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昌市东阁中心小学   李英俏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第一课时目标:
1. 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 正确、端正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梳理写这一类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3. 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  越   越    ”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猜谜语。(板书课题。)
二、识记生字,初读文本。
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阶梯式的学习过程,从易到难的,即按字----词----句----篇的顺序教读。
1、你认为比较难读的是哪个字?你带大家读带有生字的词。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多种形式读。
2、指导读好轻声“压下来、垂下来”。
3、词语回到句子里,多种形式读。
4、理解“压下来、垂下来”的意思,并能准确运用。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6、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板书  : 雷雨前    雷雨 中    雷雨 后)
         (1-3)    (4-6)    (7、8)
三、读说结合,感受变化。
1. 一说雷雨前:
(1)自由读1-3自然段,想象雷雨前景象的变化。
(2)播放第一、二、三自然段动画,一起练习运用“  越   越  ”说清楚雷雨前景象的变化。
(3)齐读雷雨前的句子,感受变化。
2. 二读雷雨中:
(1)播放雷雨中的动画,同桌说说雷雨中的变化,用上“  越   越   ”。
(2)练习把雷雨中景象的变化说明白。
(3)齐读4—6自然段。
(4)指导读好句子。
重点指导: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3. 三品雷雨后。
(1)播放动画录音朗读,说清楚雷雨后景象的变化。
(2)抓住景物感受美景。
(3)多种形式读7-8自然段。
四、梳理规律,运用方法,自主写字。
1. 梳理规律,共同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挑战左右结构这一类字。
(2)自主提示,引导梳理写一类字的规律。
(3)结合规律师生合作范写、自主书写,评价。
2. 运用规律,独立写字。
(1)运用规律,独立书写剩下的左右结构的字。
(2)结合规律自主评。
五、总结。
六、板书  :
             雷雨前       雷雨 中       雷雨 后
            (1-3)      (4-6)      (7、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8:11:2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我在执教《雷雨》的第一课时时,一改传统的单纯让学生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选择了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只有让学生直观的、形象的、真实的感受到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才能让学生对雷雨的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比教师光用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效果强得多。多媒体的运用就摒弃了这些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中感悟。课堂中,我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从语气、表情、等方面,把雨前、雨中、雨后景象的变化表达出来。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 ,雨下起来了。”进行反复朗读,我提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学生通过不同的读来体会雨下得很大;指导“渐渐地、渐渐地”的时候,我让学生明白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这样,让学生通过听也能感受到变化;教学雷雨后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相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已经把这雨后的景象变化记在了心里。
三、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引导学生感受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时,我先出示动画,学生通过看动画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再让学生用“…… 越 ……越 …… ”说说雷雨前、中、后的变化。这个句式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但是在指导学生用“ …… 越 ……越 …… ”说变化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主要是问题设计有一定难度,只关注到了个别学生,因此师生互动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
四、注重识字、写字教学。在写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观察字型的时候,把说与写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我在黑板上范写,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字的结构及特殊笔画。在评价时,我及时反馈和评议学生的练习情况,引导学生从“三看”入手,肯定优点,指出不足,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鉴赏力及审美情趣。但是,评议后,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再纠正、重写,就能提高练字质量了。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第一、由于对学生的学情预估不够充分,目标没有落实到全员,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涣散,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过程中,我过多地关注文本,贪图教学的完整性,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显得十分忙乱。
第三、课堂氛围调动得不是很好,我本身过于紧张,心理素质不是很强,没有学会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第四、语言亲和力不够,对提出的问题缺乏耐心,造成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达不到语言训练的要求。不能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表扬的反馈,始终缺乏用赞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
第五、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前面部分我花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书写指导时间不够,我就直接地进行简单讲解。如果在指导学生写生字时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交流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老师才示范写,这样学生才知道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在引导学生观察穿插笔画时,我如果用色彩来加以强化,使之醒目,学生就会一目了然,练字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课堂存在遗憾是意料之中的,我的教学设计容量较大,需要精简课时内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写字目标的落实。今后,我更需要的是不断地努力,只有我们为学生搭建起足以让他们展示舞蹈的平台,学生才能还我们以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6: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