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2-6 07:26
标题: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利息"的教学片断[所用教材: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十一册教材106~107页]:
一、 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知
1、 学生自学[自学提纲略]。
2、 共同研讨[按自学提纲逐题进行]。
① 储蓄有什么好处?
师:储蓄利国利民,我们要勤俭节约,积极储蓄。
② 储蓄的种类有哪些?师:主要有定期和活期两种。
③ 请同学们结合李伯伯储蓄的实例,说一说什么叫本金?利息?税后利息?[课本上的例子:李伯伯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43%。到期时应得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实得利息是多少元?]
④ 什么叫利率?利率是由什么决定的?[汇报课前调查的储蓄种类及利率,师贴出常用利率表。]
⑤ 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
这是笔者以前听过的一节课。从学生角度来看,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权力充分还给学生,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已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练习题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用新课程理念去审视它,却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我们从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构建来审视,不难发现,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和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把握同样重要。从这一案例中,我们感到老师自身对利息的内涵的把握是表面的,肤浅的。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数学课是仅仅为了做题目而教学的吗?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带来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情感"的需要吗?怎样才能体现数学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还数学本来面貌呢?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案例中教者对教材的情感审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传统数学课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组织教学,缺乏对教材的重组与创造。本案例中教者紧紧抱住教材不放,象征性的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情况,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调查中的想法和问题,更没有让学生互质互疑。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2-6 07:27
课后,笔者就这节课的一些问题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很多同学存在着一些疑虑。如:国家给存钱人利息,国家不就赔了吗?就只能利民而不利国;我们到银行调查来的利率是国家正在实行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课本上99年公布的利率来计算;让我去银行存款我该怎么做等等。如果不解除这些疑虑,就必然使得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创造性的,适时的变换教材,让例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必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这样才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的学习时时保持新鲜感、亲切感。
其次,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案例中学生情感需要的问题。第一,通过课后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有许多是是非非的想法,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在课上发出疑问。是不是就没有疑问呢?还是学生心中的疑问已泯灭了?显然不是。也许是他们要配合教师忠实的执行教案罢了,于是我们看到,全班学生的思维一致沿着老师预设的教案轨道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长期这样的教学已经把我们的学生变得木纳和机械了,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记忆的学习,学生只会做练习题却不会思考。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第二,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然体验不出利息的由来,他们又怎么能真正认识到利息的意义呢?这种教学隔离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没有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主动的学习,应该让他们具有一种内在的情感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明白学习的价值取向,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
最后,我们来探讨在这个案例中怎样实现情感目标的教学。小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注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把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与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对上面课题的教学,我们来看另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段。[在新课教学之前让学生自行用多种手段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2-6 07:27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师:老师家里有三千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设想多种方法,最后一致认为储蓄既安全又得利。)
师: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 理解概念
生1:我知道中国各家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都是储蓄的场所。
生2:我知道储蓄可以帮助国家经济建设,还能增加家庭个人的收入。
师:说得真好,这是储蓄的优点,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信息。 [教师投影出示各银行给各行业发放贷款的有关信息]
师:这些钱就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众生点头]
生:我知道在储蓄前要填写存款单,而且每个银行的存款单都不一样!
生:我知道储蓄分活期和定期两种。在定期存款的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两大类。[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板书]
师:你能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吗?[学生进行分析和说明]
生1:我知道每个人存款时银行会给你一个帐号,这个帐号就代表我们自己。
生2:我知道存款时要写明存期。就是说你存一年、两年还是几年。
生3:我知道存款时要写清种类,你存的是人民币还是其他种类。
生4:我知道存款时必须清楚你的存款日期。
三、参与实践 内化体验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滨海人民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张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
[ 学生讨论、填写后,再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并说填法。]
四、联系例题 升华认识
师: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钱存入了人民银行。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深切的体会到储蓄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有意义性。同时,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验,过程与方法的再现,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把数学知识镶嵌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更有助于让他们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充分体现了对情感目标的关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