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 全册教学资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3
标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 全册教学资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4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这篇消息就展示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貌。

二、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简介消息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指的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你能找出这篇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吗?主体部分可以分成三部分,该如何分?思考后回答。导语和主体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三)、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四)、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一个特点。

这篇消息的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实在是大手笔。导语写得简练、明快、不足五十字,就交代了渡江大军的数量,渡江战线的长度,渡江作战的地点以及渡江作战的结果 ;像开头的“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气势。写中路军“突破”非常准确,,因为中路军是首先渡江,在敌人千里防线上打开的是一个缺口。写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为“较为顽强”是贴切的

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把敌军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

(五)、课堂拓展

1、 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能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写的文章也同样是气势不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霰王。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绘了一幅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的动人画面。诗人豪壮的情怀真是前无古人,独步当代。

2、 体会课文中议论的思想性。

板书设计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4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理解相关新闻知识。  

    2.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时间:一课时。  

    2.课型:听读课。  

    三、预习要求  

    (课前印发“新闻知识”相关资料、课文背景资料及前—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1.了解资料;  

    2.收集近期报纸上的短新闻2—3则。  

    四、教学蓝图  

    整节课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来对课文作反复阅读,完成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明内容  

1.播放一则电台新闻录音,要求学生用“我听说……”的句式说出自己所听的内容。  

    2.表扬学生善于听,并顺势点明听新闻要抓住内容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  

    (明确:浏览、概括事件抓要素。)  

    (二)理结构  

    1.听老师读“新闻的结构”知识小短文,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暗含在主体里边,没有明显的标志。标题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导语一般是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它往往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主体则紧接导语进行补充和发展,进一步阐述主题,是新闻的主要部分。  

    2·,读出新闻的结构。  

    ①请全班同学齐读标题。  

    ②请个体男同学齐读导语。  

    ③请三名同学读主体部分,要求读出主体部分层  

    (三)析特点  

    1.听朗读录音或老师的范读,说说读出了什么感情。  

    2.明确新闻“用事实说话”、感情溢于字里行间的特点。师生分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一些词语。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品析:  

    从“百万大军”,我听出了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  

    从“1000余华里”,我听出了战线的广大。  

    从“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  

    队“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我听出了胜利如此之大的豪情。  

    从“24小时内即日渡过三十万人”中的“即已”,我听出了人民军队渡江的神速。  

    从“不料”,我听出了对敌军的嘲讽,对我军神勇如天兵的赞扬。  

    从“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等动词的连用,我听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3.男生评析体现新闻语言“及时准确”的句子,女生用播音速度朗读,老师点评。  

析:“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中“22日22时”表示报道及时。  

  读、评:“22日22时”须重读。  

析:“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乃,余部23日可渡完”句中“至发电时止”时间确切、及时;“余部”表述简洁明确,不会产生歧义。  

    读、评:“至发电时止”“余部”要读得清晰突出。  

    (明确:把握新闻主旨要品析语言)  

    (四)练能力  

    1.同桌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新闻。  

    要求:听者能概括新闻内容,读者能读出新闻的结构及感情。  

    2.同桌间相互评价听读能力。  

    [创意说明]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交际”。不会倾听,在交际中便有口难开;不会阅读,在交际中便无言以对。因此这节课的设计便突出了“听”的能力训练,“读”的方法授予。这和本单元“着眼于实际运用”的要求相一致。     

    这个教学设计的特点是:  

    1.思路明晰,层次清楚。整节课紧紧围绕“听””‘读”这一条主线,安排了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从能力训练来看,呈“略读能力”“精读能力”“能力迁移”的逐步提升;从知识传授来看,是“新闻内容”“新闻结构”‘新闻特点”的层进理解。  

    2.活动丰富,训练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是紧张而忙碌的:听,须专心致志,因为每一次的“听”都是为下一环节的“读”作准备的;读,均兴味盎然,因为专注的倾听而成竹在胸,渴望表达。“听”和“读”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因此课堂上呈现出一种万花攒动的美。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5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综合资源
●课 文 说 明

这篇课文两部分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头两句话。第一句概括点明了全文的内容,第二句补充说明第一句。“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是对“1000余华里”的具体说明。这两句是这篇消息的导语部分,下文是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以时间之短、人数之多,突出我军进军神速、所向披靡的气势。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讲西路军渡江情况。这一层的前三句,“21日下午五时起……正向南扩展中”,从时间、地点、已渡人数、全部渡完的预计、占领的阵地、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叙述了西路军渡江的基本情况;再用“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甚为微弱”一句来交代敌情,“纷纷溃退”形象地写出敌军不堪一击、竞相逃命的狼狈相,“毫无斗志”说明敌军一触即溃的原因;然后自然地引出一段议论,从敌我两方面透辟地分析人民解放军神速突破“固若金汤”的长江天堑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向的关键,这段议论深化了这篇新闻的思想性。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叙述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这层先承接上文交代敌人认为“很巩固”的东面防线已被我军突破,给予敌人一个辛辣的讽刺,接着概述我东路大军渡江的基本情况,接下去写敌情和战况,指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前两处不同,但也只经一整天激战,一切抵抗之敌便被“歼灭及击溃”,最后一句“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写出战斗发展情况,给人以极大希望和鼓舞。文章至此,戛然而止。

这篇消息的结构严密,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是“总分关系”。导语总述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主体按渡江地点方位的不同,分中、西、东三路叙述。分述时,对于先后详略,考虑非常周密。因为中路军是“首先突破”的,所以先作介绍;又由于中路军渡江情况在先已有专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过了,所以讲得简明。西路军和东路军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战斗的,先叙述哪一路呢?考虑到西路军渡江情况与中路军相似,连在一起讲,比较方便顺当,因而接写西路军是顺理成章的;这一路的情况叙述较为具体,也是当然之事。东路军情况写得最为详细,这是因为此处敌情与前两处都不同,战斗激烈,又因为此处是被敌人吹嘘得神乎其神的“金汤”防线,有必要具体些,才更能显示出我军英勇善战、摧枯拉朽的作风和气势。

这篇消息结构的严密还表现在衔接自然、过渡巧妙上。例如主体部分第二层,叙述了西路军的情况后,即用“此种情况……由于……”过渡,“此种情况”承接上文来叙述,“由于”则引出议论,十分紧凑自然。这一层最末一句讲到汤恩伯到芜湖督战不起作用,既是议论的事实论据,又为下一层作了铺垫。下一层便从汤恩伯的“认为”说起,然后用了“不料”一词转折,过渡到叙述东路军上去,巧妙而自然!

此外,本文在遣词造句上也十分注意前后照应。例如,导语总述部分说“百万”大军,分述中一一点出中路“30万人”、西路“35万人民解放军”和“东路35万大军”,合起来正是“百万”之数。又如,总述讲我军渡江区域是“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分述中也一一交代,西路军渡江地点是“九江、安庆段”,中路在“安庆、芜湖线”,东路则“占领扬中、镇江、江阴”,接连起来正是“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又如,上文交代西路军渡江时间后,后文讲东路军时就只说“同日同时”;前面讲过汤恩伯21日到芜湖,后面讲东路军突破敌人防线时就说“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既起到讽刺作用,又前后呼应。

这篇消息的语言准确简洁,气势磅礴,传神抒情,实在是大手笔。导语写得简练、明快,不足五十字,就交代了渡江大军的数量,渡江战线的长度,渡江作战的地点以及渡江作战的结果;“冲破”“横渡”等词形象地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写中路军渡江,用“突破”一词十分准确,因为中路军是首先渡江,在敌人千里防线上打开的是一个缺口。写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为“较为顽强”是贴切的,如果去掉“较为”,则显得过高估计敌人,与只经一天激战敌军就被击溃的事实也不相符合。本文用词不仅准确,而且富于变化。如写西路军和东路军渡江,一个用“开始”,一个用“发起”,不相重复。又如同样讲作战成果,有的用“渡至”,有的则用“占领”“控制”。文中还常用四字短语,如“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等,使文章显得感情鲜明,气势雄浑。

●关 于 练 习

一、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理清这篇消息的新闻六要素。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新闻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起。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原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二、阅读消息,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这篇消息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消息的结构。

这篇消息的导语是开头两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个导语总述渡江的概况,主体部分分中、西、东三路分述。

主体部分三个层次:

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

从“21日下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

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是第三层。

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在下列三个方面衔接起来:

时间上的衔接:20日夜~21日下午五时~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

渡江部队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内容上的衔接:第二层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层衔接,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伯21日到芜湖”衔接。

三、分别比较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第一组

①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提示:注意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不同的表达作用。)

第二组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第三组

①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封锁长江。
  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提示:体会简略笼统和确凿具体说法的不同表达效果。)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第一组

“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第二组

句①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句②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勇。

第三组

句①只是交代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些地区,没有讲敌军的情况和取胜的程度。句②用“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歼灭及击溃”表现敌军已无力抵抗,“歼灭”指“全部被消灭”,“击溃”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占领……广大地区”,所指并非全部,但大势已成定局,“控制江阴要塞”,指关键的军事设施已在我掌握之中,语言具体详明,事实确凿可信,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下边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同样报道渡江战役,试比较这则消息同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这道题旨在培养学生比较阅读能力。只要能发现恰当的“比较点”,就要给予适当肯定。

相同点:两文都是新闻报道,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两文都报道及时,语言简洁。

相异点:两文的作者不同、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课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是对中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课文介绍渡江情况简明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课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课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几乎未作报道。课文语言凝练、概括、生动;《我》文语言形象、易懂,内容充实。

●教 学 建 议

一、建议把消息这一新闻体裁向学生作一简明介绍。消息一般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一条消息,通常包含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尾。消息多用记叙手法,因此消息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再用知识指导课文学习。

教师也可结合近期报纸的新闻引入本文教学。

二、应对时代背景作一简单介绍。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附图,让学生自己找出中、西、东路军渡江位置,加强直观,引起兴趣。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找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这样也有助于理解课文。

三、本课学习重点是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语言和写法,而不要求学生死记数字、地名和事件等。教学难点是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间的关系,可以先引导学生概括各层大意,再从层与层的逻辑关系上加以归纳。

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又不是无所适从。例如本文中议论的作用、词语的选择都可以在教师启发下,由学生讨论解决。至于为什么写中路军简明,因为涉及前一篇消息(见“有关资料”),学生若不知道,便难以回答。

●有 关 资 料

一、渡江战役概况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22年来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第四野战军一个兵团于5月14日,从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1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华中重镇汉口、汉阳和武昌。

二、新华社的另一则新闻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为使教师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以及后一则新闻(即课文)详略处理的依据,现将前一则新闻录于后,以供参考。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是毛泽东以新华社记者的名义为新华社撰写的动态消息,已辑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这篇消息高度概括,文字凝练,全篇不到200字,就描绘出了一幅震撼世界的渡江战役的宏图。电讯稿的第一句话,就清楚地交代了新闻六要素中的四个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用“风平浪静”四字来描述“长江”这一客观环境;用“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来描述国民党防线的崩溃;用“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进军”来描述我军的“英勇”“英雄式的战斗”。文字千锤百炼,消息脍炙人口。

这则短消息是报道重大题材、广阔场面的典范。

三、新华社记者阎吾战地采写的回忆

阎吾同志回忆当时的采写经过:

1949年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我正在炮兵部队采访。4月21日下午,夕阳染红了江面,长江上风平浪静,我伏在长江北岸的大堤后面,等待着暴风雨时刻的到来。黄昏,我看到一尊尊大炮从芦苇丛中庄严地伸出头来,炮口对着南岸。忽然间,整个北岸发出震天动地的雷鸣。炮火在呼啸,长江在沸腾,南岸国民党阵地变成一片火海。随后,长江上白帆片片,万船齐发。当南岸飞起登陆信号的时候,我们都跳起来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我拿出稿纸,记下这具有历史意义时刻的雄伟图景。我为这历史大进军的雄伟场面所激动,胸中充满着豪情壮志,拿着写了一半的消息,一纵身跳上一条突击船,向南岸急驶。船过江心,蒋军弹如雨发,船上的白帆被子弹打穿了,碎布直往头上掉。在这紧要关头上,为我们驾船的包大娘一边拼命拉紧帆绳,一边说:“一定把同志们送到南岸,收拾反动派!”我心里热呼呼的,我想,中国人民多少年的冤仇,这下子要彻底清算了,我们要直捣南京,摧毁蒋家王朝,我一定要把这个历史镜头报道给中国人民,报道给全世界人民。当船靠上南岸,包大娘说“同志们,再见了!”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大声回答:“南京再见!”接着就拔出手枪,跟着战士们一起冲到敌军阵地去。在一条战壕里,我从敌人尸体上找到一截蜡烛头,趴在地上,花了5分钟的时间,写完了渡江情景的消息。

阎吾既是随军记者,又作为一个普通战士,与战士们一起冲锋,与战士们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因此才能把渡江战役的历史性场面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富有立体感。

这是一篇写于战地的急就章。写于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我国古代早有“倚马可待”之说,这篇新闻稿应该说正是“倚马而就”之作。

四、关于新华社

即新华通讯社。1937年正式成立于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在各省、市和自治区都设分社,在世界许多国家也设有分社或派驻记者。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提供新闻和新闻图片。并向国外发布英、俄、法、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新闻和新闻图片。

五、关于“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新闻”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这里讲的是后一种意思。

新闻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比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当然,在充分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作些必要的、画龙点睛式的精辟议论也是允许的。简短明快、反映迅速、准确真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的标题有其一定的特点:除正题外,还可有引题(常用来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或揭示事件意义)、副题(一般是事实的提要,或对正题作补充说明),由于是多行标题,所以容量较大。新闻的正文一般分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导语一般是紧接电头的一、二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或第一段文字。导语要求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写在消息的哪个地方,并没有一定之规。结语则或是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有些新闻事件已表述完整,也不一定要加结尾。

六、新闻的特点(孙春旻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理解这一定义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新近发生”是个很容易理解的话语,新闻的“新”主要就体现在这里。

我们又把新近发生区分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两种情况,套用英语的时态来解说,“已经发生”是过去时态,“正在发生”是现在进行时态。前者是已经结束了的事件,后者是正在发展变动尚未出现结局的事件。当下的新闻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发生的事件尚未出现结局就已经被报道出来。对一个事件连续追踪报道,甚至干脆进行实况转播,让报道和事件的发生发展同时进行,已经是新闻界常常采用的手段。据此,我们在定义中补充了“正在发生”的话语。

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这一话语。现代新闻报道的对象未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当时不为人们所知,虽已时过境迁,但一旦发现它的时候,它仍然有很强的报道价值,这样的事件仍然可以被作为新闻报道出来。例如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一些详情细节直到80年代才被报刊披露。2000年美国总统竞选,副总统戈尔正努力角逐民主党总统提名时,美国报刊突然披露“戈尔年轻时嗜大麻”,把几十年前的往事也抖搂出来了。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强烈地震,当时为了粉饰太平,只报喜不报忧,2000年初还有报纸载文报道其详情。这些事件差不多算是“旧闻”了,但由于是刚刚发现的,仍能给人以新鲜感,所以新闻报道也少不了这样的类型。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值得报道,我们强调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一是有教育作用。就像美国《现代新闻报道》的作者华连所说的那样“教诲”“鼓舞”读者,也就是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是有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有怡情作用。这里所说的怡情,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情家事不厌其烦地加以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是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是报道事件的,但事件本身并不就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5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设计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得力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一篇新闻,主要包括  『标题、导语、主体』  三部分,其中  『标题』  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  部分大都是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主体』部分要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2.上文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是:『B』

A.开头至“...横渡长江”是导语,以下是主体。B.开头至“...区域”是导语,以下是主体。
C.开头至“...扩展中”是导语,以下是主体。

3.上文详写和略写的是:『A』A.中路军渡江战况略写,西路军战况详写。B.中路军渡江战况详写,西路军战况略写。C.中路军西路军战况都是详写。

4.上文横线上的句子是分析中西路军节节胜利的原因的,它用什么表达方式? 『C』A.记叙的方式B.说明的方式C.议论的方式

5.上文从两方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方议论为什么一详一略?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略写我军,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已说明了这一切;详写敌军,一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二是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这里重点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6.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①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dāng)②不含:『不包括』③业已:『已经』

7.文中多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和表示具体数字的词语,对其作用理解得不正确的一项:『D』A.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B.体现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效性C.;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与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误解D.显示新闻的思想性与可读性

8.用横线画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见文中划线的部分』9.中路军所遇的敌情是怎样的?『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0.文中“此种情况”是指什么情况?『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11.文中在议论敌人毫无斗志的两方面原因时,一略一详,略议的内容是『我军英勇善战』,详议的内容是『敌军方面的情况』

12.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给下列词语归类:①英勇善战②纷纷溃退③泄气④锐不可当⑤毫无斗志  褒义词:『①④』贬义词『②③⑤』

13.写出下面句子的主干: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前锋切断铁路线』14.上文的时间和数字都很具体,体现了新闻具有『具体性、真实性』的特点。15.上文选自  『毛泽东』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6.括号里的文字叫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机关)、发电时间、发电地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6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设计二
一、选择题(70分)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一句中的“我军”是指:(    )
       A、路军
       B、西路军
       C、中路军和西路军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最后一句话"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介绍战绩,收束全文。
       B、展示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C、表示我军前方之敌已望风而逃。

     3、下列各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罹难         ┍记载
       A、难┤        B、载┤
           ┕难点        ┕载重

           ┍散文         ┍丧生
       C、散┤        D、丧┤
           ┕散慢         ┕丧事


二、填空题(30分)
     4、一篇新闻,通常包含       、       、       、       、       五部分。

     5、“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在新闻中称      ,它交代了发电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答案
一、1、 B   
    2、 B
    3、 C
二、4、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 电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3 08:36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例评析一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1997年第9期)。
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4、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第二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
1、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不行。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2、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 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评析]
这个教例简洁生动、朴实无华而又令人回味,表现出巧妙的教学设计艺术。
这种巧妙的艺术就是:课堂活动既有表象,也有深层次的含义。
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生动而热烈。在第一个教学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真正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除了教师讲析,点示有关新闻的知识之外,学生同样也占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和处理,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活动充公,积累丰富”。
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课堂活动有着含蓄而又明确的目的性。第一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其深层含义呢,则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新闻结构的知识。第二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于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而教师的意图则时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关于新闻的两个特点。
教者这样的教学艺术设计真有点儿像高明的棋手:第一步棋的落子。正是为了酝酿第二步棋有力搏杀的良机。
实际上这就是教学设计中的立意问题。从教师的主导作用看,正是因为教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有了这样立意高远的好课。这也告诉我们: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3
标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科学的发展路途中,坎坷与挫折不断发生,探索者面对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这需要创造精神、冒险精神、献身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1986年美国发生了一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有七名宇航员遇难。我国驻华盛顿记者当天就发回了专电。那么消息是怎样写的呢?今天就让我

们随着张允文去了解一下事件发生的经过。

一、 指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二、 向学生介绍有关电头的知识。

电头应交代清楚通讯社、发报时间、发报地点、 发报人。

三、 这则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消息?

1. 介绍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

2. 写美国全国对航天收音机失事的反响。包括美国公众、政府机关、总统和夫人、宣传机构、教堂和现场观众的反应。

3. 关于事故的调查。

4. 介绍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得夫以及她的蒙难给他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

5. 交代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及这次事故的影响。

四、 了解写消息的基本要求。

及时、准确是写作消息的基本要求。请你就这两个要求各举一例子。

这篇消息写提非常及时,当天消息当天见报,并且消息中涉及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作者都做到了准确无误。涉及科学问题注意使用术语。

五、 这篇消息在材料处理上详略得当。你能指出哪些地主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略吗?全文对爆炸事件及其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的介绍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 这是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得夫来自民间,人们可能更为关注她,喜爱她。

六、 课堂拓展

一、利用课外时间,从网上查找一些图片,如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坠毁时分叉的火焰,麦考得夫的照片等。

二、可以请物理老师或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介绍航天飞机的知识和载人宇宙飞行的概况,以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便于理解课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3
标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教学设计二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它迅速及时地报道了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今天我们准备自读的《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则消息,及时地报道丁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发生的一件大事。

二、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课文“自读提示”中提出的一些字的字音,初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科技术语。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研究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随时进行指导。

四、讨论交流。
   1、学习字词。
   2、分析结构。
    讨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是双行标题,包括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概括了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副标题的两句话突出了这个爆炸事件的严重性和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因此,只要读到这个标题,就能获得这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信息。
       本文的导语是第一段。这一段中有三句话,一方面概括写出了最新的最主要的事实,苎二方面还对此做出了评论(“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并补充了必要的背 景材料(美国S“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1967年阿波罗飞船“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爆炸”)。本文的主体是第2段至11段。主体部分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包括爆炸事 1午的经过,这一事件引起的巨大反响和对这一事件原因的初步推测。
    小结: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我们要明确的是,根据报道内苎的要求,有的消息除了这三部分外,还可增加某些背景材料,增加消息的结语,本文的结构是这样。本文中所写的背景材料,除前面已经提到的以外,还有第九段关于女教师麦考利夫情况的介绍、第十段关于美国航天飞机过去飞行情况的介绍、第十一段关于今年 美国原定的发射航天飞机的计划的介绍等。文中提供的这些背景材料,起了帮助读者更好 地了解报道中心内容的作用。本文最后--句话:"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其长远影响 尚难估计可以看作这则消息的结语,它的作用是进一步强调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和所产生影响的巨大。
   3、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
   ⑴ 讨论:本文根据什么标准来选取材料?
      明确:本文主体部分内容具体、确切,围绕中心事件选取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事实来说话,客观世界中不断发生的事实千千万万,消息不能事无巨细,有闻必录。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就是选择材料的一个重要标准。
         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有重要性、突出性、时效性等:①  重要性是指新闻事件意义和影响的重要。本文报道的中心事件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事故发生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这些事实当然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②  突出性是指新闻事件在社会生活中最近发生的事件中最引入注目的、最牵动人心的。本文报道的新闻事件一经报道就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作者有针对性地精心选取公众关注的各种有关信息,就能收到很好的报道效果。
                                                          ③  时效性是指尽可能迅速及时地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并做出报道。在电讯事业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报道更应该力求快速、高效,有时甚至是分秒必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新华社是报道第一块金牌获得者消息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比美国的美联社还快了20分钟。课文在报道“挑战者”号爆炸事件时选取了发生在当天的与此事件有关的大量新鲜材料,这就当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⑵  讨论:本文主体部分在组织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主体部分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而是围绕中心事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材料:第3至6段写社会各界的反应(先概述“全国上下极为震动”,再叙述里根总统、国会、教会等的反应以及事件直接目击者的震惊,然后以里根总统的讲话来结束这一部分的内容);第7至8段写主管部门(美国宇航局)的动态(着手调查,组织救援,专家们推测事故原因);第9段写麦考利夫的学生们的悲哀;第10、11段写一事件在近期和远期产生的影响。这样组织材料,便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报道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信息。
   4、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导语部分指出,“挑战者”号的爆炸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从课文的具体内容来看,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课文叙述了这次事件的出人意料(在人们热烈期待中?“已进行了10次飞行…”历来技术故障最少的“挑战者”号“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一次大灾难”);叙述了损失的严重(“耗资12亿美国元”,“7名宇航员全部罹?”)、反响的强烈(“全国上下极为震动”,政治领袖、主管官员、技术专家、中学生及广大公众都感到震惊、悲痛),挫折的重大(影响“美国整个太空计划”,“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确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

五、完成练习。
   1、书面或口头完成练习三。
   2、选取学校新近举行的一次活动,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消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4
标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综合资源
●课 文 说 明

一、及时,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这篇消息写得非常及时,当天消息当天见报。准确,是消息写作的又一要求。这篇消息中涉及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长度、高度、距离、次数等),作者都做到了准确无误,并且数字尽量精确(要求写确数,万不得已才写约数)。涉及科学问题注意使用术语,例如“外挂燃料箱”“尾部”“断裂”“外泄”等。关于修饰语的运用,如“是历来技术故障最少的一架”,“问题可能出在”,加点词语用得准确。

二、这篇消息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作者几乎都作了精心报道。大的方面有爆炸的情况,美国全国的反响,对事故的调查等,小的方面有“三倍于音速”,“已进行了十次飞行”等。作者还善于在叙述某一事件或情况时融入有关信息。例如:“这架耗资12亿美元……震动”,在写美国上下震动的语句中融入了“耗资”信息;“在教室里观看载有自己的教师……悲哀”,在写学生的反应时,交代了这是麦考利夫亲自教过的学生。作者这样写是由新闻报道的要求和本则消息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这篇消息在材料处理上详略得当。全文对爆炸事件及其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的介绍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这是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来自民间,人们可能更为关注她,喜爱她。

●关 于 练 习

一、这则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试概括说明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方面的情况。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体部分主要报道了下列方面的情况:

第一层(“‘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持续了一个小时”):介绍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

第二层(“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写美国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包括美国公众、政府机关、总统和夫人、宣传机构、教堂和现场观众的反应。

第三层(“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关于事故的调查。

第四层(“‘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陷入混乱和悲哀”):介绍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以及她的蒙难给她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

第五层(“美国共有四架航天飞机”……“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交代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及这次事故的影响。

二、本文第三段写到当晚发生的事实(纽约帝国大厦熄灯以示哀悼),第五、七、九段却又写到飞机爆炸时和当天下午的一些事情,作者是不是把时间顺序搞乱了?试结合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作具体说明。

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消息第七段是讲关于事故调查的,出现时间概念(“今天下午”)是为了表明对事故的重视和调查组成立之快。第九段是讲女教师麦考利夫,把她的学生观看实况转播时的情形在这里讲出,更突出了哀痛与悲壮的气氛,不能看成是时间混乱。至于三、四、五、六段是写美国全国的反映,文章层次大致上是先总(“全国上下极为震动”)后分(先“上”,后“下”)再作“结”(用总统讲话作结),所以虽然第三段说到“当晚”,第五段又说白天,也不能看成是时间混乱。

三、试说明下边句中的加点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

1.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

2.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

3.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在外挂燃料箱上。

这道题旨在指导学生揣摩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1.“最严重”,“第一次”,表明事故的严重程度。

2.“几乎”,表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

3.“可能”表明事故原因没有肯定,只是推测。

四、假设你是学校板报的编辑,试根据本文编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简讯。

这是缩写练习。训练抓主要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下边是《北京晚报》的简讯,供参考。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生爆炸

华盛顿28日电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官员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28日上午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72秒后发生意外爆炸,机上的7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名中学女教师,全部遇难。

这是自1961年美国开始载人宇宙飞行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空难。

美国总统里根当天晚上对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对这次空难事件表示悲痛和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选自1986年1月29日《北京晚报》)

●教 学 建 议

一、可以请物理老师或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介绍有关航天飞机的知识和载人宇宙飞行的概况,以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便于理解课文。

二、教师可以找来有关报纸、画报,有条件的话,可以从网上下载,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看一些图片,如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坠毁时分叉的火焰,麦考利夫的照片等,以加强直观效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文章导读部分的语言特点、主体部分的结构特点,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掌握。学习重点可以放在引导学生准确回答课后练习一、练习二上。

四、学生熟悉课文后,完成课后练习四,大约只需15~20分钟,教师不必收阅,可在学生中传阅。由学生按小组推荐好文章一至三篇在班上朗读,教师略作评论。

五、涉及消息知识,可与第一课通盘考虑。

●有 关 资 料

一、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李文云)

“挑战者”号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一些改进:“哥伦比亚”号不装燃料时重量为75吨,“挑战者”号由于使用了改进的内部燃料箱,重量比“哥伦比亚”号减轻4.5吨,因而能装载更多货物;防热瓦有所改进,采用了新型的加固硅瓦片。此外,宇航员的座椅、着陆系统、仪表盘都有所改进。

“挑战者”号的首航,曾由于某些技术问题由原定的1983年1月20日推迟到1983年4月4日~4月9日。“挑战者”号首航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重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德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他们走出“挑战者”号的座舱,于失重情况下在敞开的货舱里,系上安全带行走和活动了近4小时。“挑战者”号于1983年6月和8月,又进行了第二、三次飞行。在第二次飞行时,把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宇航员萨利·赖德送上了太空。美国的第一位黑人宇航员布卢福德空军中校,是在第三次飞行时进入太空的。1985年4月29日第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博士参加了“挑战者”号的第七次飞行,并负责失重状态下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28日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十次飞行。在以前的飞行中,“挑战者”号曾出现过一些故障,其中1985年7月29日第八次飞行时的事故最为严重。当时,“挑战者”号从佛罗里达升空后不久,机上的三个发动机中的一号主机突然提前停机,宇航员及时启动了机身上的另一个小发动机,才使航天飞机进入地球低轨道,比原定的轨道低了128公里。

一般情况下,航天飞机每次飞行后,经过二至四周的检修,就又可以重新发射升空,可以反复使用100次。

二、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申明河)

美国是在1972年决定研制航天飞机的。经过9年的研制,几遭挫折,几度推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终于在1981年4月12日上天了。经过54个半小时的飞行,绕地球运行36圈,“哥伦比亚”号在4月14日按计划返回大气层,安全着陆。美国航天飞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美国宇航事业的重大突破。

自1981年4月12日至1986年1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共进行了24次宇宙飞行。执行飞行任务的宇航员共125名。他们分别乘“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4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进行了各种飞行试验。在125名乘员中,不仅有美国的女宇航员、黑人宇航员、华裔宇航员,还有西德、加拿大、法国、荷兰、墨西哥等国的科学家,以及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亲王。

航天飞机每次飞行都有特定的飞行任务。在第一次至第四次飞行时主要任务是试飞,检验各种部件性能和热应力。在以后的历次飞行中主要任务有:施放和维修卫星、进行各种科学试验和大型太空建筑骨架搭建试验。航天飞机也执行特别的任务,如在第15次和第21次飞行中就执行了绝密性的军事任务,施放各种防卫系统试验卫星。

美国航天飞机在24次飞行中,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但也出过不少故障,有些甚至是十分严重的。如在第二次试飞时,由于机上的燃料电池发生故障,航天飞机被迫提前返航。在第四次飞行中,两个火箭助推器沉入大西洋。在第五次飞行中,由于航天服出了毛病,致使太空行走计划流产。在第16次飞行中,损坏了100多块隔热瓦,航天飞机下降时,一个轮胎烧破。在第18次飞行中进行的激光反射试验第一次失败,在进行第二次试验时才成功。航天飞机在第19次发射时,出现了严重险情,它的三个主发动机中的一个由于热传感器失灵,只开动了5分48秒,提前3分多钟熄火。当时“挑战者”号已飞离地面112公里,尚未入轨。载人宇宙飞行器的发动机在入轨前熄火,这在美国20多年的载人太空飞行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第20次发射时,由于雷阵雨和机载电脑发生故障,航天飞机两次推迟发射。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三、殉难的女教师麦考利夫(陈封)

美国“挑战者”号上7名遇难的宇航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民间的中学女教师沙龙·克里斯塔·麦考利夫。

这位女教师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社会学教师,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教授社会学课。去年她从11 000名应征教师中被选中搭乘“挑战者”号升空,准备在太空向美国许多城市的250万名中学生讲授“太空课”。

37岁的麦考利夫有一个9岁男孩和一个6岁女孩。为了达到作为一名宇航员的条件,她曾进行过120个小时的紧张训练。她计划在参加这次太空飞行之后,仍回到康科德中学执教。一家国际卫星和航天保险公司赠给她一张100万美元的保险单,表示对她的宇航工作的支持。

康科德中学有1 200名学生。全校师生都以麦考利夫教师能作为第一位美国平民升入太空而感到莫大光荣。28日那天上午,全校兴高采烈的师生像节日一样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或化了妆,带着乐器和其他响器,老早就挤入教室和礼堂的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候观看自己的教师的历史性宇航。

终于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挑战者”号腾空而起,几十个教室和大礼堂的同学同时兴奋地欢呼起来,孩子们想着,再过一会儿就能听见麦考利夫老师从万里高空传来的亲切谈话了。可是,一瞬间学生们听到一声爆炸,看到一团火球和飞机碎片拖着长长白烟。一个个笑脸顿时被吓呆了,大厅里一片寂静,孩子们很快放声大哭起来。许久许久,他们仍呆坐在电视机前,不相信那是真的。

一位教师迅速关上了电视机,学生们被领回教室。康科德这座有3万人城市的家长们,也都接到了电话,把学生们领回家中。

曾经和麦考利夫竞选的一万多名中学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也都从电视中看到了这幕惨剧。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市斯托莱中学校长史伯斯塔说:“这个事件使人感到喉部好像堵住一块东西似的。我们要记住这个悲剧,接受教训再向前进。”

四、“挑战者”号爆炸在美引起巨大反响,舆论认为美国整个航天计划将倒退数年

本报华盛顿1月30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除了政府加紧进行善后工作外,各方面对事件的严重后果和对包括战略防御计划在内的整个宇航计划前景的影响,议论纷纷,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

里根总统得到副总统布什关于爆炸事件的初步报告后,立即打电话向7名宇航员的家属转达了“全国的慰问”。他还将出席定于明天在休斯敦太空中心为遇难宇航员举行的追悼会。连日来,美国各地纷纷举行追悼会,女教师麦考利夫生前所在的康科德中学,也为这第一个平民宇航员举行了追悼会。里根还向这所中学的学生发去了慰问电。今天,按照总统的命令,美国各地的建筑物和派驻世界各地的军事哨所纷纷下半旗致哀。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场也燃起了熊熊火炬,以示悼念。

美国飞机和舰只继续在出事地点紧张地进行寻找航天飞机残骸和遇难者尸体或遗物的活动。救援人员仍然没有发现尸体和遗物,但找到了固体火箭推进器的部分残骸和“挑战者”号的一些碎片。29日中午时分,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舰只和巡逻艇发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烧焦了的残骸,已打捞到272公斤,并立即交由专家研究,以便找出爆炸原因。

美国航天部门仍然拒绝透露发生爆炸的原因,但透露这次空中爆炸后机上两个着火的助推火箭曾在短时间内对人口稠密地区构成威胁,控制室里的一位空军军官启动了这两个火箭的自爆装置,把火箭炸成了碎片。

美国一些专家和新闻报道认为造成爆炸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射时天气寒冷,二是外部燃料箱泄漏致使液化氢和氧混合发生爆炸,三是助推火箭有毛病。但约翰逊太空中心的高级官员穆尔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认为当时气温虽在一夜间下降到华氏二十几度,但对发射危险不大。制造这架飞机的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官员在发射前发现架上挂着冰柱时,曾要求推迟发射时间。但穆尔说没有问题。

舆论界对这次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估计,同政府官员也存在分歧。新闻报道认为,“挑战者”号的爆炸严重打乱了美国整个航天计划,可能使之倒退数年,甚至战略防御计划也要因而陷入险境。政府官员则认为,除非航天局调查发现航天飞机的设计存在着根本问题,否则,这次事故只能给太空计划造成一些延误,战略防御计划对航天飞机的依赖性有限,因而对其影响也不大。

美国航天工业分析家认为,“挑战者”号爆炸后所有发射计划的中断,将对直接有关的企业造成财政困难。制造和维修这架航天飞机的洛克希德公司和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股票价格已急剧下跌。29日中午时分,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中,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股票下跌1.25美元,每股为34美元;而洛克希德公司的股票也下跌1.75美元,每股为45美元。

五、里根总统对失事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全体机组人员的颂词──真正的英雄(张天伟译)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所失去的7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了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它们似乎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致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7位宇航员──7位“挑战者”,记住当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骄傲。

他们来自这个伟大国家的四面八方──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从俄亥俄到纽约州的莫霍克;从夏威夷到北加罗林那和纽约州的巴法洛。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我们记得迪克·司各比。我们从升空的“挑战者”号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就来自这位机长之口。在参加太空计划之前,他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后来成为一名高级飞行器的试验飞行员。对机长司各比来说危险从来就是一位熟悉的伙伴。

我们记得迈克·史密斯,作为战斗机飞行员获得过的奖章戴满了胸前,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来自一个国家的敢斗银星十字勋章。

我们还记得被朋友们称为j.R.的朱蒂丝·莱恩尼科,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及待地想为人民有所贡献。在余暇,她常常弹着钢琴在音乐中寻求美的享受。

我们也不会忘记孩提时总爱光着脚板在咖啡地和夏威夷的麦卡达美亚墓地里跑来跑去的埃里森·奥尼佐卡。他早就梦想着有一天去月球旅行。他告诉人们:多亏成为一名飞行员,他才能够实现他的生涯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成就。

还有那个曾告诉人们是南加州的棉田锤炼了他坚毅性格的罗纳德·麦克耐尔。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管。啊,让(罗纳德的爱称),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斯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梦想的空间站。

我们记得格里高利·杰维斯,在那次致命的飞行中他正随身带着他的母校巴法洛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面旗子。“是给开辟我未来道路的人们的小小纪念品。”他说。

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她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她以这次太空飞行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

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这些杰出的专家、科学家、冒险家,这些艺术家、教师和家庭中的男、女成员们。我们将珍爱任何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成功和勇敢的故事,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在灾难发生的那天,我们正关切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在一个不幸的时刻,我们的兴奋变成了战栗:我们等待着,注视着,想弄清所发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听了广播电台的采访节目。每一个年龄的人们都表达了他们的悲哀和为我们的宇航员而感到骄傲的心情。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着。

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轰动了整个国家。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进程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又一次认识到,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由像我们的7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成的。

我们不禁回想起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们,那些带着家眷和财产去开发荒凉的美国西部的刚毅不屈的人们,他们常常面临着恶劣的条件。沿着奥里根公路你们仍能看见那些倒下去的人们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们更坚定开拓前进的决心。

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当我们想达到外星球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7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迪克·司各比知道,每一次太空飞行器的发射都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并且他说:“如果出现什么差错的话,我希望它决不意味着太空计划的结束。”我所接触的每一位英雄的家庭成员都特别地请求我们一定要继续这项计划,这项他们失去的可爱的亲人所梦求实现的计划。我们决不会使他们失望。

今天,我们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们保证,他们的梦想决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去建设的未来一定会成为现实。为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献身工作的人们,他们的大家庭中失去了7位成员,他们仍要继续工作去实现既安全、可行又冒险、大胆的更有效的太空计划。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7位英雄的最好方式。

迪克、迈克、朱蒂丝、埃里森、罗纳德、格里高利和克里斯塔,你们的家庭及你们的国家哀悼你们的逝去。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对熟悉和爱你们的人们来说,痛苦的打击是沉重的、持久的;对一个国家来说,她的7位儿女、7位好友的离去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惬意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4
标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练习设计一
识记与理解

1.境空。
本则消息的主标是_______,副标是,副标的作用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罹()难载()人
坠(〕毁迄()今
3.精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门)开头冒号前的文字叫____,点明..、..及____.
(2)冒号后的文字是.___,交代的事件是(3)文中“最严重”。“第一次灾难”等同,表明___._____._____.___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五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对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②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③里根总统在白宫内电视机旁看到爆炸时“震惊得一语不发”,里根夫人失声喊道:“天哪,不可能! 在同国会领袖们商议之后,里根决定把原定于今晚发表国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正在开会的众议院中断了会议并随即宣告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死难者的钟声。

④今天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悲剧时,由震惊而转为悲痛,不少人失声痛哭。

⑤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1.将这部分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层(第段 至第 段):
第二层(第 段至第 段):

2.作者为了节省笔墨,善于在叙述某一事件或情况时融入有关信息。如第③段中第一句话叙述了__,融入的信息是

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记者从北京奥申委获悉,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第一批成员今天 上午9时36分抵达北京,抵京的这批成员包括国际奥委会申办城市关系部主任雅克利娜·巴雷特,国际奥委会委员、巴西奥委会主席卡洛斯·阿瑟·努兹曼以及国际奥委会行政官员奥利维耶、尼亚姆基和斯特凡尼·卡贝萨。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北京奥申委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到机场迎接。

1.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请说明。
2.请将这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4
一、给加[]的字注音。
     1、[罹]难(    )
     2、大[厦](    )
     3、哀[悼](    )
     4、[咨]文(    )
     5、[坠]毁(    )
     6、[迄]今(    )
     7、[罕]见(    )
     8、[舆]论(    )


二、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难{      ( ),      ( )。
     2、调{      ( ),      ( )。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本报华盛顿 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 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l 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堡垒。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
  “挑战者”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 5万英尺的蓝天时发生爆炸。爆炸后,航天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距发射地点20英里外的大西洋。燃烧着的飞机碎片,散落在广阔的海面,持续了一个小时。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全国上下极为震动,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等待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消息。各大电视网作了整天的特别报道。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纽约市通常灯火辉煌的帝国大厦今晚熄了灯火,以示哀悼。
  今天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观众目击这一( )时,由( )而转为( ),不少人( )痛哭。
今天晚上,里根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对七名宇航员不幸罹难表示哀悼。他把这一事件称为“全国的损失”。他说:美国将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将有更多的航天飞机和宇航员进入太空。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宇航局官员宣布,已成立临时的调查小组,立即着手初步的调查,日内将组成正式的调查委员会,对这一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同时,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坠毁的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水域寻找幸存者。]由于碎片散落时间长,球援人员只能在三个小时后进入出事地点。
  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 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过象。
     1、解释文段中加波浪线的词语。
      ⑴  罹难:
      ⑵  目击:

     2、选文第四自然段空缺的词语应是:(     )
       A、惨状震怒悲痛高声
       B、悲剧震惊悲痛失声
       C、悲剧 惊恐悲伤失声
       D、惨剧震惊痛苦低声

     3、选文第三自然段力加点的词“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点的词“可能”用得好,请说说理由。
                                                               

     5、选文第五自然段加根线的句子“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坠毁的长!侧公里、宽80公里的水域寻找幸存者”里用了确数,而不是用“广阔的水域”等这样的表述,请简要说说用确数起到了什么作用。。

   
     6、《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则消息比较长,但只看它的导语已能了解到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结果。请从选文中摘出消息的导语。
       导语:                                                   




答案
一、 1、 lí
     2、 shà
     3、 daò
     4、 zī
     5、 zhuì
     6、 qì
     7、 hǎn
     8、 yú
二、 l、 艰难 nàn   遇难  nàn
     2、 调查 diào  凋解  tiáo
三、 1、 ⑴  罹难:遭受不幸和灾难而死亡。
         ⑵  目击:亲眼看到。
     2、 B
     3、 不能。“几乎”是“差点儿”的意思,“中断了一切活动”的不可能是所有的人,去掉了“几乎”就不符合事实。用“几乎”正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 “可能”表示猜测,在未得到确凿证据之前,只能猜测。
     5、 用确数,突出航天飞机坠毁范围之广,营救工作之困难。
     6、 导语:今天(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15 06:56
标题: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本社讯]1986年1月28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比天气更让人心寒的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的悲剧。
  这天早晨,成千上万名参观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腾飞的壮观景象。上午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天穹,看台上一片欢腾。但航天飞机飞到73秒时,空中突然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挑战者号顷刻之间爆裂成一团桔红色 火球,碎片拖着火焰和白烟四散飘飞,坠落到大西洋。挑战者号发生爆炸,全世界为之震惊。

  7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参加太空飞行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原计划她将在太空给她的学生进行现场授课,不幸的是麦考利夫壮志未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根据调查这一事故的总统委员会的报告,爆炸是一个O型封环失效所致。这个封环位于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器的两个低层部件之间。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环会在低温下失效,尽管在发射前夕有些工程师警告不要在冷天发射,但是由于发射已被推迟了5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视。

  挑战者号飞机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它以航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国研究船挑战者号而命名。也许有人还记得阿波罗17号登月舱也叫挑战者号。就像它的前辈一样,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也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7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成为美国可再度使用的带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飞行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乘载七名宇航员,进行航天飞机的第10次飞行。在挑战者号十次的飞行任务中,共绕轨道飞行987次,太空停留时间累积69天。

  挑战者号的失事曾使美国的航天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航天飞机在以后的3年中停止了飞行。但是,在总结了挑战者号的教训之后,人类对太空的探测仍在继续。从航天飞机恢复飞行至今,已执行了76次飞行任务,包括组建国际空间站。挑战者号的宇航员是人类航天事业的先驱。

  参加这次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一共有七人。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三十七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0
标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一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通讯的主要特点。

2.学会阅读通讯的主要方法。

二、教与导设计

学法指导

学习这篇通讯,可以把通讯与消息进行比较,以分辨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通讯的主要特点。在比较时,可先将消息和通讯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然后将本单元的前两课课文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弄清消息与通讯的异同。这样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好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通过学习这一课,要逐步养成读报的习惯。在读报时,要注意分辨消息与通讯。

重点与难点

1.什么是通讯?

通讯,和消息一样,也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是,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

2.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3.本文的写作特点。

这篇通讯以事实为基点,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胸怀。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真切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我们热爱志愿军战士,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主体部分用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顺序不能颠倒,第三个事例是产生第一、二个事例的思想基础,事例与事例之间用议论、抒情相结合进行过渡。抒情、议论对记叙起点睛作用。

①问题与方法

1.本篇通讯的阅读。

要仔细阅读描述典型事例的细节,了解语 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即精读通讯)。
2.怎样使通讯更加生动形象?

要善于选择典型事例反映事物的本质(如本文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品质),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坚韧()(2)迸()裂
(2)掰()断(4)塞()苹果

2.解释下列词语。
1)淳朴:__.._
2)豁亮:___
(3)坚韧:_
(4)奋不顾身:_._.

3.填空。

1)通讯的内容比消息__..、__。

(2)通讯在表达方式上,不仅用_,还要较多地采用___、__、______。

4.精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主要写:___

2)所写的事件时间:__,地点:__,起因:_,结果:_。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 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巴,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下边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3.本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4.这段文字是课文的结尾,请你说说其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文后问题。

黄长华是这样幽默地描述她的工作的:她是个‘石生”上活在城市的“肠道”里,她每天都要给“病人”动手术,每天都要给它“洗洗肠”。

士。果你不了解她的工作,可能会被她的这通“幽默”弄得一头雾水。其实,她只是省城市政排水所一名很普通的职工。不过,她的工作的确与“白衣天使”有异曲同工之处:每天都要 钻到城市的下水道和香井里,清理堵塞物。黄长华说,自己与道路有缘,有缘才会钟爱着道路。 21年过去了,她从一名 24岁的‘学徒工”成长为下水道养护班的班长。别看官小,黄长华管理范围却大,她和8名队员要负责全市40多条道路底下约 9() ’k里长的下水道及5 000多座容井的清疏,平均每天清理垃圾达6吨之多!

清理下水道是件又脏又累的苦活。晴天—身汗,雨天一身水。冬天,地下寒冷刺骨;夏天,地下又闷热得如同罐头。黄长华说,脏累她不怕,就怕碰上危险。一次,合肥金笔厂附近有条下水道被堵了,里面充斥着沼气,她刚一下去,就觉得头晕脑涨,胸口发堵,如果不是被同事及时拉上地面,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每天下班回家,黄长华总是浑身臭气,为不影响别人,这ZI年来,她没有进过一次澡堂。

并不是所有的人对这样的工作都能理解。

有几次暴雨过后,黄长华正在路上疏通客并时,几辆小轿车疾驰而过,溅起的脏水劈头盖脑地淋了她一身。当然,更多的市民对她的工作还是理解的。 1999年 5月的一天,黄长华和队员在清理蜀山路下水道时,不少过往司机见状纷纷向她举手示意。黄长华说,这时,她才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选自2001年5月14 8《新安晚报》)

1.这篇通讯是事件通讯还是人物通讯?请你给这篇通讯拟个标题。

2.工作又脏又累,黄长华描述她工作时为什么又那么幽默?

3.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1
标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 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2、 学习本文 围绕中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3、 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特点 。

4、 学习志愿军优秀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重点难点

1、 重点:本文 选材和组材的特点。

2、 难点:多种表达方式 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相。

(放《大阅兵》录相片段)同学们 ,从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场上受阅战士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他们很可爱!但我们只是看到他们形象的可爱。那么,五十年代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是怎样的可爱呢?今天,我们就从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来了解他们美好的心灵,感受他们博大的胸怀,学习他们高尚的情操。(板书课题)

二、学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是通过哪三个事例表现出来的呢?

指名学生回答,明确并板书: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小孩

防空洞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也一定会讲故事。第一个事例故事性强,如果把它讲出来,一定很感人。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第五段,准备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听。要讲好这个故事,必须把记叙的要素讲清楚,特别是要把志愿军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的壮烈情景具体形象的讲出来,讲故事时声调要缓慢,感情要深沉。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刚才这位同学讲得很生动,这除了英雄的行为本身感人外,更在于作者传神的使用了一系列生动准确的动词。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完成选择填空题,并请举例分析用词的准确性。(出示幻灯片)

以上这些动词除了表现战士的英勇顽强,还表现了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只有非常恨才非常狠。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火中救小孩”就是最好的证明。

下面请一个同学把第11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划边思考:划出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想一想马玉祥为什么要救这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朝鲜小孩?他是怎样救出朝鲜小孩的?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回答: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语句。

心理描写:“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

动作描写:抓住“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

请一个同学模拟表演这些动作。

学生小结:马玉祥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英勇迅速的救出朝鲜小孩。

为什么战士对敌人恨之入骨,对朝鲜人民却是深切的关爱呢?“防空洞的谈话”作了响亮的回答。下面分角色朗读谈话内容,女同学问,男同学答,只读引号里的内容,注意战士回答时的神态、语气和感情。

先请同学们熟悉谈话内容。分角色朗读。

提问: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哪些思想品格?(要求找原话,抓住战士的三笑一兴奋)

学生回答,明确并概括:

高尚的苦乐观

高度的责任感

崇高的荣誉感

作者通过这三个事例表现了战士是最可爱的,那么,作者在文中哪一段集中笔墨从四个方面对战士进行了高度的赞誉呢?

学生回答:第3段排比句。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这个排比句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上述三个事例中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那么,你能不能将这四个方面与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呢?

展示幻灯片:      品质                 松骨峰战斗

      意志                 火中救小孩

      气质                 防空洞谈话

                      胸怀            

学生填空、连线。讨论明确。

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战士都是这样的可爱,他们的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黄继光堵机枪,邱少云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罗盛教舍身抢救落水儿童等被广为传诵,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迹都写进去,而只选取这三个事例来表现战士的可爱呢?下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并明确:我们还是用作者的话来说吧。他说:“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帐,哪一个也说不清楚,不充分。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是突出的。”“松骨峰战斗”表现战士坚韧刚强的意志,“火中救小孩

”表现战士纯洁高尚的品质,“防空洞谈话”则表现战士淳朴谦逊的气质、美丽宽广的胸怀,这三个例子就是最能表现战士可爱的典型例子,这体现了选材典型性的特点。

既然这三个事例都有典型性,那么文中安排这三个例子的顺序能否改变呢?请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不能改变。志愿军战士出国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他们最大的任务,“松骨峰战斗”是这神圣任务的具体体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板书),所以应放在首位来写。“火中救小孩”写的是战争的另一侧面,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具体援助,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这种爱,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是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板书)的高度体现,与第一个事例相比,就其意义而言,自然应当放在第二位。前面这两个事例主要写英雄的行为美,后一个事例则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心灵美,它是产生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板书),所以放在最后来写。

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爱国主义

我们的战士(板书)就是这样的可爱!他们是最可爱(板书)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一定深受感动,这不仅仅因为志愿军战士的事迹感人,还在于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激发和调动了我们的感情。想一想,文章除了记叙(板书)事例外,开头三段和结尾一段的抒情议论(板书)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开头3段从作者在朝鲜的具体感受引出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起了明确中心思想的作用。结尾把祖国人民幸福生活和志愿军在朝鲜奋不顾身的杀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并且号召我们热爱我们的战士,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作者除了在开头结尾用抒情议论,在记叙每一个事例后,也用了抒情议论,这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思考,回答明确:从结构上说,标志着每个事例述说的结束,还起到了衔接与过渡作用;从内容上说,起到了感染读者,使读者感情与作者发生共鸣的作用。

三、谈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我们已深切的感受到五十年代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在和平年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匣门,展开思维的屏幕,接通情感的电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回顾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解放军战士的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把你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解放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告诉给在座的每一个人,让大家再一次受到教育和鼓舞。

学生回顾,两三名学生讲述。师生评议。

四、写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你如果把刚才所讲的真实感人的事例,像魏巍这样,精心的选材,巧妙的构思,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并且倾注你的热爱赞美之情,及时的写成一篇文章,定然是一篇非常好的通讯!那么,就请同学们以《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用你的神来之笔讴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学生编拟写作提纲,互相交流。教师适当提示。

五、颂战士的可爱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阅兵场上看到了解放军战士的威武形象,学习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美好品质,也谈论和叙写了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的动人事迹,现在,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歌声来纵情的歌颂我们最可爱的人吧!

播放歌曲《为了谁》,师生齐唱。本课在歌声中结束。

附板书设计: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松骨峰战斗------意     志 ---- 英雄主义

战士   火中救小孩------品     质 ---- 国际主义  最可爱

防空洞谈话------气质 胸怀 ---- 爱国主义

         记叙         抒情        议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1
标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综合资源
●课 文 说 明

这篇课文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主题

现在,中国老百姓一般把人民解放军官兵称为“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就出自这篇课文。

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更明确了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你感受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

这篇课文之所以一发表就能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具有巨大的撼人心魄的感染力量,首先在于它的主题。它真实而完美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而主题的成功,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在于作者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

第二,选材

怎样表现主题呢?作者说:“首先,我希图追求着最本质的东西。……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英雄主义。”“问题的本质找到了,那么,应该怎样反映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这篇课文选材的成功就在这里。

这篇课文选了三个例子,它们各表现了人民志愿军精神的一个侧面:第一个例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有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例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也就是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例子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忍受艰苦的无私胸怀,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赞扬了志愿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三个事例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了“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中心。作者这样选材,还考虑到英雄的群体和英雄的个体两者的结合,第一个例子写群体,第二、三个例子都是写个体。从表达上看,第一个事例主要写行动,写英雄的壮举,第二个事例写行动和心理,第三个事例则是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活动、心理世界。这三个例子相辅相成,共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表达方式

像一般的通讯一样,这篇课文以记叙为主,但也有不少篇幅的议论和抒情。

开头三段以抒情、议论来点明文章中心,相当于引言。以后,写完一个事例之后就有一段议论性抒情。第一、二事例后的紧扣中心的反问,不仅突出了中心,而且以强烈的抒情使读者产生了共鸣。第三个事例后的议论性抒情,对三个事例作了总结性评论,进一步赞扬战士的可爱。

篇末以议论性抒情作结,并与开头部分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除上边指出的成段的议论性抒情外,还有穿插在记叙中的抒情,这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记叙的中心更为突出。

课文中作者抒发热爱志愿军的感情,有时不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融于叙述描写之中。例如描写马玉祥外貌的文字,就饱含着感情。

第四,语言

这篇课文用词准确、形象,内涵丰富。例如记述松骨峰战斗开始前,写了这样一句话:“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写出我军所处地形的不利,但还是“匆匆”占领了。突出了战士们不顾安危,“阻止敌人”的决心和牺牲精神。又如,写马玉祥烈火中救儿童,着重动作描写,很重视动词的运用,像“穿过浓烟”“踢开门,扑了进去”“只是在地上乱摸”“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这些加点的动词都用得十分精当,既形象地写出马玉祥当时的一系列动作,又十分符合火盛烟浓的环境特点,从而突出了马玉祥所体现的志愿军的优秀品质。

●关 于 练 习

一、作者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最初从采访来的一百多个生动事例中选出二十多个事例来写,后来只选了五个事例,最终写成本文时又删去两个。熟读课文后讨论:

1.三个事例分别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2.三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次序能不能调换?

3.三个事例中,能不能再删掉一个?为什么?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

1.第一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有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也就是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忍受艰苦的无私胸怀,赞扬了志愿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写法上,第一个事例主要写行动,写英雄的壮举;第二个事例写行动和心理;第三个事例则是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

2.三个事例联系紧密:先给读者一个英雄的群体形象,再给读者一个英雄的个体形象,最后揭示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如果颠倒就可能造成层次不清和事例之间内在联系混乱,而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3.一般说来,不能删,删掉其中任何一个都有损于中心思想的表达。当然,问题也不能绝对化,如果一定要删,可以删第三个事例,这对于表现中心思想的损害相对小些。

二、朗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具体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前后呼应的。

2.这两部分对于表现本文中心思想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作用不尽相同。具体说说它们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3.结合人称、句式和语句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两部分是怎样引起读者共鸣的。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1.开头第一段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上的深切感受,引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问题。第二段用自问自答的议论,正面回答第一段提出的问题: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第三段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面貌。结尾倒数第二段,在前边举例的基础上,热烈赞扬志愿军──最可爱的人,倒数第一段指出战士们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卫者,激发我们热爱最可爱的人的感情。这样,结尾与开头在内容上、写法上都遥相呼应,做到首尾圆合。

2.开头三段的抒情性议论,概括揭示了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面貌,点明了中心思想,对下文列举具体事例起了提示作用。结尾两段,总结上文所举事例,深化中心思想,并起号召、鼓舞人心的作用。

3.人称:在开头三段,除用第一人称外,还用第二人称“你”“你们”;在结尾两段,也用了第二人称“你”。这样的直接呼告的方式,能提醒读者注意。用第二人称,犹如同读者平等交谈,使读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易于引起共鸣。句式:用设问、反问句式。可以使语言富于强烈的感情色彩,可以增加启发性,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更加生动。总之,可以引起读者共鸣。语句的具体内容:如前所述,已能令人感动,再加上人称、句式等等,就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三、作者抒发热爱志愿军的感情,有时溢于言表,有时融于记叙描写之中。找出课文中描写马玉祥外貌的语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再找出一两处类似的例子。

这道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习间接抒情的写法。

描写马玉祥外貌的文字:“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十分喜爱志愿军战士的感情。类似的例子如:“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充分写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

四、在本文三个事例中任选一个,改写成简讯。

略。

●教 学 建 议

一、《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收入通讯集的,有收入散文集的,有收入报告文学集的。在本册书中,是作为通讯── 一种新闻文体收入的。本册重点学习记叙文,通讯自然是记叙文的一种。本单元中,已经学过消息,可以把通讯与消息作比较,在比较中认识通讯的特点。关于通讯的特点,本课提示中讲了一些,“有关资料”中还讲得详细一些。但给学生讲,有提示中的内容大致就可以了。

二、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选材的典型、精当,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复述三个事例的大意并分别给这三个事例拟小标题,通过复述和拟小标题体会这三个事例不同的选材角度。还可以让学生重点研究三个事例的次序能否调换,从中体味作者这样安排三个事例,是出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

三、重视朗读。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适宜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有 关 资 料

一、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孙春旻等)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例如,2000年3月8日《大河报》在第一版刊登消息《俯下身做农民的牛站起来当农民的伞中共河南省委授予郝桃枝“勤政廉政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关于郝桃枝事迹的表述只有这样一段:

今年47岁的郝桃枝现任扶沟县崔桥镇党委书记。1987年由县直到乡镇工作,13年来,特别是任崔桥镇党政主要领导以来,她牢记党的宗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被农民群众誉为“贴心书记”。

而在当日报纸的第5版,还发表有一篇通讯《桃花一枝送春风──记农民的“贴心书记”郝桃枝》,其中关于郝桃枝的事迹计有引水治旱、修路通车、关心贫户、抗洪抢险、清正廉洁等多个材料,具体地展示了郝桃枝的模范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其他表达方式用得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彩流光,摇曳多姿。

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比拟、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受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限制,对这些手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 通讯则不然,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例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片断: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的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近旁,一座座用石头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对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这倒不是说通讯就不追求时效,通讯的写作和发表也是讲究越快越好。可是事实上它不可能像消息那样快。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也快。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消息长,采访快不起来,写稿时间自然也比消息长一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2
二、关于“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妄图吞并朝鲜,进而侵犯中国领土。在这个严重时刻,应朝鲜政府请求,党中央作出决定,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抗美援朝。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汉江南岸。美国侵略军和李承晚集团为了挽救失败的局势,纠集23万多人的兵力,配以大量飞机、大炮、坦克,于1951年1月25日大举向北反扑。英勇善战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汉江两岸顽强抵抗敌人的猛烈进攻,并从4月28日开始,在朝鲜中部整个战线上发起反击,迅速解放了许多城镇和广大地区。在朝中人民的沉重打击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舆论压力下,美帝国主义被迫于1953年7月同朝中方面签订了停战协定。朝中两国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三、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战士的英雄气概。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这样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每当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满心眼儿的高兴。

这次我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我看到他们在朝鲜战争中,虽然面临的任务是这样艰巨,作战环境是这样艰苦,但我们战士的英勇,比起我过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看到的,还有更高的发展。特别是这种英勇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譬如,我在某部兵团曾了解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这个团,至第三次战役结束止,伤员随队作战的比送到医院休养的数目还大。这恐怕在世界战争历史上,也是一种奇迹!这些事实督促着我,使我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愿望来表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使我更明确了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你感受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你感受得浅,人家从你这儿得到的,也就浅;你根本还没有感受呢,那就用不着说了。这儿,我还要强调一句,就是深入的感受,跟深入群众火热的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跟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是联系在一起的。就拿在战士中的采访来说吧,你跟他们交上知心朋友,你对他们了解得深,他们的气质、思想、感情就会感染你,使你也沉入到他们的情绪中。也就是说,才能使你感受得更深些。

我怎样来表现这一主题呢?首先,我希图追求着最本质的东西。在朝鲜,我脑子里经常想着一个问题: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样英勇呢?就硬是不怕死啊!那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为了找答案,我和人谈了好多话,开了好多座谈会。我细细跟他们谈,让他们把心里话谈出来。跟我谈的,有指挥员、战斗英雄、一般战士、干部、新参军的学生和过去曾经是落后的人。我了解到,他们由于锻炼和认识的不同,虽然有些差异,但是都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英雄主义。于是,我了解了在毛主席和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就是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最基本的动力。我想,这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吗?这就是最本质的东西。我肯定了它。我一定要反映它。我毫不怀疑。一切其他枝节性的、片面性的、偶然的东西,都不能改变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问题的本质找到了,那么,应该怎么样反映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面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

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我觉得不仅应写战士的英雄行为,还要写出战士的思想感情。譬如写一个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战士的英雄行为,如果仅仅写敌人的炮火多么厉害,敌人如何凶猛地往上冲,经过我们战士的一阵手榴弹,把敌人打下去了,接着敌人又第二次冲锋,我们的战士又是第二次、第三次地用手榴弹把他们打下去了等等,很可能使读者感到我们的战士不像一个活的人,而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把活的人写死了,把英雄的人写成纸人纸马,再出奇惊人的事迹,也觉得不太感动人。可是,如果我们写出了战士的思想感情,那给人的感觉就会大大不同。他们会感到:原来做出这样英勇行为的人,是跟自己一样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例子不太突出,仍然会感人的。比如负伤不下火线的事情,这在革命队伍中,几乎是最平常的了,但如果能把一个伤员负伤不下火线时的思想感情写出来,是会感动人的。何况我们的战士的思想感情是如此的崇高而美丽,它本身是具有多么感人的力量!

这篇东西的经验又告诉我:一篇东西的目的性,要简单明确。一篇短东西,能把一个意思说透,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动起笔来,又总爱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果呢,问题提得不尖锐,不明确,更别说深入的解决问题。因为哪个意思也没有说透,怎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呢?我写这篇东西之初,原也想说好几个意思,最后没有那样做。

为什么以通讯的形式出现呢?说到这里,又牵连到过去自己的一个老毛病。我原是个喜爱写诗的人,虽然在抗战期间写过些通讯,但对通讯总是不那么看重。这次回来,又想先写别的,但又老想:这样伟大的斗争和伟大的战士必须要很快写出来呵,如果慢慢在那儿钻长的,刻细的,最后又弄不成,怎么对得起战士们呢?这样,就着笔写了这篇通讯。这篇东西的写作经过及一点点浅薄的体会,就是这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3
标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设计
(一)①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②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③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④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上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体裁是  『通讯』,是作者  『魏巍』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  2.在括号内填上原文中的词语。4分 〈见『』中的内容〉

  3.上文①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A. 设问 B.反问C.排比D.比喻 4.上文用抒情表达方式的句子是(D)2分A.①句B.②句  C.③句D.④句

  5.上文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ABC )2分      A.①句B.②句  C.③句D.④句  

  6.“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句的宾语是( D )2分    A.他们  B.人C.最可爱的人D.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7.从上文找出下面词语的同义或反义词.5分 同义:平常(平凡 )朴实(淳朴)  反义:狭窄(宽广)脆弱(坚韧)丑陋(美丽)贫乏(丰富)肤浅(高深)

  8.解词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坚「韧」:『牢固,有韧性』(rèn)      「淳」朴:『朴实』(chún)

  9.上文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这对表现本文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歌颂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切身感受提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10.上文横线上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一二分句承前文的什么而言,三四分句承前文的什么而言?(      )

  A.这组排比句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一二分句承前文的“平凡”而言,三四分句承前文的“简单”而言。  B.这组排比句赞扬志愿军战士勇敢的斗争精神,一二分句承前文的“可爱”而言,三四分句承前文的“简单”而言。  C.这组排比句赞扬志愿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一二分句承前文的“高深”而言,三四分句承前文的“丰富”而言。  D.这组排比句赞扬志愿军战士崇高的道德品质,一二分句承前文的“知识”而言,三四分句承前文的“感情”而言。

    (二)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8

1.上文选自 『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2分

2.从表达方式上看,上文段属于(B)2分  A.议论  记叙   B.议论  抒情  C.议论  描写    D.描写  抒情

3.指出句中横线上的部分是什么修辞方法:( C)2分 A.排比     B.对偶       C.比喻         D.夸张

4.从上文找出与“骄傲”和“祖国”意思相近的词。2分   骄傲:『自豪』  祖国:『国度』

(三)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情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上文写烈士同敌人搏斗的动词有『抱、掐、摁、握、迸、衔扣』

2.上文选取了『松骨峰战斗』的典型事例,着重表现志愿军战士  『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  的革命英雄气概。

3.上文的表达方式是  『C』A.一段是记叙,二段是抒情     B.一段是议论,二段是抒情C.一段是记叙,二段是抒情议论 D.两段都是记叙

4.上文第二段的修辞方法是  『A』  A.一句设问,二三句都是反问  B.一句反问,二三句设问C.三句都是反问              D.一二句设问,三句反问

5.上文以记叙为主,结合抒情议论,这样写法的作用是:『C』

A.更加肯定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B.对记叙的事情起阐发补充作用C.对所记叙的事情的深刻意义作了进一步阐发,又使英雄事迹的教育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6.解释加点的字并注音:「摁」倒:『用力按倒』(èn)       「掰」断:因用力分开使折断。(bāi)

(四)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  『摸』。先  『摸』  到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  『摸』  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  『抓』  着  『抱』 起来,『跳』  出门去。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

1.上文记叙了一个什么事例,从而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品质和精神:『马玉祥冒火救朝鲜小孩』『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质』

2.在上文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再说说课文中这些词语对有关内容的表现起怎样的作用:『表现了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小孩的英勇』

3.上文横线上的句子属于  『语言』  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  『具有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  的美好心灵。

4.下面每组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组合的不同形式归类,有误的一组是:『C』A.浓  情  腿  烟  B.割  劲  剥  功C.烫  遇  管  凳  D.厨  园  匾  衷

(五)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1.上文所写的战斗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二次战役的时候』,地点『书堂站』,人物『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故事的起因『敌人想逃走,我军去切断敌人逃路』,经过是『志愿军与敌人进行了壮烈的搏斗』,结果『打死了300多敌人,并使得主力部队聚歼了敌人』

2.摘录有关句子:①时间紧迫『恰恰、眼看、匆匆』②敌众我寡,无险可守『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

3.从“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一句中找出对描写战斗激烈、残酷起补充修饰作用的两个词:『翻、红』

4.当“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时,用了哪几个动词写战士们的英勇?『摔、扑、抱』

5.上文写是什么战斗?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通讯这种文体,往往采用多种的表达方式,或记叙或议论抒情,本段文字则属于『记叙』这种表达方式。

7.本段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语句加以概括,这个语句是『一场壮烈的搏斗』

8.从记叙的要素这个角度看,上段的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人物』,第二三句则是写了『地点』

9.本段文字从描述的角度上看是属于『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和英勇顽强的精神』

10.文中几处用了数量词,如“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八个小时”其作用是①『表现武器装备敌强我弱』②『说明战斗激烈』

11.文中表明形势紧张、时间紧迫、地形不利的三个词语是:『恰恰』『匆匆』『光光很低』

    (六)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觉着打得解恨!”

1.本文段的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2.本文段记叙的主要内容是『马玉祥要求从炮兵连调到步兵连去』

3.马玉祥要求调到步兵连去的原因是『看见朝鲜老妈妈的窝棚两次被炸』4.这段文字描写马玉祥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5.文段中用“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来比喻马玉祥的形象,突出人物的『淳朴可爱』

6.句子“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属『因果』复句。

7.文中“过瘾”是什么意思:『痛快』,这句话表现了马玉祥的什么精神?『国际主义精神』8.把“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改为主动句:『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9.本文段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的一项是『D』

A.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B.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结果C.时间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D.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七)亲爱的朋友们,当①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②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③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④你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⑤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⑥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塞苹果的“塞”正确读音是『sāi』2.解词: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性命』

3.文段中最突出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分别是『排比』『抒情』4.写出上文大意:『联系我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说明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5.文段中哪一句与标题“谁是最可爱的人”照应?『他们的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6.依次写出文中六个“你”的所指的对象:①『工人』②『农民』③『学生』④『干部』⑤『父母』⑥『夫妇』

7.文段中“这一点”指『这是一种幸福』8.在文段中找出最能归纳出六个“当你...的时候”的内容的语句:『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

9.文段开头六个“当你....的时候”其作用是什么?『具体描写和平幸福生活环境,突出这种生活来之不易,以激起读者对战士的热爱之情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3
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坚韧()(2)迸()裂
(2)掰()断(4)塞()苹果

2.解释下列词语。
1)淳朴:__.._
2)豁亮:___
(3)坚韧:_
(4)奋不顾身:_._.

3.填空。

1)通讯的内容比消息__..、__。

(2)通讯在表达方式上,不仅用_,还要较多地采用___、__、______。

4.精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主要写:___

2)所写的事件时间:__,地点:__,起因:_,结果:_。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 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巴,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下边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3.本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4.这段文字是课文的结尾,请你说说其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的通讯,回答文后问题。

黄长华是这样幽默地描述她的工作的:她是个‘石生”上活在城市的“肠道”里,她每天都要给“病人”动手术,每天都要给它“洗洗肠”。

士。果你不了解她的工作,可能会被她的这通“幽默”弄得一头雾水。其实,她只是省城市政排水所一名很普通的职工。不过,她的工作的确与“白衣天使”有异曲同工之处:每天都要 钻到城市的下水道和香井里,清理堵塞物。黄长华说,自己与道路有缘,有缘才会钟爱着道路。 21年过去了,她从一名 24岁的‘学徒工”成长为下水道养护班的班长。别看官小,黄长华管理范围却大,她和8名队员要负责全市40多条道路底下约 9() ’k里长的下水道及5 000多座容井的清疏,平均每天清理垃圾达6吨之多!

清理下水道是件又脏又累的苦活。晴天—身汗,雨天一身水。冬天,地下寒冷刺骨;夏天,地下又闷热得如同罐头。黄长华说,脏累她不怕,就怕碰上危险。一次,合肥金笔厂附近有条下水道被堵了,里面充斥着沼气,她刚一下去,就觉得头晕脑涨,胸口发堵,如果不是被同事及时拉上地面,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每天下班回家,黄长华总是浑身臭气,为不影响别人,这ZI年来,她没有进过一次澡堂。

并不是所有的人对这样的工作都能理解。

有几次暴雨过后,黄长华正在路上疏通客并时,几辆小轿车疾驰而过,溅起的脏水劈头盖脑地淋了她一身。当然,更多的市民对她的工作还是理解的。 1999年 5月的一天,黄长华和队员在清理蜀山路下水道时,不少过往司机见状纷纷向她举手示意。黄长华说,这时,她才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选自2001年5月14 8《新安晚报》)

1.这篇通讯是事件通讯还是人物通讯?请你给这篇通讯拟个标题。

2.工作又脏又累,黄长华描述她工作时为什么又那么幽默?

3.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4
一、基础题
     1、选文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样的修辞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2、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填入选文第二段的空缺。
      ①         
      ②         
      ③         
      ④            
      高尚
      高贵
      宽广
      宽容
      刚强
      刚硬
      谦逊
      谦恭

     3、选文的思路是:(     )
       A、先提出那些“兵”,然后引出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
       B、先提出‘有人说’的观点,接着用“看来”、“既看”、“又看”分析这种说法的片面性,只看到志愿军战士的表面情况。
       C、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以对‘有人说”的表面现象的否定来突出揭示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D、采用虚抑实扬的写法,赞美我们的战士,从而批驳轻视“兵”的思想。

(二)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通越、边说话也行。()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还大的幸福。(),”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说:“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银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1、选文中空缺的词语依次是:(     )
       A、可只要如果因此
       B、但可是只要所以
       C、可因为只要因此      
       D、但因为如果所以

     2、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战士们以苦为乐,把祖国人民的托付牢记在心。
       B、战士们不愿回到祖国,因为朝鲜还没有完全解放,无脸面对朝鲜人民。
       C、战士们把祖国人民的幸福当做了自己的幸福。
       D、战士甘心为祖国人民吃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文段中,作者大量地直接引述被采访者的谈话。被采访者的谈话中有一个明显的对比,请概括指出这个对比,并简要说说这个对比突出了被采访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4、《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通讯跟同是新闻体裁的消息比,有明显的不同。这从选段中就看得出来。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      节;不仅要写事,还往往要写       ;不仅用叙述的方式,还要较多地采用议论、抒情等方式。


二、课外阅读。
    美哉,书卷气
    [ ①我喜欢孩子身上有几分书卷气,方不致于势利庸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②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者熊十力说他读《儒林外史》会全身冒汗,他发现许多丑恶的东西还在自己生命的深层起作用。王冶秋先生十四遍读《阿Q正传》,他的体会是,“第一次读它,我们会笑得肚子痛,接着鄙弃其人,之后鄙弃化为同情,同情上升为深思,再读,阿Q向自己扑来,到后来,才觉得他是一个镜头,也许、是报警器……”而我们读书,常常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很少深入挖掘,摄取营养。
    关于读书,爱默生如是说:“[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鹦。”有的名著年轻时读过,需要重读,用大半生的阅历去读,用睿智和从容去读,读出人生况味,读出真知灼见,这不正是对人生之旅的扩展和丰富吗?
    读书大可随缘。我非常喜爱莎剧。却不能欣赏莎翁的十四行诗集,使我着迷的是白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诗,那美丽的内慧,那跳动的爱的火焰,实在让人。心醉。再说,我对音乐是门外汉。偶然在《读书》上读到辛丰年谈音乐的大作,可谓声情并茂,以后读一篇爱一篇,结下不解之缘。《永玉三记》之三的《芥末居杂记》是画册,在书摊上匆匆翻着,而难割爱,于是买下一本,置诸案头。生平琐屑,以此为乐。
    女诗人索德格朗言辞恳切:“人呵,别积聚使你们沦为乞丐的财富;给你们的孩子一点人类的眼睛从未见过的美吧,给你们的孩子以推开天堂之门的力量。”
    听说,[④巴黎人走路头抬得高高的,因为他们后面立着卢浮宫。]
     1、文句①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是:,文句①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  
                                                                        

     2、文句②说“读书是认识自我并优化人生的一种重要手段”,请结合文段简要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成语“浅尝辄止”中的“辄”是之意。
                                                                        

     4、文句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5、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6、第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前面三个自然段讲“读书的重要处”似乎不大吻合,能否去掉此段?为什么?
                                                                        

     7、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文句④的含义。
                                                                        




答案
一、 l、 设问。引起读者对“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回答的注意,加深印象,使人深思。
     2、 ① 高尚
         ② 刚强
         ③ 谦逊
         ④ 宽广
     3、 C
(二)1、 B
      2、 B
      3、 这个对比是指志愿军战士前方生活与祖国人民后方生活的对比,一个艰辛,一个安宁、幸福。通过这个对比,突出了战士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揭示出他们才是最有崇高思想、最可爱的人。
      4、 细节人描写
二、 l、 外表打扮光鲜,实则没有知识和修养,思想浅薄、贫乏总领全文
     2、 只有读书,才能对照自身,发现在自己生命深层起作用的丑恶的东西,从而加强警觉,改正自身不足,完善自我。
     3、 就
     4、 读书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书本为我所用,而不做书的奴隶
     5、 “读书大可随缘”
     6、 不能。此段进一步完善中心,读书不仅要认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不能只为读而读,要为丰富自己而改。
     7、 卢浮宫是巴黎的骄傲,说明精神财富对人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希望包括孩子在内的中国人多读书,好让自己的头也“抬得高高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4
标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时宁鸿彬教师的一个教例(见《语文教学之友》1996年第9期  朱家林的文章)。
师:魏巍同志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事例,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精选出来的,是最有代表性和。那么,魏巍同志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事例呢?这三个事例有哪些方面的代表性呢?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
学生活动,讨论:
①学生一:我认为这三个事例的时间不同。松骨峰战斗写的是打仗时的事,马玉祥救儿童写的是打完仗从阵地上下来的事,而“谈话”写的是休息时的事。三个事例发生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包括了战士们的一切活动,这三个事例是有代表性的。
②学生二:我认为这三个事例所在的地点也不同,松骨战斗写的是战场的上事,马玉祥救儿童,写的是路上和朝鲜老乡家里的事,防空洞谈话写的是防空洞里的事。这三个事例代表战士们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这样写是有代表性的。
③学生三:我觉得这三个事例人与事也不一样。第一个事例写的是与敌人打仗,第二个事全写的是救朝鲜儿童,第三个事例写的是一个战士的心里话。三个事例写了集体,也写了个人;写了打仗,也写的打仗以外的事;写了战士的行动,也写了战士的思想。所以这三具事例是有代表性的。
④学生四:我认为这三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三种不贩思想感情。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对敌人的恨,马玉祥救儿童表现了对朝鲜人民的爱,防空洞谈话表现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三个事例把志愿军战士对敌人、对朋友、对祖国的感情写出来了,是有代表性的。
⑤学生五:我认为三个事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三个方面的崇高品质。松骨峰战斗表现了志愿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救儿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
……

[评析]
这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设计,教师把学生深深地引入对课文的品析之中,又很好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设计的妙点就在那有力的“问”:这三个事例有哪些方面的代表性呢?
它妙在带动了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
它妙在充分体现了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及课堂的训练作用。
它妙在既突出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又充分展现了思维的训练的魅力。
它妙在教给了学生品味同类结构作品的方法。
它妙在严密地串起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
真是“妙在这一问”。
那么,这究章竟是怎样的一“问”呢?
这个“问”,叫做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它是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的问题,它“一问能抵许多问”,运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而代之以让学生在牵动全篇课文的提问下深层次思考。一般来讲,它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方面的运用:
1、在课文预习阶段,往往用一两个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提高预读的质量,加深思维的层次。
2、在课文教学进行阶段,往往用最为精粹的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主要结构,拉出课文教学明晰线条。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一两个重要问题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形成波澜。
“妙在这一问”——多以美妙的教学现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5
标题: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上人民日报头版说起
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隆重推出了专题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发表后,不胫而走,在前线战士和祖国人民中广为传诵,成为许许多多讴歌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诗篇中最为动人的华彩乐章。她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在今天仍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何以产生这样独特的历史作用,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她紧扣时代的脉搏,和着中华民族顽强前行的节拍一起跳动。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亲受血与火的洗礼,作者对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激扬出来的英勇报国的斗志有了深刻而直接的体悟。从一个个普通战士的言行里,从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感人故事中,作者认识了这场伟大的战争,感受到了包孕在这场伟大战争中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历史使命的厚重沉积成舒缓而平静的叙述,对志愿军战士和祖国人民的热爱淘洗为质朴而深情的文字。作者从万千感喟中,提纯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一根红线,并以此设问和作答,写就了这一感人肺腑的篇章。这是时代造就的名篇,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高扬的爱国热情的凝缩,是祖国后方对前线将士深情厚谊的表达,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军队奋发昂扬精神的体现,因而,才在前线战士和祖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文章的作者魏巍是总政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当时三十出头,名不见经传。而人民日报独具慧眼,在头版刊登,隆重推出,使文章得以经过报纸的传播,深入人心。这里既有社会的需求和呼唤,更有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对文化内涵和作用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都迫切地警示着我们应当重视文化,给予文化以应有的位置。文化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纽带,作为在复杂纷繁的变革年代进行社会整合的要素,作为民族精神和思想情感意志的载体,必将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5
标题: 《种树“种到”联合国》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
  难点:理解这篇通讯所表现的主题,认识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
  地球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的滥砍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倾草地,每年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预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又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宝贵的土地资源惨遭吞噬,漫天的沙尘暴频频造访,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人们不能只是惶恐不安,更不能束手待毙,曾经是严重荒漠化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今天已是山青水绿,花鲜果香。树林召人绿色梦想的实现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要求:
  ⒈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阅读时要重视对课文思路的把握;基本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特点。
  ⒉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重点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出示投影:
  应掌握的字词:
  ⑴掌握红字的读音:
  惊诧 迁徙 湍急 坚持不懈
  ⑵应掌握的词语:
  惊诧 迁徙 敬佩 叠映 率先 警醒 湍急 滋养 坚持不懈 绵延悠长
  ⑶思考以下问题:
  ①《种树"种到"联合国》,这个题目本身就极有吸引力,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②本文的叙事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
  ①"种树'种到'联合国"运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种树种出的成就,而且是通俗活泼的大众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
  ②首先,文章开篇把事情的结果点出来:"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并交待她去联合国的原因。接着,重点写王果香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及与会者的反映。最后,写王果香如何带领家乡人民治沙脱贫的。

 三、精读课文:
  要求:着重研读描写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和课文结尾部分,启发学生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思考、讨论:
  ⒈在王果香看来种树治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组织的关注?这"极为平常"的背后蕴涵着的极不平常的道理是什么?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认识?
  ⒉王果香提出将赞助的一套计算机设备换成资金,从她这个愿望中,联合国官员为什么看到了"新希望"?
  ⒊如何理解王果香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明确:
  ⒈树林召乡过去荒漠化严重,王果香带领乡亲们长期坚持种树治沙,目前不仅形成了"随处可见成片的林网化良田,庭院经济"而且在沙区兴起"经济圈建设"。这其中的"极不平常"就是"长期的坚持""十几年的努力",就是妇女儿童的"团结自救",就是把治沙和改变贫困面貌密切结合起来,建设成生机勃勃的"经济圈"。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荒漠化日趋严重,如何遏制荒漠的扩大和蔓延,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树林召人的做法不仅改造了荒漠,还大幅度地增加了森林和耕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与会代表看重的正是将治沙和治穷结合的积极的治理策略: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得更好。
  ⒉王果香在获得殊荣接受赞助时,不但考虑的是急需资金,而又有周密长远的规划。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是开发高效经济,建立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教育后代着眼未来,这是最具远见的投资,所以联合国官员看到了"新希望"。
  ⒊王果香的爷爷也种树,可"种了一辈子树",并没有改变沙漠的面貌,这主要是过去人们没有种树治沙的全民的自觉行动,而且治理沙漠应有很好的规划,要形成治沙和改变落后面貌密切结合的良性的循环。王果香的爷爷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只"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四、赏读课文
  要求:
  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品味课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⒉找出文中富有生活气息的语句,作评价赏析。
  明确:
  ⒉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
  例如:"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为改变家乡沙化和贫困面貌,一心扑在工作上,没黑没白地干。""联合国对种树治沙这么感兴趣?""我们是老朋友,今后好好干,我还会去树林召的;""爷爷给他们起名都和植树联系起来;哥哥叫果绿,姐姐叫果梨,她叫果香。她从小就喜欢绿色,就想让家乡绿起来。""如今,树林召乡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对种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些语言新鲜朴实,轻松活泼,仿佛在跟人拉家常,处处散发出家乡泥土的气息,读来十分亲切。

 五、扩展、总结
  ⒈扩展
  思考:本文作者能从王果香这个"小人物"身上挖掘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主题,我们阅读这篇通讯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明确:
  ⑴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平常事儿中发现生活的闪光点,然后同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联系起来,从中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主题。
  ⑵注意从人民群众中吸取生活的营养。收集、积累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语言。
  ⒉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将这篇通讯改为消息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6
标题: 《种树“种到”联合国》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异同点。  
2.学习本文通俗、活泼、散发出泥土气息的语言。  
3.理解本文保护环境、改造自然的主题。  
重点•难点  
1. 重点。进一步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异同点。  
2 .难点:学习本文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查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惊诧(     )  迁徙(     )  湍急(     )  滋养(     )  
叠映(     )  坚持不懈(     )  绵延悠长(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惊诧:惊讶诧异。  
迁徙:迁移。  
叠映:一幅幅的影像出现在眼前。  
警醒:警戒醒悟。  
湍急:水势急。  
滋养:供给养分。  
坚持不懈:坚持保持不停止。  
绵延悠长:延续很长时间。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二、导入: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知条件,然而,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致使如今森林遭到无节制的砍伐,草场遭到毁灭性破坏,沙尘暴铺天障日,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然而,在内蒙古的达拉特旗却出现了一位治沙女英雄,这位土生土长的副乡长被特邀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她的发言,令在座的与会各国代表震掠。下面我们一起阅读文章,筛选出有关信息,写一篇消息。  
三、学习课文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新闻六要素。  
明确:  
(1)时间;2月5日一16日  
(2)地点:日内瓦  
(3)人物:内蒙古达拉特旗治沙协会会长、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  
(4)事件的原因:家乡沙化严重,人们生活贫困,许多村民迁徙他乡,剩下的男人外出打工。  
(5)经过:王果香带领妇女儿童在沙地上栽种防风固沙林,开发水浇地,发展果园,改造沙漠,改变了家乡面貌。  
(6)结果:日内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邀请王果香参加会议并发言。  
2.请同学们设计改写的消息的结构五部分。  
明确:  
(1)标题:肩题;内蒙古治沙换新貌  
主题: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  
副题: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  
(2)导语:内蒙古达拉特旗治沙协会会长,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应邀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3)主体:写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结语:如今,树林召乡人们对种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它已远远超越了浅显概念上的理解,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植树使警醒的人们认识了过去,看到了未来,最终变为一种全民性的自觉行动。  
3.提问:这篇通讯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要生存就必须保护环境、改造自然。  
4.提问:这篇通讯与改后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通讯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详细叙述,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和描述。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以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这篇通讯的语言比改写后的消息通俗、活泼,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5. 提问: 请举例说明这篇通讯语言上的特点。  
明确:如“时值年根儿”“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加一心扑在工作上,没黑没白地于”“长期靠天吃饭”“她从小就跟爷爷在沙窝子里打井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一个绿色的梦”“有的妇女吓得大吼大叫,声音传出很远,很远……”这些语言通俗、活泼,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四、难点:  
这篇通讯报道了内蒙古治沙女英雄王果香被邀参加联合国治沙会议并在会上发言的事迹,说明了要生存必须保护环境,改造自然的主题。文章语言通俗、生动,激
发出泥土气息。  
本文首先要把握这篇人物通讯的叙述线索,理清主人公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前因后果。其次,理解王果香带领树林召妇女儿童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改变家乡沙化和贫困面貌这一行动的平凡而伟大之处,正是因为王果香们全民性的自觉改造沙荒的举动,警醒了世人:只要努力,人类一定能克服荒漠化全球性蔓延的灾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官员们发现了王果香们植树固沙、改变贫穷努力的伟大意义。第三,文章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如标题“种树‘种到’联合国”,是说王果香植树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而用“种到”,就充满了生动、诙谐的趣味。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语言的这一特色。  
1.作为通讯,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做到叙事有序、描写有味的?  
明确:这篇通讯的“新闻点”,在“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用这一句开头,引出家乡姐妹对王果香的关心,自然引发第3节对王果香身份的介绍,引发了读者对王果香怎么能种树“种到”联合国去的好奇。接着用倒叙,回顾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关注树林召人种树固沙壮举的过程,自然地写到王果香在大会上介绍自己带领家乡妇女儿童联合起来,种树固沙,固沙自救,共同富裕的成功事迹,并赢得各国代表的震惊和敬佩,点出了大会秘书处的高度评价——“树林召的做法对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具有新的认识作用”。最后借王果香的回忆,巧妙地叙述了王果香的生平、理想以及带领人民固沙植树、劳动致富的艰辛而幸福的历程。这样,文章自然而然 地升华到一种严肃的生活哲理的高度——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面对王果香的成功,更多的人将不等不靠,全民动员,自觉行动,为改变落后与贫困而努力。篇末也不忘以黄河水作历史的见证,抒发对树林召人的敬佩之情。描写中始终抓住人们对于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好奇,层层深入,交待始末,不忘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情感丰富而生动有味。  
2.文章第4、5节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对树林召人民种树极其关注的全过程?  
明确:首先,题目叫种树“种到”联合国,写公约组织关注树林召人尤其是妇女儿童长期坚持治沙、改变贫困面貌的努力,这样就紧扣题目,交待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原因,悬疑释疑,照应有序。  
其次,郑重交代公约秘书长视察、赞叹湘摄专题片以及邀请王果香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会议,和下文安排王果香发言并赢得各国代表盛誉,都旨在强调我们看来平常的以妇女儿童为主体自觉种树固沙致富的努力具有多么大的意义。文章从这一侧面不动声色地赞颂了中国劳动妇女勤奋勇敢、不懈坚韧的精神。写公约组织的重视实现上起到侧面描写的作用。  
3.文章最后一节说“树林召人——一个让黄河永远记取的群体”,作者写植树固沙,
为什么要写黄河呢?既然王果香是代表,为什么还要提“树林召人——一个让黄河永远记取的群体”呢?  
明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树林召人的生存,黄河更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树林召的妇女儿童在黄河边上流下了最多的汗水,所以以黄河拟人化的眼光去看她勤奋坚韧的儿女,是最好不过的了。青山不老,黄河有证,天道酬勤,树林召人的确是值得全世界尤其是全中国人敬佩和学习。王果香是勤劳勇敢、坚韧木懈的树林召人的杰出代表,文末写群体作用,并非贬低个人,而在于强调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成为植树固沙、改变人类生存环境的参与者。文章暗示树林召人是一个奋发有为、团结致富的群体,其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6
标题: 《种树“种到”联合国》综合资源
●课 文 说 明

一、主题

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态,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这篇通讯报道了王果香因植树造林、治理荒漠而被邀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事件。通过这个人物、这个事件表现了重大主题。

二、情节和细节

一篇通讯有了主题,还要有表现主题的精彩情节和细节。

为了说明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对树林召乡治沙经验的重视程度,选取了如下情节:“会议安排四位非政府组织代表发言,王果香被排在第一位。”“王果香的一番话,着实令在座不同国籍和肤色的代表震惊,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家乡人民坚持不懈治沙治穷的精神深表敬佩。迪亚罗高兴地握着王果香的手鼓励说:‘我们是老朋友,今后好好干,我还会去树林召的。’一位意大利教授表示一定要到树林召看看,搞些合作开发项目。”为了揭示王果香治沙绿化的情愫,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大会决定赠送一套计算机设备给王果香,王果香却要求换成资金形式,用来“资助乡里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和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官员们看到这位有心计的中国女性,仿佛看到了防治荒漠化的新希望,当即同意捐款两万美元。此外,对王果香治沙绿化的历史和家庭渊源,文中的细节,也十分有味道。例如,她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为他们三兄妹取名也和植树绿化联系起来,分别叫果绿、果梨和果香。

三、语言

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十分口语化。它用的是老百姓的口头语,生动、活泼、形象,散发着泥土气息。例如,文章开头写道,别看是喜事,姐妹们还不无担忧,叮嘱道:“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这来自生活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朴实。

●关 于 练 习

一、本文表现了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试把本文改写成一二百字的消息。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把握这篇通讯的主题,进一步体会通讯与简讯的区别。

这篇课文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的事迹,说明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态,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必须把这种认识变成全民性的自觉行动。

主题的概括不拘一格,只要意思大致对就可以。

试改的简讯如下(仅供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群众治沙的经验,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的重视,王果香作为中国惟一的一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受到邀请,于1996年2月5日~16日赴日内瓦参加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受到与会代表的热情欢迎和赞扬。

二、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试举例说明。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这篇通讯的语言的特点。

例如,文章开头写道,别看是喜事,姐妹们还不无担忧,叮嘱道:“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

三、给王果香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保护生态的看法。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写作能力。

●教 学 建 议

一、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点,让学生读读就可以了。在当前自然生态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读这样的文章,应该让学生增强生态意识。这是一篇通讯,也可以学习通讯的一些写法。主要是学习怎样通过一些细节去表现重大主题。

二、这篇课文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前重后轻,前半部分较为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而后半部分概念化,缺少前半部分拥有的现场感强的情节和细节,读来令人乏味。二是前半部分基本上写的是王果香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情况,后半部分基本上写的是王果香带领乡亲们治沙的情况,两大部分没有水乳交融在一起。如果后半部分采用王果香在日内瓦参加会议期间进行回忆的方式进行表述,也许比现在这样处理要好一些。对上述两个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 关 资 料

从消息到通讯

梁衡

在不少记者通讯员头脑里,通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一个材料到手后,为什么不用消息而用通讯,通讯和消息有什么区别,甚至和文章有什么区别,都不大清楚。因此,对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两种新闻体裁──消息和通讯,有必要从理论上剖析一下。

一、通讯先得有一个消息的内核

发布新闻,传播新闻是为了传播信息。传播新闻有诸种方式,其中消息是最集中、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是满负荷运载,信息含量高。通讯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因此,它也必须含有必要的信息,就是说它要有起码的、最低的信息含量。既然消息是满负荷的信息、通讯是在这信息基础上的延伸和开掘,所以通讯成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必得有一个消息的内核。不管一篇通讯文字有多长,形式有多么繁杂,像剥壳取核一样,剥到最后总有一个核心:这就是信息,就是说通讯里总是裹着一条消息。或者可以说通讯是用一条消息来做骨架的。

作为一条消息,有这样三点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二是这事件必须是新发生的,新鲜的;三是这事件要有足够的受众,有传播价值。即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亦然存在。不过一般来讲,因通讯比消息字数增多和表现形式多样,这个核心就包藏得更深些。

因此,我们检验一篇通讯能否成立,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传播了有用的信息。如果没有,它就不是新闻,不能叫通讯,可能是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应该说,任何一篇真正的通讯都可以缩写还原为一条消息。如果不能,就说明这篇通讯是假的,是虚张声势。这是检验通讯的第一个标准,也是一块试金石,用它一试,还真的可以检出一些不合格的假通讯,比如有的“新闻核”是假信息,最著名的是曾窃得1980年中国好新闻奖名誉的《钱被风刮跑之后》,后被取消奖项。这类可称为“假核型”通讯。有的“新闻核”与受众无关,没有新闻价值。如1991年的“现场短新闻奖”参评稿《羊年第一羔》,是写某城市妇产医院在新年钟声响后,有产妇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类可称为“空核型”通讯,核中无仁。而有的找来找去,却根本找不见这个“核”,可称为“无核型”通讯,或曰无根通讯。如《生活时报》1997年11月2日有一篇通讯《平安大道古迹平安》,是讲北京将穿城修一条大道,古迹将受到保护。但看完全文找不到必备的信息:这条路的起止、走向、沿途涉及哪些古迹,怎样保护,却在大谈过去的工作,现在的难处。

第七届中国新闻奖共有两篇获一等奖的通讯:一篇是新华社的《让世界走向和平》。其核心信息是“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通讯全文共2850字,也可以缩写成一条几百字的短消息,这就是它的“新闻核”。另一篇是《种树“种到”联合国》,2960字。其核心信息是说“内蒙古一位女副乡长带领群众治沙成绩卓著,被邀请到联合国介绍经验”,它同样可以缩写成一条几百字的消息。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通讯与消息的共性也即它们间的本质联系,就是必须含有新闻信息,通讯是围绕一条消息的放射和扩充,通讯中必须有一颗消息的内核。

二、通讯比消息更集中更典型

既然通讯里裹藏着一条消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将一件事写成消息,而一定要写成通讯呢?原来通讯所表达的信息与消息所表达的信息质和量都不同。一般来讲,一是通讯中所含信息的时效性比消息相对弱一些,但正因为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信息的沉稳性,又比消息相对高一些。二是通讯中所含的信息,常常是间接的,折映式的。它比消息要水灵一些,表达出来要丰满、生动得多。一句话:通讯比消息更集中更典型。这也是我们检验通讯的第二个标准。

典型性是通讯与消息的主要区别,是通讯区别于消息的新的生命力。消息可以是某一点刚露头的信息,可以是事物的一瞬,是枝叶花絮;通讯无论长短必须有完整的思想、形象、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消息是靠信息的真实、新鲜、适用而取悦于读者的,而通讯在完成这层功能时,又特别强调个性的魅力。说到底,通讯是更集中化、个性化、典型化了的信息。但对消息来说,我们则不能要求它每一条都是典型,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新、要广、要快,而许多也许符合新、广、快标准的信息却不能拿来写通讯。因为它不典型,不能反映深层规律和本质。如:许多突发事件、珍闻、趣闻,就是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件事或者在主题立意方面,或者在情节、人物方面等不典型,再写不出超过一条消息的深度和丰满度。许多记者和通讯员分不清这一点,常常把本来是没有多少典型价值的、面上的信息拿来衍化为一篇通讯。所以,历次评奖时,总会有评委们掂起其中一篇通讯说:这本该是写成一篇消息的呀!

通讯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立意的典型化,二是取材用笔的典型化。

在选题立意上,第一,作者一定要选能最大满足读者信息欲望的题目。不管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还是问题通讯,这个物、事件和问题中所含的信息,都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读者所共同关注、亟待知道的信息。反之,使用的信息达不到这种典型度,这篇通讯就不能成立,虽有一颗信息核,却是一颗软核。这次参评稿中有一篇通讯名为《六十八封平安信》,是说一个农村姑娘在其兄参军走后不久,父亲去世,她为使哥哥安心服役,隐而不报家丧,每次写信都说家里很好,长达数年,自己一人挑起家中生活的重担。这作为一条消息报一下,也许可以,写成通讯就没有多少代表性。主题立不起来。

第二,这个典型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就是说它内含的信息是大量的、多层次的。通讯中的信息因为是较集中地藏于人物个性、事件情节、特定环境和问题之中,所以它在表述时就更具体、更生动、更深刻,能够抽丝剥茧,从容道来,生动形象地回答读者的疑问,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欲望。因此,通讯必须有层次,有纵深度。比如这次评奖中有几篇稿是写某家三兄弟都是科学院院士,某家六口人五个民族等等之类,内容就构不成多深的层次。

除选材立意外,在取材用笔上,为挖掘典型的个性,最集中地表达信息,作者就注意比消息选用更典型的材料,这包括典型的情节、环境和语言,也可以叫做二次典型化。比如前述的获奖作品《让世界走向和平》在选题上,作者将战争与和平聚焦于核武器试验,这是第一次典型化,第一典型深度,但这样还不够,他又再次筛选,将核试验、停止核试验这一题材第二次典型化,再次聚焦于三任试验基地司令三个典型人物。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安排了一个融战争、和平于一景,有形、有情、有理的典型场面。

这次获得二等奖的通讯《我能摸摸火车吗》,从选题立意上是反映了经济建设成就、京九线通车这个重大事件的,但是作者精选了一个更典型的细节:那些没有见过火车的山区群众,从几十里外赶来看火车,并问我能摸摸火车吗,惊喜兴奋之情跃然纸上。还有一篇获二等奖的通讯《下辈子还当母子》,从立意上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作者在选材时,写了一双父母怎样精心照料患了绝症的孩子,孩子短暂的生命却活得很充实。文章揭示人生的意义,特别是选用了孩子去世后母亲的一句话,更典型:“我们下辈子还当母子。”这两篇文章都是用主人公典型的语言来作标题,更增加了文章的典型性。

取材用笔上的典型性,只有通讯这样较从容的表现手法才好最大程度的发挥,当然在消息中也可以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细节,但这种情况并不多。通讯为了力图反映深层的本质的东西,就要特别注意运用典型的手法。

三、要克服通讯写作中的浮躁心理

通讯是新闻中的重头戏,许多新手都以能写大块通讯为荣。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下,通讯写作中出现几种弊端。一是越写越长,好像不长就不够分量。全国评奖有规定,通讯不得超过3000字,这次评奖共有通讯91篇,有15篇超长,最长的达18000字。二是水分太多,新闻信息少,甚至构不成新闻的要素,就是说皮太厚,剥开后又找不到新闻的核。三是作者的议论、插话、甚至抒情太多,既影响文章的客观性,又影响文章的精练,越写越不像新闻。这三种病可以说是多年的老病。积久难治。究其病因,主要有二。

一是没有处理好作者与稿件的关系。不少作者以为消息简单、客观,不好恣意挥洒,通讯则可以大显其才。其实新闻这一行是专显他人他事之名,最忌讳卖弄自我。记者的光辉是月亮之光,先得捧起一个太阳,自己才好从他身上借一点光。我在《新闻三部曲》一书中谈到一个观点:“新闻的极品是无我。好稿叙事如意念取物,作者把一条信息交给读者,自己却仿佛未曾出现过。记者于无我的动机下采访,用尽量淡化的形式写作,却传递着最真实、最感人的信息。这种了无痕迹、淡泊而深厚的功力是最难修炼的。”当记者能心静气沉,用无私无我之心去传信息、写稿子,也是最难的。三年前,我曾写文批评一种流行的“哇”字牌通讯,这种文风仍未大改。比如,这次评奖中有一篇参评稿《两个空间的突破》,是写我国在珠海市举办的一次航天航空展,全文2000字,是较典型的“皮厚腹空”型通讯。文章从开头起,写过1/4,用去近500字,还未进入主题,还没有见到什么信息。直到下面一段:

因为,这6天,航展的规模创下了一项中国纪录: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航空航天厂商济济一堂,两万参展商云集珠海航展,96架飞机争奇斗艳。(作者注:本来就是第一次,以前并没有什么纪录,又何必谈创纪录,这口气倒像是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6天,航展现场内外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5项,涉及金额达20亿美元。其中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布中国干线客机“ae—100”项目的合作伙伴最为引人注目。(作者注:只是几个大公司同意合作,就值得这样“哇”一声)世界上三大客机生产厂商波音公司、麦道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开竞争,与其他著名厂商一起,纷纷表示与中国航空界长期合作。

只有这200个字才是全文的实质,才传递了新闻信息,但仍可压缩,改成一条短消息,有100字也就足够了。而以后所有的文字又都是空泛的议论了。给人一种感觉,作者不是把客观信息推到纸上,而是急切地要表白自己的感想,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大段的感情抒发和文字堆砌。作者的位置没有摆对,像是一个登高临风长吟的诗人,而记者对读者只能是一个捧札报信的侍者,一要真实,二要谦恭。

二是没有处理好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常常不自觉地偏到文学路上去。许多通讯员和记者没有从理论上弄清新闻和文学的基本区别,这个区别大致有12个方面。一是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二是在功能上,新闻重传播,文学重审美;三是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四是在视点上,新闻重社会效果,文学重心灵震撼;五是在构思上,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剪裁,文学则是情节的虚构或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六是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七是在形式上,新闻淡化形式,文学强化形式;八是在作者主体上,新闻要无我,文学要有我;九是在风格上,新闻重直白,文学重修饰;十是在修辞运用上,新闻属消极修辞,文学属积极修辞;十一是在结构上,新闻求简明,文学求变化;十二是在审美上,新闻求质朴美,文学求绚丽美。通讯是向文学借来不少表现手法,如典型手法,文学语言等。但是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荒谬。我们要谨防消息变成通讯后带来信息的失真、衰减和作者主观成分的增多,即水分过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通讯与消息的共性与个性。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必须含有信息,要合新闻规则。其区别,细分一下:一是在信息时效上,消息快一些,通讯慢一些;二是在信息含量上,消息单一些,通讯丰满些;三是在信息深度上,消息浅一些,通讯深一些;四是在文章结构上,消息较简单,通讯则复杂而有变化;五是在语言和修辞运用上,消息一般些,通讯讲究些;六是在内容上,消息多表现事件,通讯则由事及人、及理;七是在作者的主观倾向上,消息基本上没有流露,通讯则可以有所流露;八是在审美上,消息坚守新闻的简洁、质朴美,通讯则可以有少量的修饰;九是在功能上,消息只求传递信息,通讯已有审美、教化功能的介入;十是在读者效果上,消息求刺激、爆炸效应,通讯则求震撼、思索效果。

可以看出从消息到通讯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在新闻大家庭中,在传播信息的前提下,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功能的分工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7
标题: 《种树“种到”联合国》练习设计
一、基础习题
 1.下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与她家乡一河之隔的包头市她只去过两次,至今连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她都没去过,何况出国呢?
  B.理想和现实像梦境一样叠映在脑际,绵延悠长。
  C.爷爷给他们起的名都和植树联系了起来,哥哥叫果绿,姐姐叫果梨,她叫果香。
  D.夜里旷野寂静,上百米远站一人,有的妇女吓得大吼大叫,声音传出很远很远。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   )
  ②"万国宫"是联合国驻日内瓦机构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典雅别致,富丽堂皇。(   )
  ③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   )
  ④村民们盖起了新房,过去搬走的又陆续搬了回来。(   )
  ⑤耕地也由过去的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万亩。(   )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种 树 老 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不只一项)(   )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  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①抒情 ②描写 ③议论 ④记叙 ⑤说明
二、1.B D 2.对比 老人孑然一身,穷其一生,却留下浓荫一片。不求利己的付出、不求享受的奉献,映衬出老人崇高无私的精神品质。 3."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生长,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quot;这是老人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以顽强的生命力,执著的信念种树育树,付出极多,所求甚少。 4.老人种树,不为享乐,只为种树。树胜过老人的生命,老人在用生命来保护树木,这片片荫庇后世的树木是老人的精魂所化,他的精神将随绿树繁茂而生生世世。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9-20 07:57
标题: 《种树“种到”联合国》自读指导
自读导言

  地球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的滥砍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预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又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宝贵的土地资源惨遭吞噬,漫天的沙尘暴频频造访,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人们不能只是惶恐不安,更不能束手待毙,曾经是严重荒漠化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今天已是山青水绿,花鲜果香。树林召人绿色梦想的实现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自读《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要求:

  1.仔细读课文,着重领会文中所要表达的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2.理清叙事线索,学习本文叙述的方法。

  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品味课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解说:仔细读课文是学好课文的基础。本文所表现出来的广泛而又深刻的主题要在理清叙述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后,经过反复感悟才可能准确把握。在叙述方式上,本文采用了倒叙和补叙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找出补叙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找出补叙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可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富有乡土气息的词语,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特点。)

  自读程序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回答:本文报道了怎样一件事?说出整个过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细读课文,着重研读描写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和课文结尾部分,启发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3.赏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富有生活气息语句,作评价赏析。

  (解说:整个教学进程只设计三“读”,以减少头绪,简化过程,突出主体性,给学生的自主阅读创设宽松的空间。在学生速读(初读)前,可以以课题为切入点:种树怎么能“种到”联合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回答疑问,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放映沙漠或沙尘暴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治理荒漠的艰巨性和迫切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树林召人治理荒漠的意义。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了解整体感知情况。学生若能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表明对本文所运用的倒叙手法已清楚,如说不清可稍加点拨。第二遍读是精读,要求全文特别是重点段落,要认真研读,启发思考:种树治沙在王果香以及乡亲们看来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何引起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的认识?可让学生朗读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的一段和课文结尾部分,体会人物的感情,领会深刻涵义。赏读课文,应着眼于学生自行评价赏析,教师可举一两个词语先作赏析示范。)

  自读点拨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要求真实,以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妇女儿童团结自救,长期坚持治理荒漠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邀请她到会发言。如果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报道,不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采用倒叙加补叙的方式,将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说得十分具体生动。“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一句似感突兀的话语,把主人公一下推到读者面前。王果香是怎样一个人?她怎么会有这不同寻常的待遇?引人入胜的开头当然能吸引读者。在全文总体倒叙的框架下,补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长到树林召视察和拍摄组拍摄专题片的情况,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树林召人治理荒漠成就非凡。王果香到联合国怎么样?“着实令代表震惊”的发言和受到的资助消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姐妹的“忧”(同样也是读者的“忧”),这时坐到了联合国席位上的王果香“理想和现实像梦境一样叠映在脑际,绵延悠长”,自然引出下文的叙述。

  在王果香看来种树治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组织的关注?这“极为平常”的背后蕴涵着的极不平常的道理是什么?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认识?这些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树林召乡过去荒漠化严重,王果香带领乡亲们长期坚持种树治沙,目前不仅形成了“随处可见成片的林网化良田,庭院经济”而且在沙区兴起“经济圈建设”。这其中的“极不平常”就是“长期的坚持”“十几年的努力”,就是妇女儿童的“团结自救”,就是把治沙和改变贫困面貌密切结合起来,建设成生机勃勃的“经济圈”。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荒漠化日趋严重,如何遏制荒漠化的扩大和蔓延,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树林召人的做法不仅改造了荒漠,还大幅度地增加了森林和耕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与会代表看重的正是将治沙和治穷结合的积极的治理策略: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得更好。“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十分重要。本文在介绍树林召人多年来种治沙改变生存环境的情况后,很自然的要写到“如今”。可作者笔锋一转,不再写他们如何做,而写出了他们对种树的“新认识”,这是全文的主旨,是卒章显志的写法,点明了改造生存环境应是每一个公民(不论老幼,不论男女)立足长远的自觉行动。

  沙漠化威胁地球的情况严峻:今天,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00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到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8.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16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11.5%受到了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分别为16%和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为250亿吨,相当于覆盖澳大利亚小麦耕种面积的表土量,这种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全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解说:以上从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包括叙述方式、结尾特点)作了一些简要说明,补充了一些世界荒漠化的材料,教师可在学生理解遇到困难时适时指导点拨。)

  自读思考

  1.《种树“种到”联合国》,这个题目本身就极有吸引力,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找找文中带有这种意味的词语还有哪些?

  2.王果香提出将赞助的一套计算机设备换成资金,从她这个愿望中,联合国官员为什么看到了“新希望”?

  3.如何理解王果香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4.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写一段王果香先进事迹的介绍,要着重介绍引起联合国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关注的经验。

  参考答案

  1.“种树‘种到’联合国”运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种树种出的成就,而且是通俗活泼的大众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文章中这类通俗活泼的表达还有不少。如“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2.王果香在获得殊荣接受赞助时,不但考虑的是急需资金,而且有周密长远的规划。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是开发高效经济,建立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教育后代着眼未来,这是最具有远见的投资,所以联合国官员看到“新希望”。3.王果香的爷爷也种树,可“种了一辈子树”,并没有改变沙漠的面貌,这主要是过去人们没有种树治沙的全民自觉行动,而且治理沙漠应有很好的规划,要形成治沙和改变落后的面貌密切结合的良性的循环。王果香的爷爷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只“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4.提示: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先找出她们的具体做法,再归纳总结经验(参见自读点拨),最后成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1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
〖目标和要求〗
     1、了解课文围绕已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体会过渡和照应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与导设计〗


〖学法指导〗
    本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要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阅读时要善于发问,带着疑问反复地读,主动求解。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具体阅读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在“我”的眼里,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2、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文中又写了另外几件事,这是否离题?
     3、文中一共写了阿长几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4、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5、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


〖重点与难点〗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全文线索清晰,结构上决不平铺直叙,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作者欲扬先抑,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哦”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他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文中详写了三件事。阿长让“我”过元旦时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讲阿长的故事时说到她的作用,令“我”惊异“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阿长买《山海经》,更使“我”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阿长以其“深不可测”的神秘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同样,“我”渴慕灿海经》也是因为书的内容不同一般,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其神秘怪异的内容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阿长、他海经》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都是统一在表现儿童对未知、神秘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中心之内的。
     3、简析过渡与照应在本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过渡和照应是记叙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是连接段落、层次之间的纽带。一般来说,内容上的转折、叙述中的总分、行文中的起讫都要安排过渡。文章中有过渡性语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等。也有过渡性段落“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这些过渡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照应,是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面讲了,后面也有着落。如文中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后文是这样照应的,“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通过照应强调了阿长的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文中照应的例子很多。照应不是重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象。
     4、问题与方法
      ⑴  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⑵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阿长(   )疮疤(   )
    诘问(   )惧惮(   )
    震惊(   )粗拙(   )
    憎恶(   )絮说(   )
    惶急(   )
     2、选词填空。
   ①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话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②  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减慢、而且)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3、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  她生得黄胖而矮。(     )
   ②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③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二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①  《朝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
   ②  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  )
   ③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④  从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可知,课文详写的是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略写。(  )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人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①[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体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②[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③[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 ,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地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妈。
  ④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l、分别指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      ,(2)      ,③      ,④      。
     2、关于“山海经”我只是随意说了一下,可 阿长竟特意告假买了书来送我,这体现了阿长的什么品质?
     3、应如何理解“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句话?
     4、书的质量并不太好,作者却说“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
     5、根据文中内容判断,阿长送“我”的《山海经》,“我”一直保存至今了吗?

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礼  物
     ⑴  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销。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在眉毛底下。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⑵  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很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 9点多钟就去了要到快11点了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⑶  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上看上去木纳,其实心性是很高的。我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红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作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回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握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掸巴掸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因为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⑷  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中牛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⑸  有一天上午 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呶呶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⑹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人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手指尖“咯嘟咯嘟”地从那排栅栏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⑺  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见各种吃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 L又从另一处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了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很快又放回了。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
     ⑻  她到她去熟的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从头顶第三格抽下一本书来,稳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下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人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⑼  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入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⑽  “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
     ⑾  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卑。,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⑿  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1、雨花得到“我”的礼物后,为什么股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2、第⑶段中说“家里的入都说雨花表面上看上去木纳,其实心性是很高的”。从全文看,哪些方面表现了她的心性是很高的?
  3、《礼物》的作者通过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本文塑造雨花这个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描写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1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
   3、初步了解长妈妈的性格。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一、预习指导:
   1、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查字典,解释有关词语并注音。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请一位同学(优生)谈谈最近的感受或见闻。
   2、请一位中等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学生回忆乱答)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  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学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
  骇   掳   悚   煌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烦琐   惧惮

四、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在纸上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3、教师归纳。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五、仔细研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l-5自然段。
   2、提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小组交流意见,然后回答。
   4、教师总结式归纳。
    明确: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谦谑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对长妈妈其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长妈妈除了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之外,还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我们在第二课时接着分析。

七、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词语:(A)
    诘问   渴慕   切切察察   震惊   烦琐   面如土色   疏懒。
   2、下面哪些句子是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在该句后打“√”(B)
   ① 她生得黄胖而矮。(    )
   ②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着什么事。(    )
   ③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母亲去了。(    )
   ④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
   ⑤ 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     )

八、说课精要: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并随着解决问题来完成学习目标。

九、教学后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2
阿长与《山海经》综合资源一
●课 文 说 明

这是一篇记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先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着力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用戏谑的口吻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写她这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她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母亲。夏天睡觉,长妈妈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作者接着写她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最好是捡起来吃下去等等,“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至于“长毛”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这些都可以算“抑”的一面,可以说是在为写《山海经》一事作铺垫。但是,即便是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的品格,这一点我们从吃福橘一事中看得很明白。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一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正在这时候,长妈妈看出来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虽然知道说了也无益,但还是告诉了她。没想到,在她告假回来以后,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她连名字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这时候那种激动而又敬佩的心情,他那“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了!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一个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所以,他称这几本书为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在长妈妈去世大约30年以后,还撰写文章纪念这位普通的人,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他在文章最后说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对她的深沉怀念。

这篇文章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而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一节的神力等,读后都会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当长妈妈高兴地买回《山海经》以后,作者感情就开始变得深沉而庄重了。这种感情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为真实而深切。

●关 于 练 习

一、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找出为表达中心所选用的材料,了解略写与详写的关系。

“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买《山海经》。其中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一事,从中透露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

二、作者先写他“憎恶”阿长、“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在作者眼里,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设题目的,让学生在了解长妈妈形象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可引导学生讨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从总体上来说,作者对长妈妈是尊敬、喜爱的,所以平时都叫她“阿妈”。有时也难免憎恶和讨厌,因为长妈妈有缺点,有许多令人厌烦的规矩,但这并不影响总体上对她的喜爱。特别是当“我”渴望得到《山海经》,别人都不肯做或不能做而她却做成功以后,这种喜爱和敬佩的心情就更强烈了。所以,与后来的书相比,这几本书虽然很粗拙,却一直被“我”当作“最为心爱的宝书”;所以,虽然长妈妈死去大约30年,“我”仍然真诚地为她祈祷。

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帮助别人。

三、仔细阅读文中买《山海经》的部分,回答下边的问题。

设题目的,抓住重点,精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认为对她说了没什么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进而推想这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而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四、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本题是片段练习,练习仿照本文,用一两件事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教 学 建 议

一、可以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引出本文的教学。

二、这篇文章比较长,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边读边归纳出文章记叙的几件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哪些事是详写的?哪些事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三、重点研读关于《山海经》一节,结合课后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四、讲一讲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情。还可以讲一讲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五、完成课后练习四,注意让学生把事件写得生动一些。

●有 关 资 料

一、阿长简介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老婆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选自《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二、阿长的形象

(一)

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几次被鲁迅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但对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而且通过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描绘了她的性格。在《狗·猫·鼠》里已先写了她踏死“我”心爱的隐鼠。到《阿长与〈山海经〉》,又采用先抑后扬、前后呼应的手法来写她。开头写她“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什么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都说是顽皮,动不动就要告诉家长。夏天睡觉又在床上写“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都带着明显的贬意。接着写她元旦清早给“我”的磨难。这些“古怪的仪式”虽然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但因“烦琐之至”,“非常麻烦”,使“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再来,写她讲“长毛”的故事,更进一层地写她缺点。当“我”以为她长得很丑,倘若“长毛”来,一定最安全了,她却反驳道: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些话表现了十足的愚昧和阿Q精神。“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虽然是写“我”童年的感想,但更是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到这里,作者才掉转笔锋写买《山海经》──也就是这篇散文要着重写的一件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可是,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虽然她根本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我”原也认为对她说也无益,所以向来没有同她说过。但她却自己主动来问,并且在她告假回来时,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件事,充分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心思观察得多么细致,对孩子的愿望是那么体贴,为了满足孩子的正当愿望又是那样认真、郑重其事。以至“我”惊喜、激动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于是,“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透过天真的儿童心理,对她身上美好的质素的赞扬是何等热烈和真挚!作为一个连真正的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与其说是她的过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前面所说的作者的讽刺和批判,既是对她身上的消极、落后的东西,也是对着造成这些消极、落后东西的统治思想和社会制度。《阿长与〈山海经〉》等文这样写阿长,使我想起中国史传文学中“不虚美”“不隐恶”的主张。我认为,这既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相通的。《朝花夕拾》不是史传文学,但作为写真人实事的散文,这样来写人物,无疑是应该肯定的。而且,对于文学创作中,描写较为复杂的性格,避免将人物简单化、绝对化,也是有益的经验。

(节选自潘旭澜《〈朝花夕拾〉的艺术》,《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论文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

在这篇回忆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儿时留下的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这一点,有目共睹,谁都承认。但是,作为回忆性的艺术形象,长妈妈并不是典型化的产物。鲁迅写她,既没有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也没有专用自己的保姆做“模特儿”,去塑造一个劳动妇女的典型。阿长是生活中真实的阿长,所写全部事实,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尽管“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朝花夕拾·小引》),但绝无虚构。无论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和“不见得很好”的睡相,还是“烦琐之至”的各种规矩和讲“长毛”,以至购买《山海经》,都是鲁迅曾经亲见亲闻亲历过的,现在一一写来,具有十分亲切自然的情致。人们通过这种情致所得到的艺术感受,是充满幽默的纯真美,和《一件小事》所显示的那种肃穆、严峻而深沉的格调迥然不同。这是因为,在鲁迅心目中,人力车夫的那一件小事是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使他增加勇气和希望,而阿长的这些琐事则和“人气”相联,给他精神上以鼓励和安慰。同“名人名教授”相比,阿长固然是可尊敬的好人,但就国家民族的前途来说,鲁迅并不把希望寄托在阿长似的人物身上。因此,鲁迅写阿长,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表现她的性格美,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落后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性格美的光辉。这固然同所回忆的生活真实有关,但也恰恰证明鲁迅并不是把阿长当作理想的人物来歌颂的。

鲁迅虽然没有把阿长当作寄托着希望的理想人物,但并不因此对她失去敬重和怀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她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就拿阿长那“大”字形的睡相来说吧,虽然使幼年鲁迅吃了苦头,母亲也曾含蓄地暗示她能够改变,表现了有所不满,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却是对阿长“适性任情”的肯定。退一步说,就算和“切切察察”一样,这也是一种缺点吧,然而,在鲁迅笔下,阿长的缺点也是令人喜爱的,因为她不“嗦做作”,“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诚然,阿长是愚昧无知的,她所懂得的那许多规矩,大都是可笑的,尤其关于“长毛”的讲述,更令人捧腹,鲁迅也确实给予了含笑的批评。但难道仅仅是为了批评,或者为了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毒害吗?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我们通过“元旦辟头的磨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道“恭喜”、吃福橘的麻烦仪式中,阿长寄托了多么真诚的善良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福橘并不是她自己吃,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说明这仪式是为了孩子,表现了她对孩子的一片祝福之心!其他如“死”要说“老”,不进死人房和产房,不钻过晒裤子的竹竿底下等等,事情本身固然是可笑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长教给这些“道理”的用心,和现在的阿姨教孩子们讲卫生、不横过马路并无差异,都是为孩子着想。阿长教各种规矩和讲“长毛”如果不是出于这种善良的用心,她以后也就不会有为鲁迅买《山海经》的举动。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不仅严格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如实地记叙长妈妈,而且在记叙中始终着意表现她身上最本质的东西,即“名人名教授”所缺少的“人气”。正是由于有这种“人气”做内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所表现的愚妄,并不令人生厌,反而能够同买《山海经》的举动和谐一致,形成统一的风貌,使我们从她的愚鲁中看到真率,从粗犷里看到细心,而这种真率和细心所体现的实质,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事过30多年之后,鲁迅怀着深情回忆起来,仍然被这种关心和爱护所激动,写来情真而意切。

毫无疑问,买《山海经》一事,是使鲁迅最为感动、永志不忘的。因此,关于这件事的叙说也最为激动人心,成为全文的中心。首先,从自己渴慕《山海经》写起,用自己那种“太过于念念不忘”的心情来衬托出阿长的关心。她主动询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而鲁迅则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只淡淡地作了回答,但她却默默地记在心里,认真地当一件事去办。这充分说明阿长的关心是出于真情实意,并非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是做作给别人看的。其次,她果真办成了,而且是不声不响地办成功的。当读者读到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的时候,怎能抑制住心头的激动?在这里,作者炉火纯青的白描手法确实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再次,鲁迅又用极其凝练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用“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写出被感动之强烈;用“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表达出无限欢悦之情。为了突现这种感激与欢悦,还用“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做陪衬,使庄重的感情仍然带着诙谐的色彩,以便在风格上和前面的记叙保持一致。最后,写出这部“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把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引向深化,变成永久的怀念。文章正是在这种永恒的感激和怀念的基础上,以饱蘸浓情的笔墨,为长妈妈的在天之灵祝福!这个深情祝福的结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同时,也发人深思。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从“不愿意想到目前”而回忆过去的创作初衷来看,这种情思和祝愿愈强烈、真诚,就愈能反衬出对“目前”的否定和憎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2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设计一
一、基础知识。
     1、给加[ ]的字注音。
      ⑴  [骇]破了胆(    )
      ⑵  [掳]去做小长毛(    )
      ⑶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
      ⑷  [诘]问(    )
      ⑸  渴[慕](    )
      ⑹  孤[孀](    )
      ⑺  惧[惮](    )

     2、《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前学过的一篇文章《          》也出自《朝花夕拾》。


二、课文理解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什周氏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法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技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现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报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市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广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担负在鱼在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航》。《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赫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线索:
              —→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

     2、打波浪线的两个语句“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有共同之处:她有伟大的神力。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请指出这种区别,并简要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3、写文章很多时候要注意呼应,抓住这些呼应对理清文章结构、探寻作者思路,很有帮助。选段的照应有几处,请指出其中的一处照应。

     4、长妈妈给作者找的绘图《山海经》并不好,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但作者却对长妈妈充满感激和赞叹,请指出其中的理由。

     5、百草园是一个荒园,却是作者儿时的至爱;绘图《山海经》刻印粗劣,却也是作者儿时的至爱。这是因为百草园和绘图《山海经》都能              。

     6、请说说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加横线的句子对表现长妈妈的作用。
                                                               


三、汉语知识
     l、填空:短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结构关系上说,短语可以分为        、        、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

     2、从结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下面的短语的类型。
      ⑴  上活动课(    )
      ⑵  天气不错(    )
      ⑶  雨已停(    )
      ⑷  快速地看(    )
      ⑸  努力学习(    )
      ⑹  朴素的衣着(    )
      ⑺  校园很干净(    )
      ⑻  一根粉笔(    )

     3、依例用符号指出下面偏正短语的修饰成分。
     例:(我的)同学[认真」工作
      ⑴  高高的山
      ⑵  蓝色汽车
      ⑶  慢慢说
      ⑷  分外美丽
      ⑸  百万市民
      ⑹  特别早




答案
一、 l、 ⑴  hài
         ⑵  lǔ
         ⑶  xù
         ⑷  jié
         ⑸  mù
         ⑹  shuāng
         ⑺  dàn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 l、 找实在不大佩服她---→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特别的敬意)----→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
     2、 两个语句的区别:前者用“不料”、“还”等词,强调“惊讶”之情;后者用“确”,强调对长妈妈的叹服。这样处理的原因:想不到长妈妈在满肚子的麻烦礼节之外,还知道这么多新鲜的事情,让儿时的鲁迅惊叹,所以前者用了“不断”、“还”这样的词;后来长妈妈给作者找来了别人不肯找或不能找的绘图《山海经》,更让作者深深的赞叹和佩服,所以后句用“确”这个词。
     3、 如:第二自然段的“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和第四自然段的首句“这种敬意……之后”。
     4、 理由有两个:一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却能做成功,为作者找到绘图的伯海经》;二是绘图灿海经》是作者儿时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5、 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6、 作者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后,更激发了他搜集其他绘图的书的欲望。完全可以说,作者后来搜集了一批绘图的书,跟长妈妈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愿望有很大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长妈妈是作者的启蒙老师,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 l、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2、 ⑴  动宾短语
         ⑵  主谓短语
         ⑶  主谓短语
         ⑷  偏正短语
         ⑸  偏正短语
         ⑹  偏正短语
         ⑺  主谓短语
         ⑻  倔正短语
     3、 ⑴  (高高的)山
         ⑵  (蓝色)汽车
         ⑶  [慢慢」说
         ⑷  [纷外」美丽
         ⑸  (百万)市民
         ⑹  [特别]早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3
阿长与《山海经》练习设计二
阅读课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3.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测试题二

  阅读《父亲的信》,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作者:胡智慧    选自《羊城晚报》)

  阅读后解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6.作品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读了父亲的信,知道老人在为自己担心,认识到自己对老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深深感到对不起老人。

  2.认真   主动   随意   马虎

  3. “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第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那几角钱的邮资的。

  4.用“一条长长的线”比喻“一字排开”的信封。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封数量很多,对后文的抒情起到垫衬作用。

  5.要点:①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满含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看了信封后,对朴实而真挚的父爱彻悟了。

  ②抒发了对老人的感念之情。

  6.父亲的信    不理解    理解    自己决不辜负老人的亲情,也要多写平安家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 10:03
我教《阿长与山海经》
自从做了中学语文教师以来,我最愿意讲的课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令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一种教者、听者与作品之间的生气勃勃的精神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避免的琐碎和"匠气",体会到它所蕴涵的精神的意义。

  这学期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单元第六课是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曾经选作课外阅读的材料。不过,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考虑之后,决定用讨论的方式来教。

  我先启发学生:“阿长”这个人物曾经在哪篇文章里出现过?一个学生说,在以前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她给鲁迅讲过美女蛇的故事,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给你什么印象? ”“她知道一些希奇古怪的事儿,还有点神秘兮兮的。”我笑着赞许。我告诉学生,在鲁迅一生中,阿长——即长妈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鲁迅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在他四十五岁那年,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以纪念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而阿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与《山海经》又有什么关系? 我让学生自己认真读全文,边读边用铅笔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孩子们十分踊跃,抢着举手。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大致可归为两类。第一类属于常识性的,诸如“什么叫门房? ”“为什么不说‘吓’死了,而说‘骇’死了? ”“为什么长妈妈管鲁迅叫‘哥儿’? ”“为什么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不能钻过去? ”“‘谋害隐鼠’是怎么回事?”什么叫‘石印’7,“‘郝懿行疏’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过继’? ”等等。我先让学生解答,实在答不上来的再由我来解答。比如“骇死了的‘骇’字”,我以为是绍兴方言的缘故;因为我是浙江人,略知道点绍兴话。但像“郝懿行疏”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也不大清楚,课本后面只有关于“郝懿行”其人的解释。于是便让大家一起查字典(我平时要求他们每天带字典),我也查,结果查到“疏”是“分条说明的文字”。至于“谋害隐鼠”事件,我告诉他们自己课外去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文,其中便有关于“隐鼠事件”的解释。

  最有趣,也最能看出他们理解力、想像力特点的当属后一类问题,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一个学生问“题目为什么不叫《长妈妈与〈山海经〉》? 这样不是更尊敬些吗? 因为文章中提到鲁迅只有憎恶她时才叫她‘阿长’。”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争着回答。有说“长妈妈”的称呼太普通,不如称“阿长”有趣;有说叫“阿长”更亲切;还有认为叫“阿长”是代表周家人对她的称呼等等。我一一予以肯定,称赞他们体会得很好,各有道理。不过,我补充说,称“阿长”更体现“长妈妈”的特点,也更能表达鲁迅对她的感情,而且富有幽默感。还有学生问文中那个远房叔祖的太太晒衣服的时候为什么要“愤愤地咒骂‘死尸’! ”马上有学生回答说,这里的“死尸”是“不中用”的意思,是骂株兰的枝条连一根竹竿都经不起。“你们体会一下,这里是不是还有讽刺这位太太的意味? ”我启发道。还有一个学生读得很仔细,他问长妈妈怎么把洪秀全军和土匪强盗都混在一起叫做长毛。这跟他们历史课本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我先夸他这个问题提得好,然后解释说,这是因为长妈妈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她分不清;另外当时的太平天国军队确实也有滥杀无辜的现象,弄得百姓很害怕,在长妈妈眼里,自然就把他们混为一谈了。他们的问题虽然天真,但仔细一想,都自有其道理,像关于“长毛”的问题其实还牵涉到历史观--对太平天国的历史评价。如果不是让他们自己来提,做老师的恐怕很难想到。

  这种方式的讨论使学生的兴致大涨,有些平日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也主动举起手来。其中有一个学生提了一个关涉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好几个学生纷纷举手。有学生说,因为前头已经说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做成”,并且还进一步解释道:这里的“伟大”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神力”是指她能够做成功。还有学生说,因为鲁迅“渴慕”《山海经》,长妈妈替他买到了,所以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而有一个学生说得特别好。他说,小孩子很天真,说话本来就喜欢用一些很夸张的词。我夸奖他们领悟得好,对我也有启发,这就叫教学相长。不过,我还补充了一点:这是从儿童的眼光来看大人。我启发他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 ”全班只有两个学生举起手来。我定睛一看,不由得乐了--原来这两位都是班上的宝贝,一个几乎从来不好好听课,总是静悄悄地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自顾自地不知忙些什么。他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站起来,很认真地说,他小时候认识一个疯子,是他家的邻居,那时一般人家还都没有电视机。每次那疯子说什么时候下雨,就果然什么时候下;说什么时候刮风,就什么时候刮,灵验极了。他觉得这个疯子很有“神力”。另一个孩子说的跟他差不多,只是那人是一个瞎子,却居然能够用手在空中那么一撩,就逮住一只蝴蝶;我表扬了他们两个,还建议他们可以拿这件事写一篇日记。可等到下了课,我再去细问他们的时候,第二个孩子却说他是编的。

  还有一些纯属孩子式的问题,一派天真烂漫。比如有一个学生不解地问,阿长是怎样买到《山诲经》的? 她不是不识字吗? 我灵机一动,反问说——“你们来想像一下,阿长是怎样才买到《山海经》的? ”我让他们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一起来想像这个过程:阿长怎样向别人打听,又怎样一次次地碰壁,遭人奚落,她又是怎样地不甘休,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于是乎教室里人声鼎沸;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只听见整个教室里一片“阿长阿长……”的声音。忽然有一个小组吵吵了起来,还听见他们喊:“问老师去!”我过去一问,原来他们在争论买《山海经》的钱是谁出的。——这可是个大难题! 我一下于懵了。想了想,说应该是阿长出的吧,因为鲁迅事先并不知道阿长会去买书的。当然,其中也有问得比较深的,或者说带有那么一点学术气的问题。比如,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黑暗’是什么意思? ‘地母’又是什么? ”他的问题还真把我考住了。因为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说人死了要到阴间的阎罗王那里去报到,那里是一个阴森恐怖的去处。可这里的“黑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想了想解释道,这里的“地母”可能是借用了西方神话中的大地母亲的说法,而“黑暗”是指地底下是黑暗的;不过,我又对他们说,这个问题我可以再向鲁迅研究专家去请教,也许他会有更满意的解释。那天中午,我打电话给北大中文系的教授钱理群先生。他听了先是一愣——大概从来没有人向他问过这个问题吧,然后他说,有可能是采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大地母亲的说法——“你稍等一下,我去找一点资料。”他一会儿便找出来了,说:“这是一首流传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的古代民歌,题目叫《黑暗传》,我念一段给你听——

  先天只有气一团,
  黑里咕咚漫无边,
  有位老祖名黑暗,
  无影无踪无脸面。

  那时没有天和地,
  那时不分高和低,
  那时没有日月星,
  人和万物不见影,
  汪洋大海水一片,
  到处都是黑沉沉。

  他接着说:“可见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地母的这样的人物。”至于文中的“黑暗”,他建议,“你可以让孩子们回忆一下,小时候跟母亲一起睡觉,睡在母亲身边时是不是有一种黑暗的感觉。”我脑海中一闪,接口道:“人在出生之前,在母亲的子宫里的时候,也是处在一片黑暗中的。”“对,只有当他发出第一声哭声时,才冲破黑暗,来到人间。实际上,人是生于黑暗,又归于黑暗的。”“那么,这里的‘黑暗’并不像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象征着邪恶、恐怖,而是意味着安宁和归依。”“可以这么说吧。”他赞同道。

  第二天,我把与钱先生的讨论告诉学生。他们用惊奇、兴奋的目光望着我。我知道,在他们中间,有些孩子听懂了,有所领悟了;有些半明半昧的;而还有些仍是茫然。但这都不要紧--只要他们的心灵曾被这样一种充满人性之光、人情之美的文字沐浴过,他们就不会一无所获。将来在某一个时候,碰到某一个机缘,再与这篇文章相遇时,他们也许会恍然领悟的。——人生需要等待,需要耐心,需要机缘,一个人的读书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第二节课上,我让学生再一次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达鲁迅对长妈妈感情的句子和最感动自己的地方,体会其感情的变化流动。为了帮助学生领悟,我还在黑板上画出展示其变化轨迹的板书。之后,我带着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的重要段落,尤其是课文最后一段——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最后一句犹如裂帛似的令人颤栗的呼告,既是发自赤子心灵的对母亲的深情祝祷,也是人性的升华。当我用凝重的语调为学生朗读这一段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读罢,片刻,突然响起一阵掌声。下课之前,我布置了作业: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 300字的想像短文。接着,我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给学生们传看。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着“人面的兽、九头的鸟……”,还问我哪儿能买到这本书,他们也想买一本。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19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19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

    一、本文歌颂的并非哈尼族姑娘梨花一个人,而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解放军战士是小茅屋的建造者;梨花姑娘和他的妹妹是小茅屋的照料者;瑶族老人、“我”、老余等人,既是小茅屋的投宿者,又是照料者。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都乐于为他人服务,他们的行动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本文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歌颂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揭示雷锋精神经久不衰,正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

    二、本文歌颂雷锋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没有写人们怎样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思想,而是写他们在雷锋精神影响下的先进行动。他们的行动从解放军开始,前面的人影响着后面的人,具有传递性。这就写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过程。

    三、从“我”和老余的见闻来看,是顺叙;从小茅屋的产生和为路人服务的过程来看,是倒叙。这就是本文把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的巧妙构思。

    四、“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这是贯穿全文的悬念。先是误以瑶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后是误以为那走在前面的哈尼族小姑娘就是梨花,直到最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正因为这个悬念一次次欲解而未解,再加以误会一次次出现,就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五、本文运用了以花喻人的写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为乐的人们的美好心灵。

    教学设想

    为了贯彻语文教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为国家培养既有献身精神又有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四有”人才;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大力培养创造能力,和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本文教学的总体设想是:

    一、本文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甚多,但面面俱到,则会是蜻蜓点水,莫不如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反而效果更佳。从实际出发,拟重点学习写作顺序和悬念的设置。

    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智力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使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评析、议论、争辩等活动,领会课文,增长能力。因此,拟组织学生重点研究、讨论下列问题: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2.本文是顺叙还是倒叙?

    3.本文的故事情节为什么引人入胜?

    这三个问题研究解决了,本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就领会了。

    三、阅读理解一篇作品的过程,应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初,应充分发动学生质疑,而后教师有领导地指导学生解疑,最后由教师讲疑解难。

    四、为了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必须重视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和学习运用本文的写法时,要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的阅读分析作业和其他作业。

    五、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课前不安排学习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

    本文的教学拟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首先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在学生通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认真阅读课文,读后根据你们对课文的理解,给这篇课文拟一个揭示中心思想的标题。读毕,请几名学生拟题。

    〈设计意图〉

    1.通读全文,了解全貌,是阅读分析的基础。从整体到部分,是阅读的规律。这样安排,是为深入阅读作好准备。

    2.安排学生拟标题,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课文。

    3.通过拟标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拟出的标题,教师则进行了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的程     度,以决定授课的起点。

    二、安排学生速读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时间要求)并提出下列要求:

    1.出示学习本文应理解和应掌握的词语卡片及单字卡片。即:①陋(背面写l¨u)②倚(背面写yǐ)③撵(背面写niǎn)④麂(背面写jǐ)⑤葺(背面写q¨)⑥迷茫⑦简陋⑧恍惚⑨修葺⑩修长。提出:读课文时注意前五张卡片上面的字的读音,注意领会后五张卡片上面的词的意思。

    2.通过读课文,你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或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请提出来。

    读毕,运用单字卡片正音(翻转卡片,诵读记忆),运用词语卡片提问“修葺”、“修长”二词的意思,而后请学生提问题。

    〈设计意图〉

    1.让学生速读课文,一是为了进一步作好阅读分析的准备,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三是为了变换阅读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解决难字的读音和容易理解(无需结合课文领会的)且课本上又有注释的词语的解释。

    3.通过学生质疑进行课堂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讲疑解难。

    4.安排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即是阅读能力的训练。

    三、教师提出:谁能够不按照原文的记叙顺序,自己重新安排一种比较合情合理顺序,作简要的复述?

学生复述后,通过不同记叙顺序的对比研究,使学生理解本文顺叙和倒叙逆向相迭巧妙构思。

    〈设计意图〉

    1.通过复述及其准备过程,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为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再一次作准备。

    2.通过这样创造性复述,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完成领会本文巧妙安排记叙顺序的教学任务。

    四、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经历了课文所述事情的全过程,你要写一篇题为《驿路茅屋的主人是谁》的简要的带有一点评论性质的报道,你怎么写呢?现在请你把这篇报道口述出来。

    学生口述后,通过大家不同看法的述评,组织研究讨论,完成理解解放军战士、梨花姑娘和她的妹妹、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都是小茅屋的主人,本文赞颂的是先进人物的群体这一教学任务。

    在讨论研究过程中,抓住学生述评的恰当时机,顺势结合语言环境,完成“迷茫”、“简陋”、“恍惚”三个词的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

    1.采用口头述评形式,一是为了调动学生阅读分析、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三是教师进行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种种理解;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述评、讨论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课文。

    3.与理解课文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词语,放在阅读课文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去解决,一是为了借助语言环境解词易于理解,二是为了借助词语理解课文便于领会。

    五、运用字词卡片,把本节课学的字词复习一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20分钟后,仅能保持记忆的58.2%,1小时后则仅能保持44.2%,下课前用一两分钟复习,以达到使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运用字词卡片,复习第一课时学的字词。

    〈设计意图〉

    人在识记的1天之后,仅能保持记忆的33.7%,第2天上课再次复习以巩固知识。

    二、教师提出:雷锋的名字在课文中只出现了一次,本文是用哪些内容或办法表现雷锋精神的?

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可根据需要作如下的启发:

    1.课文对小茅屋的介绍,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2.有人说“文中不只一次提到梨花,标题中也有‘梨花’,这是因为文中有个哈尼族姑娘叫梨花”,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经讨论得出结论:方便过往旅客的深山中的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人们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动,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洁白、美丽的梨花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设计意图

    1.这样设计是为了一举完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象征作用,标题的含义,本文从多方面表现雷锋精神的写法这三项教学任务,“浓缩”教学过程,实现精讲。

    2.启发提问避免暗示性,而且方式多样化。

    三、教师提出:本文的标题以犁花象征雷锋精神,深刻、含蓄而且很美。如果抛开这一点,不去考虑,这篇课文要是以“学雷锋”为题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讨论研究明确:“学雷锋”三个字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特点。这篇课文写的是学雷锋,但是没有写学习的过程,而是写学习雷锋精神所做的事情,而且是你影响我,我影响他,一桩好事彼此传递,前后延续。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代代相传,而且正在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

    不是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判断一个假设标题的可否,这样做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二是为了使学生在争辩中领会本文内容的特色,及其深刻含义。

    四、教师提出:假如“我”和同行的老余,住进茅屋后正好碰上了回娘家路经这里的梨花姑娘,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在不改变原文基本情节的情况下,简要谈谈你们的设想。

    学生谈出种种设想后教师提出:这些设想本文的作者不一定没有考虑过,那么他为什么要选定我们读到的那种方案呢?

    通过讨论明确:这样写,文章开始不久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即“这是什么人的房子?主人是谁?”而这个问题后来又两次误测,直到文章结束才得到解答。这样,就紧紧地吸引着读者一口气把故事读完,想知道个究竟,取得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设计意图

     1.学生面对课文这一种情况,分析思考相对的难度比较大。假设出另外几种情况,与课文对照,有了参照物,分析思考就比较容易了,以完成领会本文设悬念、造误会的写法这一教学任务。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教师简答学生质疑时已提到,而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又未能顺便解决的,且又并非离题或过于枝节的问题。

    设计意图

    1.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只让学生问,教师不解答,其积极性便会挫伤。

    2.保证授课突出重点,有条不紊。若不分轻重缓急,学生问什么教师就答什么,势必造成点面不分、被动混乱的局面。

    六、巩固知识与能力训练

    1.用字词卡片提问第一节课学过的字词。

    2.用“迷茫”、“简陋”、“恍惚”作口头造句。

    3.口头作文

    题目:《原来如此》

    要求:学习运用本文的悬念法和误会法。

    设计意图

    1.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创造条件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以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在课堂上安排巩固知识和能力训练,是为了不布置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通过口头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19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19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理出故事情节。
  2、学习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的手法,以及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3、 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下当代作家彭荆风的一篇小说《驿路梨花》。(板书题目和作者。)

二、出示目标:
    (投影片)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是(学生看投影屏幕,轻声读一遍,记在心里。)

三、指名学生朗读注释①,解释“驿路”的意思。
    学生轻声朗读预习提示,圈画出重点语句。出示投影剧院片正字正音。      
                    (教师领读二遍)
                 jì  miè  jǐ  qì  jùn
                  驿  篾  麂   葺  菌子

四、学生尝试自读课文。
  注意思考题目的含义和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驿路梨花仅指自然界的梨花吗?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不仅指自然开放的梨花,还指梨花姑娘和梨花精神。因此课文题目是一语双关。
  教师提问:小茅屋到底是谁建造的?
       (解放军)建成以后又是照料的?
       (梨花姑娘)梨花出嫁后谁在照料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后来谁又到过小茅屋?
       (瑶族老人等过路人)最后才是我和老余来到了小茅屋。     
        但是课文中人物的出场次序却与建造、照料小茅屋的次序不同,最先出场的谁?后来依次出场的谁?师生共同填写一幅梨花图
        课文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多次设置悬念。请问课文设置了几次悬念,请同学们找出来。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共有三次悬念
             1、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2、瑶族老人不是小茅屋的主人,谁又是小屋的主人呢?
             3、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建造茅小屋呢?
        在悬念逐步解开有过程中,产生几次误会呢?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共有两次误会(一次是误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一次是误认为梨花的妹妹就是梨花。)     
        教师提问:课文中几次写到梨花?
             哪次是实写哪次是虚写?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共有三处,第一、三处为实写,第二处为虚写。
             课文中为什么一再写梨花呢?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① 因为题是驿路梨花。
                  ② 梨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③ 课文中梨花一语双关,即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姑娘,还指梨花精神即雷锋精神。作者反昨写梨花,赞美梨花,取得了人映花、花衬人,使故事充满诗情画意的效果。洁白如雪、芳香四溢的梨花是人物群美好心灵的象征。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人物群象美好心灵的赞美之情。

五、尝试分析课文。
  教师启发:课文中对哪些人物进行了直接描写?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梨 花妹妹等哈呢小姑娘。)
       对哪些人物进行了间接描写?(梨花姑娘、解放军)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这一部分。圈画有关的关键字词,说说这样写表现了梨花的什么优秀品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课文没有直接写梨花,却无处不在写梨花。
            表现了梨花热情诚恳、细心周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读“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这一段。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画龙点睛的一句话画下来,即“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小结:直接写人和间接写人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直接写的人有力的衬托了间接写的人。
   看黑板的板书,问: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人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明确:助人为乐,甘于奉献,他们都是雷锋精神化身,都是活着的雷锋。
              同学们愿不愿意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呢?学生回答是肯定的。
   同学们再看文章的结尾一段,齐读之,作者最后引用一句诗收束全文,即点题又点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你能给这句诗对一个下句吗?
   学生回答:雷锋精神代代传。

六、布置作业:
  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写一个人,要一二百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0
《驿路梨花》综合资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0
●课 文 说 明

这篇文章写于1977年。作者接触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有感于他们的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因此,他以小茅屋为中心,讲述了人们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一、旧主题翻出新意

作?者说过:“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作品是否有特色和新意。”“学习雷锋”是一个很早就有的主题,许多作品都表现过这一主题,但作者独出心裁,不落窠臼,以新的角度和新的深度表现了这一主题。第一,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递的过程加以展示,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如果作者只从一般的“学习雷锋”这个角度处理文中所选题材,固然未尝不可,但是很难写出新意。而作者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这些相对独立的事件上,而是抓住它们之间连续十几年从未中断的内在联系,将这些事例勾连在一起,揭示出更深一层的主题。第二,作者善于把雷锋精神同生活中的美好现象、美好心灵融为一体来写,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把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行动作为雷锋精神的体现,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这就把雷锋精神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品质结合了起来,突破了一般的学雷锋做好事的窠臼,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设置悬念,巧妙穿插

本文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如果按一般的写法,容易写得庞杂拖沓。为此,作者避开一般的叙述,而是把笔墨集中到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我们”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上,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助人为乐的象征所给予人们的方便和温暖。同时,文章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有节奏地穿插有关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使得有关小茅屋的故事得到全面而细致的表现。这样就使文章结构紧凑而不拖沓,材料丰富而不庞杂,文章浓缩而又疏密有致,文字少而容量大。

这样,悬念的设置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引人入胜。由于对材料的巧妙安排,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富于戏剧性。比如文章一开始,深山月夜,梨树林边,当用炭写着“请进”的小茅屋出现的时候,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悬念恰好是读者的疑问,也正好从此领起全文。围绕“谁是主人”这个问题,文章分两层来回答。第一层写瑶族老人,从而引出梨花姑娘;第二层从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引出解放军建造小茅屋的过程。这两层,实际上是“设悬──释悬──推出新悬念”的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思巧妙而新颖。

三、梨花双关,笔墨传情

本文题为“驿路梨花”,这个梨花仅仅是指路人一眼可见的梨花吗?答案是否定的。文章先写夜行路上开满枝头的白色梨花,引出文章的重点──小茅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这是自然界的梨花。接着点出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从自然界的梨花写到人,点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再写梦中的梨花,写梦中在梨花丛中歌唱的哈尼小姑娘,从而把自然界的梨花与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自然而然地结合到了一起,二者虚实相映,交相生辉。最后,作者引用前人的诗句,使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本文的主题:这开着的梨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梨花;这“驿路梨花”,是自然界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的梨花,更是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的梨花。

●关 于 练 习

一、本文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找出文中的插叙部分,然后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茅屋的过程。想一想,课文采用插叙有什么好处。

设题目的,让学生了解插叙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采用插叙。

插叙部分是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按时间顺序应该是: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造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小茅屋。

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二、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看看哪些写的是自然界的梨花,哪些写的是人,二者的前后照应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题意图,让学生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妙处。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是写人。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以花写人,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突出了人的精神美。

三、揣摩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设题意图,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把握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这些修饰词语,烘托出“我们”在深山中见到小茅屋、有歇身之处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2.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

“我和老余”误以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所以“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话,表达了“我们”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3.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闪出”写出了动作的轻快,活跃,与她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活力,“不由得”写出了作者被这种情景所感动,不由自主产生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四、课堂讨论: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正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设题意图,语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

不求统一看法,但求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教 学 建 议

一、本文比较长,可以让学生进行速读练习。可以限定时间,读完之后,让学生结合练习一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

二、在完成练习一的基础上,重点讲一讲插叙,然后找出课文中插叙的部分,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本文也可以做复述训练。各请几位同学,分别按课文安排的顺序和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复述,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记叙顺序知识的了解。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彭荆风,江西萍乡人。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边疆。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后拍成电影,受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狱。打倒“四人帮”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驿路梨花》一文是在打倒“四人帮”后作者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

二、《深情写梨花──谈〈驿路梨花〉的写作》(彭荆风)

我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以来,30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我写《驿路梨花》是在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我觉得经历了十年浩劫,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向雷锋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不满意那些平铺直叙的图解式的文章;反对那种用口号代替行动、用政策代替人物性格的写法,那只会把雷锋精神写歪,写干瘪,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既然是文艺创作,那就必须从生活中来,用自己深受感动的故事和人物去感染读者。

我对雷锋精神是这样理解的,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风尚,以及今天社会中的共产主义教育紧密联系的。雷锋从历史中、生活中、群众中、党的教育中吸取营养,成为一个崭新的典型形象,这种雷锋精神又推动了千百万群众向着共产主义的境界迈进。

云南边疆民风纯朴,尽管他们并不把学雷锋的口号挂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在他们竹楼里做过客,养过病,也曾和他们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林,爬大山,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也常在大树下肩并着肩露宿……一想起这些,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我的好朋友们的音容笑貌,都会在我眼前出现,使我心情激动,难以平息。

三中全会后雷锋精神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的记忆的闸门也被叩开了,我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那只是为方便旅人,并无他求),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我立即拿起笔来。

……

如果不是长期在边疆生活,我是难以写出《驿路梨花》的。最近,我和老作家艾芜同志作了一次长谈,他举了许多事例鼓励我多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用简练的词句精辟地表达人物感情和山川景色。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就是读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引起了我对过去哀牢山区梨树林中穿行时的回忆,而写出了那一段梨花盛开时的树林夜景的。诗人的好诗引起了我对生活意境的回忆,增添了作品的光彩。

(摘自《语文学习》1981年第8期)

三、彭荆风谈《驿路梨花》的文体

我的《驿路梨花》,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常被人误以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特别是我在写小说时(虽然是我虚构的一个故事)写进了我的感情(我过去在边疆的感受),力求写得真实感强;加上我这篇小说抒情味较浓(我喜欢用这种笔调写边疆生活的风貌),所以,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一篇“真实记事”的散文。

(摘自《语言美》1983年26期)

四、关于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及解释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诗中“白发将军”就是指他。西京,即洛阳。公元1161年12月,武钜率军抗击金兵,收复洛阳,陆游得到这个消息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末联两句是说,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0
《驿路梨花》练习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0
-、基础知识
    (一)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 。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1、作者是按照由       到       的顺序介绍小茅屋的环境的,小茅屋的特点是       ,

     2、作者特别点明水的“清凉可口”是为了一方面写出           ,另一方面写出             。

     3、在文中找出,处与“老余用手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相照应的环境描写             。

     4、画线的句子中“厚厚”、“满”是实词中的____词,在文中是为了突出__.

     5、“发现墙上写着几个粗大的字”句中用“粗大”二字是为了           

    (二)
    A 山,好大的山啊!_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_.在迷茫在幕色中。
    B _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C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_的火、的米饭和_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D 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    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     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6、在空格上填上恰当的词。

     7、A 段中“一座挨一座”与          一词相呼应,为下文          作铺垫。

     8、B 段中“新月”指的是          忽明忽暗”的原因是         

     9、C 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10、D 段描绘了‘“我”的梦境,梦境非常优美,这样写的作用是:              

    (三)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苗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叫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处u又受感动。
  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试找出并改正:     应为     ,     应为     。

    12、文中引用的一句诗作者是         ,是         (指朝代)人。本文作者是         。

    13、选文描写的人物中,直接描写的有         ,间接描写的是         。

    14、选文第一段在全文属于         的顺序,结合课文内容,指明深山中小茅屋的主人         。

    15、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其作用是:结构上,         ; 内容上         。

    我的澳籍同桌
    细细柔柔的披肩长发,优雅的气质,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从此,我们朝暮相处,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外合资”的朋友。
    她来自四季如春的澳大利亚,我们认识的头一天,她使塞给我一大张澳州地图,并在“布里斯班”地区上划了个醒目的红圈,那是她生长的地方。
    她到中国来,主要是学习中文。起初,她没有中文名,于是,同学为她起了个好可爱的名字:柯蕾。记得柯蕾坐在我身旁的时候,我总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因为我实在难以抵挡那些令人发笑的中文字的诱惑。她经常会碰碰我说:“海伦,我写得好吗?”我侧目一看,忍不住从心里笑出来。她知道写得不行,就又埋头练起来。渐渐地,柯蕾的书写水平有了提高。
    柯蕾有很强的语言能力,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她掌握了不少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于当今流行的口头禅。
    一次,她求我陪她上街“蹓跶蹓跶”,我作出一副无奈状,要知道马路上有些换外币的,要多讨厌有多讨厌!一出街,果然引来了几个“街头晒太阳的’(换外币的),可怜我俩一直被他们跟踪,不得脱身。正在那时,柯蕾一个转身,两手插腰,气急败坏地问道:“你想要我干什么?”怎料到他们还是嘻皮笑脸地吐出仅有的一句洋泾浜:“Money,Money……”柯蕾气愤地甩了甩头,居然脱口而出:“你们听清楚,我根本没有外国钱,请不要继续跟着我及我的朋友,OK?”这下,那几个人呆的呆.愣的愣.连我也压根没想到她会做出这等惊人之举!
    一个宁静的夜,我们痴痴地望着星空,细诉彼此的理想。我问:“蕾,你为什么学中文?你长大了想做些什么?”“我希望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律师。”我一个劲地追问:“为了钱?”“M,不只是钱,我想让每个人都平等,不受欺辱。”哦……我觉得这话颇让人心服。“咦,那和中文有关系吗?”我又有一串问号。她沉思了数秒,看着我答道:“我可以为在澳大利亚的一些不懂英文的中国人辩护,那一定很有意义。你说呢?”我委实感动……

    16、“气急败坏”的意思是       ;“嘻皮笑脸”的意思是      ;“委实”的意思是         。

    17、第二段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柯蕾对         的深厚感情; 第六段中通过__描写,反映她的                                 

    18、“连我也压根没想到她会做出这等惊人之举!”意思是:                                 

    19、这是一篇用第_人称写的记_的文章。文章主要反映了柯蕾                   的思想感情和她的性格。




答案
    1、 由外到内,简陋,屋主考虑周到
    2、 “我”口渴,突出主人放水的作用;水的新鲜,说明主人随时在迎候过路人。
    3、 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4、 形容词,突出主人的热情周到。
    5、 醒目,容易被人发现,说明主人细心、周到
    6、 A起伏、消失,B弯,C温暖、喷香、滚热,D恍馆、漫
    7、 “延伸”,担心深山露宿。
    8、 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梨树的遮掩
    9、 排比、拟人
   10、 梦中写梨花,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小姑娘梨花相映生辉
   11、 “叫”应为“教”,“的”应为“得”
   12、 陆游,南宋,彭荆风
   13、 我们、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梨花、解放军
   14、 插叙,小茅屋的建设者和照料者
   15、 题文相应,首尾呼应;含蓄、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这一深意,升华主题我的澳籍同桌
   16、 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实在
   17、 细节(动作);对祖国对家乡;语言;远大抱负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18、 她的举动勇敢,行为正直,出乎寻常快。第一,记人,热爱中国,对中国人民有友好的;文静而又刚直。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1
一、基础知识。
     1、辨字组词。
        陡(      )
        徒(      )
        瓣(      )
        辨(      )
        驿(      )
        绎(      )
        捎(      )
        梢(      )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山
        一(      )米
        一(      )新月
        一(      )人家
        一(      )梨树林
        一(      )门
        一(      )夜风
        一(      )明火枪


二、阅读理解。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衷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商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项、竹蔑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水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友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村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傅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1、开头两段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时间是         ,地点是         。很明显,作者对时间和地点作了强调,作者强调时间和地点的目的是         。

     2、选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故事的线索?
                                                                    

     3、加横线的句子可以缩改成的“火、米饭和洗脚水,使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消失了”吗?为什么?
                                                                    

     4、请把描写梨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说说作者写梨花的用意是什么。
                                                                    

     5、根据选文填空。
    《驿路梨花》一文如果全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物的出现依次应该是:解放军——梨花姑娘——哈尼小姑娘——         ——         ——        

     6、之所以有小茅屋,是因为:(      )(多项选择)
       A、为方便过路人。
       B、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挨寨。
       C、得到方便的过路人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等补上。
       D、这地方有梨树林。

     7、请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⑴  须眉花木(       )
      ⑵  一袋旱烟(       )     
      ⑶  遇见几个人(        )
      ⑷  陡峭的山(       )
      ⑸  脸上凉凉的(       )


三、课外阅读。
    谢吾师
    舒乙
    一生中教过我的老师上百位,但有一位,他并不会说话,他是长在树上的小树叶,却使我难忘,我尊他为我的老师。
  他曾伴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给我安慰,给我勇气。直到今天,一闭眼,他便回到我的眼前,真真的。他仍在树梢上迎着寒风飞舞,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我住的“牛棚”是两间大教室,外间住着看守我的人,总有五六位之多,里间就我一个。住进来之后,他们便向我宣布了纪律:不准回家,不准自由走动,完全隔离,写信要经过审查,去食堂吃饭时不得和任何人说话。每日三餐是放风时间,我在前面走,后面五六个人跟着,浩浩荡荡,面孔非常严肃。
  审查并不是天天进行,甚至根本就没有几次像样子的审问。隔离本身仿佛使是目的。
  越是没有变着花样的折腾,日子越是难以打发,孤独就成了最难受的事。孤独窒息了我,几乎把我掐死。
  窗外有一棵大树,是加拿大杨树,长得很茁壮,树冠蹿得比楼顶还高。我住进去的时候,是夏天。满树的绿叶油亮油亮的,迎着微风舞动,因为叶柄长,摆动幅度很大,显得非常活泼。
  我常常呆坐在窗前,瞧这棵大树,看树叶翻腾飞舞。树叶们成了我唯一的朋友,不说话的而充满了生机的朋友。
我一看就是一天。
  迎来了秋天,又送走了秋天。西伯利亚寒流既冻坏了绝大部分树叶,又刮走了大部分树叶,大树上差不多只剩下光光的技社。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眼前,连叶柄在狂风中由树枝上脱离的一刹那我都看得很清楚。朋友们随风而去,我感到凄凉,(中冷冷的,虽然窗户的亮度增加了,大树的枝干也清晰了,但一切都显得那么大而无当,单调枯燥和万分失落。
  最后,全树只剩下一枚大叶子始终没有被风卷走,特别神奇。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于是。每天醒来,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这枚孤军奋战的叶子还在不在树上。
  他在树上足足比别的树叶多呆了十天,多么艰难的十天,多么难忘的十天,多么伟大的十天。
  在这十天里,我每天都在观察他,为他揪心,为他害怕,为他担忧,同时也为他骄傲,打心眼儿里敬佩他,把他当作最贴心的知己。他的状态有点儿和我相似,但他的处境比我更加险恶,比我更加孤单,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挺得住,站得稳,生得牢,成为我无言的榜样,伴我走出困境。
  我坐在封闭的禁室内,面对一枚小小的树叶,受着一堂生命的课。树叶是我的老师,我是树叶的学生。随着树叶的每一次翻飞,我思绪渐入正轨,完全镇定下来,像一只蜕亮的蝉,体验到一种心灵的新生。
  我终于能把逆境当成一种锻炼自己身心的机会;我终于能把度日如年的日子尽我所能安排得满是节目,宛如给自己开办一所单人补习学校;我终于能修得一付心安理得、遇事不惊、吃得下睡得着的坦然心态;我终于能把只说真话不讲假话的原则坚持到底;我终于能把宽厚待人、善待他人,包括善待那些反对过自己的人当作自己的处世信条;我终于发现自己变得更爱我的长辈、妻子、孩子、朋友,变得更加热爱这个多事的世界。
  所有这些变化只因我接受了那枚不会说话的挺立到最后的小树叶的启示。
  多年以后,我又回到那棵大树的所在地,可惜,大树已被伐掉。
  那枚孤单而可敬的叶子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我一闭眼,它便来到我的眼前,真真的,在狂风中上下翻腾,一点儿也不服输。
  可爱的小树叶,我的老师,我谢谢你!

     1、给加[ ]的字注音。
      ① [窒]息(      )
      ② [掐]死(      )
      ③ 一[刹]那(      )
      ④ [处]世(      )

     2、作者为什么要“谢吾师”——感谢一片树叶?请简要概括。
                                                                  

     3、作者赞美了小树叶的什么精神?
                                                                  

     4、请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小树叶精神的一个拟人句和一个比喻句。
                                                                  

     5、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小树叶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一、 1、 陡峭
     徒弟
     花瓣     
     辨别
     驿路
     络绎不绝
     捎带
     树梢
   2、 座
     袋
     弯
     户
     片
     扇
     阵
     杆
二、 l、 “夕阳西下”“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写出了投宿的迫切性,衬托了后面出现的小茅屋的重要性
   2、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3、 不可以。这样一改虽然基本意思没有改变,但“我和老余”得到照料的惬意和感激之情不能充分的表现,削弱了小茅屋对他们的重要性。
   4、 第四自然段;第六自然段“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最后一个自然段。共三处。用意:以梨花的美(自然美)衬托人物的美(心灵美)。
   5、 过路人瑶族老人我和老余
   6、 A  B  C
   7、 ⑴  主谓短语
     ⑵  偏正短语
     ⑶  动宾短语
     ⑷  偏正短语
     ⑸  主谓短裙
三、 l、 ① zhì
     ② qì
     ③ chà
     ④ chǔ
   2、 因为在逆境中,它给“我”以鼓舞。
   3、 顽强、坚韧、乐观。
   4、 拟人句:大风时,他大幅度摇摆,拼命飞舞,经受了惊心动魄的撕扯,却坚持在那里。
     比喻句:他却像一面小旗,高高飘扬。
   5、 崇敬、热爱、感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7 08:21
一、给下边黑体字词注音:
驿路( )  
花瓣( )
喷香( )  
撵走( )
麂子( )  
修葺( )
好奇( )  
干草铺( )
陡峭( )


二、解释下边各词的意义。
1、延伸:  
2、迷茫:  
3、简陋:
4、悠闲:  
5、惚 :
6、暮色:
7、红润:
8、漫步:
9、晶莹:
10、折损:


三、按时间先后,将课文内容编一个顺叙的提纲。
答:



四、比较一下,课文的写法和按时间先后顺叙的写法哪一种好?为什么?
答:



五、两个夜行人来到小茅屋时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读过这段课文后,对小茅屋的主人产生什么样的印象?
答:



六、课文着力记叙的是梨花姑娘,可是梨花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怎样间接地写梨花的?开头写一片梨花林,同写梨花姑娘有关系吗?
答:



七、课文末尾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驿路梨花处处开”,“梨花”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答:




答案
一、 yì  
bàn  
pēn  
niǎn  
jǐ  
qì  
hào  
pù  
dǒu  
qiào
二、 1、 延长,伸展。
   2、 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3、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陋,指住的地方狭小。
   4、 闲适自得。
   5、 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6、 晚昏暗的天色。
   7、 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8、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9、 光亮而透明。
  10、 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
三、 (略)
四、 课文的写法好。两个夜行人在赶不上村寨,担心露宿的时候,忽然发现了驿路边的小茅屋。在没有主人,却感到无比温暖时,很自然地要找寻“谁是主人?”循着这一悬念,引出一个又一个故事,新颖别致,读来兴味盎然。如果按时间先后顺叙,就会觉得平铺直叙,平淡乏味。
五、 两个夜行人来到“驿路”上的小茅屋时,首先看到白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这是主人无声的热情欢迎。屋内一张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清凉可口的水;屋后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盐巴、辣子,而且生怕过路人找不到,还在墙上写了几行粗大的字,等等。从这些细致、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小茅屋的主人是一个非常热情、为过路人考虑得十分周到的人。
六、 课文主要是通过瑶族老人的介绍和过路人都为后来人做好事的实际行动,以及他们对小茅屋“主人”感激不尽的心情,间接地写梨花的。梨花虽未出场,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中对梨花的赞美,也是间接地写梨花姑娘的精神。开头写一片梨花林,运用的是以景喻人的手法,是用优美的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灵美,用洁白美丽的梨花象征梨花姑娘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当行人遇到困难时,突然看到梨花林,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安慰和温暖。
七、 文章结尾引用诗句巧妙地赞美梨花姑娘的崇高精神,象梨花一样在驿路上处处开放,赞美这种精神蔚然成风。以花喻人,花人相映,结构精巧,余味无穷。“梨花”的含意很丰富,既是指洁白、芬芳、美丽的梨花,又是指纯洁、善良、热情的哈尼族姑娘梨花,还象征着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1
《一面》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1
[教学目的]
1.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了解他献身革命,关心、热爱进步 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精神对当时进步青年的巨大鼓舞。
2.学习观察人物的一些方法,了解如何随着观察条件的变化,粗细得体,详略得当地描 写人物。
[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立掌握课文三写鲁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
2.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
3.授课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及意义,初步掌握文章结构,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2.指导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鲁迅给"我"的最初印象。
[教学过程]
一、解题及写作背景
    《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作者阿累当时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一个普通的汽车售 票员,他回忆了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一面"的印象,勾画出鲁迅先生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和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的祟高精神,揭示了鲁迅是水远和劳动大众站在一起的这一深刻主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歇(xiē) 瘦(shòu) 扭(niǔ) 累(1èi) 窑(jiào) 脊(jí) 矮(ai) 殷(yīn) 嵌(qiàn)窘(jiǒng) 鞠(jū) 躬(gōng) 懊(ào) 莽(mang) 嗤(chī) 捻(nian) 颓(tuí) 晰(xī) 竖(shù) 踌(chóu) 躇(chú) 摩(m6) 挲(suō) 惑(huò) 熏(xǖn) 憎(zēng) 恶(wǜ) 揩(kāi) 恭(gōng) 虐(nüè) 辱(rǚ) 恣(2ì) 踱(duó) mó模糊 léi 累赘 ê 恶心 模 mú模样 累 lê积累 恶 è 恶毒 lèi劳累 wǜ 可恶
赫然:这里是很鲜明的意思。
窘:为难。
殷勤:热情而周到。
陡然:突然。
莽撞:鲁莽冒失。
踌躇:犹豫不决。
摩挲:用手轻轻的摸了又模。
打眼:引人注目。
颓唐:精神不振作。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便宜。
恣情:不约束,放纵自己的感情。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三、复读课文(归纳两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一面"的印象。
第二部分:"一面"的力量。
四、课文分析 1.
问1:文章一开始介绍了什么?
--时间:1932年秋;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内山老板"鲁迅"。
问2:作者说,内山老板身上有一种"非日本"的东西,这"非日本"的东西是什么?
--1936年,日军侵华,残酷屠杀中国人民,而内山能与中国人倾心交谈,不时发出充满友谊的笑声,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自然能从这笑声中体味到"非日本"的东西。
下文有哪些地方能表现出"非日本"这三个字?
--"殷勤的点头";"笑着说……"
问3:坐在南首的那个人什么样?
--最初印象:五十岁上下、瘦、穿着朴素,只能"模糊辨出"(阴雨天,光线暗,距离远)第一次肖像描写从人物体态、年龄、衣着等方面整体上粗线条勾勒。
2.请学生朗读4一17节。
"我"在书店翻检书籍,受到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在书店,"我"发现了一本鲁迅先生的书《毁灭》。
问1:"赫然"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鲜明。"我"看到鲁迅译三个字,眼睛为之一亮,引起了"我"感情上的震动,油然而生敬意,表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
问2:从文中的介绍可以看出,"我"是怎样一名青年?
--穷苦,具有一定进步思想,渴求知识的青年。(喜爱读书并爱读鲁迅的书) 鲁迅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里,总是能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当作武器,揭露、抨击社会的腐败和阴暗。他的文章总能给人以启迪和希望。此时,"我"看到的这三个字已由"鲜明"转为"光明",因而"像得到保证似的"。表明进步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无限信任。于是,"我"想买下这本书。
问3:"我"正在踌躇之际,是谁出来把书卖给"我"?
--吸烟斗的人。外形:消瘦,但精神很好。第二次肖像描写,从"瘦"入手,着重写他的精神特征。先生从店后走出来,比前次距离近了,很显然是要过来问我买书的事。因此,"我"对他注意起来,观察也比前次细致。
问4:肖像描写如何体现先生的精神很好?
--头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隶体一字的胡须,这说明先生是个有棱角,极富个性的人。作者以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这正是先生为人民大众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外在表现。
五、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词。
2.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填表。
3.预习先生第三次肖像描写及全文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先生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
2.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复习情况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提问: (1)"赫然"一词的含义?
--①引起"我"感情上的震动,油然而生敬意。
--②像看到一线光明,表明进步青年对鲁迅的信任。
(2)两次肖像描写的特征是什么?
--第一次:瘦。 第二次:瘦但精神。
二、继续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为了躲雨,"我"到了内山书店,无意中看中了一本鲁迅译的《毁灭》,由于手头拮据,因而买不起书。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原先坐在南首的那位先生走过来询
问:"你要买这本书吗?" 问1:"我"从陌生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什么?
--"……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此时,"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受到长辈的爱抚。
问2:鲁迅并不认识作者,为何送书给他?
--表现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支持。
问3:当他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时,"我"以怎样的心情观察他?观察到了什么?
--"惊异","我"极力想猜出眼前的人是谁。在这种强烈感情的支配下,"我"开始重新观察这个人。所以,这次观察不仅有前两次描写内容重复出现,而且又比以前更细致,留给人的印象也就更深。
脸: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胡须:隶体一字。
长衫:牙黄羽纱。
烟嘴:左手捏一支黄色的,一头己熏黑。
手:竹枝似的。
问4:作者反复突出他的"瘦",为什么?
--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我"对先生无限爱戴、敬仰之情。
问5:这一回,"我"终于认出眼前这个人,"我"的感受又是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称同志--志同道合。 称朋友--感情深厚。 称父亲--崇敬爱戴。
称师傅--要学习他。 称战士--颂扬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
    从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形容憔悴,却依然战斗在革命的最前列,对青年人是那样的关心和爱护。面对那慈样而正直的目光。"我"万分激动,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鞠了一躬,接过书向门外走去。刚才还如踩了棉花团一般,现在陡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讨论: 1.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后,归纳。)
--为革命而忘我工作的人。(瘦)
--具有顽强意志和坚强信念的人。(精神)
--为人谦逊,对进步青年关怀、支持。(赠书,主动向"我"推荐别人写的书)
2.肖像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请学生朗读。
问1:为什么四年来,每当遇到辱骂和踢打时,"我"总是昂起头?
--先生坚强的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时时鼓舞着"我",只要想到这些,心里就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生命中仿佛有了根支柱。
问2:"我"所感受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哪儿?
--来自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来自鲁迅坚强的革命意志,忘我的革命精神、诚挚的关怀和鼓舞。
问3:先生去了,为什么不是悲痛的时候了? --共同的理想还未实现。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先生的遗志,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祭奠。 小结:"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与先生相见的"一面",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信赖、爱戴、敬仰之情,以及踏着他的血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
四、总结中心
学生讨论后,归纳。
通过对先生肖像、言行的描绘,赞扬了先生关怀、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坚定的斗争信念,表达了作者踏着先生的足迹继续奋进的决心。
五、写作特色
三次肖像描写: 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征,由整体--局部,由粗线条勾勒--细致具体的描写,突出鲁迅的精神面貌。这三次均抓住了瘦的特点,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他虽瘦但精神抖擞,突出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意志。这样,既突出文章的中心,又大大丰富了题目"一面"的内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
2.把研讨与练习四填在书上。
[附录]
板书设计 远处(模糊) 瘦、(脸、竹枝似的手)
坚定的革命意志
一面的印象 近处(清晰) 精神(头发、胡须) 忘我的革命精
一面 诚挚的关怀和鼓舞 面对面(完整而深刻) 瘦(脸、手)
精神(头发、胡须)
一面的力量:踏着先生血的足迹的继续前进的决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1
《一面》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1
教学目的

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二、课内预习;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虐( )待 摩suō( )

jiǒng( )相 抖擞( ) 颓( )唐

chóu chú( ) 不能自yǐ( )

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

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

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

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

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当讲解。

提示:

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

    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

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提示:

“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提示:

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五题。

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检查旧课作业;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三、总结课文;四、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五、练习

当堂完成“记忆·联想”中的第九题。方法:先由学生独立书面作答,然后通过学生口头交流检查完成情况,最后教师明确。

六、布置作业

课外书面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七题。

2.预习《一件珍贵的衬衫》。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2
《一面》综合资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2
●课 文 说 明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先写作者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起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外面又下雨,所以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肖像描写,又有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示出鲁迅对年轻人的热切关怀,构成文章的主体。第二部分是议论,写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

本文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不仅观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再补写出来。如第一次只看出长衫是“牙黄”的颜色,这次连质料是“羽纱”的也分辨出来了;第一次只看见烟嘴上的火花和烟雾,这次连烟嘴是“黄色”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这次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外貌描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写的虽然是作者四年前的往事,但鲁迅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当此悲痛之时,作者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文章用语讲究,感情色彩强烈,值得仔细品味。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又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作者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吸引得读者也好像身处其境一样。

●关 于 练 习

一、阅读全文,简要复述“我”与鲁迅见面的经过。

设题目的,让学生弄清文章记叙的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内山老板劝“我”买书,“我”犹豫着舍不得买。这时鲁迅走了出来,问“我”是不是要买那本书。于是,他把《铁流》推荐给“我”,听“我”说买不起后,就收一块钱把两本书都卖给了“我”。“我”突然悟出他是鲁迅先生后,他微笑,默认地点头,然后解释为什么要收一块钱。“我”非常感动,接受了鲁迅先生的赠书,向他恭敬地鞠了一躬,怀着激动的心情转身就走出了书店的门。

二、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像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

设题目的,让学生领会不同距离的观察角度和写法。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的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书店的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书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2.填写下表,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深入的。

描写的角度
鲁迅外貌特征

近景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微笑;点头
中景
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一根一根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
远景
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


3.作者写鲁迅的外貌,重点展示的是他的什么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写?

很瘦,但精神很好;头发直竖;胡须很打眼。这样写是为了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三、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设题目的,使学生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示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热烈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四、比较下列各组字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

设题目的,使学生掌握形近字的形、音、义。

踱:踱步
  镀:镀金、电镀

窖:地窖、窖藏
  窑:煤窑、窑洞

懊:懊悔、懊恼
  澳:澳门、澳洲

颓:颓废、颓唐
  逶:逶迤

挲:摩挲
  娑:婆娑

恣:恣情
  咨:咨询

●教 学 建 议

一、先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研读“我”与鲁迅先生见面的部分,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三、进一步讲解本文的肖像描写,看看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角度观察人物的,观察到了人物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注意重点词语、句子的揣摩和把握。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二、内山完造和内山书店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岗山人,20多岁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贩卖药品,兼售书籍,后开设了内山书店,自起汉名邬其山。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过从甚密。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鲁迅接待客人,也多在内山书店。鲁迅和内山曾数度合作,办过版画展览。鲁迅曾为内山的作品《活中国的姿态》作序,并有《赠邬其山》五律一首。抗战胜利后,内山回到东京,致力于中日友好活动。1959年9月,内山以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身份来华访问,因脑溢血去世。依其生前意愿,葬于上海。内山书店亦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场所,勒石纪念。

三、关于《毁灭》和《铁流》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鲁迅十分重视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文学,尤其注重介绍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鲁迅着力推荐的作品是法捷耶夫的《毁灭》和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鲁迅认为“这两部小说,虽然粗制,却并非滥造,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实在够使描写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娇百媚的佳人所谓‘美文’,在这面前淡到毫无踪影。”鲁迅甚至说,他爱《毁灭》,“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并说“实在是新文学中的一个大炬火”,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一部纪念碑的小说”。鲁迅把这类作品看作是战斗的无产阶级渴望的精神食粮。因此他一方面鼓励曹靖华翻译《铁流》,一方面“经过不少艰难”亲自翻译《毁灭》,并且自费印刷出版。

《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在西伯利亚地区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国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法捷耶夫的《毁灭》,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对鲁迅翻译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铁流》描写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红军,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通过跟白军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锻炼成为具有铁的纪律的队伍的故事。作者成功地描写了革命群众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共产党员红军指挥员郭如鹤的英雄形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2
《一面》练习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3
一、默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这篇文章记事写人,重点放在写人上,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三、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
       A、⑴    ⑵    ⒄    ⒅
       B、⑴    ⑵    ⑶    ⒅    ⒆
       C、⑴    ⑵    ⑶    ⒄    ⒅    38
       D、⑴    ⑵    ⑸    ⒄    ⒅    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答:


四、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书店的全景 书架一角的近景 一本书的特写

   2、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摄制”成的。  


五、回忆性文章的用语,常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请结合括号里的提示,揣摩加黑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结巴巴”本意指口吃,用在这里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一种神态和感情?“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向四周望”?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这又表现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为什么不直接写“掏出那块银元”,而要加上“带着体温的”这样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为什么要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作者这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恭敬地鞠了一躬”,作者这时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六、下边是本文开头三处伏笔,试指出下文与这三处伏笔的照应之处。
   1、“我”本来要去接班,但还要等半个钟头。

   2、“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

   3、“我”不到别处,而到内山书店去歇歇。


七、破折号在本文中有如下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提示,③表插说,④表话题转换,⑤表话没说完。请辨析下边的例子:
   1、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胡辨出……(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5、……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6、“哦!您,您就是——”(      )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
   8、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该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9、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答案
一、 1、 一九三二年秋天,一天中午,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一九三六年十月。
   2、 上海,虹口公园,内山书店,店里,店后面长台子旁边,南面,北面,里面,书店的门。
  3、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二、 这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文章中虽有不少记事的成分,但这些记事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人物出现的具体环境,记事还是为了刻画人物。重点放在人物刻画上,意在突出主要人物鲁迅的高尚品格;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记叙的重点。
三、 1、 (C),正确,符合主要内容的概述。(A),不对,第⑴段只交代了年代、地点和人物,没有交代“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不符合主要内容第一层的概述。(B),不对,第⑾段写鲁迅出来,已属于第三层的开头。(D),不对,第③④两段已属于第二层的开头部分。
   2、 这种意见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 ⑴  书店的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书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五  1、 “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一种深感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言语来表达。作者要“向四周望一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2、 “带着体温的”银元,表明这是作者艰苦劳动所得,虽少却很珍贵。“他的手多瘦啊”,意在表现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是作者被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恭敬地鞠了一躬”,是作者对鲁迅的由衷感谢和崇敬。

六、 1、 暗示与鲁迅会面的时间短暂,给下文“我”与鲁迅仅见“一面”所受到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埋下伏笔。
   2、 给下文“我”买书缺钱产生困窘,由鲁迅帮助解决,因而更加崇敬鲁迅,埋下伏笔。
   3、“我”是个进步青年,内山书店出售进步书刊,“我”到内山书店歇歇,翻阅书籍,能汲取知识和力量。这为下文看到鲁迅译著,会见鲁迅,埋下伏笔。

七  1、 (⑤)
    2、 (④)
    3、 (③)
    4、 (①)
    5、 (④)
    6、 (⑤)
    7、 (①)
    8、 (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3
一、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① 书店的全景
      ② 书架一角的近景
      ③ 一本书的特写。  

  
二、本文作者与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交”,为什么鲁迅先生会给作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答:


三、破折号在行文中有以下四种用法:
       A、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
       B、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分析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属于哪种,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2、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① (      )
     “哦!您,您就是——”② (      )
   3、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4、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
   6、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


四、指出下列词那些常用来表现人的神态,哪些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殷勤
   懊悔
   踌躇
   恭敬
   憎恶
   颓唐
   疑惑
   慈祥




答案
一、 1、① 书店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② 书架一角的近景:“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③ 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二、 答:鲁迅是一位受广大革命青年爱戴和崇敬的伟人,对一个受尽欺辱的普通工人竟如此关心帮助,“我”自然很受感动。而鲁迅先生那瘦削的身体,那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那一根根显得精神抖擞的直竖的寸发等鲜明的外貌的特征,反映出他为革命事业毁坏了健康,但依旧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顽强地和敌人作斗争的崇高革命精神,这给作者以巨大的鼓舞,所以这偶然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1、 (A)
   2、 ①(B)②(C)
   3、 (A)
   4、 (B)
   5、 (A)
   6、 (A)
四、 表现人物神态的:殷勤、恭敬、颓唐、慈祥。
  表现人物心理的:懊悔、踌躇、憎恶、疑感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3
一、《一面》作标题,首先造成一个悬念:谁和谁见过一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一面?这一面是在什么情况下因什么事发生的?引人寻究。请据此将“一面”扩充为一个长句。
     答:


二、第二自然段共三句话,联系后文,试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


三、试比较作者先后六次对鲁迅形象的描写。



四、课文编者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注释为“指不象日本人那样的语气和声调”。如果是这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在“非日本”三字上加引号予以强调?如果是这样的意思,对鲁迅先生来说,也许勉强可以说得过去,难道连地道的日本人内山先生的笑声也“不象日本人那样的语气和声调”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呢?
     答:


五、说说语句的含义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象得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2、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3、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意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六、破折号在本文中有以下几种作用: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提示;④表话题转换;⑤表话未说完。据此,请将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比那本好。(      )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
   5、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
   6、哦!您,您就是——(      )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      )
   8、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9、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


七、下列字的注音只有一个是对的,请在对的那个注音后打“√”。
       踱          duō      duó       dù
       (地)窖    gào      jào       jiào
       勺         sháo     shāo     shùo
       嗤         shī       chī       sī
       捻         nián      liǎn      niǎn
       恣(情)   zhì        chī       zì


八、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形似字的不同。
   1、辩论 辨别 辫子 花瓣

   2、爱戴 装载 剪裁 栽花

   3、老板 扳动 出版

   4、陡坡 徒劳 迁徙

   5、模范 摸鱼 沙漠


九、现代汉语的词语按其结构说,可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类。合成词又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和其他三类构词方式。试指出下列词语属哪一种构词方式,然后归类(只写序号)。
   1、困软
   2、踌躇
   3、优遇
   4、慈祥
   5、长台子
   6、交班
   7、纸张
   8、写
   9、法捷耶夫
  10、惊异
    11、毛细雨
    12、辨出




答案
一、 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内山书店买书时和鲁迅先生有过令人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 第一句话:我本是要去接班的,但车未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暗示了与鲁迅相见的时间只能在这半个钟头之内,为下文描写鲁迅先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如此巨大的鼓舞的伟大精神埋下伏笔。
     第二句话:我等车时不到别处,偏到内山书店去“歇歇”,暗示出我是个进步青年,为下文叙述鲁迅给我荐书、赠书,我又从鲁迅先生那里受到教育和鼓舞,并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埋下伏笔。
   第三句话:交代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为下文述说我买不起书,得到鲁迅的帮助,因而更加热爱鲁迅、怀念鲁迅、讴歌鲁迅埋下伏笔。

三、 1、 歇歇。困软得象一团棉花。阴天,暗得很;远处、随意一望。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粗略的轮廓。
   2、 懊悔、踌躇。受到优遇,想买书钱又不够,处境窘迫。经内山招呼,里面的老人走了出来,但还没细看。较前细,有特点,突出瘦。
   3、 感受到父爱。被慈祥地询问。递书给我。着重写外表。突出一个瘦。
  4、 疑惑——更加疑惑——惊异。主动赠书、荐书。几乎面对面站着,惊异地望着。较前两次写得更细。
  5、 爱戴、激动、狂喜。认出鲁迅之后。更仔细地看。着重写脸。再次突出一个瘦。
  6、 心情同上。鲁迅解释赠书原委后。掏钱。又一次写手。最后又一次强调瘦。

四、 联系当时的背景看,“‘非日本’的什么东西”这句话有着特别的含义。作者对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一些浪人的狰狞、凶狠面目,海慢、轻狂的笑声,不仅很熟悉,而且极憎恶。鲁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内山完造是进步友好人士,他们的笑声充满友好的情意和真挚的感情,当然全不象那些侵略者的笑声。作者在“非日本”三字上加引号,目的是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

五、 1、 表现作者一向崇敬鲁迅,信任鲁迅,印有“鲁迅译”三字的书肯定是好书。
  2、 表现作者当时认出鲁迅后的狂喜,极想喊出名字,但又怕被敌人听见,于是忍住没有喊出来。
   3、 “不愿”,是说要化悲痛为力量;“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是说这时代太黑暗,要赶紧战斗。
六、 1、 ⑤
     2、 ④
     3、 ②
     4、 ①
     5、 ④
     6、 ③
     7、 ⑤
     8、 ③
     9、 ①
七、 duó √
     jiào √
     sháo √
     chī √
     niǎn √
     zì √
八、 只要表述清楚即可,不一定要说出部首偏旁的名称。
九、 ① 单纯词: 2、8、9
  ② 联合式合成词:1、4、10
  ③ 偏正式合成词: 3、11、12
  ④ 其它合成词: 5、6、7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3
《一面》语段阅读分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4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 ……

  “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儿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____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____

  “哦!您,您就是____”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____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____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结合上下文解释“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中的“赫然”。

   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概括“我”对《毁灭》一书的态度和感情,然后结合原文简要说明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鲁迅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我”的?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和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中有画线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____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里是鲜明的意思。

  2.爱不释手。原因是:“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看到过一本杂志上介绍《毁灭》是一本好书,又看到书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信任,使他更加相信这是一本好书。

  3.热爱、敬仰鲁迅先生,例如文中对《毁灭》爱不释手,重要原因是发现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再如证实了眼前站着的是鲁迅先生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他热情地称鲁迅先生为“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赞美他为“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他关心先生的身体,例如他“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____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他深深地为先生的健康担心,

  4.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帮助“我”,向“我”推荐书籍,并亲自从书架上扳下来,递到“我”手里,知道“我”经济困难,一本书送给“我”,另外一本只收本钱。因为先生看到“我”热爱进步书籍,断定“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先生对“我”寄以厚望,热心地为“我”的进步提供条件。

  5.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如上题的分析。他为了革命鞠躬尽瘁,没有休息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脸色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6.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思,在百草园

刘宗棠

  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____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____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⑥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⑦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____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⑧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⑨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1.第②段描写的是百草园的____景,景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后文中描写百草园中的草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第三句开始描写百草园的草,先写它的___________,进而写它的___________和给人的_________。它象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直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的“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这个句子赞颂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感想。(写200至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全苍翠葱茏(或“生机勃勃”) 描写了草生长的环境,对草起到烘托的作用

  2.承上启下的过渡(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形态精神鼓舞 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4.要点: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者的景仰和赞颂之情。

  ②表达了对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赞颂之情。

  5.特点是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或“是排比句”)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加强了语气和语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赞颂了鲁迅先生的憎恨旧社会、憎恨黑暗的社会制度、憎恨反动派的坚定立场,赞颂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

  6.要点:①向鲁迅先生学习。

   ②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③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

   ④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热爱祖国,为中华振兴而奋斗。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4
《一面》课文说明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6 07:44
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先写作者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起因:因为要等早班车回来,外面又下雨,所以到内山书店去躲一躲。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作者买书缺钱的困窘,为鲁迅的出场作铺垫。接着重点记叙作者与鲁迅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这里既有肖像描写,又有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示出鲁迅对年轻人的热切关怀,构成文章的主体。第二部分是议论,写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全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相辅相成,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鲁迅的品格和风貌。

  本文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满清晰起来。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只是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不仅视察更细致,而且把前两次没有观察到的细微特点再补写出来。如第一次只看出长衫是“牙黄”的颜色,这次连质料是“羽沙”的也分辨出来了;第一次只看见烟嘴上的火花和烟雾,这次连烟嘴是“黄色”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这次还把人物的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外貌描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写的虽然是作者四年前的往事,但鲁迅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因此,当此悲痛之时,作者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文章用语讲究,感情色彩强烈,值得仔细品味。例如:“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这一段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又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作者那种激动的心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吸引得读者也好像身处其境一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7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7
〖教学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作者及学习目标。
  ①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②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四、整体感知课文。
  ① 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② 全班齐读课文。
  ③ 检查预习。

投影显示: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2、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    渲染
        盛名        报酬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懊恼    迷醉        沉醉

五、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的完成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投影显示:
     ① 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②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③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④ 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⑤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辛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⑥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的人格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2、指名回答问题。
    ①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 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⑥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备学生)以上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在纸上,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抽查或指名回答。

板书: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有毅力、有信心
                       有足够的兴趣 成功的原因
                       不为名利所诱惑
   3、教师补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可发放资料或口头介绍):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5、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六、布置作业。
   ① 完成思考练习二。(A)
   ② 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B)
   ③ 课后练习二。(C)

七、说课精要: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重视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以课后练习为纲,组织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教师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查找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或将教参后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

八、教学后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7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7
〖教学设计〗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重视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的质朴,理解词语的含义。可以课后练习为纲,组织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教师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查找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或将教参后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彩屏显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明确学习目标。
  彩屏显示:课题、作者及学习目标。
  ①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②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三、整体感知课文。
  ① 声屏显示课文朗读。
  ② 全班齐读课文。
  ③ 检查预习。

彩屏显示: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
  渲染——
  盛名——
  报酬——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懊恼——
    迷醉——
    沉醉——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的完成过程。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彩屏显示:
        ① 作者认为,做事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②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③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④ 怎样理解“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⑤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辛的、枯燥的, 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⑥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居里夫人的人格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2、指名回答问题。
   ①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 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    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⑥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彩屏显示: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成功的原因
   3、教师补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彩屏显示: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 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4、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5、布置作业。
   ① 完成思考练习二。
   ② 用课文自读提示上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有毅力、有信心
              有足够的兴趣
              不为名利所诱惑
              成功的原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8
《我的信念》综合资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8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她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她对荣誉、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以此来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我们从他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理想和信念。

作者说,蚕结茧固执而勤奋,“我”就像蚕一样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固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虽然是孤独的求学岁月,她却把那段时间称为美好的时光,因为她和她的丈夫把全部精力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并最终发现了镭。

追求安静的工作环境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不愿意为人事和盛名所侵扰。她们没有就镭的发现去申请专利。因为她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要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她慢慢地学会了温和,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琐事,使得她越来越有一个博大而广阔的胸襟。

她坚信,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个科学家应该有兴趣、用自己的热情去探索这种美。

本文语言质朴,感情表达真诚,表现出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关 于 练 习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设题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和思想情操。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坚忍不拔,有信心。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说明了他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4.你怎样理解“我的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没有宁静的科研环境和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5.“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在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这是为什么?

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成功的原因: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

二、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用其中的一两个材料证明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写成一个小片段。

本题是拓展练习,由学生自由完成。

●教 学 建 议

一、可以先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课上请一些同学简要介绍一下居里夫人的事迹,再引出本文的教学,以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让学生读两遍课文,结合练习一给出一些重点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完成。

三、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学生自己去翻阅有关资料,完成练习二。没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将下面的有关资料发给学生看或讲给他们听,然后完成练习二。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简介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母亲在她9岁时得肺结核去世。父亲是名教授,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不得担任任何有薪俸的教职,只能在家中招收一些寄宿学生。由于家境贫寒,为了支持二姐去法国求学,玛丽中学毕业后便不得不去做家教。

等到二姐毕业当了医生后,在1891年,玛丽获得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奖学金。靠着这笔奖学金,她只身来到巴黎理学院求学。189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留在巴黎。在寻找一间条件较好的实验室的过程中,玛丽结识了皮埃尔·居里。一年之后,两人幸福结合了。

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答辩,奠定了放射性研究的基础。1903年12月,居里夫妇和贝可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这时厄运开始降临在他俩的身上,皮埃尔·居里由于车祸不幸丧身。居里夫人在强忍着悲伤的同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科学事业,并接过了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居里夫人又单独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自幼就痛恨侵略的居里夫人英勇地投入了反侵略的战斗。她组织了一支有二百多台伦琴射线装置的车队,用以装备战地医院,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由于长时间地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的身上遍布各种伤疤。更为严重的是,她的骨髓由于射线的长期聚集而退化。1934年7月4日,充满了艰辛与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症而去世。

二、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贝可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又发现了一种“铀射线”,朋友们都叫它贝可勒尔射线。

贝可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入研究,于是决心闯进这个领域。

经过皮埃尔多次请求,理化学校校长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做理化实验。虽然室温只有6°c,但她完全投入到铀盐的研究中去了。

居里夫人受过严格的高等化学教育,她在研究铀盐矿石时想到,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惟一能发射射线的化学元素。她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排列的元素,逐一进行测定,结果很快发现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自动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像。居里夫人认识到,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起一个新名称。居里夫人提议叫它“放射性”,铀、钍等有这种特殊“放射”功能的物质,叫做“放射性元素”。

一天,居里夫人想到,矿物是否有放射性?在皮埃尔的帮助下,她连续几天测定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矿物。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

经过仔细的研究,居里夫人不得不承认,用这些沥青铀矿中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放射性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强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居里夫人在以前所做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当时所有已知的元素了。她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

居里夫人的发现吸引了皮埃尔的注意,居里夫妇一起向未知元素进军。在潮湿的工作室里,经过居里夫妇的合力攻关,1898年7月,他们宣布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1898年12月,居里夫妇又根据实验事实宣布,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可是,当时谁也不能确认他们的发现,因为按化学界的传统,一个科学家在宣布他发现新元素的时候,必须拿到实物,并精确地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而居里夫人的报告中却没有钋和镭的原子量,手头也没有镭的样品。

居里夫妇决定拿出实物来证明。当时,藏有钋和镭的沥青铀矿,是一种很昂贵的矿物,主要产在波希米亚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矿。人们炼制这种矿物,从中提取制造彩色玻璃用的铀盐。对于生活十分清贫的居里夫妇来说,哪有钱来支付这件工作所必需的费用呢?他们的智慧补足了财力,他们预料,提出铀之后,矿物里所含的新放射性元素一定还存在,那么一定能从提炼铀盐后的矿物残渣中找到它们。经过无数次的周折,奥地利政府决定馈赠一吨废矿渣给居里夫妇,并答应若他们将来还需要大量的矿渣,可以在最优惠的条件下供应。

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量是225。

镭宣告诞生了!

居里夫妇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巴黎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居里夫妇和贝可勒尔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继镭的发现之后,另一些新的放射性元素如锕等也相继被发现。探讨放射性现象的规律以及放射性的本质成为科学界的首要研究课题。

(摘自《科学上下五千年》,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三、居里夫人的成就

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戴维奖章,挂在居里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

居里夫妇信奉“科学无国界”,可以说,这是他们献身科学的信仰。

不幸的是,1906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车祸中,皮埃尔·居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居里夫人强忍悲痛,继续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纯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在同年居里夫人出席的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1920年5月,一位美国女记者在访问居里夫人时问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挑选,你最愿意得到什么?”“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作研究。但它的价格太高,我实在买不起。”居里夫人答道。

“您不是把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吗?”女记者不解地问。

“不,那不是我的,那是属于实验室的。”

这位记者听完这番话,心中感慨万千,被这位女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无私精神深深感动。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要赠给居里夫人一克镭。次年5月,美国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赠给居里夫人。

在赠送仪式的前夜,居里夫人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有财产。”

这位伟大的女性,在一生中共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释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8
《我的信念》练习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8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之累。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1.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粗的“诚然”、“奢望”。

  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奢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结合原文,说说怎样进行对比,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再说说原文采用第一种句式的表达作用。

  ①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

  ②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所以我从没有视这种权益为理所当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诚然: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

  奢望:过高的希望。这里表明作者对“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的学者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愿望渴望之深,也说明实现这个愿望是多么不容易。

  2.淡泊名利,专注于科学研究工作,无私地奉献。

  3.以寻求现实的人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同梦想家为事业所吸引无瑕顾及,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作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追求:不图物质利益,专心致志从事科学研究。

  4.分句语序不同:第一句结果在前,原因在后,第二句相反。

  用第一种句式,起到强调结果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章右侧的题目。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9
悼念玛丽·居里 [法国]爱因斯坦 原 文 题 目   ①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②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③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 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   ——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格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结束”一词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  2.第①②句要强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后者”指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5.这个自然段同第一段的那个句子相呼应?  6.简要分析结尾段的含义。   参考答案   1.隐讳地表述居里夫人逝世,委婉含蓄表明极度悲痛的心情;同时表明居里夫人一生都在为人类辛勤工作,直至停止了呼吸,才“结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2.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3. 单纯的才智成就   4.热情赞颂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5.照应的是第一段“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一句。   6.强调学习居里夫人高尚品格和极大热忱的重要意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9
《我的信念》分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49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她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她对荣誉、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文章先概括说明作为一个人,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要有信心,以此来领起全篇。从这一点出发,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正是她取得世所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我们从他的回忆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理想和信念。

  作者说、蚕结茧固执而勤奋,“我”就像蚕一样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固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虽然是孤独的求学岁月,她却把那段时间称为美好的时光,因为她和她的丈夫把全部精力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并最终发现了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0
《我的信念》赏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0
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因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闻名于世。
  《我的信念》是这位伟大的女性和著名科学家在晚年回顾一生和抒写信念的篇章。文章质朴真诚,夹叙夹议,展示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以及作为女性的兴趣、爱好和情操。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文章开篇明义,首先弹起“信念”之弦。信心、信念转化成最平常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对工作的勤奋努力,对目标的执着追求。然而,执着的“信念”并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作者叙说的一段有趣的生活感受说明了这点。这段有趣的生活叙述,增强了文章的质朴感和真诚感。体现这方面的还有许多地方,比如,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叙述。奠定了“信念”的根基,必然有无穷的潜能,无比的热情。作者接着回忆近五十年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美好生活:巴黎大学孜孜求学,耐得孤独;简陋的书房里与丈夫一道专心致志的研究岁月……对科学的信念,对研究的执着诚然可贵。然而居里夫人更可贵之处还在于她的人品人格。她和丈夫在研究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而又能自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以致于有不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一笔谁也不会指责的可观财富的义举。若问这是为什么,且听作者掷地有声的回答“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棗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忘我,在忘我中研究,才是这位科学家伟大之中最伟大之处。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这样评价居里夫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今天,我们通读伟人平实的文章,体味伟人对伟人的评价,会使自己置身于信念和人格力量形成的巨大磁场中,浑身涌动的会是激情。思想激荡之余,我们会冷静地想到:信念和人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支柱。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0
《吾家有女初长成》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1
学习目的: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理清本文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一)。  

   

3.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二)。  

   

教学方法:  

   

借鉴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从遥远的北方辽宁来到六朝古都南京,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我坚信:这节语文课会架起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实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既然是朋友,老师提一点要求你们能做到吗?同学们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可以吗?  

   

2.哪位同学能主动到前面来,把文章的题目和作者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课文的题目及作者)  

   

二、学习新课  

   

(一)导出目标  

   

1.点拨:面对一篇课文,同学们首先应该知道学什么,然后思考怎样去学,最后达到学会、会学。  

   

2.请一名同学谈自己怎样学习一篇课文。  

   

3.教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并说明为什么学习这些内容。  

   

(二)引导自学  

   

1.评价学生写的课文题目及作者。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并明确:我家有个女儿长大成人。  

   

3.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作者程乃珊?  

   

明确:当代女作家。80年代初以写儿童文学走上文坛。  

   

4.教师提示: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要发扬合作精神,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更出色。  

   

5.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查工具书或讨论解决。  

   

6.出示课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要求学生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幼稚,不成熟)  

   

(2)不懂得包涵。(宽容,原谅别人)  

   

(3)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4)有条不紊地陈述出她对此历史人物的独特想法和评价。(有条理,有秩序,一点也不乱)  

   

7.开展1分钟记忆比赛,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记住上述词语的意义。  

   

8.完成学习目标二。  

   

(1)教师点拨:如何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同学们可以从女儿成长过程和作者对女儿的前后情感态度变化人手。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对女儿情感变化的句子和标志女儿成长过程的句子。  

   

(3)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并进行小组交流。  

   

(4)学生回答,明确:对女儿失望——女儿长大了——女儿成了我的朋友。  

   

(5)教师板书。  

   

(6)出示思考问题:作者“一度对女儿很失望”,不符合她的理想,女儿哪些地方不合作者的心意呢?作者离开女儿去香港三四年的时间,“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究竟是女儿做了哪些事情让作者对女儿有了这样的认识?作者和女儿最终成了很好的朋友,你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7)教师提示:如果我们能够把作者和她的女儿请到现场,向她们请教一下,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弄清楚。下面我想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一个“实话实说”节目,请一位同学扮演作家,另一位同学扮演作家的女儿。请同学们给老师推荐出最理想的人选。  

   

(8)确定人选后,学生和老师结合课文内容一起表演。  

   

欢迎你们来到“实话实说”节目现场。下面我向各位观众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乃珊女士,这位是她的女儿严洁。来到我们现场的还有家长和他们的子女,同时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几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对他们的到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梦,许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替他们设计好了未来,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程女士,你对女儿的期望是什么?我曾经读过你写的一篇文章《吾家有女初长成》,现在已选入了中学课本。在那篇文章中你认为女儿不够典型,为什么这样看待自己的女儿?你理想中的女儿是什么样子?  

   

严洁,你是不是母亲理想中的女儿呢?你同意母亲对你的这种设计吗?为什么?  

   

程女士,你不仅觉得女儿不够典型,甚至感觉女儿让你很失望,能谈一谈为什么吗?  

   

严洁,刚才母亲列举了一些你令她失望的事情,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事情的?  

   

程女士,后来女儿长大了,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女儿,是不是感觉女儿很可爱?通过哪些事情你感觉女儿已经长大了呢?  

   

严洁,你觉得你长大了吗?当从前母亲强行要求你做事情的时候,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母亲不在你身边时,你想母亲吗?你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能不能作一个自我评价,说说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程女士,作为母亲此时你一定为拥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你们是母女关系,现在看来你们又是很好的朋友。通过女儿的成长过程,你觉得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下面给观众一些提问的机会,或者结合课文对观众进行采访。  

   

(9)教师点拨:通过这个节目和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对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很清楚。文中列举的一些典型事例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很好的回答。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突出。  

   

(10)学生板书。  

   

(11)教师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明确答案:  

   

①对女儿失望:不爱看书;学钢琴又哭又闹;作文不及格;不懂包涵;有自己的《女儿经》。  

   

②女儿长大了:写信生动传神;深爱钢琴;读书面广。  

   

③成了我的朋友:自由谈论;最佳资讯。  

   

(12)教师小结:女儿的所有变化是在母亲离开的三四年中发生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13)学生回答。明确: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设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向上的,就是美丽的。  

   

(14)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明确:旨在告诉人们生命本身需要自由空间,不要人为地加以种种限制,只要是健康向上的,都是美好的,都应该让它自由自在地发展。  

   

(15)从课文中记叙的具体事例中,你感觉女儿具有哪些鲜明的个性?  

   

明确:有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的好恶,保持自己的个性,纯真、直率,有上进心。  

   

(16)教师小结:文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同学们应该学习在写文章过程中善于通过典型事例说明问题,而不是空洞地表白。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呢?你们拥有吗?  

   

(17)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心声。  

   

(三)质疑提问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答疑。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对老师上课的意见。  

   

三、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好的词语写在你的笔记上。  

   

2.让父母读一读这篇文章,和父母一起交流读后的体会。  

   

(辽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124000)  

   

[专家点评]  

   

这篇课文难度不大,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讲课时选择了一个好的话题,即: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这个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气氛,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在课堂上,有一个时间较长的环节,就是仿拟“实子实说”,这个话题的展开切入到了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学生很投入,学得比较快乐,教师也教得比较轻松,是当前语文课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同时,对这篇文章如何阅读以及在写作上有何启示,教师在自由的讨论中也予以高度的关注。整堂课生动活泼,十分成功。  

   

不足在于:对这篇文章如何阅读以及在写作上有何启示,教师如果能点得更清楚一些,学生收获召更大。组织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如能从正面展开,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陈钟粱:上海东方教育中心200000)  

   

[观众点评]  

   

有幸听了第四后“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宁选手池军华老师所授的《吾家耀女初长成》,颇有感受。  

   

首先,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飞学生。池老师一上课就跟学生作刁约定:同学们能做的事老师不做。于是,课题、作者让给了学习写;对文中生词的理解由学生才互讨论得出;对文章中心的概述完全经学生讨论由学生自己说出等等。所有这些,一方面体现了教师非常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协作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设计精巧,激发7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池老少灵活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新的情书——表演“实话实说”,大大激发7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表演节巨时,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采访中,匀生已经变一般复述为创造性的名述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深刻、邪到位。这一设计,极大地锻炼了峙生的能力。  

   

总之,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优质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1
《吾家有女初长成》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1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体会作者从女儿身上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近来的见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著名女作家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写的是自已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事情很简单,写得却很情致。小时候,女儿曾一度让自己失望,她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种淑女,不愿看书,不愿弹钢琴,作文不及格还振振有词,还有绘声绘色的"女儿经"。但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女儿长大了,她写的信生动有形,她已经能弹出很好的曲子,而且读书范围之广已令"我"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女儿成了我的朋友"。就是这样一个女儿,作者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是否也有同作者的女儿相同的经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检查预习。
幻灯显示:
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①才华出众--②天生丽质--
③面目全非--④稚拙--
⑤大言不惭--(6)七窍生烟--
(7)振振有词--(8)抱怨--
(9)绘声绘色--(10)亦师亦友--
(11)有条不紊--(12)有灵犀一点通--
(13)声情并茂--(14)刮目相看--
⒂娴熟
四、指名(2-3人)朗读课文。
五、讨论以下问题,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作者的女儿有哪些特点?明确:有属于少年人的纯洁、坦荡、率真。
2.作者说"我一度对女儿很失望",为什么?后来她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长大了"有哪些表现呢?作者通过女儿的成长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明确:因为她不是作者理想中的淑女,没有按作者所设计的道路走下去。
没有人强迫,反而爱看书了,爱弹钢琴了,写的东西也很令人满意了。
不要早早地为自己的子女设计他应该走的路,应该让他自由长成,只要生命是健康的又是向上的,就是美好的。
3.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和看法。
明确:"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健康而向上的,就是美的。"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口才和思辩能
力。
4.讨论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下边是从课文中摘出的"我"和女儿的几个观点,可选择本班学生喜欢的一两个,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看法。
①"我"认为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
②作文不及格,女儿还振振有词。
③女儿评价"我"写的《女儿经》:“没劲。……?”
④当代影坛歌坛的明星,女儿"永远比我娴熟。"
明确:本题是开放性练习,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5、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目标2)
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词语在句子当中的含义。
①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
很嫩,很朴拙,不像大家的文章。
②如果一定说有什么长处,那就是本色,如同她的为人。
朴素,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不虚假。
③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文文静静的女孩子。
④女儿经受不起闲话:"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懂得包涵。
替别人掩饰,原谅别人。
⑤女儿还是我的背景材料的最佳资讯呢。
提供材料、信息。
六、总结全文。(目标3)
这篇文章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作者女儿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从女儿身上得到的启示,不仅能引起我们家长的深思,对同学们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A)
2.完成补充练习。(B)
①下列词语写得有误的一组是( )
A.稚绌 大言不渐 七窍生烟 振振有词
B.抱怨 绘声绘色 声情并茂 刮目相看
C.娴熟 有条不紊 天生丽质 才华出众
D.资讯 面目全非 亦师亦友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②下列加点的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
(很嫩,很朴拙,不像大家的文章)
B.她就绘声绘色地开始把构思讲给我。
(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C.我倒没想到,在对男人的审美上,我们母女俩倒没有代沟。
(两代人之间的沟)
D.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有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
(形容气愤已极,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
参考答案:①A(绌一拙 渐一渐)C(代沟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3、〈〈掌握语文〉〉(C)
八、说课精要: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重点要求了解作者的女儿到底有哪些特点,想一想,她的这些特点是木是代表了相当一批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积累词语,理解语境中词语的含义。教学方法上采取讨论、点拨的方式。
九、教学后记:PAN>B)
①下列词语写得有误的一组是( )
A.稚绌 大言不渐 七窍生烟 振振有词
B.抱怨 绘声绘色 声情并茂 刮目相看
C.娴熟 有条不紊 天生丽质 才华出众
D.资讯 面目全非 亦师亦友 心有灵犀一点通
②下列加点的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
(很嫩,很朴拙,不像大家的文章)
B.她就绘声绘色地开始把构思讲给我。
(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
C.我倒没想到,在对男人的审美上,我们母女俩倒没有代沟。
(两代人之间的沟)
D.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有次她的作文竟然不及格。
(形容气愤已极,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
参考答案:①A(绌一拙 渐一渐)C(代沟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3、〈〈掌握语文〉〉(C)
八、说课精要: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重点要求了解作者的女儿到底有哪些特点,想一想,她的这些特点是木是代表了相当一批和她有相同经历的年轻人。积累词语,理解语境中词语的含义。教学方法上采取讨论、点拨的方式。
九、教学后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1
《吾家有女初长成》综合资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18 07:52
●课 文 说 明

这篇文章写作者自己的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故事很简单,写得却很有情致。

小时候,女儿曾一度让自己失望。她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种淑女,不愿看书,不愿弹钢琴,作文不及格还振振有词,还有那绘声绘色的“女儿经”。

但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女儿长大了。她写的信生动形象,已经能弹出很好的曲子,而且读书范围之广已令“我”刮目相看。更重要的,“女儿成了我的朋友”。

就是这样一个女儿,作者从她身上看到了什么呢?那就是属于少年人的那种纯洁、坦荡和率真。所以作者在最后以议论作结:“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这正是作者从自己女儿身上得到的启示,得出的结论,并由此而劝天下为人父母者:“为何要像做盆景般来设计你子女的形象呢?”这种劝告,应该说有相当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引起家长们的深思,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启示。

●关 于 练 习

一、作者说“我一度对女儿很失望”,为什么?后来她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长大了”有哪些标志呢?作者通过女儿的成长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设题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因为她不是作者理想中的淑女,没有按作者所设计的道路走下去。

没有人强迫,反而爱看书了,爱弹钢琴了,写的东西也很令人满意。

不要早早地为自己的子女设计他应该走的路,应该让他自由成长,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好的。

二、根据上下文,推断加划线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

很嫩,很朴拙,不像大家的文章。

2.如果一定说有什么长处,那就是本色,如同她的为人。

朴素,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不虚假。

3.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文文静静的女孩子。

4.女儿经受不起闲话,“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懂得包涵。

替别人掩饰,原谅别人。

5.女儿还是我的背景材料的最佳资讯呢。

提供材料、信息。

三、△下边是从课文中摘出的“我”和女儿的几个观点,可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本题是开放性练习,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答案从略。

1.“我”认为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懂音乐、爱好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

2.作文不及格,女儿还振振有词。

3.女儿评价“我”写的《女儿经》:“没劲。……”

4.当代影坛歌坛的明星,女儿“永远比我娴熟”。

●教 学 建 议

一、这篇文章比较简单,学生读一读,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二、本课可以上成讨论课,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参照练习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5
荔枝蜜 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5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构思技巧;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富于哲理的思考,并以生动的画面烘托跌宕的情思,从而表现出歌颂新生活及其创造者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如何赞美蜜蜂的?又如何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
分析: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 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
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 ,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 实际也是在酿蜜—— 为自己、为别人 ,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文章的题目叫“荔枝蜜”,但是,荔枝蜜并不是本文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从此生发开来,立意在赞颂酿造这荔枝蜜的蜜蜂,进而自然联系社会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线索是“蜜蜂——荔枝、荔枝蜜——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蜜蜂写起 ,先交代出“ 我 ”对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于小时候被蜜蜂笺过,所以不大喜欢它。作者最终是赞颂蜜蜂、但开始时却表示自己不喜欢蜜蜂,这一开端是出人意料的 。这也就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开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生活”。作者决定把自己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告诉读者 ,使读者同自己一道经历一下生活的曲折和认识的变化,一起感受,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从化温泉,在这里出现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树。写荔枝树的密,是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记早晚”作衬。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转变,由“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由“总不怎么舒服”到“想去看看”。这种思想感情的初变,是由于“我”吃到了荔枝蜜,在此,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宕开笔锋,从我想吃荔枝,但来得不是时候,吃不到荔枝,领略不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际,吃到了荔枝蜜。荔枝蜜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酿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将放出的“风筝”又收了回来,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细品味,这段看似离题很远的文字其实是紧紧扣题的——吃蜜赞蜂,顺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写荔枝林中访蜂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由吃蜜动了情,为寻求生活的真谛 ,进而要去看看蜜蜂 。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进 ,也是文章结构上的一个过渡。作者先描绘了“ 我 ”参观养蜂场的情景,一进养蜂场 ,就见到了“ 出出进进 ,飞去飞来”的蜜蜂,“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以人生来比蜜蜂,它包含着对蜜蜂的赞美 ,这一部分几乎全是叙事 ,其中大半是录写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 ,然而依然不减诗情 。深入蜜蜂生活 ,谈论蜜蜂的劳动 ,抒写自己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思。散文的笔是在画自然界的这一小生灵,但是,笔意却落在“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马看蜂、走笔画蜂 ,才使后面的“ 沉吟 ”有所依托,并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沉吟
”,点出了诗眼所在:“酿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一个单行:“ 这天夜里 ,我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意思是显然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参与“生活的蜜”的“酿造”,“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愿望。


3.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

(1)富于诗的意境。
意境无非是意与境、情与景的契合物。散文意境营造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即事抒怀四种。其中,“以物喻人”和“借景抒情”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以物喻人的散文,在形成和开拓意境时,往往采用“双线式”结构。这是因为,既然是“喻”,就有本体和喻体,两两相伴,或行或止,或沉或浮,文章的意境也就得以形成并逐层得到开拓了。比如《荔枝蜜》,喻体是蜜蜂,在文章中是明线;本体是劳动人民,在文章中是暗线。双线平行发展,直至文章结尾,暗线才与明线汇合,文章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平行”,并非几何学中的“平行”,它们在文中多次:相互撞击。每次相击,都在“物”与“人”相喻的中介物 蜂蜜(生活)上。这成为读者开启深远意境的钥匙。
是否可以说,“以物喻人”的散文的意境是本体与喻体的双线相“击”所成,其意境有较虽的模糊性,供读者补充、想象再造的余地很大,从而使人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自己新鲜的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作者饱满的、探索生活的底蕴的内在情思表现出来的。作者没有向人们论述各种生活哲理,而是从“我”的眼前实景,展开想象,使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与被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把读者从这一重境界引向另一重境界,去玩味,去联想,去感受,去作结论,去领会其中的生活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深刻感人的意境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它靠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驾驭各种表现技巧的能力。取材虽广,却不能杂乱,它必须统一于中心思想之下。只有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展示出来。《荔枝蜜》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经过作者的“再三剪裁”,精心构思,材料都与蜜蜂相关,与劳动相联,被“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所串通。
《荔枝蜜》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化温泉“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还有像汪洋大海似的一片荔枝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在这饱含作者情思的背景里,蜜蜂“忙得忘记早晚”,勤劳地采花酿蜜。它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然而它只能活六个月。蜜蜂把它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对此,作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赞美之情:“多可爱的小生灵啊2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作者把意和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了这样感人至深的诗意。但作者的本意还不止于此。他看到了正在劳动的农民,这时,蜜峰的采花酿蜜,农民的劳动和那“青山绿水画”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品的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2)感情变化的描写。
人的爱憎感情都是有缘由的,这缘由主要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杨朔在《荔枝蜜》中具体地描写了“我”对蜜蜂从缺乏认识到获得认识,从不理解到完全理解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合情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描绘它的大体轮廓:口尝蜜蜂劳动成果→眼见蜜蜂劳动情景→耳闻养蜂人对蜜蜂劳动和精神的介绍→心感蜜蜂伟大高尚→联想劳动人民→梦中身变小蜜蜂。
这个图示表明:作者以“我”对蜜蜂的认识发展为基础,逐步地、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同时,作者突发奇想,寓比喻于无形之中。写从化温泉:“四围是山,怀抱着一潭春水”。“怀抱着”几个字,多么形象隽永。写蜜蜂采花:“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好一片欢乐而紧张的繁忙景象,这不正像人类在春秋两季耕种、收获的大忙场景吗?描写荔枝蜜:“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这种无形的比喻是很高妙的。
(3)富有情趣的语言。
首先,叙述蕴藉着情意。文章一开头就将人们引入那并不惹人注目的一角:“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先激起感情的波澜,然后以充满童心的文笔,从容地叙述儿时一段回忆,天真、纯净而自然,隐含着作者对蜜蜂感情的转变。出人意料,引人入胜。其次,描写极为朴实。作者对养蜂场的勾勒,仅数语,却情景逼真:“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诗情浓郁的生活画面,加上“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四个短语组成的句子,不加修饰,自然而具体地表现出蜜蜂酿蜜时的繁忙景象,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特别是末尾一句点晴的议论,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叫人心驰神往。
《荔枝蜜》的语言特色之一是选字用词贴切、准确,表现力强。作者描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十分注意用词的分寸感。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对蜜蜂的感情是“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为什么不用“讨厌、憎恨、不喜欢、不舒服”之类的近义词呢?这就是为了在后边能更令人信服地写出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在表现对蜜蜂不喜欢的感情上,程度要比那几个词轻一些,感情转变的幅度自然也就小一些。用这两个词可以使后面写的感情转变显得更加自然可信。
《荔枝蜜》语言特点之二是句式的灵活多变。如文中几个直接赞美蜜蜂的句式,极尽变化之微妙。如:“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会觉得”这是直接肯定的语气,吐露出作者的联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推测,然而又是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说不定”实质上是肯定,这是深情的感叹,意义的推进,作者已由“觉得”而情动于中了。
(4)浅中有深、淡中有味的风格。
杨朔的文章就好像是一个学识渊深而健谈的人摆家常一样,浅中有深,淡中有味;表面轻松自如,内里充实深刻;娓娓动人,平易亲切,寓深厚于平淡之中。《荔枝蜜》就是从平淡入手,而逐渐引人入胜的。先说一件儿时的趣事,既把要说的主要话题引出来了,又引起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下文也都如此,看起来语不惊人,没有什么强刺激的、豪华的词语,从容安静,但是情趣不断,滋味可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但是咏赞蜜蜂的文学作品也很不少。今天我们学习的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其中的一篇。作者赋予蜜蜂本能的活动以人生重要的哲理,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本篇的精髓,也是作者高尚的心灵独白,学习时请同学们认真体会。
板书:荔枝蜜 杨朔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教学卡片、投影片均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写法。
蜇了一下 啖 黑黝黝 蠕动 掐花 沸沸扬扬 倚着 不辞辛苦
疙瘩 提防 糟蹋 插秧 渺小 嘤嘤嗡嗡 酿造 朔
学生完成后明确。依次为:zh= d n y u r qi f i y c g dB d tB ch mi o y ng w ng ni ng shu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黑黝黝 幻景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嘤嘤嗡嗡 沸沸扬扬 蠕动 稀罕 提防 渺小
高尚 小生灵
对以上词语的理解请参照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答案略。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让学生默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对小蜜蜂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略。
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是:从总不大喜欢,到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是因事而发的。因为小时候被蜜蜂蜇过而不大喜欢蜜蜂。因为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树,喝到了香甜的荔枝蜜,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为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却有限;从来不争,不计较什么,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赞叹。因为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荔枝蜜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劳动人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表达自己喜爱蜜蜂,热爱生活,要向劳动人
民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文章是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思想的。
板书: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线索


(五)讨论:根据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大意。
讨论后明确:
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把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从回忆小时被蜜蜂蜇引出不大喜欢蜜蜂;第二部分(2~5段):喝了香甜的荔枝蜜,想去看看蜜蜂;第三部分(6~17段):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赞赏蜜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第四部分(18~19段):赞美劳动人民,表达了学习蜜蜂的愿望。


(六)布置讨论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简要发言提纲,以备讨论时发言。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荔枝蜜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2.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4.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荔枝蜜”?这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5.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中心的?


(七)就上面所布置的思考题进行讨论。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荔枝蜜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从结构上看,这几者有个层层铺垫的关系。写荔枝树的茂密,想到吃荔枝果,然而还不到荔枝的成熟季节,于是喝了清香甘美的荔枝蜜;由荔枝蜜的甜香想到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辛勤。由蜜蜂的辛勤联系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又是引出后者的条件。写荔枝林、荔枝蜜,为写蜜蜂作铺垫,写蜜蜂又为写田野中正在劳动的农民作铺垫。
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层层铺垫,正是为赞美蜜蜂,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这样,不但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而且使得作者讴歌劳动人民的中心得以充分的表现。
板书: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2. 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开头对蜜蜂不大喜欢,喝了荔枝蜜,看到了蜜蜂的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就情愿做一只小蜜蜂,可见甜美的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创造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有多么强大的感染力。
这样写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且使感情变化的线索更加鲜明、突出,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讨论后明确要点:“渺小”是从蜜蜂是个小生灵,生命短暂来说的。“高尚”是指它勤无私的美德,它对人类的贡献来说的。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7段。
5.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荔枝蜜”?这个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以“荔枝蜜”作标题,一是因为喝了香甜的荔枝蜜,才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即由荔枝蜜引出叙述的中心。二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香甜的荔枝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社会主义生活像荔枝蜜一样甜美,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是我国的劳动人民。
6.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荔枝蜜香甜和蜜蜂无私奉献的赞美,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它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并表达自己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写荔枝蜜的甜美,令人想到生活的幸福,由“蜜”的甜美,想到它的酿造者——蜜蜂的辛勤,由蜜蜂想到“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最后写到自己也愿变成一只蜜蜂。这样,作者借对物的层层赞美,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借物抒情是本文表现中心的一个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到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没有又浓又翠的青山绿水画,就引不出如同小山一样重叠起伏的幻景,也就很难表现出与“感情上疙疙瘩瘩”迥然相异的惊喜之情,而荔枝蜜的甜美也就很难产生对读者的巨大感染力。没有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笔触,就很难使读者和作者一道去分享生活的乐趣,很难使“生活都是甜的”这一点睛之笔不知不觉地渗入读者心田,并产生共鸣。至于写蜜蜂的繁忙令人肃然起敬,写蜜蜂的寿限扣人心弦,写水田农民的叠加画面使读者进入悠远清新的意境,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本文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举足轻重的,应当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板书:
歌颂甜美的生活→歌颂生活的创造者→愿做生活的创造者→中心
7.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8段。
8.小结。
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
观察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看、问、想”是观察的基本方法。如作者在参观养蜂场的过程中:看到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的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新生活呢”。又如,文中几次写“我就问道”,“我又问道,“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我不禁一颤”(想到)等等。
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9.布置作业。
对周围某一事物认真观察之后,写一篇观察随笔,观察时注意反复思索,引发出一点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字数为500左右即可。


【板书设计】

荔 枝 蜜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
(感情变化)→线索
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 ↓ ↓
歌颂新生活→歌颂创造者→愿做创造者
(借物抒情)——中心

二、有争议的问题。
关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要篇幅是写蜜蜂,但有趣的是文章的展开和归结都落在“我”的感受上。“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厌蜂——看蜂——赞蜂——变蜂”构成全文的情感线索。因而文章全篇突出强调的本不是蜜蜂(劳动人民)的精神,而是“我”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思想感情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一情感变化才是文章叙写的侧重点。因而,描述“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变化或思想转变才是《荔枝蜜》的真正主题。
作为一个亲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一个有心为人民创作的革命作家,杨朔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思想上与劳动人民的差距。早在1949年,他就坦率地写下《我的改造》。他说,影响接近群众的“真正要害却在于我的思想”。自以为“搞文艺不同凡响”,对工农群众“心里多少有点自大”。在1953年一篇谈创作心境的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爱是不能装假的。我有过这方面的痛苦,起初,我也到工农兵当中去,想写他们,可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去了,搜集搜集故事,掉头而去,对他们漠不关心。但在生活里,在斗争里,我见到他们精神的高贵,行动的可敬,我的思想感情在党的教育下也慢慢得到改造,于是我自自然然地爱上他们了。”可见,杨朔在创作《荔枝蜜》之前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感情上由不融洽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我们就不能说“厌蜂”仅只是艺术手法上的欲扬先抑,更不能说“变蜂”是一笔带过的做作之笔,应该说全文的主题正是靠它们来体现的。
我们还可以说,散文《荔枝蜜》的感情基调不仅属于杨朔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面系统的贯彻,加之当时文艺界主要领导人如郭沫若、茅盾等的提倡,深入工农、深入生活、转变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旋律,许多作家到工厂到农村长期落户。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合为一体的时代,杨朔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与工农相结合中的感情变化做出真实的记录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也说:“我从思索中得来的东西,往往就是我将来写作的主题。”杨朔这种拿“主题做条主线”的创作方法恰好证明了《荔枝蜜》中“我”的“厌蜂——看蜂 ——赞蜂——变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是主题之所在。到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归纳《荔枝蜜》的主题:作者通过“我”对蜜蜂前后迥异的感情变化的叙写,描画了“我”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与劳
动人民相结合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心灵轨迹,表达出一代知识分子渴望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的情怀。“我”的思想历程是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

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出处。
这句诗出自苏拭《吃荔枝》(又名《惠州一绝》),原诗是这样的: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苏轼对荔枝的无限赞叹。杨朔引用这两句诗,意在借以赞美荔枝这种佳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6
《荔枝蜜》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6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领会作者运用联想,由物及人,以事推理,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和揭示哲理的写作特点。
     3、理解“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文字较浅,可组织学生谈话、讨论,领会作者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组织材料、表情达意的线索。
     2、本文语言清新俊丽,感情浓郁,诗意盎然,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情去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
     3、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要点〗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2、词语注音、释义。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及其变化原因。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对某种事物,起初不喜欢它,甚至讨厌它。后来,你不断加深对它的了解,你对它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你喜欢它了,甚至喜爱的程度加深,做梦都梦到它。谁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请谈一谈。(生发言)。略。
  著名散文作家杨朔也有过这种生活经历,他还写成了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荔枝蜜》。

板书:荔枝蜜 杨朔

二、简介作者(略)

三、词语注音、释义(检查预习)
        蜇(zhē):有毒腺的虫子用刺刺人或其它动物。
        疙瘩(gēda):不愉快、不舒服的感觉。
        啖(dàn): 吃。
        黑黝黝(yǒu):深黑的样子。
        掐(qiā):用手指拉断或摘下。
        蠕蠕(rú):虫子慢慢爬动的样子。

四、课文范读(教师示范或播放录音)

五、学生默读课文

默读过程中要求思考:
   1、“我”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
   2、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六、结合课文练习第二道题(见马来西亚华文独中适用《华文》初三上册),组织学生讨论、填充,明确“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
  1、“我”原先对蜜蜂总不大喜欢。
  2、到了从化温泉,喝着荔枝蜜,觉得生活都是甜的,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
  3、走近养蜂场,看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我”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
  4、听了养蜂员老梁的介绍,“我”不禁一颤,赞叹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
  5、那天夜里,“我”还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七、讨论、分析“我”思想感情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提示:感情是因事而发的。因为小时候被蜜蜂蜇过而不大喜欢蜜蜂。因为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树,喝到了香甜的荔枝蜜,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为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赞叹。因为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荔枝蜜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农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进步的、幸福的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表达了自己喜爱蜜蜂,要向为人类“酿造生活的蜜”的人们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作者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作为组织材料、表现文章中心的线索。

板书:
                                       所见
     不大喜欢→ 想去看看→参观养蜂大厦→ { 所闻→ 由衷赞叹→ 梦中变作小蜜蜂
                                       所想
                         (感情变化 , 组织材料的线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6
《荔枝蜜》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6
〖教学要点〗:
  分析最后两大段;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一、请一同学背诵第1自然段。

二、讲解分析第三大段。
     1、从“不大喜欢”到“动了情”想去看看。看了以后怎么样呢?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不禁一颤”的段落。这里写了四句话,头一句,作者直接抒发了感情,认为它“多可爱”;为什么“可爱”?二、三两句从蜜蜂和人的关系上说明。第四句又进一步赞颂它“多么高尚”的品德。此时,作者已把蜜蜂人格化了。
     2、作者到底看到些什么,怎会产生感情上的飞跃?请同学默读一遍,说说作者参观“养蜂大厦”的顺序。
    讨论后教师归纳:由远及近,先外后内。
     3、参观“养蜂大厦”,直接写蜜蜂的有哪些语句,请划出来,并概括说明这些语句说明什么。请一同学朗读写 “养蜂大厦”的两个自然段。
    听后讨论,教师归纳:“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工蜂都愿意用采的花精供养”蜂王。这些语句说明它们辛勤、无私。
     4、接着写作者的三次发问,老梁的三次作答,更具体写了蜜蜂的生活特性。其中这些语句是很动人的:“老梁说: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5、小结,先写自己所见,再写自己的所闻,因而很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为蜜蜂唱赞歌:形体虽“渺小”,品格却无比“高尚”。

三、讲解分析第四段:
     1、作者在赞美蜜蜂的时候,已经把蜜蜂人格化了。如“都愿意”啊,“从来不争”啊,“也不计较什么”啊,“对人无所求”啊,“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啊等等。为什么呢?原来作者写蜜蜂,其实也是在写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的品质在蜜蜂身上得到表现,蜜蜂的形象就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作者怎样进一步来表现心中这一想法呢?教师朗读结尾两段,最后分析、归纳,这是一个简单的画面,但很明朗:
     2、作者的梦境,是作者心中强烈愿望的表现。它的含意很深:不仅在赞颂蜜蜂——劳动人民,而且表示要加入到劳动人民的行列中来。

四、全文总结。
    从整理全文的材料入手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问:全文具体记叙了几个材料?
    小时被蜜蜂蜇过的经历;到广东从化看到的荔枝林的茂密,想起荔枝果鲜美,尝到荔枝蜜的香甜;参观了“养蜂大厦”,了解了蜂蜜的生活特征;看到农民们在水田里辛勤地劳动。这些材料似乎零散而且不很相干。但作者怎样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完整而严密的整体?表现怎样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
    中心思想:
  本文写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热情赞颂蜜蜂,进而盛赞为建设新生活而辛勤劳动的我国劳动人民。并表达作者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

五、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⑴ 掐 陷 滔 蹈
      ⑵ 嘤 婴 樱 
      ⑶ 沸 拂 佛 
      ⑷ 蠕 孺 儒 缨
  2、当场熟读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课外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开头一段和结尾三个自然段。
  2、口答“思考和练习二”。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五”。
  4、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爱××
    要求象课文那样以物喻人,写出物的特点,也写出“我爱”它的感情;字数约500字。

附:板书设计:
             
             1、不大喜欢蜜蜂:(抒)
               小时候被蜇。(叙)
             2、想去看看蜜蜂:(抒)
               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叙)
             3、赞美蜜蜂:(抒)
               劳动辛勤,品格高尚(叙)
             4、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抒)
               农民也象蜜蜂一样的辛勤、无私(叙)
             写作特点
             1、以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贯串全文。
             2、记叙抒情紧密结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7
《荔枝蜜》综合资源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7
●课 文 说 明

一、内容说明

这篇散文赞美的是蜜蜂的奉献精神,实质上说的就是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抒写的是人生的一种价值观念。

全文内容不难懂,如果能够抓住几个关键,深入理解蕴含的意义,就会更有收获。

第一个关键处,是喝荔枝蜜的感受。

荔枝蜜是蜜蜂的奉献,作者写道: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作者极口称赞荔枝蜜,就是在赞美蜜蜂对人的奉献。作者本来不大喜欢蜜蜂,可是,享受到这样的好蜜,不觉动了情。人之常情,总是这样,你给人以极好的东西,人家就会产生好感。即使本来怀有偏见的,也会改变。

第二个关键处,是老梁的介绍与作者的感悟。

蜜蜂为什么能给人极好的东西呢?在作者笔下,蜜蜂已经是一个艺术形象。蜜蜂有高尚的生活目的,它要“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此其一。其二,这极好的东西是蜜蜂辛勤劳动的成果。它“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文章多处描写蜜蜂忙忙碌碌的情景,告诉读者,蜜蜂为酿造出极好的东西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蜜蜂尤其可贵的是,不计报酬,“自己吃的可有限”,自奉甚俭,而且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人生的境界大凡有三种,一般地说,贡献大,社会给予他的报酬也多,这是完全合理的。也有一种人,让贪欲支配了心灵,不但不讲贡献,反而危害社会,贪得无厌,这是最可恶的。最值得钦敬的是奉献者,他们认为人生的幸福与价值全在于奉献,贡献大,却不计较报酬,这就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作者赞美蜜蜂的奉献精神,就是要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

作者为什么写到黄蜂呢?这一点很容易为人忽视,其实有深意。作者赞美善与美,同时鞭挞恶与丑,用老梁的话来斥责大黄蜂这贼最恶,它专干坏事。作者对于害人者,批判得不留情面,其用意就是告诉人,应该做蜜蜂那样的好人,不应该做黄蜂那样的恶人。

第三个关键处,是联想到农民,联想到自己。

联想到农民,透露了文章的主旨,原来赞美蜜蜂的勤劳与奉献,就是赞美农民的勤劳与奉献。农民是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就是亿万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他们的劳动,不光是为自己生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农民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很平凡,又很辛苦,他们酿造了生活的蜜,作者把赞歌献给农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作者也联想到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劳动人民的队伍里,不做高踞于群众头上的精神贵族,他要给人民贡献“极好的东西”,为人民奉献更好的作品。

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给人以“极好的东西”,这是千古不朽的至理。

二、写作揣摩

1.借助联想,丰富内容。

假如单写参观养蜂场,内容就单薄得多。作者借助联想,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作者以蜜蜂为中心展开联想。由蜜蜂联想到荔枝蜜,由荔枝蜜联想到荔枝树,这是一个头绪。由蜜蜂又联想到小时候挨蜇,又是一个头绪。由蜜蜂联想到农民,又是一个头绪。把相关的种种材料都组织起来,时空拓展了,意象丰富了,意蕴深厚了。

2.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行文波澜起伏;用线索串联材料,全文有机整合。

写好几个材料,要讲究材料的组织。作者按时间顺序编排,从小时候说起,既是一个方便的安排,又使文章有放有收,颇有波澜。小时候挨蜜蜂蜇过一回,从此总不大喜欢。欲扬先抑,反向切入。下面似乎不说蜜蜂了,写小住广东从化温泉,写起荔枝树来。因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头天晚上所见,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满野的荔枝树,始而“奇怪”,继而“忍不住笑了”,写得情趣横生。顺着荔枝树又说到荔枝,说到荔枝树的花、叶,行文十分潇洒。从荔枝树怎么回到蜜蜂的话题上去呢?就是借荔枝蜜。写荔枝蜜,就是写蜜蜂的奉献,犹如称赞作品就是称赞作者一样,赞美荔枝蜜,就是赞美蜜蜂。至此读者明白了,写荔枝树也并非闲笔,那是写蜜蜂工作的场所。下文是一篇养蜂场参观记,底下说到农民,才是言归正传,可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的联想又形之于视线的转移,透过荔枝树林,望见了正在插秧的农民。最后是夜有所梦,抒写人生理想,即愿做劳动人民队伍中的一员。

这篇散文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引出小时候挨蜇的回忆,“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于是将蜜蜂暂放一边,宕开去说荔枝树、荔枝蜜。喝了甜香的荔枝蜜,感情起了变化,“不觉动了情”,产生了想去看看蜜蜂的念头,走进蜜蜂世界,感情完全变化,不禁一颤,赞叹蜜蜂是可爱的小生灵,以至于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是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一条线贯穿,颗颗珍珠相连,全文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三、语言学习

1.积累语言材料。

每学一课,都要用心收集、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材料宜以短语为主,好记,易用。烂熟于心,才能进入自己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以下语言材料可以积累起来:

花鸟草虫 画家的爱物 耗尽了生命 感情上疙疙瘩瘩的 到……小住了几天 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 又浓又翠的景色 一幅青绿山水画 幻景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稀罕物儿 嘤嘤嗡嗡 成色纯 滋养身体 沸沸扬扬的情景 蠕蠕地爬动 黑褐色 不辞辛苦

2.学习语言艺术。

①“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这句话赋予酿蜜一种全新的意义。“酿造”又与“生活”搭配,把“生活”看作“蜜”一样甜香的东西。语句又新又美。又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味着美食,也品味着生活”,都是相同的说法。

②由设疑到解疑。

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如果简简单单说“从化这地方满野都是荔枝树”,就没有什么情趣。作者先写夜晚的所见所疑,再写白天所见的真相,先设疑,再解疑,情趣油然而生。这样的文笔值得效仿。

●关 于 练 习

一、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变化的?从课文中找出说明这种变化的语句,填到横线上。

本题指点学生抓住文章线索的语言标志,理清全文感情线索。

1.作者原先对蜜蜂是总不大喜欢。(也可以加一句: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到了从化,看到满野荔枝树,喝了甜香的荔枝蜜,作者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3.来到养蜂场,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作者觉得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4.老梁介绍情况后,作者感情完全变化了,他说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5.作者认为只赞颂还不够,他还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二、作者抒发感情,往往借助联想。作者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讨论一下,这样的联想是否合理?

本题意在揣摩作者的联想,探究联想的表达和联想的意蕴。

作者用视线的转移,由蜜蜂说到农民,这样的联想是合理的,农民与蜜蜂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人口中农民占大多数,亿万农民像蜜蜂一样,很平凡,但是他们终年辛勤,默默地作出他们的贡献。

三、这篇文章的语言清新别致。试体会下边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味。

本题揣摩炼字,引导学生咀嚼关键词语。

1.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

用“环抱”二字,使四围的山不但显得生动形象, 而且具有美好的情致。

2.刚去的当晚是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

用“倚着”二字,那种身影显得很清晰,而且透出久久远望,为眼前景物而惊疑的心态。

3.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用“一角”二字,隐隐显出白屋的形状,又反衬出荔枝林的浓密。

4.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用“一颤”二字,心灵的震颤表现得很具体。作者是在听到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时不禁一颤的,听着老梁的介绍,对蜜蜂越来越有好感,蜜蜂最爱劳动,它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它对人无所求,从不计较什么,却最多活六个月,短暂的生命只知奉献,这种小生灵太可爱太可敬佩了,所以不禁为之一颤。

四△下边是从秦牧的《花蜜与蜂刺》中摘录下来的几段话,与课文对照阅读,完成文后练习。

蜜蜂,这美妙神奇的小昆虫给人赞美得够多了。当我们看到繁花(  )(  )的时候,会想到它。尝到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的时候,会想到它。有时,就是看到出色的劳动者博采众人之长,进行卓越的创造的时候,也禁不住想到它。

为了采一公斤的蜜,蜜蜂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地飞行,酿造。……

可是,人们赞美蜜蜂,总是着眼于它所酿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赞美它的刺。……

……我想,这是不大公允的。我们赞美它的蜜,也得赞美它的刺。试想,没有刺的蜜蜂,它们的命运将会变成怎么一个样子。

蜜蜂使我想起既能辛勤劳动,必要时又能挺身战斗的人,这样的人既是(  )(  )的,又是(  )(  )的。

本题作比较阅读,启发学生领悟,同一题材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立意,阅读要注意新旧联系。

1.在上文的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每个括号填一个字。

似锦    勤劳    勇敢

2.说说上文与课文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都在赞美蜜蜂。不同之处是,《荔枝蜜》赞美蜜蜂的勤劳和奉献,《花蜜与蜂刺》着重赞颂蜜蜂“能挺身战斗”的勇敢精神。

3.“尝到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的时候,会想到它”──可能想到些什么?请从课文中挑出一句恰当的话作答。

“蜜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4.“有时,就是看到出色的劳动者博采众人之长,进行卓越的创造的时候,也禁不住想到它”──为什么?请引用上文中的原话作答。

“为了采一公斤的蜜,蜜蜂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地飞行,酿造。”

●教 学 建 议

一、引导学生汲取精华,陶冶道德情操。

《荔枝蜜》写于20世纪50年代,自然也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当时知识分子戴着“资产阶级”的帽子,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摘掉这顶帽子,能够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就反映了这种愿望。但是,这篇散文至今仍然有其思想价值。其思想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需要大力弘扬。用辛勤诚实的劳动,给人以极好的东西,这是市场经济最需要的。教读这篇散文,应该引导学生汲取精华。例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一句,应该侧重咀嚼后半句,只有给社会提供像荔枝蜜那样极好的东西,才能赢得消费者欢迎,赢得市场。作者赞美农民是“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种“为自己”与“为别人”的统一,为眼前与“为后世”的统一,就是社会主义道德。

课文大意学生是不难领会的,学生懂的就不必讲,应该抓住几个关键,引导学生深入一步理解。喝荔枝蜜的感受,是一处关键,从中可以体会给人以极好的东西所赢得的好感;老梁的介绍与作者的感悟,是一处关键,从中可以领悟蜜蜂精神的实质;联想到农民,联想到自己,是一处关键,从中可以领会作者尊重和热爱劳动者的感情。

二、引导学生了解线索的组织功能和语言标志。

可以抓住“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这一节,设计一个问题:“喝荔枝蜜这个片段与参观养蜂场这个片段是怎样串联起来的?”由此可以引出“感情线索”,再结合第一道练习题,就可以理清全文感情线索了。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

不注重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通病,只要看看作文语言吸收了多少课文语言就明白这种状况了。不注重学习语言,作文语言就贫乏得很。学习语言,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两三岁孩子都会。学了一句“我不觉动了情”,记住了,说话中,作文里,也照样说,就是学习语言。如果能变动一下,能说“我不觉动情地说”,那就提高了一步。许多学生喜欢摘抄优美语句,如果能记得烂熟,说话、作文就能随时用进去。一定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注重语言学习,学生作文一定能有长足的进步。

●有 关 资 料

一、关于作者

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杨毓,山东蓬莱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从事外事工作,同时写了大量散文。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等。有《杨朔文集》和《杨朔散文选》等作品集。

二、《荔枝蜜》简析(臧玉书)

《荔枝蜜》是一篇富于诗意和哲理的优秀散文。作者由荔枝蜜的甜香,联想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再由蜜蜂辛勤地采花酿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而进行的忘我劳动。文章立意的中心,在于赞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和为建设这种新生活而奋斗不息的劳动人民。

1.关于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21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过去对蜜蜂怀有成见,感情隔膜。开篇着墨不多,但文笔曲折。先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而“我却总不大喜欢”,一折;再写被蜜蜂舍身自卫的精神所动而“可怜”它,“原谅”它,二折;最后写感情上对蜜蜂仍然是“疙疙瘩瘩,总不怎么舒服”,三折。好似与朋友促膝谈心,倾诉衷情。感情细腻真切,亲切自然,为全文定了基调。

第二部分:写荔枝林的茂盛、荔枝的鲜美和荔枝蜜的甜香。

第2段:写荔枝林的茂盛。作者先暗写,后明写;先侧面写,后正面写。以“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一棵连一棵”写其多而广;以“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状其茂而密。这一段为下文交代了蜜蜂采花酿蜜的背景。

第3段:写荔枝的鲜美。先以苏东坡的诗句赞其佳妙;再写其花并不出众,反衬其果实之鲜美,花不出众而果实喜人,尤觉可贵。荔枝如此鲜美而又等不及吃,则倍觉遗憾。

第4段:极力写荔枝蜜的甜香和自己吃蜜时的感受。吃不着鲜荔枝,却有幸喝上了荔枝蜜,遗憾为幸运驱除,则更觉幸运。作者先闻其气,再品其味,后写其感。作者经过品尝回味,悟出生活的哲理,引出下文对蜜蜂采花酿蜜的描写。

这一部分,作者暂时放下蜜蜂不写,将笔宕开,再开拓新的意境,为进一步写蜜蜂另作巧妙安排。

第三部分:写蜜蜂采花酿蜜的情景以及对蜜蜂的赞美。

第5至7段,作者与养蜂人三问三答,写蜜蜂勤奋不息、舍身忘我的可贵精神。

第一次回答:主要从劳与酬两个方面,赞美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第二次回答:主要从善与恶两方面的斗争,作者以风趣的语言,说明生活中的哲理;

第三次回答:主要从对待生与死的态度,极力赞颂蜜蜂的无私忘我。

第19段:作者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情,以富于诗意与哲理的语言,热烈赞美蜜蜂的高贵品质。

第四部分:从蜜蜂采花酿蜜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画龙点睛,点明作品的中心思想所在。

第五部分: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蜜蜂,照应开头,前后呼应。从不喜欢蜜蜂到爱慕蜜蜂,进一步抒发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新生活的感情。

2.关于本文的线索和主题思想的开掘

本文是以对蜜蜂感情的变化来组织全文的。作者先写儿时与蜜蜂的一场纠葛,因自己被蜇而讨厌它;但又被蜜蜂舍身自卫的精神所感动,便觉其可怜而原谅它;再写因荔枝蜜的香甜可口而动情去看望它;接着写蜜蜂辛勤酿蜜不舍昼夜,无私忘我因而赞颂它;再从赞颂蜜蜂,联想过渡到歌颂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人民,最后梦见自己变成蜜蜂,对蜜蜂由衷地爱慕,一线贯串,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作者根据这一线索,对主题一层层地开掘下去。由蜜到酿蜜,由怎样酿蜜到为什么酿蜜,经过沉吟联想,归结到劳动人民“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就这样,把主题一步步地挖掘了出来。

3.关于本文的诗意与哲理

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应合,曲折含蓄,具有浓郁的诗意与丰富的哲理。

作者由吃蜜而动情,“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这是作者诗情的触发,也是作者探索生活的底蕴与人生哲理的开始;又由蜜蜂采花酿蜜之景,作者抒发了与这个景相应合的浓郁的诗情:“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是作者诗情的发展,也是作者探索人生哲理的继续;作者又“透过”荔枝林这眼前之景,沉思默想,反复吟咏,展开遐想:“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行文至此,情景完全应合,作者托物所言之志已明,所探索的人生哲理已昭然揭示了。

4.关于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遣词造句确切生动,清新别致,寥寥数语而神态可见。试举一些副词的运用,以见其遣词用语的确切精当,功力过人。如“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往往”一词是“常常”的意思。常常叫人喜爱,并不全部叫人喜爱,若去掉“往往”,则意思大变。“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也许”表示可能而不肯定的意思,若去掉“也许”即变成肯定的意思了。这是作者的个人感受,并不是肯定的判断与科学的鉴别。“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特别”表示特有而区别于其他,从比较中说明?其程度的。“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它们从来不争”,“一向”,“从来”,表示从过去一直到现在一向如此,从时间上表示程度。

再如,写蜜蜂酿蜜的情状:“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嘤嘤嗡嗡”,既传其声,又传其神,好像蜜蜂采花酿蜜时是热热闹闹,兴高采烈,充满着劳动的乐趣。“忘记”“趁着”,把蜜蜂人格化,活现蜜蜂勤奋不息、不舍昼夜的神态。

(选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三、熔铸诗意,精心布局(金坛仁)

读过《荔枝蜜》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掩卷沉思,陶醉于崇高的思想境界之中。稍加思索,便愈觉这篇文章的确是巧于布局,意味隽永。

大凡好的散文,总像诗一样,以清新浓郁的诗意叩动读者的心扉。写景抒情和托物寓意的散文尤其如此。试问,诗意从何而来?诗意是作者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心灵的触动,思想的闪光,感情的奔涌。杨朔说,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这两个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鼓舞人心的诗力。他还说,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杨朔的《荔枝蜜》正是从作者心灵深处飞溅出来的一朵富有诗意的浪花。

《荔枝蜜》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写的是作者在广东从化温泉喝荔枝蜜,参观“蜜蜂大厦”的感触。文章的诗意是从喝荔枝蜜萌发出来的。荔枝蜜甜香扑鼻,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令人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作者不由得对酿造荔枝蜜的蜜蜂动了情。如果没有它们的辛勤采花酿蜜,哪来这香甜的蜜呢?再由此推想,如果没有亿万人民群众的忘我劳动,哪来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呢?自然界蜜蜂的采花酿蜜,与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建设新生活的劳动,不是有相似之处吗?蜜蜂终日辛劳,自己吃的有限,给人类贡献的甚多,这不正是劳动人民崇高精神的写照吗?要是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只辛勤而无私的蜜蜂,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生活,该是何等高尚啊!通过一番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开掘,作者在平凡的蜜蜂身上发现了不平凡的意义,于是兴会淋漓,从心底涌出了浓浓诗意。

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是创作动人的文学作品的前提。但是要把作者内心感受到的诗意表现出来,却并非易事。这也许是诗人和散文家最费脑子的事情。杨朔说:“凡是遇到这样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请注意“反复思索”四个字,它既包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探求事物精蕴的阶段,即发现诗意的阶段;也包括苦心构思,经营意象的过程,即创造意境的过程。“反复思索”的结果,是要将深刻的思想、崇高的情怀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画面展现出来,达到内在情思与生动画面的融合为一,亦即是诗情和画意的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动人的思想境界。

在《荔枝蜜》中,作者用曲写比附的写法,创造了动人的诗的意境。作者首先把荔枝蜜的甜与生活的甜巧妙地勾连起来,赋予那满野嘤嘤嗡嗡、有时趁着月色还在采花酿蜜的蜜蜂以浓郁的诗情画意。接着在记叙参观“蜜蜂大厦”的所见所闻中,文章既生动地描绘了蜜蜂辛勤的采花劳动,饶有情趣地叙说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又处处着意点染,融进作者的情思。比如写蜜蜂的采花酿蜜:“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经过几笔绘声绘色的描写和风趣的议论,蜜蜂的采花酿蜜与劳动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壮丽事业交相辉映,叠合为一,一个扑朔迷离,富于诗趣的境界,宛然在目。写蜜蜂的生活习性,作者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这是在写自然界的蜜蜂,又是在抒发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形象与情思交融一体,自然贴切,浑然天成。然后,作者写了如下一段抒情文字: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段充满激情的文字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对蜜蜂的描写和抒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古代文论家刘勰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采用曲写比附的写法,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既要对所写的物精心观察,作生动传神的描写,做到形神兼备;又要巧于将作者的情思熔铸于形象之中,构成情景交融,意味腾涌的意境。《荔枝蜜》在这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杨朔说,他从来不以为自己是在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他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精心布局,力求文章结构的严谨、完整,匠心独运,完美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意境的创造。《荔枝蜜》的布局结构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1.以抑垫扬,层次分明,意境次第展开。

“文似看山不喜平”。《荔枝蜜》的立意在借褒扬蜜蜂来礼赞劳动人民。但文章开头却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小时候,有一次上树掐海棠花,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差点儿从树上跌下来。后来虽然原谅了蜜蜂,但感情上却总是疙疙瘩瘩的。这是欲褒先抑,以抑垫扬的写法。这一抑为后来的扬造成了波折。作者喝了荔枝蜜后,对蜜蜂动了情。参观了“蜜蜂大厦”,作者“不禁一颤”──被蜜蜂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作者竟在梦中变作了一只小蜜蜂──他对蜜蜂的景仰达到了出神的地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文章中随时点明这个变化发展过程,一方面使文章外在的情节线索显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同时也使文章的意境次第展开,层层深入。本来以蜜蜂采花酿蜜来托物寓意,情节很简单,道理也很平直,容易写成一览无余的感想式的文章。但由于作者采用以抑垫扬的写法,文章就有了波澜,呈现出摇曳多姿的风致。以抑垫扬,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以感情的发展为脉络,渐次展开意境,又在人们的情理之中,因而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毛病,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虚实相生,宾主映衬,开拓意境。

这是本文布局上匠心独运之笔,也是熔铸诗意的重要一环。当文章完成了对蜜蜂的正面描写和抒情,创造出崇高的思想境界之后,突然宕开一笔,把读者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里作者把蜜蜂的采花酿蜜与农民的分秧插秧作了直接的比附,让两者互相映衬。对于全文来说,蜜蜂是描写的主体,农民是陪衬的宾客;而从文章的立意上说,蜜蜂是用来比兴的喻体,农民才是寓意的归结。对于蜜蜂的采花酿蜜,文章作了实写;关于农民的分秧插秧,只是淡淡的一笔,用的是虚写。这一虚一实,一宾一主,互相映照,互相交织,大大丰富和开拓了诗的意境。它们和谐地融合为一,奏起了对劳动者最热情的礼赞,诗的礼赞!

古人论画,有“易实而难虚”之说。要在尺幅之间,画出千里江山,显示烟波浩淼之势,不讲究虚实结合不行;要在一首诗,一篇散文里,写出大千世界,寄托不尽之意,不讲究虚实结合也不行。实,状形于目前;虚,隐意于背后。忽视对实的精彩描画,无以构成绚丽的意境;而虚笔的映衬,却更能蕴含诗意,更能开拓诗的境界,勾起读者无穷的联想和兴味。《荔枝蜜》中虚实相生的布局是一个范例。

杨朔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散文作家。有人曾请他谈谈散文写作的经验,他回答说:“这倒是个难题,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一定要问,那就告诉你: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杨朔说,他一向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感情,耐人寻味,而结构严密,选词用字精练,也不忽视。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努力借鉴诗的写法,刻意追求诗的意境,讲究剪裁布局,精心锤字炼句。这是他写作散文的秘诀,也是他的许多出色的作品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炼,至今熠熠发光,耐人寻味的原因。

(选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独特的风格

杨朔的散文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杨朔风格。

他的文章就好像是一个学识渊深、很有见地的健谈的人拉家常一样,浅中有深,淡中有味;外面轻松自如,内里充实深刻;娓娓动人,平易亲切,寓深厚于平淡之中。本文就是从平淡入手的。先说一件儿时的趣事,引起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再看下文,仍然没有什么强刺激的、豪华的词语,从容道来,但是有情趣,有滋味。就拿第2段来看,先用两句写了初到从化温泉所见的景色,接着就写当晚倚窗望见楼前凭空涌起一重一重起伏不断的黑黝黝的“小山”,与初到时的印象不符,“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下文紧接着轻松直捷地就把谜底破了:天明一看,“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读者也和作者一样“忍不住笑了”,同时却对荔枝林的繁茂获得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惊喜的感情。这不是平淡中出神奇吗?

简洁,这看似平常,却也是很高的境界。本文的叙述、描写、议论,都堪称简洁。通篇如此。且举第4段为例:第一句是接着上文来的。前段说因时节不对,吃不上鲜荔枝。这里笔锋一转:“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把话题转到了荔枝蜜上。下面用一个设问句来提头,引起读者注意。在正式描写荔枝蜜之前,先嵌上一句,交代蜜蜂采花酿蜜的辛勤劳苦,这就和上下文都接上了气。下面正式写荔枝蜜,也只用了两句话,一句是说它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另一句说人们对它的喜爱。再下面就写自己亲口品尝的体验。先有一句说热心肠的同志为自己弄到两瓶,是照应段首一句的。写品尝的体验也只有两句:前一个并列复句,一个分句写嗅,一个分句写喝。后一句则写品尝时的感想。这样的写法多么有层次,又多么简洁!倒数第3段的议论,也是很精练的。也只有三句话,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是互相连贯、层层深入的。先说蜜蜂对人无所求,却给人极好的东西;次说蜜蜂酿蜜就是在酿造生活,而且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最后说蜜蜂是渺小的,却又是高尚的。这段议论确是简洁精练。作品结尾一段只有一句话,却蕴含着那么丰富的意义和感情,这也是简洁和精练。

(选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初中第二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五、课文与原文在用词上的比较

1.语义范围问题

课文: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浆来供养它。
  原文: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按:蜜蜂分蜂王、雄蜂、工蜂三类,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蜂王的是工蜂,而非雄蜂。所以原文用蜜蜂不妥,课文改成了工蜂是符合事实的。

课文: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

原文: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

按:“物件”是没有生命的,就不存在爱劳动与不爱劳动的问题。“东西”一词既可指有生命的,也可指无生命的。把有生命的称为“东西”,本来是不好的,但如果用来表示夸奖的对象,却能产生亲切的感情。

2.配搭问题

课文: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挺稳重。
  原文: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很精细。

按:“举动”表示举止行动的意思,而“精细”则表示精密细致的意思。用“精细”与“举动”一起,搭配不当。课文改成表示沉着而有分寸的“稳重”来陈述“举动”就合适了。

课文: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
  原文: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

按:“养分”是指物质中所含的能供给有机体营养的成分。“大”是指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者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养分”无所谓“大”,故课文把“大”改为“多”,“多”指数量大。但“大”也表数量大,问题在于它们各自相对的词来判断,它们是有区别的:“大”相对的是“小”,“多”相对的是“少”。“养分”有多少的差别,搭配就恰当了。

课文: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
  原文: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

按:“滋养”是供给养分的意思,而“精神”是表现出来的活力,“活力”不存在吸取养分的问题,所以“滋养”与“精神”搭配不恰当。课文把“精神”改为“身体”,“身体”需要其他东西提供养分,“滋养”与“身体”搭配就恰当了。

3.偏正问题

课文: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
  原文:酿得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

按:“蜜多”不是酿的补语,不该用“得”。“蜜多”是主谓关系,主语“蜜”带有定语。这个定语是由动词“酿”充当的。所以,“得”该换成“的”。

4.周密问题

课文: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
  原文: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

按:“四围”表示周围,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四围。那么,“哪里”四围的山呢?原文没有交待。课文添上了“那里”,因为“我”住在广东从化温泉的,“那里”又是定指,就确定不移了。把“怀里抱着”改为“环抱着”来形容那里的山水情况也更恰当。

5.简练问题

课文: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原文: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按:“蜂王”前没有用数量词组限制,不用说是针对“一只”说的,不会是若干只蜂王可以活的时间的累计,也不会误解为若干只蜂王可以活的时间的累计。这是文字简练的表现。以同样的道理衡量“工蜂”前的“一只”,就知道它是多余的,所以课文把它删去了。

(选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初中第二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六、关于蜜蜂和蜂蜜

1.蜂蜜的养分

蜂蜜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含有75%左右的葡萄糖和果糖,17%~18%的水分,以及少量的蔗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等。液态时比重为1.4~1.45(15°c)。营养价值高。因蜜源不同,蜂蜜的色彩、气味和成分等亦有差异。中医用作补益、润燥药,主治脾胃虚弱、便秘、咳嗽等;外用治疮疡、烫火伤。

2.酿蜜的工作量

蜜蜂每酿造一公斤蜜,需要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花粉,假若蜜源与蜂箱的平均距离为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需要来回飞行四十五万公里。

3.工蜂的蜂毒

工蜂也叫职蜂。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蜂。在蜂群中为数最多。体较小,尾端有蜇针。工蜂尾部的蜇针在自卫时放出的毒汁,色透明,味苦而香,含有蚁酸、正磷酸、磷酸镁、组织胺、胆素、甘油、蛋白质等。人体被蜂蜇后,局部暂时有红肿疼痛现象。蜂毒在医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具有一定疗效。

工蜂的寿命从数周到数月。可是蜂王(也叫母蜂)它的寿命要活3~5年。如果工蜂为了自卫让蜇针放出毒汁后,那么它的寿命还要缩短。秦牧在他的《花蜜与蜂刺》一文中说:他有一次给一只蜂蜇过,亲眼看到蜜蜂失去蜂刺而坠地挣扎于死亡线上的情景,由此他对蜜蜂产生了敬佩的感情。正如杨朔所说:蜜蜂一蜇之后,“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7
《荔枝蜜》练习设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7
一、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中看(zhòng kàn) 计较(jì jiǎo)   荔枝(lì zhī)    应当(yīng dāng)
       B、当然(dāng rán)   重复(chóng fù) 调查(diào chá)  可恶(kě è)
       C、大厦(dàs hà)     供给(gōng jǐ)   当作(dàng zuò)  蠕动(rú dòng)
       D、重要(zhòng yào) 厌恶(yàn wù)     厦门(xià mén)   杨朔(yáng sù)

二、下列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
       A、掐花    黝黑    耗近    嘤嘤
       B、蠕动    纯碎    啖食    蜂蜜
       C、缈小    酿造    糟蹋    大厦
       D、鲜嫩    稀罕    凭空    疙瘩


三、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1、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答:
   2、自然界也有侵略者。
      答:
  3、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
      答:
   4、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
      答: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冒号、分号、破折号的作用:
  1、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答:
   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答:
   3、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
       答:
  4、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答:


五、选词填空:
  1、蜜蜂是画家的     物,我     总不     喜欢。
     (宠、爱;却、可;太、大)
  2、可是     以后,每     看见蜜蜂     上疙疙瘩瘩的,总不     舒服。
     (从这、从那、从此;当、逢、次;思想、感情;那么、怎么)
  3、日     荔枝三百     ,不     、     、     、岭南人。
     (啖、淡;棵、颗;词、辞;长、常;做、作)
  4、     我来的不是时候,荔枝     开花。
     (但是、偏偏、可是,恰恰;正、才、刚)


六、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黝黑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象小山似的!

  1、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解释,将其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里。
    ⑴  小住的“小”       (     )
     ① 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② 短时间地。
     ③ 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⑵  幻景的“幻”       (     )
     ① 不真实的;
     ② 幻想;
     ③ 奇异的变化;

   2、本段描写着重突出的是什么? (     )
    ① 奇幻的景色;
    ② 青绿山水画;
    ③ 像小山似的荔枝树
    ④ 荔枝树的茂密

   3、本段为什么要着重突出这一点?(     )
    ① 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② 为了引出下面关于荔枝的描写;
    ③ 给下文写蜜蜂成群结队,建设什么新生活设下必要的环境条件;
    ④ 使文章曲折生动;

   4、从这段文字中,摘抄比喻句夸张句各一个。
      答:比喻句:
         夸张句:


七、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1、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答:①
        ②
        ③

   2、第二段是否多余,删去结果会怎样?
      答:

   3、第三段是个精巧的结尾,为什么?请将两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
    ① 与开头照应,解开悬念,深化中心。
    ② 使结尾耐人寻味。
    ③ 表达了作者为建设新生活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④ 进一步抒发对蜜蜂的赞美之情。参考答案




答案
一、 C
二、 D
三、 1、 拟人,形象地写出蜜蜂的公而忘私的勤劳精神。
    2、 比喻形象地揭示出大黄蜂的侵害蜜蜂的本质
    3、 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荔枝树的繁茂,为下文创造环境条件
    4、 拟人,更突出了蜜蜂大公无私的崇高品德。
四、 1、 提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
    3、 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语速慢了,口气舒缓了。
    4、 诠释了酿蜜的实质: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五、 1、 爱、却、大;  
    2、 从此、逢、感情、怎么;
    3、 啖、颗、辞、长、作;  
    4、 偏偏、刚;
六、 1、 ⑴  ②
     ⑵  ①
    2、 ④
    3、 ③
    4、<比>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夸> 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象小山似的。
七、 1、 ① 思想受到震动,赞美蜜蜂的崇高品质。
     ② 赞美劳动农民为建设美好生活的无私奉献精神。
     ③ 表达作者为建设新生活奉献一切的强烈愿望。
    2、 不能删。赞美蜜蜂正是“借物抒情”的特点,赞美劳动农民是文章的中心。蜜蜂的形象就是劳动人民的具体化身,有了这一段,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更明确、更突出。
    3、 ① 、③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8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掐花         
  蜇人         
  跌伤         
  当天         
  偶尔         
  黝黑         
  有趣         
  蠕动         
  酿蜜         
  颤动         
  打颤         
  杨朔         

二、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
    海táng         
    gē da         
    píng        空
    门fèng         
    dàn        饭
    推cí           
    nèn        叶
    稀hǎn         
    zī        养
    wěn        重
    hè        色
    chā        秧


三、根据下列归纳的段意,请把相应的自然段序号填在段意后面的括号里。
     1、写一向不大喜欢蜜蜂。     (     )
     2、写看到了荔枝树,吃到了荔枝蜜。(     )
     3、写蜜蜂酿蜜情况。       (     )
     4、写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     )
     5、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     )


四、简答题:
     1、作者为什么对蜜蜂总不大喜欢?
       答:     
     2、吃了荔枝蜜后,为什么“动了情”?动了怎样的情?
        答:     
     3、参观“养蜂大厦”时,“我”为什么“不禁一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答:     
     4、为什么说农民“实际也在酿蜜”?
        答:     
     5、结尾处作者的梦奇怪吗?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答:        
     6、指出文本的线索:                                                       

   7、由上可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思想是:                                                                        




答案
一、 qiā
     zhē
     diē
     dàng
     ǒu
     yǒu
     qù
     rú
     niàng
     chàn
     zhàn
     shuò
二、 棠
     疙瘩
     凭
     缝
     啖
     辞
     嫩
     罕
     滋
     稳
     褐
     插
三、 (2~5)、(6~17)、(18)、(19)
四、 1、 因为小时候曾经被蜜蜂蜇过。
     2、 因为荔枝蜜是蜜蜂酿造的;对幸福生活酿造者的感激,敬佩之情。
     3、 思想上被蜜蜂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想到田野里辛勤劳动的农民也是在为人类社会作无私的奉献。
     4、 农民们表现出的,正是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5、 这个“梦”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并不奇怪。作者决心为建设美好的生活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梦”正是这种决心的艺术化的表现。
     6、 以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7、 作者是借赞美蜜蜂,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及为建设幸福新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创造者,抒发了自己为建设新生活奉献出一切的强烈愿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8
一、给加黑的字注音:
   1、掐花(     )  
   2、跌下来(     )
   3、蜇(     )
   4、沸沸扬扬(     )
   5、蠕动(     )  
   6、褐色(     )
   7、酿蜜(     )      
   8、糟蹋(     )  
   9、渺小(     )
    10、不禁一颤(     )
    11、提防(     )
    12、倚着(     )
    13、黑黝黝(     )  
    14、稀罕(     )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环抱:
   2、计较:
   3、酿造:
   4、凭空:
   5、提防:


三、阅读下面这段课文,按题目要求做练习。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一)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
   1、一chóng(     )一chóng(     )  体zhòng(     )
   2、mì(     )蜂mì    (     )不透缝
   3、一kē(     )荔枝果    一kē(     )荔枝树
   4、zhōng(     )看    zhòng(     )奖
   5、dàn(     )荔枝      dàn(     )红色
   6、děi(     )三个月    dé(     )到

  (二)解释文中的词语。
   1、小住
   2、幻景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说说这段文字在课文中的作用。
          答:


四、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1、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        (割、收、产)多少蜜?
   2、         (正巧、偏偏、恰好)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
   3、怎么楼前凭空         (涌起、树起、出现)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
   4、荔枝         (也许、一定、可能)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5、你得         (防备、提防、防止)虫子爬进来。
   6、该怎么        (应付、对待、对付)大黄蜂呢?
   7、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         (辛勤、辛苦、辛劳)地分秧插秧。
   8、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          (酿造、制造、创造)生活的蜜。


五、课文结尾外,作者说自己“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个梦奇怪吗?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答:


六、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
   2、日啖荔枝三百颗。(     )
   3、吃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     )
   4、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密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
   5、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     )
   6、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
   7、蜜蜂爱劳动,大黄蜂专干坏事。蜜蜂最可爱,大黄蜂最可恶。(     )
   8、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
   9、虽然蜜蜂身材渺小,但它辛勤酿蜜,也酿造生活,不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谁又能不夸奖它高尚伟大呢?(     )


七、认真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蜜峰,这美妙神奇的小昆虫给人赞美得够多了。
  当我们看到繁花似锦的时候,会想到它。尝到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的时候,会想到它。有时,就是看到出色的劳动者博采众人之长,进行卓越的创造的时候,也禁不住想到它。
  为了采一公斤的蜜,蜜蜂在一百万朵的鲜花上面,辛勤地飞行、酿造。而酿成的高度浓缩的蜜糖呢,不论荞麦蜜、槐花蜜、枣花蜜、荔枝蜜以至其他什么的,又都是颜色那么鲜艳,甜味那么浓烈,可以保存得那么长久,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很美妙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蜜蜂,地球也将为之减色。这小小的采蜜使者,它的活动方式使人想到劳动创造,也想到艺术和哲理。
  可是,人们赞美蜜蜂,总是着眼于它所酿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赞美它的刺。实际上,如果蜜蜂光会酿蜜而不具备战斗本领的话,蜜蜂的命运恐怕就相当糟糕了。我看过一个童话剧,表现的是黑熊在森林里偷蜜,被蜜蜂蜇得狼狈奔逃的故事。在森林里,会偷蜜的动物自然不只黑熊一种。但黑熊偷蜜是很著名的,好些伐木工人都讲过这样的故事。如果蜜峰失去了它的刺,那它在被人类收进蜂房养殖以前,遭遇大概就相当不幸,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大量地繁殖了。
  蜂刺和蜂蜜,实际上都同样值得赞美。
  ……
  (一)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
   1、美妙神奇:
   2、糟糕:
   3、狼狈:

  (二)这段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三)“蜜蜂,这美妙神奇的小昆虫给人赞美得够多了”一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四)文中有一处运用了“夸张”、一处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方法,将这两处句子摘录下来。
   1、夸张:
   2、引用:


八、写作。
  要求:写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提示: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动物、植物和静物不断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也许由于偶然的因素影响你的情绪,引发某种感触,请你认真思考,或许能悟出点儿什么。
  参考题目:春蚕 杨柳的风格 煤颂 小水滴 小草……
  字数:800—1000字。
  【例文】

煤 颂

  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平时在那冰雪覆盖的马路上,行人就屈指可数,更何况这是个星期天,马路上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
  就在这杳无人声的马路上,我却接连看见几个送煤工人。只见他们的鼻子被风吹得通红,又被煤染成了黑色。因为煤的缘故,使他们从头到脚都是黑黝黝的,这使我联想到了煤:这黑色的煤,在人们被寒气逼得瑟瑟发抖蜷缩在一起的时候,它雪中送炭,来到需要它的地方。当它勇敢地投入炉火中时,立刻驱走了寒气,给人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使人们能够舒适地喝着茶,聚在火炉旁快活地谈论着,尽享人间的温暖。这一切不都是煤的功劳吗?在温暖中的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冰天雪地里经受过严寒侵袭的人们,却深深懂得煤的价值。煤是普通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那默默无闻为了大家的温暖而自我牺牲的精神又是多么高尚啊!不是吗?煤在炉火中毫无怨言,尽情地把身上的热无私地贡献给人们,之后化为灰烬,不声不响地了却了一生。这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啊!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而那送煤工人不正具有这种可贵的精神吗?他顶着刺骨的寒风,风尘仆仆地把煤送到人们家里,把温暖送到人们心坎上;当他看到一家家生活在温暖与幸福之中的时候,他会忘记了自己一路的艰辛,却由衷地感到快慰。我感到他们的心仿佛是在炉火的映照下,总是那样的火红,那样的高尚。
  再想想,那些像周总理一样的人民公仆,那些像焦裕禄一样的人民好干部,那些像雷锋一样表面平凡而内在伟大的人,不也是像煤那样甘心情愿为人民造福而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吗?只要活着一分钟,他们就要为人类放出一分钟的光和热,鞠躬尽瘁地贡献一生。啊!煤的精神是多么值得学习,多么值得颂扬呀!
  我望着那空旷的大街,仿佛那消失了的满载煤饼的三轮车又再现在我的眼前,促使我不由自主地沿着三轮车驶去的方向走去……




答案
一、 1、 qiā
   2、 diē
   3、 zhē
   4、 fèi
   5、 rú
   6、 hè
   7、 niàng
   8、 zāo ta
   9、 miǎo
  10、 jīn chàn
  11、 dī
  12、 yǐ
  13、 yǒu
  14、 han
二、 1、 解释: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 造句:纪念碑在青松翠柏的环抱下更显得庄严肃穆。
   2、 解释:计算比较。 造句:我们要做高尚的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3、 解释:利用发酵作用制造。 造句:北京酒厂酿造的二锅头享誉国内外。
   4、 解释:没有依据地。造句:没有生活基础,凭空编造故事,成不了好作家。
   5、 解释:小心防备。造句:进入秋冬季,要特别提防火灾。
三、(一) 1、 重 重 重
      2、 蜜 密
      3、 颗 棵
      4、 中 中
      5、 啖 淡
      6、 得 得
  (二) 1、 短时间居住。
      2、 不真实的景象。
      3、 每天能够吃到很多鲜荔枝,那么我情愿成为岭南人,在此常住。
  (三) 这段文字是从作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几天,首先看到的是林。由林想到果。可是吃不上果,吃蜜正是时候。层层写来,曲曲折折而又环环相扣。作者写荔枝林的茂盛,为蜜蜂酿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果鲜美,为写荔枝蜜的香甜作了渲染。
四、 1、 割
   2、 偏偏
   3、 涌起
   4、 也许
   5、 提防
   6、 对付
   7、 辛勤
   8、 酿造
五、  这个梦并不奇怪。作者吃了荔枝蜜后,对幸福生活的酿造者——蜜蜂产生了真挚的感激、敬佩之情;当得知“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时,作者为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所震动;作者感到蜜蜂是劳动人民的化身,并决心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奉献自已的一切。作这样一个梦,正是作者这种真情的流露。
六、 1、 比喻
   2、 夸张
   3、 设问和比喻
   4、 拟人
   5、 反问
   6、 引用
   7、 对比
   8、 排比   
   9、 反问
七、(一) 1、 非常美好,奇妙。文中指蜜蜂体态娇小,但对人类的贡献却非常大。
      2、 腐烂坏透的糕。形容情况不妙。
      3、 传说狼和狈是同类的野兽,狈的前腿极短,行动时要趴在狼的身上。文中用以形容困窘的样子。
    (二) 作者以娓娓而谈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花蜜的甜美和蜂刺的护卫劳动成果的作用,从而讴歌了采蜜使者——蜜蜂。
    (三) ① 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赞美蜜蜂”
      ② 由此引出下文,人们都赞美它什么呢?
      ③ 暗示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既然别人写了很多文章赞美蜜蜂,那么这篇似乎就没必要再写了;但是作者写成此文并发表出来,那么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四) 1、 世界上如果没有蜜蜂,地球也将为之减色。
      2、 我看过一个童话剧,表现的是黑熊在森林里偷蜜,被蜜蜂蜇得狼狈奔逃的故事。……好些伐木工人都讲过这样的故事。
八、 见例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8
散文《荔枝蜜》的回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9
天又渐渐热了起来,初夏的感觉越发地显然。妻子煲了莲子汤,自盛一碗,也给我盛了一碗。食之,太淡,这才想到了蜂蜜。她怕胖,我不怕。凭什么也让我也淡淡地降火,而坐失美食美饮的享有,于是径自下楼,直指近在咫尺的超市。

  商家就是商家,“春江水暖鸭先知”,好象早就算计好了似地,十几种品牌的新鲜蜂蜜竟相上架,包装自然是琳琅满目,牌子也家家清新可人,挑来选去,我挑了广东从化的“荔枝蜜”。老实说,广东的食品我是敬而远之的,那里商品化的水平太高,人太精,附加值的文章让他们作得太足了,而下肚的东西,总是素净的好,土土的好,再精美的包装,总归是垃圾箱里的艳丽,是环保的负担。今年春节,花花绿绿的蜜饯一股脑全是从广东进的货,对此,我还给超市提了意见。

  但从化的“荔枝蜜”对我来说,实在有股挡不住的诱惑,因为杨朔的那篇同名散文,写的《荔枝蜜》就是从化的!洒家初中只读过一年,就迎头撞上该死的“文革”,长夜漫漫,初一那两册《语文》里精读的现代散文就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最好的散文,百读不厌的;《荔枝蜜》是杨朔最好的散文,蜜一样地清甜甘美。你说你说,天下写童趣的散文还有哪一篇比“百草园”更具密集型的快乐?!你想你想,世上写蜂蜜的佳作,还有哪一篇能比《荔枝蜜》更为养眼一解心渴?!

  蜂蜜买回来了,却不忍一下开喝,企图精神与物资共舞,文字与蜜水同乐。于是钻入书堆,翻箱倒柜,操出季涤尘、丛培香主编的《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却见收的是杨朔的《茶花赋》;再翻,抓到王纪人主编《中国散文欣赏辞典》,嗨,又不是,录的是杨朔的《印度情思》;杂乱的藏书为常理所不齿,但也是很锻炼人查找的斗志,事不过三,宫玺选编的《中国现代百家千字文》到底让我眼睛一亮,清丽的《荔枝蜜》就在何其芳冷艳的《秋海棠》下,“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那味儿弥散着,很是滋养精神,沁人心脾。

  碗里的莲子汤凉了,调上荔枝蜜正好,免得热腾腾地伤了鲜荔枝味儿。我一汤匙一汤匙地吃着渗透荔枝蜜汁的莲子汤,一行行一行行地重阅杨朔那近半个世纪前的酿造,“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品饮至此,思绪又一次飞向新中国初期那一个个露水清甘的早晨,沉浸在小蜜蜂“劳动是美好”嘤嗡歌唱里……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儿,叫‘蜜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感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熟悉的语气语调语态点燃过多少火热的情怀,像一帧套色的水印木刻,描绘出曾经的莺歌燕舞……

  “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走笔至此,作家本该完美地打住的,留给读者遐想和回味的空间,可杨朔同志却情不自禁,喋喋不休地指挥起人们的思索,直来直去地规定着读者的回味,不断重复着已经说过的意思,:“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他刹不住哟,喊口号或许是有惯性的,“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从化轻灵的小蜜蜂肩负着时代的大包袱……

  《荔枝蜜》哟,“荔枝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9
《猫》教学设计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49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猫古怪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用摘录法概括段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猫的古怪之处,以及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去观察了解猫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聊一聊猫,猫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动物。首先请你说说你知道的猫是怎样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写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课,自由读课文,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新发现呢?待会儿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读,老师板书:我发现猫是                。
   2、读完后指名说。
    板书:性格古怪  可爱

(三)细读“古怪”
   1、大家说猫是性格古怪的,那么它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里呢?
再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接着前面的话说“有时候           ,                 。”
   2、同学们用这个句式说了这么多句子,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句子跟同桌说说你是从哪段课文中读出来。
   3、指名回答,点击相应的段落。
   4、谁再来把这个自然段落读一读,特别是划线的词要读出味道来。
   5、这黑板上的两组词语好像有什么关系,请你看看。
        (意思相反,前后矛盾)
    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词语,作者是怎样把他们连接起来的呢?(点击“可是”)
    “可是”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表示意思转折)
   6、你能不能也用上“可是”来说说猫的古怪性格?
    板书: 可是          
   7、对这样性格古怪的猫老舍爷爷喜欢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四)分段,学习用摘录法概括段意。
   1、学到这里,我们已不难发现,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的?(1——3)
   2、请你把课文分成两段,汇报说理由。
   3、分段分好了,我们能不能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呢?
    老师这儿有一种方法。点击课件出示摘录法。
   4、自由读,读懂的举手,把第一段的段意写在第一段后面。老师巡视。
   5、汇报,说说你为什么摘录这个句子。

(五)朗读课文
   全体起立,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把自已当作老舍爷爷读课文第一段,读出猫的古怪,读出对古怪的猫的喜爱之情,而且不能读错,有错的就自动坐下。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知道了猫的性格是古怪的,然而性格古怪的猫仍然是那么讨人喜欢,那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的话又是怎样的呢?待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在“可爱”的后面打上?

板书设计:
                  18、猫

         我发现猫是(     性格古怪         )的,
         有时候(       ),有时候(        )。
              老实              贪玩
              贪玩              尽职
              胆小              勇猛
              温柔可亲          一声也不出
                     可   是             
                     可    爱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0
《猫》教学设计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0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本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锋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锋先生的散文《猫人》(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蜂(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忡国俗文学史用欧行日记用海燕风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
   污涩( )   怂恿(sõng yõng)  婢女    蜷伏(quán)
   惩戒( )   怅然(cáng)     诅骂( )  红棱( )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门一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一只猫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 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 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 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
             ① 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情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 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二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已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 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第一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题。
   3、整理课文字词,学会运用。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2、思考以下问题:
           ① 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额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② 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则‘巴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猎。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 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 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1、默读第 15 16段。
    思考:
       ① 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
       ② 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找家仍是一只老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第一、三句话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学生自由诵读第 17-29段。
    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 “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学生齐读第 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阅读讨论后归纳: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
    明确:阅读文学作品,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应该多侧面地理解,从中吸收更多的思想营养。对于课文的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不作统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 “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泪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四。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板书设计:
     第一只猫花白的毛活泼病死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浑身黄色更活泼、有趣亡失很不高兴愤恨诅咒
     第三只猫瘦忧郁死于邻家屋脊难过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0
〖目标与要求〗
  1、学习和了解作者记叙这三只猫的异同之处。
  2、熟读课文,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与导设计〗


〖学法指导〗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
  同是写猫,作者把三只猫写得各有特色。从猫的来历、毛色、习性、结局等几方面的不同来表现了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对于前两只猫,作者着重表达了喜爱之情,而对于它们的或亡或失,作者又表达了内心的酸辛、怅然与愤恨之情。
  作者着重记叙了第三只猫,首先在于它的出现与前两只不同,它是自己跑来的;其次在于它的习性也与前两只不同,它并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讨厌,最后在于它的结局,作者对于它的死亡,感到深深的歉疚。


〖重点与难点〗
   1、课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一2):记叙了第一只猫的故事:
    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活泼的习性,最终抑郁而死。
    第二部分(3-14):记叙了第二只猫的故事:母亲带回来的黄色的猫,过于活泼,终被一个过路人捉去。
    第三部分(15—34):记叙了第三只猫的故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自己来的,毛色难看,忧郁不活泼,终含冤而死。
   2、文章着重写了哪只猎?这同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文章着重写了第三只猫。第三只猫是毫无来历的,可以说是只“野猫”,毛色不好看,模样又很瘦,性情也不活泼,天生忧郁,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在家中的地位很低,我也很讨厌它。这些都给它最后的不幸结局埋下I伏笔。鸟被咬死后,我和家人都错怪了它,以致于它两个月后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的不幸遭遇使我的良心受到很大的谴责,使我认识到我和家人对它的不公正的待遇正是它遭受不幸的根源。通过这些叙述,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问题与方法
   1、“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我”判定这只猫咬死了芙蓉鸟是因为芙蓉鸟死的样子好像是什么东西唤的,而找到这只猫时它的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尤其是在这之前它还多次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
   2、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哦”将怎样想,怎样做?
    第二只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更令人喜爱。假如此时也养了乌,鸟也被咬死,源于对这只猫的偏爱,“我”可能不会认为是这只可爱的猫咬死的,即使真是这只猎咬死的,“我”大概也不会责罚它。这说明了人的主观态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对事情的处理方式。
   3、文章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开头一句话总括全文,下文的三次养猫及其不同的结局均与这句话相呼应。
   4、“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l”中“小侣”是什么意思?
    “小侣”就是“小伴侣”的意思,在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常有,现已不用了。这反映了语言是在不断演变的。同样的情况本文中还有几处,如“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中的“顽游”等,在阅读课文或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作品时应加以注意。

〖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注音并解释词语。
   ⑴  污涩(  ):_
   ⑵  怂(  )恿(  ):_
   ⑶  怅(  )然:
   2、根据课文境空。
    它在园中乱   ,又会   树,有时蝴蝶安详地   过时,它也会   过去。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   到墙上,又   到街上,在那里   太阳。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丢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用一两句话,简略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3、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本处选段最后却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分析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拓展与迁移
                        珍珠鸟
                        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于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基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了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 哟,维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做的圆圆的白色;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儿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略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了。索性用那涂满腊做的境质的小红嘴,“咯咯”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文中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小珍珠鸟的可爱。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境在横线上:
          的眼睑;    的嘴和脚;    的身子;胸脯上有    。
   2、文中重点描写了“小家伙”的行动,表现出它对“我”的亲近。在文中找出这方面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是什么?
   4、“信赖”指什么?创造的“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0
《猫》综合资源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1
●课 文 说 明

一、内容说明

课文写三次养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同,三次养猫的情趣也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写三次养猫,疏密是递增的,第二次比第一次详一些,第三次比第二次又详一些,感情色彩越来越浓,而且波澜起伏。第一回快乐转而酸辛,第二回更加快乐,又时时担心,最后怅然、愤恨。第三回养的猫,猫不讨人喜欢,最后受了冤枉,留下深深的后悔。文章既有生活情趣,又含人生哲理。

看第一回养猫的情景,让我们也回忆起小猫的有趣可爱,养猫给休闲平添了多少乐趣!可爱的小猫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人对宠物有了感情,就会为它们的不幸而难过、酸辛。

看第二回养猫的情景,又唤起我们另一类回忆,有的猫活泼极了,有趣极了,可到处乱窜,又叫人提心吊胆。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结果不幸而言中了,小猫被过路人捉去了。“我”诅骂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也就是诅骂损人利己的人。三妹责怪邻居家的丫头,明晓得它是我家的,看见人捉猫,却不出来阻止。那种人,一点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作者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闻不问。后一种人为前一种人开了绿灯,这两种人的存在,给人世间造成了极不愉快的后果。

看作者所写的第三回养猫,简直是一则寓言故事了。是“我”“妄下断语”: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妻子也同意我的判断,她的话很值得咀嚼: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全部证据就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似乎证据充分,却是莫须有的罪名。试看他们,一旦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于似是而非的现象,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又强化了错误的思维定势。找不到猫,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看见它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以为一定是在吃着鸟腿了。结果是挥舞大棒,这只猫就屈死在主人武力之下。

这是值得深思的。这只猫确有不少缺点,有不讨人欢喜的地方,但这是它的天性,其实它并不干坏事。而人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不讨人喜欢,就常怀厌恶之心,一旦有事,就给它定罪,结果铸成冤案。这样的教训是太多了。还是应该重证据,绝对不能搞莫须有。因为白猫常常望着鸟笼,就断定小鸟一定是白猫咬死的,这样的逻辑是荒谬的。作者把真正的罪犯写成黑猫,大有深意,就是说,“我”的武断,是颠倒黑白!

篇末是“我”的忏悔。能忏悔,就算难能可贵了。忏悔出于良心的自责。作者意在警示世人,有良心的人也可能犯错误,但是一旦发现错误,应该虚心自责。看“我”的自责多么深切,他并没有因为“我”是人,你是猫,你本来就有缺点,当时冤枉你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给你抹掉罪名,便是“我”极大的仁慈。文过饰非,只会重犯错误。只有真诚的忏悔,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从全文看,重点在第三只猫。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作者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作出判断,就会颠倒黑白,伤害无辜。

二、写作揣摩

这篇文章,描写很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抒情也很真挚,三回养猫,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难过酸辛,或怅然愤恨,或忏悔莫及,抒情笔墨虽有浓淡,然而心态毕现,都很有感染力。

1.抓住特点,作细节描写。

情景何以显得生动?揣摩可知,作者的写法就是抓住特点,作细节描写。写三只猫,无论篇幅长短,都有细节描写。有细节描写,就写活了。例如写第一只猫,有个细节:

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引发读者想像,那小猫的动态乃至情态都在眼前了。它的活泼可爱就是在这样的细节上具体地显出来的。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更是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例如:

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这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画,那小猫的脑袋、眼睛转来转去,伺机扑捉的样子,栩栩如生。那第三只猫的忧郁性,懒相,也是用种种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描写一种动物,重要的是要有细节。

2.心境不同,抒情的色调浓淡也不同。

第一只猫活泼可爱,作者这样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到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对于小猫的死,作者是这样抒情的:

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是被人偷走的,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三只猫的死是被自己误伤的,作者反复诉说,将自己难过、忏悔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情浓度,都表达得恰如其分。

由此可见,感情要抒发得好,措词要贴切,笔墨要适当。

三、语言学习

读这篇散文,只觉得作者妙笔生花,细看文辞,却又相当朴素。可见,朴素的语言,只要用得贴切,各得其所,就可以是鲜明的,生动的。例如“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是很朴实的语言,引发了读者的想像。

●关 于 练 习

一、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所要表现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则会认为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分组或全班讨论,各抒己见。

许多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对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阅读同一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应该多侧面地理解,从中吸收更多的思想营养。对课文主题的两种看法,可以分别引出不同的教训。吸取“我”的教训,可以明白,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而猫的不幸遭遇也说明,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因此要免遭厄运,也需自我完善。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不作统一答案。

二、熟读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段,用心研读,深入领会,从而把握全文思想感情。

1.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几方面,说说这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

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

论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第一只猫则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

论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

论在家中的地位,第三只猫,是若有若无的,大家不大喜欢,不大注意它,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则是全家的宠物。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我”只根据猫常常对鸟笼凝望着就判定芙蓉鸟是猫咬死的。

3.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第二只猫是宠物,如果它咬死芙蓉鸟,当然也觉心疼,不过会把责任归咎于张婶不小心,至于猫呢,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

4.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三、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本题让学生体会关键语句含蓄的意味,引导学生运用想像去填补。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四、这是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有些词语今天已不这么用,试对下边几例稍加说明。

本题让学生知道,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读早期白话作品要注意理解某些词语的演变。

1.……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小侣”,今天说“小伙伴”“小伴侣”。

2.……,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

“顽游”,今天说“顽皮”。

3.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

“无抵抗”,今天说“不加抵抗”,或“无力抵抗”。

●教 学 建 议

一、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着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以让学生画出抒情议论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探究。重点要放在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探究,就是研究课文的抒情议论,探索作者究竟想说什么,讽喻的是什么社会现象,在哲理层面上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这些,才算理解了这篇课文。

例如第二只猫亡失后,三妹怪隔壁周家的丫头:“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我”诅骂偷猫的人:“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提问可以设计为:

──周家的丫头代表了怎样一种人?“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代表了怎样一种人?

──为什么周家丫头这种人也应该责怪?

──按作者的想法,怎样做才是好人?

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抒情议论更多,是探究的重点,应该抓住“妄下断语”四字多方面探究。

──“我”为什么会“妄下断语”?教训是什么?

──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能感到如此痛心?

──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那种错误?

二、学习本文的写作,要着重揣摩动物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这两方面都是文笔精华,可以挑选几个片段,引导学生揣摩。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文章是作者与读者的共同创作,重要的是唤起读者的想像。例如描写三妹用红带逗小猫,作者的描写也很朴素:“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不必再作过细的描写,唤起了读者的想像,丰富的情景就补充进去了,读者会同作者一起创造出这只猫的形象。问题在于用什么语句去唤起读者的想像。假如笼统地说“三妹逗它时,它好玩极了”,那是不能唤起读者想像的,大体写出逗的动作,扑与抢的动作,就足以唤起想像,而想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有 关 资 料

一、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文学家、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笔名西谛、c.T.、郭源新(因其母姓郭)等。他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童年时,祖父与父亲相继亡故,依靠母亲做针指女红维持生活,勉强读完了高小。1917年到北京,考铁路管理学校官费生。1919年五四运动中,作为铁路管理学校学生代表和福建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并与瞿秋白、耿济之等人合编《新社会》旬刊。不久,该刊被北洋军阀查禁。1920年8月,他们又创办《人道》月刊,仅出了一期,便被迫停刊。同年11月,他和茅盾、叶圣陶、耿济之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当时,他负责编辑该会会刊《文学旬刊》,积极同宣传复古的“学衡派”和以文学为消遣的“鸳鸯蝴蝶派”展开斗争。

1921年初,郑振铎毕业于铁路管理学校,分派到上海火车站任练习生,当了一个多月挂钩员。不久,由茅盾介绍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1922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1923年起,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到上海大学任教。

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和叶圣陶、胡愈之等人合编上海学术团体对外联合会主办的《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受到上海各界爱国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欢迎,该报发行所当时就设在他家里。6月24日,《公理日报》被迫停刊。同年8月,他被选为商务印书馆工会代表。这一时期,他写有《俄国文学史略》《文学大纲》,并翻译外国优秀文学作品。

1927年3月,郑振铎、胡愈之、叶圣陶等人组织上海著作人公会,积极参加上海市民代表会议的活动。“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回国后,一度仍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1931年,郑振铎在代理燕京大学文学系主任期间,因聘请进步学者任教,遭到当时燕大校长司徒雷登的仇视以及由他挑动的右派学生的攻击,愤而辞职。

1934年,郑振铎再次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36年6月,和周扬、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文艺界协会”。同年10月,和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等21人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38年3月组织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选为理事。上海沦陷后,他化名“陈敬夫”,以某文具店职员身份为掩护,坚持抗日救亡地下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郑振铎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亲美反共政策,不断遭到迫害。1945年10月,他在共产党地下组织支持下,创办了《民主》周刊。1946年10月该刊被查禁。1949年初,郑振铎响应中共中央举行全国政协会议的号召,秘密绕道香港赴京。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1952年,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和缅甸。1953年9月,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同年9月,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年底,被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6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郑振铎曾多次出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及友好访问。1958年10月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苏联、阿富汗进行友好访问,途经楚瓦什苏维埃自治共和国,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终年60岁。

他的主要著作,除以上所提到的外,还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泰戈尔传》等。

(选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初中第二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1
二、背景知识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会刊)第199期上。它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其内容已经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品中主人公“我”有知错求改和实事求是之心,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的影响。

这些观念,不妨认为是五四前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在我国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的具体表现。而郑振铎,正像他五四时期的好友瞿秋白等人一样,是当时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的青年,在他20年代初写的作品中,就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鼓吹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当然,这些观念是五四启蒙思想的产物,属于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从个人品德修养的磨砺和思想情操的陶冶的角度来考察,那么,这些都还是值得肯定的。

20年代中期的郑振铎,自然还不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创作,但他却凭着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热烈、真挚的感情,纯朴、坦率的童心,在努力探讨人生的真谛,并将自己探索的所感所得奉献给读者。

(出处同上)

三、对本文寓意和主题的不同看法

1.《猫》中寓有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这正是作者一贯坚持的文艺“为人生”观点的体现。

对第一只猫的描写不只表现了对猫的深挚的惋惜之情,而且流露了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的凄婉的伤感。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作者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和控诉。无疑这里寓有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对第三只猫的不幸命运有着更为丰富的寓意。第三只猫整天郁郁寡欢,大概是因为有什么不幸的遭遇,也许是失去了它的父母吧!它常常对着笼中的一对芙蓉鸟凝望,或许是在羡慕鸟儿的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悲惨的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然而花猫因此而遭怀疑,以致屈死,这正是在动荡不安的旧中国,那些贫苦者、弱小者不幸命运的艺术写照。

在对三只猫的命运分别作了如上的分析,并与当时世态人情加以对照之后,可以这样说,本文写的是猫,然而这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正是当时社会现实中千百万弱小者悲惨命运的象征。文中弥漫着的阴郁的氛围,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写照。坚持写实主义的作者,又一次在描写生活琐事中,表露了自己对人生的感触,对弱者的同情。

因此《猫》的思想意义在于:作者写猫的故事,那寓意便是:要仁爱,不要残忍;要为人着想,不要损人利己;凡事要实事求是,明白判断,不要不作调查,主观武断。

2.《猫》的寓意和主题是: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这个寓意和主题包含在“我”对第三只猫的冤屈而死所产生的忏悔、负疚的感情之中,并可以通过这一典型事例的联想、归纳,鲜明地揭示出来。

《猫》这篇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是:借助生动的形象描写猫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的思想感情,自然地托出了做人的哲理。

本来,一个喜欢猫的人,对各种猫都应当一视同仁,美丽活泼的猫固然爱恋之,而对于不甚美貌的、瘦弱的、忧郁的小猫,更应十分怜悯,备加关照。但“我”并非如此,对三只猫的态度各不相同,以致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第三只猫蒙冤遭打悲惨死去),这一重要环节,正是提炼主题的基础。

为了鲜明地揭示作品的寓意和主题,作者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显示了“我”对前两只猫和第三只猫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如果抓住这个问题深挖细掘就会逐步触及作品蕴含的极深的寓意和主题。就会明白:原来“我”之爱猫,并非爱一切的猫,“我”完全是凭感情用事,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可用来“玩耍”,于是我就深深地爱它们,把它们奉为掌上明珠。第三只猫是忧郁的、瘦弱的猫,不能给人带来半点乐趣,“我”开初就对它没有好印象,于是对它的一切都看不顺眼,当后来一只芙蓉鸟被咬死时,“我”就偏听偏信,妄下断语,把罪名横加在它的头上,狠狠地给它惩戒,造成了它两个月后无辜死亡的悲剧。黑猫的出场,使第三只猫的冤案大白,于是“我”“痛悔莫及”“良心受伤”,“我”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醒悟到自己造成这过失的原因。作品的寓意和主题即蕴含于此。

但归纳这篇作品的主题决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要从一只猫联想到大千世界,通过猫的故事去揭示一番做人的道理。这就是作者通过这一典型事例所要归结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主题: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3.有的同志认为主题的归纳不可随意拔高,他说:在有的文章中对这篇课文主旨的归纳,明显有些拔高,实际上本文的思想境界不是那么太“高”,很难挖掘出更高层次上的所谓“思想意义”。

其实,用急功近利的观点要求《猫》这样的家庭琐事片段蕴含一个重大的主题是有困难的。这样的散文,通常只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情感,通过这种情感,我们可大体看出作者思想和性格中的某些侧面。而这些侧面又常常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社会、时代对人们精神风貌的影响。这就是文章的思想意义。循着这样的轨迹,我们在剖析《猫》的主旨时,就不难看出作者通过对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想的叙写,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因误伤并不通人性的猫以后那严厉的自责,则反映了他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这样的思想显然不够“高远”,但却是实事求是的,因此也不难为读者所接受。反之,如果不满足于这样的结论,硬要拔高,把作者的思想认识归结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上去,就难免偏颇了。

(出处同上)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1
四、结构与描写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作品首尾的呼应和文中伏笔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衔接呼应的手法是,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篇首。三个故事之间都安排有过渡段,承上启下,贯通弥合。伏笔设置更巧,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乱跑至街上,预示其被路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死。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故事之间的相关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2.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作品写了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第一只猫活泼天真,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用红带或绳子逗它,“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它乱跑,会爬树,会扑蝴蝶,还会捉老鼠。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坐在铁门外边晒太阳。第三只猫懒惰、忧郁,不喜欢“顽游”,常常“蜷伏”,钻炉火底,跳上桌子凝望鸟笼,受责打前“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些描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几只猫的不同的神态状貌,突出了各自的特点,历历如在眼前。猫本来是家庭常养的动物,也受人喜爱,但若写起来,往往空泛平淡,没有特色,没有个性。而作者笔下的猫,却个性如此突出,逼真传神,活灵活现,这与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抓住特征,捕捉住独特的细节分不开。

3.心理描写,细致真切。

“我”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我”的内心活动,紧紧地围绕着三次养猫的悲剧展现。作品写“我”喜爱第一只小猫的天真活泼,从它有趣的活动中,“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对于它的“消瘦”“郁闷”感到“忧郁”,对于它的早死感到“酸辛”“难过”。反映了“我”心地善良,对生命的爱怜。“我”爱第二只猫的更加活泼有趣,从它那里得到“饭后的娱乐”。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对此“我”“很为它提心吊胆”。对于它的失踪,“我”先是有“亡失的预警”,“不高兴”,后来“心里还有一线希望”,最后失踪被证实了,于是“怅然”“愤恨”“诅骂”。至此,“我”的憎爱分明的感情得到深刻的表现。“我”不喜欢第三只懒猫,收养它是因为担心它“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出于对生命的爱惜。待到发现它常常“对鸟笼凝望”,以为芙蓉鸟是它咬死的时候,便“怒气冲天”,对它严加“惩戒”。进一步表现了“我”的善良、正直和憎恶邪恶的性格。可惜这里的判断是错误的,当“我”认识到猫是被冤枉了,它的不幸比前两只更甚,“我的良心受伤了”,……这些描写,充分地表现了“我”对自己错误的痛悔和不安。结尾写为了不再经历类似的不幸,决计“永不养猫”。从而表现了“我”的正义感、同情心和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这样,一边写养猫的过程,一边写人物的感情变化,二者紧密结合,虚实相生,互相映衬,展示了人物性格,深化了文章主题。

(出处同上)

五、作者是怎样抒情的

1.把深沉的感情融会在叙事之中。

作者和他家中人一样,对猫有一种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这篇文章着力抒发的就是这种感情。但是作者的抒情并不是靠华而不实的赞美之辞和脱离实际的空洞议论,而是用质朴的文字细腻直率地描写生活,把感情全部蕴藏在叙事之中,不露声色地加以表现。比如作品对第一只猫的遭遇的叙述,先用淳朴无华的笔墨和近似口语的叙述勾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猫形象,表现了作者欣幸和快乐之情。接着又叙述了猫渐变萎靡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忧郁”和“酸辛”之情。从以上的叙事中可见,作者的笔墨是朴实本色的,叙事是平淡无奇的,似乎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然而,作者在这朴质的笔墨和平淡的叙事中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它无形无声地在字里行间流淌着,默默流进读者心间、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

作者这种通过真实细腻的描写来间接抒情的方法,使情感更加含蓄深沉、情真意切,因此就更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2.感情与结构相适应,逐层深入。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结构相适应,经历三起三落的过程,逐层深入。有了第一只猫,他感到“新鲜”和“快乐”,但猫不久病死了,他感到“忧郁”和“酸辛”,感情一起一落;在死去第一只猫的悲哀中又捉回了第二只猫,因此又有了“娱乐”,心情舒畅了,然而第二只猫却又被人偷走了,于是感到“怅然”和“愤恨”,感情又一起一落;后来偶然拾到一只小猫,虽然“并不好看,又很瘦”,但总能带来一些欢愉,可是后来作者误打了猫,因而感到“难过”。猫突然死去,作者于是更“难过”。感情再起再落。作者的感情一次比一次加深。

从篇幅上看,作者对第一只猫写得比较简略,文字只占全文的五分之一,对第二只猫描写的文字比第一只猫长,写第三只猫几乎占了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由此可见作者的感情是一层一层加深的。再从抒情文字的感情色彩上来看,死了第一只猫,作者只感到“一缕的酸辛”,丢了第二只猫,作者却感到“怅然”,错打了第三只猫,特别是第三只猫死了以后,作者“十分的难过”,“更难过得多”。可见感情色彩是一次比一次浓烈,一层比一层深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写头两只猫是为写第三只猫作铺垫和衬托,强调说明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之深。所以说,作者通过情节结构的巧妙安排,一层比一层深入、一层比一层强烈地抒发了感情,从而使作品中的感情色彩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进而深深地打动读者。

3.把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

在叙述第一只猫的经过之后,有一段直抒胸臆的文字:“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这一句是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抒发的,所以异常感人,它把前面叙事中已经表现出来的感情又朝前推进了一层,使文章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和深厚。同样地,作者在叙述了第二只猫经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抒情:“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了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第三只猫是作者描写的重点,描写的文字更长,叙述的事情更细,直接抒情的段句更多。首先写了猫的来历及芙蓉鸟之死的前后情形,当作者发现错打了猫的时候,文章写道:“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沉重的语句,深刻的自责,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悔恨之情。这抒情深刻而直率,它把作者那种难过而又后悔的复杂强烈的思想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一泻无余。

(出处同上)

六、写猫的技法

文章写猫,只只写得神态活现。

第一只是新生的猫。作者分别从两个时间(“刚要来”“后来”)和两种形态(自身的形态、逗着玩时的形态)进行描写。

第二只是浑身黄色的小猫。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自身的形态、逗着玩时的形态、本领)进行描写。

第三只是很可怜的小猫。作者从几个阶段,曲折地进行描写。取来留养前,似乎无家可归,“蜷伏”在“我”家门口,“伏着不去”。收了进来,但因不好看,又很瘦,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大家都不喜欢。过了几个月,虽肥胖了,但仍不活泼,且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春天来了,虽成了一只壮猫,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后来,被认定吃了一只鸟,着实地挨了一棒,它只能很痛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后来,死在邻家的屋脊上。真是来得可怜,去得可怜。

另外,别人家的一只黑猫,可算作第四只。从文章中张婶、李嫂的叫声,以及“我”看到的情景,则表明了它是一只凶恶的猫。

对几只猫的描写,作者不仅十分娴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而且十分精巧地运用了多种方法。对第一只,主要从前后的对比上描写。第二只,主要从与第一只比较中描写。对第三只,主要从很可怜而被误解描写。描写第一、二只,侧重于正面描写。描写第三只,侧重于侧面描写。“我”家养过的三只,是具体、细致的描写。别人家的一只,则是几笔勾勒。

作者描写猫,首先做到了“形似”。因此,四只猫,四种形象:第一只很活泼;第二只更活泼;第三只很忧郁;第四只很凶恶。只只都赋予了个性化特征。人们不仅透过这样的个别形象,能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而且通过主人公“我”的观感(第一只很可爱,第二只更可爱,第三只很可怜,第四只真可恶),能体味出深远的思想意义。“我”家养的几只猫,不是可爱,就是可怜,可“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后它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是被打杀的,是含冤而死的。“我”从第三只猫的遭遇中,意识到由于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竟造成了大“冤案”,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总之,借三只猫的故事写出了人的思想感情,并托出一番做人的哲理,这正是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出处同上)

七、疑难词语

1.容易读错的字

①相称(chèn,这里不能读chēng)

②郁闷(yù,不要错读为yǒu)

③一缕(lǚ,不要错读为lóu)

④娱乐(yú,不要错读为wù或yù)

⑤蜷伏(quán,不要错读为juǎn)

⑥衔(xián,不要错读为jiē)

⑦惩戒(chéng,不要错读为zhěng或chěng)

⑧怅然(chàng,不要错读为cháng)

2.辨析与补释

①“消耗”与“消磨”

前者指精力、东西、时间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后者则多半指时间的虚度。课文中用“消耗”,不用“消磨”,是因为“我”虽然为看三妹逗小猫玩而每天用去一二小时,但能使“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是一种有益的精神享受,并非空虚、无聊。

②“忧郁”与“忧郁性”

前者是形容词,在课文中作谓语;后者是名词。

③安详

不能写作“安祥”。指言语和神态的从容,与“吉祥”“吉利”无关。

④亡失

同义复合词。“亡”即“失”,丢失、失去之意。

但在课文结尾处的“亡失”,似给人有“死亡”“永失”之意,那是由于具体语言环境所致。

⑤诅(zǔ)骂

诅骂,即“咒骂”“诅咒”,指用不吉利的言词来骂对方,希望对方招致祸患。课文中表现“我”对夺人所爱的人的痛恨之情。

(出处同上)

八、《猫》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张必锟)



《猫》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也许,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如果把这个集子里所描绘的中国旧式家庭在其行将灭亡之际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比做一出戏剧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猫》就是这出戏的序幕。

全集共有十六篇作品(编文集时作者删去一篇),写于1925至1927年,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从广东发源的大革命,以比辛亥革命更为强大的声势迅速扩展到全国。革命浪潮所及,一切旧思想、旧传统通通败下阵来。于是,多少个世纪以来都仿佛停滞着的封建宗法社会加速地解体了,而千千万万个中国旧式家庭也好像突然看见了自己的末日。尽管《家庭的故事》里所描写的事情大约是发生在此前的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似乎跟这次革命运动毫不相干,但从那些半似挽歌、半似牧歌的小故事里,却依然可以看出,正是这样的革命震动,才使作者更加强烈地感到这旧式家庭的即将崩溃,从而产生了将它在弥留之际的形象拍摄下来的愿望。不消说,在这些图像里必然包含着作者的探求和期待。

《家庭的故事》在其总体上是悲剧性的。作品中的人物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女性──她们不是最终受到对方的冷遇而变得郁郁寡欢,就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下悲愤地死去;有托庇于封建阶级的小知识分子──他们一生勤劳,然而始终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也有在封建家族的内部斗争中败落下来的原先的士绅……所有这些悲剧性的人物以及由他们的活动所组成的黯淡的生活画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中国旧式家庭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必然性和存在权利这一现象联系在一起发生的,是实质性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的征兆。这种情形,也同样反映在二三十年代的许多描写家庭生活的文艺作品中,人们是非常熟悉的。

那么,写这些悲剧性的故事,其意义何在呢?作者在《自序》里曾经写道:“我对于旧家庭,旧人物,似乎没有明显的谴责,也许反有些眷恋。这一点,看书的人当然是明白的。许许多多的悲剧,还不都是那些旧家庭酝酿出来的吗?不过假定他们是‘坏的’,或‘不对的’,那是他们本身的罪恶吗?”作者的意思是极为明白的:如果说不是“他们本身的罪恶”,那是谁的罪恶呢?对这个问题的惟一正确回答是:封建制度的罪恶。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不仅表现在它残酷地压迫劳动人民一面,也表现在它的自身矛盾一面。这后一面,在封建宗法统治的旧式家庭里尤其显得突出,总会有一些人成为比他们权势更大、地位更高的人的牺牲品,成为被侮辱、被践踏的对象。《家庭的故事》中许多悲剧故事大抵是这样产生出来的。这样的悲剧,尽管不能跟劳动人民的血泪故事同日而语,但毕竟不失为封建制度必然没落和衰亡的又一个证明,同样具有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作用。

至于《猫》这篇作品,它所写的却不是人的悲剧,而是猫的悲剧。故事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一只猫失踪,两只猫死亡──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很容易见到,其意义也似乎有限。但经过作者的一番加工,写在小说里,却产生了辩证的效果,它不止于唤起人们对动物的怜悯之心,而且引起人们对社会生活,特别是对旧式家庭中人的悲剧故事的联想。虽然这三只猫的不幸远不足以概括人世间的种种不幸,但猫的形象自身所创造的悲剧气氛,以及这形象在“我”的心灵上的折光──“我”的酸辛、愤恨和自我谴责等,确实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时时在牵动着读者的思绪。这样的艺术概括方式自然而然地为整个作品集奠定了基调。在这之后,作者所要叙述的一系列旧式家庭的悲剧也就依次上演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我们正确分析《猫》的主题思想的出发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09-10-23 07:51


据我所知,对《猫》的主题思想的理解是有分歧的。关键在于对作品描写侧重点的看法不同: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作品所要表现的是“我”的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则会得出另一种结论。

先说第一种: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

这种观点是否对呢?大概会有人这么想:凡小说都是写人的,而贯穿这篇作品全过程的人正是“我”,再加上作品中有大量的心理细节和动作刻画,足以表现“我”的思想性格。既然如此,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并从“我”的思想性格特点入手来概括作品的主题,难道会错吗?这样的想法其实不够全面。当然,“我”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这一点后面还要细说),然而从实质上看问题,支配情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却不是“我”的思想性格,而是猫的命运;至于写“我”的心理细节等,则是为了烘托猫的悲剧命运。撇开猫的命运来谈什么精神或道理,显然不妥。此外,还应看到:主题应是对作品全局的基本概括,而所谓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都只涉及作品的一个局部(即关于“我”错误地处置第三只猫的描述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来概括作品的主题,无异于把关于第一、二只猫的描述当成多余部分而加以舍弃了。因此,从全局来看,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

再说第二种。如果把猫的命运看作描写的侧重点,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这个结论就是:揭示生活中不幸的原因。

请看这三只猫的遭遇:第一只猫本来自己生活得欢乐,同时又给“我”的家庭带来了“生命的新鲜与快乐”,但不久大概是染上了什么疾病吧,终于死去。它的死,是由无法逆料的灾难造成的。第二只猫的情形不同,它的失踪对“我”的一家固然是一件不愉快的事,而于它自己却并不意味着什么,很难说它此后的生活是好是坏;但从另一种意义说,迫使它离开自己已经习惯并生活得欢乐的环境,而被置于前途未卜的境地,也未尝不能算作一种不幸。这一不幸,是由突如其来的外力造成的。第三只猫的不幸,内容则复杂得多。它无家可归,在一个冬天的早晨蜷伏在“我”家大门口,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因为夜里冷,它钻到火炉底下,毛又被烧脱了好几块;而最严重的不幸是在“黄鸟事件”中,它竟然成了代人受过者,被“我”驱逐,终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的不幸,到了这步田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的一条是:它长得不好看,又似乎有天生的忧郁症,不招人喜欢。然而这又是谁的过错呢?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只猫尽管遭遇不同,造成不幸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弱小者,无力抵抗来自外部对它们的损害。这就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这个统一里包含着作者的一个深刻的认识:三只猫的不幸,从根本上说,就是由它们的弱小地位造成的。

这样说来,分析《猫》的主题思想,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把这三只猫的不幸遭遇看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来看悲剧的实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三者等量齐观。从全篇的布局看,第一只猫写得比较简略,第二只稍详,第三只写得最详细。这样一个布局,生动地显示了猫的悲剧有一个层层深入的发展过程:如果说第一、二只猫的遭遇可以算作悲剧的开端和发展的话,那么第三只猫的遭遇就是悲剧的高潮了。这个高潮,在加深悲剧主题和渲染悲剧气氛上具有重大的作用,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此前的两个部分(即开端和发展)并非与主题无关,它们在显示作品思想内容广度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猫》的思想蕴含是深刻的。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弱小者总是不幸的,侮辱、损害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到他们身上,而且无法逃脱──他们的悲剧简直具有必然性!对此,作者是愤愤不平的,他的“眷恋”旧人物,说得明白些,又何尝不是对旧时代那些弱小者的同情表示呢?而小说结尾那句话“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似乎又表明了作者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下去的意思。至于怎样才能不再重演,那是这篇作品内容以外的问题,用不着在这里讨论了。



《猫》这篇作品的叙事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是诉诸读者的感情世界的。

作者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对显示作品的这一艺术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应指出:作品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即使他有过类似的经历),而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这一点,作者在这个集子的《自序》里曾经特地作了如下的说明:“他们(指集子中的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这对我们理解《猫》以至集子中其余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提示。对《猫》中所记叙的人和事,亦应作如是观;而虚构的“我”,更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巧妙。这个“我”,是所有三只猫的主人,但对它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喜爱前两只猫,尤其喜爱第二只,而厌恶第三只。他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见证人,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我”的这一微妙的地位,使他很自然地获得了一个像抒情作品中主人公那样的身份。于是,“我”一面娓娓动听地讲述着那些悲剧的情节,一面倾诉着他的内在感情。他的欢乐与酸辛、关切与愤恨、厌恶与内疚,都流露在那朴实无华的言辞里。听着这样的故事,人们的心情定然会激荡不已的。

这里,值得称道的不是这种写法自身,而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真、善、美是个统一体。《猫》的故事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它确实表现了人的美好感情,而美好的基础恰恰在于真实。作者早在《新文学观的建设》一文中,就曾经提出过“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者的血和泪”的主张。尽管这个主张里含有人道主义的成分,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对被侮辱者与被践踏者的爱,对压迫者的恨是应予肯定的。在《猫》这篇作品里,他把这种真实的感情熔铸在“我”的形象之中,不论是不着痕迹的微露,或者是痛快淋漓的倾诉,都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要说这篇作品在艺术上是美的,就美在这里。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