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浅谈教学观 [打印本页]

作者: wzgzs    时间: 2010-1-2 07:21
标题: 浅谈教学观
一、思想影响行为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念与行为的脱节”,这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原因何在呢?2009年4月27日,天津师大教育学院李素敏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国外著名教育家,从这些教育家的研究历程,使我在这一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思想是影响行为的关键。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思想是:寻找一种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教育是实现联系和交际的渠道,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实质目的是传授知识,形式目的的发展能力。不能追求单一的目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新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第二大纲就是借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这些教育家的观点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思想是影响行为的关键与核心。

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是在用怎样的思想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呢?

反思自己,才是教学活动的真正开始。



二、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中、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充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摘自《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杜殿坤编译

这条建议在告知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对待知识的态度。教育家的建议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课堂在做什么?我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指向是什么呢?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呢?我们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目的指向什么呢?我们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真的值得我们再次思考:只是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尤其是在低年级,有些知识内容教学的目的更应成为手段,成为训练学生思考的手段,训练学生思维的手段,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手段,训练学生问题意识的手段,训练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手段,训练学生动手实践的手段......

只有把知识不作为最终目的而作为学生训练的手段,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学生,更多的看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不成为“累园”,使儿童的学习更加贴近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从“疲惫的题海中”走出来。请相信:也只有这样,不断积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学生理解能力也会更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更强,这样获取的知识才是属于学生自己的。



三、减负的根本--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素质教育要从减轻学生负担做起,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今各地都在积极为减负做着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甚至微乎其微。原因是什么呢?

2009年5月7日《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的报告,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傅主编主要从中国基础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教育的基本任务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其中谈到教学问题时,他提出:“改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智慧,教学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办法是指导学生思维方式。”

由此,我想到我们一再提及的“减负问题”,我们努力探索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减轻负担,不仅仅是减少内容、减少练习、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应该要做,但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什么?我们是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思维意识、敏锐的思维能力呢?也就是说,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着眼点的问题。

我们从下面两个例子可以体会一下什么是减负?什么是负担重?

高斯的故事我们都清楚,这是世界广为流传的故事,也就是老师出了一个题目:1+2+3+4+......+99+100=?

解决的过程有两种:

一是,所有学生都在埋头计算,1+2=3,3+3=6.......;这种埋头“苦学”不是负担重又是什么呢?

二是,高斯很快就得出了答案,5050,他的方法是: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这种思维方式难道说是负担重吗?

这个例子虽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思维水平,属于特例,但也说明一个道理:科学的、灵活的思维方式是减轻负担的根本。因此说,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在课堂,在于课堂教学中我们给与学生什么。如果陷入“给与知识”的死角,是减轻不了负担的。

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是: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思维方式训练,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怎么办呢?训练学生思维方式方法,不能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任务,而是要不断坚持、持之以恒的,而且要从一年级开始。在小学阶段的学科知识内容并不多,给我们留出了训练思维方法的空间和时间,而我们往往把这些时间用在了“反复的练习”中。这就导致一个现象的出现: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一般都在90分以上,而且很容易得到100分,而到了高年级则出现了很大的分化,有的学生成绩下降的很快。这不是老师教学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训练学生思维和学习习惯为目标。这种教学观念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共识。

作者: wzgzs    时间: 2010-1-2 07:21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2009年4月21日,在天津实验中学举行了“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26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会上,张俊芳市长做了重要讲话。张市长提出了两个课题:

1、上下求索,回答:教育应该怎样做?

2、叩问自己,回答:我们应该怎样做?

这两个课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做的,“以一生做纸,以行动作答”,这是张市长对我们提出的殷切希望。同时提出五点希望:希望要志存高远,有理想,肯奉献;希望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常思为师之德;希望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希望要脚踏实地,勤于探索;希望要将研修学习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会后,聆听了顾明远教授做的题为“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的报告。

通过聆听报告,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做一名教师的责任。其中对于树立怎样的教学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顾教授提出:“教育,既是传授知识,也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是提供教育服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反思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目标可能过窄了,我们给与学生的爱可能过多的停留在“为学习,为将来”。反思教学中制定的三维目标,不就是体现对学生完全的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吗?

“教育是帮助儿童成长,是提供教育服务。”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教学观,需要我们认真品味其中的道理,用实际行动实现这一目标,才能切实转变教学行为。现阶段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脱节的现象,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探索教学模式,制定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手段,营造教学氛围,等等,我们一线教育实践者一直在做着不屑的努力,在探索,在实践。然而反思走过的几年,反思探索的过程,可能我们的问题就出在对“教学的目的、内容是什么”的理解上。

深刻理解“教育是帮助儿童成长,是提供教育服务”的道理,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行为,可能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生质的变化。



二、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009年4月23日,华东师大单中惠教授在介绍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时,谈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问题。其中引用了温总理在2008年9月30日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专访时,谈到培养创新人才问题时明确指出的:“首先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进入中学、大学后,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由此引发了我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小学阶段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什么呢?从温总理的谈话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只把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那才是传统教育的真正弊端。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会计算“2+3=5”,与通过“2+3=5”的学习过程训练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相比,显然后者更为重要。有很多老师感到小学知识很浅,没什么好讲的,这是由于对教学的目标认识不完整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更多的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等等。只有不断的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落实新理念,切实做到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有效整合。



三、重新审视师之“解惑”

韩愈有句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关于师生关系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我们往往重视前一句话,而忽视了后一句话。

2009年4月25日听了华东师大郑金洲教授的报告,我觉得我们真应该把这两句话合起来认识,需要重新审视师之“解惑”。

郑教授报告中谈到“教育反哺”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和学习资源的日益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很宽,有些知识内容或技能要超过教师,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有些他们知道的我们并不知道。当遇到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又不清楚时该如何处理呢?很多教师选择的是:“我们下课再研究。”但有多少时候真正的研究了呢?值得反思。

郑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语文老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下课前提问:“有什么问题吗?”

一名学生提问:“小蝌蚪找到的不见得是他的妈妈。”

老师:“小蝌蚪不是找到了一只青蛙吗?”

生:“谁能能证明小蝌蚪找到的这只青蛙就是他的妈妈?”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哇,下课之后我们在一起讨论。”

老师一表扬,第二个学生又站起来了:“为什么青蛙生下小蝌蚪而没有把小蝌蚪带走,而是把他一个孤零零的给扔下了呢?”

师:“你这个问题问的也很好吗,你下课到自然老师那去问一下吧。”

第三个学生又站起来了:“老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长大了和原来不一样了?为什么肚皮是白颜色的背是花的呢?”

师:“你这个问题和前面的同学一样,下课到自然老师那去问一问吧。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吧。”

像这样老师遇到问题,不一定要自己扛,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引导学生解释。如果都要自己进行“解惑”,恰恰是把自己置于了被动地位。

是呀,现在的孩子什么问题都问得出来,教师怎么办?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

1、变“解惑”为“引惑”。任何问题不一定都要教师自己解答,如果解答错了反而更被动。这是我们可以俯下身子和学生一起研究,把自己置于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2、“解惑”不一定要有“标准”。当我们和学生一起研究的过程中,给与学生合理的思维指导和引导,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合理的分析,不一定都要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尤其是那些与学科知识联系不紧密、教师把握不好的问题,给学生“留白”也是一种好的策略。还要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相关研究中来。

3、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一个人的权威是和他的只是多少成正比的。教师要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是靠“师道尊严”,而是凭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现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读书,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