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17 01:48:37
|
只看该作者
(二)译课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粗通文意。
2、教师点拨疑难词句:
A、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投影)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B、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投影)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指名用现代汉语试译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 整体感知(投影):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仲永生五年” : 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啼求之"。"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十二三矣” :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又七年” :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二)深入探究(投影):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以议论为主。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
从“王子曰”到“受于人者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3、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讨论明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了。
4、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a、用词的精当传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