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走入语文课堂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0-22 21:09
标题: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走入语文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走入语文课堂
通化市职中心 宋平
【摘要】语文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进行发散思维,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字】 信息技术 走入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如果仅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恐怕是难以达到的。
从教20年来,我一直奋斗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第一线。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教学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这面镜子,不但会使学生不厌学转而甚至爱学,也会使教学过程如履平地、轻松自如,教学质量也会节节攀升。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如今的信息技术已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学科,也必然要迎合这一发展趋势。而如何让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教师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习、愿学习,会学习。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设置情境、氛围。比如:把枯燥的内容变成形象可感的图片、视频资料,把单调的讲解变成生动的游戏、比赛、竞争、讨论等,把沉闷的课堂变成一个活泼有趣的活动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屏幕上雄伟壮观的景象,瑰丽优美的风景,一下子就会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这样,电教媒体就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从而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就步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对情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设计情境更应该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应用信息技术,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促进知识的迁移,最终使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以及素养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 认真备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接近生活。
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置其关键点都在学生。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应是认真备好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有了积淀以后,再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认真调整课堂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我认为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即应该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能。不能因为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是死的,但学生是活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教学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应当随时随地的给教材灌入新鲜的源泉。
我把制作学校校报作为一堂教学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的校报,最后再举行一次校报设计比赛,从中评选出具有创意的作品,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发掘了许多新点子和新思路,也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校园主人翁的意识。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0-22 21:09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多样教学方法
依据具体情况,变换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怎样应用,一直是每位教育者潜心研究的目标。就教学本身而言,提问法、启发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分层法等都可以综合运用,关键是如何运用。我认为应依据具体情况变换教学手段。具体情况指的是教学内容、学生情境、课堂氛围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境制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手段。如:
在课堂中体现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随着信息技术的课堂演示范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所给的任务不能仅仅按照书本的安排,而是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去学习。
四、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彩的课堂练习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经常、利用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与反馈。在练习的设计上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应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题目,把课本中提供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的、毫无现实意义的练习题转变为生动的、学生较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学生在假期出行或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包括一些景点介绍、门票价格、当地的土特产、网友分享的旅游攻略等,提供给学生,由于搜索的信息正是学生所急需的,所以大家表现都很专注,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随着风土人情的介绍,知识的积累,德育教育也水到渠成。“生活化”的课堂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总之,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生活伴随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中体验和学习,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愿意学,愿意做这件事才能成功,这个目标才能实现。只有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峰顶,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才能享受成功的愉悦。让我们用兴趣做桨,信息技术做帆,信息技术推动职校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吧!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