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形状》说课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2-9 10:27
标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形状》说课材料
《折形状》说课材料
红山区九小 孙敏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起始课。要求学生达到五个预期学习结果: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能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是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主体活动就是预测实验四种纸筒的承受力。蛋壳承受力是一个拓展延伸。
二、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希望通过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思考,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预测,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秘密。同时教师也希望通过小组的分工和合作,在思考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通过倾听和吸取,改进和创新,达到合作探究的真正目的。
三、说教学理念分析:
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果断单刀直入地设计问题,直奔主题,就可能保证把握探究教学的重点环节,为重点环节的探究活动留出大块时间,自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探究实验活动--折各种形状的纸筒并研究其承受力的关系,体验圆柱形纸筒的惊人承受力。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两个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在快乐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知道了物体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并学会了改变形状,可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2-9 10:27
四、说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2、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生活中四种简单的形状。
2、能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不同。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A4复印纸、重物(书本)、双面胶、剪刀。
教师准备:课件、四个模型、四种不同形状的纸筒、鸡蛋、一块方形木板。
五、说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趣---引导探索---分组实验---生活、拓展应用”。
1、设疑激趣:以生物入手来研究形状,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认识完生活中四种基本形状后,出示乌龟图,乌龟壳这种形状有什么好处,为后面学习留下悬念。
2、引导探索:出示一张白纸和一本科学书,请学生想办法用这张纸托起一本书,学生兴趣浓厚,发现了问题引出课题,在后续的学习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兴奋的探究情绪,充满激情的投入状态,学习完全成为了他们的内在需求。
3、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之前,我请学生们预测了各种形状的承受力大小,并将答案记录在表格中,预测之后学生对于自己的答案充满了好奇,跃跃欲试地想要检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时候进入了本课的高潮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样的纸,纸的大小、厚薄要一样。
●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
●折出来的纸筒的每条边都相等。
●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纸不能弄皱。
通过归纳整理,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在表格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别,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明白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与客观性,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拓展应用:
(1)体验圆柱形纸筒的惊人承重力。尝试用圆柱形纸筒排列在一起能承受一位同学身体的重量。同时告诉学生,清华大学学生用报纸折的纸筒搭造的桥梁能承受一吨重的卡车。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再次体验到了改变纸的形状竟然可以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加深对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
(2)“神奇”的鸡蛋。通过学生和鸡蛋比力气,进一步地阐述本课的重点——“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加物体的承受力”。
(3)解决课前问题,使学生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它们的承受力也不一样,生物的形状为了抵御狂风暴雨,增加自身承受力,减少冲击力。也是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一个本领。
(4)展示古今中外的建筑(如中国国家大歌剧院、广州大学城等)和方形钢管、装鸡蛋座、中空包装纸板等图片。激发生物给人类的启示,以及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六、说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科学家与建筑师的灵感大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一定能利用它来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
2、让同学们课下试图去改变一些生活中原有物体的形状,使它们更实用、更方便。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愿望,以造福人类社会。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