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10-1-4 17:11
标题: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
走进名师课堂教育随笔
武安市大同镇小屯中学美术教师 白便苏
2008年,我们七年级美术开始改版。这一年,七年级第一次改版用上了人教版的美术教材。新改版的教材和我们以往所用的河北版教材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教材,我认真看了教师教学用书,然后在10月的某一天,我认真观看了书后配备的优秀教师教学课例光盘。
这是天津市五十一中的张蓉老师讲的优秀课例《多彩的学习生活》这一单元的一个活动内容——优美的校园。这一活动内容是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里活动一的内容。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了解透视的基本知识。
听了张蓉老师《多彩的学习生活》一课后,我深有感触,使我受益非浅。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听课感受吧:
首先,张老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来设计这堂课。
在设计这堂课的过程中,我觉得她在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上颇下了一番功夫,特别是她带领学生制作的取景框以及很多的具有明显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照片,这些都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吧。这些东西为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供了条件与方便。也使学生对这样的课更加感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动手研究探讨的积极性。张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会好。只有学生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听、摸、耐心地体验观察的感受。兴趣也是感情的基础。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有感情,就会对它十分感兴趣,对什么东西越感兴趣,对它的感情也就会越深。
张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围绕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其次,张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新。
我认为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对于绘画的透视关系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来说,更需要用直观的景物来让学生来观察,理解,分析,归纳,再到得出结论。而张老师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做到了这一点,她让学生利用取景框开描绘眼前的景物和照片上的景物透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自己的动手探究来总结得出风景画以及物体透视变化的规律。并且张老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她的教学方式比较新,她改变了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从张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她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像她这样的课就是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另外,她的课上活动方式多样化。体现了她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具体来说,在这一课里,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需要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学生分头搜集资料。搜集大量具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照片和制作取景框。再由教师组织大家观看校园的建筑物,组织大家观察,交流,指导大家正确地在取景框上描绘出眼前建筑物的透视变化。最后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亲自动手,得出透视变化的规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显然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不同,体现了目前基础教育中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观看张老师的教学光盘,我认识到张老师与以往传统的美术课不同,传统的美术课它是把透视的知识由老师去说,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而张老师她却把班级的同学分成了两组,分别负责探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第二个问题是: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张老师让第一组同学把搜集来的风景照片在照片上用塑料的薄片取景框上通过描绘、勾勒建筑物的轮廓或风景的这种透视的现象,来了解透视的这个变化,第二组是让学生在操场上用塑料的薄片取景框通过观察远处的建筑物的透视的变化和现象,来让学生体验透视的理论和知识,张老师的这个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的这个教学理论,也就是说,他是主要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观察,体验,描绘来了解复杂的透视现象。这种教学的方式把透视这种枯燥的理论变成了学生主动地探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只要通过最后的她在小组的讨论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学生确实在这一课堂上学到,了解了透视的知识,这些透视的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后的体验,然后了解到的透视变化规律。所以我认为张老师的这些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没有活动的课堂,特别是艺术类的课堂是一个死的课堂,在如何将教学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像张老师的这堂《多彩的学习生活》一课设计的就较为活泼,开朗。每个学生都没有偷懒,都拿着他们手里的取景框认真地描绘着眼前的景物透视线,张老师让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校园建筑的透视现象,然后利用取景框描绘出建筑物的透视变化得出透视的变化规律就是个不错的活动,跟课堂气氛的整体构建比较统一。这一刻我更在乎的是那份人人参与的过程,只要过程是积极的、向上的,想必学生们的心灵都经历了一次历练与熏陶,多少能给他们的人生成长起到一些促进。在这堂课里学生们的自我感觉都不错。我认为这点很不错。
总之,张老师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们自己的兴趣出发,把学生分成两组来分别研究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样,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了解认识到透视的基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地方。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10-1-4 17:14
如何才能发挥美术观摩课的作用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 侯玉彪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美术课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美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改变以往那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能够了解并熟练地运用科学教学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我市的教育部门对美术老师进行了集中的培训,提高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教学素质,而且美术教研员多次组织了美术观摩课,供大家学习和借鉴。我听了这些观摩课,每节课都对我有所启示,每位教师都有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首先,我发现多数美术观摩课选课的内容都是手工制作(泥塑、剪纸、造型游戏等),很少教师讲绘画课,没有一个教师讲欣赏课。究其原因,我想是讲课教师认为欣赏课、绘画课,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才能,不能把多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手工制作不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学生一看就会,教学成果显著。同时,欣赏课的教学成果不够明显。这就给其他美术教师造成一个误区,欣赏课没什么可讲,殊不知欣赏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轻视,同时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欣赏课。
其次,有的教师讲观摩课时挑学生,还有的少数教师弄虚作假。他们为了在观摩课中,让学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做出“良好”的作品,讲课教师便挑选好的学生上课,还有的教师课前先教会学生,弄虚作假,以便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听课教师一听便知,这就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观摩课就是演戏,给他人看的。
第三,观摩课堂就是大舞台,道具越好、越多,效果就越好。他们把幻灯机、课件、录音机、图片、实物、贴纸等多种教具交错使用,放下这件,急忙弄那件,弄得学生眼花缭乱,更有甚者还运用了一些与平常教学脱离实际的教学具,使教学劳民伤财。例如:我在一所农村小学听一节观摩课《泥塑蔬菜、水果》,这位教师准备了许多葡萄、黄瓜、西瓜、西红柿、茄子等水果、蔬菜。当时正值三月初,这些蔬菜、水果都是三至五元一斤,有的甚至十多元一斤,这些东西要花上三四百元,试想一想,此地有的学生连每学期几十元学费都交不起,他们能天天花上十多元钱上美术课吗?又如:一位教师到农村讲观摩课,学校没有电脑,她为了使用课件,便从城里运来电脑讲课,但是,这里我并不是说在教学中不能用教具,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合理正确地运用教具。
第四,观摩课上背台词,搞花样。教师在讲课时夸夸其谈,教学语言中蕴含着历史、美术、科学、地理等多科知识,但是,这些语言都是背下来的,而不能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有的教师让学生课前预习,但是预习的知识大多数的学生或者全体学生都找不到知识,怎么办?她只好课前先教给学生,在课堂上,造成一种学生课前自学的假象。一位好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良好教学语言,这都是他平常教学积累下来的而不是靠背台词。有的教师认为课堂花样多,课型就新,在一节课中,游戏、研讨、猜谜、学生表演,样样俱全,游戏等活动在新课程教学中人们所倡导的教学活动。但不能“滥用”。要看这节课教学内容应该不应该用,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适当运用,合理运用。
第五,对学生评价应该合理,课堂上,教师总是挑选好的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并且只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说他的优点,而不指出他的不足,不好的作品不去过问。鼓励是培养美的重要一个方面,但孩子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和父母,他们的表扬与批评,往往是孩子评价自己的尺度,我们对“好的”孩子只有表扬,而没有指出不足,就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完美无缺,养成自满的习惯,而对“不好”的学生不加过问,就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所以我们要对课堂上全体学生的作品都要评价,对“不好”孩子也要鼓励他们,而对“好的”孩子作品先进行鼓励性评价,再指出不足,进行正确评价,对“不好”孩子的作品,也要求行鼓励性评价,这样,好的孩子今后就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出更好的作品,不好的学生经过鼓励也会进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粗 浅的见解:
要想能真正上一节成功的观摩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素质,更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和道德素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教材或教师自己身上,那么教师优先考虑的教学问题就是了解学生,以教学实际为基础,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促进他们成长,而不只是展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呈现教师预设的内容或者学生活动锁定。并且我们更要懂得观摩课的真正作用,为我们平常教学做出榜样,形成模式,而不是只供领导和听课教师欣赏,却不能应用到平常实际教学中去的“花瓶式”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素质、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一节独特的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却又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规律而又实实在在的课。我们要克服以上五点缺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自身作用。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10-1-4 17:15
我愿意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小学 李 芳
上周,我的公开课结束了。自我感觉良好,组内老师评价进步很快,听后心里美滋滋的……
新课标中指出美育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的。有了好的指导理念,课才脱颖而出,不拘紧。在《双胞胎》这课教学中,从创设情景的导课到直观的多媒体图片展示,再后来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着小组合作,多种评价,最后的拓展。我都是在短时间内理顺的,加上老师们的鼓励,课自然水到渠成。但后来静下心回忆本节课时,也有不和谐的音符跳出,其实我也茫然过……在此愿与同仁们进行交流商榷
一、时间问题: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讲到,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鉴别等等,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优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常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费脑筋的事情,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放开,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双胞胎》一课中,像关于对称图形讨论时,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点我要注意。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二、个体与整体的协调问题:
个性化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这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既指学生个性化学习带来的差异,也包括学生中发展快的与展缓慢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学生中发展快慢之间的差异。在《双胞胎》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出现的对称造型,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话刚说完,几秒钟几个反应快的同学高高举起手来了。而反应慢的学生呆坐一边默不作声,这种差异会带来整体发展的不协调。要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习惯是多么重要!鼓励反应慢的学生,平时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要轻易抹杀他们对美术的爱好。对于一部分优秀生要让他们学会倾听,不要对别人的意见不屑一顾。爱动脑动口、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协调个性差异整体发展的手段之一。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具体的方式还有待解决。让他们互融合、互相学习,发现对方的优点。并选出让他们信服的小组长,让组长负责全组的活动,帮助每个学生
三、学生多样思维的准确性: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老师们也很注意这宝贵的创新,创设适合创新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有时真的不负众望。但是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思维的怪异、独特,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如作业过于抽象,以至于回到儿时涂鸦。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在不抹杀学生们的想象同时让他们的创新思维火花绽放课堂!
美术课要想上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在美术教学的道路上,我愿意尝试失败,只有这样我才会懂得珍惜成功到来的时刻;我愿意付出艰辛,只有这样我才会收获喜悦;我愿意品尝寂寞,只有这样我才会充实自我;我愿意……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10-1-4 17:16
快乐课堂 快乐美术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小学 李 芳
素质教育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已深入每个学校领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所关注并深思的。听许多专家讲过:“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地达到心灵的境界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理论知识付诸与实际操作中就需要美术老师们的毅力、耐力、努力,用爱心、诚心、细心,让每一缕素质教育的春风撒向每个孩子。我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心系着素质教育,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把自己的快乐教学点滴与同行们共勉,炎夏中愿给大家带去一丝凉意。
快乐一:每节课的开始都给学生带去不同的感受,或惊、或喜、或悲、或怒……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对于现在课堂只有35分钟时间的现状,抓住他们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兴趣。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有兴趣的美术课堂不仅能使学生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而且会达到忘记时间、忘记课间玩耍。课的开始部分用游戏,故事,教师的基本功展示,……每到我的美术课时孩子们翘首相望,教育学生同时最好把自己融入到他们的时代,想他们之所想,做他们之所做。精彩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记住: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快乐二: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提的建议》一书中提到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有了精彩的导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当然精讲也是不可缺的。可以借助多媒体,有时教师的语言不如几张图片来得精彩,学生可以短时间内直观、形象的记忆。回忆儿时我的美术老师在纸上画的人,全班学生认真临摹,我的成绩是优秀,评语:“画得很像,继续努力!”时代飞速前进。看了名人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后,颇有感受: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制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怕但是庆幸有了素质教育。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小学美术的学习四大领域就是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孩子全面的发展。
1、观察能力的培养,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小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对身边的美好事物忽略。这是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有时候让学生走出座位,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美,观察美。在他们眼中的美大部分是我们大人所缺少的,对于有瑕疵的地方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不要轻易抹杀他们对美的理解,换个角色去看看。原来它真的很美!
2、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有了这样的氛围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才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异想天开、无拘无束的作品来。用他们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不同,但是美就是多样的。
3、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学科体现得最为充分的是手工制作课,尤其像粘贴画、立体造型的,它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画、剪、粘贴缺一不可,充分调动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他们始终围绕着作品好奇、自信的制作中进行。
快乐三:多元化评价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在课的结尾中学会欣赏不同的美,用心去感受作品,让美升华。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创作意图、制作过程。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让孩子们的作品得到同龄人的认可,取长补短,既提高了自身的美术修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2 、总结评价。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欲望,增强孩子们的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上课态度、学习能力方面,从基础技能,从小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方面,不仅仅评价作品结果,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个别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体纵向发展的评价。
美好的想法正在进行中,我愿意把快乐分给我的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从容的、积极地、无拘束的发现美,表现美,创作美。我的快乐课堂,我们的快乐美术。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10-1-4 17:16
美术教育令人欢喜令人忧
河北张家口阳原县第一中学 李英川
素质教育实施到今天,我国的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迅猛发展。尤其随着动画产业的迅速崛起,急需大量的美术人才,使得美术教育受到极大关注;当今收藏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时尚,我国古、现代艺术名家的绘画作品在当今的国际艺术投资市场备受关注,艺术考生逐年增加,艺考热持续升温,使得美术教育由过去的被冷落局面,转变为被追捧对象。而随着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出现,网络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网络教学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且它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现代化的网络教学不是简单的人机对话,它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充分。现代化的网络系统的交互性和广域性特征,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奠定了基础。宽松的上机环境既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又不会限制其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利用网上丰富的共享资源,积累知识,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系统与其它教师联系、相互讨论。在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联机自由发表大胆而富于创造性的观点,并且能与其他同学随时进行交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有疑问的问题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E--MAIL,QQ号进行网上交流。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些年来美术教育上出现这些可喜的变化,内心十分喜悦。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美术教育中日益突出的诸多问题令人担忧?
例如:(1)美术教育缺乏人文性。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由于艺考热持续升温,美术教育却变成了应试教育下的指挥棒,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强化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审美能力的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抑制了人文性在美术学科上的发展。
(2)美术教育师资良莠不齐。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旺盛也是刺激艺术考生增多,师资是否达标都需要家长深思。艺术专业有其特定的教学特点,大锅饭式的教学教出的学生质量如何,值得市场和社会进一步检验。许多人把美术教育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不顾美术教学课程内容的层次,和学生素质的差异,必然使得学生学到地知识肤浅零碎,也为学生升入高级学校带来学习上的困难。
(3)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滥用和浪费。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中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使美术课堂 “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 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可以导致美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发生重大变化,在实践中显示出了美术教育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两面性,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的设计、精心的组织,才能充分发挥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有些老师把现代化的网络教学作为减轻自己工作量的一种手段,只是将自己的讲稿或原来黑板讲课时需要板书的内容提前做成一张张幻灯片,上课时从头到尾放一遍,把大屏幕当成黑板用,殊不知这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造成了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的低效化,造成教学资源滥用和浪费。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美术教育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又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只要我们注重美术教育人文性,合理安排美术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实施,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并且要加强美术教育者自身艺术修养的学习,认真研究如何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熟练应用网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真正做到美术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