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问题导路,触发思考。
的确,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挫折失败等苦难,但面对苦难时,你会如何的对待呢?是消沉退却,还是奋发前进?……(因为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也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儿后教师再导入课文)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沿着史铁生的思路,去看看作者在面对苦难时是如何抗争并超越自我,最终获得新生的。(板书课题)
2、默读或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这一教学程序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概括能力,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我首先让学生自由默读或朗读课文,考虑到课文的结构层次较为清楚,因此,在学生默读或朗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一、二进行思考,并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要意思接近即可,不苛求答案统一)。
明确: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以及对母爱的理解。
至此,为完成教学要求1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为完成2和3 打下了基础。
3、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赏析,理清文章思路。
阅读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新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到: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等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抓住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我特地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为了更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准备重点让学生阅读第一部分的5、6、7自然段(6、7自然段尤为重中之重,教师可以有感情地范读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边读边思考,并找出作者心中苦思的几个问题,且划出相应的语句。估计学生大多能从一个“想”字得到启发而找到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关键),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动的参与其中,从而也把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调动起来,使语文教学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学生提问诱导、自主探究、讨论合作的方式找出答案,最后师生明确:
(1) 我该不该去死?也就是说,我的身体残疾了,是否就一死了事?
(2) 我为什么要出生?
(3) 我应该怎样活?
问题找出了,必然要解决问题,对于问题(1)和(2),课文中解答得一清二楚,此时让学生找出答案已是水到渠成了,同时让学生从文中的“安心”、“不再那么可怕”、“轻松”和“庆幸并且感激”等词句中体会作者此时心境上的变化。但对问题(3)的解答则需深入探究,而且作者也说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这个问题作者苦苦思索了十五年,实际上如何面对生命是作者追思的中心,这也是本文追思的核心。
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个核心问题的理解,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中的六个“譬如”,让学生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风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去感受作者此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作者生命的感悟历程的理解,我让学生从前面的段落中找出相应的景物描写,并从中品味作者当时的心境。
估计学生一般都能找出相关的语句,例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的“荒芜冷落”,第2、3 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但此时学生的理解相对的较为粗浅,因此教师应作适当的点拨启发:作者在这个古园里泡了十五年,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也没有人比此时残疾的他的感受更丰富细腻,因此,文章的开始便点出荒芜冷落的古园正是他悲苦命运的烘托。但经过长久的沉思,古园中的蜜蜂、蚂蚁、瓢虫等小生命,都给予作者生命的感悟,最起码的是“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样,既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