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设例
[打印本页]
作者:
hlzds
时间:
2009-12-16 13:52
标题: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设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用来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
1.重视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总是随着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不同而变化的,学生通过感知对数学活动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直接关系着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程度。积极的情感体验倾向,不仅净化了学习活动的环境,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活动目标。相反,与之对应的一种情感倾向(消极倾向),只会产生消极的不利因素,严重束缚学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倾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充满阳光和欢乐的氛围中成长。
例如:在《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片断中:
[教学预设]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爱动乐玩的心理需求,创设美丽绿地家园图景,通过播放小兔入笼的动画,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编数学应用题的活动中去。
[过程描述] 课件伊始我设计了一副漂亮的“绿地家园”图,伴着美妙悦耳的音乐声,随着老师的简短叙述,每一位同学被眼前的‘漂亮’深深的吸引着,很自然地融入到“大自然”中;然后动态演示“小兔入笼”的生动情节,使每一位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氛围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积极、自主地投入到编题的数学活动中。
[初情感体验] “上课了,该学习了。”一种极普通的学习生活体验告诉自己。
[情感体验变化] “哇,真漂亮!”一种新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打破了原始的平稳心理状态。新的体验应韵而生。
[情感体验变化后] “里面有这么多数学知识。”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认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对数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起来。
2.挖掘情感因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努力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灵活机智的组织教学,是提高学习的有效保障。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创设平等、民主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敢于体验和感悟。在课堂上,教师、学生由于种种的原因,对学习的认识不尽相同,学习意识浓淡有别,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思想和方法,但是对待别人,他们有所戒备,无形中编织了一张自我保护意识之网。与此同时,他们又需要一种对自己客观公正平等而又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我们教师只有通过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选择科学、合理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感悟到课堂氛围的平等与民主,他们才肯于打开心灵深处的思维大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展自己。
作者:
hlzds
时间:
2009-12-16 13:52
如在《乘法分配律》教学片断中:
[教学预设] 教师创设衣服竞猜价格情境,营造师生平等、民主的情感氛围,在承认学生不同的生活体验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共同创设问题的情境。
[过程描述] (在一片片夸奖声过之后)
师:你知道教师的上衣值多少钱吗?(学生猜测着)
生:100元? 师:低了。
生:200元? 师:高了。
生:150元。 师:你猜得真准!
师:那么裤子的价格呢?
生:150元。 师:高了。
生:50元。 师:猜得真好!
师:我想买3套,你可以想出哪些数学问题?……
[初情感体验] “呀”看到衣装整洁的我后,学生带着怀疑的神情,发出猜测的心声:今天教师为什么穿着这么整齐,莫非有什么新鲜事不成,还是与衣服有关。
[情感体验变化] “哟”、“嗨”、“哇”伴着一次次态度不一的声音,学生的情感发生着忽高忽低的变化,每一次找到准确价格时,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留下深刻的体验印象,时不时地调整着自己的体验标准。
[情感体验变化后] “你猜得真准!”教师根据设定的价格,在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后调控着学生的不同的情感和体验,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
在平时的课堂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竞猜、播放动画或者简短的谈话等方式作为新课的导入,大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问题的亲切性和生活化,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情感发展而言,情感已进入情境,学生敢于体验了。
作者:
hlzds
时间:
2009-12-16 13:52
(2)充分利用教师情感优势,鼓励学生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从情感方面简单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情感的陶冶者。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同时,都默默注视着老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这些言语和行为就是教师的情感意识的流露和体现。通过这种情感的交融与沟通,学生能够初步对自己行为做出判断,并及时加以调整和修饰。所以教师的情感联系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进一步映射到教师的心中,使教师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循序渐进,共同发展。
如在《行程问题》片断中:
[过程描述] 学生在尝试解决相遇求路程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只用了一种复杂方法,很快地把这道题目解答出来,个个显得神采飞扬。这时我先为同学们的解答速度而高兴之余,又显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鼓励学生想出更加简捷的方法。学生有的画线段图,有的用书本演示,有的凭借自己的直觉猜疑。在同学们感觉困难之余,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了“速度和×时间”的共识。然后质疑速度和问题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学生也表现出成功的愉悦。
[初情感体验] 学生很快想出解决办法,心情愉悦,沾沾自喜。
[情感体验变化] 教师的一句话语,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打破了学生的情感平衡,同学们认真思考,和教师、同学们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竞争。心里变得不满足起来,脸上失去了原有的笑颜。
[情感体验变化后] 掌握两种方法之后,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比较,一种胸有成竹的愉快心情油然而生。
(3)合理运用学生情感体验差异,激发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情感体验差异,影响着学生的体验体验标准,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激励着他们去思考去进步。因此,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固定的知识经验来认真组织课堂外,学生的情感差异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学生情感体验差异,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感悟。
如在《行程问题》练习课中:
[过程描述] 我让学生根据已给出的条件和问题组合成几道完整的行程应用题。学生看完数学题目后,大部分学生感到问题棘手,脸上一副不情愿的神情,这时我让一名举手同学上台演示,很快地就把一道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组合成功。我大声的表扬了这位同学,这时其他同学感觉自己的差距,试图彻底改变自己的落后的局面,纷纷举起了手,使得这一环节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作者:
hlzds
时间:
2009-12-16 13:53
[情感体验变化] 无可奈何 不甘落后 喜笑颜开
又如在做练习作业本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
[过程描述] 小龙家离外婆家的路程是18千米。小龙带着一只狗去外婆家,每小时行走5千米。在小龙出门的同时,他爸爸从他外婆家回家,每小时行走4千米。这只狗每小时跑8千米,他从小龙处跑向外婆家,碰到小龙爸爸后,立即返回,碰到小龙后又马上跑向爸爸,这样来回地跑。几小时后小龙和爸爸相遇?这只狗一共跑路多少千米?第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很快地解答完毕,但遇到第二个问题时,包括很多聪明的同学都被难住了。这时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上台列出算式,并说明解题思路。(8×2=16(千米))大家都被怔住了。
[情感体验变化] 无从下手 令人吃惊 不甘示弱 豁然开朗
所以我认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同学之间的情感体验差异,并合理组织现场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是很现实有意义的。
(4)正确运用师生的情感体验共性,拓展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师生之间经常进行情感的体验交流,可以达成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共识,有利于学生进行体验的累积,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师生的共同探讨过程中,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对学生体验后所表现出的情感因素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目标定位,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或者同学们情感体验的共鸣来适时调整自己的标准,获得自己正确的判断和经验。
如在复习课或者练习当中:
[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探讨中,根据全班的学生的情感表现,把握练习的坡度和适度,了解题目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通过寻找师生的情感的共性,正确调用合理的方法,既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在学习活动中拓展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情感体验变化] 学生情感体验 教师的情感体验
统一的情感体验共识
3.倡导情感积累,培养优良学习品质。
只有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培养的不仅仅是情感丰富、态度端正的人才,还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必须努力倡导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体验的加工和积累,不断扩大情感的累积效应,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长,自觉地总结一套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经验财富,在经验中发展,在发展中突破,在突破中创新,在创新中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时刻关注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倡导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体验积累,不断拓宽师生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学生的聪明个性和创造力才能够真正得以发展和张扬。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