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1-21 12:16
标题:
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信息技术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内容提要: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者需要重视和不断探索的内容。作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需要在创新教育及实践方面不断地努力探索各种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要以先进理论来引领全新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特色长足进步,大胆地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主题词: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科教育,它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重视和加强我国青少年一代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而信息技术是一门和时代共同搏动的新兴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者的素质;核心目标是:培养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关键。现就结合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 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
二十一世纪,依托科技发展,完善中小学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前提和基础。明确素质教育核心问题,明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是完善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样的目标出发,首先要从“教”这一环节入手,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求知欲望;其次要从“学”这一环节入手,从学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真正作到“想学生所想”。 对信息科学的理解不是单纯理论上的,知识内容上的理解,应能通过信息科学的理解,指导信息活用时,合理地选择信息手段和信息处理的方法,并能对它们进行有效地评价,用以完善信息活用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以信息科学的理解是信息活用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解,不可能实现有效的信息活用。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是指导信息科学基础学习的重要根据。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1-21 12:17
2. 创造自由思考的环境,唤起创新意识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教师应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指对于给定的课题、目的、问题,能合理地使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必要的信息,自主地或与人协同地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并能根据受者的情况,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活用的实践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各种信息机器、信息设备,例如,计算机、因特网的操作,对这些机器、设备的操作能力及其培养,应纳入到信息的收集、处理的高度来认识,来理解,不能将信息技术教育变成具体信息机器及其相应软件操作方法的培训,否则会背离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目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特点,建立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从而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好奇地问,自信地想和说,尽情地体验。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和学生进行的情感交流,以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来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形成开放型的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铺平道路。
3. 激发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往往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意识地学习。在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要求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之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浓厚的兴趣后,他的注意力就来得更集中,对学习内容的就有更强的探究欲望,有了较强的探究欲望,他就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主体的、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对于信息,学生不仅是接受者,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主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及其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应特别重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1-21 12:17
4.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能力是将创新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想象、思维实践的过程。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新成果,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掌握理论知识,深化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去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要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5 体验创新的快乐,培养创新情感
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做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了新发现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要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并让他把自己的新发现、好方法说出来,让他体会创新的愉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
在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创造的快乐,产生成功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这种创造性的学习充满了激情,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信心,使学生喜爱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情感。
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各种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懂得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要以先进理论来引领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特色长足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点。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