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语文教师论文 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学会立德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27 10:28
标题: 初中语文教师论文 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学会立德
优秀文章 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学会立德
雨城区陇西学校 宾云华
摘 要: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着重关注中学生,从七至九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 阅读 立德 初中学生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一、什么是立德?



立德,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本文着重探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思想品德的内涵。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变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2.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3.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



(1)个人特质



(2)家庭



(3)教育



(4)惩罚与奖励



(5)校风



(6)大众传媒与舆论



(7)法律道德



4.道德修养:所谓“修”,是指整治、锻炼、提高,使之完善的意思;所谓“养”,是指调理、培育、涵养,使之成形的意思。道德修养就是指人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以求经过勤奋学习和长期实践,努力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而语文担负着此重任。



二、语文可以让学生立哪些“德”



通过研读教材,哪些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经过归类整理,先将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梳理如下:



1.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27 10:28

案例一:

在七年级上期第一、二单元的《在山的那边》《理想》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体味人生,树立理想,坚持不懈地追逐梦想。课后,专门设计了一个活动“书写理想,种立志树”。教师指导学生用各色卡纸剪出相同大小的桃心形状卡片,要求学生在卡片上郑重写下人生理想及各阶段的目标。完成之后,将卡片及其他辅助卡片组合成一棵大树,学生的立志卡片成为树的花朵枝叶。其寓意是每个学生播种理想,当理想开花时,人生更精彩!这课“立志树”为教室文化建设起到了既直观又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良好。

2.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案例二:《老王》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散文,杨绛以平和冲淡的语言记述自己和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一些往事。在静穆超然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感知老王的老实厚道善良,我们可以感受杨绛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担当——“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再是人道主义精神”(人教版八年级上《教师用书》),我们可以追寻文本一种平静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老王》被不同的个人在不同的课堂里演绎出不同的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恰巧我的班级里有一个特殊的女生,患有先天疾病——马蹄脚内翻。从呱呱落地到进入校园,从小学到初中,她经历了父母的遗弃,也接受了不少社会援助。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定位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同情理解残疾人。通过细读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
  
语段一:“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王的称谓和做法,从而感受作者及家人对老王的尊重和关心。同时,引导学生回忆有没有给班级中的残疾女孩取绰号,学生都十分肯定地说:“没有!”教师继续追问在小学低年级时有过没有,学生就不好意思了。借此,我表扬学生长大了,懂事了。通过此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强化尊重同情弱者的意识。

语段二:“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教师指导学生揣摩“我一定要给钱”的心理过程。学生说:“老王挣钱不容易,坐他的车就是看得起他,给他劳动报酬更是对他劳动的一种认可。因此作者一定要给他钱。”由此,我引导学生思考,某同学腿脚不方便,以此拒绝她参加体育活动,是否妥当。当然,学生都能理解直接拒绝是肯定不妥的,应该注意言语措辞中肯,语气要充满关切,让某同学量力而行。

语段三: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受援助的个体表达感恩之情。学生一般会忽视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受捐助的学生给捐助方写感谢谢信是最常见的感恩方式之一。在这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去体会“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句话作者的潜台词即“我已经接受你的谢意了”。接受感恩也是尊重理解他人的重要表现。当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集体也给了“马蹄女孩”很多帮助和关心。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可以一反常规,让学生学会接受感恩。那么,“马蹄女孩”如何感恩集体呢?就是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融入大家庭。班级给她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就是视她为班级一份子,就是给她感恩的机会。
3.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案例三:李某某,小学四年级时因病基本丧失双耳听力,在初中进校时未向班主任说明,当时班级座位的编排是同性两人一桌,因而尚未发现异常,后因改革座位编排,全部单人单桌,该生的弱势凸现,班主任及时将她调至第一排(并未意识到该生听力已经基本丧失),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她经常向后排好友求助,这才意识到她的听力相当于没有,于是特地为她增设一位同性同桌,当她的“耳朵”。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特地引导学生关注贝多芬丧失听力后仍然创作出不朽名篇。有着相同的缺陷 ——丧失听力,是否在同一蓝天下就不能绽放笑容呢?如何让班级中的一份子感受文本给她的精神力量,我决定与她“对话”。作业本是我们的桥梁,在上完这课后的作业中我特地给她增加了几道题。1.“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文中的贝多芬“谁都不肯接见”,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2.“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读完这段话,你想怎么演奏你人生的乐章呢?3.“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你愿意向我倾诉你的烦忧吗?我愿意成为你的听众。多出几道作业题对教师是小事,但对这个残疾女孩来说就是一件大事,足以震撼其心灵。孤僻的她渐渐展开了笑脸,再看看她的眼神,已少了许多先前的自卑和惊惶。此后她经常将她的喜怒哀乐写进作文里,小诗里,写作的量远远超出教师所规定的。在文字与文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她其实和常人一样,而不一样的是她那冷漠的外表下裹藏着一颗高飞的心,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积蓄着一腔炽热的情……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要关注那些问题学生和特殊学生,这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是啊,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倘若我们心中有学生,“目中有人”,教育就不是“缺德”的教育,不再是空洞的教育!这件事后该生学习热情高涨,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刻苦学习,该期期末成绩进入年级前二十名。同学们也被她的精神所感染,从忽视、歧视她到敬佩她,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转变啊!她自己不但提高了成绩,而且获得了大家的尊重,更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这是她一辈子的财富。

4.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11-27 10:29
案例四:《送东阳马生序》是八年级下期的一篇文言精读课文。八年级是学生两级分化严重的阶段。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勤奋好学,多问多思,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宋濂的身世及写作背景 (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教学中重点研读作者求学风餐露宿,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克服办法。让学生将自己和作者比较,体会作者勤苦的精神,从而理解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克服。这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课后要求学生从作者艰难的求学历程中写下获得的有益启示。一些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天才出自勤奋,认真努力学习是我的责任。专心向学,读书有得,书中自有真乐。宋濂尊师重道,不畏艰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学生感悟道“学海无涯应勤作舟,学习要有勤奋的态度,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要以读书为乐,专心致志。”



三、如何让学生在语文的阅读学习中立德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文本的探索者,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话者。



鉴于此,首先,教师要研读文本,挖掘出文本中的可教育点。通过反复的阅读,教师要找到文本中隐藏着的“德”的体现,并且用准确凝练的语言进行提炼归纳。一种精神就是文本这座宝藏所发散出来的精神之光;一种品质就是文本这颗宝石由内而外散发的心灵之光;一种道德就是文本这个知识宝库所蕴藏的智慧之光。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这些美味。生活中常有挑食厌食的现象,学习也是同样如此。1.解决挑食厌食,方法之一是把菜品换个花样,津津有味地吃给他看,让他产生想吃的欲望。学习语文可以效仿此法。教师绘声绘色的讲,声情并茂的读,恰如其分地“演”(或欣赏影视作品)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爱上阅读。2.解决挑食厌食,方法之二是展现不挑食不厌食的健康体魄,呈现挑食厌食的恶果。苏东坡说:“胸无春秋志难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阅读使人充实,可以增加素养、改造思想、增长才能。长期坚持阅读好书的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上进;反之,精神空虚、思维迟钝。 3.解决挑食厌食,方法之三是为他创设一个愉快、安静的环境,批评教育应避开吃饭时间。同理,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尤为必要。当教师踏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就应该把烦恼、悲愤的情绪抛之室外,带着愉悦、微笑,宽容、鼓励学生。教师的每一个充满深情的微笑和眼神,每一个充满鼓励的态势语言,每一句中肯的评价都会为学生打开情感之门,为他们点燃心灵之光。鼓励学生阅读后分享体验,尤其是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切勿用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要随意地批评学生,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体验远远比附和教师更有价值。4.解决挑食厌食,方法之四是让孩子体验饥饿,而后获得饱腹感。同理,让学生体验精神饥渴,阅读文本后才能获得精神慰藉,犹如心灵鸡汤疗伤一样;阅读一本好书又如和智者交谈,从中获得启迪。学生的心灵像一个花苞,书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品读文本,学生心中犹如有一阵小雨在淅淅沥沥地下。那一刻,有一种感觉在发芽、长叶,最后,在雨的滋润下,含苞吐蕾,清香四溢,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教师要发自内心与学生对话。1.教师应该与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同属相同地位。教师要敢于放下身段,不要轻视学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同等的话语权。常言道:“师道尊严”,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在学生心中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学生碍于高高在上的教师,不敢不愿说也是常见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形象,更新观念,调整语气语调,让学生敢说愿意说。2.教师要敢于流露真情,以情激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相通的“对话”,需要动之以情。此情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或矫揉造作。3.教师要敢于说出真话。教师说出了真话,学生才能消除顾忌,大胆说出想说的话。学生说的内容,或许有时候违背了社会道德或主流思想,教师不应该直接进行否定,而应该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回归到社会公德上来。



第四,教师要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德显现出来。



1.专题写作(读后感)。例如:读《理想》有感,谈《人生》,谈《生命》



2.主题演讲。例如“祖国在我心中”,“我的说和做”



3.协助团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做义工。



4.演情景剧。例如:改编《我的叔叔于勒》,课本剧《落难的王子》



5.评选标兵。例如:评选“校园十大道德标兵”、“校园十大自尊、自信、自强之星”、“年度感动校园人物”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一目标是终极目标,不可能达到吹糠见米的显著成效,更不能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静下心来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感染学生,让文本熏陶学生,帮助他们在人生价值观尚未定型即将定型的关键时期当好导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