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幼教优秀论文 如何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9-20 08:14
标题:
幼教优秀论文 如何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如何让幼儿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作者:徐丘铭
单位:南通市崇川贝贝区幼儿园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中心工作和紧迫任务。围绕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教,教是为了乐学而教”。情境教学是一种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幼儿身临其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促进幼儿协调发展。而许多年来,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已习惯于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的灌注给幼儿,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场地器材的单调与枯燥使得体育教学活动很难成为儿童的主要需要,更难达到素质教育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情境教学正是针对这种弊端,进行优化环境,优化活动,对之进行改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故事、音乐、表演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结合幼儿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行锻炼,使幼儿在“情境——幼儿——老师”三者之间形成的相互推进的多向折射的心理场,使幼儿能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表演好自己的“角色”,促进幼儿用“心”去学习和锻炼。那么,体育教学通过情境教学是如何做到:“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尊重差异、生动活泼和体验成功快乐”的呢?
(一)、创设教育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活动乐趣。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活泼、好动、易兴奋且形象思维活跃,对某一新鲜事物易产生强烈的兴趣,很爱听故事,并想象故事情节中人物的经历、命运、结果,时时把自己幻想于情节之中,但意志较薄弱、单调,持久复杂的动作技能会使他们易于疲劳、注意力分散、产生消极意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情境,创编一个故事,简述故事并突出故事情节中的人物所遇到的困难。每当此时,幼儿的精神上都会洋溢出发自内心的关注和参与的欲望。教师适时的提问,就能激发幼儿走进故事情景中,积极的去尝试。这样一来,幼儿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就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队列训练时,内容枯燥且不易上。对新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站队的概念几乎是没有的,通常要花很大的力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天线宝宝来排队”的游戏,天线宝宝出门要排队,分成红、黄、蓝、绿四队,老师在每一队用“叮叮”、“拉拉”……头饰来让幼儿明确自己是什么角色,然后按角色站队。这样经过角色定位的游戏练习,激发了幼儿对队列练习的兴趣,幼儿一下子明确了自己的位置,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教育情境,让幼儿在积极互动中体验活动乐趣。
多少年来,学校教育活动是被动式进行的,幼儿的主动性不能够全部发挥出来,给幼儿一种距离感。其一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隔膜。教师的权威、尊严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境教学,教师以幼儿的玩伴出现,无形间缩短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进其最佳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1、创设亲、助、乐的人际关系,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感情,奉献自己的爱心,以“爱生乐教”为己任,让每个幼儿能从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一种期待,一种力量,从而转换成为学习的动力。在活动中,使同伴和老师以及自己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且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同伴间共同进步。并且通过师生间共同参与活动,使幼儿在学与玩中和教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2、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幼儿间的距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此,可将体育教学编成一定的故事情节,将教学过程创造成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自然界的一切,动物,花草树木,飞机汽车都可以利用的素材。如:在引导幼儿学习身体蠕动、团身技能时,我给幼儿创设了“蚕宝宝变蝴蝶”的情景,老师是喂桑叶者,在与蚕宝宝的言语呼应中“你们要吃桑叶吗?”“还要吃吗?跟我来”。“我来听听蚕宝宝在茧中吐丝的声音”等等,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而愉悦的习得动作技能。
(三)、创设教育情境,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活动乐趣。
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幼儿,把课堂“还给”幼儿,以激活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首先就要给幼儿创造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练习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可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的个体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在和谐的民主参与中,做到所有的幼儿充分活动起来,享受探究的乐趣。如:在毛毛虫变蝴蝶的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是毛毛虫,他们在努力模仿着毛毛虫的行走方式,坚持着在房子中(团身在布袋中)变成美丽的蝴蝶,体验着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享受着毛毛虫变蝴蝶带来的乐趣,同时在无意识中练习了身体蠕动、团身的技能,乐而不悲。就“立定跳远”动作:我们创设了相应的情境,画出一条宽窄不等的小河,让幼儿扮演小白兔,河岸根据宽窄不同放大小不一的萝卜,开始教师只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让幼儿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结合口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斜上用力臂前摆,双脚蹬地腿高抬”与教师的示范,幼儿能够较好的掌握动作。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掌握了动作,积极性极高。
教学中,让幼儿在一创设的特定环境中担当他向往的能展示他特点与能力的角色,幼儿能持久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如“老鹰捉小鸡”是教学中的传统游戏。当“老鹰”展开大翅膀扑向“小鸡”时,所有的“小鸡”在“鸡妈妈”的带领下奔跑、闪躲,孩子们那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样子,使教师好像也进入游戏的角色。在教学重要强调小鸡不要离开集体,要在母鸡的保护下与老鹰周旋、斗智,尽可能的不让老鹰捉走。与此同时,要是要通过启发和引导,鼓励幼儿在与“老鹰”斗智、斗勇中跌到了爬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发挥教育作用。在游戏中,一些男小朋友总爱当“老鹰”来显示自己的特长;而一些女小朋友却不敢当“鸡妈妈”怕自己保护不了“小鸡”们。这样通过几次练习,可以改变情境,“小鸡”们长大了,成为了“鸡妈妈”,经过的变化,又锻炼了小朋友的胆量,又促进了大家的团结。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9-20 08:16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同时也提倡“学以致用”,要把现在的体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开展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情境中,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方法,它既有游戏的特点,又有体育的特征。如何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有效地开展体育游戏呢?
尊循幼儿生理特点,培养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幼儿的天性,表现为好动、好奇、好模仿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是难以接受的,应当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善于诱导他们,以促进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教师要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过程,采取正确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比如采取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游戏内容,在音乐的伴奏下,指导幼儿开展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
1、 情境角色游戏中,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为了满足幼儿在体育游戏中爱玩的特点,并使他们会玩、玩好,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具体、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如在“勇敢的消防队员”、“兔奶奶过生日”的游戏中,就是让幼儿以不同的角色,模拟有关动作来满足自己身体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幼儿借助体验角色情感,探索角色生活和创造性地表现角色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心理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体育游戏的乐趣,关键就是在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体验快乐、满足和成功感的学习环境,即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中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根据游戏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扑灭森林大火,救出被围困的小动物而体验到完成某一事物所带来的成功感。又如幼儿在参与“小鸭捉鱼”游戏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活生生的小鱼带来的感官刺激,而且那些能捉到鱼的幼儿能产生兴奋、满足感。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思想品德,同时又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无限乐趣。
在情境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实现情境的转换,表现游戏的主题,而且随着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情境转换程序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增强,主题也更加统一突出。正是这种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境的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非常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利用游戏的这种特性,把教学活动设计带有一定主题的连续的情境活动,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贯彻教学要求,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为的愿望和动机,激励幼儿为满足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一游戏目标主动付出努力,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情景的创设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是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清洁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我们或是富有情节,或是营造竞争氛围,这些活动材料变“活”了起来,让幼儿从“模仿学”到“探索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例如,在“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中,幼儿将纸板当做田埂,跳过重重田埂去田里捉住害虫,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如在轮胎游戏中,幼儿创造出了很多的运用轮胎进行游戏的方法,于是老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由轮胎组成的障碍环境,将孩子分成四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过障碍进行迎面接力的比赛,孩子们兴奋极了,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
2、自主的规则,变他律为自律
《纲要》中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在整个活动中成人的作用是协助儿童发展,主张教师退出教育的主体,将幼儿视为教育的主体,儿童有兴趣从事活动,是发展的原动力。在活动中,教师应采取间接、消极的(不要随意干涉和改变)态度引导幼儿成为主体,使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为了使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采取人格化的教育,帮助幼儿掌握人格化的生活方式,给幼儿练习和自我教育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充分给予幼儿机会,通过商量决定活动的玩法或是规则,例如在体育活动“小青蛙捉害虫”中,教师请幼儿一起商量制定下一次到田埂捉害虫时的路线和规则,在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下能很明显的发现孩子们在遵守规则上显得更加的主动,并且出现了自我检查和相互督促的现象,而这样的规则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挑战,更加的吸引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分散集中有机结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快乐
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大多数时间是幼儿围着老师转,在老师预计好的内容环节中幼儿去锻炼,失去了自主的权利。于是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更多的加入了幼儿的分散活动,采取分散集中有机结合的方法,让幼儿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中主体。例如“椅子总动员”的体育活动中,首先就让幼儿自己在分散活动中,利用不同的椅子或一人或多人的进行体育锻炼,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幼儿自由的发挥想象,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位观察者和帮助者,不断给予幼儿鼓励和展示的机会,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发挥情况,运用不同的椅子设立障碍,调动幼儿竞争的意识,在集中的迎面接力过程中也让幼儿展示了自己的过障碍的方法,相互学习对方的动作技能。最后教师又利用分散活动让幼儿对动作技能进行进一步的练习。这样分散集中的交替进行不仅能调控幼儿的运动量还能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那些来自幼儿自己的东西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总之,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己和认知世界的机会,幼儿开始把自己看成有思想和有行为能力的人。作为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一定的思想、愿望和能力,只有在一个能得到承认、支持和获得自由活动机会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富有情感地、热切地、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活动。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具有参与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将扩展到教育的其他领域,使幼儿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