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遨游信息技术课堂
【摘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孔子的语录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门工具型学科。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单调、枯燥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乐不知返”是信息技术一线教师长期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本文从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入、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遨游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快乐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操作性、实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单调、枯燥的课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仅仅停留在上网聊天、游戏,对课程知识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兴趣由上网聊天、游戏迁移到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上面,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把原本单调、枯燥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设成愉快、自由、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意学习并在快乐中学习,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遨游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乐趣。
一、开课导入要新颖、有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尤宜致力于导”。如果课堂导入设计的新颖得法,不仅可以巧妙的创设生动、有趣、丰富的教学情境,同时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时,笔者是这样进行课堂导入的,让学生先观看教学视频“信息技术的影响”。学生被信息技术的“无所不能”深深吸引,学习兴趣高涨。这就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埋下伏笔。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未来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影响”等问题。这种视频导入方法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情境创设巧妙得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淡化技术,还能提升教学内涵,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在讲解Word窗口大小的调整时笔者创设了另一种情景,课前先准备好一幅天井湖公园的图画,然后调整好窗口的大小,让它仅仅显出公园中的一小角。上课时打开这张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一下美丽的公园里都有什么,学生们踊跃回答,在学生们回答的过程中,我边说边调整窗口的大小(对,公园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假山、休闲的人们,最后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让公园里的内容逐渐的显现出来。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课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