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2013年新长春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课练堂堂清习题集及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29
标题:
2013年新长春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课练堂堂清习题集及答案
2013年新长春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课练堂堂清习题集及答案
七年语文上册 第一课 第一课时 《唐诗五首》
命题人: 宋广波 鲍晓艺 审题人:葛占民 命题单位:扶余县新万发镇中学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他与 、 、 被称为“初唐四杰”。
二、积累运用
1、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与君离别意, 。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是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的”意思是一致的句子是: , 。
5、《登幽州台歌》诗中抚今忆昔,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句是:
, 。
三、研读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表达对了怎样的感情?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2、《登幽州台歌》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参考答案:
一、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二、 1、城阙辅三秦 2、同是宦游人 3、独怆然而涕下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三、1、这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与其他送别诗相比感情比较达观,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2、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见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29
下载方法:
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或立即注册后,直接点击下面
的附件或右键另存为下载到桌面上解压缩
即可!
七年语文上册堂堂清训练题库.zip
(75.34 KB, 下载次数: 5753)
2013-12-12 12:29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29
《唐诗五首》第二课时
命题人:宋广波 鲍晓艺 审题人:葛占民 命题单位:新万发镇中学
一、默写
1、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 。
2、默写《滁州西涧》
, 。
, 。
3、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
,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对早春加以赞颂,极具哲理的诗句 , 。
5、《滁州西涧》描写水上景物,给人以幽静感觉的诗句 , 。
二、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参考答案:
一、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这两句由写景叙事转为抒情,此句中诗人丰富的想象通过拟人手法展现出来,表达了对老友的无限关切牵挂之情,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第二课 《词三首》 第一课时
命题人:宋广波 鲍晓艺 审题人:葛占民 命题单位:扶余县新万发镇中学
一、相见欢:又作( ),词牌名。作者 ,五代时期南唐的亡国之君,史称(“ ”)
二、默写《相见欢》
, 。 , 。
, , 。 。
三、赏析
1、“独上”写出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行, , 。
2、请联系李后主的身世变化,用排比的句式把这个“空”写得生动形象些。
不见 , , 。
3、“月如钩”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 乌夜啼 李煜 李后主
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 1.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2.不见美酒佳肴,不见三呼万岁,不见爱妃宫娥。
3.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七年语文上册 词三首 随堂练习(破阵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⑴、 麾下炙( ) ⑵、 五十弦( ) ⑶、 的卢( ) ⑷、 霹雳( )( ) ⑸、 赢得( )
2、解释加点的词。
(1)梦回吹角连营( ) (2)八百里分麾下炙( )
(3)五十弦翻塞外声(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
3、用词中的内容填空。
(1)属于词人想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词人愿意为国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的句子是 。
(3)表现军中生活壮烈场景的句子是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的理想。
(5)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4、 品析“可怜白发生”,思考: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5、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8、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9、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哪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10、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1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⑴、zhì ⑵、xían ⑶、 dí ⑷、 pī lì ⑸、 yíng
2、略
3、 (1)梦回……弦惊。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可怜
4、表现了词人空有凌云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悲愤。
5、D
6、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7、驰骋沙场,克敌致胜的将军
8、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意思正确即可)
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10、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11、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出题人:扶余四中 宣士彬
审题人: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给我的孩子们》 随堂练习
命题人:王景霞 审题人:刘维学
一、基础知识考查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1)考妣( ) (2)刬袜( ) (3)龌龊( ) ( 4)惊骇( )(5)刬袜( )
(6)憧憬( ) (7)痴心( ) (8)煞风景( )(9)藤榻( )(10)委曲(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龌龊:
多多益善:
局促不安:
刬袜:
3.指出下列 说法欠妥的一句是( )
A、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只有在孩子们身上能看到
B、作者在文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家庭课题,即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成人在不经意间“摧
残了你们“
C、文章末段把自己的悲哀告诉孩子们,用画册的方式把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挽留下来,
是因为憧憬孩子们的生活
D、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住
二、课内语段阅读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什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jiáo( )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军fù( )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 ……”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 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áo( )了舌头 全军fù( )没
2. 文中“何等”一词多次用到它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你最喜欢瞻瞻的哪件趣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4. 瞻瞻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
5.怎样理解“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这句话?
《给我的孩子们》随堂练习答案
命题人:王景霞 审题人:刘维学
一、基础知识考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答案略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龌龊:这里指不干净
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刬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刬,
3.指出下列说法欠妥的一句是:
答案 C
二、课内语段阅读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答案略
2.多么 起强调作用,用感叹的语气表达出了瞻瞻不管“什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
力去对付”的特点。
3.瞻瞻的趣事:瞻瞻哭泥人、瞻瞻开车、瞻瞻听故事,从中任选一个即可。
4.瞻瞻率真、自然,天真无邪 尤其可佩服,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5.瞻瞻不管做什么,都是出自真性情的,不管做什么事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
表现了他率真自然的天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孩童之道》随堂练习
命题人:王景霞 审题人:刘维学
1.泰戈尔,————(国家)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于1913年获得。作品有《 》、《 》《 》和长篇小说《 》等。
2.注音:裸着( )束缚( )一隅( )手臂( )纤小( )约束( )
3.释义:隅:
4.回答下列问题
[1]。读完全诗,脑海中有怎样的画面?
[2]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泰戈尔的这首诗?.
5.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泰戈尔用“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儿童最高赞美,参照这样的理解,体会下列诗句的美感和意义:
[1]。孩子知道各种各样的聪明话。
[2]。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6.孩童之道蕴含丰富,你如何理解本文主旨?
《孩童之道》随堂练习答案
命题人:王景霞 审题人:刘维学
1.(1) 印度、(2)《野花》、(3)《林花》、(4)《诗人的故事》、(5)《两姐妹》。
2.略
3.角落
4.回答下列问题
(1)一群憨态可掬、纯真无比的儿童在妈妈的爱抚中快乐成长。
(2)轻柔、细腻、婉转。
5.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1) 意指孩子是最纯净的,因为社会的复杂性和混沌
(2) 这句是写孩子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有绝对的自由。赞母爱的温柔、神秘、
无与伦比。
(6)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
亲热。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堂堂清 练习
第一课时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拗过去(ào) 和蔼(ăi) 渊博(yuān) 腊梅(là)
B.锡箔(báo) 后窍(qiòo) 缠络(luò) 覆盆子(fù)
C.绅士(shēn) 戒尺(jiè) 收敛(liăn) 鸣蝉(chán)
D.白颊(xiá) 蜈蚣(gōng) 闰土(rùn) 宿儒(sù)
2.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 )
A.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确凿(明确、真实) 轻捷(快、迅速) 敛在盒子里(收拢)
B.鉴赏(欣赏) 人迹单至(足迹、脚印) 秕谷(不饱满) 方正(正直)
C. 宿儒(老的) 人声鼎沸(铜铸的锅) 缠络(缠绕) 博学(丰富)
D.渊薄(广) 倜傥(潇洒、不拘束) 琳漓(形容畅快) 质朴(品质)
3.选词填空
(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A.欣赏 B.鉴别 C.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3)叫我名字的 (A.陌生 B.生疏 C.生僻)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4)其中似乎 (A.确实 B.确凿 C.的确)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4.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②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③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二、整体感悟
1.你从文章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能得到哪些信息 ?(3分)
2.三味书屋中写学生对读书的内容和断句都不很准确,其原因是什么?(3分)
3.童年的鲁迅对本文中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3分)
大林子镇中学 出题人 王清华 审题人 李青峰
一、1.C
2.A
3.(1)C (2)C (3)A (4)B
4. ①比喻 ②拟人 ③排比
5.B.
二、1.第一,“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第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即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在百草园的经历;第二部分写“我”在三味书屋里学习的情景。第三,表明文章按空间顺序来写。
2.学生对内容不理解,死记硬背,表明封建教育的陈腐与僵化。
点拨:结合上下文理解即可。
3.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只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点拨:从作者在文中对先生的用语即可发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课时 堂堂清练习
一.根据所学填空
①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一)
不必说_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 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云霄里去了。单是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_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_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 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
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写百草园采用了___________顺序。先是由_______到__ ______;再由________到__________。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4、这段文字运用了两种修辞方法是 , 。
5、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 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 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 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 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
6.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
7.删掉句中的加黑字好不好的,为什么?
8.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大林子镇中学 命题人 王清华 审题人 李青峰
一.①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回忆早年生活 《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二、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 写的是:整个园景。 2.空间,低,高;高,低3.单是┈无限趣味。4.你人,比喻。5.要求言之有物,表达准确。6.排比、拟人 7.不好。因为加黑字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清贫》方志敏
命题人:乔振学 李金霞 审题人:刘维学
— 基础知识
1 . 解释词语
矜持不苟——
齿 冷——
奢 侈——
筹 集——
2 .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五个词语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意外之财 毫无所得 齿冷三天 洁白朴素 一点一滴等
二 问题探究
3. 题目清贫的意思是什么;本文详细地记叙了什么
4 .第一段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方志敏同志长期乐于清贫?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5. 从文中找出描写国民党士兵言行的词句,并探究他们的言行能反衬出方志敏什么精神?
三 拓展题
6. 有人说方志敏“清而不贫”,用60子谈谈你的看法(要准确理解贫的含义)
7对对联:请以 :“方志敏浩然正气谈清贫”为上联,对出下联。,
《清贫》方志敏 随堂练习答案
命题人:乔振学 李金霞 审题人:刘维学
1 . 解释词语
矜持不苟——端庄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齿冷——耻笑,讥笑。 指不光彩,不正当的行为让人鄙视耻笑。
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筹集——筹措聚集
2 . 答案略
3 . 意思是:清廉,贫苦;记叙了“我”被捕后,两个国方士兵想“发洋财”,反复的搜“我”身,结果除了一只表和笔外,一无所获。
4 . 长期,一向朴素,从没有奢侈过。体现了他数十年为一日,安于清贫,舍己为公
5 .①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一个铜板也没搜出。②于是他们激怒起来……不然炸死你!”③“你骗谁……会没有钱?!”④他们又在周围低头搜寻了一番……就带着我走了。他们的言行反衬出方志敏清贫朴素、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精神
6 .我认为方志敏清而不贫,他清是因为常常有几百万元经过他的管理,但他没有贪污一点一滴;他不贫是因为他虽然不富裕,但他有高尚的品德,品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7下联是:“周树人毅然无悔剪长辫”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课时随堂练习
命题人:乔振学 李金霞 审题人:刘维学
—、选择题
1、选出依照原文填写动词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 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无处 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 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A.盖 找 扫 露 撑 散 拴 拽 拉 B .盖 觅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拉 罩
C.盖 觅 扫 露 支 洒 系 拉 牵 D.盖 寻 扫 现 枝 撒 拴 扯 拽 罩
2、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1 )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 )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 )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3、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二 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
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课时随堂练习答案
命题人:乔振学 李金霞 审题人:刘维学
— 选择题
1 ( B ) 2 ( C ) 3 ( C )
二 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1 .这段文字起过度作用
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4 . 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出题人:孙颖 审题人:菅晓东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老山界
第一课时 课上练习
命题人:杨俊娟 张丽影 黄耀武 审题人:刘柏生
1.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攀谈 苛捐杂税 搀扶 盛饭
B 骨禄 酣然入睡 惊皇 军阀
C 缴租 欺 侮 陡璧 寒颤
D 呜咽 蜷 曲 点缀 澎湃
2.本文记叙的是 的故事,表现了红军
的精神!
3.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我们顶着天了!( )
B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
C 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4.揣摩一下,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换成括号中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A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路很窄),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路上又不平),睡了一晚,准会疼死人。
B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装)了一碗就吃。
C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输送)到了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5.面对翻越老山界的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高贵品格,可以用《七律 长征》中的哪两句诗来概括?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A 2.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 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
3.A夸张 B比喻C拟人、反问
4.A不说“路只有一尺来宽”,只说“路很窄”,不说“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只说“路上又不平”,不能具体说明狭窄到什么程度和路面不平的原因,也就不能充分表现出山腰露宿的危险和人们的难受之感。
B“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装”字没有这个效果。
C“灌输”不是“输送”的意思,是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每个战士受到了“坚强意志”的影响,从而也培养了坚强的意志。
5.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向前
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课 老山界
第二课时 课上练习
命题人:杨俊娟 张丽影 黄耀武审题人:刘柏生
问题:
1.文章采用 (顺序、倒叙、插叙)的方法,按 、 来安排层次。
2.红军战士的无谓和乐观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奇观”指什么?
(2) “一步步”包含了什么意思?
(3) 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路的特点是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
(4) 读第二段景物描写,填下列内容
观察点: 观察角度:先 后 。
(5)这两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是( )
A. 使人们对登山奇观留下深刻印象。
B 使人们对红军队伍拉的很长留下深刻的印象
C 使人们对红军不怕山高路险的革命豪情留下深刻印象
D 使人们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课时
参考答案:
1. 顺序,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来安排
2. 示例:没有比山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有精神,目标不弃,则坎坷尽踏,越走越远。长征是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要以良好、积极向上进去的精神去面对生活,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美好明天。
3. (1)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2)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
(3)曲折 陡峭
(4)“之字拐的山路上” 仰视 俯视
(5)C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九 木兰诗
第一课时 课上练习
1、《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 朝时
朝民歌。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 旦辞爷娘去 ⑵万里赴戎机
⑶朔气传金柝 ⑷出郭相扶将
⑸策勋十二转 ⑹著我旧时裳
3、按要求默写
⑴东市买骏马, , ,北市买长鞭。
⑵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⑵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语言积累
由“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宋 郭茂倩 南北 北 2、⑴早晨 ⑵军机,指战争 ⑶北方
⑷外城 ⑸升迁 ⑹同“着”穿戴 3、⑴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⑵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4、⑴对着窗户梳理云发,照着明镜贴上花黄 ⑵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
面跑怎么能辨别是雄还是雌那?5、扑朔迷离 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出题人:孙颖 审题人:菅晓东
十 现代诗歌两首
第一课时 课上练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嘶哑( )暴雨( )汹涌( )腐烂( )乡愁( )
2、 填空
⑴《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名主旨的诗句是“ ? ”。
⑵《乡愁》的作者是 ,当代 、 。这首诗最终由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 。
3、 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 默写
《我爱这土地》 《乡愁》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答案:1、sī bào yǒng fǔ chóu
2、⑴艾青 蒋海澄 忧郁悲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⑵余光中 台湾作家 家国之思
3、⑴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 默写(略)
出题人:孙颖 审题人:菅晓东
十一 白色鸟
第一课时 课上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 ) 田塍( ) 踉跄( ) 白皙( )
熠熠( ) 泱泱( ) 羞涩( ) 葳蕤( )
2、词语释义
⑴迤逦:
⑵匆遽:
⑶葳蕤:
⑷倏忽:
⑸踅:
3、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⑴远处一叶白帆,正慢慢吻过来。 ( )
⑵那蛇便如闪电,倏忽落在河里头。 ( )
⑶河堤上或红或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 ( )
⑷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外婆的臂弯里。 ( )
4、体会加点词语在具体语境的含义
⑴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歪歪趔趔:
⑵四野好静,唯河水与岸呢呢喃喃。
呢呢喃喃:
答案:1、yǒu chéng liàng qiàng xī yì yāng sè weī ruí
2、⑴曲折连绵 ⑵急忙、匆促 ⑶形容枝叶繁盛 ⑷忽然 ⑸折回 旋转
3、⑴拟人 ⑵夸张 ⑶比喻 ⑷比喻
4、⑴形容歪斜不正的样子,这里形容两个少年走路的样子,充满欢快和自由。
⑵不断的小声说话,常用来形容燕子的叫声,这里形容河水浸润岸边发出的细微的响声。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七年级语文上册《白色鸟》第二课时课堂练习
一、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小说的故事发生的季节是 ,地点是 ,主人公是 。
2、课文主要写了 。
3、小说中所描写的事件按顺序可依次分为: 、 、 、
。
4、两个少年的生活,可用 、 两个词概括。
二、选择题
1、下列对小说开篇引用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
A.引出那一个夏天(七月)向故事。
B.渲染一种感觉、氛围。
C.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其中,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悲哀。
D.引起读者对夏天快乐生活的共鸣。
2、对“然而立即又自行取消了这法西斯主义”一句中,“这法西斯主义”所指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看见水鸟
B.捉住水鸟
C.把弹弓带过河来
D.把水鸟养起来
3、对文中“空气呢在燃烧”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强调天气的炎热。
B.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们已经难以忍受这天气了。
C.这句是纯客观的环境描写,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D.这句暗示着现实世界的残酷,为后文锣声与喊声作铺垫。
4、文中最能点明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的一句是( )
A.四野好静。
B.天蓝蓝地贴着光脊的背。
C.忽然传来了锣声,哐哐哐哐,从河那边。
D.天好空阔。夏日的太阳陡然一片辉煌。
三、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小说写两个主人公出场有什么特点?
2、请在文中找出作者对主人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小说中描绘的乡村自然风光,干净、朴实。试找出几处并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4、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5、找出文中关于白色鸟的描写,体会篇名为什么叫“白色鸟”?
七年级语文上册《白色鸟》第二课时课堂练习答案:
一、1、夏季,沙滩,一黑一白两少年。
2、一白一黑两个顽童在夏日里的河滩上的玩耍的生活片段。
3、挖野菜、划水、捉蛇、看水鸟。
4、宁静、美好
二、1、ABCD 2、C 3、D 4、C
三、1、如电影的远镜头慢慢拉近,人物慢慢放大,接着写足印:“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芳香,还盈满了笑音”妙在从足迹写出景物,写出快乐的气氛。最后写出两个少年的肖像,写出城里少年和农村少年的不同的肖像特征。
2、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得有一把树丫做好的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那剩下的一颗门牙。同时脑壳上还长了一包疖子,红肿如柿子的疖子。
好处:突出主人公外部特征,使读者便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
3、“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这些描写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4、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5、“……雪白雪白的两只水鸟,在绿生生的水草边,轻轻梳理那晃眼耀目的羽毛。美丽、安详,而且自由自在……” “白色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的象征。因此用它作题目含蓄隽永,引发人无尽的遐思。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命题人:王国辉 王云龙
审核人:史广秋
七年级语文上册《白色鸟》第三课时课堂练习
一、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对文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白色鸟”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手法的体现。
B.小说中白色鸟这一形象已不仅是自然界中美好的物象,更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社会与人生的象征。
C.作者借白色鸟暗示对安详、自由、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着自己的理想。
D.白色鸟是孩子喜爱的鸟类,以“白色鸟”为题易于和孩子产生共鸣。
2、下列对文中“从那绿汪汪里,雪白地滑起来,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一句中两个“悠悠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写出了水鸟悠然飞走时的样子。
B.表达作者对两只水鸟的飞逝不舍。
C.暗含作者不忍这宁静、自由、美丽的生活从此被打破。
D.直接地表达出“文革”给少年儿童带来的伤害的不满。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说写了在文革动荡年代,“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不愿看到外婆批斗的场面而在沙滩上玩耍。( )
2.这篇小说充满象征意味。那片河滩象征着童年,那股野花芳香象征着童年,那轮“陡然一片辉煌”的夏日的太阳也象征着童年。( )
3.小说结尾处写白色鸟“悠悠然悠悠然远逝了”,其实也象征着两位少年的童年也似乎随那白色鸟一同远逝了。( )
4.这篇小说语言轻灵、飘逸、深情、隽永,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小说一反中国传统小说重 情节重人物的写法,重在渲染传达一种感觉、氛围,是诗化的散文化的小说。( )
三、回忆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
1、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说说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如果你是那个白皙少年,会怎样理解外婆的用意?
2、阅读文中写两个少年“看水鸟”情节,想一想两个少年都喜欢那两只白色鸟,却为什么不捉住它们呢?
3、有人说《白色鸟》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无事的悲剧”,结合文章的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4、作者为什么用少年的独特视角来表现“文革”这一沉重的主题?
5、想象两个少年的命运以后会是怎样的?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七年级语文上册《白色鸟》第三课时课堂练习答案
一、1、D 2、D
二、1 × 2 √ 3 √ 4 √
三、1、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
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
2、两个少年虽喜欢水鸟,但更爱这美丽、和平、自由的生命,这幅图画征服了这两个少年。
3、一个夏天,两个少年挖菜、嬉戏、游泳,一阵锣响惊飞了白色的水鸟,这宁静快乐的背后是成人世界的悲剧,一个“无事的悲剧”。夏天、少年、大自然,太美了,而象征“文革”的枪声响了,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白色鸟”是美好的,那是少年无瑕的梦,那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切美之所在,然而这一切都被毁灭了——这田园牧歌般的一切。
4、孩子永远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少年的世界是纯洁的、美好的,所以这一视角非常独特。作家以一颗未泯的水晶童心,通过一黑一白两少年澄澈的双眼去打量那个污浊的疯狂的年代,这种反差尤其耐人寻味,振聋发聩。
5、可从不同角度构思(1)两个少年玩累了回到家的见闻感受来写。例如看到人们散去后批斗台的描写;到家后看到外婆被批斗后的样子;村里人对两个少年的眼神、语言、行为;(2)第二天两个少年再次来到沙滩玩耍,通过他们的言行反映昨天所生的一切在他们心里的影响等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长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2~15课
命题人:王丽娟 审题人:杜春和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练习题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________________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2.本文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叙。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3.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é________持 hǎo________叟 chà________异
qí________祷 gěng________咽 ào________悔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叟(hǎo sǒu) 诧异(chà) 哽住(gěng)
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
C.惩罚(chěng) 板凳(dèng) 捂(wǔ)
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uàn)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祈祷 督学 B.思量 墙璧
C.惨白 阻塞 D.戒尺 溜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7、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③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
9.分析句意填空
“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热爱。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祈祷( )( )惨白( )哽住( )
2.在_______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3.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6、解释“哽”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2)“散学了,
10.“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请根据课文内容,补出韩麦尔先生因哽住而未说出的话。
11.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联系我们的祖国在上个世纪曾遭受过日本人奴役的历史,请你谈谈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历史?
12.根据课文结尾,假设你是小弗朗士,展开合理想象,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350字。
长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13课
《傻瓜》的练习题
1.屠格涅夫, 作家,主要作品有 、 等。
2.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 )( )顿开 毫不( )( ) 敬而( )之
( )如其来 ( )( )疾呼 不 ( )一顾
)3.《傻瓜》是屠格涅夫针对当时俄罗斯文坛一些评论家只顾一味批判,不求建树的现象有感而写的。请你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并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权威”的标准是什么?对待权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4.学习本文之后,建议将文章改写成剧本进行排演,可以作适当的改写,还可加入根据文章创写的诗歌、插曲等,进行公开性的演出。
5. 怎样才不会成为傻瓜?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6、探究性思维训练
屠格涅夫生平最后20年长期居住在西欧。他在法国有很多文艺界朋友:乔治•桑、福楼拜、左拉……女歌唱家维亚多的家是他长期定居的地方。屠格涅夫是最早被介绍到欧洲并赢得外国同行敬佩的俄罗斯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人格魅力都征服了欧洲众多同行。我们该怎样理解他取得魅力的原因?
请参考以下资料:
(1.) 1903年屠格涅夫开始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他的作品就成了抢手的读物。20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曾说:“屠格涅夫被译得最多。”我国著名作家几乎都译过屠格涅夫的作品。评论他的作品的人数就更不在话下了。我们不会忘记巴金的小说《家》里高家兄弟是怎样爱不释手地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可见当时他在我国文艺界的影响。中学语文在线
(2.)“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担心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和支持!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要是没有你,那么谁能看见我们故乡目前的情形,而不悲痛绝望呢?然而这样的语言不是产生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这绝不能叫人相信。”
长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14课.
《不会叫的狗》的练习题
1、本文作者( )( )国的作家,代表作《 》
《 》。
2、什么是童话。
3、积累字词。
哞( )嘶( )喔( )滑稽( )寻思( )怜悯( )诧异( )谨慎( )
天赋( )匍匐( )
滑稽:
怜悯:
诧异: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童话的内容。
5、课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和猎人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
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7.读了这则童话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和感受?
长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15课.
《犀粪蜣》的练习题。
1. 《犀粪蜣》的作者是( )( )国的作家,他的那种不知疲倦的观察与研究的精神,被人誉为(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鞠躬尽( ) 、 万( )俱寄 、 晨( )
( )棍、 ( )翅 、( )阳、倒( )
3、解词。
费解:
延续:
储备:
4、生活中常常为人们所厌的犀粪蜣,在这位毕生都致力于昆虫学研究的法布尔看来,是怎样的一种昆虫?
5、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赞誉法布尔是“罕见的观察家”。法布尔是怎样的观察犀粪蜣的呢?
6、你怎样看待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7、法国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是“描写昆虫世界的荷马”。法布尔还曾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有“昆虫诗人”之美誉,那么你能从本文中的具体语言中感受这一点吗?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1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练习题答案
1.法 都德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2.“我”的见闻感受 上学路上→上课→下课 小弗郎士
3.挟 郝 诧 祈 哽 懊
4、A 5、B 6、C 7(1).①韩麦尔②动作③韩麦尔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2).①小弗郎士②心理描写③对敌人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8.①拟人 ②比喻 ③反复 9.祖国文字 祖国语言 祖国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练习题
1. qí dǎo cǎn gěng 2.,::3.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4.“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5.D 。6、声气阻塞。7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8.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9.(1) B (2) C 10至12题略。
《傻瓜》的练习题
1、俄国 《前夜》、《父与子》2、茅塞、逊色、 远、突、 大声、屑3、对有真才实学的权威,理应尊重。精神世界,科学殿堂的真权威位尊明显,真理才能得以传播,是非才能真正分明,社会才能进步,也才断了傻瓜一类鬼魅蛊惑人心、施威行骗的途路。 尊重权威,不是一味地迷信权威。人们的认识有局限性,就权威而言,他们的认识也只是个人探索所得,不可能穷尽认识的全体。至于假权威,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唬住,要揭露他们,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4、略。5、要有真才实学,不能盲从,尊重权威。
6、略。
《不会叫的狗》的练习题
1、贾尼、罗大理 意大利 《洋葱头历险记》《电话里的童话》。2、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3、滑稽,古指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现在一般都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怜悯,对肉体或精神上遭受痛苦的人或者对不幸的人表示同情。诧异,觉得奇怪。4、本文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而引发的种种故事,并设计了三种结局,给同学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5、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怜悯、关心;猎人:厌恶、猜忌。6、勤奋刻苦、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的小狗。7、如: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少;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找到真正的老师,做回自我;要学有所长等等。
《犀粪蜣》的练习题。
1、法布尔 法国 “动物心理学创始人”。2.瘁、籁、曦、撬、鞘、骄、坍3、文章或话语不好懂。 照原样继续下去。 储存起来以备使用。4、在作者眼中,犀粪蜣是一种具有高尚品德的昆虫,他们温情,工作勤奋,对配偶忠诚,对家庭有责任感。它们是如此地富有灵性,以至于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5、为了了解犀粪蜣的洞穴,他亲自动手挖掘;为了了解犀粪蜣是否忠诚,他不厌其烦的实验;为了了解犀粪蜣的生长历程,他几年累月的观察。6、敬畏生命;求真。感悟略。7法布尔描写犀粪蜣的“忘我劳动”,“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陶醉”,“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充分表现其语言幽默风趣而又有诗意的特点。
《论语》八则第一课时课上练习
命题人:长春岭镇第二中学 姜秀芹
一.填空:
1 .《论语》是 的书, 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把它和 、 、 、合称为“四书”。
2 .孔子名 、字 、 (朝代)末期 国 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 不亦说乎 ( ) 诲女知之乎 ( )
三省吾身 ( ) 传不习乎 (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三.根据拼音写汉字;
学而不思则wǎng( ) huì( )汝知之乎 思而不学则dài( )
huàn( )不知人也 人不知而不yùn( ) 见 xián( )思齐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有朋自远方来( )2、人不知而不愠 ( ) 3、不患人之不己知( )
4、不亦说乎( ) 5、 学而时习之( )6、 诲女知之乎( )( ) 7、不亦君子乎( )8、学而不思则罔( )9、思而不学则殆( )
10、是知也( )1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12、三省吾身( )
五.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六、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 。
2. ,不亦君子乎?
3、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4不患人之不己知, 。
5.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论语》八则第二课时课上练习
命题人:长春岭镇第二中学 姜秀芹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
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用孔子的哪一句表达你的心情;
, ?
2、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是: , ?
3、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5.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
?
6.生活中表示既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的《论语》中
的话: , 。
7、在生活和学习中,强调兴趣是最好老师的句子是: ,
。
二、《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也已经成为成语如:
三、在学习方法和态度方面,你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四、本文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各举两个例子。
关于学习态度的
关于学习方法的
五、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审题人:付鹏飞
《论语八则》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一、1、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20、《中庸》、《大学》、《孟子》、2、丘、仲尼、春秋、鲁、陬邑、思想、教育、儒、二、lún yuè rŭ xĭng chuán móu 三、罔、诲、殆、患、愠、贤、 四、1、志同道合的人 2、 怨愤 3、担心4、通“悦”愉快 5、温习,实践6、教导、通“汝”你、7、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8、通“惘”迷惑9、疑惑10、通“智”智慧11、喜爱12、反省 五、(1)人家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精神倦怠。(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4)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想到进行自我反省。六、1、思而不学则殆2、人不知而不愠3、由,诲汝知之乎、是知也 4、患不知人也5、见贤思齐焉、
《论语八则》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三省吾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等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四、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 学习方法: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五、围绕“选择他人长处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样的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课上练习
命题人:长春岭镇第二中学 姜秀芹
一、填空: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 ,晏子,名 ,字 , 时 国夷维人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酒酣( ) 缚者曷为者也( ) 晏子( )
诣( ) 耶( ) 熙( ) 枳( )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晏子将使楚 ( ) (2)齐之习辞者( )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 (4)王曰:“何坐?”( )(5)晏子避席对曰( )(6)齐人固善盗乎( ) (7)吏二缚一人诣王( )( )(8)圣人非所与熙也( )(9)其实味不同( ) (10)寡人反取病焉( )(11)今方来( )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 谓左右曰 古义 今义
2、 何坐 古义 今义
3、 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4、 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 今义
5、 叶徒相似 古义 今义
6、今方来 古义 今义
五、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审题人:付鹏飞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一、《晏子春秋校注》、婴、平仲、春秋、齐、 二、hān fù hé yàn yì yé xī zhĭ 三、(1)出使、(2)善于辞令、(3)用什么办法、(4)获罪、(5)离开座位、(6)本来、(7)捆绑、往,到、(8)通“嬉”戏弄、(9)他们的果实、(10)羞辱、(11)将要、 四、1、侍从、表示方位的名词2、获罪、坐下3、它们的果实、实际上4、羞辱、疾病5、只、徒弟 6、将要、方形、五、(1)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2)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只是两者叶子相似,它的(果实)味道是不同的。(3)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4)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他们百姓擅长偷盗吧?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古代神话六则》第一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黎甿 浑沌 发髭 爁炎 颛民 发鸠 自喙
• • • • • • •
二、解释加点词语。
①地日厚一丈 ②首生 ③淫水涸
• • •
④颛民生 ⑤文首 ⑥以堙于东海
•• • •
三、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三个故事。
四、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五、《盘古开天辟地》写盘古“一日九变”、“日长一丈”,而且“万八千发”,这样夸张叙写的目的是什么?
六、读完三则神话,盘古、女娲、精卫这三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这两三个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七、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1、答案:méng dùn zī lǎn zhuān jiū huì
2、答案:①每天 ②最先 ③干枯 ④善良的人们 ⑤花纹 ⑥填塞
3、要求讲述故事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4、神话故事的最大特点是:运用想像(想象力丰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自然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精神。
5、这样写的目的是赋予神话主人公以非凡的能力,使之具备创世的奇异本领。
6、盘古是一个能力非凡,本领奇异,勇于造福人类的英雄。女娲是一个本领奇异,勇于拯救人类、造福人类的英雄。精卫是一个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为人类除害造福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为他人着想。
7、要善于发动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多积累。
命题人:新站中学 霍凤祥
审题人:新站中学 佟永刚
《古代神话六则》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一、给下面字注音。
脐 鲧 轘 饷 嵩
• • • • •
二、解释加点的词。
①刑天舞干戚 ②与日逐走 ③化为邓林
•• •• ••
④鲧复生禹 ⑤卒布土 ⑥欲饷
• •• •
三、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三个故事。
四、刑天这一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你从夸父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积极的品质?
六、你在学习上应如何向鲧和禹学习?
七、根据《鲧禹治水》这则神话,改造出小故事《大禹治水》。
八、根据这六则神话的学习,你的感受或体会如何。请用一副对联概括你的感受或体会。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1、答案:qí gǔn huán xiǎng sōng
2、答案:①干:盾。戚:斧。②竞跑,赛跑。③桃林 ④同“腹”。 ⑤卒:终于,布:铺陈 ⑥送饭食给人。
3、要求:要填充语言使故事更丰富,更生动,不要局限于译文。
4、答案:刑天是一个英勇强悍,至死不屈,勇敢叛逆的英雄。
5、答案: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他拼搏进取,顽强不屈,造福人类的积极品质。
6、答案:在学习上学习鲧和禹的不畏艰难,顽强不屈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7、提示:材料要取之于本则神话,要有所拓展,故事性要强。
8、提示:可从神话的语法,故事的启示,人物的精神等方面入手,对联宽对即可。
如:上联:夸张想象创造神话
下联:拼搏奉献感动人生
命题人:新站中学 霍凤祥
审题人:新站中学 佟永刚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一、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 本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给你分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其结果怎样?
四、 面对盛气威风的楚王的侮辱,为什么晏子不放弃争辩与回击?
五、 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进行有力回击,他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六、 面对楚王的侮辱,一个“晏子避席”看出了晏子的什么态度?
七、 口头讲述其他有关晏子的故事。
八、 你还能举出机智善辩的故事吗?
九、 根据本文的大意对出下联。
上联:楚王心怀歹意反取病
下联:
1、 答案:本文叙述了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用辞令战胜楚国君臣蓄谋的故事。
2、 答案:本文重点写了晏子和楚王两个人物。
楚王留下的印象:他是一个盛气凌人,心怀歹意,傲慢无礼,外强中干的人。晏子留下的印象:他是一个临阵不乱,机警应变,不卑不亢的出色使臣。
3、 答案:侮辱晏子目的是想用盛气凌人的方式灭晏子的威风,来侮辱晏子的人格与齐国的国格。结果遭到晏子的回击而威风大扫。
4、 答案: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与齐国的国格,又不能激怒楚王,做到不卑不亢。
5、 答案:一是他机制灵活,善于辞令。
二是他善于运用打比方,类比推理的方法。
6、 答案:看出了晏子冷峻庄重的态度。
7、 答案:略
8、 答案:如: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等
9、 答案:开放性试题:宽对即可,要根据上联所给的人物再联系课文的大意。如:晏子机智善辩后制人。
命题人:新站中学 霍凤祥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审题人:新站中学 佟永刚
七年语文长春版《大闹天宫》同步练习
命题人: 张莉莉
审题人: 姜延魁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填空。
(一)、走近作者,认识吴承恩。
吴承恩,字( ),号( ),( )代杰出的( )家。
(二)、《大闹天宫》节选自《____》第__回,回目是_____,全书共__回,讲述的是__、__、__、__师徒四人去____取经,经历__难,最终修得正果的故事。
二、给下列字注音。
刳( )煨( )讫( )艮( )巽( )兑( )掣( )捽( )
曜( )皈( )契( )鏖( )挝( )钺( )旄( )亘( )
殽( )傩( )
三、回答问题。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2、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怎么得来的?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
4、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①
②
③
④
5、《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
举例证明
参考答案:
一、(一)汝忠 射阳山人 明 小说
(二)西游记 七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一百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西天 九九八十一
二、略
三、1、大闹天宫
2、:老君将孙悟空放在炉子里锻炼,孙悟空选择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刍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3、“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
5、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第二课时
一、《西游记》的作者是 (朝代)的 。你最喜欢的情节是 。
二、《大闹天宫》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第一,所写的全为神话幻想式的内容,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第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第三,语言诙谐风趣,生动活泼。请从文中分别找出示例说明这一点。
1、想象丰富
2、夸张手法
3、语言风趣
三、孙悟空的出身离奇,极富神话色彩,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出身也和这块五彩石有关,请回答是哪部名著,哪个人物。
名著
人物
四、“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
特点
五、《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他最后修得正果被封为“ ”;唐僧最后被封为“ ”;猪八戒被封为“
”;沙僧被封为“ ”;白龙马被封为“ ”。
六、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人物
喜欢他的原因
七、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人物
简介
八、《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性格特点
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试题答案】
一、明代 吴承恩 情节略
二、可参照教学用书,答案不唯一。
三、《红楼梦》 贾宝玉
四、示例:铁扇公主 特点: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五、孙悟空 斗战胜佛 旃檀功德佛 净坛使者 金身罗汉 八部天龙
六、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七、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示例二: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示例三: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继而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示例四:红孩儿——红孩儿自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最终收服了红孩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八、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测试题
出题人:五家站镇职业中学王艳红,杨丽华
一、基础知识
1、《小石潭记》作者 ,字 , 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给下列字注音
篁( ) 冽( ) 坻( ) 嵁( ) 络( )
参( ) 差( ) 俶( ) 翕( ) 邃( )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篁林( ) 尤( ) 坻( ) 俶尔( )
翕乎( ) 悄怆( ) 邃( ) 居( )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
(2)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是
(3)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文中最能体现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4)交代溪身形状的句子是 交代岸势的句子是
(5)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6)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
(7)本文的主旨句是
三、回答问题
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用了哪些动词?其作用是什么?
2、描写小谭源流突出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结合作者处境谈谈这样写得用意何在?
3、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4、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是否矛盾?为什么?
审题人 郑强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一、1、柳宗元 子厚 唐 2、略 3、丛生的竹林 格外 水中高地 忽然
迅速 忧伤的样子 深远 停留
二、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佁然不动 4、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2、抓住了溪身的曲折和岸势的高低不平来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正是作者的境遇写照,表现了作者仕途的曲折和自己前途的未卜。
3、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4、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5、不矛盾。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心中愤懑不平,因凄苦是他情感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遗弃在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不矛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七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测试题
出题人:五家站镇职业中学王艳红,杨丽华
一、 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 ,字 ,宋代 家。本文体裁是 。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甚蕃( ) 不染( ) 不妖( ) 濯( )
净植( ) 亵玩( ) 鲜有闻( )宜乎众矣( )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
1、从生长环境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2、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正直,威武不屈的句子是 。
3、从清高的风度方面写莲端庄、清高的句子是 。
4、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 。
5、世人盛爱牡丹的原因是 。
6、高度概括莲可贵品质的句子是 。
7、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
8、作者用慨叹语气对当时不正当世风批判的句子是 。
三、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莲的形象?
2、本文描写的对象是莲,为何还要写菊和牡丹?
3、本文以花喻人,三种花比拟哪三种人的生活态度?
4、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6、 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
审题人:郑强
《爱莲说》测试题答案
一、 1、周敦颐 茂叔 哲学家 说
二、 2、多 沾染 美丽而不端庄 洗涤 立 轻慢而随便的玩弄 少 应当
三、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菊、花之隐逸者也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莲,花之君子者也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1、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的风度三个方面来描写莲
2、是衬托的手法,用菊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形象。
3、用“莲”比拟君子,表现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用“菊”比拟隐士,表现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用“牡丹”比拟贪图富贵者,表现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生活态度。
4、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判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
5、作者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歌颂君子的气节,既是自己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和批判,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6、前者围绕“人受环境影响”来答,后者围绕“人不受环境影响”来答。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测试题
出题人:五家站镇职业中学王艳红,杨丽华
一、基础知识
1、《小石潭记》作者 ,字 , 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给下列字注音
篁( ) 冽( ) 坻( ) 嵁( ) 络( )
参( ) 差( ) 俶( ) 翕( ) 邃( )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篁林( ) 尤( ) 坻( ) 俶尔( )
翕乎( ) 悄怆( ) 邃( ) 居( )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
(2)侧面描写水清的句子是
(3)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文中最能体现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4)交代溪身形状的句子是 交代岸势的句子是
(5)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6)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
(7)本文的主旨句是
三、回答问题
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用了哪些动词?其作用是什么?
2、描写小谭源流突出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什么修辞方法?结合作者处境谈谈这样写得用意何在?
3、文章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4、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是否矛盾?为什么?
审题人 郑强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一、1、柳宗元 子厚 唐 2、略 3、丛生的竹林 格外 水中高地 忽然
迅速 忧伤的样子 深远 停留
二、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佁然不动 4、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2、抓住了溪身的曲折和岸势的高低不平来写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这正是作者的境遇写照,表现了作者仕途的曲折和自己前途的未卜。
3、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忧伤。
4、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5、不矛盾。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心中愤懑不平,因凄苦是他情感的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之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再则优美的山水被遗弃在角落里,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可以说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不矛盾。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2-12 12:32
七年级语文上册《陋室铭》测试题
出题人:五家站镇职业中学王艳红、杨丽华
一、 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 , 代诗人,字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 惟吾馨德( )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案 牍 ( )
二、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文中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2、写室主人交往人物之雅的句子是
3、写室主人生活之雅的句子是
4、文中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二、理解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通过哪几方面来描写陋室?
2、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引出题旨的?
3、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
4、本文作者借陋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有两处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
6、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7、请写出你居室你认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审题人 郑强
《陋室铭》测试题答案
一、1、刘禹锡 唐 梦得 2、著名 这 品德高尚 大 没有学问的人 公文、文书
二、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1、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室中人的生活三方面来描写陋室
2、采用比兴的手法,用“山”“水”比陋室,用“仙”“龙”比“惟吾德馨”,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
3、因为诸葛庐、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作者借以赞自己陋室,赞美自己的陋室和品格。 这是类比的手法
4、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室中人的生活,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第一处:实写句子 谈笑有鸿儒 虚写句子 往来无白丁
第二处:实写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围绕“正直、善良、上进,对自己成长有利来谈。
7、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