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名师备课讲义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大全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48
标题: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名师备课讲义学生学习参考资料大全
高考资料 《赤壁赋》预习提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时,曾多次到赤壁游览。一次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公元1082年8月12日;一次是同年十月十五日,阳历11月7日。游览地点并不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三国周瑜赤壁在湖北嘉鱼东北;而苏东坡所游的赤壁,实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县城外。作者一时兴会所至,借历史上的胜地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写了两篇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还有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唐宋时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即是。



苏轼的《赤壁赋》是宋代文赋杰出的代表作,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开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以极为优美的笔调展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图画,表现一种超然物外的欢乐。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以“客”的口吻慨叹英雄人物的兴亡幻灭,抒发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哀;以“主”的口吻阐发恒久与短暂、无穷与有限皆是相对的道理,提出消除外慕、冥于自然的解脱之道。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优美的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使之成为古代散文名篇。



这篇文章有一定难度,哲理也比较深奥,建议你采用下面的学习方法:



1.深入了解苏轼其人,这是学习本文的关键。本文从表面看是一篇游记散文,实际上是一篇人生哲理散文,寄寓了苏轼在人生坎坷之途上的深沉感慨。不了解苏轼的人生,不了解苏轼的处世哲学,就不可能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2.抓住本文特点,披文以入情。本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语言精练优美,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学习时要注意这两个特点。可先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研读时,又可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理出本文的感情线索。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便于对全文结构的把握。



3.运用对比阅读,加深文意理解。可以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比阅读,加深理解文章的寓意。可以与《后赤壁赋》对比阅读,结合前人对两赋的评论,以论高下。还可以与《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分析两位历史上的伟人生命观和宇宙观的异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49
《赤壁赋》课文解读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壬戍①之秋,七月既望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①壬戌:rénxū,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②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这是开头第一层,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泛舟”,时间“七月既望”,于是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赤壁之下”,于是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苏子与客”,于是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散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闲笔,而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交代。]清风徐①来,水波不兴②。(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①徐:舒缓地。 ②兴:起,作。)举酒属①客,诵明月之诗②,歌窈窕之章③。(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①属:zhǔ ,倾注,引申为劝人饮酒。②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③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为“窈窕之章”。窈窕,yǎotiǎo。)[这几句是本段第二层,先写景,后写事,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写了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躁动不安。文人游山玩水,很容易从客观景物联想到昔日所读的作品,然后再由前人的作品生发出自己的感想来。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陈风·月出》是为了以此作引子,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同时引出下文作者的自歌“望美人”。]少焉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②之间。(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头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①少焉:一会儿。 ②斗牛:星座名,即斗宿、牛宿。)白露①横江②,水光接天。(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①白露:白茫茫的水气。②横江:笼罩江面。)纵①一苇②之所如③,凌④万顷⑤之茫然⑥。(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①纵:任凭。②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③如:往。④凌:越过。⑤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⑥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乎如冯①虚②御风③,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④,羽化⑤而登仙⑥。(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①冯:pínɡ,通“凭”,乘。②虚:太空。③御风:语出《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列子,名御寇,郑国人。相传列子得风仙之道,能驾风飞行。御,驾御。④ 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⑤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传说人成仙以后能够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⑥登仙:登上仙境。)[第三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历历在目。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天光、水色浑然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在优美的月色下,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作者在巧妙地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之后,接着描写“泛舟”的感受,这不像是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一层造语自然生动,然多有所本。用“徘徊”写月光移动,古诗屡见,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白露横江”句亦从《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赵嘏《江楼感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苇”用《诗经·河广》“一苇杭之”,“万顷”用谢惠连《雪赋》及范仲淹《岳阳楼记》,“凭虚御风”用《庄子·逍遥游》,“遗世独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晋书》,“登仙”用《远游》。词语皆有出典,却不着堆砌痕迹,极尽自然生动之妙。这一层每句都依次第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远。“纵一苇”句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句是写客观的江面。“浩浩乎”句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句则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笔势流畅,宛如信手拈来。]



这开头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作者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通过作者这样精彩的描写,有如亲临其地,与作者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通篇《前赤壁赋》真正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个“乐”字。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①而歌之。(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①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着节拍。舷,船的两边。)歌曰:“桂棹兮兰桨①,击空明②兮溯③流光④。(歌词说:“桂木做成的棹啊,兰木做成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①桂棹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棹,zhào,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②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③溯:逆流而上。④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渺渺①兮予怀,望美人②兮天一方。(多么空虚迷茫啊,我的情怀,望眼欲穿啊,我思慕的美人,在那遥远的地方。”①渺渺:悠远的样子。②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古人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于是饮酒乐甚”一句承上,继续写乐。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了。这里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己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出“泛舟”时的欢快心情,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中的“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虽然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已然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客①有吹洞箫②者,倚歌③而和④之。(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①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京。”②洞箫:管乐器的一种。③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倚,循,依。④和:hè,同声相应,唱和。)其声呜呜①然,如怨如慕②,如泣如诉,余音③袅袅④,不绝如缕⑤。(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延绵不断。①呜呜:《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②如怨如慕:《孟子?万章章句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怨,哀怨。慕,眷恋。③余音:尾声。④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⑤缕:细丝。)舞幽壑①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①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壑,hè。②泣孤舟之嫠妇:汉蔡邕《笛赋》:“类离之孤鸣,起嫠妇之哀泣。” 类离,即昆鸟。嫠妇,孤居的妇女。嫠,lí。)[这几句由写乐转而写哀。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客,作为苏轼的朋友,想必是能了解、能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一个“和”字告诉我们,他正是揣摩着苏轼的旨意吹箫的,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而已,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妇女也不由得感伤身世而悲哀哭泣。]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从结构上看,这是文章的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写“泛舟”时的欢快心情。所谓启下,就是通过描写洞箫引出第3段的“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从内容上看,这是文章中心所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是全篇之眼。作者的喜乐悲忧都系于“美人”一身。“美人”喻国君,就是宋神宗。



写箫声的文字极为精彩,“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呜呜”写初吹,字面用《史记·李斯列传》;“怨”“慕”化用《孟子》;“孤舟嫠妇”暗用蔡邕《笛赋》。“如怨如慕”二句,写箫声吹入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余音”二句写箫声结束。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入化。总之,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苏子愀然①,正襟②危坐③而问客曰:“何为④其然也?”(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呀?”①愀然:忧愁变色。愀,qiǎo 。②正襟:整理衣襟。③危坐:端坐。④何为:为何。)[这是承上启下之语,用主人之问而逼出客人之答,自然而合乎情理。]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①之诗乎?(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①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其字。所引诗句见曹操《短歌行》。)西望夏口①,东望武昌②,山川相缪③,郁④乎苍苍,此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⑥者乎?(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相互环绕,郁郁苍苍,这里不是当年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①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②武昌:今湖北鄂城县。③缪:liáo,古同“缭”,缭绕。缭绕、环绕。④郁:茂盛的样子。⑤此:这地方。⑥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方①其破荆州②,下江陵③,顺流而东也,舳舻④千里,旌旗蔽空,酾酒⑤临江,横槊⑥赋诗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握着长矛朗诵诗篇,固然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①方:当。②破荆州: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击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已死,刘表的儿子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③下江陵:曹操在襄阳接受刘琮投降之后,又出兵在当阳长坂打败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进兵江陵。下,攻占。江陵,当时荆州首府,今湖北省县名。“破荆州,下江陵”在文中实际指的是一回事,属同义铺排。④舳舻:zhúlú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战船。⑤酾酒:斟酒。酾,shī。⑥横槊:横执长矛。槊,shuò,长茅。⑦赋诗:苏轼认为曹操当时所吟的诗就是《短歌行》。)[这几个句子触景伤怀,借曹操的事例生发对人生短促,功业虚无的悲叹。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这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人生的虚无。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地区还是曹操曾经赋诗后来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但物是人非,物在人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现在哪儿去了呢?其言下之意是:连曹操这么一个“千古风流人物”,尚且随着“大江东去”,他创建的功业也早已荡然无存,那么,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又算得了什么,何必为功不成名不就而忧愁伤怀呢?]况吾与子渔樵①于江渚②之上,侣③鱼虾而友麋④鹿,驾一叶⑤之扁舟⑥,举匏樽⑦以相属。(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①渔樵:打鱼砍柴,这里用如动词。②渚:zhǔ,江中小洲。③侣:伴侣,这里用作动词。“友”用法与此同。④麋:mí,鹿的一种。⑤一叶:形容船小。⑥扁舟:小舟。扁,piān 。⑦匏樽:酒葫芦。匏,páo 。)寄①蜉蝣②於天地,渺③沧海④之一粟⑤。(只是像蜉蝣一样短暂地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①寄:寓托。②蜉蝣:fúyóu,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③渺:小。④沧海:大海。⑤一粟:一颗米粒。这里两个句子,上句从时间比喻人生之短暂,下句从空间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哀吾生之须臾①,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①须臾:片刻,时间极短。臾,yú。“须臾”句照应“蜉蝣”,“长江”句照应“沧海”。)挟①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①挟:xié,携带。②长终:至于永远。)知不可乎骤得①,托遗响②于悲风③。”(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①骤得:数得,屡次得到。②遗响:余音,指箫声。③悲风:秋风。) [这是“客”语第二层,先用曹操地位显赫和自己地位低下对比,再用天地之大与个人之渺小对比,用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对比,抒发人生的悲哀,表达虚无的人生态度。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这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这原本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是人却偏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要与仙人相交,与明月同在,在茫茫宇宙中求得永恒。“知不可乎骤得”,明明知道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却又执着不已,于是“托遗响于悲风”,借箫声来传达自己悲伤而不能自拔的心境。这真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啊!]



第3段虽为客语,实则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人生短促、功业虚无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几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在叙述了曹操功业之后,复问道:“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三次发问使文章不断地泛起波澜。“方其……”一句,很有气势,显示了苏轼深厚的笔力。先极尽想象,大肆渲染,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固一世之雄也”的高大形象,由于有前面的背景作衬托,人物形象便显得格外饱满,卓然突出,最后猛然一跌,“而今安在哉?”这一跌,最见功力。句子的前部分所谓顿挫以蓄势,句子的后尾所谓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实为千锤百炼而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确是千古定评。



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①,而未尝往也;盈②虚③者如彼④,而卒⑤莫消长⑥也。(我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①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②盈:满。③虚:缺。④彼:那,这里指月亮。⑤卒:到底、最终。⑥消长:消减和增长。)盖①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②不能以一瞬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④也,而又何羡乎?(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①盖:这里表示假设的语气。②曾:语气副词。③一瞬:一眨眼的工夫。④无穷:没有穷尽,永恒。)[苏轼这段话回答了如何对待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的问题,表达了一种豁朗旷达的胸怀。因为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以苏轼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人虽然借用水与月发表议论,其实未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它确实在不停地变化,但它圆了之后有缺,缺了之后又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卒莫消长也”。这里列举江水、月亮这个别事物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下面再由个别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也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同样生生死死,循环不止。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在这里,苏轼比客高明之处是,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苏不仅知其“变”,而且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且夫①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②非吾之所有,虽③一毫而莫取。(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去拿取。①且夫:发语词,表示另起一层意思。②苟:假设、如果。③虽:即使。)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①造物者②之无尽藏③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④。”(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①是:这。②造物者:天地自然。③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藏,zànɡ。④适:这里有舒舒服服地尽情享用的意思。)[苏轼这一段话说明了应如何对待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表达他仕途失志之后,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思想。因为客有“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所以苏轼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飞仙”“明月”只可机遇,不可强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全凭天意,非随人愿。“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不足为念。“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旦仕途失意,那便寄情山水,隐居山林,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是一个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返归山林之乐,是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之乐。]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上是用以自我解脱。苏轼同样结合着眼前景物、地区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即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和功名利禄的诱惑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①。(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①更酌:重新摆出酒肴。更,ɡēnɡ,更换。酌,zhuó,斟酒。)肴核①既②尽,杯盘狼藉③。(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①肴核:荤菜和果品。肴,yáo。②既:已经。 ③狼藉:凌乱。也写作“狼藉”。)相与枕藉①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②。(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①枕藉:相互枕着睡觉。藉,jiè。②既白:已经露出白色,指天明。)



第5段,用简短的叙事作为全篇的结尾。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满面春风,换却愁颜。“洗盏更酌”之后,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这说明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如此“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49
《赤壁赋》特色鉴赏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至唐宋转为比较宽松自由的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保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因此,《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可以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苏轼在《赤壁赋》中虚拟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与客其实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但《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乐甚,扣船而歌之”是散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也是散句;第三段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第五段,虽然不属骈句,但全是四字或六字句(虚字“乎”“之”不计),句式整齐。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第一段的 “间”“天”“然”“仙”押韵,第二段“桨”“光”与“方”押韵,“慕” “诉”“缕”与“妇”押韵,第三段的“稀”“飞”“诗”押韵,“昌”“苍”“郎”押韵,“东”“空”“雄”押韵,“鹿”“属”“粟”押韵,“穷”“终”“风”押韵,第四段的“往”“长”押韵,“瞬” “尽”押韵,“主”“取”押韵,另有“清”“风”“禁”,“月” “竭”,“色”“适”交叉押韵,第五段的“酌”“藉”“白”押韵。总之,《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如蜉蝣。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像“若夫”“尔乃”“是以”等赋中常用的套语也弃置不用。总之,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和手法作赋,是《赤壁赋》的新颖之处,亦是《赤壁赋》绝妙之处。



2.诗化的景情融合:



读《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又是了。然而,文章写的却是常景,普普通通的山水风月,并无特别之处。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为什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寥寥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寄寓深情。言皓月清朗,实言心境明澈;言水波不兴,实言心绪从容。在如此平和清雅之夜,浊世遁隐,尘俗不见,携友泛舟,饮酒诵诗,勃勃逸兴,恍如仙境。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客引曹操诗“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在这里,江月又成为怀古情结的发端;正是由稀星明月引出孟德其人,也正是由滔滔江水怀想千里舳舻。然岁月流转,世易时移,江月犹在,山川易主,这一切,令兴衰之叹、伤怀之感愈加耐人寻思。读文至此,不由人想起唐人张若虚的句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这无穷之江水,消长之月光面前,转瞬即逝的何止是人的生命?!在苏轼的笔下,江月不仅是景,不仅用以抒情,而且还借以寓理。于怨客,从江、月引出了须臾人生的感叹;于苏子,水之不复,月之盈虚却启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物我皆恒,何羡长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明月山间意不尽,清风江上韵无穷!何不共适造物之藏?何不“领取而今现在”?总之,通篇或抒情,或说理,都紧紧扣住了“风”“月”之景。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使你时而欣喜开怀,时而长吁短叹。“风”“月”“江” “山”,这惯常的景色,在《赤壁赋》中却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使全篇情深意满,诗意盎然。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50
《赤壁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问题探究



对于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继续深入探讨:



第一个问题:关于《赤壁赋》的主题。多数人认为,这篇赋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文章通过景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但是,这样的解读有点隔靴搔痒,未必深入作者内心。苏东坡于元丰五年作《赤壁赋》;六年,友人傅尧俞(钦之)派人前来向他索求近稿,遂书《赤壁赋》以寄之,同时写了一段附言嘱咐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来,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从这个附言中可以看出,苏轼写完《赤壁赋》,“未尝轻以示人”,就是不曾轻易给别人看,钦之派人来索取他的新作,因为是信得过的朋友,才亲自手书“以寄”。奇怪的是,他还要求朋友“深藏之不出”,不能给别人传阅,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只是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抒情,为什么不敢“示人”?推敲这则附言不难发现,秘密就在那“多难畏事”四个字里。原来东坡害怕此文一出,就会生出事端,招灾惹难,再次蒙受乌台诗案之类的文字狱。由此可见,在这篇文章里苏东坡自有他不可轻易告人的隐秘。



请你再细细推敲《赤壁赋》,能够从字里行间中窥探出苏东坡内心的隐秘吗?



第二个问题:关于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表露出来的人生观。有这么一幅赞颂苏东坡的对联:“儒道佛三教扬精粹,政德文千载树楷模。”这对联说明在苏轼的世界观里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在他之前,唐朝有王维、白居易、司空图等人接受儒、道、佛的思想影响,即所谓“儒教饰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养其寿”,三者互不相妨而成一心。宋代理学就以“月映万川”(朱熹云:“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的看法,使儒家与佛老相融合,成了三教归一。从总趋势看,是三家融合,从其内部看,却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道德的矛盾,消极与积极的矛盾。心理世界的结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要战胜矛盾而融合贯通是十分艰难的。正因如此,苏轼在融合和战胜这些矛盾中,流露出的智慧和才华,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诗文之中。明白这一点,对于深入解读苏轼的作品,作用甚大。



《赤壁赋》是一篇融合了儒道佛的典型之作,你能否结合课文作些具体探讨。



探究思路



第一个问题: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的隐秘就在那首自歌,就在歌中的“美人”。



在楚辞和《离骚》等古典诗词中,常常以美人喻君王,以兰蕙比喻贤才或高尚的品德,用“蛾眉”比喻自己之贤能,以“求女”比喻可以通于君侧,以“众女”比喻朝廷结党营私的人物。



《赤壁赋》中的自歌“望美人兮天一方”化用了屈原《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句,“渺渺兮予怀”,“桂棹兮兰桨”与《九歌·湘夫人》中“目眇眇兮愁予”“桂栋兮兰橑”等相似,所以,它的意境与《离骚》有相通之处,苏轼在歌中实际是以屈子自况,“美人”也是指君王,就是宋神宗。“桂棹兮兰桨”喻自己卓越的才能,“击空明兮溯流光”喻自己身处逆境,怀才不遇,“渺渺兮予怀”写自己被朝廷弃用以后惆怅失意的心情,“望美人兮天一方”,写自己虽然渴望回到朝廷立业建功,但贬谪黄州,远离君王,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这首自歌写出了苏轼忠君报国之殷切,更写出了“忠不见用”后的哀怨。司马迁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苏轼的境遇和屈平相似,他的心态也和屈平相似。所以,这一篇《赤壁赋》就是苏轼的《离骚》,是他借以发泄内心的牢骚。



有人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对功名利禄不是别无他求吗?“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不是面对现实心态坦然吗?其实,这只是苏轼的自我宽慰,或者说是自我麻醉。文章在最后写道:“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看起来是“喜”,实际上是“悲”,看起来超然物外,忘怀得失,实际上借这种醉生梦死的病态寄寓着对现实的深沉不满。因此,在文字狱满天飞的北宋王朝,作者怎敢把它拿出来“示人”?



第二个问题:古代中国文人心中有两种宗教,一个儒教,一个道教,后来又掺和了佛教。儒教主张入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就是他们的理想;佛道主张出世,追求无差别境界,堪破红尘、羽化登仙就是他们的理想。儒教是求官当官时用的,佛道教是失败被贬时用的。苏轼骨子里是儒教,在《前赤壁赋》里,心里挂念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是被捕被贬,也没有忘记心中的美人,那个并不一定很圣明的国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里,君就是国,不忘君,就是不忘国。由此可见,苏轼时时不忘儒家“兼济天下”的追求。



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苏轼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心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切顺从命运的安排,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走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在这里说明的是庄子相对论的观点,莊子《德充符》篇:“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而“物与我皆无尽也”,则是佛家因果轮回的思想。月亮不停地盈亏,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所以“物”“无尽”。“我”怎么能“无尽”呢?佛家认为,生命完成了一次生死就如同月亮完成了一次圆缺。月亮不停地圆缺,生命也就生生死死,循环不止。既然生命和长江月亮一样是无穷无尽的,那么长江和月亮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生命又怎么会是短暂的呢?今生功业未成,还有来生。所以就没必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伤,不如趁现在(今生)清闲无事,好好享受一下明月和清风。一想到这里,作者的心情自然就旷达了,因为佛家的思想使他解决了一个困惑苦恼的难题:怎样使有限的生命求得永恒?由此看来,从苦闷到旷达,这个思想的转变也渗透了佛家的轮回思想。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50
《赤壁赋》训练提高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愀然(qiū)      相属(zhǔ)     江渚(zhǔ)     扁舟(piān)

B.酾酒(shī)      挟飞仙 (jiā)    相缪 (liáo)     肴核(yáo)

C.窈窕(yǎot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舳舻(zhúlú)

D.匏樽(páo)      蜉蝣(fúyóu)   一瞬(shùn)    枕藉(j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正解无误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来;②举酒属客;③扣舷而歌;④击空明兮溯流光;⑤抱明月而长终;⑥托遗响于悲风;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⑧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⑩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慢;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⑤永远地终结了。

B.②通“嘱”,嘱咐;⑦指代流水。⑧隐藏、埋藏。

C.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④逆流而上。⑥余音,这里指箫声。

D.④逆流而上。⑨前往、到达。⑩迅速、突然.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赤壁赋。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活用的情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用法,意即“打鱼砍柴”。)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攻下”。)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独立,而不知其所止。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6.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何为其然也?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而又何羡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今安在哉?

7.请说说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鹿。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阅读文言文要留意这种语言现象,它对我们理解词语意义很有帮助。请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答:。

9.苏子针对“客”的话一一进行了分析驳辩,请你仔细对照阅读两段文字,然后用原文填充下表:

苏子
客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止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0.研读《诗经·陈风·月出》和注释,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出皎(1)兮,佼(2)人僚(3)兮,舒窈纠(4)兮,劳心悄(5) 兮。

月出皓(6)兮,佼人懰(6)兮,舒懮受(8)兮,劳心慅(9)兮。

月出照(10)兮,佼人燎(11)兮,舒夭绍(12)兮,劳心惨(13)兮。

注释:(1)皎:形容月光洁白明亮。(2)佼:通“姣”,美好。(3)僚:通“嫽”,俏丽。(4)舒窈纠:形容女子举止娴雅婀娜。舒,舒缓。窈纠,通“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苗条。(5)劳心悄:忧心深重的样子。劳心,忧心。悄,忧愁的样子。(6)皓:形容月光明亮。(7)懰:liǔ,美好。(8)懮(yǒu)受:形容步态优美。(9)慅(cǎo):忧虑不安的样子。(10)照:明亮的样子。(11)燎:光彩照人的样子。(12)夭绍:形容女子体态轻盈。(13)惨:通“躁”,因忧愁而烦躁不安的样子。

(1)这首诗描写一个男子月下怀念他的美人,全诗三章,从内容看这三章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2)从诗中分别找出形容月色、容貌、体态、心情的词语。

答:。

(3)苏轼《赤壁赋》为什么要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开篇?

答:。

(4)吟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题材,请你写出五句以上的吟月诗句。
答:。

11.这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总希望背记的诗文越多越好,但是,背记也要注意不断总结方法。对于一般的文章,我们可以结合层次分析,理清作者思路,从而加深记忆。但是古人写文章是不打标点不分段的,怎么划分层次?对于不同的文体,具体方法有些不同。《赤壁赋》是一篇“赋”,赋是韵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韵脚的变化,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从而理清层次;又因为它是骈文,但是,骈句中也穿插有散句,而这种穿插多不是率意而为,常用于意义转折之处,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骈散变化,分析层次。请你从这三个方法中任选一个对课文加以具体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加速记忆。

答:。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3-8-13 11:50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里列出的字,有的是多音字,如属、扁、缪、藉,容易误读;有的是生字,如嫠、匏等。A项“愀”念 qiǎo;B项“挟”念xié;D项“藉”念jiè。



答案:C。



2.解析:A项⑤是“永久、永恒”。B项②是“倾注,这里是劝酒。” ⑧句中用作名词,当释“宝藏”。D项⑨是“舒适享用的意思”。⑩在文中是“屡次、多次”。



答案:C。



3.解析:例句“赋”是名词,一种文体。A项“赋”是动词,写。C项“赋”动词,征收赋税。D项“赋”名词,赋税。



答案:B。



4.解析:D项“下”在这里不是方位名词,而动词,攻下。句中“东”才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向东打去”。



答案:D。



5.解析:题中A项“冯”通“凭”。有些参考资料把B项“挟”通“偕”,但找不到依据。C项“缪”通“缭”。 D项“狼藉”也可写作“狼籍”,但这是联绵词多形的表现,不是通假。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不能随心所欲。



答案:A、C。



6.解析:例句有两个特点,从词序看,它是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为”应是“为何”;从语气看,它是问句,属疑问。题目是测试哪一点呢?BD两句都是倒装,由此可知题目不是从句序,而是从语气的角度命题。BCD句都是反问,只有A句是疑问。



答案:A。



7.解析:BCD三句都是合叙句,A句是互文句。A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是互文见义,一般的互文可以前后互换,但这两句不能前后互换。因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诗”里面的,内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摆在大者之前。而先“诵”后“歌”,亦合于诗人吟咏时实际情况。人们对景生情,总是感情愈来愈激动,“歌”比“诵”要更牵动感情,故诵在先而歌在后。于此可见作者用心细密之处。B句一般写法应是“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C句拆开来相互对应的写法是:况吾与子渔于江之上而侣鱼虾,樵于渚之上而友麋鹿。D“陟罚臧否”如果不用合叙的写法,一般应写作“陟臧罚否”。合叙、互文是文言中常见的写法,通过本题的训练,对此要有认识。



答案:A。



8.解析:本题主要是培养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对文”开始,引导我们在学习本文时留心语言技巧,并掌握一种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2)“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近义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沧海博大;须臾短暂,无穷永恒。(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色相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4)“如怨如慕”与“如泣如诉”是对句,因为“泣”与“诉”意义相近,故知“怨”“慕”也意义相近,由此推知,“慕”不能释“羡慕”,当释“哀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对文,所以“舞”与“泣”用法相同,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



9.解析: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看出苏轼说理的严密。解题时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还要注意前后照应的语句。例如客有“羡长江之无穷”,苏子有“而又何羡乎?”客有“知不可乎骤得”,苏子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客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子有“惟江上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如此,则此题便不会困难。



答案;①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0.解析:这是《赤壁赋》中所引的一首诗,也是暗寓了作者旨意的一首诗,通过对这首诗的研读,有助于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1)每一章的前三句都是写月下佼人的形象,后一句“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接抒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2)形容月色、容貌、体态、心情的词语依次是:皎,皓,照;僚,懰,燎;窈窕,懮受,夭绍;悄,慅,惨。(3)作用有二;一是由《月出》自然地引出下文“月出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是《月出》诗写思美人而不得,与赋中的自歌“望美人兮天一方”是同一个意境。(4)①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送祝八》)②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杜甫《梦太白》)③松际露徽月,清光犹为君。(常建《宿王昌龄隐处》)④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王昌龄《送冯六元二》)⑤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解析:本题提示记忆背诵的基本方法,旨在突出记忆和理解的关系,强调在背诵记忆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通过本题的练习,还可以进一步体会“赋”这种文体的特点。



答案:(1)从段落层次的角度分析,第一段首句点题,下面分两层写泛舟所见之景,所做之事,第一层写水,举酒诵诗,第二层写月,泛舟而游,伏下段“乐”字。第二段“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第三段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诗,次因望地而问战场,最后联想史事而问人,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第四段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句。第五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2)从句式分析,古人显示文章层次的方法,一是运用虚词,《赤壁賦》用“于是”“况”“且夫”等表示层次转换,用“盖将”“则”“苟”“虽”等连接句子与句子,阅读时要留意这些虚字的作用。二是运用骈散句式的变化,《赤壁賦》第一段,“少焉”为散句,在句中显示文章由写水转入写月。第二段,开头是散句,接着转用楚辞句法抒写心意。“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接着转用骈句描写箫声。骈散句式的交替运用清晰地显示了文章的两个层次。第三段,骈散交错运用,情况较为复杂。首句,“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等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这一段由三个问句显示第一层,再用表示递进的“况”字和散句“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引出第二层。第四段,用骈散交错的方法显示两个层次,开头一个问句是散句,接着转用骈句(“盖将”二虚字不计),再用散句“而又何羡乎”煞住第一层。文章用表递进关系的“且夫”和散句引出第二层,接着转用骈句,最后又以散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煞住。第五段,四字句写宴饮,六字句写醉卧。阅读时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式上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关系。



(3)《赤壁赋》的韵脚,在“特色鉴赏”栏目里已有分析,这里重点分析韵脚与作者情感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文章内在的情感线索,以帮助记忆。第一段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间”“天”“然”“仙”,都属平声字,悠扬嘹亮的声调,适宜表现舒坦愉快的心情。第二段韵脚有两组:第一组写歌,用平声韵“桨”“光”“方”,恰与上段配合相粘;第二组写箫声,用仄声韵“慕”“诉”“缕”“妇”,表现哀怨悲伤之情。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其声呜呜然”的“呜呜”,是摹拟声音的,其韵母元音为u,而韵脚字慕、诉、缕、妇的韵母元音也是u,甚至文中非韵脚字,如、不、舞、幽、孤、舟,韵母元音也是u,实际上都有摹拟箫声的作用,所以整个文段读起来更觉心绪低沉,哀婉低回。第三段第一层三个问句的韵脚,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虽然全是平声字,但音响由尖细而转为洪亮,吻合激辩的口气。而最后以仄声字“在哉”猛然一跌,这一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说话人对曹操由仰慕而骤然转入叹息的心态变化。第三段第二层先以仄声字“鹿”“属”“粟”押韵,给人的感觉是“短促急收”,表达了意志的消沉,后以“穷”“终”“风”押韵,这些平声字,寄托着渺茫的希望。第四段韵脚四易,第五段文字不多,故未换韵。两段韵脚:往、长;瞬、尽;主、取;月、竭;色、适;酌、藉、白,都是仄声字。故作者语虽旷达,而其气实短,其声实悲,其情实哀,所以议论甫毕,接着不是临风赏月,却是杯盘狼藉,醉卧不醒。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