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高效课堂博览会《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4-4-30 17:03
标题:
高效课堂博览会《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课堂博览会,回顾整个过程,这一段经历对于我来说,不仅终生难忘,而且又一次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我真心地感谢王教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更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历练的机会,让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因为很多课堂带给了我震撼,也带给了我思考。
一、压力与动力同行
从知道参加活动那天起,我就一直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我虽然有过困惑和迷茫,可更多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成长。在备课时,我每钻研一次课标,教学目标就更清晰;每推翻一次设计,整合点的把握就更准确;每反思一次,课堂的驾驭能力就更强,底气也更足。19日上课现场高手林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们以他们精辟的教学理念、精致的教学课件、精心的课堂设计和精彩的演讲,无时不刻都在吸引着我,震撼着我,同时也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此说来,此次活动我收获的又何止是一张奖状呢?
讲课结束后,我发现我的压力并没有得以缓解,相反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我想,我只有将这份压力更好地转化为动力,以本次博览会为起点,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胆实践,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的新形势。
二、学习与提升同步
此次活动中的有很多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节课,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中心小学的夏静老师,她执教的是语文版三年级上册《倾斜的伞》,清晰的教学思路,亲切的教态,自然的语言等等无不体现着老师的教学艺术。课后,她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主动与我交谈,谈到了我校的3141和谐课堂模式与她们的“三勤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听着有语文的味道,听着舒服,话语中流露出了赞赏。还有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炸子市街小学的李丹,她执教的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别董大》,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吸引学生,怎能不撞击学生的心灵呢?
我上的《老人与海鸥》这课一共有三个老师执教。纵观这三堂课,教学思路完全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就是每个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一样,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一样造成的吧!我在这一篇课文中运用我校的3141和谐课堂模式理念,用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一、两个词语统领整个教学,而有的课堂,课文被教师处理的支离破碎。由此可见,教师解读文本是多么重要,这是确定“教什么”的问题,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我的课堂中,我在孩子们汇报的基础上灵活地应对课堂生成,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我想让这堂课成为温暖孩子们生命的记忆。孩子们被感动了吗?从他们那闪动的泪花和哽咽的朗读中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在感动着,听课的老师也在感动着。我上完课以后,听到有的观摩的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很少能听到语文味这么浓的课!” “像这样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老师真的不多” ……快下课时我还惊喜地发现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的任校长竟然也在听我的课,真得让我受宠若惊,与任校长有过两面之缘,真心地谢谢任校长能给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语文教师以自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备课的标准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已经把“教课本”的理念转变到“用课本教”的理念上来,“教课本”和“用课本教”显然是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课本仅是课程教学的一份基础材料,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让学生学好教材是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捕捉教育的最佳素材,以期获得学生的最大发展。利用课本只是我们完成课程计划及课程目标的手段之一。新课程标准中的这样一句话,“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进生活,特别是走进学生的生活,要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挖掘材中的闪光点、空白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师自己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细读文本、解读教材,读出自己的见解,领悟作者的意图,预设教学目标并定准每节课教学目标,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次难得的参赛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更新观念,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才能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我感谢校领导给了我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能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我相信有了这良好的起点,今后的路我会走得更宽更稳。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