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学生的算法改变了教师的教法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10-30 13:59
标题:
学生的算法改变了教师的教法
山东淄博淄川松龄小学 马凤琴 郗光忠
进入新课程以来,如何在计算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实现“为解决问题而能快捷地选择适当的算法”,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所探求的。在最近的一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上,借“线”搭“桥”,总算寻求到了一点突破口。
一、案例: “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现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学生由情境图提出问题,列出算式12×24后,在自主探求算法的基础上: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10-30 13:59
(一)、展示算法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12×24你是怎么算的?
生:踊跃举手,争相发言。在汇报中出现了以下三种算法:
(二)、交流算法
师:会用这样的竖式计算的请举手。(50人中有3位同学举手)你能说一说是怎样学会的吗?(学生已有乘法竖式计算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
生4:前几天,俺妈妈教我的。(另外两位也点头示意,是家长教会的。)
师:其他同学能看懂吗?
除了家长教会的三位同学脸上表露出得意之情外,其他同学都悄然无声:有的摇头;有的皱眉;有的脸上毫无表情;有的欲说又止;……。看得出,同学们虽然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但一时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二次乘”,也就是用第一个因数乘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数字,还是一个盲点,一时还不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甚至它的出现还干扰了对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理解,因而成为学生一时看不懂的原因。
师:是不是有点看不太懂。
生:齐说:是!(终于盼到老师说这句话了,有台阶下了。)
师:一时看不懂没关系,能提出看不懂的问题吗?
生1: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这个竖式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比如,48是怎么算出来的?24是怎么算出来的?(有点不服气,说话的口气中带着强硬)
生2:我知道48是2×24算出来的,我看不懂24是怎么算出来的,又为什么写在48的下面,而且还那样错着牙写(指上面竖式中的48和24)。
生3: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4:48和24重位觉得很乱,有点看不懂?
师:还有吗?
生:没有举手的。
(三)、二次探究
1、归结疑问
课上归结疑惑的时机到了。
师:我们把几个问题概括起来:(一边说,一边板书如下)
问题一:算的顺序是什么;问题二:怎么算;问题三:重位的顺序。
2、激发学生二次探究
师:现在对于这三个问题,是让王麒烨(写竖式的那位同学)讲给大家听,还是我们大家自己先去想一想?(师有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生:自己想。
师:好吧!在探究之前,我给你们点建议,请你们观察黑板上的三种算法,看看王麒烨的竖式法和陈永灿的分解法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会不会对你们解决的三个问题有帮助。
出自这样的设计,我是想用陈永灿的分解法去突破王麒烨竖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第一步,不知我的预设是不是符合学生们的思路,学生们又能不能发现陈永灿的分解法和王麒烨的竖式法之间的联系,我的心里没底,多少有点紧张。
因为有了教师的引引,增强了学生探究的针对性。
生:此时,都瞪大了眼睛,观察黑板上的三种方法:有的拿起笔在写、在算;有的仰着头在思索,不一会,就有学生断断续续举起了小手。
3、展示二次探究结果,出现“一连三线”突破算法
生1:我找到了,王麒烨的竖式法和陈永灿的分解法是有联系的。
师:有什么联系,你能到黑板上给大家讲一下吗?
我把这位学生请上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期待着这位学生在讲的同时,能用线把对应的式子连起来,而且是讲一步,连起一条线,步步为营,一步一个击破,便于其他学生观察、理解分解法和竖式法之间的联系,便于理解竖式乘法的算理与算法。如果这位学生没有连线的意识,我可以提醒这位学生连线。我随手准备好了粉笔。
生1:快步走到了黑板前,没说话,拿起粉笔就在竖式法和分解法之间画了三条线成如下图:
在黑板上,生1自信的这一画一连,不仅用不着我去提醒,而且一下画出了三条线。生1自信的这一画一连,使课堂上即刻静的出奇,即刻把我和台下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三线”图上。顿时,我的心里感到异常的敞亮,异常的兴奋。黑板上生1的一连“三线”图,这不就是我一直在突破
“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寻求的东西吗?
这不就是我一直要教给学生的三条算理算法吗?而我的课前预设却是讲一步连出一条线,讲三步才能连出这三条线。可我的学生一次连“三线”,比我的“三步一计”设计好多了,比我“步步为营”的思路清晰多了,比我“一部一曲”的过程省时又省力。我看着黑板上的一连“三线”图,自责与懊悔悠然而生,“课前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在高兴与懊悔的瞬间,我从学生的表情上,凭我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判断,继续沿着学生 “一计三步”的“三线”图展开教学一定比我的课前预设要好。我即刻调整思路,决定放弃课前预设,沿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走下去。
生1:开始了以下讲述:手先指着竖式上的48,沿线滑动到分解法的同时,嘴里一边说,这个48就是分解法中的2×24=48;手又移到24上,做着和上面同样的动作,嘴里一边说,这个24,它实际上是240(这位同学说的同时,在24的后边添上一个0),就是分解法中的10×24=240;手又移到288上,又一次沿线滑动到分解法的同时,嘴里一边说,这个288,就是把48+240和起来的数,和分解法中的48+240=288是一样的意思。
生1绘声绘色的讲述,再一次聚焦了台下同学们的目光,征服了台下的每一个同学,就是在前面那位有点不服气、说话口气中带些强硬的同学嘴里嘟囔道:这也没有什么“难”得吗?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10-30 13:59
4、趁热打铁再次突破“二次乘”法
师:就像这位学生说的一样,竖式的计算也没什么“难”的!那你们能进一步说出在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中,都有什么计算特点吗?
目的是突破“二次乘”的算法,体会竖式不但是用分解数的方法算,还能用口诀算的简捷性。
生:看着“三线”图中的算式,沉思一会。
生1:我觉得他们都是先算2×24,再算10×24,最后算48+240(是连线帮助了这位学生较快地找到了计算的顺序)
生2:我觉得分解法中的48和竖式中的48算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口诀,二四得八,二二得四这样的顺序算的。(有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容易想到怎样算)
师:那240呢?
生2:摸了摸头,有点不好意思。
师:是不是有点拿不准,不好意思说。
生2:点头默许。
师:谁来帮帮这位同学。
生3:走到讲台上。(一位优等生)很自信的说:分解法中的240是口算出来的,想24个十是多少;而竖式法中的240,先不看那个0,是用口诀,一四得四,一二得二算出来,再在后面添上那个0。算法是不一样的。
师:为什么4要坐在十位上,2要坐在百位上呢?
生3:因为12中的这个1是表示1个十,10乘4得4个十。(师在竖式的一边板书,10×4=40)所以4要坐在十位上;一二得二,是表示10乘20,是20个十,也就是2个百,所以2要坐在百位上。(师板书:10×20=20个十=2个百)
师:同学们,对冲位问题还有疑问吗?
生:脸上洋溢着微笑,告诉老师疑问已经化解。
(四)、二次体验 巩固算法
师:大家想不想再用竖式算一次,体会一下它的优点。
生:想。
学生们都愉悦地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很快地算了一次。
师:同学们,12×24=288的三种算法,你们现在更喜欢哪一种算法?
生:齐答,竖式。
师:理由是什么?
生1:竖式法可以用口诀算,觉得比较容易。我还发现240后边的0不用写,这样更简单。
生2:我觉得既不麻烦又准确,只要一位一位地有顺序的乘就行。
师:同学们,我觉得在计算中只去乘还不够,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1:我认为应该注意不要冲错位。比如,用1去乘24时,一四得四,这个4要重着十位上的数字写,不要重着个位写。一二得二,这个2要冲着百位写,不要冲着十位写。
师:说的好,计算时要注意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4的每一位得出来的数分别坐在什么位上,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4的每一位得出来的数分别坐在什么位上。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竖式,再默默想一想,12×24的竖式是怎么算出来的。
在回顾中结束了本环节的教学,我也在从未有过的“轻松“中圆了我多年想“突破算理”的梦。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9-10-30 13:59
二、课后反思---是学生的连线改变了教师的教法
在过去几次教学本环节时,我都感觉“费力”、“费时”,精神特别累;感觉学生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也许正因为学生理解起来特别的“费劲”,才激发了我探究的欲望,才孕育了今天学生课堂上的突破之举;也许正是探求已久未果,当课堂上出自学生的一连“三线”图一出现,即刻才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才有了即刻舍弃课前预设,沿着学生思路走的决断;才有了学生的理解起来“不怎么费劲”、也没有什么“难”得吗。课堂上的这一切都是因“三线”图一出现来,是学生的连线改变教师的预案,是学生的算法改变了教师的教法。
下课了,愉悦未尽的心情促使我又一次研读了教材。教材提供的拆数法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多种算法中的一种,而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认知影响,竖式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不管竖式法出现或者不出现,都是以拆数法为基本法去理解竖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这就证明拆数法和竖式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这种必然的联系,因竖式出现的可能性的存在,这在教材上是显现不出来的,这也就是暗藏的那根线,这也就是教师在处理本环节教学中,要突破算理和算法依据的那根线。正因为这根线看不见,摸不着,才出现了教师“讲得多”、“费劲”;学生理解“难”的现象。一旦当两种方法都出现在课堂上时,如何把这根暗藏的线,变为让学生能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呢?几次研读教材中的老问题又一次跳了出来。可是,这一次我却使有备而来。本案例中那位学生的一连“三线”图,一下子把 “暗线” 变成了“明线”,一下子给予了完整的诠释,并且一步到位,让原本静止的、独立的分解法和竖式法之间变得有了动感、有了联系,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起来。
读过了教材,我感谢课本的编者,给我们埋下了构建知识结构的暗线。回顾本环节的教学,我感谢我的学生,把 “暗线” 变成了“明线”, 帮我解开了困绕已久的困惑。然而,静思想来,我最应该感谢新课改,因为它为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搭建了一个创造的平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