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30 17:44
标题: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资料  怎样看问题 怎么样想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
内容简介

本组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展开。包括《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三篇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事情说明一个道理。

《寓言两则》包括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都出自《战国策》。《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南辕北辙》常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画杨桃》这篇课文语言朴素,真实感人。运用对比手法,从一件事的叙述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预习·理解

模块二 领悟·表达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科学家的故事》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成语故事会》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思深刻的句子。

5.能够运用积累的词语和思想方法进行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6.通过本组学习深入领悟看待问题的不同方法,并结合实际在生活中得到启示。

模块一 预习·理解

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

2.指名读、全班齐读单元导语。

3.明确并揭示单元主题。学生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了解各篇文章的大体内容。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关于思考问题的单元,你还记得那些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吗?

二、自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并标记不认识的生字,通过查字典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合作交流。点拨较难记忆的生字。

3.指导书写。将生字按结构分类,指导间架结构的安排,强调易错字的笔画及书写。

4.给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

5.识记词语

轮读正音,同桌互读互查,用自己的方式识记。

听写检查。

三、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在小组内讲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听的同学可以补充。

【设计说明:该板块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即按照一个大问题来了解整单元课文的大体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句,使学生在整体上感受单元主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30 17:44
四、填写预习汇报单
组内合作交流完成,四人一组,组长记录。
板块五、交流梳理汇报单。
附:预习汇报单
小组预习汇报单
课题




初读课文,我解决不认识的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再读课文,我有不理解的词
仔细读文,我试着解决一下,通过努力我理解了一些
我们组的问题汇总
这些词句为文章增色不少,我们要学习这样的方法用在自己的作文上
文章表达的情感
每篇文章中我收获了一点写作方法




【设计说明:通过预习单来解决字词及理解文章中的问题,给学生自主质疑提供平台,便于集中、高效释难解疑,打开思维学习的大门,激发探究学习的动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30 17:44
模块二 领悟·表达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先写了什么,中间部分讲述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

体会首尾呼应的作用:

在课文的开头一段中,引用了“我”的爸爸经常叮嘱的一句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而在课文的最后,又写了老师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爸爸的话和老师的话是多么相似啊!在这里,文章运用了“呼应”的手法:前呼后应,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宗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
  三、你发现了本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什么比较多?读一读对话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在文中划出带有“!”“……”“?”“──”的句子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文中有一处用到了“──”,“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拖长,描摹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扬扬的神态。

六处用到了“?”,“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是同学们的责问;“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它像什么?”“那么,像什么呢?”是老师的提问;“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是老师的反问。这是老师和“有的同学”对“我”画的杨桃截然不同的反应。

四个“!”,“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不像!”“像五角星!”

而“不……像。”“像……五……五角星。”这里的三个“……”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设计说明: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本篇课文的特点处,通过对标点符号的揣摩,朗读,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故事表达的内容,同时训练了语文能力,减少了烦琐的内容讲解,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

四、总结运用

师:总结上一节课的学法,通过人物对话感悟文章内容。运用这一学法学习后两课。提示:划出人物对话的句子,分角色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说说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这样朗读?

重点指导: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读出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大吃一惊”。从“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的怀疑到“啊!”“真有这样的本事!”把魏王“大吃一惊”的句子与前面对更羸的话表示怀疑的句子作比较。

《寓言两则》中重点指导:人物对话,读出说话人应有的语气。

【设计说明:引导好学生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人物的情绪变化。从而领会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思想活动。】

师:通过朗读,你明白了什么?

【设计说明:学习是学生的活动,以学生为主的朗读,诵读。学生在一次次读书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故事说要表达的意思了然于心,对于揣摩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路也就水到渠成。】

师: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老师傅的称赞。自读最后一段,想一想。

【设计说明:以问题促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

五、感悟语言

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哪些人物?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

生:实事求是的老师、射箭告诉更羸……

师:你是从文章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些的?请你画一画,说一说。

引导感悟词语的作用。

1.“……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这里连续出现了几个“笑”字,老师通过看、走、坐、审视一系列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通过一个“并”字,起到了转折和强调了“不取箭”的作用。“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都表现出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射箭高手的技术。

3.学习《亡羊补牢》,“后悔、接受”这两个词,了解到什么,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

4.学习《南辕北辙》, “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越……越……越……越……越……”的句式,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六、学习表达方法

1.交流感悟。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在习作中,写好人物对话,以及对话时的动作、神态也会帮助你表达主题思想,可以在作文中试着用一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30 17:45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

《科学家的故事》

──三下第三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通过实际实践,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本新书。

2.通过阅读,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实验过程中的艰辛和对科学追求的执着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3.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4.进一步认识书的价值,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愿望,体会好书的无穷的魅力。

活动准备

课件、《科学家的故事》书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所亲身经历的,虽然它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久,但它仍深深的铭记在我的心中,让我时时不能忘怀。记得我在上师范的时候,我的一位地理老师,在他讲课讲到有关科学方面的时候,不知怎么了他突然动情地、激动地说“我们中国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没有一个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这项殊荣,说完之后,他再也没有说第二句话,只时他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凝重,当时,坐在下面的我们都已深深地明白了老师的那颗心,故事听到这儿你们明白了这位老师的心吗?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如果我的老师今天也坐在这儿听课,当听到同学们这一番话语时,一定会感动欣慰的。

2.简介诺贝尔

相信今天的你们对诺贝尔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但对于诺贝尔这个人,对诺贝尔奖的由来你们了解吗?谁来说说?

诺贝尔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像诺贝尔这样的伟大的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科学家的故事。

二、选择书目

1.孩子们,最近我们看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对吗?咱们聊聊,你都从课外书上认识了哪些科学家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能告诉我,你喜欢哪位科学家吗?为什么呢?

4.今天老师就把这众多的科学家故事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

【出示目录】

日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

想撬动地球的人──阿基米德

力学之父──牛顿

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

科学皇后──居里夫人

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

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电磁关系学的奠基奢──法拉第

杰出的数学家──麦克斯韦

最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安全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

元素周期律的最早发现者──门捷列夫

伟大的科学家──戴维

第一个预报彗星的人──哈雷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

三、阅读方法

1.现在我看同学们每人手中都有一份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当我们初次拿到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们该怎样来阅读呢?板书:读简介、看目录、猜情节,挑选读、记收获

2.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挺会读书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读书卡,老师提供的这些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如果你还有更好的读书方法。待会你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你喜欢的。下面请同学们开始阅读吧,咱们比一比谁读书读得最认真,收获最大。

3.书摘展示:

四、畅谈收获

五、总结升化

同学们,有人说,会读书的孩子,是最美丽的,在这节课上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与众不同,变得更加美丽,也更加聪慧了。也有的人说,读一本好书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但愿这一本本的好书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启发。如许许多多科学家用他们成长中的事实告诉我们要爱观察,爱思考,勤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30 17:45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成语故事会

──三下第三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积累成语,领悟道理。

2.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成语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图猜成语。

2.小组内讲故事。如下:

出示学习单:我读的故事是:

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是:

我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是:

我还知道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成语:

师:成语是我国汉语语言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它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其背后的有趣故事常常发人深省。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成语故事会,学习把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讲出来、演出来。(板书:成语故事会)

二、讲一讲,编剧表演

1.学讲清楚

(1)多媒体演示一个成语(Flash),学生边看边思考怎样讲成语故事。

(2)师生讨论,归纳。讲成语故事要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结局),还可以讲讲故事给人们的启示。(师相机板书)

2.学讲具体

(1)教师示范讲述一个成语故事。

(2)学生听后思考:讲成语故事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声音响亮、举止大方、文明礼貌、绘声绘色)

(3)绘声绘色就是要像演剧本一样,活灵活现地模仿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再现故事的经过。可以是一个人饰演多个角色,也可以有多个同学配合。(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具体、生动)

(4)小结:讲故事既要完整清楚,又要具体生动,还应表现个人特点。

3.讲出“个性”

(1)学生主持,故事会开始。让学生分组合作,“化妆”(头饰、道具)登台讲述成语故事。

(2)每组讲述完毕,台上台下互动。

(学生自评,互评。讲得好的地方,鼓励表扬。讲得不合适的地方,全体同学纠正,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设想。教师相机引导)

(3)指名学生重述某个评改后的故事情境。


作者: 主题    时间: 2017-1-15 20:41
做的很详细,非常有价值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