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8 22:59
标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教学情境 有效创设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视频教学情境、故事教学情境、音乐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等众多的情境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对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正文】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方法。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采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的显着特征。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以下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谈谈我在创设情境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视频教学情境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多媒体,利用视频资料导入新课,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的作用,从而为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幻灯片、电影、电视等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讲述西安事变这一内容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电影《西安事变》的片断,先让学生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的结果和影响如何?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件持什么态度?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课内容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隆重而庄严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在学习《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上甘岭》中的战斗场面,同样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提出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时间、主要决议及历史意义,学生有兴趣地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在学习《改革开放》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小岗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频里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知道中国农村的改革先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在农村实行改革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很抽象,难以理解。在讲述香港回归这一内容时,先播放香港回归前夕天安门广场倒计时牌前中国人民激动狂欢场面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感受到香港回归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然后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驻香港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从中体会到香港回归的重要意义,感受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的强大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8 22:59
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我播放了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的配乐诗朗诵视频资料,在优美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这一学习主题上来,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在学习《钢铁长城》一课时,我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和海军舰艇的视频图文资料,大多数学生都想急切地知道人民解放军更多的知识,我抓住这个机会启发引导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和装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进而让学生通过历史史实理解科技强军的道理。
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我编辑了一段三分钟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产生过程中的金瓶掣签和灵童坐床仪式,比教师讲述更直观,便于学生了解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
在讲述土尔扈特部回归时,我播放了电影《东归英雄传》中的一段视频,在那首电影插曲《鸿雁》的音乐烘托下,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针对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故事,是一条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途径。在导入新课时,说一段神话故事或成语典故,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讲述古罗马时,插入一段有关罗马城由来的神话故事——母狼乳婴,再过渡到教材内容,学生就会兴趣陡增。在介绍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入故事,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述商鞅变法时,引入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来揭示商鞅变法取信于民;讲述吴越争霸时,引入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讲述三国鼎立时,引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善于用人的可贵品质。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用视频展示了这样一句话:“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警醒。”(摘自《读者》),联系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之间的战争,教师分析讲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主题。
为什么九十四岁高龄的冰心老人,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1894年的甲午中日海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甲午中日战争》。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开启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我由琵琶曲《昭君出塞》导入,我说现在同学们可能听不懂,欣赏不了,将来带着历史知识去欣赏。紧接着我做了如下引入:一曲琵琶曲《昭君出塞》,如泣如诉,表达了王昭君的哀怨和思乡之情,昭君出塞,昭君是谁?塞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要出塞?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汉朝的历史,了解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在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用音乐特有的激荡力把学生带进那局势动荡、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在讲述红军长征这一内容时,播放《长征组歌》,一幅幅艰苦卓绝的长征画面浮现在学生的面前,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讲述“九.一八事变”这一内容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在凄凉、悲怆的歌声中,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东北3000万同胞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在日寇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的情景,也从歌声中感受到东北同胞不愿做亡国奴,誓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坚强决心。
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播放宋祖英的歌曲《越来越好》,通过音频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在激情的歌声中带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8 22:59
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所谓成功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能巧妙地利用各种信息、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使其不断地有所知、有所悟,并在此基础上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剪辑过的视频、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巧妙处理,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如在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内容时,我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烽火戏诸侯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闹剧最终害了谁?导致了什么结果?我还尝试利用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对于曹操的评价,结合京剧中曹操的脸谱、《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形象的描写以及一句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这些历史上对曹操的不同看法为切入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学会正反两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明确文学描写和历史史实的不同,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时,针对“文化生活的变迁”这一教学内容,我用视频展示了《定军山》剧照等一组照片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要将过去的某个人物形象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保留下来,用文字描述、口头讲述、拍成照片或电影,哪种方式最好?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借助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纪实》的视频资料,然后做了这样的导入:香港回归祖国已近16年了,那么,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香港主权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然后我用视频展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和香港问题历史由来的资料,借助地图给学生讲述了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分别是英国在近代历史上通过哪些条约割占、租借的,这样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教学的直观性也对近代历史上香港问题的由来做了一个归纳总结,学生学习起来直观明了,教学效果自然不错。继而我又做了以下引入:我国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台湾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我用视频展示了台湾省的地图和“台湾问题历史由来”的资料,并播放了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的配乐诗朗诵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台湾人民渴望祖国统一、海峡两岸骨肉团聚的思乡之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海峡那边的亲人,何日能与母亲团聚?我们期盼着……
毋庸讳言,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在一节课中,创设情境太多太杂,学生面对情境中丰富的历史信息而无暇思考分析,导致情境的无效创设;二是创设情境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量太少,无以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三是情境的创设未能切中课堂的重点难点,情境创设游离了课堂;四是情境的创设脱离学情,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2-18 22:59
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能在课堂上临时发挥,否则创设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学应有的生动形象效果,导致情境创设的无效。其次,情境的创设应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精确切入。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情境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创设的情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第三,情境的创设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历史是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启发性、引导性、探究性,要蕴含一定的思维深度,富含激发学生想象的信息,以此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信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四,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能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创设历史情境,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突出教学主题,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否则情境的创设只能是流于形式。第五,情境创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常用的历史情境有视频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历史情境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