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品德与社会》三上-参考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5
标题: 《品德与社会》三上-参考资料
儿童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它是通过培养、教育、训练,使儿童获得思维、情感、语言和最初行为方式等人类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社会活动增加了解,为掌握生存能力打下基础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①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它是通过儿童的父母进行的,由于父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给予儿童的社会教化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密切联系基础之上的早期教育,是其他各方面教育所无可取代的。②托儿所、幼儿园。在我国,它们不是纯粹的“保育”性质的单位,而是培养幼儿的最初基地和人才培养的科研单位,是最早对人进行集体教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儿童社会化取得明显进步。③小学。与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它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小学教育,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个时期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大的是老师和同学。为儿童挑选良师益友,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④社会。指除了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范围也广泛了。各种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影响可能给他们的一生打上烙印。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另一方面对社会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又缺乏鉴别的能力。一些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称为儿童的“危险期”。以上儿童社会化的途径是交互起作用的。社会化途径,学龄前是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入学后是学校──家庭──社会;离开学校后是社会──家庭的主次不同的途径。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5
核心家庭








  仅有父母及未婚子女的家庭。它是以一男一女结合的夫妇为主,也称夫妇家庭。这种家庭对亲属关系的依赖性较小,受其控制较弱。其后代不偏重于任何一方,属父母双方。它基于夫妻的相互吸引与相亲相爱,与家外社会关系较少发生密切接触,较适合于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生活。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5
主干家庭








  家庭成员构成较多,但以父母为主的家庭结构。具体类型主要有:父母(或父母一方)和一对已婚儿女组成的家庭。它比核心家庭人数多,较适合父母扶助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家庭中有两个中心,也存在婆媳关系问题,不如小家庭稳定。另一种类型是,父母和一对已婚儿女及其他亲属(小叔、小姑、小舅、小姨等)组成的家庭,由于多了其他亲属,会产生新的矛盾,增加了家庭的非稳定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这种家庭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构成。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6
学校








  人类进行自觉的教育活动,传递社会知识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机构。学校不是与教育同时产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开始进入一个自觉自为的历史时期,作为社会事业的学校教育,不仅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所需要,且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亦更显著更重要。在中国,“学校”二字始见诸《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校名称即本于此。但中国长期封建社会所办的官学,如汉代的太学、鸿都门学;唐代中央设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地方设立的州学、县学等,一般均称“学”。私学自汉以后名称渐多,有经师大儒讲学的“精庐”、“精舍”,宋代兴起的书院和进行初等教育的书馆、学馆、义学、冬学、村塾等。清末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称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191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行的学制(称《壬子癸丑学制》),始统一改称学校。在西方,school 一词源于拉丁文schla 和古希腊文skhole,有“闲适安逸之所”之意,指唯有具备闲暇条件的休闲者方可驻足其间。此意与学校产生须具有的客观社会条件,如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社会财富有所增加,致使部分人可脱离生产劳动专事脑力劳动,社会上从此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者和学习生活的学者正相符合。可见学校初期只能为社会中脱离生产劳动的贵族及其子弟等少数人所独享。古代希腊斯巴达和雅典设有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弦琴学校等。欧洲中世纪教会主宰学校,设有主教学校、僧侣学校。12 世纪出现大学,后又出现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实科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劳动人民子女开始进入学校受教育。学校适应人类社会生活不断趋于复杂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自身的结构日趋严密与完善,出现较为完整有序的学校教育体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6
学校教育制度








  亦称“学校系统”。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内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专业学校、大学和业余学校等。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学制有不同特点。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壬寅学制”,但未及实施。光绪三十年修改后颁布“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中国近代学制的开始。辛亥革命后,1912~1913 年,先后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 年又公布“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后几经修改,但基本沿用此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 年10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旧学制进行改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全国有三类主要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中国现行的学校系统分为:(1)幼儿教育(幼儿园)。(2)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招收6 岁或7 岁儿童入学,学习年限5年或6年。相当于小学教育程度的有成人业余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包括全日制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及其他半工(农)半读中学、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初中3 年、高中3 年。(4)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全日制大学的学习年限为4~5 年,专科学校的学习年限为2~3 年。硕士生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 年~3 年。1980 年规定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博士生一般修业3年。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6
社区








  由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互相关联的社会实体。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社区,一般由如下因素构成:①必须有一定的地域(例如村落、乡镇、城市);②一定的人群(人口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人口素质等);③社区中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以及共同的命运感、隶属感等;④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社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一般可从两种角度对社区进行分类:①纵向,侧重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线索,可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三种类型;②横向,重视空间的特征,分为空间性(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专能社区)和非空间性(精神社区)两种。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和乡村社区一直是社区研究的主要分析单位。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会学百科辞典》)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6
农村社区








  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①人口密度稀疏,较少流动;②经济活动简单;③社会组织结构简单;④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⑤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农村社区最主要的社区形式就是村落,还包括乡、区、县的法定社区。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状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发展趋势是日趋现代化。首先表现在生产方式上,采用先进的设备、现代的技术和科学管理。其次是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会学百科辞典》)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6
城市社区








  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而有各种社会分工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其主要特点是:①人口集中,成分复杂;②经济和其他各种活动频繁;③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信仰、语言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④具有结构复杂的各种群体和组织;⑤家庭的规模和职能缩小,血缘关系不甚密切,人际关系比较松散;⑥政治、思想、文化比较发达。城市的分类:按人口规模划分,可分为大、中、小城市;按功能划分,可分为政治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等;在我国,还按行政管理权限,把城市分为国务院直辖市、特区和重要大城市、省辖市、县级城市。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社区发展很快,表现的主要特征有:①人口日益增加;②社会组织日益复杂、职业日益增多、分工日益细密;③现代设施日益完备,交通日益便利。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会学百科辞典》)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7
公用设施








  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的建筑物和设备。有办公楼、图书馆、学校、医院、剧院、邮电局、电影院、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画廊、阅报栏、旅馆、商店、茶室、邮筒、公用电话、桥梁、消防器材、车站、公共交通、道路等。上述公用设施,都是国有财物或集体财物,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方便、改善、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爱护公用设施是社会公德,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用设施。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7
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一经形成就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学得主动、积极,不但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将发生影响,甚至终身受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不良学习习惯的改变,需要有一个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把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启发学习兴趣结合起来。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1.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学会有秩序地生活和学习,上学不迟到、早退,回家后做完作业再玩耍,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不拖拉。2. 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上课认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预、复习,做作业时专心致志,书写工整,做完后仔细检查,有错立即订正;做完作业收拾好学习用品,整理好书包。3. 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父母、同学;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虚心向别人学习,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自觉阅读书刊、报纸,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自学能力。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7
主动学习








  在求得知识技能、探索其规律中采取的正确态度。学习是一项脑力劳动,不是一学就成的,要掌握它的规律,做到融会贯通更不容易。学习时应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身的需要,即使老师家长不要求也能主动地去探求各种知识。上课时积极开动脑筋想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做好预、复习。作业不但认真仔细,独立解疑,自觉探究,而且解题时不满足于一种方法,主动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敢于提出不同于众的说法,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决不能不懂装懂。除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外,还主动地从课外书籍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知识不断更新的现代社会里,能够主动学习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永不落伍的重要条件。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7
独立思考








  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不依靠他人,自己独立地进行较深刻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是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存在;随着对外开放,西方的文化、思想也蜂拥而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经济、文化领域中作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每个人独立思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需要有主见,能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



因此,21 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就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更不要人云亦云,轻易听信传闻。要对所学的知识在脑子里多几个问号,多找几种答案,而不是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要教育学生自己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不依赖父母、同学;更不能抄袭别人,或请人代做。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8
讲效率








  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以最少的劳力、费用去获得最大的效果,就称讲效率。讲效率就是具有效率观念,这是现代人们观念变革的重要内容。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步伐,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所谓“多、快、好、省”,就是高效率的意思。随着科技与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也必然加快,促使个人的生活也要高效率。因此,从小树立效率观念,养成讲效率的好作风,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讲,讲效率就是要:(1)认识讲效率的重要性,自觉地要求自己做事精力集中,不边干边玩、三心二意、磨磨蹭蹭。(2)学会合理安排并利用时间,努力做到学习、工作、游戏、休息都有定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按时作息。(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不论干什么事都要事前想好怎么干,并做好充分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浪费时间又做不好。如果教师能从这几方面注意培养学生,并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条不紊,高效优质,成为学生的榜样,那么,小学生是可以养成讲效率的好作风的。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教学全书·思想品德卷》)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38
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








  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实践无止境,学习也无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全民学习,指的是学习主体的范围,它要求一个国家、地区或者一个民族,人人都要学习,大家都来学习。如果说,过去的学习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可以是一个或某些人的事情,那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学习早已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仅仅有少数人学习,无论如何是不能适应形势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我们这个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是从时间和范围上对学习提出了要求,而学习型社会则是从营造氛围、建立制度、提供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学习型社会是20 世纪60 年代由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的。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等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而学习是我们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因势利导,制定措施,加大投入,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使21 世纪的中国真正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后来居上,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0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0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








  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针对性是什么?一个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0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








  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荣辱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那里,是有区别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针对性是什么?一个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现代社会生活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它应当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应当成为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多少公忠体国、为生民立命的志士仁人,多少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多少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苍苍蒸民,都成为古老传统的化身!正是这种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时代精神的每一次凝聚和升华都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次胜利。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牛玉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时代精神的号角响彻我们的社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社会主义公民的精神指导。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如何观察身外的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过往的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社会主义公民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德修业,这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在现代化之路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目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当此之时,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1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相关格言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邓小平)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2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相关格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2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相关格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3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相关格言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3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相关格言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魏书·吐谷浑列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象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3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相关格言








  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管子·乘马》)



  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袁氏士范》卷二《处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3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相关格言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3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相关格言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江泽民)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4
中国古代有关“知耻”的格言








  行己有耻。(《论语·子路》)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卷十三)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4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荣辱观








  荣辱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耻,也就是羞耻心,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荣辱观。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够使人“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有羞耻心而自觉走上正道,从而使社会走上正道。这都是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方面说明耻的重要。落实到对个人的要求,就是孔子所说的要“行己有耻”(《论语·子路》),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要知耻。孟子进一步从个人修养方面阐述了耻的重要。孟子把仁义并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又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义者,宜也,应该照着去做的就是义。人应该照着义的要求去做,所以说义是人路。而羞恶之心,也就是羞耻心,是这样做的基础。羞恶之心就是有道德的是非善恶观念,以不道德的言行为耻,以不如别人、被人瞧不起为耻。有羞耻心,他心里就有了言行的底线,在他做了有违道德的事的时候就会于心不安;他就会自律,有所不为,自觉不做不义之事和那些会招人瞧不起的事。所以说羞恶之心是义之端。相反,人若无耻,就会无所不为;就会肆无忌惮,无恶不作;就会走向邪路,不可救药。所以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有耻是做人的基点,无耻是最大的耻辱。我国古代思想家对荣辱观的论述,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4
荣辱观的案例








前些年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农村老汉,二十年前在城里拉板车谋生。一次遇见有人当街抢劫,一位解放军战士帮助受害者去追抢劫嫌犯,把一个背包交给他保管。他久等不见战士回来,就打开背包,看看里面都是什么东西。见背包里放的是一些钱和粮票,那时正是困难时期,他不禁动了心,就把背包揣到怀里,一口气跑回了家。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没有别人知道,可是成了他的心病。从此他心里就不得安宁,经常做噩梦;后来家境好了,儿子买了车,要开车带他到城里去逛逛,他也不敢去,怕勾起自己的心病。直到最后,他的小孙子一次走丢了,正巧又是一位解放军战士给找到送了回来。这使他大受震动,再也无法继续隐瞒下去。于是召开了家庭会议,一五一十把二十年前如何吞没解放军战士钱财的事告诉了家人,与家人一起商量怎么办。最后他们决定,花钱租一部电影,给城里驻军放映;在电影开始放映之前,这位老汉走到银幕前,向大家讲述了二十年前的故事和这场电影的由来。这个故事到此结束,老汉也从此放下了二十年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在这件事中,是羞恶之心使老汉二十年不得心安,也是羞恶之心使他做出最后那样的举动,具体地体现了“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的道理。



最近又有报载,某高校学生,中学时代一直是三好学生,大学三年级却因为偷窃成了罪犯。他说自己“原本也很恨小偷,可是到了大三,眼见别的同学手机、钱、女朋友啥都有,心里很不平衡”,于是“不想当好孩子了”。他中学时有道德是非观念,有羞耻心,他恨小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三好学生。可是到大学,看到手机、钱等物质生活方面不如同学,心理不平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想当好孩子了”,丢弃了原来的道德准则,不再以偷窃为耻,结果堕落为罪犯。有人认为,他的堕落是由于从农村到城市,地位变化了,原来是三好学生,地位优越,现在生活不如人,心理不能适应。以不如人为可耻,是人之常情。物质生活方面不如人,由此而心理不平衡,可以理解。问题在于如何面对和消解这种不平衡。这位学生为了改变物质生活不如人的境遇而丢弃道德准则,“不想当好孩子了”,也不恨小偷了,走上了邪路。如果能坚持道德良心,也就可以拒绝手机、钱等物质生活方面的诱惑,消解心理的不平衡,继续沿着正道前进。所以,他的堕落,关键是在他丢掉了羞耻心;行己有耻是调适此类心理不平衡的基础。(摘自钱逊:《有耻》,《道德人生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4
颠倒的荣辱观








1943年罗斯福总统秘密飞往卡萨布兰卡与英国首相邱吉尔会晤,制定盟军进攻欧洲大陆的计划。这次长达42 小时的飞行,对双腿瘫痪的罗斯福是一场相当严峻的挑战。当时的飞行员回忆说:“他没有提任何特别的要求。事实上,我们移走了几个座位,给他铺了一张床,但他更喜欢坐起来,一路上都醒着,因为飞机上的其他人都没有地方可躺,他不想享受特别的待遇。”这个细节令我十分感动。在我们看来,别说他是负有特别重大责任的总统,单就一个残疾的或年岁较大的人,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躺卧休息的特殊待遇。



可是,在21 世纪的中国,仍有不少人以为,搞特殊、高人一等,那才叫有身份、有地位、有面子。《环球时报》6 月13 日刊登了一篇驻外记者的海外见闻《中国人怎么就学不会排队》。作者说,外国的返乡劳工拉着大箱小包都规规矩矩地排队,而中国的公务员与商人却在登机口挤成一团。这篇文章被多家报刊转载,可见大家都对此感到丢脸。中国人的这种行为根源就在于,平时在国内总认为,规规矩矩排队就是普通老百姓,特没面子,而不守规矩才能找到藐视芸芸众生的出人头地的感觉。



6 月19日《新快报》报道说,有两位持有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的“特殊人物”,要带一个朋友上飞机,而且拒不接受检查,遭到航空公司人员拒绝,他们就打电话“让飞机走不了”,而飞机果然就走不了,直到僵持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觉得闹够了,面子争回来了,航班才得以起飞。这样的“特殊人物”自以为是“人物”,其实不过是衣冠楚楚的流氓。



显然,在众多国人头脑中,荣辱观是颠倒的:平等待人、平等待己是无能之辈应被轻视,趾高气扬、众星捧月才有成就感。这种传统的荣辱观是与前现代的种种制度安排相适应的,互为因果;出了中国就难免出乖露丑,“非常刺眼”。有自尊心的中国人对此应该自省。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4
社会角色








  社会规定的用以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行为,即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当人们进入某一社会地位以后,其价值观念、心理因素都会被其位置所限制,其言行举止无不受社会对这一位置预先安排的规定所制约。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集。角色规范是社会影响、控制个人和团体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角色区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等。“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20 世纪20~3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将其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最早系统运用此概念的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乔治·米德和拉尔夫·林顿。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5
角色扮演








  个人根据角色期待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承担某一社会角色。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准备承担角色者对角色期待的领悟。由于个人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知识水平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对角色期待的领悟不同,不同的个人对同一角色的扮演过程和效果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角色扮演过程不仅表现出成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学习社会角色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儿童通过领悟角色期待、承担角色和表演角色而逐渐形成自我,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例如儿童通过在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女儿、教师、警察等角色,学会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了解社会对不同角色的期待,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5
责任心








  一般指自觉地把应该做的事做好的心理,作为一种伦理学范畴,它表明个人在面临实现某种道德要求时所持的态度。是和使命、职责、任务相联系的。责任心包括:(1)忠于职守,即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认真负责地完成;(2)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完成的结果负责,如果完成不好或出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心是做人的起码品德。因为社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靠全体成员共同构建的,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忠于职守,负起一定的使命。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了国家的主人,更应自觉地履行自己承担的职责,这样才能共同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责任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情培养。例如,分配学生负责某项具体工作,并督促其认真完成;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也应认真负责地完成。还要教育学生对自己做过的事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从小让学生学会负责,是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后的全球性的教育目标之一,我国小学教师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5
小学生自理的项目








  自理,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像是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请你们放手吧!



  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到比较繁杂的事情,循序渐进,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有个进步、提高的过程,不能心急。人,要生活,一天到晚要自己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怕麻烦。



  1. 会洗脸



  洗脸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一般外出回到家,尤其是赶上风天,最好先洗手洗脸,再做其他事。要养成洗脸也要洗耳朵、洗脖子的好习惯。



  2. 会洗脚



  如果做不到天天洗澡,最好养成每天用热水烫脚的好习惯。洗脚不仅能除去污垢、汗渍,还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



  3. 会刷牙



  每天坚持饭后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刷牙要选用适合儿童的牙膏牙刷,学会用正确的方法。



  4. 会洗小件物品



  自己用的手帕、红领巾、袜子、背心、短裤等小件物品,要尽量自己洗。



  洗时先用清水浸湿,然后打上肥皂,用手搓,易脏的地方多搓几下,最后用清水漂洗两三遍(直到水清了)就可以捞出来拧干,或用洗衣机脱水,摆放在衣架上晾干。为防止风吹物品落地弄脏或丢失,最好用夹子夹上。



  5. 会穿衣服、系红领巾、系鞋带



  穿衣是每天要做的事。穿衣要注意顺序和方法,系好扣子,做到衣着洁净整齐。



  系红领巾和系鞋带要反复练多次,注意两端留的长短要相宜。鞋带不宜过长,防止摔跤。



  6. 会整理书包、学具和玩具



  小的时候会整理书包,长大了对生活用品、生产用具不仅摆放整齐,有条理,而且有一定规矩,用起来很方便。整理生产工具是从整理学习用具开始的,而整理学习用具是从整理玩具开始的。



  7. 会叠被子、叠衣服、整理床铺



  要养成起床之后把被子叠整齐的好习惯,晚上脱下的衣服和洗后晾干的衣服都要自己先叠好,摆放整齐。不要以为起床了被子可以不叠,换下不穿的衣服可以乱扔,鞋子可以不摆放整齐,都是一些小事情,或者由父母为之操劳而心安理得,其实,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到教室、将来工作的办公室的整洁。



  8. 整理自己的房间



  每天一小整理、每周一大整理,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扫干净,物件摆放整齐、有条理。定期把衣柜、写字台、书架重新摆放一次,这样便于记清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用起来方便,做到物尽其用。



  9. 学习热饭、烧开水



  一些家庭,父母上班,孩子中午只好自己热饭、烧开水。要逐渐学习使用柴灶、煤炉、煤气灶、微波炉、电烤箱的方法。通过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请教父母等方式学习操作步骤和安全事项,对这些家庭用具不能认为简单就马虎大意,其实用起来里面有很多学问,时时记住“安全第一”是最高原则。



  10. 包书皮



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学习包书皮的方法。事先要备好牛皮纸(或旧挂历纸)、剪刀,按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地折、叠,注意尺寸恰当,底面平整,美观。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5
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在学习生活中体验──“不添麻烦”,培养少年儿童责任感;2.在家庭生活中体验──“我爱我家”,培养少年儿童家庭责任感;3.在少先队集体生活中体验──“大雁齐飞”,培养少年儿童集体责任感;4.在社会生活中体验──“走进社会”。下面是一组实践体验活动方案设计。



  体验基地:家庭



  扮演角色:妈妈



体验项目:整理卧室,将自己房间里的物品摆放整齐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妈妈老是说我的房间一团糟,满桌子的书籍、报纸;床上床下都是衣服、袜子,不知哪是干净、哪是脏的,即使每天打扫仍不能令人满意,难道就没法使房间整洁一些吗?通过体验明白一个道理:要让自己的房间始终保持整洁,就必须将每件物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哪里拿,放回哪里。



  雏鹰奖章:自理章



  体验基地:敬老院



  扮演角色:老爷爷(老奶奶)



体验项目:与老爷爷(老奶奶)散步、谈心等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常常听人说老人是“老小孩”,这是为什么呢?人在敬老院过上一天,体验一下当老人的苦恼、孤独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等,理解老人的心情,使尊重每一个老人成为自觉行动,让这个社会更温暖。



  雏鹰奖章:孝敬章



  体验基地:班级



  扮演角色:节电员



  体验活动:开展节约用电的活动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节约用电。现在办学条件好了,班级里有了许多电器,有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电灯没有人关。做个节电员认真体验一下,你会发现由于你的节约,学校省了很多电。



  雏鹰奖章:节电章



  体验基地:少年农科院



  扮演角色:小养殖员



  体验项目:大闸蟹养殖改良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大闸蟹是阳澄湖特产,但水质一年不如一年。在镇农技推广站的支持下,做一个小养殖员,在水质改善、精心育苗、注重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体验养蟹的艰辛、环保的重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雏鹰奖章:养殖章



  体验基地:交警队



  扮演角色:小交警



  体验项目:当一名小交警,跟随交警叔叔值勤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以前常认为自己的车技很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时喜欢单手撒把,甚至是双手撒开。通过尝试当一回小交警,明白平时这样做的危险性,同时也体会一下老师和家长总是“唠叨”的一片苦心。



  雏鹰奖章:交通安全章



  体验基地:AB 集团



  扮演角色:仓库保管员



  体验项目:清点库存、收货、发货等



  想通过体验解决的问题:做一个企业小员工,不但可以到生产一线去缝纫、裁剪、包装,还可以到仓库去做一个管理员,学习清点库存的诀窍、熟悉货物的堆放地点和具体数量、学会使用小车装卸等,体验一个仓库管理员工作的重要性,为今后踏上任何工作岗位打下感情基础。



  雏鹰奖章:保管章、服务章
作者: yuanding    时间: 2009-10-22 10:46
小学生自理测试








  1. 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洗脸,用肥皂吗?



  2. 每次洗脸时,洗耳朵和脖子吗?



  3. 每天中午和晚上常洗脸吗?是不是睡觉之前有洗脸、刷牙的习惯?



  4. 有不洗脚上床睡觉的习惯吗?



  5. 指甲长了自己剪吗?有自己固定的指甲刀吗?



  6. 学会洗手帕、红领巾了吗?是不是自己洗?



  7. 小件衣物自己洗吗?



  8.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吗 (如何学会使用洗衣机)?



  9. 自己缝过扣子吗?



  10. 会系鞋带吗?在学校里,通常要系几次鞋带?有被鞋带绊倒的经历吗?



  11.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能按照课程表,整理一下书包、带齐学习用具吗?



  12. 上学时,书包是自己背着还是由大人给拿着?



  13. 你的桌面能保持整洁吗?



  14. 用过的东西是否按时放回原处?



  15. 是不是经常有找不到学习用具的时候,还急得满头大汗?



  16. 你的玩具摆放整齐吗?是妈妈做的还是由你自己做的?



  17. 经常给玩具“洗澡”吗?你做还是妈妈做?



  18. 玩过的玩具能立即收拾好放回原处吗?



  19. 你有脱下衣服就叠好放到指定地点的习惯吗?



  20. 你睡前把衣服按第二天清早穿的次序摆放整齐吗?有没有第二天早上找不到袜子的经历呢?



  21. 你起床后自己叠好被子、整理床铺吗?



  22. 穿过的拖鞋每天摆放整齐吗,还是东一只、西一只?



  23. 新洗过的衣服晾干之后你自己收起来吗?叠放整齐放到衣柜里还是随便一塞?



  24. 你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吗?



  25. 你自己用过的碗筷自己收拾、洗净吗?



  26. 吃水果的时候是自己洗,还是依靠妈妈送到嘴边?



  27. 你经常整理自己的小书架吗?书架上的书是分类摆放吗?



  28. 看过的书能立即放回原处吗?



  29. 新书发下来,你自己包书皮吗?



  30. 你经常自己热饭吗?会使用家庭用的小电器吗?



  31. 你怎样注意安全使用煤气灶?



  32. 你怎样在操作时防止烫伤?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