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3-6 22:22
标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参赛论文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双龙中心小学 乔振兴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过程是寻找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科课程的最佳结合点,为学科教学提供技术动力的过程。它是服务于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环节的,基于教育信息化的辅助手段。那么这个手段最终要为什么样的目的服务就值得我们进行再思考。
一、为什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我们教育的追求目标,是以帮助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程环节。
首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信息技术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学科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受科技发展,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优质资源需求的广泛提升,改变着人们对课堂的看法:受媒体资源应用与信息资源的易获得性、多用途性、可选择性等对课堂,尤其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过程,资源的呈现方式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广泛,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就可以通过信息与知识等获得学习结果,相对淡化了教师对知识传授的权威性,突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点拨、组织等引领作用,在无形中创新性的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
其次,信息技术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农远项目的实施,我国在城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也为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有限的普及化(三种模式远教设备在国家层面支持下的有限普及)。另一方面,人们对优质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促进教师与学校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及设备开展学科整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考与探索的自由,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性学习中去,在合理与适当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获得课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另外,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要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对于教师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手段与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学习问题的能力,更是学生生活与学习必须的一种信息素养。所以,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标在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与学生能力的提高,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要把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和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主导作用,在学科整合教学中发生相应的变革。即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并在整合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思路的点拨。协调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探究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究与课堂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科教材的使用也要有创造性,对学生通过信息途径了解较多的内容可进行适当取舍与点拨;对学生掌握学习有困难的内容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等,帮助学生突破教材难点。所以,信息技术手段在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成长过程。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更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二、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中为谁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要面对三个要素:教师、文本与学生。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什么?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过程是通过简单、统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化的共享信息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收信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学科知识,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学生处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二是在技术手段直观化作用下形成有情感价值的课堂,让学生愿学、乐学;三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不同见解互相碰撞,生成资源,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在面对教师、文本、学生课堂三要素中,我们要以教师为动力,文本为载体,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激动,促进课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实现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效果的提升。所以,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在教师成长中为学生发展而整合。无论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还是利用信息技术明晰课堂信息、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兴趣等,都要为学生的成功与发展而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平台。也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用,不是为了教师的展示与表演,更不是先进手段的罗列与展览。它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只不过这个帮助要在它服务于课堂的过程中实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