道圆心、半径,了不起!

生3:我还知道直径呢?

师:(心里有些急)那么有多少人知道?

这时,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举手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齐答:我们昨天都预习了课本。(同学们脸上写满自豪)

他们的自豪,让我有些着急。我意识到今天这节课,我遭遇了挑战。如果按照我的设计进行,学生必将毫无参与热情,因为他们已经了解大部分知识,设计的探究部分对他们而言将毫无神秘感,探究的兴趣也将大打折扣,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但是我也清楚:学生了解的知识仅仅是结论,对于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他们了解不多。我该如何既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做出决定把我的教学过程进行临时改组,顺应学生的知识起点,变探究-发现为探究-验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利用材料实践操作,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师:刚才大家说你们预习了课本,那你们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圆心 半径 直径

半径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

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两倍 ……

师:同学们,学习你们这种良好的预习习惯,那半径、直径会找吗?

课件演示:请指出图中哪些是圆的半径?哪些是圆的直径?说明理由?

师:谁来说说到底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

……

师:关于半径、直径,你们已知道那么多规律,你们有没有动手证明过这些发现呀?(只有几个人举手)

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去证明?(生齐答:想)你们信封里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这是我们的证明工具。取出研究记录单,老师有几个建议。

1、选择规律加以验证,把验证方法、验证结果记录下来。

2、研究结束,小组进行交流,组长总结记录。

学生验证,教师给以适当提醒

师:各个小组都进行了合理的验证。“半径有无数条”哪个组来说明?

生1:我把圆片对折,一直可以折下去,所以认为有无数条。

生2:我们是通过画半径来知道的,我们可以一直画下去

师:你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呀,还有吗?

生3:我不用画,也不用折,书本上说:“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叫半径”,圆上应该有无数个点,那么就有无数条半径。

师:你对半径的意义理解的非常透彻,欣赏你!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了“半径有无数条”是成立的!真了不起!关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你们怎么说明呢?

生1:我用直尺量一量,发现“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生2:我用对折的办法发现,在对折时,两边可以重合(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圆片示范。真为他的举动高兴!)

生3:我这样想,既然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由此我觉得所有的半径应该相等的。

师:他的推理,大家理解吗?讲的很精彩,我们鼓励他。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我们同样也证明了它是成立的。

生3:老师,我不同意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我手中的两个圆片(一大一小),他们的半径会相同吗?

师:同学们觉得呢?那到底该怎么说呢?

生3:应该补上“在同一个圆里” 教师及时板书。

师:直径有无数条,都相等。还需不需要证明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不过也要注意它的前提是“在同一个圆里”

师:除了验证了这些发现,你们还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生:我在折直径时发现,每一条直径都可以把圆形平均分成两半。

师:说的好,你的发现对以后的学习很有价值。

生2:我在画圆的时候发现,在一张纸上画圆时,圆越大,半径就越长,圆越小,半径就越短。

师:从这些可以说明,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

……

师: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知识,现在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说明:你们站成一个圆形,老师站在中心的道理了吗?

……

分析与反思

面对学生如此精彩的验证发现,我不由得感叹教学预设时的匮乏,关注生命、关注人本的美丽。验证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弃自己的设计,要出现如此丰富的发现是不太可能的。相比而言,感受颇多。

一、走出“预设”的禁锢,激活生命状态的数学。

我们总是习惯于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死”的教案牵引“活”的学生,限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学习变得机械与刻板。课堂教学过分依赖设计,忽视了数学人文的一面。其实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需要走出“预设”的禁锢。死守原有的教学预设而不顾及学生的需求、经验,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学习要为人的需要服务。离开了人的需求和发展,很难想象数学课堂教学会有怎样的效率。

新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去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观,走出“预设”的禁锢,激活生命状态的数学。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命状态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这样的课上,我们的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去验证发现圆的相关知识,还有了许多意外的发现。

二、捕捉课堂“生成点”,展现生命的精彩。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现状于不顾。我们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

在本课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圆的一些知识了解比较多,如果再把学生对圆的知识当成一片空白,让学生去探究,这样的探究学生将毫无兴趣可言。但是又不能简单的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浓缩地经历当初人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如“圆里有无数条半径”等结论是怎样发现、归纳和整理的,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积累具体的感受和经验的机会,形成他们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需求,我组织探究-验证的学习。在验证中,学生的目的明确,主动寻求多种思路、多种方法,都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把数学学习的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同时部分学生再操作中对书本进行重新解读,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这不正体现了数学学习是一种知识学习,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三、寻求课堂教学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不要预设,不仅要而且还要合理地改进预设。 因为“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钟情于“预设”,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人本教育的目标;而纯粹的“生成”也是不可能的。叶澜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这就说明我们需要预设,需要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的预设。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有把握,更富有成效性。我们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去学习、生活有过怎样的体验、解读文本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方法、结论,练习会出现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该怎样去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的调整设计,跟本身的设计的版块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教学预设要走向重文本解读和学生研究,要从“技术”走向“人文”,设计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预设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供“大问题”,把课上得“粗糙”些,象“中国画”那样常有大块的“留白”,给学生的自我创造留有余地,以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7
匆忙的一节课——《分类》的教后反思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今天是上班的第二天,跟孩子们的关系似乎融洽了很多,心情也好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对教育的热情似乎又回来了。

今天上了《分类》这一课,我的教学主要参考了富阳教研信息网上的一份设计,主要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感知分类的价值

1、师:小朋友们去超市逛过吗?超市里的货品琳琅满目,少说也有几百种吧!那去买东西多难找啊!如果你想买牛奶会到什么柜台去找?买铅笔呢?你妈妈如果要买化妆品呢?为什么你们买东西这么方便呢?想想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2、揭示概念:同学们挺能干的,马上就找出了主要的原因。像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分类)

3说一说、做一做,初领分类的方法(按同一标准分)

①联系身边事例,说一说哪里有分类的现象?例:家中厨房、书店、百货大楼``````

②出示投影片,这家商店的物品是怎么分类的?

二、实践、交流,进一步明确分类的方法(按不同标准分)

出示投影片,这些水果可以怎么分类?(小组讨论)

三、小组活动

1、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学具盒,内有多种颜色,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先小组交流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2、给自己小组的同学分类。每一小组以6~8人为宜,由学生按不同的标准把同学分成几类。如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着装分等。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想听听。

五、课外实践

1、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

2、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样分类的。

反思:

1、教学围绕生活实际展开,学生的兴致还是比较浓厚,大多数学生能参与课堂,对分类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能合理的灵活运用,比如对班内同学的分类,他们除了传统的角度外,还会从学习认不认真、乖和不乖等等标准来分。

2、学生对相同的物体可以用不同标准来分,掌握的比较好,表述也比较清楚。

不过总的来说这节课问题多多,很多方面显得很匆忙,很乱:

1、学生的课堂常规问题:教学的组织管理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中缺少一种激励手段能让所有的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我马上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可能更需要一些外部的奖励措施,我这个教惯高段的老师要好好洗洗脑了。

2、倾听、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教学中采取了同桌讨论、四人讨论的学习形式,可效果非常不好,秩序也有点乱。也是值得自己深思的问题。

3、学具的正确合理使用。一年级的孩子贪玩,一盒学具放在孩子面前,学生怎么克制想玩它的念头,而专心听课呢?一节课下来,始终有几个孩子在那里玩学具,我该想怎么辙呢?不用学具是不可能,怎么样用好呢?

4、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还要强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7
有感于“选错教材”和“固执己见”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新教材冲击着老师的观念,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至少教师有了一个比较长的学习时间,所以面临着教材使用时产生的一些困惑,老师还是能接受、能解决,家长就未必了。

今天在给学生批阅双休日的家庭作业时,有几则留言让我深思:

──“葛老师,学校是不是选错教材了?”(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对家长的要求也提高了,他们感到困惑。)

──“葛老师,你是不是应该确立一个标准,图形到底是按形分,还是按体分,家长辅导也好有个数……”(观念的问题,认为既然是练习,答案总应该是唯一的,家长的脑子里未必能接受练习答案的多样性,这跟传统的太不一样了。)

──“葛老师,这道题请你再辅导一下我孩子,他就是固执己见,坚持两个球不能分在一起……”一道练习题(图片):有大小两个杯子,大小两盒礼物,一个足球和一个皮球。(看到这句话,我笑了,也问了那个小孩子,他就是觉得足球就是足球,皮球就是皮球,怎么能分成一类呢?从小孩子的思维角度看,他或许有理,这完全是不同的物体,是不能分在一起的。他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实家长只要一句话或许就能把问题解决:不管是足球,还是皮球,都属于什么形状?小孩子可能就能接受了。这里反映的可能是一个家教问题。

家长,其实也应该是新课改中的重要一员。有些方面需要我们老师去指点迷津。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融身于新课改的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8
7的组成的教学片断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今天上了6、7的组成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节课中最成功之处在于7的组成的教学,片断如下:以前面6的组成为基础,这里的教学突出自主性,效果较好:

⑴让学生自己操作学具,自己书写7的组成,并自己上讲台展示结果。

学生的结果:(6,1;3,4;2,5;4,3,5,2;1,6)

⑵师:刚才小朋友们很能干,把7的组成的几种情况全部列出来了,你们觉得这样写好吗?

生评价:

生:这里有几对可以去掉。如5,2和2,5,我们只要留一种就好了。(依次去掉三组,黑板上剩下6,1;3,4;2,5。

⑶师:我们有没有办法可以使我们的发现更完美一些呢?

生:有办法(学生举手挺踊跃)学生上讲台写成:1,6;2,5;3,4。

师:你们认为这样写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生:容易记住,有规律;按顺序来写,不容易漏……我觉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有这几点:

1、有序思维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

2、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数感的建立,从具体的实物(圆片)到脑子里关于数的概念的建立,加强学生对数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8
可爱的“范王郅禺”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范王郅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感觉自己来到了战国年代,感觉自己要见到一个诸侯国王似的。实际上,他是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名字,大概是爸爸姓范,妈妈姓王吧,至于为什么用上“郅禺”这两个颇有文言文味道的字?暂时无从“考证”。

也许是因为名字特别,从一开始我就对这个小孩子充满了好奇心。他算是那种一见就会让你忍俊不禁的孩子,实在是没有辜负父母的用苦良心,也没有辜负他的那个奇特的名字,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孩子。听说7月份新生测试时,他就又显山又显水的,给全体测试老师上了一课,测试组的老师对他的记忆非常深刻。如今,我成了他的老师。此刻在这里面对屏幕,描述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心里充满着喜爱之情。

他的个子很小,坐在第一排,尽管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可他在上课时似乎不能安静地坐一分钟。不过看似忙碌的他,回答问题却是很积极的,当然也有闹笑话的时候,举了半天,真叫到他了,却不知道问题了。当然更多的时候,老师还是能经常捕捉到他的闪光点:

──他会绘声绘色地表述现实中的加法问题,还会自主地配上手势……

──遇到窘迫时,会急中生智。老师让他做小老师,他非常高兴,可真当上了,又遇到问题了。他悄悄告诉我: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然后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说:我叫班长来回答!

……

不过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在给老师制造麻烦,不停的有学生会向你打小报告,范王郅禺怎么怎么了,也不停的需要老师提醒:“范王郅禺,请你坐好!”“范王郅禺,请你仔细听小朋友回答问题”……他应该算是一个典型的调皮孩子。

孩子的性格是千差万异的,可调皮孩子的性格特征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教育这些孩子要比一般的孩子难的多,可也有趣的多。对于这类学生,我想我们更要关爱他们,构建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互相信赖的人际关系,从而让他们活跃思维,充分发挥潜能,发表独到见解,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8
“用数学”教后反思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今天上了第一册数学中“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

1、学会用7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7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因为教室里还没有配备好实物投影和电脑,所以只能用投影片,教室里学生多,效果很不好。虽然课中一大半学生懂得会用语言来表达图的意思,但整体来说效果不理想。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点:

1、重视了学生的动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动笔能力。同年级的老师都有这种感想,现在在上课时学生几乎不太要用笔,一般都是说啊听啊。但毕竟班级人数多,说毕竟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参与,对于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要说讨论有多大效果也很难的,我们所努力的只能说是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一种意识。如果对于书上的四幅主题图的教学都能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发现问题马上解决,效果可能会好些。

2、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没有完全理解。数形结合的能力比较差。我可能对于课件寄予了太高了要求,其实自己满可以根据教室里的情景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学习兴趣会高些,效果也可能会好些。

3、大括号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在这节课中我一上课先介绍了大括号和问号这两个符号。后来在图中出现时学生没有觉得突然,但是对于大括号的意义的认识学生显然是不够的,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大括号就是表示合并。在后来的练习中减法的没有问题,反而加法的做得不好。有道题是这样一盆花(4朵),加两朵花,然后用大括号连起来,很多人做错了,写成6-2=4。

4、教材本身有个小地方我觉得可以修改:石榴的这道题,其实树上只要打一个问号就好了,不用把还有的三个石榴画出来,这样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也能更好的和加法区分开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1-10 10:08
8和9的认识听课随想



浙江富阳市富春二小 葛素儿



今天听了我们同年级一位老师的课,因为是推门听课,上课的老师看到我们进去显得有些紧张。没有精心雕琢的准备,课倒上得原汁原味,亮点可寻,不足之处也有。

这位老师今天上的内容是8和9的认识,过程大致如下:

1、复习6、7的组成。

2、看书p53的主题图,找找图上哪些物体是8或9个?说说是怎么数的。(揭题)

3、数数的教学:从学具盒中数出8个圆片和9个三角形,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4、数的顺序教学:出示直尺图,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顺数、倒数,根据直尺图提出数学问题,讨论。

5、数的大小教学:根据点子图数数,再比较7、8、9的大小。填<、>和=。

6、基数和序数的教学:p54的蝴蝶图。

因为整节课前松后紧,8、9的书写教学没有完成,学生也没有当堂作业的时间。

从这节课本身讲,我觉得这种课正是我们寻常在上的课,比不上公开课的完美,但真实、自然。在这里我整理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请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小圆片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

生:(生自由摆)我用8个圆片摆出了一朵美丽的花。

生:我用8个圆片摆出了一间小屋。

生:我用8个圆片摆出了人字。

……

师:给你9个小三角形,你能摆出什么图案?

生(自由摆):我用9个三角形摆出了一只蝙蝠。

生:我用9个三角形摆出了一座山。

生:我用9个三角形摆出了一个工字。

……

整个教学过程先静后热闹,学生活动时,教师里静悄悄的,学生们的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学生们汇报自己的成果时,争先恐后。当然,如果整个环节中能采取一些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欣赏、评价一下同伴的成果,感觉可能会更好,师生可能真正的互动了。

片断二:

师(出示点子图):图上各有几个点?

·        ·       ·

·        ·       ··

·        ··     ··

··      ··     ··

··      ··     ··

生自由回答:7个 8个 9个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我是一点一点数的。

生:我是这样数的:5+2=7 5+3=8 5+4=9(你真能干,老师没有教过的你都会。)

生:我是这样数的:我先数出左边的5个点子,然后再往下数。

生:我是这样数的:我先数出第一幅是7个点子,第二幅多一个就是8个,第三幅图再多一个就是9个。

……

学生的表现比教师精彩,可见思维绽放的火花。

我们教师的语言在这里显得比较贫乏,除了居高临下的表扬:“你真能干,老师没有教过的你都会”,似乎不能有更好的表扬语言。同时教师的语言调控能力也有待加强。数点子图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说得很精彩,可就是缺了教师画龙点睛的一笔,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缺憾,其实当学生说:“我先数出第一幅是7个点子,第二幅多一个就是8个,第三幅图再多一个就是9个。”就是应该适时点一句:“对啊,比7多1的数是8,比8多1的数9。”这种引导对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可能也反映了我们现在教学的一种现状:教学开放了,我们教师的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该如何更好的体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