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巧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0-17 23:22
标题: 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巧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
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巧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
   摘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而课堂导语正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情、  趣、   知、  能、   智、 导入
    语文课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且富有情趣的课,可是当今却有不少学生对语文课并不看好,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感。所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就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之所在。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而课堂导语正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兴趣闸门的金钥匙,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来巧妙的设计课堂导语呢?  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学中总结的几种常用导入法:      
    一 ﹑营造气氛,以“情”导入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激情式导入语重在感染,以情动人,以景引人。它是利用感情共鸣的心理机制,使学生像演员入戏一样进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事和物息息相通,最后通过道德和情感的融合所产生的内驱力来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巧妙地运用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观看电视、录像、电影,欣赏音乐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观看一段豪放痛快的“安塞腰鼓”录像后再讲《安塞腰鼓》;教学《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幻灯或录像打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业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辽远的意境。撤去画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上阕的磁带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像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最后导入:1936年冬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看到了这幅雪景,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这样使文章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对一些激情澎湃或感情蕴含深沉的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使学生对作者抒发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以引起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他们的情绪,产生内心的共鸣。因此,激情式导入的作用不仅仅是落实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的道德观、审美观的熏陶和提高。
    二﹑激发欲望,以“趣”导入
    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如果紧扣教学内容以趣事开讲,就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易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以“趣”导入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迢迢牵牛星》这一现代文时,我先给学生讲《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然后引言导入新课:“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但是诗人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小诗《迢迢牵牛星》,今天我们一起赏读《迢迢牵牛星》,看看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和民间故事中的原型有何不同,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民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要向读者表达什么?” 讲故事是教师进行新内容导入常见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构成的导入语往往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中学生年龄尚不太大,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听教师讲故事自然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语文课上运用故事性导入语,还是非常合适的。
    设计这种导入语,所选用的故事一定要与课文有关,且对学生而言要颇具吸引力,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这种导入语的作用。教师在运用这种导入语时,一定要先锻炼讲故事的能力。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合适的语速,多变的语调,再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必然会使你的导入语娓娓动听、真切自然,像磁石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以趣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打比方,猜谜语,说笑话,设悬念﹑播放音乐等等,都可以恰当地撩拨学生兴趣。
    三﹑展示资料,以“知”导入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交代主题和写作特点教师有代表性的指点,然后紧扣课文内容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文章内容,来突出文章的思想性和政治观点,简单来说就是运用简介说明来导入新课。其实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不胜枚举,比如:作者的有关情况、代表作品;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背后的故事;文章的内容……用展示资料来导入课文,老师一定要选好切入点,以最恰当的一点切入足矣,万不能面面俱到,否则语文课就要改叫“资料展示交流课”了。;教师在讲解那些比较著名的作者的作品之前,可以先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本课,这样的导言,由作者到作品,顺理成章,引入自然。如《社戏》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本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块星空里,有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社戏》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吸引学生攀登新的知识高峰。
作者: 中学生作文    时间: 2013-10-17 23:22

    四﹑ 展示自我,以“能”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导入新课。一般来说,语文课题都有一定语法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修饰语和中心语(题眼),中心语一般已指明文章的写作内容或中心思想。关键是教师善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然后谆谆善诱,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讨。在教学《理想》一课时,就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导入: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另外,以“能”导入,也可以从朗读、复述、正音、辨字、分析、练习等能力入手,让学生展示自己,以激起学习兴趣。
    五 ﹑揭示课文,以“智”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疑置难,制造矛盾,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种种疑团,激起追根溯源、急欲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通过提问、质疑、讲述、描摹、比较、探索等种种手段,引起联想,激发想象,启迪思维,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向热点。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岳阳楼记》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宁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心理学表明,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六﹑温故知新,以“査”导入
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课可采用复习课文中的学习方法、内容等来导入新课。这一方法如果用得当了会使新旧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既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课堂导语一堂课的开头,一个好的开头,能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课堂导语要有一定的要求:
    一是语言简洁明快。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是有针对性。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二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因文制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文应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比如文情并茂的散文可以导之以情,以情激情;平实浅易的说明文宜于导之以趣,激发学习情趣;富于哲理和逻辑力量的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思考。
    三是灵活多变。灵活地设计方案,经常地变换手法,促使导入方法多样。因此,“导入”的设计要做到“新、精、奇、巧”四个字。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新颖性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