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语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本质上看,我认为语文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形成,主要靠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形成培养语文能力的正确途径。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信息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通过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   联系生活实际,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我坚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使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在教《小马过河》时,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自己帮妈妈做事时的情景,体会小马兴奋喜悦的心情,进入角色。在指导朗读词句时也要联系实际加深体会,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妈妈做事。’这句话。”让学生想想平时连蹦带跳是什么样儿,模仿一下动作,要读出小马欢快的语气和急不可待的心情,要注意重点词语“连蹦带跳”、“很愿意”重音的变化,还有“怎么不能?”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做出相应的表情;又如:“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可是离家很远了。”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时,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会想起妈妈,体会小马此时左右为难,依赖妈妈的心情,并能读出犹豫的语气,脸上显露出为难的表情。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体会课文感情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四、 抓住教材重难点,在悟情中感受语感 。   
《丑小鸭》是学生百读不厌的童话故事。这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培养学生对弱者的同情心,使学生明白美不美不光在外表,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突破重难点进行语感训练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对比朗读,读中悟情。
1、分别找出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句子,对比朗读。通过朗读,一方面感受丑小鸭、天鹅的美,另一方面感悟语言现象,积累语言。
“丑小鸭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
“天鹅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加的翅膀,漂亮极了!”
2、朗读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可怜的句子,把它读好。通过朗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培养对弱者的同情心;体会课文“连……也……”、“……但是……”、“又……又……”等一些低年级学生难以领会的关联词的用法。
(1)“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连……也……)
(2)“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婶婶,请你们收下我吧!”可是那些野鸭不理他。”(可是)
(3)“ 他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又……又……)
3、朗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最能反映白天鹅激动、高兴、兴奋的句子,把它读好。
(1)“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
(2)“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头,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二)畅谈体会,读中悟情。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什么呢?请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题,试着写一写,然后交流:
对小鸭子们说(                           )
对鸭妈妈说(                             )
对猪、狗及小鸟说(                         )
对农夫说(                               )
对丑小鸭说(                             )
这样,从多角度去感悟、去体会,不但体会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含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感的培养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愿尽我所能把它播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心底的语文世界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二、 利用形象感受语言,在情境中建立语感。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藏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在脑海里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学生如能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就能使课文内容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再现眼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古诗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文字形式,但这首诗描写得比较具体,只要结合生动的画面,学生是容易明白的。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诗句化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松树的形态,生长在什么地方;描述那名儿童的外貌特征,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猜猜他的语气是怎样的;看看远处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翻滚的云海,体会人在山中难以寻找的情景。这样形象生动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很快和作者融为一体,对理解诗句,读出诗的韵味大有益处。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画,配上生动的讲解,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感受,重视运用形象的语言、色彩鲜艳的图画、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甚至有用的实物,创设情境,使学生加深感受,利于将情感和语感结合在一起。
三、   增加实践机会,在体验中加强语感。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学习手段,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同样成为阅读教学最提倡的感悟方式。它具有树立形象、表达情感、唤起共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轻重,有节奏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气势,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多读多练,直到悟出仅凭文字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这就是语感的体现。如:学习《秋天》一课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后,反复朗读课文。在我范读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轻重音和语调的变化,体会长句中停顿换气的地方,之后要为学生腾出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先个人,再小组,后全班,分句比,分段比,全文比。总之,使学生有张嘴练习的机会,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就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也能加强语感,引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1: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