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阶段考试难易度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7-24 08:26
标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阶段考试难易度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张试卷难易得当,很好的考查学生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本张试卷,我班同学掌握情况:
(1).分数的计算以及方程的求解。本章试卷分数计算学生能准确掌握分数混合运算法则并准确的进行计算,能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的含义并进行计算,第三大题的得分率在98%。
(2)从卷面上的题目看,有些挺灵活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题、仔细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计算,但考试结果来看,教师平时的引导并没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2、试卷的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1、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本次试卷难易程度较合理,知识点的覆盖面。试题量较大,试卷的难度值约为80%;
试卷难度一般,试卷的区分度值约为90%;
其区分度较好,能很好的反应课标的要求,考察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①较好部分:经过教师的教学,绝大部分学生对检测所涉及到的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掌握得较好。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亦说明他们对相关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
②欠缺部分及教学建议:
(1)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这些较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理想。尽管测试题难度不大,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及格,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部分“学困生”要给予实效性的帮助。
(2) 尽管强调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怎样去选择要重视的过程(方法)和采取相关的教学方式突出过程与方法,还是有许多不到位之处,这从学生的解答中可以看到。尽管学生也掌握相关结论、知识点,但其学习过程并非乐观。因为在实际中,许多知识点仅让学生“知”而达不到让学会。
(3) 从学生的解答中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看错数据,无法重复“推导” 公式的过程,甚至无法准确的区分相关联的一些数学概念。说明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现行教学很肤浅。这从平时检测中也可感受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教学中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让学生一知半解,将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解决问题学生错题情况严重,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没有分析出题中所给信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不能综合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缺少综合性练习。
四、思考与建议
1、对教学的启示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对命题与评价建议
命题难易适中,对学生的评价适当,应继续加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方面的考察。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