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8 06:31:00
|
只看该作者
三、概括内容,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就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把握住每一篇课文概括内容的时机,就能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年级开始训练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一开始老师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学生会出现畏难心理,此时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概括训练:
(一)自由填空式
刚升入三年级时,如果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概括课文内容,就会出现两种情况:或概括得太罗嗦,或用一句话概括不清。例如教学《好汉查理》,熟读课文后,我用课件出示填空题:这篇略读课文写的是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由老师理清课文线索,让学生口头补充内容,就能降低难度,提高准确度。让学生感觉概括文章内容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从语言训练中得到自信,为下一步的放手奠定基础。
(二)词语归纳式
当学生逐渐能掌握填空式的概括之后,教师不妨再加大难度,逐步放手。教学《掌声》一课,我用课件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几个词语:英子自卑鼓励的掌声改变活泼开朗。这几个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通过几个词语的提示,让学生口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能降低概括的难度,又能防止学生“跑”得太远,可谓一举两得。
(三)提问引导式
俗语说:“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渐渐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时,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概括。但是教师仍然要从旁提问加以引导。如教学《找骆驼》时,我要求学生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主要讲了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骆驼的事情。
师:文中的老人并没有见过骆驼,他怎么指点商人呢?请继续补充说完整。
生:老人是凭着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动脑思考后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才能指点商人的。
师:说的很好,将你们两人的答案合在一起就非常准确了。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概括内容,并认真听取他们的发言,及时加以指导,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个人体验给予标准答案。
四、补足空白,想象说话
中国国画写意画最讲究的是“留白”艺术,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也留有许多空白处,这些文章的空白处给了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教师只要细心钻研教材,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抓住“留白处”,引导学生尽情想象、进行个性体验,填补这些“空白”。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补白”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一)挖掘教材。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小鸟找到好朋友树之后,文中两次写到小鸟盯着灯火看。教师可提问:“小鸟两次看着灯火,分别在想什么呢?”又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当到了国王规定的日子时,为什么只有雄日手捧空花盆呢?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通过语言训练,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补充情节。例如《詹天佑》一课,文中讲到“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那詹天佑接受任务会受到哪些嘲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会怎样说,怎样做,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通过想象补充课文中没讲到的情节,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边说边接受思想教育,情感的洗礼。
(三)引发争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不尽相同,教师要珍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教师应紧扣课文,引发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加强语言训练,强化阅读感受。如教学《乌塔》时,我选择了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思维各异,但殊途同归,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时,学生一旦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打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让孩子一吐为快,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续编故事。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很多故事的结尾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不少想象回味的余地。对此,教师可以巧设平台,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教学中,我喜欢这意犹未尽,让学生发挥想象,把故事继续编下去。如学完《小摄影师》后,我让学生继续想象小男孩后来来了没有,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学生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可以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心灵释放的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