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20:4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充足的阳光)等,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茎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迁徙”如大雁)、(“保护色”如变色龙)、(“拟态”如枯叶蝶)、(“厚皮毛”如企鹅)等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香蕉树生长环境(又热又湿),叶子(又大又厚);仙人掌生长环境(又热又干),叶子(退化成叶刺);松树生长环境(寒冷),叶子(退化成针叶)。

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6、食物链是生物间食物的传递关系,因此是“被吃”关系。绿色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物链一定要从绿色植物开始,至少有三个环节。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

7、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9、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0、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2、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实验设计(对比实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20:40:16 | 只看该作者
例一: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照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水分不同
实验的方法
找6颗绿豆种子,其中3颗种子放在干燥的杯中,另外3颗种子放在湿润的杯中,同时放在实验室的窗台上。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例二: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与阳光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充足的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水分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光照不同(光亮和阴暗)
实验的方法
找6颗绿豆种子,分成两份,加入相同数量的水滴,把其中3颗种子放在光亮处,另外3颗种子放在阴暗处。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例三: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与空气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充足的空气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照、相同的水分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空气不同
实验的方法
找6颗绿豆种子,分成两份,分别装入两个保鲜袋里,各滴入5滴水,把其中一个袋里的空气全部挤出,另一个袋子充满空气,把袋口都扎紧。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例四: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问题
种子发芽与土壤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种子发芽需要有土壤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光照、相同的水分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份有土壤,另一份无土壤
实验的方法
找6颗绿豆种子,分成两份,放入两个杯中,其中一个杯子上放入一定数量的土壤,另一个杯子不放土壤。观察哪一组种子先发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22: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