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业你会留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你会留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劲吹教坛,新课程以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使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教师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研究者。语文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素养是慢慢的培养和积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时间很短暂,但在课后学习和完成作业非常重要,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家庭作业时,在课外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尤为重要。
    做为一名教师,给学生留作业,学生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好像是不变的真理。记得小时,我的老师也是这样做的,但他们留的都是写单一的作业。学生可能被“逼”得只能被动去做。有的学生作业写是写了,但对不对不管,是应付的态度,更有甚者:干脆不写,视作业为负担。学生有这样的心理,即使去写作业,也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以前也有这样的困惑,都是写作业,他们有的认真完成,有的根本不写。老师也拿他们没有办法。面对种班级现状,我在新课程影响下,进行了改革,我不留单纯写的作业,这样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留朗读语文的作业。每天学的识字课或是课文,学生放学回家后都要读10-20分钟的课文。据调查,很多学生在家里每天都能坚持练习十多分钟的朗读,然后再提出要求,要有感情进行朗读,通过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做事情就要坚持做好的品质。这样学生对这种作业乐于接受,又使他们不反感作业。从健康角度来说,使他们手不至太累,也不影响手部肌肉发展,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作业。
    2、留画图的作业。如教学《秋天的图画》进行拓展练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以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在班会上展示作品。这样使学生用实践来体会秋天的美丽,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业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第九课《欢庆》,这首诗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这课学完后,没有配插图,学完后,让学生配一幅图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通过画画,感受场面的美丽,受到思想熏陶,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样的图画作业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留实践性作业。新课改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有些词语的理解,如“蹦、跳、打、把”等,我让学生做动作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在家里进行调查实践作业。
    4、留小制作作业。我们这册教材有一些课让学生动手制作树叶书签,我先带领学生去山上取各种各样的树叶压在书里,展平,变干后,让学生回家奇思妙想,制作各种各样的书签,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5、留课外阅读作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能力不能单纯依靠课堂上的阅读、理解、分析,还要靠课外的语言积累。学习古诗两首这课,我让学生在家收集两首古诗,既让学生认识了生字,又让学生学会了古诗,重要的是积累了知识。
    6、留摘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摘抄学生自己喜欢的作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学生语言积累,除了朗读和背诵课文以外,词语积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促进语言的积累,丰富语言库存。
    综上所述,各种各样的作业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通过朗读作业、画图作业、实践性作业,读一读、画一画、做一做,有助于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巩固了知识。对于新课程“作业”怎样留提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面对新课改,使我认识到了: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苦。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教育应当培植出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