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18 19:24
标题: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昌市第二小学 数学 何瑞兴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引导学生用转化、平移、变换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及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通过交流、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使用:小黑板 每个学生准备四个三角形(有2个是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红领巾
教学流程:
一、激发、引入课题:
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回答:师板书(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出示红领巾揭示新课题:我们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用多少布可以做一条红领巾?它的面积是如何计算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师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18 19:24
二、 探索新知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
2、质疑提问:你能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学生在思考、我观察有些学生已经心中有数,有的学生感到困难。
3、启发提问:你能否按照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探究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再计算面积吗?
4、操作探究 、讨论
提问:(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呢?
让学生认识到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师演示课件辅助: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转化)
(2)拼出的图形你会计算吗?
由学生独立完成.
演示课件辅助:拼摆图形
(3)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
(4)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18 19:24
5、师引导学生小结:
a、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b、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c、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d、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6、推导公式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生回答、师板书:S=ah÷2
(二)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出示题目: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课堂作业: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3.4米,高是2米;
2.底是5分米,高是1.5分米;
3.底是2.8米,高是.1.4米;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4-1-18 19:24
(三)、 判断
1、 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
四、全课总结:
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抓住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这一特点,用摆、拼、演示、转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点:
1、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我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 要求每个学上做4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是一模一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和观察红领巾,让学生知道做一条红领巾要多大的布,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够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得透、记得深。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图形与所学图形之间的联系,大胆推导公式的来由,把学生置于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拼、摆畅所欲言,介绍自己的拼法和推导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根据“自主探索,发展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