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8 17:22:31
|
只看该作者
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线的特点。
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等都不同)
1、引导幼儿分组讨论: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容易断?哪一种线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老师这里呀!准备了一些分类记录表,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说了些什么?(帮助幼儿理解分类表)
每桌发一张,请小朋友根据上面的要求来进行分类记录。小组内选出粗、细、容易断及不容易断的线。
3、交流介绍各自的线的不同之处?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的?(断、不断)教师小结:你们每组都选出了各自的宝贝了,现在想不想知道你选出来的线是不是也是我们班上最细、最粗、容易断、不容易断的线呢,我们也来组与组之间比一比吧!(出示大的记录单)
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线。。
1.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里会有线?
2.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种线?为什么?
四、活动结束。
拔河(自制一根粗的麻绳)。
师:哈哈……看看这里吧!这些都是在比赛中获胜的选手,最粗、最细、容易断和不容易断的线,今天啊,老师我也带了一个宝贝来了,我们一起下去见识见识它的本领吧!
参考资料:《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Р176》 设计者:刘 卉
执教情况及反思: 执教者:刘 卉
线的知识幼儿很好奇,认识各种各样的线,幼儿感到很有趣,加上之前幼儿家长的配合,幼儿对自己所带的线的名称及用途有了一定的认识,幼儿们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紧接着让幼儿进行统计,选出小组中最粗、最细的线,让幼儿自行去摸索比较的方法,大部分幼儿能直观的判断出线的粗细,在进行第二过程的断与不断的比较过程中,幼儿的方法仅限于自己的手一来来试试,而不曾尝试两个人拉着试试看。在这节活动的实施中,使我充分感受了,科学课的实施过程,主要是要让幼儿多尝试操作从而掌握一定的比较方法的这一技能。而不单单是老师说教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