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偏重语法训练使得学生的实践交际存在一定的障碍。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错,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难以启齿、语不达意、不得体等,从而造成难堪,甚至误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中国学生在听到赞扬他英语说得好时,可能会产生下面对话:
---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 No, my English is not good.
--- Why? Don't you think so?
--- No, I don’t.
词汇的文化含义。语言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语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时,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各个民族中均可找到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的词汇。掌握好这些词汇,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英语文化习俗,更好地使用该语言,而且有助于理解本民族文化。正如大纲所指出的: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扩大他们的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文化。因为,人类所持有的语言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如在汉语中“龙”是高贵、神圣、伟大、强壮的象征,中国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dragon”却表示邪恶,引申为“凶恶残忍的人”( tierce person )、“狡诈、虚伪的人”( shy or treacherous person ), the old dragon 已经成为恶魔的代名词。还有一常用词dog ,英汉对它的理解差别也很大,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词,如:落水狗、癞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均属贬义词。但在英语中, “dog”却可表示褒义词,如:Love me, love my dog.. You lucky dog. My old dog. Every dog has his day. As faithful as a dog. 反映了英美人与狗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像dog, dragon这些词的词义,还要教给学生这些词语的文化含义及其使用场合。如果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掌握语言所载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便有助于正确、恰当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
语用的得体性。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人们在交际时,双方参与者要能妥善地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和不同的场合下得体使用上下文连贯的话语。在话语方面,有些话在中国人之间听起来很得体,但在英美人听起来就不恰当,甚至误解。比如别人向你表示感谢时,汉语中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直译成英语就是“It is my duty . I ought to do that.”英美人听了就可能不高兴。因为他会认为你的帮助不见得出于本意,只是你的职责而已或不得已而为之。应该说 “ You are welcome. It is my pleasure. Not at all.”等,才是最得体的回答。再如关于“吃饭”,“你吃饭了吗?”这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已超过“吃饭”本身,有时作为一个打招呼用语,相当于英语中的“Hello! Hi! How are you ?”但在英语中,“Have you have eaten yet?”这句话的内涵仅仅限于“吃饭”,所以,当你问一个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时, 他会以为你在邀请他吃饭而回答“Thank you, it is very kind of you.” 决不会回答“Yes./No”。因为在英美国家问别人吃过饭了没有,通常是间接地想邀请别人一起用餐,在未婚青年中,甚至意味着希望与对方交异性朋友。还有,中国人同桌吃饭,先吃完者离席时常说“你们慢慢吃”,这是十分得体的情景性语言。但如对同桌的英美人说:You eat slowly, eat slowly. 他会莫名其妙,甚至认为你暗示他贪吃而大为恼火。其他象课本上出现率较高的had better, excuse me等,学生在使用时也常常使用的不得体,比如下列对话: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2-10 22:56
Student: --- You’d better explain it to me again. I don’t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Teacher: --- Of course, I can.
Teacher: --- Excuse me, could you fetch me some chalk?
Student: --- I am glad to.
禁忌语。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人们把“十三”和“星期五”都看作不吉利的,认为是大祸临头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竭力回避“十三”这个数字。如门牌号、旅馆房间号、座位号、餐桌号等很少有“十三”号的。再比如,在第四册U2课有一段对话,一中国学生问一外国妇人: How old are you? 老妇人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说: It’s a secret. 原来,英美人都很重视privacy(隐私),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对于个人隐私问题应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询问这些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礼貌的语言行为。诸如:婚姻、年龄、收入、宗教信仰等均属个人隐私。所以,应避免直接提这些personal questions: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earn?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英汉文化在某些句式方面的差异。汉语多从正面入手,而英语却从反面入手,尤其是在征求对方意见或称赞的场合。所以,许多学生对于Negative response不习惯。例如:Do you think so? 这句话并无语法错误,但却不符和英语习惯,是汉语话式的句子;英语习惯表达方式应为:Don't you think so? 其他如:Don’t you see? Don’t you agree with me? Isn’t she lovely? 等均是从反面入手,而不是从正面入手说成:Do you see? Is she lovely? 即使从正面入手也往往在句尾加一反问的尾巴,用反句形式,如:A fine day, isn’t it? You like coffee, don’t you? --- It’s a lively day, isn’t it? --- Yes, isn’t it?
教学实践中,常会遇见这样的病句:The rascal hit his face. The teacher pat the boy’s head. 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由于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不同造成的。汉语着眼于人的部位;而英语则眼于人的整体。正确的表达方法应是“动词+人+介词+the+身体部位”。如“pat sb. on the head; slap sb. in the face; hit sb. on the nose; lead sb. by the arm. 再如:I and my mother often go to Tianhe Park.等等,也是因为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不同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