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语文教师教学感悟听课感想
[打印本页]
作者:
优秀内容
时间:
2014-5-3 00:48
标题:
语文教师教学感悟听课感想
语文教师教学感悟听课感想
教有情文,做有情人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 林秋玉
今年1月,在三明市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会上,列东中学曾艳娟老师展示了一节《秋天的怀念》片段课教学,她是这样开头的:
这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也正是这个青年,在最狂妄的年龄21岁的时候,却忽然失去了双腿。他曾经是这样的绝望——住院的日子,每天用目光在天花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死”字。谁也没想到,后来,他却成为著作丰厚的作家,他是谁?他就是史铁生!是谁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的怀念》,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思……
曾老师的深情开场,一下子让会场寂静凝重,全场情不自禁跟随着教者走进课文,沉入语言文字,或激烈,或自责,或悲伤,默默感受着作者的情怀……这真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语文老师!文章本是有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曾老师注意体情于文、移情于人、生情于境,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建立了情感的通道,使教学产生了一种牵人情思的吸引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这正是语文课堂的美之所在!
语文教材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情味。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还不只一次听到同行“语文课没市场”的抱怨,也常闻学生“语文课没劲”的牢骚,本是“有情”的语文为何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把最富有活力的学科搞得索然无味?是否把精美的教学内容弄得暗淡无光?是否把最有诗意的生活糟蹋得鄙俗不堪?我们语文教师的存在价值在哪里?
赞可夫说:“未经人积极情感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对社会的不正之风,面对人情的封闭淡漠,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特别使命,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要做一个有情的人、多情的人、热情的人!
学生绝对喜欢有激情的老师。还记得三明八中罗宏伟老师上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课,他将优美的明月画面、抒情的名曲、生动的表演融为一体,最让人震颤的是他那深情而起伏有致的朗诵,让学生一直沉浸于艺术的享受之中,回味不已。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包括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马卡连柯也有言,做老师的绝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老师。语文教师应该储情于胸,给学生的印象不但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也应该是口若悬河、思维敏捷的哲人。读诗歌,我们应置身诗境,诗就是我;读政论文,我们是慷慨激昂的政治家;读母亲,我们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游子……情感的挥洒,动情的语言,才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美的境界。用自己动情的语言去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师生共同步入一个情感交融的境界,这浓郁的语言情感本身就会给学生传递一种审美信息,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进而学会理解美、发现美。
如教学《藤野先生》一课,可以这样结语:“《藤野先生》一文表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品格,然而文章的内蕴中却激跃着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强烈的爱国情,正因为鲁迅爱人民、爱中国,才有他的弃医从文,他用笔作投枪,向封建文化开战……鲁迅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是不朽的民族魂……”这里用的是一种“开闸门”倾泻感情潮水的方法,用慷慨陈词的语言,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激发他们的民族忧患意识,树立起崇高的人格。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这样的开头:“父母之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永恒的。父母是我们温和的晴空。儿时,父母就是夏天的扇子;梦醒时分,父母的微笑就象春风吹拂;而今我们长大了,父母却是风筝的线,我们飞到哪里,父母的牵挂就在哪里……”这里教师要声情并茂,为课堂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再朗读《背影》,学生就更深切的感受到父子之间真挚炽烈的情感,被人世间浓浓的人情美所感动。
李燕杰教授说:“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因此,语文老师使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要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来调整情感节奏,决不能或高昂到底,或低沉到底,而是应该静时如水,动若惊涛。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所说的那样,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
“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这应当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但愿我们语文老师的诗意和多情,能将语文这个“情”字植入学生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0一四年四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