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乞巧》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6-25 09:24
标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乞巧》教学设计
公开课资料 《乞巧》教学设计
淮南师范学院 黄 芳
淮南市田区第十八小学 张 萍
教材分析:《乞巧》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课文。其以神话故事为题材,描写了唐代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愿望。诗歌浅显易懂,是激发小学生了解古代经典神话故事兴趣,培养想象力的极好素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有了两年多的古诗学习经验,可以借助注释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的模糊认知,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理解能力的欠缺,在诗歌细节理解、深层诗情的领悟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需要帮助的,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学生想不到、不能理解的,教师帮助打开思路,点拨启发。

2.古典诗歌想象丰富,寓无形情思于形象描述之中。教学遵循诗歌文体特点采用整体感知诗意—抓住空白点,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程序,通过学生不同层次的诵读和想象,在讨论中达到对诗歌的学习。

教材目标

1.会认“乞”“宵”,会写“乞”“巧”等四个字;背诵诗歌。

2.借助神话故事和想象理解诗歌大意。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通过对乞巧节盛况的描绘,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的情感以及诗人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借助诵读、想象理解诗意、诗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神话故事,阅读课后资料袋。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预习,初解题意

1.辨形:“乞”“巧”,最后一笔笔画分别是:横折弯钩和竖折折钩。

2.正音:两个第三声相连的词,第一个字声调只升不降。

3.释义:

(1)教师分别出示“乞”“巧”词义选项,学生根据对诗歌的预习选择恰当的一个。

(2)理解“心灵手巧”含义,并说说身边心灵手巧的人以及对他(她)的评价和想法。

4.根据“乞”“巧”词义,理解诗题“乞巧”字面意思。围绕“乞巧”有什么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乞”“巧”既是生字,又是诗题,从形、音、义解题,特别由“巧”字引出“心灵手巧”,并在这个关键词上做足文章,既是随文识字更是为理解诗歌中的“乞巧”做铺垫。

二、借助《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及乞巧节习俗,读通诗歌,初解诗意

1.教师出示“人物、时间、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讲述《牛郎织女》故事。

2.根据资料袋明确乞巧节的来历,重点了解“对月穿针”习俗。

3.教师创设乞巧节之夜情境,简介诗人林杰写诗背景,呈现诗歌《乞巧》。

4.借助拼音,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5.借助神话故事和提供的重要词语解释,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方式,理解诗歌大意。

设计意图:复述神话故事,介绍“对月穿针”习俗既是语言训练,也是将诗歌学习放置于神话故事与习俗背景之下,有助于诗歌大意的理解。三年级学生已有古诗学习的经验,对古诗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大致感受到诗歌整体意义。通过交流明确、丰富对诗歌大意的认识。

三、展开想象,体会诗情,理解诗题

1.自读诗歌,交流讨论诗句中疑惑不懂之处,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品读诗歌,根据诗句,完成说话练习:“七夕节这晚,人们        ,仿佛看到了       ,心里          ”,想象乞巧节人们仰望星空时的所见所想所感。

3.想象诗歌,换位思考,讨论人们仰望秋月,穿尽红丝时心里在想什么?

4.根据教师补充的《乞巧歌》,解释题诗取名“乞巧”的用意。

《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5.解答围绕“乞巧”提出的各种问题。

6.美读诗歌,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和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练习,展开想象体会乞巧夜人们仰望星空时的遐想以及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祝福,感受乞巧夜晚的温馨。通过换位思考和讨论明确人们借“乞巧”表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理解体会诗情。

四、默写诗歌,学习生字

1.尝试背诵并默写诗歌。

2.同桌互相批改,找出不会写和错别字。

3.对比辨析:形近字──乞和气(最后一笔画、笔画数、读音)

             同音字──宵和霄(宵,夜晚休息在室内,为宝盖头;霄,与天气有关,为雨字头。)

4.书写指导

(1)观察生字字形特点,讨论书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2)根据讨论尝试书写生字。

(3)师展示部分写作结果,点评。

设计意图:先写再学,先写后评,充分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检测生字掌握情况,引起学生对生字的关注,并注意写字习惯的养成。

五、重温神话,传承习俗

又是一年乞巧节,你打算向织女乞取什么呢,如何乞巧?发挥想象,课后写成一段话。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小练笔继续训练学生想象与语言表达;同时将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达到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目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