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不 讲” 胜 于 “讲”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11-17 10:03
标题:
“不 讲” 胜 于 “讲”
“不 讲” 胜 于 “讲”
【案例背景】?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滔滔不绝,学生也习惯于静坐悉听。沉闷的课堂使教师疲惫之极:枯燥的讲授,令学生沉沉欲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去年我上过一节公开课,正是由于我的“不讲”却收到了胜于“讲”的效果。?
【案例描述】?
我在首山镇第一小学上《开国大典》一课时,其中有这么一个环节使我受益非浅。当我引读“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这句话后,我启发学生:“你感受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汇报,有的学生说:“我能感受到那庄严隆重的场面。”有的说:“我现在和当时的人们一样,也是激动万分。”
还有的说:“我能体会到当时的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扬眉吐气那种自豪、骄傲的心理。”……一时众说纷纭。“那么针对这句话你不想再提点问题么?也许有的同学搜集了这部分材料,能帮你解决心中的疑惑呢?”我进一步启发着。课堂静了下来,沉默一分钟左右,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庄严隆重的大典上‘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一定有它特殊的象征意思,那么象征什么呢?”“老师我知道!”这时另一名男学生(名字记不清了,以后用A代表)非常兴奋地站了起来,“‘54门大炮’象征祖国的56个民族,‘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过了28个春秋。”解释得多么准确,语言组织得多么干炼!我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同时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学生们的掌声也随之响起。可就在这种情景下,有一名学生(B)捧着书,带着疑惑的表情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不对呀!我们祖国是56个民族呀?”话音不大却压住了满堂掌声。其他同学好象才缓过神似的“对呀!”
学生(A)一听急了,红着脸说:“当时统计是54个民族嘛!”(带着不屑一顾的表情)话音还没落,从角落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那你说,后统计的是哪两个民族?”这名女孩的问题使我心头为之一振,既令我欣慰又令我心慌。欣慰的是:学生不但能在读中悟文情,又能在读中思其因,这种学习品质是多么可贵呀!
心慌的是:我在备课时也想过这个问题,然而查找过大量的资料也没有收获。心存侥幸,以为不是重点,学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真的出现了,这可怎么办呢?如果这时有学生知道还好,没有……这时已经不允许我多考虑了,因为所有学生的目光一齐注视着我,期待着我的答案。我当时很不好意思,微微一笑,对学生说:“为了这个问题我上过网、去过书店、图书馆,当然也请教过很多人,可还是一无所获。”开始学生们还在津津有味地听着,可一听我说“一无所获时”,几乎异口同声发出了怀疑的惊叹。稍作停顿,我接着说:“同学们,让我们回去后共同查阅资料,如果你找到了答案,我愿意与你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我的电话是7195346(并把电话号码写在了黑板上)。?
教学活动继续进行着,气氛更为活跃了。?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不少学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看过《中华各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开国大典始末》,还上网请教过网友,都没有找到答案,问我是否找到答案了。当听说我依然一无所获时,他们表示不论什么时间找到资料都会告诉我,我感到很欣慰。?
【案例分析】?
传统的教学思想给教师下过这样的概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本节课里,我没有给学生解惑,这与常理是相悖的,一名教师不能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还配为人师嘛?有的人也许会这样质疑。但我把学生心中的疑惑引向了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学生在寻找这个答案时,将会查阅多少资料,涉猎多少知识,其收获要比单单找到这个简单的答案要大的多。ZZ(F学生既有动手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同时也(F收到了“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得到了发展”的结果) 。
过程与结果得以双收,其根本在于教师的“不讲”(F既给学生营造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F有效地开发了“学生”、“教材”、“社会”这些语文课程资源),这是其一。?
其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探究”其实是儿童的天性。最初,他们什么事都想问个为什么。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下,教师把学生没来得及问的问题都讲了出来,或是对简单的,与教学重点无关的问题不加理睬,进而扼杀了学生这一可贵的天性。我在课堂上坦诚告诉学生我去书店、图书馆、上网、还请教过许多人都没有找到答案,既迎合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又渗透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上网、书店、图书馆、请教他人。这里既传授了学习方法,又促进了语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立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其三、以诚相待,有利于建造民主和谐的教学平台。?
“师不必强于生,生不必不如师。”这句话很有道理。但许多年来,形成了“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错误的思想。这是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相悖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人们都在追求知识,不断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教师也不例外),但任何
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化身。完全没有必要用虚伪的言行去掩盖自己的无知,敢于面对、敢于承认、敢于探究才是进步的法宝。?
本节课,我坦诚承认自己也不知道后来统计的是哪两个民族,这就是对自我的超越。所以没有因为我的坦诚而影响我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相反,正是因为我的坦诚相待,增进了师生关系,营造了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在学生身心深处树立了一个新世纪学习
理念:知识就在身边,知识必须探究才能拥有。?
其四、注意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正确的导向。
过去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盲从于教师的答案,缺少批判、评价意识,更不敢去想超越老师。这一切正是因为教师身上那种刻意或是不刻意形成的威严与神秘。教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知道”,无疑使学生体会到:老师也是人,不是神,是可以超越的,也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一颗珍贵的种子——“诚信”。??
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没有解决学生的疑惑,深表遗憾,还望赐教。
?
柳壕镇中心小学 刘忠伟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