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营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lsp
时间:
2010-1-1 19:23
标题:
营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
重庆万州区沙河小学 熊建峰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赋予了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全新的内涵,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语文教学活动具有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合作性、交互性、体验性、共存性等特征。因此,语文教育要以生为本,营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既倾注人文关怀,又注重语言训练,既让学生放飞梦想,又让学生脚踏实地,促使学生情智共生──享受学习之趣,体验成功之乐,提升语文素养,增长人生智慧,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如何营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呢?
一、关爱的课堂,给学生灿烂的阳光
冷暖先知,带进课堂的永远是阳光,留给学生的永远是晴空。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与天职。一个学生无论学业如何,个性品质怎样,谁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和认可,渴望温暖的阳光雨露。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关爱的语文课堂应该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明显的标志。没有学生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学生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上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之花,教师都应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很容易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师爱就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学生越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话语。在课堂,老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之中。尤其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更要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扬,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惩罚;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独断;多一些平等,少一些偏爱;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对话,少一些独白;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赏识,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幽默,少一些严肃;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怀疑。教师要播洒一路阳光,洋溢一份真爱。比如某学生学习遇到挫折时,给予“爬起来,不要轻易服输”的激励;某学生陷入困惑时,给予“拨开云雾,就是一片艳阳天”的开导;某学生自满时,给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劝解……学生在教师的温馨关爱下茁壮成长,奇迹将在不经意之间创造出来。
二、生本的课堂,给学生历练的机会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生本的课堂首先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氛围。其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强化语言训练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然后,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把思考的权利、学习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最后,善待学生的差异,用“放大镜”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的发展。
生本的课堂,教师不再主观地传授、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各种历练的机会,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去求知和探究问题,让学生真正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其发展就如同鲜花怒放。
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进行的脑力劳动,使他们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地努力去获取的。”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写一写、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做一做,有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内化、升华所学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一次次遐想与探究中发展思维,提升创新素质,开启美好未来。如何引导学生遐想呢?措施一,梦想。梦想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梦想就没有创新。小学生怀揣着许多梦想,语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心灵松绑,让他们放飞想象,大胆想象,憧憬未来,引发创新火花,从而使理解、感悟与表达更加深刻美妙。措施二,联结。语文教学要善于抓住文本之间、文本与生活之间、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并加以巧妙地联结或嫁接,以产生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形象、新的故事。措施三,生成。语文教学要善于将生成与自主探究融为一体,只有对文本、生活不断进行探究、顿悟之后,才能有所生成,也才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优,获取一个个令人惊喜的果实。
作者:
lsp
时间:
2010-1-1 19:23
三、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互动的平台
“对话”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的“对话”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建立多元互动的信息通道,进行信息沟通并产生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昭示着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景,接受感染和熏陶,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双赢境地。
了解学生、教师、文本三大要素的角色地位和功能价值,认清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联系,以优化对话方式,提高对话教学的实效。
1.生本对话。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平等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中所反映的生活经验进行同构,这种同构反映出儿童独特的感情、体验和理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主动与文本(作者)对话。书,要让学生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语文知识与文化底蕴,要让学生自己去积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至少包括三点: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即明白了为什么写);品味写作之妙(即体会怎样写)。
2.师本对话。师本对话即教师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理当是文本阅读的先行者,凭着对文本的先知和对目标任务的把握,以便在整个对话活动中起着激活、指引、协调、保证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常用的形式有:(1)品读文本,成为感悟语境之路。(2)批读文本,考虑学生对话之路。(3)理读文本,确定师生对话之路。(4)变读文本,设计教学对话之路。(5)研读文本,提供学生探究之路。(6)扩读文本,指点学生拓展之路。教师与文本对话,既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又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表达方法,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老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了一番“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教学时才能恰当引导,适时点拨,画龙点睛,省时高效。
3.师生对话。师生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关于文本的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实行开放式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师生之间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个个学生都具有独立人格,学生才会产生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一句话,“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课堂对话才能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通,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教师在介入对话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与责任:(1)当好主持人。(2)当个好听者。(3)做个好伙伴。(4)做个好向导。(5)当个好鼓手。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对话活动引向深入,让学生确有所获,使对话真正成为“点亮智慧火炬”的过程。
4.生生对话。生生对话即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它包括一对一(单个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对众(单个学生面向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的对话和众对众(学习小组之间)的对话等几种对话类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生当主角、大多数学生当观众或听众的不良做法,要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让生生对话全面展开,热烈而富有成效。要让学生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变被动应答为主动探究,并逐步学会自我设计、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学生在关于文本的对话活动中,“既是提问者,又是释疑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讲授者,又是倾听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这样的众生对话犹如众声合唱,它保留了每种声音的个性,而每个学生都可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又可各取所需,获得发展。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交流。如今给学生一个对话、交流的课堂,以促进师生、生生的互动,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理想境界。
四、开放的课堂,给学生驰骋的天地
“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生活即语文,社会即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因此,语文课堂教育必须跳出文本的局限,走出教室、校园,走进社会,与大千世界融为一体,让课堂这一方小天地折射出七彩生活的影子,让学生听说读写与课堂小天地,实践于天地大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再现生活、创造生活,也能让学生理解语言、应用语言、创造语言,同时现实生活将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参照坐标,学生将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种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
1.文本教学,拓宽时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文本教学要跳出文本,与生活沟通,给学生一方舞台,让他们去舞蹈。语文课堂是学生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比如教学《燕子》一课,在学生深入了解文本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多姿多彩的实践作业,以拓宽学习时空。常见的形式有:①画一画。喜欢绘画的同学,画出了燕子的肖像图、赴春图、闹春图和颂春图。②唱一唱。喜欢唱歌的同学,听一听、唱一唱《春之声》《小燕子》等歌曲。③读一读。喜欢读书的同学,读一读郑振铎的《海燕》等文章。④写一写。喜欢诗歌的同学,写一首小诗来赞美春光中的燕子;喜欢散文的同学,写一篇赞美春天的佳作。⑤游一游。喜欢春光的同学,去郊外游一游,观赏春光,然后写一篇颂春的作文。⑥办一办。动手办一期板报或班级手抄报,专门介绍燕子的有关资料,呼吁大家保护燕子。这样的教学还了语文学习一个海阔天空、生动活泼。
2.活动开展,感悟语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用语文,学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增长智慧才干。比如召开班级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诗歌朗诵、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相声表演、课前3分钟新闻播报、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新书推介、影视剧介绍与评论等。
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李镇西有言: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教师要引领学生跳出文本小天地,走进生活大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历练能力。
开放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习时空的开放,还包括思想的开放,心灵的自由,感悟的多元。阅读是带有明显个性化色彩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呵护学生闪现的创新火花,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开放的课堂要着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给予学生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lsp
时间:
2010-1-1 19:23
五、智慧的课堂,给学生明亮的慧眼
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什么是智慧?《辞海》认为“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有人说,知识只是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则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精髓与灵魂。新课程追求智慧教育,在语文课堂上让教师和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着智慧,以教师或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智慧生成。营建智慧的语文课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首先,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幽默快乐的课堂。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快乐是一剂良方,幽默是最好的引子。语文课堂上幽默诙谐的语言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不仅能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误会,拉近心理距离,活跃气氛,振奋精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而且能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课前的幽默,犹如一颗定心丸;课初的的幽默,好比一个加油站;课中的幽默,仿佛一根点金棒;课终的幽默,如同一缕牵丝线。比如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借助幽默语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朗读课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的话:“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的时候,于老师让学生个别朗读,但是在情感还不是很到位的情况下,一个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于是,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后来,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于是,于老师马上表扬他说:“你读懂了。”于是课堂笑声又起。真是幽默中见力量,学生在笑声中受到了震动,加深了认识。
然后,智慧的语文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智慧关乎人生。“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在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着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思想的交锋,让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比如教学《跳水》一课,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可以这样设问引思:孩子为什么会走上最危险的横木?孩子遇到危险时水手们是怎么做的?除了让孩子跳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救孩子?然后谈谈学了这一课得到了什么启迪?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经过一番议论,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与人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头,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遭人嘲笑,伤了自尊时,千万不要赌气想不开,更不要做只顾眼前,不思后果的傻事;看到别人有危险时,不要袖手旁观,而要搭手相救;遭遇意外事故时,一定要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千方百计去化险为夷;一帆风顺也不全是好事,容易让人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因而容易发生意外。像这样探究文本肯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增长了人生的智慧,将关照着人生的航程。
此外,智慧的语文课堂还是富有教学机智,善于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节奏、思路、策略,注重生成,随机应变的课堂。
六、诗意的课堂,给学生文化的熏陶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有诗意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专家周一贯指出:“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应当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受;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当凭借诗情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诗意的课堂总让人产生梦幻般的追求,诗意的人生启发我们享受语文的快乐。怎样营造诗意的课堂呢?首先,课堂结构要有诗意。课堂上只将文本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课堂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课堂中师生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又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然后,教学的语言要生动优美,绘声绘色,富有诗情画意。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那么,语文课堂更应是一首诗,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
此外,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还是感悟的课堂、创新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追求课堂的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快乐、生成。在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就会心灵融通,思维碰撞,学生就会妙语连珠、兴趣盎然,教师就会怦然心动、神采飞扬。这样一来学生的心灵就放飞了,想象就张开了,灵性就唤醒了,智慧就生长了,课堂就会洋溢着诗的激情,诗的意韵,创新的火花,学生的自主感悟、主动探究就会卓有成效,教师的引导、点拨就会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实效就会明显提高,学生的发展就如同鲜花怒放一般灿烂芬芳。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