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背景】
  2006年秋,我们学校高语组的全体教师进行了“略读教学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老师们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岳宏敏老师为我们上的《难忘的一课》给我印象最深,尤其是她的适时点拨,那就是点睛之笔。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在进行案例研究时,我重点从略读课文教师指导的有效性进行了课堂观察。
  【案例主题】
  略读教学教师的指导策略。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第一次应该怎样读,找出理由。
  生:一字一顿地读。
  指名读。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老师是“一笔一画地”写的。
  生:因为老师很“认真”,很“吃力”。
  生:老师的“国语太熟练”。
  师:是啊,整整50年了,台湾人民多么渴望能说自己祖国的语言,能学自己祖国的文字,盼望这么多年了,怎能不用心去读呢?我们也跟着台湾教师一字一顿地读这句话吧。
  (其实,老师在一开课就介绍了台湾被侵占的历史,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不能学习祖国文字之苦,学生此时再理解为什么那位台湾年轻教师的国语不太熟练,就容易多了。岳老师此处的点拨是有效的。)
  生一起一字一顿地读。
  师:还有什么理由说明要一字一顿地读?
  生:“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真挚而火热的心。”
  师:老师和孩子们的情是什么情?又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是爱国情,爱国心。
  师:谁能把这种爱国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体验角色。
  师: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外,你会怎样?
  (此处情景创设非常恰当,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下一次。这一次的引导又是非常有效的。)
  生:我会走进教室。
  〖片段二〗
  师:第一次出现时知道了读法,找出了理由,读的也很有感情,那么,第二次出现该怎样读呢?
  生:“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
  指名读。
  说理由:感动、激动、情不自禁、自豪、爱国、大家心齐……
  师: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和孩子们一起跟着台湾教师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吧!
  生齐读两遍。
  师:他们读地很认真,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多名学生说理由。
  (第二次的出现,老师并没有过多的引导,因为是略读课文,因此没有必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片段三〗
  师:这句话第三次出现在课文第16自然段,此时此刻,这句话又应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明理由。(激动。)
  师:你激动过吗?激动时是怎样说话的?那么着句话到底应该怎样读?
  生:应该高声读。
  生:声音不高,但有点高声。
  生:音应该并不高,但能表达感情,很浓重。
  同位表演读。
  师:通过表演,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把激动的场面读出来。
  (这一处的情感学生把握比较难,因此岳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有效。)
  指名读。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此时是多么的激动,他为什么会激动呢?
  生: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现礼堂而激动。
  指名读句子。
  师:你认识他们吗?
  指名介绍书中所涉及到的伟人。
  师:听着老师骄傲的介绍,看着中国伟人像,作者感动的热泪盈眶,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不是作者不坚强?为什么?
  (此处点拨,最好的把握住了课文的主旨,非常有效。)
  生:不是。这是因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意”导致的。
  读“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正是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感动着、震撼着,此刻,作者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句话──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为什么?
  生:“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
  师:“简单的话”是什么?“全部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指名说。
  师:这仅仅是台湾人民的心声吗?
  生:是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师:让我们带着共同的心声再次齐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案例分析】
  这篇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岳老师在执教《难忘的一课》时,很好地把握住了略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特点,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线,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岳老师正是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与此同时,岳老师又很好的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最本质特点──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教得非常认真。岳老师在一开课就介绍了台湾被侵占的历史,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不能学习祖国文字之苦,学生此时再理解为什么那位台湾年轻教师的国语不太熟练,就容易多了。岳老师此处的点拨是有效的。接着岳老师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外,你会怎样?”学生很自然地答道:“如果门是开的,我会走进去。”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场景,这一次引导又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第二次的处理,老师的指导并不多,因为第一次的指导已经非常细致了,略读课文教学教师的指导不应过多。
  第三次出现,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画像后激动地说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一次如何把握住作者的感受,读出人激动时的语气,相对来说比较难,有学生说应高声读,有学生说声音不应很高,但有点高,还有学生说声音并不高,但能表达感情,很浓重。岳老师提示学生人激动时,声音并不太高,并引导学生理解此时作者因什么而激动,再次体会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再次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意。唯一遗憾的是,这一处岳老师不太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许学生激动时就是那样大声读的呢?毕竟他们只是孩子。
  整堂课上,岳老师的点拨并不多,但处处有效,充分而恰当地引导和适度的调控,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启示】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我们不可忽视的是:略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突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理所当然的要把学生主体发展作为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因此,以下这几点是我们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可忽视的:
  一、自读解答
  “自读解答”就是学生自己读课文,连续思考教师提出的系列问题,这种方法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
  二、圈点批注
  “圈点批注”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重点词句斟字酌句。
  三、讨论交流
  “讨论”指以小组为单位各抒己见,“交流”指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这种方法适用于课文难点的处理上,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深化理解。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有发散性,使学生有话可说;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和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据文演示
  “据文演示”就是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蓝本”登台表演和展示。它既能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又能反过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大有益处。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重点句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便会严重影响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而,略读教学的“纲领”不妨就抓住重点句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点拨。
  研究证明,教学中教师艺术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要“点”的适时,“拨”的及时,才能充分发挥点拨的效果。
  【案例问题】
  1、略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2、略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如何把握?
  3、略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更好对课堂进行调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