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27 11:36
标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材料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材料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前面“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二、说学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前的知识铺垫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因此对周长的理解要通过熟悉的生活情景来引导,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学生,注重发展”。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参与探索周长计算的过程。
三、说模式
“3161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标准一主线六原则一跟踪”。
“三标准”是指师生和谐、教学和谐、优差和谐,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
“一主线”是指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应围绕一条核心、主线设计课堂教学,即“举三归一、以一反三”。
“六原则” 是指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六个习惯为课堂呈现方式和操作原则,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知己知彼、集思广益、要事第一、不断更新。
“一跟踪”是指对学生知识、方法、能力的课后跟踪。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27 11:36
四、说设计
我的导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出示单元知识树,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单元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我又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摸一摸”等活动,引领学生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巩固了周长的含义。论语中有提到:温故而知新。温故不光能够达到知新的目的,还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围绕着“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一核心主线,设计了探究活动。学生在明确导学要求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根据计算的结果自学、群学。逐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操作、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概念的理解,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数学”的新理念。学生亲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锻炼了表达、倾听、质疑的能力。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态生成、授之以渔”的目的。再通过教师引领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和小组。做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优差和谐”。同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展现每种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应性,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第四环节:理清思路,归纳方法。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利用知识树归结出方法,得出结论,落实了“举三归一”的教学策略,突出了“授之以渔”的理念,构建知识和方法的框架,形成脉络。
第五环节:运用规律,应用展评。
应用展评部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人人清、堂堂清,落实“以一反三”的教学策略。
五、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规范的书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学习助手。本节课板书的设计意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设计科学的板书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比如,本节课中,板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
其次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的板书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明确地感知和领会所学内容。
六、说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评价,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是一种教学艺术,优质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因此本节课中我对于学生的评价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评价语言的准确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这个主体角色,有序合理地组织好课堂语言,以保证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在评价时要真诚地给予鼓励,准确地给予评价。
2 、突显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丰富,某种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再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清晰的思维和富有概括性的发言,让其受宠若惊。同伴都备受鼓舞,也都愿意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这样就不是简单的肯定之后迅速终止其思维,也不是纯粹为了评价而评价。
3、注重评价小组活动,彰显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为主导,教学评价也以小组评价为主,重在激发团队合作意识,采取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七、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挖掘教材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教材毕竟具有普遍性,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学生和学校。教材中编排的很多情境图因环境或教学条件所限,无法达成原有的目的,一些数学活动也无法开展。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增添、删减、调整、置换、拓展,使教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在新授之前,增添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复习了周长的相关含义,扫清了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又为新课更好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巧用生活资源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日常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我将教材的主题图置换成比较两个贺卡的周长,这样做既很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3、运用媒体资源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数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数学教学。
    八、说得失
本课设计旨在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维,整节课围绕着:“情景生问题”  “实践探规律”   “应用展才能”   “情感新体验”的主线,展开新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小组合作作用,营造广阔的数学教学空间。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整节课,学生都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针对本节课的核心主线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自己学习,教师只是在重点处点拨、引导。学生学到了学习方法,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我觉得不足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足,合作交流时说的也少,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还有待改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